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派特灵与奥平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低危型HPV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吉 陈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93-697,共5页
目的探讨派特灵与奥平栓用于宫颈高危型、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HPV感染患者,根据HPV检测结果,分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危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和低危型... 目的探讨派特灵与奥平栓用于宫颈高危型、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HPV感染患者,根据HPV检测结果,分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危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和低危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奥平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派特灵,对比患者HPV病毒载量、治疗有效率、免疫因子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各组HPV病毒载量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高危型和低危型观察组的HPV病毒载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与低危型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普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70,P=0.030;χ^2=2.160,P=0.031);经治疗,各组Th17、Treg、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高危型与低危型观察组Th17、Treg、MDS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与低危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普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10,P=0.035;χ^2=2.050,P=0.040)。结论派特灵与奥平栓可提高宫颈高危型、低危型HPV感染患者治疗效果,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特灵 奥平栓 人乳头瘤病毒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派特灵治疗宫颈持续高危型HPV感染疗效观察
2
作者 王靖 周静 +1 位作者 蔡宇萍 戴丛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6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派特灵用于宫颈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宫颈HPV高危持续阳性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配对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派特灵治疗,对... 目的观察派特灵用于宫颈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宫颈HPV高危持续阳性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配对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派特灵治疗,对照组采用尤靖安凝胶治疗,然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HPV转归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PV转阴性、好转率80.0%(40/50)、8.0%(4/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0%(29/50)、2.0%(1/50)(P<0.05),持续阳性率8.0%(4/50)显著低于对照组38.0%(19/50)(P<0.05),治愈率88.0%(44/5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30/50)(P<0.05),无效率12.0%(6/5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20/5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2.0%(6/50)与对照组8.0%(4/5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派特灵用于宫颈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治疗的效果较尤靖安凝胶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特灵 尤靖安凝胶 宫颈持续高危型 HPV感染
下载PDF
苍耳等48种植物提取物的杀虫活性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美 高兴祥 +2 位作者 高宗军 赵维 孙作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3-37,共5页
采用浸虫法测定了48种植物的丙酮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杀虫活性,并研究了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菜蛾和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触杀作用以及苍耳丙酮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物对小... 采用浸虫法测定了48种植物的丙酮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杀虫活性,并研究了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菜蛾和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触杀作用以及苍耳丙酮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物对小菜蛾的触杀作用。结果表明,在供试的48种植物中,500g·L-1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夏至草〔Lagopsis supina(Steph.ex Willd.)Ik.-Gal.ex Knorr.〕、苍耳及葎草〔Humulus scandens(Lour.)Merr.〕的丙酮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较强。在苍耳的不同溶剂提取物中,苍耳丙酮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最强,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次之。另外,50g·L-1苍耳丙酮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最强,24h和48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33%和9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物 苍耳 杀虫活性 小菜蛾 棉蚜
下载PDF
苍耳子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淑萍 张桂珍 高英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1-83,共3页
通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苍耳子中的挥发油,得油率为0.2ml/100g。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出43种化合物,鉴定出8大类29种化合物,为进一步评价其质量和开发新药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苍耳子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灰白毛莓、苍耳的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付明 刘胜贵 伍贤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45-248,共4页
