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别山黄土岭麻粒岩中锆石LAM-ICP-MS微区微量元素分析和Pb-Pb定年 被引量:32
1
作者 吴元保 陈道公 +3 位作者 夏群科 涂湘林 程昊 杨晓志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8,共9页
阴极发光显微图像显示,大别山黄土岭麻粒岩中的锆石有多期生长的复杂结构,包括古老的残留锆石、原岩中的岩浆锆石、扇形和面形分带的变质锆石及后期退变质锆石.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对不同区域锆石进行了微区微量元素分析和Pb-Pb定... 阴极发光显微图像显示,大别山黄土岭麻粒岩中的锆石有多期生长的复杂结构,包括古老的残留锆石、原岩中的岩浆锆石、扇形和面形分带的变质锆石及后期退变质锆石.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对不同区域锆石进行了微区微量元素分析和Pb-Pb定年.扇形和面形分带锆石具有低Th和U含量及Th/U比值,稀土总量低,明显的Eu负异常、重稀土相对亏损和分异小等微量元素特征.这两种类型锆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中明显的Eu异常及重稀土相对亏损和分异小,表明这两类变质锆石与长石和石榴石平衡共生,形成于麻粒岩相变质阶段.原岩的岩浆锆石则具有典型的壳源锆石的微量元素特征(Th,U,Th/U比值及稀土总量高,稀土总量变化范围大,重稀土明显富集等).12个麻粒岩相变质锆石分析点的207Pb/206Pb年龄平均结果为2154±26 Ma(MSWD=3.8).5个原岩岩浆锆石的分析点给出了2741±22Ma(MSWD=1.4)的207pb/206pb年龄.这一结果表明,该样品原岩形成时代为晚太古代(2741±22 Ma),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2154±26 Ma.该样品中还发现有约3.4 Ga的残留锆石,证明该地区存在古太古代的陆壳物质.对锆石进行微区定年的同时进行微区微量元素分析,会对锆石不同区域的形成环境及不同区域获得年龄的解释提供重要的地球化学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黄土岭 麻粒岩 锆石 LAM-ICP-MS微区微量元素分析 pb-pb定年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白云鄂博矿田碳酸岩墙年代学再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玉龙 陈江峰 +2 位作者 李惠民 肖国望 张台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5-422,共8页
白云鄂博地区发育侵入于白云鄂博群的碳酸岩墙。碳酸岩墙(00BYC19)中锆石的SHRIMPU-Pb下交点年龄为1984±180Ma,其ID-TIMS上交点年龄为2085±330Ma。碳酸岩墙(02BY80)中锆石SHRIMP的上交点年龄为2035±51Ma;02BY81中锆石的I... 白云鄂博地区发育侵入于白云鄂博群的碳酸岩墙。碳酸岩墙(00BYC19)中锆石的SHRIMPU-Pb下交点年龄为1984±180Ma,其ID-TIMS上交点年龄为2085±330Ma。碳酸岩墙(02BY80)中锆石SHRIMP的上交点年龄为2035±51Ma;02BY81中锆石的ID-TIMS上交点年龄为1934±64Ma。主矿北碳酸岩墙(00BYC21)的全岩Pb-Pb等时线年龄为1236±300Ma。本文及前人对白云鄂博地区的碳酸岩墙的定年结果表明该地区碳酸岩墙至少有两个阶段的侵入事件,第一阶段在2.0Ga左右,第二阶段在1.2Ga左右。前者是白云鄂博地区以至阴山地块北缘的一次主要的构造—岩浆事件,标志白云鄂博裂谷和白云鄂博群地层的形成。第二阶段的碳酸岩墙,代表白云鄂博裂谷在中元古代的活化,且与成矿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墙 锆石定年 pb-pb定年 白云鄂博
下载PDF
白云鄂博赋矿地层H8白云岩的U-Pb和Pb-Pb定年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玉龙 彭谷洋 +2 位作者 张巽 李惠民 陈江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74-277,共4页
采用U Pb和Pb Pb方法研究了内蒙古白云鄂博赋矿H8白云岩的年代。U Pb体系不能给出等时线 ,因为体系中铀显著过剩 ,显示了铀的近代加入。Pb Pb等时线 ,得到中元古约 15 0 0± 40 0Ma的Pb Pb年龄 ,并经过了约 82 0± 370Ma的后期... 采用U Pb和Pb Pb方法研究了内蒙古白云鄂博赋矿H8白云岩的年代。U Pb体系不能给出等时线 ,因为体系中铀显著过剩 ,显示了铀的近代加入。Pb Pb等时线 ,得到中元古约 15 0 0± 40 0Ma的Pb Pb年龄 ,并经过了约 82 0± 370Ma的后期扰动。白云鄂博赋矿H8白云岩的成岩年代在中元古代 ,在晚元古代或古生代发生了后期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白云鄂博 U-pb定年 pb-pb定年
下载PDF
嫦娥五号样品揭示月球20亿年前火山活动及源区性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守偈 周琴 +2 位作者 李秋立 胡森 杨蔚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48-2055,共8页
