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方海相层系油气成藏特点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65
1
作者 肖开华 沃玉进 +1 位作者 周雁 田海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6-325,共10页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中国南方地层经历了多旋回构造运动与强烈后期改造,中、古生界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成藏、保存和破坏经历了多期阶段式发展和演化的复杂过程。以四川盆地为代表的构造相对稳定、保存条件好的地区,具有多源供烃、...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中国南方地层经历了多旋回构造运动与强烈后期改造,中、古生界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成藏、保存和破坏经历了多期阶段式发展和演化的复杂过程。以四川盆地为代表的构造相对稳定、保存条件好的地区,具有多源供烃、早期聚集、油气转化、晚期定型的特点;中、下扬子中、新生界覆盖区,具有二次生烃、晚期成藏的特点;湘鄂西、滇黔桂等碳酸盐岩裸露区,则表现为早期生烃、后期破坏改造的特点。依据生烃期的早晚以及油气在完成初次聚集后至最终成藏定型是否突破了原始封闭体系,南方海相油气成藏模式可划分为原生型、次生型和再生型3种类型。依据不同地区的成藏条件与特点,南方海相领域的油气勘探应按重点展开、力求突破和区域侦察3个层次进行,即重点展开四川盆地区,力求突破黔西北地区、中扬子江汉平原南部及下扬子句容、海安地区,区域侦察黔南、滇桂及湘鄂西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成藏特点 成藏模式 勘探方向 中国南方海相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系潜山油气藏成藏组合及勘探技术 被引量:55
2
作者 吴永平 杨池银 王喜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共4页
渤海湾盆地大港和华北探区近年连续在千米桥等奥陶系潜山获得重要勘探突破 ,表明以奥陶系为主的潜山仍是有潜力的勘探领域。根据已发现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条件 ,划分出 5类成藏组合 :潜山埋藏型 ,构造反转型 ,顺层溶蚀 运移型 ,晚期成岩 ... 渤海湾盆地大港和华北探区近年连续在千米桥等奥陶系潜山获得重要勘探突破 ,表明以奥陶系为主的潜山仍是有潜力的勘探领域。根据已发现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条件 ,划分出 5类成藏组合 :潜山埋藏型 ,构造反转型 ,顺层溶蚀 运移型 ,晚期成岩 (侵蚀 )型 ,古生古储型。在原有潜山勘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燕山末期至早第三纪的构造反转对潜山发育和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作用 ;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溶蚀具有多种途径和形式 ;逆冲构造体系是形成下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和煤成油气藏的最有利构造样式。取得潜山勘探成果的关键因素是 :采用以叠前深度偏移为主的地震处理技术精确落实潜山圈闭 ;有针对性地选准研究工作思路 ,进行包括 10项研究内容的多学科地质综合研究 ,正确建立奥陶系潜山油气藏成因模式 ;形成以欠平衡为要点的十大钻井工艺技术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奥陶系 油气藏 成藏组合 勘探
下载PDF
中扬子区构造特征及勘探方向建议 被引量:42
3
作者 付宜兴 张萍 +3 位作者 李志祥 杨振武 刘新民 王韶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8-314,共7页
中扬子区经历了印支-喜山期四个构造变形、变位发展阶段:印支运动结束海相沉积,并形成了黄陵、潜江、洪湖古隆起,早燕山期全区挤压,奠定了本区中、古生界的基本构造格局,晚燕山期,构造负反转,中、古生界构造发生叠加改造,喜山期,构造正... 中扬子区经历了印支-喜山期四个构造变形、变位发展阶段:印支运动结束海相沉积,并形成了黄陵、潜江、洪湖古隆起,早燕山期全区挤压,奠定了本区中、古生界的基本构造格局,晚燕山期,构造负反转,中、古生界构造发生叠加改造,喜山期,构造正反转,总体表现为隆升挤压。印支期以来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形成了南、北两个弧形构造体系,平面上构造展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北部(大洪山)弧形构造系呈现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南部弧形构造系东西差异明显,东部具双重结构特征,西部为"隔槽式"构造格局。近期应以江汉平原南部、湘鄂西区桑植石门复向斜为勘探重点,同时围绕深化地质认识,解剖区域结构,加强地震攻关,积极准备中扬子南、北逆冲推覆带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 构造演化 构造展布 构造样式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中上扬子地区燕山运动及其对油气保存的影响 被引量:45
