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外来中药紫锥菊清泻肺热治疗急性肺炎及其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禅缔 王淳 +6 位作者 张建军 郑婷 王林元 杨彬睿 杜军 陈亮 郭宝林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7-1583,共7页
目的:研究新外来中药紫锥菊清泻肺热功效和归肺经的中药药性。方法:将56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紫锥菊醇提物低剂量组、紫锥菊醇提物高剂量组、紫锥菊水提物低剂量组、紫锥菊水提物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 目的:研究新外来中药紫锥菊清泻肺热功效和归肺经的中药药性。方法:将56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紫锥菊醇提物低剂量组、紫锥菊醇提物高剂量组、紫锥菊水提物低剂量组、紫锥菊水提物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14 d,最后1 d雾化吸入脂多糖制备急性肺炎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肺湿/干质量比、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外周血相关炎症细胞占比、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环腺苷酸(cAMP)水平、氧化应激水平、大鼠肺部病理变化、大鼠右下肺组织TLR4、核因子κB(NF-κB)、血红素氧合酶1(HO-1)、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紫锥菊醇提物组大鼠肺部病理减轻,肺湿/干质量比显著降低(P<0.05),肺泡灌洗液和外周血中白细胞(WBC)显著降低(P<0.05),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显著降低(P<0.05),抑炎因子IL-10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升高(P<0.05),cAMP显著降低(P<0.05),NF-κB、HO-1、Nrf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TLR4mRNA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紫锥菊水提物高剂量组大鼠肺部病理表现为肺泡毛细血管轻度充血和扩张,炎症细胞浸润,局部性肺泡间隔增厚情况减少,肺湿/干质量比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中WBC显著降低(P<0.05),炎症介质TNF-α、IL-1β、IL-6显著降低(P<0.05),抑炎因子IL-10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GSH-Px显著升高(P<0.05),cAMP显著降低(P<0.05),NF-κB、HO-1、Nrf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TLR4mRNA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紫锥菊对急性肺炎有预防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TNF-α、IL-1β、IL-6含量及NF-κB、HO-1、Nrf2 mRNA表达水平有关。从中医理论分析,与紫锥菊归肺经、清泻肺热的特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中药 紫锥菊 急性肺炎 清泻肺热 邪热壅肺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2
作者 孟繁甦 《河北中医》 2016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宣白承气汤加减对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重症肺炎标准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10 d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乳酸含量、临床肺... 目的观察宣白承气汤加减对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重症肺炎标准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10 d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乳酸含量、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记录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转出率,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5%,优于对照组(52.5%,P<0.05)。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乳酸含量、CPIS及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动脉血乳酸含量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ICU转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饮 热邪壅肺 肺炎 中药疗法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对邪热壅肺证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梁泳淋 巫园园 +3 位作者 陈飞龙 蒙艳丽 王伟明 汤庆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1-677,共7页
目的研究麻杏石甘汤对邪热壅肺证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BALC/B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与麻杏石甘组,采用乙醚轻度麻醉下鼻内接种肺炎链球菌溶液建立邪热壅肺证模型。麻杏石甘组灌胃给予15.12 g·kg^(-1),1次/天,持续给... 目的研究麻杏石甘汤对邪热壅肺证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BALC/B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与麻杏石甘组,采用乙醚轻度麻醉下鼻内接种肺炎链球菌溶液建立邪热壅肺证模型。麻杏石甘组灌胃给予15.12 g·kg^(-1),1次/天,持续给药14天,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4天后,收集各实验组小鼠粪便,采用Illumina HiSeq2000高通量测序法对各实验组小鼠粪便中微生物进行16S r RNA基因V4可变区检测,运用LEf Se分析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及不同菌属相对丰度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出现高热、喘促、气急、鼻翼煽动等症状,造模成功。模型组对比正常组,α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菌落丰富度增加,梭菌属、Odoribacter、乳酸菌属菌群减少,萨特氏菌属、瘤胃球菌、副拟杆菌属菌群显著增加。麻杏石甘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高热、喘促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菌落丰富度与多样性增加,菌群中的梭菌属、乳酸菌属菌群减少,副拟杆菌属显著增加。另发现与短链脂肪酸产生相关的菌属丰度增加。结论邪热壅肺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其组成紊乱,麻杏石甘汤可能通过改善邪热壅肺证小鼠肠道菌群紊乱,达到有效治疗邪热壅肺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邪热壅肺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肺-肠轴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麻杏石甘汤有效成分作用于邪热壅肺证支气管哮喘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似锦 刘全国 +2 位作者 黄首瑜 方忠雪 张舒婷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0期62-64,81,共4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究麻杏石甘汤治疗邪热壅肺证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麻杏石甘汤有效成份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数据库收集疾病靶点,提取活性成分与疾病的共同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共同靶点相互作...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究麻杏石甘汤治疗邪热壅肺证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麻杏石甘汤有效成份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数据库收集疾病靶点,提取活性成分与疾病的共同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共同靶点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及成分。对共同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预测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性。结果:网络药理学得活性成分与疾病的共同靶点189个。核心靶点13个,核心成分21个。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前20条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结合能力。结论:麻杏石甘汤可能通过核心有效成分麻黄碱、甘草苷、苦杏仁苷等,靶向AKT1、IL-6、IL-1B等靶点,调节PI3K-AKt、IL-17、TNF等信号通路作用于邪热壅肺证支气管哮喘,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缓解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麻杏石甘汤 邪热壅肺 支气管哮喘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