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莓速溶米糊的工艺与配方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检 王浩 +4 位作者 刘璇 刘月菊 何梦宇 吴清华 肖志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93-98,共6页
以碎米为主要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技术制备冲调粉。以水分添加量、挤压温度和螺杆转速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冲调粉的加工工艺,并以优化工艺后制备的冲调粉为基础原料,添加蓝莓粉、蔗糖、麦芽糊精,通过感官评价确定... 以碎米为主要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技术制备冲调粉。以水分添加量、挤压温度和螺杆转速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冲调粉的加工工艺,并以优化工艺后制备的冲调粉为基础原料,添加蓝莓粉、蔗糖、麦芽糊精,通过感官评价确定最优配方。最终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水分添加量15%,机筒温度160℃,螺杆转速155 r/min;最佳配方为:蓝莓粉添加量15%,蔗糖添加量15%,麦芽糊精添加量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糊 挤压膨化 蓝莓 正交试验 工艺 配方
下载PDF
陶瓷坯料的挤压流变参数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焕宝 刘瑾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1期42-46,共5页
新型陶瓷材料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方面性质的研究,其中坯料的流变性质对于挤压成型的模具设计以及坯料组成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研究坯料流变性质的实用化方法和原理,即用挤出流变计测定坯料... 新型陶瓷材料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方面性质的研究,其中坯料的流变性质对于挤压成型的模具设计以及坯料组成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研究坯料流变性质的实用化方法和原理,即用挤出流变计测定坯料的流变参数;同时利用流变参数估算坯料通过锥形模和平板多孔模时的挤出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坯料 挤压成型 挤出流变计 流变参数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推压制品成型工艺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汪萍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6年第4期48-52,共5页
介绍了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树脂推压成型(也称糊膏挤压成型)制品的工艺技术。用该工艺生产的PTFE管,其密度为2.10~2.30g/cm^3,拉伸强度≥25MPa,断裂伸长率≥100%,击穿强度≥18kV/mm。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压塑成型 成型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Ceramic Paste Viscosity Use for the Elaboration of Tubular Membrane Support by Extrusion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1
4
作者 Celestine Asobo Yanu Joseph Marie Sieliechi Martin Benoit Ngassoum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0年第3期1-22,共22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size and amount of raw materials which influence the viscosity of ceramic paste using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for the production of tubular support by the extrus...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size and amount of raw materials which influence the viscosity of ceramic paste using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for the production of tubular support by the extrusion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icrofiltration. The Box Behnken design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viscosity of the ceramic paste. ANOVA was used to model the system represented by independent parameters and dependent output response and to optimize the system by estimating the statistical parameters. A three-factor and three-level design was used generating thus 15 experiments. The independent factors were the amount of porogen, size of porogen and amount of binder and dependent factor the viscosity of the ceramic paste. The minimum (&#8722;1), intermediate (0) and maximum (+1) level of the amount of porogen, size of porogen and amount of binder used were 20 g, 30 g and 40 g, 50 μm, 100 μm and 150 μm, and 2 g, 3.5 g and 5 g respectively.