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造模过程中病理性T细胞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贾惠 林赠华 +2 位作者 李玟 张志鹏 刘红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87-593,共7页
目的通过DsRed小鼠淋巴细胞输注加全身辐照(TBI)建立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C.B10-H2b/LilMcd (C.B10)小鼠模型, 分析C.B10 AA小鼠模型中病理性T细胞在不同器官的动态归巢过程及特征。方法通过异体淋巴细胞输注加TBI建立AA小鼠模... 目的通过DsRed小鼠淋巴细胞输注加全身辐照(TBI)建立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C.B10-H2b/LilMcd (C.B10)小鼠模型, 分析C.B10 AA小鼠模型中病理性T细胞在不同器官的动态归巢过程及特征。方法通过异体淋巴细胞输注加TBI建立AA小鼠模型, 以TBI组为对照, 分析外周血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数, 验证造模效果。在造模的第3、6、9、12天, 处死小鼠并收集骨髓、脾脏、淋巴结和胸腺单个核细胞, 流式细胞术分析DsRed+ T细胞的动态变化及效应记忆T细胞(TEM)、中央记忆T细胞(TCM)、初始T细胞(na?ve T)和效应T细胞(TEFF)的比例。PCR Array分析AA小鼠不同组织内DsRed+病理性T细胞活化相关基因的表达谱。结果与TBI组相比, AA组小鼠在造模第9、12天出现严重骨髓衰竭, 第12天时骨髓有核细胞数、外周血细胞数均显著减少(P值均<0.05)。AA组小鼠骨髓、脾脏、淋巴结内DsRed+ T细胞比例随时间增加而增加。骨髓中的DsRed+ T细胞比例在第3、6天低于脾脏与淋巴结, 但在第12天时高于脾脏与淋巴结(P值均<0.05)。整个骨髓衰竭形成过程中, 胸腺中DsRed+T细胞比例均最低。在第12天时, AA小鼠骨髓、淋巴结和脾脏单个核细胞中, DsRed+CD3+CD4+ T细胞比例分别为(91.38±2.10)%、(39.78±6.98)%、(67.87±12.77)%, 三者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sRed+CD3+CD8+ T细胞比例分别为(98.21±1.49)%、(94.06±4.20)%、(96.29±1.23)%,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第9、12天, AA组小鼠骨髓中几乎所有的DsRed+CD4+ T或DsRed+CD8+ T细胞均为TEM, 而淋巴结中包括TEM、TCM以及na?ve T。PCR Array结果显示:骨髓中DsRed+CD4+或DsRed+CD8+ T细胞中CD38、IFN-γ、LAG3、CSF1、SPP1及TNFSF13B表达增高, 但DsRed+CD4+ T细胞中FOXP3、CTLA4表达降低。结论 DsRed小鼠淋巴细胞输注可导致C.B10小鼠发生骨髓衰竭, 并可以在该AA模型小鼠中追踪DsRed+病理性T细胞。在C.B10 AA模型小鼠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小鼠模型 病理性T细胞 归巢 特征
原文传递
尾丝型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道健康影响的实验室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唐毅 汪勤 +3 位作者 王玲玲 许瑞环 骆穗远 赖岭红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7-300,共4页
目的:观察健康已婚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尾丝对其生殖道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在本中心放置宫内节育器的1762例妇女(其中有尾丝IUD组876例、无尾丝IUD组886例),分别在置器后3、6、12、24、36个月进行阴道分泌物常... 目的:观察健康已婚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尾丝对其生殖道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在本中心放置宫内节育器的1762例妇女(其中有尾丝IUD组876例、无尾丝IUD组886例),分别在置器后3、6、12、24、36个月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病原菌(淋球菌、放线菌)、宫颈细胞形态学等检测观察。结果:置入3个月时,两组观察对象各项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阴道分泌物常规异常、病原体以及中间型鳞状上皮细胞检出率,有尾丝组高于无尾丝组,且随置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尾丝型IUD虽可起到较好的避孕效果,但在置入6个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及病原体异常,尾丝的粗硬度也不同程度影响着夫妻的性生活,应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IUD质量以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丝型宫内节育器 女性 实验室观察 生殖道感染 阴道分泌物 病原体 宫颈细胞形态
下载PDF
