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在脑损伤高危儿康复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慧 李海峰 +3 位作者 王江平 金慧英 杜瑜 毛正欢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脑损伤高危儿康复随访评估中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结果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脑损伤高危儿43例(0-6月龄),平均月龄为(3.20±1.44)个月,分别采用AIMS量表及PDMS-2量表对患儿进行随... 目的 探讨在脑损伤高危儿康复随访评估中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结果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脑损伤高危儿43例(0-6月龄),平均月龄为(3.20±1.44)个月,分别采用AIMS量表及PDMS-2量表对患儿进行随访评估.6月龄内患儿每月随访评估1次,大于6月龄患儿每3个月随访评估1次.对患儿首次就诊、6月龄、12月龄评估时的AIMS总分与PDMS-2粗大运动各项指标[包括反射(RE)、姿势(ST)、移动(LO)]原始分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AIMS百分位与PDMS-2粗大运动商(GMQ)进行定性分析(参照Kappa值).结果 本研究43例入选患几首次评估时AIMS总分均值为(8.42±4.96)分,AIMS总分与PDMS-2反射(RE)、姿势(ST)、移动(LO)各项原始分均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5,0.823,0.913);42例患儿在6月龄随访时其AIMS总分均值为(18.50±6.72)分,AIMS总分与PDMS-2反射(RE)、姿势(ST)、移动(LO)各项原始分均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0.809,0.887);32例患儿在12月龄随访时其AIMS总分均值为(37.16±13.80)分,AIMS总分与PDMS-2反射(RE)、姿势(ST)、移动(LO)各项原始分均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2,0.913,0.952);在首次评估、6月龄及12月龄随访评估时AIMS百分位与PDMS-2 GMQ均呈中度相关(kappa值分别为0.567,0.618,0.625).结论 AIMS与PDMS-2在0-6月龄脑损伤高危儿康复随访评估中具有较高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高危儿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 一致性
原文传递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在脑损伤高危儿中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洪涛 张惠佳 +3 位作者 王跑球 李惠枝 覃蓉 刘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在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的平行效度。方法 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60例,均接受AIMS和PDMS-2评估。AIMS总分与PDMS-2粗大运动原始总分(GMS)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AIMS百... 目的探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在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的平行效度。方法 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60例,均接受AIMS和PDMS-2评估。AIMS总分与PDMS-2粗大运动原始总分(GMS)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AIMS百分位与粗大运动商(GMQ)根据Kappa值进行定性分析。并对两个量表检查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AIMS总分与PDMS-2 GMS的相关系数为0.91(P<0.001),AIMS百分位与PDMS-2 GMQ的相关系数为0.6。AIMS评估时间平均(10.47±3.63)min,PDMS-2评估时间平均(26.5±7.77)min(t=28.895,P<0.001)。结论 AIMS与PDMS-2在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的运动发育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高危因素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 一致性
下载PDF
12月龄足月儿运动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陈秀锦 蒋晓兰 +3 位作者 陈红夷 吴明水 吕敏 陈俊霖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2-907,913,共7页
目的分析12月龄足月儿运动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简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儿童保健随访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婴儿的性别、孕周以及出生体重。对家长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收... 目的分析12月龄足月儿运动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简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儿童保健随访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婴儿的性别、孕周以及出生体重。对家长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并使用PDMS-2运动发育量表对其运动发育水平进行测评。结果共获得2184例有效数据,婴儿运动发育偏离检出率为17.3%。非首次分娩(OR=0.690)、按要求服用叶酸(OR=0.564)、母乳喂养(OR=0.245)是运动发育偏离的保护因素(P<0.05);女童(OR=2.353)、母亲分娩年龄≥35岁(OR=1.582)、分娩医院等级三乙及以下(OR=1.452)、生活环境为乡村(OR=2.524)、养育人员为非父母(OR=2.696)、发育知识了解途径为网络自媒体(OR=1.494)、养育人员文化程度在专科以下(OR=2.198)、养育人员年龄>35岁(OR=3.181)、家庭人均年收入≤10万元(OR=1.779)是运动发育偏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婴儿的运动发育水平受生活环境、家庭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加强相关健康教育和开展早期干预措施,降低婴儿出现运动发育偏离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大运动 精细运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 足月儿
