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ission inventories of primary particles and pollutant gases for China 被引量:65
1
作者 CAO GuoLiang ZHANG XiaoYe +2 位作者 GONG SunLing AN XinQin WANG YaQi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8期781-788,共8页
Detailed high-resolution emission inventories of primary particles(PM2.5,BC and OC) and pollutant gases(SO2,NOx,NH3,CO and VOCs) for China in 2007 wer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latest fuel consumption data,most... Detailed high-resolution emission inventories of primary particles(PM2.5,BC and OC) and pollutant gases(SO2,NOx,NH3,CO and VOCs) for China in 2007 wer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latest fuel consumption data,mostly at the county level,and from socio-economic statistics and data on fossil and biomass fuels obtained from government agencies.New emission factors reflecting local features were also used.The calculated emissions were 13.212 Mt PM2.5,1.4 Mt BC,2.946 Mt OC,31.584 Mt SO2,23.248 Mt NOx,16.017 Mt NH3,164.856 Mt CO and 35.464 Mt VOCs.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emissions were gridded with 0.5°× 0.5° resolution for use in air quality models.Larger emissions were found in 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 than in western China.The emissions estimated here are roughly equal to those obtained in previous studies,but with different contributions from because of seasonal changes in residential heating and biomass combustion.Finally,uncertainties in inventories were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清单 污染气体 初级粒子 中国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空气质量模型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原文传递
中国民用煤燃烧排放细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清单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海彪 孔少飞 +1 位作者 王伟 严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23-2835,共13页
基于稀释通道采样系统和室内模拟燃烧实测,并搜集全国各省区煤中11种重金属的含量,推算出两种常用民用煤(蜂窝煤和块煤)燃烧排放的细颗粒物(PM_(2.5))中V、Cr、Mn、Co、Ni、Cu、Zn、As、Cd、Sb和Pb等11种重金属排放因子.计算了2012年全... 基于稀释通道采样系统和室内模拟燃烧实测,并搜集全国各省区煤中11种重金属的含量,推算出两种常用民用煤(蜂窝煤和块煤)燃烧排放的细颗粒物(PM_(2.5))中V、Cr、Mn、Co、Ni、Cu、Zn、As、Cd、Sb和Pb等11种重金属排放因子.计算了2012年全国(除港、澳、台地区)民用燃煤排放PM_(2.5)中重金属的排放量,并建立了全国30 km×30 km的网格化清单.结果表明,蜂窝煤燃烧排放PM2.5中,Pb、Zn、As和Cu的排放因子较高,分别为27.1、16.8、0.99和0.97 mg·kg-1,分别是块煤的56、6、10和2倍.2012年我国民用燃煤燃烧排放PM_(2.5)中V、Cr、Mn、Co、Ni、Cu、Zn、As、Cd、Sb和Pb的排放总量分别为0.5、30.1、59.5、1.1、29.3、20.0、188.9、64.9、1.6、3.4和176.7 t.湖南、河北、内蒙古、河南和山东等省区民用煤燃烧排放的各种重金属总排放量较高,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2.4%、12.3%、10.4%、9.9%和9.3%.不同重金属的单位面积排放强度与人均排放量显示,北京、河南、山东、湖南、江西、贵州以及内蒙古等地区存在较高的重金属健康风险.空间分布信息显示,Zn和Pb年排放量较大的地区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甘肃、湖南以及江西等省(市)区.本研究所得细粒子中重金属清单可为区域空气质量模拟、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等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燃煤 细颗粒物 重金属 排放清单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形成机理及排放特性综述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振辉 杨海平 +3 位作者 杨伟 王贤华 邵敬爱 陈汉平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33-38,共6页