致病性Th17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汤纪丰 俞子晴 林锦骠(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5-870,共6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现有研究显示,T细胞在RA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各T细胞亚群间存在复杂的制约关系,其调控网络的失衡促进了RA的发生发展。在此过程中,Th17/Treg细胞亚...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现有研究显示,T细胞在RA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各T细胞亚群间存在复杂的制约关系,其调控网络的失衡促进了RA的发生发展。在此过程中,Th17/Treg细胞亚群的失衡对RA发病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又以Th17细胞占据优势地位。近期研究发现,Th17细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不同的外界环境刺激下Th17细胞能够进一步分化为具有不同功能和表型的细胞亚群。根据致病效应的不同,Th17细胞可以分为致病性Th17细胞和非致病性Th17细胞。在RA中,主要产生致病效应的是致病性Th17细胞,靶向致病性Th17细胞已成为RA治疗的新趋势。本文主要对致病性Th17细胞在RA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致病性Th17细胞 非致病性Th17细胞 分化因素
下载PDF
T细胞克隆谱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疗效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董杰 靳玉凤 贾燕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993-996,共4页
研究表明,T细胞受体Vβ家族基因(TCR Vβ基因)克隆表达特征、功能及治疗后变化规律,可能决定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免疫抑制疗效与预后。本综述旨在介绍T细胞克隆变化规律在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环孢素A(Cs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 研究表明,T细胞受体Vβ家族基因(TCR Vβ基因)克隆表达特征、功能及治疗后变化规律,可能决定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免疫抑制疗效与预后。本综述旨在介绍T细胞克隆变化规律在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环孢素A(Cs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有助于指导临床对相关治疗的个体化用药,为免疫抑制剂减量和停用时机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致病性T细胞克隆 免疫抑制治疗
原文传递
致病性Th17细胞在神经炎症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戴鸿宇 季东 +2 位作者 谈程 孙杰 姚昊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9-299,共11页
神经炎症是中枢神经系统在损伤、感染、毒素等各种影响内稳态因素的刺激下产生的复杂免疫反应,涉及驻留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种免疫细胞。持续存在的神经炎症是所有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经发育、神经退行性和精神性疾病)病因和病程的共... 神经炎症是中枢神经系统在损伤、感染、毒素等各种影响内稳态因素的刺激下产生的复杂免疫反应,涉及驻留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种免疫细胞。持续存在的神经炎症是所有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经发育、神经退行性和精神性疾病)病因和病程的共同特性。Th17细胞是CD4+T细胞的一个重要亚型,在稳态条件下介导对细胞外细菌和真菌的免疫反应,维持肠道粘膜屏障的防御功能。但当体内细胞因子微环境发生炎症性改变时,Th17细胞可以转化为具有高度促炎性的致病表型,在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致病性Th17细胞的分化调控及其在神经炎症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对于理解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炎症 致病性Th17细胞 血脑屏障 RORΓT
下载PDF
致病性Th17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孔冕 李江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169-173,共5页
Th17细胞是不同于1型和2型CD4+效应T细胞的新亚型,能够产生细胞因子IL-17A,IL-17F,IL-21,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凝集因子)和IL-22。白介素(IL)-17通常存在于自身免疫疾病的组织炎症部位,这使Th17细胞成为自身免疫组织损伤的主要驱动因... Th17细胞是不同于1型和2型CD4+效应T细胞的新亚型,能够产生细胞因子IL-17A,IL-17F,IL-21,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凝集因子)和IL-22。白介素(IL)-17通常存在于自身免疫疾病的组织炎症部位,这使Th17细胞成为自身免疫组织损伤的主要驱动因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Th17细胞都是致病性的,由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和IL-6诱导的Th17细胞产生的IL-17,如果没有进一步与IL-23接触,并不容易导致自身免疫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Th17细胞 细胞因子 转录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