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泡桐丛枝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薛俊杰 王永琳 +1 位作者 张淑改 郭爱华 《山西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62-64,共3页
对泡桐正常植株和丛枝病异常植株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丛枝病植株两种酶活性加强,并且多酚氧化酶有新的同工酶区产生,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扫描曲线C区谱带活性降低,甚至消失。
关键词 泡桐丛枝病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温度处理和茎尖培养结合脱除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MLO)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锡津 田国忠 黄钦才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4-38,共5页
将患有丛枝病的泡桐组培苗进行温度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用来脱除病原MLO。结果表明,在45℃下,病茎段24—48小时内脱水枯死;在40℃下3周内病苗黄化枯萎;但在30℃和25℃处理的茎段萌发新枝条仍表现典型丛枝症状。而在... 将患有丛枝病的泡桐组培苗进行温度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用来脱除病原MLO。结果表明,在45℃下,病茎段24—48小时内脱水枯死;在40℃下3周内病苗黄化枯萎;但在30℃和25℃处理的茎段萌发新枝条仍表现典型丛枝症状。而在35℃下处理的茎段,1周后,新生长茎叶外观恢复正常,继续处理至80天,植株仍能正常生长。组织经DA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检查显示出在35-40℃下处理的病苗体内MLO4周之内的变化和降解情况。分别剪取35℃下处理29、33、55和80天的组培苗0.5cm的茎尖,转入MS培养基或改良的MS培养基上,在25℃下培养,长成的组培苗一直生长正常。荧光显微镜和电镜检察结果均显示病原MLO已被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 温度 茎尖培养
下载PDF
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DNA的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春立 林木兰 +1 位作者 胡勤学 黄文晋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4年第4期278-282,共5页
以部分纯化的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为材料,抽提DNA,进行EcoR Ⅰ-Hind Ⅲ双酶切,回收的DNA 片段插入到载体pGEM-3Zf(+ )中,转化E.coliDH 5α。经双重杂交初筛以及Dotblot和Southern... 以部分纯化的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为材料,抽提DNA,进行EcoR Ⅰ-Hind Ⅲ双酶切,回收的DNA 片段插入到载体pGEM-3Zf(+ )中,转化E.coliDH 5α。经双重杂交初筛以及Dotblot和Southern blot杂交的回交确证,获得两个仅与患丛枝病泡桐总核酸有杂交而与健康对照无杂交的克隆(A4,1.69 kb;C42,2.08 kb)。部分测序的结果表明:A4 和C42插入片段中A+T含量分别为72.5% 和67.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丛枝病 类菌原体 分子克隆
下载PDF
泡桐丛枝病感病指示植物的病理变化——Ⅰ.同工酶、酚及酚相关酶 被引量:8
4
作者 胡勤学 周咏芝 +2 位作者 马修理 梁培华 丁达明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57-63,共7页
以感染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的长春花和健康长春花的叶片为材料,对其过氧化物酶、酯酶、谷草转氨酶、总酚及酚相关酶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健株相比较,病株中三种同工酶的活性降低了,某些酶带颜色变浅或消失:总酚含量与绿原酸含量有... 以感染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的长春花和健康长春花的叶片为材料,对其过氧化物酶、酯酶、谷草转氨酶、总酚及酚相关酶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健株相比较,病株中三种同工酶的活性降低了,某些酶带颜色变浅或消失:总酚含量与绿原酸含量有所增加:多酚氧化酶与苯丙转氨酶活性明显增强,并讨论了这些变化与类菌原体致病存在的可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 类菌原体 长春花 病理
下载PDF
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木兰 杨继红 +3 位作者 陈捷 石小岩 张春立 陈维伦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3年第9期710-715,共6页
