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82
1
作者 俞国良 辛自强 罗晓路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9-64,共6页
采用量表法、同伴提名法、访谈法探讨了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4—6年级小学儿童存在孤独感;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明显偏高,而同伴接受性明显偏低;同伴接受性与... 采用量表法、同伴提名法、访谈法探讨了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4—6年级小学儿童存在孤独感;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明显偏高,而同伴接受性明显偏低;同伴接受性与孤独感和家庭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不良 孤独感 同伴接受性 家庭功能 儿童
下载PDF
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的研究 被引量:90
2
作者 陈欣银 李伯黍 李正云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29-336,共8页
追踪考察亲子关系、儿童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儿童社会行为和同伴接受性相互影响。亲子关系与儿童攻击性之间也具有相互作用。此外,儿童的社会行为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亲子关系呈现中等... 追踪考察亲子关系、儿童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儿童社会行为和同伴接受性相互影响。亲子关系与儿童攻击性之间也具有相互作用。此外,儿童的社会行为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亲子关系呈现中等程度的稳定性,而同伴接受性的稳定性取决于社会行为的维持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关系 社会行为 同伴接受性 儿童
下载PDF
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的作用 被引量:84
3
作者 辛自强 池丽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以246名小学三、四、五年级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问题行为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的外部问题行为在家庭功能与同伴接受性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同伴接受性在外部问题行为与孤独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内部问题... 以246名小学三、四、五年级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问题行为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的外部问题行为在家庭功能与同伴接受性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同伴接受性在外部问题行为与孤独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内部问题行为是家庭功能影响儿童孤独感的中介,而外部问题行为与同伴接受性依次组成家庭功能与孤独感联系的另一间接作用路径;不仅如此,家庭功能对儿童孤独感还有较强的直接作用。最后讨论了这些中介作用存在的原因以及适用范围上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感 同伴关系 问题行为 家庭功能 中介作用
下载PDF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91
4
作者 徐夫真 张文新 张玲玲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65-1174,共10页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608名初一至高二城市青少年,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青少年疏离感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疏离感年龄段差异显著,高中生的疏离感显著高于初中生;(2)青少年疏离感的三个维度...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608名初一至高二城市青少年,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青少年疏离感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疏离感年龄段差异显著,高中生的疏离感显著高于初中生;(2)青少年疏离感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环境疏离感最高,其次是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最低;(3)家庭功能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疏离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的实现受到同伴接纳的调节,即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疏离感 家庭功能 同伴接纳
下载PDF
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 被引量:64
5
作者 王美芳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11,共5页
本研究以小学高年级 4 0 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儿童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同伴拒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1)不同学业成绩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学习优秀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最高 ,学习中等儿童居中 ,... 本研究以小学高年级 4 0 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儿童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同伴拒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1)不同学业成绩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学习优秀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最高 ,学习中等儿童居中 ,学习困难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最低。 (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能显著地正向预测其同伴接纳、负向预测其同伴拒斥 ;但学业成绩只能显著地正向预测同伴接纳 ,而对同伴拒斥无显著的预测作用。 (3)亲社会行为对男、女生的同伴接纳的预测作用大于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成绩 亲社会行为 同伴接纳 同伴拒斥
下载PDF
中小学中欺负者、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关系 被引量:47
6
作者 王美芳 张文新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Olweus欺负问卷和同伴提名测验 ,以 10 89名小学和初中学生为被试 ,考察欺负者、受欺负者与欺负 -受欺负者的同伴关系特点。研究发现 :(1)小学生的欺负者 受欺负者显著高于初中生 ;(2 )男生中的期负者显著多于女生 ;(3)欺负者的同... 采用Olweus欺负问卷和同伴提名测验 ,以 10 89名小学和初中学生为被试 ,考察欺负者、受欺负者与欺负 -受欺负者的同伴关系特点。研究发现 :(1)小学生的欺负者 受欺负者显著高于初中生 ;(2 )男生中的期负者显著多于女生 ;(3)欺负者的同伴拒绝水平高于受欺负者、欺负 -受欺负者和未参与者 ,但同伴接纳水平与未参与者无显著差异 ;(4)受欺负者、欺负 -受欺负者的同伴拒绝水平高于、同伴接纳水平低于未参与者。在男性受欺负者中被拒绝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非受欺负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欺负现象 同伴关系 同伴拒绝 攻击行为 身心健康