原文传递
GMs评估技术对6月龄婴儿运动发育迟缓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丁燕曙 郭海滨 +2 位作者 韩光研 张琴芬 蒋佳佳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研究GMs评估技术在运动发育迟缓方面的临床应用,为临床有效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1日期间,本院康复科对93例婴儿进行全身运动(GMs)评估,并且随访到6月龄,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评定6月龄婴... 目的研究GMs评估技术在运动发育迟缓方面的临床应用,为临床有效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1日期间,本院康复科对93例婴儿进行全身运动(GMs)评估,并且随访到6月龄,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评定6月龄婴儿的运动发育能力,以6月龄运动发育是否迟缓作为标准来计算GMs评估对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结果 93例随访到了6月龄的婴儿中运动发育迟缓儿8例,其余85例6月龄时的评估结果均正常。扭动阶段异常GMs(CS+PR)对运动发育迟缓的预测效度为:敏感度100%、特异度58.7%;阳性预测值20.8%、阴性预测值100%。扭动阶段异常GMs(CS)对运动发育迟缓的预测效度为:敏感度60%、特异度93.5%;阳性预测值50%、阴性预测值95.6%。不安阶段异常GMs(F-)对运动发育迟缓的预测效度为:敏感度100%、特异度84.3%;阳性预测值38.9%、阴性预测值100%。结论 GMs评估技术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工具用于筛查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评估 peabody运动发育评估量表-2 运动发育迟缓 效度
原文传递
三项精细运动测试在脑瘫患儿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阳伟红 王跑球 +3 位作者 王益梅 李惠枝 胡继红 张惠佳 《中国康复》 201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UEFT)是否能更好地反映脑瘫(CP)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75例非偏瘫CP患儿和29例偏瘫型CP患儿,均进行UEFT、Gesell、PDMS-2测试。分析UEFT分值与Gesell中精细运动年龄(DA)、发育商(DQ)、PDMS-2中抓握... 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UEFT)是否能更好地反映脑瘫(CP)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75例非偏瘫CP患儿和29例偏瘫型CP患儿,均进行UEFT、Gesell、PDMS-2测试。分析UEFT分值与Gesell中精细运动年龄(DA)、发育商(DQ)、PDMS-2中抓握原始分、抓握标准分、视觉-整合原始分、视觉-整合标准分、精细运动发育商(FMQ)的相关性,比较偏瘫型CP患儿UEFT中健侧手和患侧手的差异性。结果:75例CP非偏瘫患儿UEFT分值与Gesell中DA和DQ呈显著相关(r分别为0.828、0.462,P均<0.01);UEFT分值与PDMS-2中抓握原始分及标准分、视觉-整合原始分及标准分、FMQ呈显著相关(r分别为0.717、0.477、0.689、0.378、0.503,P均<0.01)。29例CP偏瘫患儿健侧手UEFT分值与Gesell发育量中精细运动DA、PDMS-2发育量中抓握原始分、视觉-整合原始分呈显著相关(r分别为0.722、0.713、0.778,P均<0.01);患侧手UEFT评分与Gesell发育量中精细运动DA、PDMS-2发育量中抓握原始分、视觉-整合原始分呈显著相关(r分别为0.591、0.633、0.713,P均<0.01)。偏瘫型CP患儿健侧手和患侧手UEFT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08,P<0.01)。结论:UEFT、Gesell和PDMS-2发育量表均可用于CP患儿精细运动功能评定,而UEFT分值能更好地反映偏瘫型CP患儿健、患手精细运动功能的差异,更利于制订康复计划与确定康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 GESELL发育量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 脑瘫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红星 牛国辉 +1 位作者 李林琛 王鑫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5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强制性诱导疗法,研究组在对...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强制性诱导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2(PDMS-2FM)和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UEFT)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DMS-2FM和UEF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可提高PDMS-2FM和UEFT评分,效果优于单用强制性诱导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强制性诱导疗法 偏瘫型脑瘫 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2评分 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