以部分纯化的泡桐丛枝病原类菌原体为抗原,免疫6周龄BALB/C雌鼠,取其脾细胞与鼠骨髓瘤细胞SP2/O融合。从4次融合产生的459个杂交瘤细胞克隆中,用部分纯化的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和同样方法制备的健康泡桐抽提物分别为检测抗原,以间接ELIS... 以部分纯化的泡桐丛枝病原类菌原体为抗原,免疫6周龄BALB/C雌鼠,取其脾细胞与鼠骨髓瘤细胞SP2/O融合。从4次融合产生的459个杂交瘤细胞克隆中,用部分纯化的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和同样方法制备的健康泡桐抽提物分别为检测抗原,以间接ELISA法双重筛选,获得稳定分泌抗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的杂交瘤细胞2株。用奥氏琼脂双扩散法检测该2个抗体分属Ig G2a和Ig G3两亚类。该二杂交瘤细胞腹水抗体效价以间接ELISA法测定均超过1.6×10~4。用斑点酶联免疫法检测抗原时,最小检出量为10 ng。初步应用于几种类型样品的检测,结果所有的有病症植株全部阳性,并检出隐性带毒植株,进一步证实该2单克隆抗体确系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的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丛枝病 类菌原体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长春花感染泡桐丛枝病原(MLO)后过氧化物同功酶的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田国忠 金开璇 汪跃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长春花植株感染泡桐丛枝病原(MLO)后茎叶中过氧化物同功酶总谱带数呈减少的趋势,健株最多产生11条酶带,通常具有6条典型的、稳定的谱带,即Ⅰ_b、Ⅰ_c、Ⅰ_d、Ⅱ、Ⅲ_d和Ⅲ_e;而表现典型的Ⅲ级症状的病株...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长春花植株感染泡桐丛枝病原(MLO)后茎叶中过氧化物同功酶总谱带数呈减少的趋势,健株最多产生11条酶带,通常具有6条典型的、稳定的谱带,即Ⅰ_b、Ⅰ_c、Ⅰ_d、Ⅱ、Ⅲ_d和Ⅲ_e;而表现典型的Ⅲ级症状的病株缺少低Rf值区的Ⅲ_d和Ⅲ_e带。Ⅲ_d和Ⅲ_e酶带的有无、浓度及活性与病株外部症状的严重度成负相关。七叶期前的健株幼苗茎叶中也无Ⅲ_d和Ⅲ_e谱带;随着植株生理年龄的增长,其活性和浓度逐渐增大。土霉素处理病株可以提高Ⅲ_d和Ⅲ_e酶带的活性和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 类菌原体 长春花 过氧化物同功酶 早期诊断
下载PDF
用PCR扩增16S rDNA检测泡桐组培苗丛枝病类菌原体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江山 金开璇 +2 位作者 汪跃 熊耀国 邱并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69-573,共5页
An oligonucleotide primer set (PaF/PaR) was designed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plification of an approximately 1. 2kb fragment DNA from Paulownia Witches’ broom(PaWB) MLO on the basis of 16S rRNA sequence... An oligonucleotide primer set (PaF/PaR) was designed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plification of an approximately 1. 2kb fragment DNA from Paulownia Witches’ broom(PaWB) MLO on the basis of 16S rRNA sequence from O-MLO. Amplification of a 1. 2kb DNA fragment from PaWB-MLO-infected plants DNA in total nucleic acid extrats of the host plant Paulownlh spp., but no l. 2kb DNA fragment was observed when healthy DNA was used as a template.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PCR method was able todetect PaWB-MLO in as little as 9. 4pg of total DNA from infected Paulernia tissue culture plantl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 类菌原体
下载PDF
泡桐丛枝植原体16S rDNA和延伸因子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史英姿 吴云锋 +2 位作者 顾沛雯 安凤秋 杨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1-295,共5页
对采自陕西、山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各省的泡桐丛枝病材料,利用巢式扩增,均得到16S rDNA基因片段约1.2kb;扩增得到植原体延伸因子(EF-Tu)tuf基因,长度约为850bp.。通过将16S rDNA基因片段和延伸因子(EF-Tu)tuf基因序列与已知植原... 对采自陕西、山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各省的泡桐丛枝病材料,利用巢式扩增,均得到16S rDNA基因片段约1.2kb;扩增得到植原体延伸因子(EF-Tu)tuf基因,长度约为850bp.。通过将16S rDNA基因片段和延伸因子(EF-Tu)tuf基因序列与已知植原体16Sr各组成员进行同源性比较,确定我国大陆泡桐主栽区陕西、山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各省与已经报道的台湾省泡桐丛枝植原体基本一致,均为同一个种,没有株系的分化,全部归属于植原体16SrI-D组,从而确定了其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丛枝病 植原体 16S rDNA基因片段 延伸因子tuf基因 同源性分析
下载PDF
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几种植物上植原体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洁 田国忠 +4 位作者 徐启聪 刘永光 高瑞 李向东 竺晓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4-312,共9页