4
作者 何治亮 汪新伟 +2 位作者 李双建 沃玉进 周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共11页
通过对中上扬子地区不同部位侏罗—白垩系中不整合面、构造活动定年及构造变形的系统分析,将中上扬子地区的燕山运动分为4幕,分别发生在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早白垩世末与晚白垩世。发生在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的燕... 通过对中上扬子地区不同部位侏罗—白垩系中不整合面、构造活动定年及构造变形的系统分析,将中上扬子地区的燕山运动分为4幕,分别发生在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早白垩世末与晚白垩世。发生在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的燕山Ⅱ幕是该期构造变形的主变形期。燕山期构造运动是中上扬子地区的重要构造转换事件,燕山早期的构造运动(燕山Ⅰ,Ⅱ幕)表现为多向挤压、块体旋转、多向冲断走滑和复杂的联合复合关系等特点,而燕山晚期的构造运动(燕山Ⅲ,Ⅳ幕)则呈现"西挤东张"的构造格局,与之相应的盆山关系、变形样式及其动力学机制均有较大差异。同时,发生在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的燕山运动Ⅱ幕亦是影响中上扬子地区油气保存的最重要构造事件,它决定了中上扬子区隆升与沉降、以及海相油气保存的区域性差异,从而决定了不同构造带油气勘探前景的优劣。具体表现为,四川盆地持续沉降,油气保存条件好,经历了早期油藏、油气转化、晚期调整等3个成藏阶段;上扬子区周缘褶皱—冲断带,表现为持续抬升剥蚀,油气保存条件较差,只经历了早期油藏、晚期改造与破坏等2个阶段;中扬子地区在该期构造运动后转入陆内断陷沉积体系,油气保存条件的优劣取决于重建型陆相盖层的封盖性能,油气成藏受限于二次生烃的有效性。四川盆地内,上、下组合均为良好的勘探领域;在黔中隆起周缘及齐岳山断裂以东的湘鄂西地区,寒武系膏岩层之下的下组合可能有一定的勘探前景;江汉盆地南部坳陷区陆相盖层之下可能有较好的二次生烃、晚期成藏及保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运动 主变形期 构造格局 油气保存 勘探前景 中上扬子地区
下载PDF
中国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开采特点及勘探开发适用技术 被引量:41
5
作者 赵庆波 陈刚 李贵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19,共7页
与国外相比,中国煤层气构造条件复杂,成藏类型复杂,层内非均质性强。根据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总结了我国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①区域含煤区构造高点是高产富集有利部位;②上斜坡区域煤层后期受构造运动抬升幅度大,次生割理发育,煤层变浅... 与国外相比,中国煤层气构造条件复杂,成藏类型复杂,层内非均质性强。根据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总结了我国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①区域含煤区构造高点是高产富集有利部位;②上斜坡区域煤层后期受构造运动抬升幅度大,次生割理发育,煤层变浅压实作用弱,渗透性好,在稳定的盖层条件下,处于承压水滞流封闭环境,下倾部位有充足的烃类补给,高产条件优越;③构造抬升盆地凹中隆火山岩活动区有利于高产;④封闭好的浅层,低煤阶厚煤层有利于煤层气富集;⑤断裂活动次生割理发育区是煤层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同时系统分析、总结了中国煤层气开采特征和不同措施影响煤层气井产气特征,以及受构造部位和层内非均质性影响的单井产气特征,列举了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适用技术,包括二维地震AVO高产富集区预测技术、羽状水平井钻井技术、超短半径水力喷射钻井技术、煤层气井重复压裂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层气 富集有利区 分布特征 开采特点 勘探开发 适用技术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缘白云深水区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36
6
作者 米立军 柳保军 +2 位作者 何敏 庞雄 刘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22,共13页
