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伶仃洋枯水期十年前后的水质状况与评价 被引量:52
1
作者 林洪瑛 韩舞鹰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31,共4页
伶仃洋是珠江入海河口湾中最大的一个河口湾 ,其沿岸汇聚着珠江三角洲活跃的人类活动和主要的经济活动。本文根据 1987年 3月和 1997年 1月枯水期对珠江口的水环境调查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水质状况 ,运用水质质量单项标准指数法和综合... 伶仃洋是珠江入海河口湾中最大的一个河口湾 ,其沿岸汇聚着珠江三角洲活跃的人类活动和主要的经济活动。本文根据 1987年 3月和 1997年 1月枯水期对珠江口的水环境调查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水质状况 ,运用水质质量单项标准指数法和综合指数WQI法 ,分别评价了伶仃洋水域中内伶仃和外伶仃断面 10a前后的水质质量。结果表明 ,10a来伶仃洋水体的污染程度不断加重 ,有机碳和无机氮已成为该水域主要的污染因素。内伶仃洋与外伶仃洋相比 ,水质状况较差 ,除有机碳和无机氮污染严重外 ,无机磷也表现有严重的污染。此外本文还对 1997年珠江口枯水期的水体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珠江口内伶仃和外伶仃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均较高 ,因此 ,珠江口水域的环境管理和沿岸污染治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富营养化 水质评价 枯水期 水体
下载PDF
珠江口现代沉积速率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32
2
作者 陈耀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00-107,共8页
采用历史海图分析对比、^(210)Pb测年数据校核等方法,综合推算出珠江口不同地段的现代沉积速率。依据沉积速率大小和分布的特点,将珠江口划分出高速率沉积、快速率沉积、中速率沉积和慢速率沉积或稍有侵蚀等4个分区。再结合地形、动力... 采用历史海图分析对比、^(210)Pb测年数据校核等方法,综合推算出珠江口不同地段的现代沉积速率。依据沉积速率大小和分布的特点,将珠江口划分出高速率沉积、快速率沉积、中速率沉积和慢速率沉积或稍有侵蚀等4个分区。再结合地形、动力和沉积特征方面的关系,又将该海区归纳为4大类沉积环境和8个亚环境。最后论述了高盐陆架水的上升作用对珠江口海区沉积环境的入侵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沉积速率 沉积环境
下载PDF
航道疏浚对珠江口附近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超 张伶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60,66,共4页
广州港航道疏浚工程中开挖和处理底泥会产生大量悬浮物 ,悬浮物及其含有的各种污染物将影响珠江口附近海洋生态和渔业。本文主要介绍污染情况以及预防措施。通过扩散实验认为与航道疏浚工程有一定的污染 ,但是影响不大。通过施工前及施... 广州港航道疏浚工程中开挖和处理底泥会产生大量悬浮物 ,悬浮物及其含有的各种污染物将影响珠江口附近海洋生态和渔业。本文主要介绍污染情况以及预防措施。通过扩散实验认为与航道疏浚工程有一定的污染 ,但是影响不大。通过施工前及施工期间监测结果相对照 ,认为航道疏浚工程对珠江口附近海洋生态环境基本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航道疏浚 扩散实验 预防措施 海洋生态 生态环境 底泥
下载PDF
珠江口现代沉积速率及其反映的沉积特征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耀泰 罗章仁 《热带海洋》 CSCD 1991年第2期57-64,共8页
文章分析了珠江河口海区泥沙来源及淤积动态,采用以历史海图分析对比为主,^(210)Pb测年数据校核等方法,参考有关沉积速率定性方面的标志,推算出珠江口不同地段的现代沉积速率,并相应划分出高速率沉积、快速率沉积、中速率沉积和慢速率... 文章分析了珠江河口海区泥沙来源及淤积动态,采用以历史海图分析对比为主,^(210)Pb测年数据校核等方法,参考有关沉积速率定性方面的标志,推算出珠江口不同地段的现代沉积速率,并相应划分出高速率沉积、快速率沉积、中速率沉积和慢速率沉积或稍有侵蚀等4个分区.进而,还论述了沉积作用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沉积速率 沉积特征
下载PDF
珠江口沉积分区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耀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09-114,共6页
依据水动力环境、沉积物类型、粒度和成分的特征,同时参照沉积速率、地貌形态等因素,把珠江口划分为5个沉积区:径流型河口砂质沉积区,以河流作用为主,系珠江口海区沉积作用最活跃的地段;潮流型河口泥质沉积区,潮流作用显著,并... 依据水动力环境、沉积物类型、粒度和成分的特征,同时参照沉积速率、地貌形态等因素,把珠江口划分为5个沉积区:径流型河口砂质沉积区,以河流作用为主,系珠江口海区沉积作用最活跃的地段;潮流型河口泥质沉积区,潮流作用显著,并受陆架水入侵顶托影响,为现代河口细颗粒泥沙快速沉积区;残留砂沉积区,主要受陆架水入侵控制作用,是一局部侵蚀的海相环境;现代河口泥沙混合沉积区和陆架浅海泥沙混合沉积区,两者分别介于上述三个沉积区之间,其动力条件及沉积特征则具有过渡相环境的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沉积类型 沉积分区 陆架水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文昌组层序格架中中——深湖相烃源岩空间展布规律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21