下载PDF
青少年疏离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的调节效应检验 被引量:59
7
作者 徐夫真 张文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0-419,共10页
通过对549名初一至高二年级城市青少年的问卷调查,考察了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特点及其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并对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是否可以调节疏离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1)在所有使用互联网的青... 通过对549名初一至高二年级城市青少年的问卷调查,考察了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特点及其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并对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是否可以调节疏离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1)在所有使用互联网的青少年被试中,网络成瘾群体的检出率为8.93%;(2)女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突显性水平高于男青少年。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消极后果上,初一青少年高于高一、初三和高二青少年。但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3)疏离感较高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水平也较高,健康的家庭功能可以保护疏离感高的青少年减少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但同伴接纳对高疏离感青少年减少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不具有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疏离感 家庭功能 同伴接纳
下载PDF
幼儿情绪理解、情绪调节与其同伴接纳的关系 被引量:47
8
作者 潘苗苗 苏彦捷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3,共8页
选取83名4岁幼儿,探讨他们的情绪理解、情绪调节与其同伴接纳的关系。采用表情识别任务、情绪观点采择任务测查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采用教师评定问卷测查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照片社会评价法测查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结果表明:在... 选取83名4岁幼儿,探讨他们的情绪理解、情绪调节与其同伴接纳的关系。采用表情识别任务、情绪观点采择任务测查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采用教师评定问卷测查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照片社会评价法测查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结果表明:在总体上,情绪观点采择与情绪调节策略有关,情绪调节策略与同伴接纳有关,情绪观点采择能力与同伴接纳的边缘正相关在控制年龄后消失了;年长组儿童的攻击策略能显著预测同伴接纳,年幼组儿童的情绪观点采择、攻击策略、建构性策略都与同伴接纳有关,但只有攻击策略、建构性策略能显著预测同伴接纳;年幼组儿童的情绪观点采择分别通过攻击策略、建构性策略两条路径间接影响了同伴接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学前儿童同伴接纳的个体差异来源提供了情绪能力方面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理解 情绪调节 同伴接纳 学前儿童
下载PDF
影响小学生同伴接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程利国 高翔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5-42,共8页
用测量表对 4 5 3名小学生的社会行为、教师接纳、学业成绩、社交策略与儿童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社会行为、教师接纳、学业成绩、社交策略与同伴接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各变量的不同水平之间 (除不适宜社交策略这一... 用测量表对 4 5 3名小学生的社会行为、教师接纳、学业成绩、社交策略与儿童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社会行为、教师接纳、学业成绩、社交策略与同伴接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各变量的不同水平之间 (除不适宜社交策略这一变量外 )儿童同伴接纳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学业成绩、教师接纳、攻击性及提出适宜的社交策略数 ,对于儿童同伴接纳有较大的预测作用 ,但在不同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同伴关系 同伴接纳 社会行为 教师接纳 学业成绩 社交策略
下载PDF
初中生社会交往策略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 被引量:23
10
作者 高琨 邹泓 刘艳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46,共6页
采用自编初中生社会交往策略问卷考察了北京市两所普通中学 314名初中生的社会交往策略。研究表明 :自编初中生社会交往策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均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 ;初中生开始交往情境的消极表现策略 ,冲突解决情境的回避性... 采用自编初中生社会交往策略问卷考察了北京市两所普通中学 314名初中生的社会交往策略。研究表明 :自编初中生社会交往策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均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 ;初中生开始交往情境的消极表现策略 ,冲突解决情境的回避性、求助第三者和消极表现三种策略 ,维持交往情境的消极表现、求助第三者以及被动等待三种策略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初中生开始交往情境的消极表现和回避策略 ,冲突解决情境的消极表现和妥协顺从两种策略 ,维持交往情境中的消极表现策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同伴接纳水平不同的初中生在开始交往情境的消极表现策略 ,冲突解决情境的沟通协商、消极表现和妥协顺从三种策略以及维持交往情境的消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社会交往策略 人际关系 交往情境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发展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同伴接纳的关系 被引量:34
11
作者 王昱文 王振宏 刘建君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70,共6页