烃源岩分布特征不明、大型构造圈闭缺乏、成藏层系单一和储层条件复杂是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包括白云凹陷和荔湾凹陷)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从构造、沉积到成藏的综合性研究表明,陆缘岩石圈强烈薄化背景下的伸展拆离... 烃源岩分布特征不明、大型构造圈闭缺乏、成藏层系单一和储层条件复杂是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包括白云凹陷和荔湾凹陷)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从构造、沉积到成藏的综合性研究表明,陆缘岩石圈强烈薄化背景下的伸展拆离作用控制了陆缘深水区盆地的形成与演化,陆缘岩石圈强烈伸展的结构特征控制了裂陷期规模烃源岩的分布,陆缘地壳强烈薄化带控制了拗陷期陆架坡折带和深水储层的发育与分布,从而导致白云深水区的深部结构、沉积充填及油气成藏等具有特殊性,与典型陆相断陷及国外深水地质差别明显。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白云深水区大型陆架边缘三角洲-深水重力流体系油气成藏模式,认识到生烃过程中形成超压、晚期断裂活动和底辟带泄压是有利的成藏动力过程,继承性古鼻状隆起带和断裂-构造脊复合输导体系控制了油气富集成藏,从而导致白云深水区呈现油气兼生、内气外油的特征,形成了白云东洼油气区、白云西洼油气区、白云北坡气区和白云东油气区等四大油气优势聚集带,同时还发育了白云西南断阶带、白云南洼、荔湾凹陷及南部超深水勘探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缘 白云深水区 伸展薄化拆离断陷 油气地质特征 成藏模式 勘探方向
下载PDF
黔中隆起下组合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 被引量:31
7
作者 赵泽恒 张桂权 薛秀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9-42,共4页
通过对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典型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石油地质主要特征、埋藏史、热史与成藏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含义,探讨了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油气成藏模式和油气成藏规律。进而指出:①该区油气成藏期... 通过对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典型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石油地质主要特征、埋藏史、热史与成藏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含义,探讨了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油气成藏模式和油气成藏规律。进而指出:①该区油气成藏期以加里东期为主,加里东期古隆起是控制油气成藏的首要因素;②抬升剥蚀作用是早期油气藏被改造和破坏的控制因素,燕山—喜山期构造运动是造成该区早期油气全面被破坏的主导因素;③加里东期存在和油气演化有着良好配置关系的古圈闭和储盖组合,从而形成了众多大型加里东期古油气藏;印支—燕山期缺乏与油气演化有着良好配置关系的构造圈闭(古隆起)和储盖组合,使该区晚期成藏条件相对较为不利;④埋藏差异造成该区油气演化程度差异较大,但目前仍存在寻找油气的客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隆起 古油藏 残余油气藏 石油地质特征 油气藏形成 模式 规律 勘探评价
下载PDF
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林桂 尹绍武 林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6期130-132,136,共4页
科研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院在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过程中摸索了一套以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训练营为主体,以教师科研项目、学生科研项目、开放实验室项目、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为依托构建学生科研训练模式。这... 科研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院在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过程中摸索了一套以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训练营为主体,以教师科研项目、学生科研项目、开放实验室项目、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为依托构建学生科研训练模式。这一模式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提升了本科生科研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科研训练 模式 探索性 实践
下载PDF
断陷湖盆缓坡带岩性地层油藏模式及勘探实践——以冀中坳陷文安斜坡和蠡县斜坡为例 被引量:27
9
作者 田建章 李先平 +4 位作者 崔永谦 周从安 辛玮江 吴晓龙 赵伟森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2期24-28,69,共6页