6
作者 龚丽 朱红涛 +3 位作者 舒誉 付鑫 杨香华 刘昭茜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6-556,共11页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文昌组成湖条件、钻井岩心、油源对比和地震反射特征的综合分析,推断其满足发育大规模中-深湖相烃源岩条件,进而类比珠江口盆地已证实富烃洼陷(PY4洼、LF13洼)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地震反射特征(低频强振...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文昌组成湖条件、钻井岩心、油源对比和地震反射特征的综合分析,推断其满足发育大规模中-深湖相烃源岩条件,进而类比珠江口盆地已证实富烃洼陷(PY4洼、LF13洼)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地震反射特征(低频强振幅连续反射与席状弱振幅-空白反射),揭示研究区中-深湖相烃源岩空间展布规律及其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烃源岩具有低频强振幅连续反射特征和席状弱振幅-空白反射两种地震相特征.低频强振幅连续反射特征的烃源岩,其3级层序均有发育,恩平17洼中平面上主要集中于其中部及西部,上文昌组较下文昌组烃源岩沉积范围小且沉积中心向控凹断层F1侧迁移;恩平18洼中平面上主要位于18洼中部靠控洼断层F2断层一侧,上文昌组较下文昌组烃源岩沉积范围大,沉积中心没有明显迁移.席状弱振幅-空白反射特征的烃源岩,以SQ3~SQ5层序发育为主,恩平17洼中平面上局限于洼陷内部低隆起南部小型负向构造单元中;恩平18洼中平面上位于洼陷深洼带中.研究区发育3种中-深湖相烃源岩发育模式:(1)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2)恩平17洼上文昌组早期SQ5层序,对应烃源岩在低位体系域发育;(3)恩平17洼中低隆起南部的烃源岩发育,受小型负向构造单元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烃源岩 预测 层序地层 发育模式 文昌组 恩平凹陷 珠江口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珠江口附近春季一次海雾的观测分析及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7
作者 袁金南 黄健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7-859,共13页
为了探讨南海春季海雾的成因及数值模式的预报能力,利用边界层观测资料对2006年3月21—22日珠江口附近春季一次海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然后用WRF中尺度模式对该次海雾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观测表明,该次海雾属于北方冷空... 为了探讨南海春季海雾的成因及数值模式的预报能力,利用边界层观测资料对2006年3月21—22日珠江口附近春季一次海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然后用WRF中尺度模式对该次海雾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观测表明,该次海雾属于北方冷空气南下到达南海,然后减弱消失,南海北部受到偏南暖湿气流影响后迅速增暖,冷海面与近海面的暖湿空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次平流冷却雾。模拟结果显示,模式模拟的这次海雾形成时间和发展演变过程与观测非常相近,模拟的海雾空间变化、边界层大气层结变化、地面感热通量变化以及海雾形成原因与观测事实均比较吻合,数值模式对这次海雾过程表现出了较高的模拟能力。这次海雾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冷的下垫面、暖湿空气的影响和近地面稳定的大气层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海雾 观测分析 数值模拟 珠江口 春季
下载PDF
环珠江口与环东京湾地区产业发展及环境比较 被引量:14
8
作者 江璐明 张虹鸥 梁国昭 《热带地理》 2005年第4期331-335,345,共6页
对中国环珠江口地区和日本环东京湾地区在地理、产业发展及环境问题等各方面作比较研究,重点阐述了两个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其环境的影响,借鉴东京湾发展的经验教训,根据环珠江口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珠三角和泛珠三角... 对中国环珠江口地区和日本环东京湾地区在地理、产业发展及环境问题等各方面作比较研究,重点阐述了两个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其环境的影响,借鉴东京湾发展的经验教训,根据环珠江口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珠三角和泛珠三角产业发展在空间上的同心圆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环珠江口区产业发展的趋势,提出该地区产业布局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东京湾 产业发展 环境保护