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values of the answers would adapt to a second degree polynomial model. The R-square value obtained was greater than 95%, the Biais factor was equal to the unit and the Absolute Average Deviation (AAD) equal to the zero thus validating the model. The optimal size of raw material was found to be 100 μm for an amount of clay of 66 g, amount of porogen of 30 g and amount of binder of 4 g. The optimum viscosity of the ceramic paste was found to be 26.7 Pa&#8729;s which is close to the viscosity of the clay paste only found to be 28.5 Pa&#8729;s, thus good for shaping by the extrusion technique. The ceramic paste showed a pseudo-plastic behavior. The tubular porous support was sintered at 950°C and the dimensions, such as outer and inner diameters and length of the tube were 4 cm, 2 cm, and 19 cm, respectively. The sintered membrane possesses a porosity of 43.5%, water permeability of 244.9 L/h&#8729;m2 bar, an average pore size of 2.4 μm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of 9.2 MPa with very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 in acidic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IZATION Tubular SUPPORT extrusion Viscosity of paste MICROFILTRATION
下载PDF
Extrusion Freeforming of Millimeter-Wave Electromagnetic Bandgap (EBG) Photonic Crystals 被引量:1
5
作者 吕雪松 LEE Yoonjae +1 位作者 EVANS Julian R G PARINI Clive G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168-174,共7页
Extrusion freeforming can be used for the rapid prototyping of millimeter-wave electromagnetic bandgap (EBG) structures. In this work, an alumina-polymer paste with a relatively high volatility solvent (propanol) was ... Extrusion freeforming can be used for the rapid prototyping of millimeter-wave electromagnetic bandgap (EBG) structures. In this work, an alumina-polymer paste with a relatively high volatility solvent (propanol) was us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ramic paste, particularly the rheological features are described. The advantage of high volatility solvent is that the viscosity and elastic modulus of the paste are increased sharply as the solvent evaporates. Thus, the rigidity of the extruded filament is quickly increased as a small amount of solvent evaporates. Finally, by employing this procedure, different EBG structures such as 2-D, 3-D woodpile and aperiodic structures were fabricated and their bandgaps were measur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extrusion freeforming is a relatively simple and easy method to fabricate these woodpile structures with a bandgap in the 90-110 GHz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usion freeforming paste RHEOLOGY electromagnetic bandgap (EBG) crystal