采用二倍稀释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鸡沙门氏菌为供试菌种,对灰白毛莓、苍耳植株的不同器官和两者不同器官的配伍制剂的抑菌作用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灰白毛莓茎对6种供试菌种... 采用二倍稀释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鸡沙门氏菌为供试菌种,对灰白毛莓、苍耳植株的不同器官和两者不同器官的配伍制剂的抑菌作用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灰白毛莓茎对6种供试菌种均有抑制作用,抑菌范围最广;灰白毛莓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灰白毛莓根的抑菌范围最窄、抑菌作用最小.苍耳茎叶的抑菌范围最广,抑菌作用最强;苍耳子次之;苍耳根的抑菌范围最窄,抑菌作用最小.苍耳根+灰白毛莓茎叶、苍耳茎叶+灰白毛莓根提取液的配伍制剂对6种供试菌种的MBC≤0.25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白毛莓 苍耳 抑菌作用
下载PDF
苍耳4种溶剂提取物除草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美 高兴祥 +1 位作者 高宗军 孙作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5-48,共4页
以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4种作物种子为供试材料,用种子萌发法测定了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全株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和苯... 以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4种作物种子为供试材料,用种子萌发法测定了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全株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和苯4种溶剂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苍耳丙酮提取物对4种作物生长的抑制活性最高,其次为乙酸乙酯提取物和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对4种作物生长的抑制活性最低。不同作物幼根和幼茎对4种溶剂提取物的敏感性不同,油菜和高粱的幼根对苍耳丙酮提取物极为敏感,5 g.L-1苍耳丙酮提取物对油菜和高粱幼根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0.7%和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 提取物 除草活性 生物筛选
下载PDF
苍耳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冬燕 杨顺义 +2 位作者 袁呈山 韩广田 沈慧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0-644,共5页
目的对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MCI凝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现代波谱技术ESI-MS、1H-NMR、13C-NMR对化合物的结构进... 目的对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MCI凝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现代波谱技术ESI-MS、1H-NMR、13C-NMR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苍耳中分离得到了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苍耳农(1)、苍耳亭(2)、3-cycloheptene-1-acetic acid(3)、xanthinosin(4)、inusoniolide(5)、5-azuleneacetic acid(6)、2-hydroxy xanthinosin(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苍耳农,化合物3、6、7为首次从苍耳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苍耳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的量较丰富(0.1%),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菌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 倍半萜 苍耳农 苍耳亭 inusoniolide
原文传递
苍耳水提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降低小鼠血糖的作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郭凤霞 曾阳 李锦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2-637,665,共7页
目的:探讨苍耳水提物(CEW)对α-葡萄糖苷酶(AG)抑制活性及对正常小鼠和实验性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利用酶一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阿卡波糖(Acarbose)为对照品,不同浓度的CEW进行酶抑制活性研究。体内试验,CEW以40.0... 目的:探讨苍耳水提物(CEW)对α-葡萄糖苷酶(AG)抑制活性及对正常小鼠和实验性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利用酶一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阿卡波糖(Acarbose)为对照品,不同浓度的CEW进行酶抑制活性研究。体内试验,CEW以40.0、10.0g·kg-1,阿卡波糖0.375g·kg-1,生理盐水(NaCL)0.3ml给正常小鼠ig,连续5d后,分别负荷葡萄糖2.0g·kg-1、蔗糖4.0g·kg-1、淀粉2.0g·kg-1,在15、30、60、120min时间点测定小鼠血糖值。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CEW以40.0、10.0g·kg-1,二甲双胍片(Metformin)0.08g·kg-1,参芪胶囊(SSJN)0.30g·kg-1给正常小鼠ig,测定连续给药2周和4周后的血糖值。结果:酶一抑制剂模型中,CEw浓度在0.3125g·L-1~10.00g·L-1时,抑制率为55.42%~92.73%;阿卡波糖浓度为1.5625g·L-1~25.00g·L-1时,抑制率为9.28%~64.87%。耐糖量试验中,淀粉组血糖值降低明显(P〈0.01),蔗糖组次之(P〈0.05),葡萄糖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糖尿病模型试验中,连续给药2周后,CEW40.0g·kg-1(CEW-40)组对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极其显著(P〈0.01),CEWl0.0g·kg-1(CEW-10)组降糖作用显著降低(P〈0.05),4周后,两组降糖作用均极其显著(P〈0.01)。结论:CEW中含有仪.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的活性成分,抑制AG活性的作用强于阿卡波糖,浓度在0.3125g·L-1~10.00g·L-1范围内,抑制率与浓度成正比,可提高正常小鼠的耐糖量;高血糖小鼠模型试验中,CEW可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治疗应用 糖尿病 药物疗法 植物提取物 药理学 降血糖药(中药) 治疗应用 苍耳水提物 仅一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 糖尿病动物模型 降血糖作用
下载PDF
苍耳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粘虫和蚜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君霞 张新虎 杨小华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82-85,共4页
通过苍耳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蚜虫和粘虫的杀虫活性测定,证明不同提取溶剂所得苍耳提取物杀虫活性差异显著.各作用方式的杀虫结果表明:苍耳各提取物对粘虫具有很强的拒食活性,对蚜虫的活性较低;同时表明,苍耳的氯仿提取物杀虫活性最好.