下载PDF
2009年秋季珠江口咸潮与风场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雪峰 魏晓宇 +1 位作者 蔡兵 杨会 《广东气象》 2010年第2期11-13,共3页
利用珠江口大万山站潮位资料,横栏岛风资料和磨刀门、横门水道咸潮观测资料,采用对比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2009年秋季珠江口咸潮与潮位、风场变化的关系,1984~2009年秋、冬月份海平面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咸潮的发生均对应着高海... 利用珠江口大万山站潮位资料,横栏岛风资料和磨刀门、横门水道咸潮观测资料,采用对比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2009年秋季珠江口咸潮与潮位、风场变化的关系,1984~2009年秋、冬月份海平面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咸潮的发生均对应着高海面期且风向偏东,而低潮位时期且偏北风有利于补水。月平均海平面变化方面,珠江口与南海呈准同步变化。大万山站1984~2009年9、11和12月的海平面上升率高达5~6mm/月。2009年9、10月的海平面为近30年来的最高值年,11月为第3高值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气象学 潮位变化 强咸潮 珠江口
下载PDF
“天鸽”台风风暴潮预报及数值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秋兴 傅赐福 +1 位作者 李明杰 李涛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6,共8页
介绍1713号"天鸽"台风风暴潮过程,并利用不同数值模型对整个台风风暴潮过程进行了后报检验,从风速和风暴潮实况角度发现中央气象台给出的台风强度弱于实况,并依据风暴潮实况分析出了"天鸽"台风可能的最大强度,指出&... 介绍1713号"天鸽"台风风暴潮过程,并利用不同数值模型对整个台风风暴潮过程进行了后报检验,从风速和风暴潮实况角度发现中央气象台给出的台风强度弱于实况,并依据风暴潮实况分析出了"天鸽"台风可能的最大强度,指出"天鸽"登陆前后强度很可能已经达到超强台风级别,对于此类我国近海突变型台风风暴潮过程需要引起风暴潮预报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珠江口 台风风暴潮 天鸽
下载PDF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沉积构造背景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昌荣 彭大钧 +2 位作者 庞雄 叶斌 舒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1-227,共7页
从深水扇系统的观点出发,主要基于对最近所采集的穿越整个白云凹陷的700余公里长电缆深反射(深达14 s)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结合南海大洋钻探的成果,对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沉积的构造背景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白云主凹在早中新世... 从深水扇系统的观点出发,主要基于对最近所采集的穿越整个白云凹陷的700余公里长电缆深反射(深达14 s)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结合南海大洋钻探的成果,对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沉积的构造背景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白云主凹在早中新世-中中新世期间(即大约距今25~10 Ma)是一个因坳陷期盆地基底的持续沉降及其相关断裂活动而形成的南海北部陆缘上的斜坡内盆地;白云主凹这个“斜坡内盆地”有别于世界上其它位于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中(如西非近海、巴西近海、墨西哥湾)的斜坡内盆地;海平面变化、沉积物通量变化、构造活动等地质营力都在斜坡内盆地的构造背景上对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在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重要影响.简言之,斜坡内盆地成就了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这为以后进一步全面深入研究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形成机制、演化过程、结构特征等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深水扇 白云凹陷 斜坡内盆地 长电缆深反射地震
下载PDF
珠江口地区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么玉鹏 姚坚毅 唐世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70,共7页