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使人类时隔44年再次采回新的月球样品,也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近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先后报道了嫦娥五号样品的首批研究成果.嫦娥五号月... 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使人类时隔44年再次采回新的月球样品,也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近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先后报道了嫦娥五号样品的首批研究成果.嫦娥五号月壤的基础物性参数均与Apollo和Luna月壤样品的变化范围一致,但嫦娥五号月壤的粒度更细,分选更好,真密度略微低于月海玄武岩.对嫦娥五号月壤中玄武岩岩屑的富U矿物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20亿年前,较此前获得的最年轻月球样品(28亿年)还要年轻8亿年,确证了月球火山活动至少可以持续至20亿年前.原位Sr-Nd同位素分析表明,嫦娥五号玄武岩源自亏损的月幔,克里普组分的贡献不超过5%,从而排除了源区富含放射性生热元素提供额外热源使得月幔熔融的假说.同时,嫦娥五号玄武岩磷灰石和熔体包裹体的水含量和氢同位素分析表明,其源区也不富含水,因而不能降低熔点导致月幔熔融.因此,月球火山活动持续如此之久的原因仍然不清楚,这也为未来月球探测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五号 月壤 玄武岩 pb-pb定年 SR-ND同位素 H同位素
原文传递
Miller Range 05035和LaPaz Icefield 02224月球陨石中锆矿物Pb/Pb离子探针定年:月海玄武岩的成因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爱铖 徐伟彪 +3 位作者 李秋立 刘宇 蒋云 唐国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6-564,共9页
Mille rRange(MIL) 05035和LaPaz Icefield(LAP)02224是两块非角砾月海玄武岩陨石.本文研究了这两块月球陨石的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并用离子探针多接收模式对锆矿物进行原位Pb/Pb定年.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MIL 05035... Mille rRange(MIL) 05035和LaPaz Icefield(LAP)02224是两块非角砾月海玄武岩陨石.本文研究了这两块月球陨石的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并用离子探针多接收模式对锆矿物进行原位Pb/Pb定年.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MIL 05035中钙锆钍矿Pb/Pb年龄为(3851±8)Ma(2σ),与前人其他方法的结果一致.该年龄指示MIL 05035可能与Asuka 881757是成对陨石,且MIL 05035代表的岩浆作用可能与39亿年前月球表面的强烈撞击事件有关.测试了LAP02224中两颗斜锆石的Pb/Pb年龄,其中一颗较大斜锆石(6μm×20μm)呈现年龄分带现象,从(3109±29)Ma(2σ)到(3547±21)Ma(2σ),远大于该陨石的全岩年龄((3.02±0.03)Ga),另一颗斜锆石年龄为(3005±17)Ma(2σ).该结果说明LAP 02224的结晶年龄至少为~3.55Ga,先前获得的3Ga全岩年龄不是该陨石的结晶年龄,而反映了后期热事件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钙锆钍矿和斜锆石可以获得较全岩更为可靠和精确的年龄,对研究月海玄武岩的成因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pb定年 离子探针 钙锆钍矿 斜锆石 月球陨石 月海玄武岩
原文传递
纳米离子探针分析技术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杨蔚 胡森 +2 位作者 张建超 郝佳龙 林杨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35-1346,共12页
纳米离子探针在显著提高空间分辨能力的同时,仍然保留了较高的质量分辨、灵敏度和分析精度.它已经成为物质成分分析的重要新平台,广泛应用于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通过小至50 nm的Cs^+离子束扫描样品表面,它... 纳米离子探针在显著提高空间分辨能力的同时,仍然保留了较高的质量分辨、灵敏度和分析精度.它已经成为物质成分分析的重要新平台,广泛应用于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通过小至50 nm的Cs^+离子束扫描样品表面,它可以同时获得多达7个元素或同位素的高空间分布图像.利用法拉梯杯接收信号时,C,O和S等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精度可以达到0.3‰-0.5‰(1SD).尽管这一精度与传统离子探针0.1‰的精度水平仍有差距,但是可以满足大部分的地球科学需求.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于2011年安装了中国第一台纳米离子探针(Cameca Nano SIMS 50L),本文在其工作原理和分析功能的基础上,介绍基于这台仪器研发的分析方法,以及它们在地球科学中的潜在应用,包括矿物环带中微量元素分布、超高空间分辨(2-5μm)的Pb-Pb和U-Pb定年、磷灰石和硅酸盐玻璃的水含量和H同位素分析、金刚石和石墨的C同位素分析、碳酸盐的O同位素分析、硫化物的S同位素分析等.此外,为了方便国内地球科学研究者使用纳米离子探针,本文还介绍了样品制备的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离子探针 微束分析 元素分布图像 pb-pb和U-pb定年 稳定同位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