【目的】初步明确自然条件下可能感染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的寄主植物。【方法】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从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采集的表现黄化、小叶、皱叶、丛枝等症状或无症状的16种植物样品的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对所扩增的片... 【目的】初步明确自然条件下可能感染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的寄主植物。【方法】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从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采集的表现黄化、小叶、皱叶、丛枝等症状或无症状的16种植物样品的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对所扩增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利用泡桐从枝病植原体延伸因子的抗血清对部分样品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观察。【结果】巢式PCR结果显示从牛筋草(Eleusine indica)、辣椒(Capsicum annuum)、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山药(Dioscorea opposita)、灯笼泡(Physalis angulata)、花生(Arachis hypogaea)及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共7种植物样品和阳性对照PaWB菏泽分离物(PaWB-HZ)中均得到了约1.2kb的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这7种植原体分离物和PaWB-HZ属于翠菊黄化组的16SrI-D亚组。对所采集的植原体侵染的寄主植株辣椒、山药、花生、南瓜和泡桐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观察结果显示,仅在PaWB-HZ侵染的泡桐中发现翠绿色特异荧光,在健康泡桐及其它4种分离物侵染的植物中均未检测到明显的植原体特异荧光。【结论】首次从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存在的7种其它植物中检测到植原体,并且测定其植原体16S rDNA核苷酸序列与泡桐丛枝植原体相关基因片段高度同源,初步推测这7种植物可能是泡桐丛枝病植原体自然寄主或是通过昆虫偶尔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丛枝病 植原体 16S RRNA基因 PCR 间接免疫荧光 寄主植物
下载PDF
泡桐丛枝植原体抗原膜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牟海青 周涛 +5 位作者 赵文军 朱水芳 林彩丽 李怀方 范在丰 田国忠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根据报道的泡桐丛枝植原体(Paulownia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PaWB)抗原膜蛋白(antigenic membrane pro-tein,AM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提取发病泡桐总DNA,经PCR扩增并成功克隆泡桐丛枝植原体am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amp... 根据报道的泡桐丛枝植原体(Paulownia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PaWB)抗原膜蛋白(antigenic membrane pro-tein,AM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提取发病泡桐总DNA,经PCR扩增并成功克隆泡桐丛枝植原体am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amp基因由696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31个氨基酸残基,与GenBank中登录的2个泡桐丛枝植原体的膜蛋白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将amp基因91-604 nt部分序列(命名为ampd)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诱导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了高效表达。以纯化的带GST标签的AMPD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德国大白兔,制备了PaWB-AMPD抗血清。利用该血清,通过Western印迹、点印迹、ELISA、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捕获PCR试验均能在发病泡桐组织中特异检测到泡桐丛枝植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丛枝病 植原体 抗原膜蛋白 大肠杆菌
原文传递
根癌农杆菌对感染植原体的泡桐组培苗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国忠 朱水芳 +2 位作者 罗飞 李怀方 裘维蕃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8-264,共7页