总结了生物质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形成机理,如碳黑颗粒、有机颗粒的形成,均质/异质凝结,颗粒成长等,并着重介绍了常见生物质燃烧设备中颗粒物的排放特性,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生物质 燃烧 颗粒物 排放特性
下载PDF
车用柴油机排放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特征与人体健康效应 被引量:16
4
作者 朱春 张旭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9-551,共3页
机动车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些很小的粒子相比大颗粒对人体健康潜在影响可能更大。该文主要阐述柴油发动机排放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的特征,包括物理化学成分和粒度分布;综述柴油机排放颗粒物对... 机动车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些很小的粒子相比大颗粒对人体健康潜在影响可能更大。该文主要阐述柴油发动机排放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的特征,包括物理化学成分和粒度分布;综述柴油机排放颗粒物对人体的健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车用柴油机 细颗粒物 超细颗粒物 排放特征 健康效应
原文传递
燃煤电站锅炉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小伟 姚洪 +4 位作者 乔瑜 于敦喜 吕当振 顾颖 徐明厚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5-1058,共4页
本文对某燃煤电厂的两台锅炉除尘器前后的飞灰颗粒进行采样,研究了可吸入颗粒物(PM_(10))的排放浓度、质量粒径分布、排放特征、对静电除尘器的穿透率和锅炉运行负荷对其的影响.试验采用低压撞击器(LPI)按不同粒径大小从0.03~10μm共分... 本文对某燃煤电厂的两台锅炉除尘器前后的飞灰颗粒进行采样,研究了可吸入颗粒物(PM_(10))的排放浓度、质量粒径分布、排放特征、对静电除尘器的穿透率和锅炉运行负荷对其的影响.试验采用低压撞击器(LPI)按不同粒径大小从0.03~10μm共分为13级,分别采集燃烧后的可吸入颗粒物。研究表明,两台锅炉产生的PM_(10)均呈双峰分布,其除尘器入口峰值分别在0.1μm和4.0μm左右,而出口峰值则为0.1μm和2.0μm;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减小,颗粒物对除尘器的穿透率是降低的,其中在0.2~0.6μm的穿透率达到一个峰值;相比除尘器入口,除尘器出口PM_1和PM_(2.5)的质量百分比都大大增加,这也是由于除尘器对飞灰中的大颗粒脱除效果更佳的原因造成的.随着锅炉运行负荷的降低,PM_(10)占总灰颗粒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 颗粒物 排放 电厂
下载PDF
DPF再生及其颗粒物数量浓度排放性能的试验 被引量:15
6
作者 孟忠伟 李鉴松 +3 位作者 秦源 杜雨恒 蒋渊 方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9-336,共8页
基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再生性能测试台架,研究了入口过渡段长度、再生温度和再生时间对其再生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探索了DPF再生时出口颗粒物数量浓度排放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过渡段长度的增加,再生效率和效能比先保持不变,... 基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再生性能测试台架,研究了入口过渡段长度、再生温度和再生时间对其再生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探索了DPF再生时出口颗粒物数量浓度排放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过渡段长度的增加,再生效率和效能比先保持不变,后逐渐降低,继而又趋于稳定,DPF内部最高温度与最大温度梯度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再生温度的增加会使再生效率和效能比先缓慢增加而后迅速增加,但DPF内部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度梯度呈线性增加的趋势.碳黑沉积较为均匀时,再生时间的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再生效率,提高再生温度将会出现再生时间拐点,且随着再生温度的增加,再生时间拐点提前,拐点之后继续增加再生时间,再生效率增加量较小.DPF出口颗粒物总数量浓度和粒径分布与其内部沉积的碳黑分布特性具有较大关系,无过渡段时,DPF出口颗粒物总数量浓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加装50 cm过渡段时,DPF出口颗粒物总数量浓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 过渡段长度 再生性能 颗粒排放
下载PDF
超低排放下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小龙 周道斌 +3 位作者 段玖祥 张文杰 李军状 严俊波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50,共6页