冀中坳陷勘探潜力研究表明,文安斜坡和蠡县斜坡是岩性地层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带。系统分析了富油气凹陷斜坡带岩性地层油藏形成具备的5个有利条件,构建了缓坡带砂体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河道砂岩性、地层超覆、地层不整合、构造—岩性... 冀中坳陷勘探潜力研究表明,文安斜坡和蠡县斜坡是岩性地层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带。系统分析了富油气凹陷斜坡带岩性地层油藏形成具备的5个有利条件,构建了缓坡带砂体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河道砂岩性、地层超覆、地层不整合、构造—岩性和构造—地层等7种油藏模式,建立了在斜坡内带、中带和外带3种岩性地层油藏成藏序列。总结了文安斜坡外带中浅层河道砂岩性油气藏和蠡县斜坡中北段岩性地层油藏两个规模储量发现的主要研究思路、油藏控制因素和主要做法。对其他富油气凹陷缓坡带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 斜坡带 岩性地层油藏 油藏模式 成藏序列 勘探潜力
下载PDF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对中国天然气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27
10
作者 陈蕊 孙文宇 吴珉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7-145,共9页
我国的天然气产业正处于市场化改革的初期阶段,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天然气产、运、销将由原来的一体化逐步分离,整个天然气市场的竞争格局无疑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在深入调查我国天然气市... 我国的天然气产业正处于市场化改革的初期阶段,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天然气产、运、销将由原来的一体化逐步分离,整个天然气市场的竞争格局无疑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在深入调查我国天然气市场竞争格局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市场数据与国家政策改革方向,分析和预测了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我国天然气市场竞争形势与贸易格局将发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游政策性壁垒被打破,更多市场主体将参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一些下游企业也将积极布局天然气生产、进口等业务,以保障自身的资源供应、提高市场话语权,上游市场竞争格局将逐渐形成;②中游长输天然气管网将形成全国一张网,由国家管网公司统一运营,区域管网公司将与国家管网公司并存;③在新增资源的冲击下,下游市场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④整个市场逐渐向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N+X"体系转变。进而向国家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①加强对市场相关环节的监管;②短期内明确多头进口的规则,确保资源稳定供应;③落实天然气门站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上下游疏导机制;④进一步规范供气、用气合同,鼓励签署长期购销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天然气 产业链 市场改革 竞争格局 勘探开发 管道运输 销售
下载PDF
长岭断陷火山岩气藏勘探潜力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陆建林 王果寿 +1 位作者 蔡进功 全书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5,共3页
位于松辽盆地中南部的长岭断陷深层火山岩发育,火山岩气藏成藏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对其勘探潜力的分析结论关系到下一步的勘探决策。为此,对该区火山岩气藏储集条件、圈闭条件、烃源潜力以及成藏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长岭... 位于松辽盆地中南部的长岭断陷深层火山岩发育,火山岩气藏成藏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对其勘探潜力的分析结论关系到下一步的勘探决策。为此,对该区火山岩气藏储集条件、圈闭条件、烃源潜力以及成藏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长岭断陷火山岩纵向上多期叠置,发育有原生和次生两大类储集空间,形成了随地质演化而逐渐发育的独具特色的火山岩储集体;火山岩体与基底大断裂和围岩在特定的构造背景上相互配置形成了火山岩岩性圈闭、火山岩与构造复合圈闭;深层具有多种烃源条件,为火山岩储集体提供了丰富的烃源;火山岩储层与多套烃源岩交互发育,形成自生自储型和下生上储型成藏组合,生、储条件配置有利,具备形成以火山岩气藏为目标的大中型气田的条件,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岭断陷 火山岩 储集层 气藏形成 机理 模式 勘探 潜力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宝岛凹陷同沉积断裂活动及其对沉积充填的控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廖计华 王华 +3 位作者 吕明 肖军 甘华军 严德天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6-346,共11页