采用含有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根癌农杆菌 ,伤口接种已感染植原体的泡桐丛枝组培苗和健康组培苗 ,结果发现对丛枝苗的致瘤能力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苗 ,且被接种病苗的丛枝症状缓解。从健苗获得的 T- DNA转化泡桐瘤组织细胞能在无激素培养基... 采用含有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根癌农杆菌 ,伤口接种已感染植原体的泡桐丛枝组培苗和健康组培苗 ,结果发现对丛枝苗的致瘤能力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苗 ,且被接种病苗的丛枝症状缓解。从健苗获得的 T- DNA转化泡桐瘤组织细胞能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稳定生长和连续继代培养 2年以上 ,说明瘤组织细胞自身已获得了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合成能力。根据已报道的根癌农杆菌株系p Til5955T- DNA的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 ( ipt)的保守序列 ,设计了一对引物 ( CYT和 CYT′) ,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 PCR)扩增了我国杨树致瘤农杆菌 ipt基因部分序列 ( 4 2 7bp片段 ) ,也从遗传转化的两个泡桐无性系瘤组织 At- ZH和 At- T35扩增出此特异片段 ,从而进一步肯定了 T- DNA已被整合到泡桐的染色体上 ,表明泡桐易于通过 Ti质粒载体途径进行基因转移操作 ,但用此引物未能从泡桐、甘薯健株和感染植原体的组培病苗扩增出相应的 4 2 7bp特异片段。当用此遗传转化瘤组织嫁接病苗时 ,可减轻丛枝症状的严重度 ,延长病苗的存活时间和诱导病株生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泡桐丛枝病植原体 病害症状 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 组培苗 PCR
下载PDF
泡桐种源抗丛枝病性状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7
12
作者 茹广欣 朱秀红 +3 位作者 李荣幸 王豁然 刘宁 周海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9-675,共7页
泡桐丛枝病是影响泡桐生长的一种主要病害,种源试验表明在毛泡桐种源中,除甘肃平凉未见发病以外,其它 种源均有病害发生。江苏南京、湖北十堰、黄冈、陕西商县和辽宁大连5个种源发病较重,病情指数超过30%;白花 泡桐丛枝病发病率较低,... 泡桐丛枝病是影响泡桐生长的一种主要病害,种源试验表明在毛泡桐种源中,除甘肃平凉未见发病以外,其它 种源均有病害发生。江苏南京、湖北十堰、黄冈、陕西商县和辽宁大连5个种源发病较重,病情指数超过30%;白花 泡桐丛枝病发病率较低,自然分布区南部的种源很少见到丛枝病发生,分布区北部与毛泡桐分布区有重叠的种源, 丛枝病发病相对较重。毛泡桐起源靠西的种源发病较轻,随着经度的增加,丛枝病发病有增大趋势;白花泡桐发病 与种源经度无关,而与纬度相关明显,呈现出纬度越高,发病率越低,病情指数越小的趋势。泡桐品种间丛枝病发病 率和病情指数差异明显,通过品种选择可以获得抗病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 种源 地理变异
下载PDF
泡桐丛枝植原体Sec分泌蛋白转运系统3个亚基基因的克隆及蛋白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岳红妮 吴宽 +2 位作者 吴云锋 张珏 孙润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31,共7页
采用PCR方法扩增Sec分泌蛋白转运系统3个亚基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SWISS-MODEL同源建模与3D-PSSM折叠子识别法构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并通过PROCHECK程序验证构建的三维结构的可靠性。首次从泡桐丛枝(PaWB)植原体基因组中... 采用PCR方法扩增Sec分泌蛋白转运系统3个亚基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SWISS-MODEL同源建模与3D-PSSM折叠子识别法构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并通过PROCHECK程序验证构建的三维结构的可靠性。首次从泡桐丛枝(PaWB)植原体基因组中分离出Sec分泌蛋白转运系统3个亚基基因,各基因全长依次为2 508、1 242 bp和411 bp,分别编码835、204个及136个氨基酸的蛋白。SecA、SecY和SecE均为脂溶性稳定蛋白,SecA无明显跨膜区,SecY和SecE分别含有10个和3个明显的疏水跨膜区。二级结构主要为螺旋,其次为折叠和无规则卷曲,没有转角。构建的三维结构符合立体化学原则。泡桐丛枝(PaWB)植原体中存在的Sec分泌蛋白转运系统作为最主要的运输途径,可能直接转运菌体蛋白如毒素等直接到寄主细胞质中或介体昆虫细胞中,引起寄主病症。研究植原体的Sec蛋白转运系统对于了解植原体的致病机理及预防这类病害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丛枝植原体 Sec分泌蛋白转运系统 SECA SecY和SecE亚基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茶翅蝽对植原体的传播能力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志强 傅建敏 +3 位作者 乔杰 闫正升 杜奎宇 董溯权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06-611,共6页
经1996年至1998年室内接种试验,分别比较了人工饲养带毒和自然带毒的茶翅蝽成虫和若虫的传病特点。结果显示:室内人工饲养带毒的3龄、4龄若虫接种泡桐发病率分别达61.7% 和46.5% ,高于自然带毒的若虫16% 的... 经1996年至1998年室内接种试验,分别比较了人工饲养带毒和自然带毒的茶翅蝽成虫和若虫的传病特点。结果显示:室内人工饲养带毒的3龄、4龄若虫接种泡桐发病率分别达61.7% 和46.5% ,高于自然带毒的若虫16% 的传病率。室内饲养带毒成虫的接种发病率为14.1% ,高于自然带毒成虫4.5% 的传病率。寄主体内病原的最短潜育期(MIP)室内饲毒3龄若虫为34 d,4龄为45 d,成虫处理为219 d;自然带毒若虫为243 d,成虫处理为257 d。6月接种苗多在当年表现病状,7月接种苗均在次年发病。3龄、4龄若虫接种后病原潜育期(IP)与泡桐苗累计发病率的关系分别为y= 0.847 2x+ 23.044(R2= 0.874 3),y= 0.759x+ 29.022 (R2= 0.801 9);由此得到相应的3龄潜育期中值LP50= 65.40 d 和4龄LP50= 66.472 d。室内3龄、4龄若虫在充分吸食病组织后,其传病力差异不大,且传毒后病原在寄主体内的潜育期中值没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翅蝽 植原体 泡桐丛枝病 潜育期 最短潜育期
下载PDF