原文传递
流化床换热用PTFE/SiO2固体颗粒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臧秀艳 张少峰 +1 位作者 段连群 李栋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28,共6页
综合考虑二氧化硅(Si O2)微粉和聚四氟乙烯(PTFE)的优良特性,在PTFE粉末中添加不同含量的Si O2,对其进行填充改性,采用糊膏挤出方式,制备不同Si O2含量的复合型PTFE/Si O2惰性固体颗粒,考察了Si O2含量对PTFE密度、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 综合考虑二氧化硅(Si O2)微粉和聚四氟乙烯(PTFE)的优良特性,在PTFE粉末中添加不同含量的Si O2,对其进行填充改性,采用糊膏挤出方式,制备不同Si O2含量的复合型PTFE/Si O2惰性固体颗粒,考察了Si O2含量对PTFE密度、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将复合固体颗粒应用于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换热器,进一步研究不同Si O2含量下复合固体颗粒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在PTFE中添加Si O2能显著提高PTFE的密度和硬度,降低PTFE的摩擦系数和磨痕宽度;在Si O2质量分数为12%时,将制成的复合固体颗粒应用于循环流化床换热器中,能够使其膜传热系数相比添加纯PTFE颗粒的增加4.7%,强化传热效果最好;适宜加入流化床换热器的复合固体颗粒体积分数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二氧化硅 糊膏挤出 流化床换热器 惰性固体颗粒 传热系数
下载PDF
推压成型工艺对PTFE初生中空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国昌 高从堦 +4 位作者 郭春刚 陈江荣 李浩 李晓明 吕经烈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63,共5页
聚四氟乙烯(PTFE)初生中空纤维是拉伸制备PTFE中空纤维膜的先驱体,其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制膜工艺和产品性能。系统考察了推压成型温度、速度和压力条件对PTFE初生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纤维表面微观结构分析,探究其力学性能变化... 聚四氟乙烯(PTFE)初生中空纤维是拉伸制备PTFE中空纤维膜的先驱体,其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制膜工艺和产品性能。系统考察了推压成型温度、速度和压力条件对PTFE初生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纤维表面微观结构分析,探究其力学性能变化的内在因素。结果表明,较高的推压成型温度和压力、较低的速度,有利于制备综合力学性能较优的PTFE初生中空纤维;纤维表面树脂初级粒子纤维化是影响其力学性能的内因;相比,推压成型温度和压力变化对树脂粒子纤维化影响较大。当推压成型温度、速度和压力分别控制为50~80℃,9—15mm/min和38~42MPa时,纤维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中空纤维 推压成型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陶瓷粉料膏状物螺旋挤压成型及挤压机的设计准则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世斌 金志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8-752,共5页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物料在螺旋挤压过程中的运动及受力情况,结合物料的挤压流变特性,导出了螺旋挤压产生的挤压力与螺旋几何和螺旋工作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确定了物料实现顺利挤出通过挤压机的机头和机嘴部分所需的压力。在此基础上...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物料在螺旋挤压过程中的运动及受力情况,结合物料的挤压流变特性,导出了螺旋挤压产生的挤压力与螺旋几何和螺旋工作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确定了物料实现顺利挤出通过挤压机的机头和机嘴部分所需的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螺旋挤压成型机的设计准则,并运用研究结果进行了实际螺旋挤压机的设计和使用,实践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膏状物 螺旋 挤压成型
下载PDF
压缩比对推压成型-拉伸法制备PTFE微孔膜过程及制品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刘国昌 陈江荣 +2 位作者 卢旭鑫 郭春刚 曹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6-191,共6页
压缩比是界定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树脂原料类别、影响初生纤维制备工艺和性能的主要参数。选取低、中、高三类压缩比树脂,制取PTFE微孔膜,系统考察了原料不同工艺压缩比运行条件对推压成型过程稳定性、所制备纤维力学性能、拉伸所制备... 压缩比是界定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树脂原料类别、影响初生纤维制备工艺和性能的主要参数。选取低、中、高三类压缩比树脂,制取PTFE微孔膜,系统考察了原料不同工艺压缩比运行条件对推压成型过程稳定性、所制备纤维力学性能、拉伸所制备膜微孔结构的影响,探究其内在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树脂工艺压缩比与推荐压缩比之间的匹配性是决定推压成型过程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工艺压缩比超出树脂推荐压缩比时无法稳定制备纤维;在推荐压缩比范围内时,工艺压缩比越小,推压成型过程越稳定,纤维外观越平顺光滑,力学性能越优。低压缩比树脂所制备纤维断裂伸长率明显高于中高压缩比树脂,达到700%。热处理对纤维断裂伸长率具有提升作用。中空纤维拉伸制膜表明,低圧缩比树脂所制备的膜微孔结构丰富,气通量达到118 m^(3)/(m^(2)·h·0.01MPa),高压缩比树脂所制备的膜表面光滑,微纤和节点结构规整,气通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压缩比 微孔膜 推压成型 拉伸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颗粒形态对糊膏挤出的影响