自我意识情绪理解会影响儿童的社会行为与社会适应。运用自我意识情绪理解情境故事、亲社会行为问卷和社会计量方法,对314名1~6年级小学儿童进行施测,探讨了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同伴接纳的关系。研... 自我意识情绪理解会影响儿童的社会行为与社会适应。运用自我意识情绪理解情境故事、亲社会行为问卷和社会计量方法,对314名1~6年级小学儿童进行施测,探讨了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发现:(1)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提高,1~3年级提高的较快,3年级以后提高速度变缓。(2)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情绪理解水平与亲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显著呈正相关,并且自豪的理解和亲社会行为对同伴接纳有显著的预测力,羞愧的理解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预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儿童 自我意识情绪理解 亲社会行为 同伴接纳
原文传递
同伴拒绝与早期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关系:同伴接纳、友谊支持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静 田录梅 张文新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360,共8页
采用同伴提名法获得215名早期青少年(5年级、7年级)的同伴地位(同伴拒绝、同伴接纳)分数,采用关系网络问卷(NRI)获得友谊支持分数,以学生期中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的班内标准分的三科平均分作为个体学业成绩的指标,分析同伴拒绝... 采用同伴提名法获得215名早期青少年(5年级、7年级)的同伴地位(同伴拒绝、同伴接纳)分数,采用关系网络问卷(NRI)获得友谊支持分数,以学生期中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的班内标准分的三科平均分作为个体学业成绩的指标,分析同伴拒绝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同伴接纳和友谊支持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及其年级和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女生的学业成绩高于男生,同伴拒绝、同伴接纳、友谊支持水平均不存在性别差异;(2)同伴拒绝均显著负向预测5、7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且这种预测作用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在7年级,学生的同伴接纳可以调节同伴拒绝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尽管高同伴接纳并不能补偿高同伴拒绝给学业成绩带来的消极影响,但它也是个体获得良好学业成绩的必要条件;在5年级和7年级,友谊支持都不能调节同伴拒绝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成绩 同伴拒绝 同伴接纳 友谊支持 早期青少年
原文传递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与孤独感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张连云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1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社会关系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问卷法和同伴提名法对农村小学3-5年级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试。结果:①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同伴拒绝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亲子依恋、同... 目的:探讨社会关系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问卷法和同伴提名法对农村小学3-5年级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试。结果:①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同伴拒绝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亲子依恋、同伴喜欢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②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亲子依恋、同伴拒绝与其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P<0.05);③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同伴拒绝、父子依恋共同预测孤独感,解释率为41%。结论:三种社会关系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孤独感 亲子依恋 教师接纳 同伴接纳
原文传递
幼儿气质、教师期望和同伴接纳对自我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杨丽珠 沈悦 马世超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10-1415,共6页
通过对684名3-5岁幼儿进行同伴提名和问卷测量,考察气质、教师期望和同伴接纳对自我控制的影响,结果发现:(1)气质、教师期望和同伴接纳各维度不同程度地预测幼儿自我控制。(2)气质、同伴接纳、教师期望交互作用于自我控制,其中同伴接纳... 通过对684名3-5岁幼儿进行同伴提名和问卷测量,考察气质、教师期望和同伴接纳对自我控制的影响,结果发现:(1)气质、教师期望和同伴接纳各维度不同程度地预测幼儿自我控制。(2)气质、同伴接纳、教师期望交互作用于自我控制,其中同伴接纳是有调节的中介变量,其既是气质反应性、专注性和教师对幼儿日常习惯期望影响自我控制的部分中介变量,又同时受到气质情绪性的调节。(3)社会抑制性与教师对幼儿人际互动的期望交互作用于自我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 气质 同伴接纳 教师期望 有调节的中介变量
下载PDF
同伴关系与青少年运动动机、行为投入的模型构建 被引量:29
15
作者 朱瑜 郭立亚 +1 位作者 陈颇 许翀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8-223,共6页
以运动友谊质量量表(SFQS)、同伴关系理论为基础,研制适应国内文化背景的青少年运动友谊质量量表。以Harter的行为动机理论和整体自我价值中介模型为理论基础,对参加体育训练的青少年进行测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能力知觉、同伴支... 以运动友谊质量量表(SFQS)、同伴关系理论为基础,研制适应国内文化背景的青少年运动友谊质量量表。以Harter的行为动机理论和整体自我价值中介模型为理论基础,对参加体育训练的青少年进行测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能力知觉、同伴支持对青少年自尊、行为动机、情绪体验以及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两类同伴关系独立影响相关动机行为变量:能力知觉、同伴接纳通过自尊这一中介变量影响运动动机和运动投入;运动友谊质量可直接影响青少年运动动机和行为投入。(2)在开放性运动项目中,同伴关系可以显著影响青少年的运动动机和相关行为投入,在封闭性运动项目中,同伴关系可以影响运动动机,但对于相关行为投入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友谊质量 同伴接纳 能力知觉 运动动机 行为投入
下载PDF
童年中晚期孤独感的发展轨迹:一项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刘俊升 周颖 李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9-192,共14页
使用问卷法和同伴提名法对884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历时三年的四次追踪测试,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建模,检验小学2~5年级学生孤独感的变化趋势,并考察不同性别儿童孤独感变化的差异性以及同伴接纳对孤独感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1)2~5年... 使用问卷法和同伴提名法对884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历时三年的四次追踪测试,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建模,检验小学2~5年级学生孤独感的变化趋势,并考察不同性别儿童孤独感变化的差异性以及同伴接纳对孤独感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1)2~5年级小学生孤独感呈曲线递减趋势,递减速度逐渐减缓,起始水平及发展速度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2)女孩起始的孤独感水平显著低于男孩,而发展速度、加速度则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较高的同伴接纳对当时儿童孤独感的降低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采用孤独感发展的情境观,并结合儿童认知、自我发展的特点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感 发展轨迹 潜变量增长模型 性别差异 同伴接纳