选取6家经过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电厂,对湿法脱硫(WFGD)和湿式电除尘器(WESP)进出口烟气中TPM、PM_(10)、PM_(2.5)、PM_1进行测试,分析研究超低排放下燃煤电厂颗粒物的排放特征及电除尘器后净化设备对颗粒物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6家电厂... 选取6家经过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电厂,对湿法脱硫(WFGD)和湿式电除尘器(WESP)进出口烟气中TPM、PM_(10)、PM_(2.5)、PM_1进行测试,分析研究超低排放下燃煤电厂颗粒物的排放特征及电除尘器后净化设备对颗粒物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6家电厂TPM、PM_(10)、PM_(2.5)、PM_1排放浓度分别为0.75~2.36、0.71~2.12、0.65~1.96、0.51~1.57 mg/m^3。分析烟气中颗粒物粒径分布可知,除尘器后,PM>10占TPM质量比低于40%,且比例随烟气经过WFGD和WESP而逐渐降低。WFGD对PM>2.5有较好的脱除效果,而WESP对PM>1脱除效果显著。为满足超低排放标准,6家电厂除尘器后脱除设备综合除尘效率大多在85%以上。计算得到6家电厂TPM、PM_(10)、PM_(2.5)、PM_1排放因子,与超低排放改造之前同等级燃煤电厂相比,6家电厂不同粒径颗粒物排放因子均显著降低,也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颗粒物 PM2.5 脱除效率 排放因子
下载PDF
基于发动机在环的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细小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汪晓伟 景晓军 +3 位作者 高涛 谷雪景 张佑源 吴琳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3,72,共7页
本文中选取了一台7.8 L的重型柴油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WHSC(世界统一稳态循环)、冷热态WHTC(世界统一瞬态循环),并通过发动机在环的方法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PEMS)循环,采用能够同时测量PN10(10 nm以上颗粒物数量)和... 本文中选取了一台7.8 L的重型柴油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WHSC(世界统一稳态循环)、冷热态WHTC(世界统一瞬态循环),并通过发动机在环的方法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PEMS)循环,采用能够同时测量PN10(10 nm以上颗粒物数量)和PN23(23 nm以上颗粒物数量)的颗粒计数器等设备测量了细小颗粒物排放。结果表明:PN10和PN23的PEMS工况瞬态排放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PN10的比排放比PN23的比排放高。重型车PEMS中高速高负荷区间PN排放增加很快,且此时排放的颗粒物粒径较大,PN10和PN23的差异不明显。在中速区间,PN10的排放显著高于PN23。WHTC和基于EIL的PEMS两种测试工况的发动机运行工况点差异很大。基于EIL的开发方式能够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整车PEMS颗粒物排放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车 实际道路 发动机在环 细颗粒物 颗粒物数量 排放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对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月森 梁兴雨 +3 位作者 舒歌群 董立辉 王亚军 王科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69,共7页
为更好地理解润滑油成分对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选用两种不同的矿物基础油用于发动机润滑,并采用AVL五组分尾气分析仪测量发动机气态排放,利用微栅收集发动机颗粒物.借助于图像处理软件研究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分形特征及回转半径分... 为更好地理解润滑油成分对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选用两种不同的矿物基础油用于发动机润滑,并采用AVL五组分尾气分析仪测量发动机气态排放,利用微栅收集发动机颗粒物.借助于图像处理软件研究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分形特征及回转半径分布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低黏度的基础油恶化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及经济性,也增加了未燃HC排放.低负荷工况下,低黏度基础油150,N基本粒子直径为40.625,nm,高于350,N基础油的36.237,nm.同时,150,N基础油也增加了颗粒物的回转半径,但基础油对颗粒物空间结构影响不大.低负荷工况下颗粒物分形维数值在1.4附近,高负荷在1.1左右.总之,由于其挥发特性及热特性的差异,润滑油基础油对发动机排放尤其是颗粒物排放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基础油 柴油机 颗粒物排放 透射电镜
下载PDF
DPF再生时出口颗粒排放特性的试验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孟忠伟 李鉴松 +3 位作者 秦源 蒋渊 廖健雄 方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2-350,共9页
基于外加热源再生性能测试台架,采用便携式固体颗粒物计数仪,研究soot沉积方式和颗粒可溶性有机组分(SOF)对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出口颗粒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过渡段沉积后,DPF再生效率和总质量浓度随再生温度增加而增加,升温阶段... 基于外加热源再生性能测试台架,采用便携式固体颗粒物计数仪,研究soot沉积方式和颗粒可溶性有机组分(SOF)对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出口颗粒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过渡段沉积后,DPF再生效率和总质量浓度随再生温度增加而增加,升温阶段出口颗粒物以核态为主,再生阶段DPF载体内部出现温度波峰且出口颗粒物以积聚态为主;添加50 cm过渡段沉积后,再生效率和总质量浓度同样随再生温度增加而增加,575℃以下再生时,升温和再生阶段出口颗粒物均以核态为主;575℃再生时,升温阶段颗粒物以核态为主,再生阶段以积聚态为主.SOF能促进DPF再生,其质量分数越高,DPF再生效率和总质量浓度越高,再生时出口颗粒物趋向于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 过渡段长度 再生 可溶性有机组分 颗粒排放