关键词 苍耳提取物 粘虫 蚜虫 杀虫活性
下载PDF
重金属Cd-Cu复合污染对苍耳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栋栋 李萌 +4 位作者 甘龙 李晓玲 任东 胥焘 黄应平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76,共11页
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Cd(0~50mg/kg)单一污染及与Cu(0~500mg/kg)复合污染对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d(<30mg/kg)与Cu(<50mg/kg)复合污染时,生长指标(生物... 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Cd(0~50mg/kg)单一污染及与Cu(0~500mg/kg)复合污染对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d(<30mg/kg)与Cu(<50mg/kg)复合污染时,生长指标(生物量、根系表面积及株高)显著大于单一Cu或Cd污染下的生长指标,且随着Cd与Cu复合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Cd与Cu复合污染在低浓度下表现为拮抗效应,高浓度下表现为协同作用。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Cd污染相比,Cd(<50mg/kg)与Cu(<50mg/kg)复合污染时,最大荧光产量(Fm)、光化学效率(Fv/Fm)及电子传递速率(ETR)明显较大,而初始荧光(Fo)明显较小(p<0.05),表明Cu能一定程度上缓解Cd对苍耳的毒害作用。苍耳对重金属的富集及转移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与单一Cd污染相比,Cd(<15mg/kg)与Cu(<100mg/kg)复合污染时,苍耳对Cd的富集系数明显较大,表明Cu能有效促进苍耳对Cd的富集;Cd(<50mg/kg)与Cu(<100mg/kg)复合污染时,苍耳对Cd的转移系数明显较小,表明Cu不能有效促进苍耳把Cd从地下部转移到地上部。苍耳可以考虑作为修复Cd-Cu复合污染的候选植物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 CD CU 复合污染 生长指标 叶绿素荧光特性
原文传递
苍耳草中总酚酸的含量测定及其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宋琳琳 沙靖全 +1 位作者 赵宏 赵岩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31-2332,共2页
目的建立苍耳草总酚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探讨其抗炎作用。方法用绿原酸做对照品,用50%甲醇溶液定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26 nm处测定吸光度;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来观察苍耳草的抗炎作用。结果苍耳草药材... 目的建立苍耳草总酚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探讨其抗炎作用。方法用绿原酸做对照品,用50%甲醇溶液定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26 nm处测定吸光度;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来观察苍耳草的抗炎作用。结果苍耳草药材的平均含量为5.22%,RSD=0.17%,并且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实验中建立的方法方便准确,可用于苍耳草总酚酸的含量测定并显示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草 总酚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 抗炎
下载PDF
苍耳草的酚酸成分及其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陶鑫 张婷婷 +2 位作者 曹美娇 陈俏 许枬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26-1330,共5页
目的:研究苍耳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和ODS等柱色谱技术分离化合物,运用NMR、MS等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抑菌实验考察其抗菌活性。结果:从苍耳草中分离得到15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目的:研究苍耳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和ODS等柱色谱技术分离化合物,运用NMR、MS等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抑菌实验考察其抗菌活性。结果:从苍耳草中分离得到15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绿原酸(1)、1-O-咖啡酰奎宁酸(2)、4-O-咖啡酰奎宁酸(3)、5-O-咖啡酰奎宁酸(4)、1,4-O-二咖啡酰奎宁酸(5)、1,3-O-二咖啡酰奎宁酸(6)、1,5-O-二咖啡酰奎宁酸(7)、4,5-O-二咖啡酰奎宁酸(8)、3,5-O-二咖啡酰奎宁酸(9)、阿魏酸(10)、咖啡酸(11)、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1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15)。结论:其中,化合物2、12~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抑菌实验表明,苍耳草中的咖啡酰基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Ⅰ)、大肠杆菌副氏痢疾杆菌(Ⅱ)、绿脓杆菌(Ⅲ)、志贺氏痢疾杆菌(Ⅳ)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草 化学成分 黄酮 抑菌作用
下载PDF
苍耳叶活性组分对害虫的拒食和忌避作用及其化学成分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琼 魏美才 +2 位作者 欧晓明 钟义海 王问学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74-79,共6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叶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活性成分进行了跟踪分离及生物活性测定。共分离出8个活性组分,其中组分Ⅱ对试虫的生物活性最高。组分Ⅱ(0.01 g.mL-1)对菜青虫(Pieris rapae L.)和...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叶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活性成分进行了跟踪分离及生物活性测定。共分离出8个活性组分,其中组分Ⅱ对试虫的生物活性最高。组分Ⅱ(0.01 g.mL-1)对菜青虫(Pieris rapae L.)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选择性拒食率高达100.00%;对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的选择性忌避率分别为61.11%和70.83%;对小菜蛾的24 h选择性产卵忌避率达71.17%,并对小菜蛾幼虫的化蛹率和蛹重也有显著影响。经HPLC和LC-MS分析,组分Ⅱ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4β,5β-环氧苍耳素-1α,4α-内过氧化物,分子式为C15H18O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 活性组分 拒食 忌避 害虫
