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镉胁迫对海雀稗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段瑞军 吴朝波 +4 位作者 王蕾 郭建春 符少萍 刘姣 李瑞梅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7-361,共5页
为了探究海雀稗的耐镉生理基础,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镉浓度(0 mg/kg、1 mg/kg、10 mg/kg、50mg/kg、100 mg/kg、200 mg/kg)胁迫下,海雀稗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及氮、磷、钾含量的变化。在镉浓度为100mg/kg时海雀稗叶片叶绿素含... 为了探究海雀稗的耐镉生理基础,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镉浓度(0 mg/kg、1 mg/kg、10 mg/kg、50mg/kg、100 mg/kg、200 mg/kg)胁迫下,海雀稗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及氮、磷、钾含量的变化。在镉浓度为100mg/kg时海雀稗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脯氨酸含量增加不明显,氮、磷积累量减少明显,而钾含量无明显减少。说明,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评价海雀稗受镉胁迫的重要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含量和钾积累量保持较高水平有利于增强海雀稗的耐镉性;在利用海雀稗进行镉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时应该适当增加氮肥、磷肥的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雀稗 可溶性糖 叶绿素含量 氮磷钾
下载PDF
镉在海雀稗体内的分布及化学形态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吴朝波 王蕾 +5 位作者 郭建春 符少萍 刘姣 李瑞梅 江行玉 段瑞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0-336,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1、10、50、100、200 mg·kg^(-1))镉处理下,海雀稗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物量受镉胁迫的影响及其体内镉的富集特征,进一步分析低镉处理(1 mg·kg^(-1))和高镉处理(50 mg·kg^(-1))镉在海雀稗...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1、10、50、100、200 mg·kg^(-1))镉处理下,海雀稗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物量受镉胁迫的影响及其体内镉的富集特征,进一步分析低镉处理(1 mg·kg^(-1))和高镉处理(50 mg·kg^(-1))镉在海雀稗根、茎、叶中的化学形态及根、叶中镉的亚细胞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镉浓度≤50 mg·kg^(-1),海雀稗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和耐性系数都未显著下降,海雀稗根部对镉的积累远大于地上部分;海雀稗根系细胞壁中镉含量分配比例>50%,其次为可溶部分,高镉处理中细胞壁、可溶部分中镉的分配比例比低镉处理增加6.14%、0.32%,细胞膜部分和原生质体部分镉分配比例下降;海雀稗镉形态主要为氯化钠、醋酸提取态,高镉处理降低了毒性较高的水提取态和乙醇提取态的比例总和,根中氯化钠和盐酸提取态,茎、叶中醋酸提取态、氯化钠提取态增加.研究表明,海雀稗中毒性较低、活性较弱的盐酸提取态、醋酸提取态和氯化钠提取态Cd分配比例增加,根中细胞壁固持和液泡区隔化可能是海雀稗应对镉胁迫的重要耐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雀稗 镉胁迫 化学形态 亚细胞分布
下载PDF
海雀稗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及积累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朝波 郭建春 +4 位作者 符少萍 刘娇 李瑞梅 王蕾 段瑞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37-1343,共7页
为研究海雀稗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镉积累特性,本研究采用土培法对海雀稗进行镉胁迫,探究了不同镉浓度对海雀稗生长、根系活力、叶片膜透性、膜脂过氧化、保护酶活性以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镉浓度>50.00 mg/kg时,随镉浓度增加... 为研究海雀稗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镉积累特性,本研究采用土培法对海雀稗进行镉胁迫,探究了不同镉浓度对海雀稗生长、根系活力、叶片膜透性、膜脂过氧化、保护酶活性以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镉浓度>50.00 mg/kg时,随镉浓度增加,CAT活性显著下降,SOD与CAT的协同作用降低,MDA大量积累和根活力下降,植物生长受到抑制;镉浓度为0~50.00 mg/kg时,海雀稗根系活力未显著下降,保护酶活性(SOD、CAT)增强,MDA积累量和细胞膜透性未明显增加,植物受镉毒害较小。海雀稗根系对镉具有极强的富集能力,镉浓度为200.00 mg/kg时,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镉含量分别为39.15 mg/kg和1 097.38 mg/kg。说明海雀稗对镉胁迫(0~50.00 mg/kg)能做出有效反应,并正常生长,可以作为修复土壤镉污染的备选种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雀稗 镉胁迫 MDA SOD CAT 根系活力
下载PDF
海雀稗种质资源的耐盐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申晴 韦海燕 +2 位作者 卞华 王志勇 丁西朋 《热带生物学报》 2020年第1期11-19,共9页
