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京话的轻音和语法化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一民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8-151,共4页
北京话是汉语发展变化最快的方言。北京话在语法化的过程中,轻音(包括轻声和语句轻音)是极为重要的形式标志和变化动因。本文就北京话轻音和语法化相关的问题作一些探讨,指出北京话构词后缀的产生、虚词的虚化都与轻音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北京话
语法化
轻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话儿化的社会文化内涵
被引量:
11
2
作者
周一民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78,共7页
儿化是北京话最突出的方言特征之一。它反映了北京人的社会心理和语言民俗,具有名词化、小称、爱称、蔑称等作用,可以表达多种感情色彩。北京话儿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社会人文信息,仍需深入发掘和整理。
关键词
北京话
儿化
社会心理
语言民俗
文化遗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禺《北京人》中封建制度牺牲品曾思懿的形象辨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赵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62-364,共3页
曹禺剧作中的资产阶级知识新女性和下层劳动妇女,都是在旧家庭旧社会中经历了悲剧命运,甚至旧家庭中具有一定势力的女性也难逃厄运。曹禺笔下的女性具有极其相似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感情世界。尤其是《北京人》中的曾思懿,对这个人物不能...
曹禺剧作中的资产阶级知识新女性和下层劳动妇女,都是在旧家庭旧社会中经历了悲剧命运,甚至旧家庭中具有一定势力的女性也难逃厄运。曹禺笔下的女性具有极其相似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感情世界。尤其是《北京人》中的曾思懿,对这个人物不能简单的给予否定,应放在具体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中具体分析,她成为封建制度牺牲品的主要原因是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以及有陈腐的社会环境和悲剧的封建婚姻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北京人》
知识新女性
劳动妇女
悲剧女性
生存状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以韦大列和何德兰为中心
被引量:
4
4
作者
湛晓白
赵昕昕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134,160,共14页
早在1918年北京大学学者开启全国范围内的歌谣征集活动之前,意大利外交官韦大列和美国传教士何德兰就已经开始在北京收集儿童歌谣,并先后辑成《北京歌谣》和《孺子歌图》两部集子。韦、何二人接触中国歌谣的动机不尽相同,吸引前者的是...
早在1918年北京大学学者开启全国范围内的歌谣征集活动之前,意大利外交官韦大列和美国传教士何德兰就已经开始在北京收集儿童歌谣,并先后辑成《北京歌谣》和《孺子歌图》两部集子。韦、何二人接触中国歌谣的动机不尽相同,吸引前者的是蕴含在平民歌谣中的真挚情感、诗意和语言素材,触动后者的则主要是歌谣中的人情之美及其折射的中国国民性。二人在亲自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歌谣文化价值所形成的新观念,尤其是对童谣表达真挚情感这一特质的共同推崇,在深化西方汉学界对中国歌谣理解的同时,也为现代中国的歌谣运动提供了来自西方的合法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大列
《北京歌谣》
何德兰
《孺子歌图》
歌谣运动
原文传递
题名
北京话的轻音和语法化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一民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8-151,共4页
文摘
北京话是汉语发展变化最快的方言。北京话在语法化的过程中,轻音(包括轻声和语句轻音)是极为重要的形式标志和变化动因。本文就北京话轻音和语法化相关的问题作一些探讨,指出北京话构词后缀的产生、虚词的虚化都与轻音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北京话
语法化
轻音
Keywords
pekinese
grammaticalization
light syllable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话儿化的社会文化内涵
被引量:
11
2
作者
周一民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78,共7页
基金
韩国外国语大学2011研究基金资助~~
文摘
儿化是北京话最突出的方言特征之一。它反映了北京人的社会心理和语言民俗,具有名词化、小称、爱称、蔑称等作用,可以表达多种感情色彩。北京话儿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社会人文信息,仍需深入发掘和整理。
关键词
北京话
儿化
社会心理
语言民俗
文化遗产
Keywords
pekinese
retroflex suffixation of sound
social psychology
language folk
cultural heritage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禺《北京人》中封建制度牺牲品曾思懿的形象辨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赵宏
机构
辽宁科技学院文法系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62-364,共3页
文摘
曹禺剧作中的资产阶级知识新女性和下层劳动妇女,都是在旧家庭旧社会中经历了悲剧命运,甚至旧家庭中具有一定势力的女性也难逃厄运。曹禺笔下的女性具有极其相似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感情世界。尤其是《北京人》中的曾思懿,对这个人物不能简单的给予否定,应放在具体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中具体分析,她成为封建制度牺牲品的主要原因是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以及有陈腐的社会环境和悲剧的封建婚姻所造成的。
关键词
曹禺
《北京人》
知识新女性
劳动妇女
悲剧女性
生存状态
Keywords
Cao Yu
pekinese
modem intellectual females
working women
tragic females
state of existence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I23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以韦大列和何德兰为中心
被引量:
4
4
作者
湛晓白
赵昕昕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134,160,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民国国语运动研究”(项目编号:17BZS07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早在1918年北京大学学者开启全国范围内的歌谣征集活动之前,意大利外交官韦大列和美国传教士何德兰就已经开始在北京收集儿童歌谣,并先后辑成《北京歌谣》和《孺子歌图》两部集子。韦、何二人接触中国歌谣的动机不尽相同,吸引前者的是蕴含在平民歌谣中的真挚情感、诗意和语言素材,触动后者的则主要是歌谣中的人情之美及其折射的中国国民性。二人在亲自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歌谣文化价值所形成的新观念,尤其是对童谣表达真挚情感这一特质的共同推崇,在深化西方汉学界对中国歌谣理解的同时,也为现代中国的歌谣运动提供了来自西方的合法性支撑。
关键词
韦大列
《北京歌谣》
何德兰
《孺子歌图》
歌谣运动
Keywords
Guido Amedeo Vitale
Chinese Folklore:
pekinese
Rhymes
Isaac Taylor Headland
Chinese Mother Goose Rhymes
the Folklore Movement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K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京话的轻音和语法化
周一民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京话儿化的社会文化内涵
周一民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曹禺《北京人》中封建制度牺牲品曾思懿的形象辨析
赵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以韦大列和何德兰为中心
湛晓白
赵昕昕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