下载PDF
10~12岁儿童的同伴接纳类型与社交策略 被引量:19
17
作者 穆岩 苏彦捷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9,共6页
为探讨10~12岁儿童同伴接纳与社交策略的关系,以儿童如何调整合作性行为来适应未来交往意愿作为社交策略的操作定义,利用最后通牒任务范式考察儿童的合作性水平,利用提名法考察同伴接纳类型与未来交往意愿。190名被试以群体施测的方式... 为探讨10~12岁儿童同伴接纳与社交策略的关系,以儿童如何调整合作性行为来适应未来交往意愿作为社交策略的操作定义,利用最后通牒任务范式考察儿童的合作性水平,利用提名法考察同伴接纳类型与未来交往意愿。190名被试以群体施测的方式完成决策任务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儿童在最后通牒任务中表现出公平合作的行为,女生比男生的合作性更高。被同伴接纳或拒绝的群体表现出不同的社会策略,前者合作性与未来交往意愿同向变化,后者则呈相反趋势。被同伴接纳的群体的社会策略更能有效促成交往并保护个体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接纳 社交策略 儿童 社会策略 合作性行为 问卷调查 决策任务 个体利益 交往 群体 利用
下载PDF
7~11岁儿童的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郑信军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8-401,共4页
本研究采用情境故事研究7-11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理解和特质理解能力的发展,并探讨该年龄段儿童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结果表明,7-11岁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理解能力随年龄增长显著提高;7岁儿童关于特质因果性的理解有比... 本研究采用情境故事研究7-11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理解和特质理解能力的发展,并探讨该年龄段儿童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结果表明,7-11岁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理解能力随年龄增长显著提高;7岁儿童关于特质因果性的理解有比较高的起点,7-9岁加速发展,之后趋缓;7-9岁儿童的同伴接纳与其二级误信念理解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总体上看,受欢迎学生的特质理解能力显著优于被拒斥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1岁儿童 同伴接纳 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 错误信念 特质理解 认知
下载PDF
小学生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业成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晓辰 李清 +1 位作者 高翔 郑日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9-752,754,共5页
目的:探讨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业成绩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福州市三所小学二、四、五年级的2200名学生中抽取445名学生,通过社会测量法和儿童行为量表来测量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合方差、相关等... 目的:探讨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业成绩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福州市三所小学二、四、五年级的2200名学生中抽取445名学生,通过社会测量法和儿童行为量表来测量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合方差、相关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这四者的关系。结果:小学男生Ache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分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攻击性(8.45±6.05)、多动(4.82±3.51)、强迫性(4.56±4.18)。小学女生评分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攻击性(7.79±6.03)、抑郁(5.05±4.20)、多动(4.69±3.67);心理健康和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业成绩之间呈负相关(r=-0.22、-0.26、-0.17,均P(0.01);不同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和学业成绩水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差异(F=11.610、11.34、6.147,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高同伴接纳组的Achebach儿童行为量表总分低于中等接纳组和低接纳组[(25.3±17.2)vs.(30.7±21.7)、(42.4±22.2),P<0.001],中等接纳组得分低于低接纳组(P<0.001);低教师接纳组的Achebach儿童行为量表总分高于高接纳组和中等接纳组[(46.6±24.9)vs.(25.7±25.4)、(30.7±21.7),P<0.001],中等接纳组得分高于高接纳组(P<0.001);高成绩组的Achebach儿童行为量表总分低于中等成绩组和低成绩组[(25.3±17.9)vs.(31.1±21.9)、(38.4±22.0),P<0.001],中等成绩组低于低成绩组(P<0.05)。结论:教师接纳程度低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低。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同伴接纳水平和教师接纳水平也高。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和学业成绩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同伴接纳 教师接纳 社会测量法 小学生
下载PDF
班级环境对儿童受害和同伴接受、学习成绩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郭伯良 张雷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44-245,249,共3页
目的 :探讨班级环境因素对儿童受害和学习成绩、同伴接受之间关系的影响。方法 :使用多水平分析技术对 82个班级的 4 6 5 0名初中生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受害显著负向预期学习成绩和同伴接受 ,并且这两种预期作用在班级之间的变... 目的 :探讨班级环境因素对儿童受害和学习成绩、同伴接受之间关系的影响。方法 :使用多水平分析技术对 82个班级的 4 6 5 0名初中生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受害显著负向预期学习成绩和同伴接受 ,并且这两种预期作用在班级之间的变异显著。当前研究中的班级环境变量未能解释受害和同伴接受间的关系在班级间的变异 ,班级水平的秩序纪律可减弱儿童受害和学习成绩间的负向关系 ,同学关系对受害儿童的学习成绩有不利的影响。结论 :儿童受害状况对学习成绩和同伴接受有不利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水平 班级环境 受害 同伴接受 学习成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