综合利用大量二维、三维地震数据以及钻井资料,运用古落差法和断层活动速率分析法系统阐明2号断裂带时空演化规律,并重点分析同沉积期断裂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古构造格架对松南-宝岛凹陷北缘层序地层整体构型、层序充填样式以及砂分散体系... 综合利用大量二维、三维地震数据以及钻井资料,运用古落差法和断层活动速率分析法系统阐明2号断裂带时空演化规律,并重点分析同沉积期断裂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古构造格架对松南-宝岛凹陷北缘层序地层整体构型、层序充填样式以及砂分散体系时空配置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2号断裂带活动在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幕式特征,整体表现为"弱—强—弱—消亡"的演化趋势,主要活动期集中在古近纪裂陷期;在空间上显示出显著的分段性特征,可细分出松南段和宝岛段,且松南段活动性较宝岛段更为强烈.2号断裂带同沉积期断裂活动对松南-宝岛凹陷北缘沉积中心的展布及其动态迁移规律、层序内部体系域发育和沉积充填样式均具有明显控制.在裂陷期,松南-宝岛凹陷北缘分别发育陡坡断阶型层序样式和多级断阶陡坡型层序样式,在裂后坳陷阶段主要发育挠曲坡折型层序样式、沉积坡折型层序样式以及滑塌坡折型层序样式.此外,沿F2断裂上升盘发育的2个横向凸起调节带和2个走向斜坡调节带对盆缘水系的汇聚具有明显控制,其所在位置发育大型储集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沉积断裂活动 层序样式 琼东南盆地 南中国海 深水勘探
原文传递
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聚集条件及勘探潜力研究——以黔北地区金沙参1井龙潭组为例 被引量:21
13
作者 邓恩德 易同生 +3 位作者 颜智华 姜秉仁 王冉 付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66-1181,共16页
为了深入了解黔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聚集条件及勘探潜力,以贵州林华矿区页岩气参数井金沙参1井为例,采用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有机地化、覆压孔渗、扫描电镜、低温氮吸附、现场解析及甲烷等温吸附等实验测试方法... 为了深入了解黔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聚集条件及勘探潜力,以贵州林华矿区页岩气参数井金沙参1井为例,采用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有机地化、覆压孔渗、扫描电镜、低温氮吸附、现场解析及甲烷等温吸附等实验测试方法,结合实际地层地质条件,研究了龙潭组页岩气聚集条件,综合考虑页岩气发育的关键地质参数,认为层段一含较厚的黑色炭质页岩、有机碳含量高、黏土矿物含量较低、脆性较好、含气量高,资源潜力大,勘探条件好,为最优勘探层段.研究结果表明:1)黔北地区龙潭组泥页岩单层厚度薄、累计厚度较大(约44.65 m),与砂岩、煤层互层出现;2)泥页岩有机碳含量高(TOC平均为4.20%)、热演化程度较高(Ro平均为2.53%),黏土矿物含量较高(质量分数平均为46.41%)、石英次之(质量分数平均为28.34%),泥页岩脆性指数整体较高,发育粒间孔、粒内孔、微裂缝及有机质孔,比表面积、总孔体积较大,以中孔为主,泥页岩现场解析含气量较高(平均为3.25 m^3/t),饱和吸附气量较高(平均为2.33 m^3/t),含气性较好,具有良好的页岩气聚集条件;3)TOC是泥页岩含气性的主控因素,现场解析含气量和饱和吸附气量均与TOC呈良好的正相关,含气量与BET比表面积呈较好的正相关,泥页岩饱和吸附气量与黏土矿物含量、BET比表面积均呈较好的正相关;4)金沙参1井位于新化向斜西翼靠轴部端,表现为向斜控藏下的原地型页岩气富集模式,构造稳定,后期改造程度较低,保存条件较好;综合考虑各项页岩气发育地质参数,将龙潭组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层段,并结合砂岩、煤层发育特点,揭示出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海陆过渡相 聚集条件 含气性 富集模式 有利层段 勘探潜力 黔北地区
原文传递
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探索 被引量:20
14
作者 张强 田旭 +3 位作者 郑小光 张彤 恽海艳 李楠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1-573,共3页