10
作者 张鹏 田仁平 +1 位作者 姜海涛 刘频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4-6,12,共4页
针对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树脂在糊膏挤出中挤出情况的变化,采用以平均粒径大小间隔200μm以上的PTFE分散树脂,研究糊膏挤出PTFE管(?14 mm×1 mm)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树脂粒径从316μm增大到731μm,挤出压力增大了近1/3,挤... 针对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树脂在糊膏挤出中挤出情况的变化,采用以平均粒径大小间隔200μm以上的PTFE分散树脂,研究糊膏挤出PTFE管(?14 mm×1 mm)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树脂粒径从316μm增大到731μm,挤出压力增大了近1/3,挤出管烧结前后的收缩率从16%减小到13.5%,且相对于粒径较大的PTFE分散树脂,较小粒径树脂的挤出管晶体相对趋于完美,但结晶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 粒径 糊膏挤出
下载PDF
基于中药饮片物料分类的临方全粉末水丸制剂处方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恒晋 朱森发 +5 位作者 赵立杰 沈岚 林晓 张磊 王优杰 洪燕龙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3764-3771,共8页
为探究临方全粉末水丸制剂过程中,中药饮片物料分类与适宜黏合剂浓度、用量间的关系,建立适合全粉末水丸临方制剂的黏合剂浓度及用量的预测模型。研究中选取了5种不同物料中具有代表性的药物,以混料均匀设计法进行试验设计,以羟丙基甲... 为探究临方全粉末水丸制剂过程中,中药饮片物料分类与适宜黏合剂浓度、用量间的关系,建立适合全粉末水丸临方制剂的黏合剂浓度及用量的预测模型。研究中选取了5种不同物料中具有代表性的药物,以混料均匀设计法进行试验设计,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E5(hypromellose E5,HPMC E5)水溶液为黏合剂,采用挤出搓圆法制备丸剂,评价制剂中间体及丸剂成型质量,并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从而建立黏合剂浓度、用量预测模型。黏合剂浓度预测模型Y1=0.378 6+0.570 1X_(A)+2.271 2X_(B)-0.894 5X_(C)-0.458 2X_(D)-1.145 4X_(E)(当Y_(1)<0,黏合剂浓度选择10%;当Y_(1)>0,黏合剂浓度选择20%),浓度预测结果正确率100%;黏合剂用量预测模型Y2=32.38+0.25X_(A)+1.85X_(B)-0.013X_(B)2-0.002 5X_(C)2(R^(2)=0.926 8,P<0.001)。结果表明,处方中纤维料占比与黏合剂浓度、用量成正相关,糖性料、脆性料占比与黏合剂浓度、用量呈负相关。此外根据得到的浓度、用量预测模型指导验证试验,所有验证处方均一次成型,说明通过对处方进行中药物料分类并计算其占比,可以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临方全粉末水丸制剂过程中的黏合剂浓度及用量,从而减少大量制剂处方前研究,指导中药临方水丸的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临方制剂 水丸 挤出搓圆 黏合剂 模型预测
原文传递
工艺参数对固体自由成型工艺中陶瓷膏体挤出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洪军 刘佳 +1 位作者 郑华滨 李亚敏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88,共6页
基于陶瓷膏体挤出的固体自由成型(SFF)技术是复杂陶瓷零件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膏体挤出过程的控制对SFF陶瓷零件制作工艺至关重要。研究了挤出速度和挤出口尺寸对水基膏体挤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出压力随挤出速度和挤出口长度... 基于陶瓷膏体挤出的固体自由成型(SFF)技术是复杂陶瓷零件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膏体挤出过程的控制对SFF陶瓷零件制作工艺至关重要。研究了挤出速度和挤出口尺寸对水基膏体挤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出压力随挤出速度和挤出口长度的增加而增大,挤出体液相含量在速度较低时偏离初始值,发生了液相迁移现象;挤出压力图和液相迁移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挤出速度为0.15mm/s,挤出头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2~18mm和1mm的情况下,膏体挤出过程不发生液相迁移现象,可用于陶瓷零件的SFF制造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膏体挤出 挤出速度 挤出口长度 挤出压力 液相迁移 固体自由成型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纤维加工技术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玉海 张华鹏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88,共9页
