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声音的风景——北平“笼城”前后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袁一丹
-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94,共9页
-
文摘
战争与城市的遭遇,往往被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大叙事所忽略。随着新文化史研究的理论热点由视觉到听觉的转向,从声音的角度切入1937年北平沦陷前后的社会状况,关注的是战争如何侵入北平人的日常生活,为整个城市"调音"。本文借助乡土志、岁时记、报刊杂志及当事人的追忆,返回历史的现场,发现战争构筑的无形的"音墙"掩盖掉日常生活中"执拗的低音",反而唤起了声音中的地方记忆与国家形象。
-
关键词
北平
沦陷
声音
地方记忆
-
Keywords
peiping (beijing)
occupation
soundscape
Sino-Japanese War
local memory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古城生活与辅仁岁月--张秀亚的文学生成
- 2
-
-
作者
李茜烨
-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8-85,共8页
-
文摘
在张秀亚的创作中,有大量回忆北平和辅仁大学的文字,从地理的物质空间层面来说,北平和曾作为辅仁大学女院校址的恭王府,其本身展现出的古色古香和诗意激发了张秀亚天性中的浪漫和人文情怀。而从社会空间来看,辅仁大学庇护了学生们的生活和思想,使他们免于敌伪教育的侵袭,校园里的抗日活动和教师们正义忠直的人格给予了张秀亚精神上的陶冶。张秀亚与凌叔华、沈从文、沈兼士等人曾有过密切交往,她与京派重要作家、编辑的频繁往来也影响了她的创作,使她成长为京派的“后起之秀”。古老的北平是张秀亚心中中华文化的象征,为她的文化认同提供了可以寄托的具体意象。
-
关键词
张秀亚
辅仁大学
北平
空间
京派
散文
-
Keywords
Zhang Xiuya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peiping
space
beijing-style
prose
-
分类号
I106.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北京世纪坛医院简史
- 3
-
-
作者
曹翠峰
闻卓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寅传中心
-
出处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4-38,共5页
-
文摘
1914年,京汉铁路医院成立。100年问,医院经历了1914—1949年、1949-1979年、1980-2003年、2004年至今,4个时期。医院从北京京汉铁路医院,到北京保健院、北平铁路医院、北京铁路总医院,再到北京世纪坛医院。作为铁路医院,除了为中国铁路卫生服务外,还参与了重大灾害救治、国内重要医疗服务、国际医疗援助、对口支援、健康快车等公益活动。医院的建立和发展,既与中国铁路卫生事业密切相关,也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转型与变迁息息相关。
-
关键词
京汉铁路医院
北平铁路医院
北京铁路总医院
北京世纪坛医院
-
Keywords
Jing Han Railway Hospital
peiping Railway Hospital
beijing Railway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
-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