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学术期刊产生了直接冲击。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使其在挑战中走出传统的局限,延伸了发展空间。以《机械工程学报》实践探索为例,将期刊高品质内容和优秀的审稿专家、作者群作为期刊竞争力的核心,借... 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学术期刊产生了直接冲击。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使其在挑战中走出传统的局限,延伸了发展空间。以《机械工程学报》实践探索为例,将期刊高品质内容和优秀的审稿专家、作者群作为期刊竞争力的核心,借助新媒体手段,增加学术期刊内容展现形式及传播渠道,并有效增强互动交流,进而为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机械工程学报》 媒体融合 传播方式 实践探索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中侏罗统下沙溪庙组致密气勘探潜力及有利方向 被引量:19
15
作者 段文燊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4-431,467,共9页
基于对四川盆地中侏罗统下沙溪庙组多年的勘探实践,研究了致密气成藏富集的关键条件,认为下沙溪庙组致密气藏为多层叠置、整体含气的次生构造—岩性气藏,具有明显的源控、相控、位控的"三元"控藏特点:(1)下侏罗统自流井组、... 基于对四川盆地中侏罗统下沙溪庙组多年的勘探实践,研究了致密气成藏富集的关键条件,认为下沙溪庙组致密气藏为多层叠置、整体含气的次生构造—岩性气藏,具有明显的源控、相控、位控的"三元"控藏特点:(1)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暗色泥岩、碳质泥岩与煤层等多套源岩提供了天然气来源;(2)冲积扇、三角洲相等沉积体系中的各类河道砂体和泥页岩组合形成的泥包砂结构是有利的富集组合体;(3)广泛分布的"叶肢介页岩"或紫红色泥页岩层可以作为区域盖层;(4)喜马拉雅运动之后形成的3大古隆起和3大坳陷,隆坳相间,发育了一系列下沙溪庙组顶部构造,具有全盆地分布形成有利含气圈闭的条件;(5)从须家河组断至下沙溪庙组的断层可以形成远源气藏的运移通道,近源的自流井组烃源可以通过小断层或微裂缝就近输导。据此,建立了下沙溪庙组致密气成藏模式,认为下沙溪庙组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基础,川西地区勘探潜力最大,川北及川南地区次之,川中地区成藏条件配置较差,勘探潜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成藏模式 勘探潜力 下沙溪庙组 中侏罗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郭爱煌 宋春林 +1 位作者 刘富强 薛小平 《中国电子教育》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完善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建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的目标。为此,需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积... "完善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建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的目标。为此,需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积极探索设置学科前沿课程、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强化毕业设计的创新创业导向;探索"工科+"创业双学位、主辅修制度等多样化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工科优势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以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设计创意学院和汽车学院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为例,从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校企深度联合、工程实践与实验等方面,进行了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创新 创业 培养模式 探索
原文传递
川西北构造样式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鼐 魏国齐 +1 位作者 杨威 王秀姣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33,共8页
川西北地区经历多期的构造运动,构造样式多种多样,构造特征复杂多变,对油气勘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川西北地区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和露头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其构造样式主要包括基底冲断与滑覆叠加构造、叠瓦扇逆冲断... 川西北地区经历多期的构造运动,构造样式多种多样,构造特征复杂多变,对油气勘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川西北地区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和露头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其构造样式主要包括基底冲断与滑覆叠加构造、叠瓦扇逆冲断层、断层相关褶皱、反冲断层和背斜构造。