对海雀稗耐盐体系进行优化,并通过测定坪用质量和枯黄率对27份海雀稗种质资源进行了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7个不同NaCl浓度(0,5,10,15,20,25,30 g·L^-1)处理下,坪用质量、枯黄率和叶色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NaC... 对海雀稗耐盐体系进行优化,并通过测定坪用质量和枯黄率对27份海雀稗种质资源进行了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7个不同NaCl浓度(0,5,10,15,20,25,30 g·L^-1)处理下,坪用质量、枯黄率和叶色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坪用质量显著下降(P<0.05),枯黄率显著增加(P<0.05),叶色显著变浅(P<0.05)。建立回归方程,以枯黄率50%为标准,确定海雀稗最适盐处理浓度为25 g·L^-1。利用25 g·L^-1 NaCl对27份海雀稗种质资源进行耐盐性评价,筛选出2种极端耐盐种质:USA17-18(耐盐)和USA17-26(敏盐)。对海雀稗耐盐极端材料的钠钾离子含量进行测定,发现盐处理后,地上和地下Na+含量均显著增加,但K+含量和K/Na值都显著下降。减少Na+的摄入,维持较高的K+含量,可能是海雀稗耐盐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雀稗 耐盐性 坪用质量 枯黄率
下载PDF
海雀稗种质资源耐镉性评价及生理机制初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韦海燕 申晴 +4 位作者 卞华 廖丽 罗小燕 丁西朋 王志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3-480,共8页
海雀稗是重要的暖季型草坪草,为筛选耐镉海雀稗优质资源,本试验在海雀稗耐镉评价体系优化的基础上,对23份海雀稗种质资源进行耐镉性评价,并初步探讨了其耐镉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镉(0.50~1.50 mmol/L)处理时,海雀稗叶片枯黄率有显... 海雀稗是重要的暖季型草坪草,为筛选耐镉海雀稗优质资源,本试验在海雀稗耐镉评价体系优化的基础上,对23份海雀稗种质资源进行耐镉性评价,并初步探讨了其耐镉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镉(0.50~1.50 mmol/L)处理时,海雀稗叶片枯黄率有显著差异,镉浓度为0.50 mmol/L与1.50 mmol/L时坪用质量无显著差异,镉浓度为1.00 mmol/L与1.50 mmol/L时坪用质量无显著差异,坪用质量与枯黄率在镉浓度为1.50~2.00 mmol/L均有显著差异,高浓度镉(2.0~3.0 mmol/L)处理时枯黄率差异显著,镉浓度为2.00 mmol/L与2.50 mmol/L、2.50 mmol/L与3.00 mmol/L时坪用质量间无显著差异。以叶片枯黄率50%为标准,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求得临界浓度为1.5 mmol/L。选用坪用质量较好的23份海雀稗种质资源进行耐镉性评价,结果表明1.50 mmol/L镉胁迫条件下,不同材料之间耐镉能力差异明显,USA17-2、USA17-30、USA17-37、USA17-41和USA17-45相对坪用质量高,枯黄率低于45.00%,对镉耐性强;USA17-22、USA17-24、USA17-42、HN17-35和US17-47相对坪用质量低,最高枯黄率达到83.33%,对镉耐性最弱。通过对耐镉能力极端资源的脯氨酸及叶绿素含量测定发现,镉胁迫后耐镉海雀稗中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镉敏感型海雀稗,推测维持高的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是海雀稗耐镉的重要生理机制。本研究结果为选育优良耐镉海雀稗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雀稗 种质资源 镉胁迫 生理机制
下载PDF
海雀稗体细胞低温筛选获得耐寒突变体 被引量:11
6
作者 叶晓青 佘建明 +4 位作者 梁流芳 张旭 王松凤 董民强 吴瑛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2,共6页
旨在细胞水平上建立海雀稗(Paspalum vaginatumSw.)低温胁迫定向筛选耐寒突变体技术,为开展海雀稗耐寒品种选育提供新途经。于2008年1月以海雀稗Adalay品种(P.vaginatumcv.Adalay)的幼穗诱导产生的颗粒状愈伤组织为材料,分别在6℃和0℃... 旨在细胞水平上建立海雀稗(Paspalum vaginatumSw.)低温胁迫定向筛选耐寒突变体技术,为开展海雀稗耐寒品种选育提供新途经。于2008年1月以海雀稗Adalay品种(P.vaginatumcv.Adalay)的幼穗诱导产生的颗粒状愈伤组织为材料,分别在6℃和0℃低温条件下进行培养和筛选。试验结果:在6℃和0℃下,培养30 d,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均在80%以上,比对照处理(培养温度26℃)绿苗分化率略有下降;培养45 d,绿苗分化率分别为60%和50%;培养60 d,绿苗分化率分别降至33%和23%。在0℃下培养75 d,愈伤组织完全丧失分化植株的能力;0℃培养0、30、45和60 d的再生植株叶片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5.69℃-、6.07℃-、6.35℃和-6.63℃。SRAP分子标记测定结果显示,特异性SRAP标记与海雀稗体细胞突变体的耐寒性相关。海雀稗颗粒状愈伤组织在0℃下培养和筛选45 d和60 d获得了耐寒突变体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雀稗 愈伤组织 体细胞突变体:耐寒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海雀稗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 被引量:5
7
作者 梁流芳 佘建明 +3 位作者 吴瑛瑛 张保龙 董民强 倪万潮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90-593,共4页