基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等工程的精细化勘察成果,分析了珠江口地区岩土层地质特性,区内岩土层可划分为淤泥质软土层、黏土粉质黏土层、中粗砂层、残积土层、不同程度风化基岩共5大层,结合区内水动力环境、沉积物类型、钻孔... 基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等工程的精细化勘察成果,分析了珠江口地区岩土层地质特性,区内岩土层可划分为淤泥质软土层、黏土粉质黏土层、中粗砂层、残积土层、不同程度风化基岩共5大层,结合区内水动力环境、沉积物类型、钻孔对比及地质剖面,将研究区划分为河口砂质沉积区、潮流型泥质沉积区、泥砂混合沉积区、浅海泥砂混合沉积区等4类。珠江口地区岩土层的物性参数特征研究表明,随着深度增大,岩土层含水率降低,快剪黏聚力增大,压缩系数减小,压缩模量增大;原状土十字板抗剪强度C_(u)与软土含水率w呈幂函数相关,与压缩模量E_(s)、快剪黏聚力c呈线性正相关;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_(s)与含水率w呈对数相关,与压缩系数a_(1−2)呈幂函数相关,与黏性土、砂类土的快剪黏聚力c呈线性正相关,得到的经验公式可为珠江口地区类似场地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沉积分区 物理力学指标 十字板试验 孔压静力触探试验
下载PDF
珠江口水体的光学特征及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顶田 曹文熙 +2 位作者 杨跃中 许晓强 李彩 《生态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2003年1月份对珠江口水体中的光谱分布,衰减系数,光反射率以及浮游植物对光吸收的研究结果显示:红光、蓝光衰减较快,绿光衰减较小,越向水体下层,绿光的相对含量越大,这主要是由于浮游植物在蓝光和红光波段处有吸收峰以及非藻颗粒对... 通过2003年1月份对珠江口水体中的光谱分布,衰减系数,光反射率以及浮游植物对光吸收的研究结果显示:红光、蓝光衰减较快,绿光衰减较小,越向水体下层,绿光的相对含量越大,这主要是由于浮游植物在蓝光和红光波段处有吸收峰以及非藻颗粒对蓝紫光吸收较多的缘故;从总体来讲,绿光的辐亮度漫反射率(Lu/Ed)较蓝光和红光大:在上层水体中有一个反射强度较大的区域,可能是由于浮游植物在这一层的分布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水体 光学特征 光谱分布 衰减系数 光反射率 浮游植物
下载PDF
珠江口断裂的活动性与区域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陆成斌 詹文欢 刘以宣 《热带海洋》 CSCD 1991年第1期5-12,共8页
珠江口及邻域断裂构造有两种类型,沿岸中生代活动陆缘形成的NNE向压剪性断裂系,挽近活动较弱;珠江口新生代陆缘扩张形成的NEE向张剪性断裂系,挽近活动较强。珠江口潜在的地震危险性主要来自NEE向滨海断裂带,潜在震源区(≤6.5级)大致位... 珠江口及邻域断裂构造有两种类型,沿岸中生代活动陆缘形成的NNE向压剪性断裂系,挽近活动较弱;珠江口新生代陆缘扩张形成的NEE向张剪性断裂系,挽近活动较强。珠江口潜在的地震危险性主要来自NEE向滨海断裂带,潜在震源区(≤6.5级)大致位于担杆列岛附近海域。珠海、深圳经济特区及邻近沿海是属于相对较稳定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活动性 珠江口 区域稳定性
下载PDF
珠江口伶仃水道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玉 李适宇 +2 位作者 吴仁海 陈新庚 董燕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3期114-118,共5页
对珠江口伶仃水道进行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诸方面的调查,得出珠江口伶仃水道共有93种浮游藻类、30种浮游动物、27种底栖动物出现.藻类总数量分布最高为105个/L级别,浮游动物最高数量为606个/m3,底栖动物栖息密度最高为... 对珠江口伶仃水道进行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诸方面的调查,得出珠江口伶仃水道共有93种浮游藻类、30种浮游动物、27种底栖动物出现.藻类总数量分布最高为105个/L级别,浮游动物最高数量为606个/m3,底栖动物栖息密度最高为110个/m2.绝对优势种有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rm);桡足类的中华异水蚤(Acartila sinensis);软体动物类的红肉河蓝蛤(Potamocorbula rubro-muslula)等等.珠江口伶仃水道盐度较低,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主要以淡水性群落为主,而在盐度较高样点,以咸水性藻类占优势.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为沿岸性水系种群及咸、淡水交汇水系的低盐群落.多样性指数为浮游藻类>浮游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伶仃水道 群落特征 浮游藻类 游动物 底栖动物
下载PDF
珠江口内伶仃岛以北水域海底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石要红 曾宁烽 +1 位作者 陈太浩 夏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52-1059,共8页