以构造样式形成时间可划分出3个构造变形阶段:(1)印支期逆冲推覆阶段;(2)燕山期逆冲推覆阶段;(3)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滑覆阶段。结论认为:各大构造样式当中,断层相关褶皱和高陡背斜可以形成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是目前实际的勘探目标;反冲断层组成的构造三角带可以形成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是潜在的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构造样式 龙门山 油气勘探 地质意义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复式油气成藏特征及富集规律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维涛 杜家元 +1 位作者 施和生 何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4-199,208,共7页
针对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油气勘探面临的4大问题,深入开展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分析惠西南地区复式油气藏勘探潜力和勘探方向。惠西南地区具有由基底构造层、断陷构造层和坳陷构造层组成的复式地层结构,紧邻发育多个富生烃... 针对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油气勘探面临的4大问题,深入开展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分析惠西南地区复式油气藏勘探潜力和勘探方向。惠西南地区具有由基底构造层、断陷构造层和坳陷构造层组成的复式地层结构,紧邻发育多个富生烃洼陷的惠西半地堑,具有由断裂体系、砂岩层和层序界面"三元耦合"构成的复式油气输导体系,油气富集主要受富烃洼陷周缘控洼边界断裂、长期继承性古隆起和古构造脊3种构造带所控制,形成了"多层系纵向叠置、多圈闭平面连片、多类型圈闭复合"的复式油气藏。根据控制油气富集的3种构造带类型,惠西南地区可划分为3类共7个复式油气聚集带,从而构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复式油气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油气聚集区/带 惠西南地区 珠江口盆地 成藏特征 富集规律 勘探潜力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输导系统及天然气主运移方向 被引量:18
19
作者 黄保家 李绪深 谢瑞永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共3页
迄今为止,在莺歌海盆地已发现4个气田和一些含气构造,但在莺东斜坡上的钻探效果却不理想,因而引起了勘探家们对该区天然气主运移途径及成藏规律的极大关注。鉴于此,以源运共控理论为指导,利用断裂和精细的层序地层学分析与沉积相的研究... 迄今为止,在莺歌海盆地已发现4个气田和一些含气构造,但在莺东斜坡上的钻探效果却不理想,因而引起了勘探家们对该区天然气主运移途径及成藏规律的极大关注。鉴于此,以源运共控理论为指导,利用断裂和精细的层序地层学分析与沉积相的研究成果,对盆内输导体系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流体流动模拟分析技术,研究了油气运移方向。结果认为:底辟断裂系统为深成天然气向上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而异常高压则是流体压裂运移的关键动力并驱使梅山—三亚组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向上运移,形成了现今的底辟构造气藏;另一方面,一部分天然气在高压的驱动下,沿着T40不整合面和黄流组的骨架砂体向莺东斜坡运移。进而预测指出,处于垂向运移路径上的底辟中深层和侧向主运移方向上的莺东斜坡带中、南段是天然气运聚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天然气 油气运移 运移方式 底辟构造带 输导系统 勘探区
下载PDF
柴北缘马海-大红沟凸起油气成藏模式与有利勘探目标 被引量:16
20
作者 汪立群 庞雄奇 +2 位作者 党玉琪 马达德 马立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6-702,共7页
柴北缘马海 -大红沟凸起油气成藏模式可概括为 :深部为早期原生成藏 ,长期充注模式 ,具有多期 (至少两期 )油气运移成藏特征 ;浅部为早期排烃聚集 ,晚期次生成藏模式 ,具有晚期一次成藏的特征。古凸起区的两大构造运动、两套断裂体系所... 柴北缘马海 -大红沟凸起油气成藏模式可概括为 :深部为早期原生成藏 ,长期充注模式 ,具有多期 (至少两期 )油气运移成藏特征 ;浅部为早期排烃聚集 ,晚期次生成藏模式 ,具有晚期一次成藏的特征。古凸起区的两大构造运动、两套断裂体系所对应的圈闭形成期和成藏期是形成两种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关键。绿南山前构造带、马海 -黄泥滩构造带、南八仙 -东陵丘背斜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海-大红沟凸起 油气成藏 成藏模式 勘探目标 柴北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