下载PDF
UV法测定不同采收期苍耳草中总酚酸含量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圣秋 雷雨 +1 位作者 李伟东 柏璐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574-576,共3页
目的确定苍耳草的最佳采收期。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不同生长采收期总酚酸的含量。结果不同采收期苍耳草中总酚酸的含量以5月份最高,5月份之后随生长采收期的延长逐渐降低直到8月份,8月份后逐渐升高。结论以总酚酸含量为指标,... 目的确定苍耳草的最佳采收期。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不同生长采收期总酚酸的含量。结果不同采收期苍耳草中总酚酸的含量以5月份最高,5月份之后随生长采收期的延长逐渐降低直到8月份,8月份后逐渐升高。结论以总酚酸含量为指标,苍耳草的最佳采收期为5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草 不同采收期 总酚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苍耳子炮制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海鹏 曾春晖 杨柯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18期57-59,共3页
苍耳子是治疗鼻科疾病的传统中草药。系统整理苍耳子的炮制工艺、炮制对化学成分变化、药理作用、毒性及减毒机制等研究进展,为苍耳子的临床研究和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苍耳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性 炮制减毒
下载PDF
苍耳草的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敬小莉 蒋桂华 +5 位作者 张俊 朱敏凤 陈琴 连艳 陈虹宇 覃雪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34-35,58,共3页
目的:探讨苍耳草的安全性及其抗炎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给小鼠灌服不同浓度苍耳草水煎液,测定小鼠灌胃最大耐受量(MTD);采用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设置正常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地塞米松组、苍耳草水煎液高、中、... 目的:探讨苍耳草的安全性及其抗炎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给小鼠灌服不同浓度苍耳草水煎液,测定小鼠灌胃最大耐受量(MTD);采用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设置正常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地塞米松组、苍耳草水煎液高、中、低3个剂量组分别为0.15 g/m L、0.075 g/m L、0.0375 g/m L,考察苍耳草的抗炎作用。结果:雄鼠灌胃MTD为160g/kg,其最大耐受倍数为人用量的1067倍;雌鼠灌胃MTD为64 g/kg,其最大耐受倍数为人用量的426倍。苍耳草水煎液高、中剂量组能有效抑制小鼠耳廓肿胀。结论:苍耳草的急性毒性很低;浓度为0.15 g/m L、0.075 g/m L的苍耳草水煎液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草 急性毒性试验 最大耐受量 抗炎作用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苍耳草中绿原酸的含量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美琴 徐圣秋 +1 位作者 雷雨 李伟东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1年第6期83-85,共3页
目的确定苍耳草的最佳采收期。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采收期苍耳草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绿原酸的含量6月份最高,7月份含量最低。结论若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苍耳草的最佳采收期定为6月份为宜。
关键词 苍耳草 不同采收期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苍耳营养器官中九种矿物元素的测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强科斌 王玲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用ICP-AES法测定了苍耳L-296品系营养器官中9种矿物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有8种元素叶中含量相对高于根、茎中的含量,只有钠元素根中的含量高于茎。
关键词 苍耳 营养器官 矿物元素 测定 中草药
下载PDF
两种中草药水浸液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叶文斌 樊亮 《生物灾害科学》 2012年第4期373-377,共5页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中草药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降低小麦种子的生活力,影响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同浓度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其中0.50 g/mL苍耳、黄...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中草药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降低小麦种子的生活力,影响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同浓度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其中0.50 g/mL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其抑制率分别为69.29%和64.44%;不同浓度的中草药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菌丝生长均有抑制,0.50 g/mL苍耳、黄瑞香提取液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55.44%和44.77%,与对照相比差异都达显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瑞香 苍耳 提取液 小麦条锈病菌 抑制作用
下载PDF
野生油脂植物——苍耳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强科斌 丁伟 强小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62-265,共4页
野生油脂植物苍耳抗逆性、适应性强,种子含油量高、油质好。甘肃白银地区的野生苍耳种子含油量达41.11%,其中亚油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0.01%,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油脂植物。因而,驯化这一野生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苍耳 油脂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