汇总了膜裂、乳液纺丝、糊料挤出等三种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成型方法。研发了强剪切挤出口模等六项技术控制裂膜纤维的细度、均匀性、力学性能、热收缩率,形成工业化裂膜长丝和短纤加工技术;提出PTFE/PVA(聚乙烯醇)共混、利用硼酸与PV... 汇总了膜裂、乳液纺丝、糊料挤出等三种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成型方法。研发了强剪切挤出口模等六项技术控制裂膜纤维的细度、均匀性、力学性能、热收缩率,形成工业化裂膜长丝和短纤加工技术;提出PTFE/PVA(聚乙烯醇)共混、利用硼酸与PVA的络合特性制备凝胶纺丝液并纺制PTFE短纤的思路,研究了烧结和牵伸对纤维的影响,形成凝胶法PTFE短纤加工技术;根据PTFE树脂剪切作用下原纤化特征,设计了导入口、导入段锥度和毛细孔长径比控制初生纤维强度的糊料挤出口模,筛选了润滑剂,形成糊料挤出PTFE长丝加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纤维 膜裂法 凝胶法 糊状挤出法
原文传递
营养米糊膨化工艺及配方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东方 王鑫 +3 位作者 李冉 马苏蒙 司泽慧 徐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0-47,共8页
目的为了拓展具有健脾安神功能的食品加工贮藏新形式,研究营养米糊的膨化工艺及配方。方法以粳米、莲子、山药、茯苓为主料,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取主料含水率、机筒温度、螺杆转速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主料挤压膨化工... 目的为了拓展具有健脾安神功能的食品加工贮藏新形式,研究营养米糊的膨化工艺及配方。方法以粳米、莲子、山药、茯苓为主料,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取主料含水率、机筒温度、螺杆转速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主料挤压膨化工艺,确定主料挤压膨化的最优工艺。以优化工艺制备的主料为基础原料,利用正交设计优化龙眼粉、蔗糖、麦芽糊精添加量,通过感官评价确定最优配方。结果最终确定了主料最佳工艺,主料含水率(质量分数)为14%,机筒温度为160℃,螺杆转速为160 r/min,综合得分为307.2,表明优化方案可行。得到了最佳米糊配方,在由粳米、莲子、山药、茯苓(质量比为4∶2∶2∶1)组成的100g膨化主料中加入龙眼粉15g、蔗糖10g、麦芽糊精15 g。结论优化的米糊膨化工艺和配方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米糊 BOX-BEHNKEN设计 挤压膨化工艺 正交设计
下载PDF
豆基杂粮米稀挤压膨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淑婷 王颖 +2 位作者 沈琰 孙跃如 佐兆杭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8-222,共5页
以豆渣为主要原料,复配杂粮及药食同源食材制备豆基杂粮米稀,以物料加水量、螺杆转速、Ⅲ区机筒温度为响应因素,糊化度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 8.0.6设计试验得到挤压膨化技术制备豆基杂粮米稀的最佳工艺条... 以豆渣为主要原料,复配杂粮及药食同源食材制备豆基杂粮米稀,以物料加水量、螺杆转速、Ⅲ区机筒温度为响应因素,糊化度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 8.0.6设计试验得到挤压膨化技术制备豆基杂粮米稀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物料加水量12.5%、螺杆转速330 r/min、Ⅲ区机筒温度160℃的条件下,制备的豆基杂粮米稀具有较高的糊化度(91.47%),冲调时口感细腻、香味浓郁、不易结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杂粮米稀 挤压膨化 糊化度
下载PDF
基于挤压膨化的蚕豆酱成曲蛋白酶活力测定及其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燕 焦爱权 +2 位作者 孙言 徐学明 金征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03-209,共7页
以蚕豆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面粉,采用挤压膨化的方法对原料蚕豆和面粉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制曲,可提高蚕豆酱制曲过程中的蛋白酶活力。以螺杆转速、面粉比例、机筒末区温度、物料水分含量为试验因素,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 以蚕豆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面粉,采用挤压膨化的方法对原料蚕豆和面粉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制曲,可提高蚕豆酱制曲过程中的蛋白酶活力。以螺杆转速、面粉比例、机筒末区温度、物料水分含量为试验因素,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试验,分析挤压参数对成曲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并确定最优挤压膨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挤压膨化参数为:螺杆转速120 r/min,面粉比例17%,机筒末区温度130℃,物料水分含量45%,该条件下蛋白酶活力可达(1331.91±8.22) U/g,与蒸煮法处理相比,成曲蛋白酶活力提高了33.57%。在最优制曲条件下得到的蚕豆酱呈红褐色,酱香较浓。经检测蚕豆酱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720 g/100 g,水分为5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酱 挤压膨化 制曲 蛋白酶活力