珠江口内伶仃岛以北水域海底工程地质调查表明,该海域海底表层土主要为流泥和淤泥。钻孔揭露海底以下36.6m土层,从上到下依此划分为11层,为流泥、淤泥质土、淤泥、流泥、淤泥、粗砾砂、粉质粘土、中细砂、花岗岩残积土、强风化花岗岩和... 珠江口内伶仃岛以北水域海底工程地质调查表明,该海域海底表层土主要为流泥和淤泥。钻孔揭露海底以下36.6m土层,从上到下依此划分为11层,为流泥、淤泥质土、淤泥、流泥、淤泥、粗砾砂、粉质粘土、中细砂、花岗岩残积土、强风化花岗岩和中风化花岗岩。在综合研究了区域地质、海底地形地貌、地质灾害类型、海底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土体稳定性、砂土液化特性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工程地质Ⅰ区、工程地质Ⅱ区和工程地质Ⅲ区,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和各区的稳定性评价,认为Ⅰ区为次稳定区,Ⅱ区为不稳定区,Ⅲ区为次不稳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土 工程地质分区:稳定性评价 珠江口
下载PDF
珠江河口水体的pH和碱度 被引量:5
17
作者 彭云辉 陈浩如 李少芬 《热带海洋》 CSCD 1991年第4期49-55,共7页
本文根据1987年2月至1988年2月的调查资料,讨论了珠江河口水体pH、碱度和比碱度的变化规律及它们与盐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虎门外至桂山岛的珠江口主水道上,pH随盐度增加而增加。pH与盐度的相关性最好,均在99.9%的置信水平上显著;pH... 本文根据1987年2月至1988年2月的调查资料,讨论了珠江河口水体pH、碱度和比碱度的变化规律及它们与盐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虎门外至桂山岛的珠江口主水道上,pH随盐度增加而增加。pH与盐度的相关性最好,均在99.9%的置信水平上显著;pH与碱度的相关性次之。珠江河口水的碱度是保守的;在从虎门外至桂山岛的珠江口主水道上,比碱度与氯度是密切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水体 PH 碱度 比碱度 河口
下载PDF
珠江伶仃洋余流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及其与径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相铨 朱良生 +2 位作者 王青 黎满球 邱章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28,共5页
对伶仃洋河口湾出口某观测点一整年海流观测数据进行了余流分析,探讨了珠江伶仃洋余流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及其与径流的关系。珠江伶仃洋余流的垂向分布具有明显的上溯流和下泄流分层现象,上溯流和下泄流厚度全年呈周期性变化;实测径流... 对伶仃洋河口湾出口某观测点一整年海流观测数据进行了余流分析,探讨了珠江伶仃洋余流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及其与径流的关系。珠江伶仃洋余流的垂向分布具有明显的上溯流和下泄流分层现象,上溯流和下泄流厚度全年呈周期性变化;实测径流量与上层下泄余流流速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底层的上溯流与径流量大小的线性相关性不明显,但实测径流量与底层的上溯流有良好的指数相关性;在洪、枯季转换季节上溯流较小,在洪季和枯季上溯流较大。各月余流的垂线平均纵向水量输送并不一致,在夏季是指向下游,而在其他季节则指向上游,变化与径流量大小有较大的关系。全年的欧拉余流是向上游输送水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伶仃洋 余流 垂向分布
下载PDF
珠江口伶仃洋滩槽发育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沛然 闻平 周作付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9年第1期32-38,共7页
珠江口伶仃洋汇集了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的来水来沙,这些水、沙进入伶仃洋后,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不断地运移,造成今天的伶仃洋三滩两槽复杂的水下地形。
关键词 珠江口 伶仃洋 滩槽发育与演变 因素分析
下载PDF
海洋水体指数模型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开元 任超 +1 位作者 于志文 李现广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5-862,共8页
基于遥感光学影像数据,针对海洋水体的特性,本文提出一种指数模型:在海洋水体平均反射率基础上,构建新的水体指数模型Ocean Water Index(OWI).主要以华南沿海地区、英国泽西岛为实验区,以Landsat 8 Surface Reflectance Tier 1影像、高... 基于遥感光学影像数据,针对海洋水体的特性,本文提出一种指数模型:在海洋水体平均反射率基础上,构建新的水体指数模型Ocean Water Index(OWI).主要以华南沿海地区、英国泽西岛为实验区,以Landsat 8 Surface Reflectance Tier 1影像、高分四号影像作为主要的数据源,与常用的8种水体指数相比,OWI的错漏率较低.实验发现,本文的亮点在于:(1)仅使用三个可见光波段、一个近红外波段,充分地利用海洋水体的光谱信息,构建了一个新的、可以抑制非水体噪声的水体指数模型;(2)因为新的水体指数模型选择的波段与国产光学卫星的波段吻合,并且使用了一景高分四号数据进行验证新指数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能够稳定地提取海洋水体,可应用于沿海地区的海岸线变化研究、沿海城市的围填海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体 水体提取 光学遥感 珠江口 自动水体提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