本研究旨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建立起海雀稗植株再生的技术体系,为开展海雀稗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育种工作创造条件。以Adalay海雀稗(Paspalum vaginatumSw.cv.Adalay)的幼穗为外植体材料,在附加2,4-D 2.0~4.0 mg/L稍作修改的MS培养基上... 本研究旨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建立起海雀稗植株再生的技术体系,为开展海雀稗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育种工作创造条件。以Adalay海雀稗(Paspalum vaginatumSw.cv.Adalay)的幼穗为外植体材料,在附加2,4-D 2.0~4.0 mg/L稍作修改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0%以上。不同发育时期的幼穗影响其愈伤组织的诱导发生频率:1.0~2.0 cm长的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0%以上;2.0 cm以上的幼穗,诱导率降至60%以下。在添加2,4-D2.0 mg/L和BAP 0.05 mg/L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颗粒状愈伤组织占愈伤组织总数的40%以上。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中琼脂的用量提高到16 g/L时,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保持颗粒状结构。颗粒状愈伤组织经连续继代培养3次后转移到附加BAP 2.0 mg/L的分化培养基上,植株再生频率达98%。通过提高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的渗透压,海雀稗幼穗诱导产生的颗粒状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能够保持颗粒状的结构和高频率植株再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雀稗 幼穗 离体培养 颗粒状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下载PDF
^(60)Co γ射线辐照对海雀稗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叶晓青 佘建明 +4 位作者 王松凤 梁流芳 张旭 董民强 吴瑛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9-263,共5页
以海雀稗品种Adalay(Paspalum vaginatum Sw.cv.Adalay)的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对愈伤组织绿苗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辐照剂量在20~50Gy时,辐照处理的愈伤组织分化绿苗的... 以海雀稗品种Adalay(Paspalum vaginatum Sw.cv.Adalay)的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对愈伤组织绿苗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辐照剂量在20~50Gy时,辐照处理的愈伤组织分化绿苗的频率从94%左右降至85%;剂量在60~80Gy时,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从76%左右降至30%左右,相对植株再生率从44.5%降至8.7%。60Gy为辐照处理海雀稗颗粒状愈伤组织的适宜剂量,辐照处理的愈伤组织在附加BAP2.0mg/L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上,绿苗分化率在76%左右,分化的绿苗转到附加NAA0.5mg/L的生根培养基上,相对植株再生率为44.5%。SRAP分子标记测定结果显示,特异性SRAP标记与体细胞辐照诱变突变体相关。本研究建立起海雀稗体细胞60Coγ射线辐照诱变技术,为在细胞水平上开展海雀稗辐照诱变育种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雀稗 愈伤组织 60Coγ射线辐照 SRAP分子标记
下载PDF
海滨雀稗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伟玲 刘君 +1 位作者 于景金 杨志民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24,共6页
以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cv.Sea spray)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在MS基础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2,4-D、6-BA、NAA、KT、CuSO4、AHC等外源物质,分析其对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建立海滨雀稗高频再生... 以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cv.Sea spray)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在MS基础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2,4-D、6-BA、NAA、KT、CuSO4、AHC等外源物质,分析其对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建立海滨雀稗高频再生体系,为基因工程育种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mg/L 2,4-D和0.5g/L AHC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至97.50%;最佳胚性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2,4-D 3.0mg/L+CuSO415.0mg/L+AHC 1.0g/L,其胚性出愈率为66.88%;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 8.0mg/L+KT 0.05mg/L+CuSO410.0mg/L+NAA0.5mg/L,其分化率为9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雀稗 成熟种子 正交设计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下载PDF
海雀稗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流芳 佘建明 +3 位作者 吴瑛瑛 叶晓青 董民强 倪万潮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5-377,共3页
关键词 海雀稗 幼穗 离体培养 颗粒状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