下载PDF
陶瓷零件低温挤压自由成形工艺挤压过程及液相迁移 被引量:6
17
作者 闫存富 李淑娟 +2 位作者 杨磊鹏 何龙飞 杨振朝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242-2248,共7页
水基陶瓷膏体低温挤压自由成形过程中,液相迁移对挤压过程和成形件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将挤压过程分为压实阶段、过渡阶段及稳定挤压阶段,基于Benbow-Bridgwater模型推导出各阶段的挤压力方程。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挤出速度、间隔时... 水基陶瓷膏体低温挤压自由成形过程中,液相迁移对挤压过程和成形件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将挤压过程分为压实阶段、过渡阶段及稳定挤压阶段,基于Benbow-Bridgwater模型推导出各阶段的挤压力方程。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挤出速度、间隔时间和挤出喷嘴直径对水基陶瓷膏体挤压过程中液相迁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大挤压速度,采用大直径挤出喷嘴,缩短间隔时间,均能有效减小挤压过程中的液相迁移,提高成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陶瓷膏体 低温挤压自由成形 单因素试验 液相迁移
下载PDF
水基ZrB_2膏体的挤出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洪军 李冬健 刘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27,37,共5页
研究了用于Freeze-form Extrusion Fabrication工艺的水基ZrB2膏体的挤出流变性能。动态力学分析表明该膏体可以作为粘弹塑性体来处理:在挤出过程中,屈服前表现为粘弹性固体特性,屈服后表现为粘塑性流体特性。虽然有剪切变稀现象,但在... 研究了用于Freeze-form Extrusion Fabrication工艺的水基ZrB2膏体的挤出流变性能。动态力学分析表明该膏体可以作为粘弹塑性体来处理:在挤出过程中,屈服前表现为粘弹性固体特性,屈服后表现为粘塑性流体特性。虽然有剪切变稀现象,但在实际的挤出工艺范围内表观粘度变化平稳,水基ZrB2膏体可稳定挤出,并可用宾汉体流体进行描述。挤出实验表明:挤出速度高于0.1 mm/s时不发生液相迁移现象,可以用Benbow-Bridgwater模型来预测挤出压力和挤出参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ZrB2膏体 挤出 流变行为 粘弹塑性体 液相迁移
下载PDF
实用型高T_c超导YBCO线材及器件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美玲 左铁镛 +1 位作者 吴衡宁 王蔚国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67-73,共7页
陶瓷线材成型的关键之一是选择合适的增塑剂。本研究表明,十八烯-9-酸,即油酸是高T_CYBCO超导粉末成型的优良增塑剂。ESR谱及IR谱均证实油酸在常温时能与YBa_2Cu_3O_(7-δ)中的Y,Ba,Cu的离子反应,同时生成油酸铜配合物等有机盐,高温烧... 陶瓷线材成型的关键之一是选择合适的增塑剂。本研究表明,十八烯-9-酸,即油酸是高T_CYBCO超导粉末成型的优良增塑剂。ESR谱及IR谱均证实油酸在常温时能与YBa_2Cu_3O_(7-δ)中的Y,Ba,Cu的离子反应,同时生成油酸铜配合物等有机盐,高温烧结后可全部分解挥发,在增塑挤压线材中掺入3wt-%-5wt-%的Ag粉,对缓解Y系超导体水解,长时间稳定J_C,降低线材表面电阻等方面起到良好效果。优化线材成型工艺使线材J_C达到800~1000A/cm^2,可满足弱电应用要求。在解决了挤压线材的焊接问题后,已初步试制成R.F.SQUID简易闭合磁通变换器以及小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材 超导材料 品件 增塑剂 制造
下载PDF
淡水鱼糜挤压膨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丽秀 程薇 +3 位作者 周明 薛淑静 杜欣 熊光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9-165,共7页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加工温度、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喂料速度对挤压膨化产品系统参数扭矩、4区压力、5区压力、两区压力差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工温度、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喂料速度对挤压膨化产品系统参数的影响,只有螺杆转速对两区...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加工温度、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喂料速度对挤压膨化产品系统参数扭矩、4区压力、5区压力、两区压力差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工温度、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喂料速度对挤压膨化产品系统参数的影响,只有螺杆转速对两区压力差不显著,其余都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加工温度、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升高,扭矩、4区压力、5区压力、两区压力差呈大致降低趋势;随着喂料速度升高,扭矩、4区压力、5区压力、两区压力差呈现大致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糜 挤压膨化 系统参数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