我国木本植物致病性土壤杆菌的分子检测和比较鉴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田国忠 李永 +2 位作者 朱水芳 贾瑞祥 王慧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3-72,共10页
根据根癌土壤杆菌Ti质粒的保守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对我国不同木本植物上分离鉴定的10株致病性根癌土壤杆菌进行PCR,致瘤性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扩增出427bp和338bp的特异性DNA片段,而发根土壤杆菌(A.rhizogenes)仅扩... 根据根癌土壤杆菌Ti质粒的保守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对我国不同木本植物上分离鉴定的10株致病性根癌土壤杆菌进行PCR,致瘤性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扩增出427bp和338bp的特异性DNA片段,而发根土壤杆菌(A.rhizogenes)仅扩增出338bp片段,放线土壤杆菌(A.radiobacter)、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syringae)和泡桐丛枝病植原体(phytoplasma)皆未有特异扩增带。用CYTCYT’引物对也可鉴定TDNA遗传转化瘤组织,而VirD2AVirD2E可用于工程土壤杆菌株侵染能力鉴定。从北京通州杨树苗圃和河北廊坊桃园的病树冠瘿组织和土壤中经选择培养基分离菌株,然后PCR筛选出6个致病性根癌土壤杆菌菌株,而未能从施用过抗根癌生防制剂的北京玉渊潭公园樱花根癌病园中分离和鉴定出典型的致病根癌土壤杆菌株。将杨树根癌土壤杆菌菌株(CFCC1001)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pt)片段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与A.tumefaciensTi15955菌株的ipt基因序列同源性为83.64%。用此片段制备的iptcRNA基因探针进行斑点杂交和Northernblot,结果显示此探针与杨树根癌土壤杆菌以及玫瑰、樱花、海棠、桃树等木本植物上分离鉴定的致病土壤杆菌菌株所扩增出的427bp片段都有明显杂交信号,但与引起泡桐丛枝病植原体染色质和染色质外DNA均未有明显杂交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杆菌 多聚酶链式反应 ipt和VirD2基因 核酸杂交 泡桐丛枝植原体
下载PDF
丛枝病对白花泡桐环状RNA表达谱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冰冰 王哲 +2 位作者 曹亚兵 林丹 范国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7-334,共8页
为了进一步探究泡桐丛枝病发生的分子机制,以白花泡桐健康苗及病苗为试验材料,参考白花泡桐基因组序列,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白花泡桐circRNAs在丛枝病发病过程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进一步分析,本研究共鉴定得到1 009个circRNAs,其中差... 为了进一步探究泡桐丛枝病发生的分子机制,以白花泡桐健康苗及病苗为试验材料,参考白花泡桐基因组序列,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白花泡桐circRNAs在丛枝病发病过程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进一步分析,本研究共鉴定得到1 009个circRNAs,其中差异表达的为50个。对差异circRNAs的host gene进行GO功能分类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其中,GO功能分类结果表明,这些host gene主要涉及叶绿体、蛋白结合、细胞质方面的功能。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他们参与了Plant-pathogen interaction、Glycine,serine and threonine metabolism等代谢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泡桐 丛枝病 circRNAs
下载PDF
北京市区泡桐丛枝病发生特点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国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共4页
对北京市区泡桐丛枝病调查结果表明,2a以上树龄的泡桐树平均病株率为19.23%,病情指数达10.27,病害随树龄增大而加重。小片纯林受害最重,行道树次之,散植株最轻。周围高建筑物和稠密的植被可有效地阻止病害通过介体传... 对北京市区泡桐丛枝病调查结果表明,2a以上树龄的泡桐树平均病株率为19.23%,病情指数达10.27,病害随树龄增大而加重。小片纯林受害最重,行道树次之,散植株最轻。周围高建筑物和稠密的植被可有效地阻止病害通过介体传播。在城市特殊生态环境中,种苗带毒是病害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子。在植株休眠期,病树丛枝的筛管中类菌原体(MLO)浓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 类菌原体 发生特点
下载PDF
Spatial pattern of paulownia witches' broom and its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Paulownia elongata in Shaanxi Province,China 被引量:3
18
作者 LI Jin ZHANG Xing-yao TIAN Cheng-ming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9年第1期34-38,共5页
The spatial pattern of paulownia witches' broom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n Iwao's (m^*-m) model i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Iwao's (m^*-m) model revealed that spatial pattern of paulownia witches' broom exhib... The spatial pattern of paulownia witches' broom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n Iwao's (m^*-m) model i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Iwao's (m^*-m) model revealed that spatial pattern of paulownia witches' broom exhibited a uniform distribution in sample plots. In this mode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agiousness coefficient (a) justified the probability of infection by virus-transmission vectors. For tree age less than six, susceptible individuals were aggregated as clusters in the plots and then mutually repelled over age.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stand volume show that from age five to six, stand volumes of disease grade II showed excessive vegetative growth and returned to normal level between ages ten and 11. Loss rate of volume increment with disease grade II decreased, and then returned to raising trend both at grades III and IV. This phenomenon is possibly caused by an over-compensation effect an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redundancy of growth hormones in branches, shoots, leaves, buds and roots increased the stem volume of entire tre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ulownia witches broom spatial pattern stand volume loss rate of volume increment over-compensation effect
下载PDF
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振利 张靖曼 +2 位作者 郑秋莉 杨海波 范国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0-407,共8页
为探究泡桐丛枝病(Paulownia witches’broom,PaWB)的表观遗传机制,以白花泡桐健康苗(PF)和丛枝病苗(PFI)为材料,采用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WGBS)技术对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白花泡桐体内的... 为探究泡桐丛枝病(Paulownia witches’broom,PaWB)的表观遗传机制,以白花泡桐健康苗(PF)和丛枝病苗(PFI)为材料,采用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WGBS)技术对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白花泡桐体内的DNA甲基化主要有mCG、mCHH和mCHG 3种类型;白花泡桐被植原体侵染后,C位点发生甲基化的比率下降,且发病后CHH的甲基化比率降低而CG和CHG的甲基化比率升高。此外,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G序列;差异甲基化区域(DMR)鉴定研究中共检测到了109334个DMR,其中白花泡桐患病后高甲基化DMR和低甲基化DMR分别有37408个和71926个;通过DNA甲基化和转录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关联分析,找到了6个与PaWB发生相关的差异甲基化基因(DMG),功能分别涉及到植物防御反应、光合作用、植物病原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泡桐 泡桐丛枝病 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 DNA甲基化
下载PDF
泡桐丛枝植原体染色体全长及两个rRNA操纵子定位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毅 杨旭光 +4 位作者 林彩丽 田国忠 赵文军 李志红 朱水芳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共5页
本实验以泡桐丛枝植原体为材料,运用差速离心和脉冲场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获得了无寄主DNA污染、完整的泡桐丛枝植原体染色体,并用Southern blot杂交进行了验证,建立了植原体全基因组的研究方法。同时对泡桐... 本实验以泡桐丛枝植原体为材料,运用差速离心和脉冲场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获得了无寄主DNA污染、完整的泡桐丛枝植原体染色体,并用Southern blot杂交进行了验证,建立了植原体全基因组的研究方法。同时对泡桐丛枝植原体染色体进行内切酶I-CeuI不完全酶切,测定了染色体全长,并定位了2个非连锁的rRNA操纵子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完成了泡桐丛枝植原体部分物理图谱的构建。实验结果表明,泡桐丛枝植原体染色体全长约为1 100kb,2个rRNA操纵子在染色体上相距500~600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丛枝植原体 染色体 rRNA操纵子 脉冲场电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