下载PDF
影响刨花板甲醛释放及其释放量的因素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子奇 何灵芝 +1 位作者 陈广新 孙亮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41,共5页
介绍了脲醛树脂胶合成过程中各因子对刨花板中甲醛释放及其释放量的影响 ,阐述了刨花板热压工艺参数对其甲醛释放量的影响及降低甲醛释放量的途径。
关键词 刨花板 甲醛释放 释放量 脲醛树脂
下载PDF
浙江省城市大气污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毛敏娟 孟燕军 齐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9-507,共9页
本文以浙江省城市(主要指杭州)为研究区域,利用大气成分观测数据,通过对比、相关分析研究了浙江省城市的大气污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3年间,杭州PM2.5和NO2月均质量浓度均呈上升趋势,增幅皆为10μg·m^-3左右,PM10和SO2... 本文以浙江省城市(主要指杭州)为研究区域,利用大气成分观测数据,通过对比、相关分析研究了浙江省城市的大气污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3年间,杭州PM2.5和NO2月均质量浓度均呈上升趋势,增幅皆为10μg·m^-3左右,PM10和SO2则呈下降趋势,PM10降幅微弱,SO2降幅为8μg·m^-3左右.PM1、PM2.5、PM10质量浓度与大气消光系数之间相关系数为0.73、0.83和0.74,其中粒径为0.25~1.0μm的粒子对大气消光系数的贡献率最大,达到66.4%,1.0~2.5μm粒子为23.2%,大于2.5μm的粗粒子仅为10.4%.与临安相比,杭州NO2日均浓度超标日数多了50天左右.杭州大气气溶胶中占主导地位的无机水溶性离子依次为NO3^-、NH4^+和SO4^2-,它们占到总水溶性离子浓度的52.66%~96.61%,与北京、广州等地区SO4^2-〉NO3^-的研究结果明显不同.NO3^-、NH4^+浓度季节变化特点与NO2相似,而且NO3^-和NH4^+具有较好的相关性,SO4^2-与SO2浓度季节变化特点则不同.受夏季主导风向的影响,这一季节Na^+和Cl^-浓度最高,而秋季明显偏高的K+浓度是长三角秋季秸秆焚烧现象的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污染特性 颗粒物 排放物 水溶性离子
下载PDF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一次颗粒物和黑碳实时排放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晋宏 孔少飞 +10 位作者 冯韵恺 严沁 覃思 刘玺 牛真真 郑淑睿 吴方琪 姚立全 曾昕 燕莹莹 祁士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6,共11页
燃煤电厂是大气一次污染物的重要排放源,其超低排放改造改变了大气颗粒物排放特征。为满足当前高时间分辨率排放清单构建的需要,燃煤电厂颗粒物实时排放质量浓度及关键组分比值亟需更新。本研究基于稀释通道采样系统,对某超低排放改造... 燃煤电厂是大气一次污染物的重要排放源,其超低排放改造改变了大气颗粒物排放特征。为满足当前高时间分辨率排放清单构建的需要,燃煤电厂颗粒物实时排放质量浓度及关键组分比值亟需更新。本研究基于稀释通道采样系统,对某超低排放改造后的燃煤电厂开展实测,获得该燃煤电厂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超细颗粒物(PM1.0)和黑碳(BC)的实时排放质量浓度,更新各污染物排放因子,分析PM1.0/PM2.5、PM2.5/PM10和BC/PM2.5质量浓度比值(文中以上比值均为质量浓度比值)日变化。结果表明,上述污染物排放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0±6.0)mg/m^3、(5.0±5.9)mg/m^3、(4.9±5.9)mg/m^3和(36.6±28.3)μg/m^3;对应的排放因子分别为0.03 kg/t、0.03 kg/t、0.03 kg/t和0.2 mg/kg。该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质量浓度表现出明显的日间变化,高值时段(20:30至次日10:30)PM2.5平均质量浓度是低值时段(10:30~20:30)的12.2倍,推测可能与不同时段的污染控制措施效率变动有关。作为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黑碳排放高值时段(06:00~12:00和14:30~19:00)的质量浓度是低值时段(00:00~05:00)相应值的1.5~2.4倍,推测与煤的添加和锅炉燃烧效率有关。颗粒物及组分质量浓度的日变化在构建高时间分辨率排放清单时需予以考虑。本研究实测所得PM2.5/PM10和BC/PM2.5比值分别为1.00±0.01和0.03±0.04,均远高于清单编制技术手册中推荐的燃煤电厂相应比值0.3和0.002,采用现有清单编制技术手册的相应比值可能低估了燃煤电厂细颗粒物和黑碳排放,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 一次颗粒物 黑碳 排放因子 BC/PM2.5比值
下载PDF
室内燃香颗粒物的排放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金萍 于水静 陈文军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燃香颗粒物是室内主要污染之一,为了解其排放状况,首次在环境舱内对大陆7种燃香颗粒物的排放特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燃香产生的主要是细颗粒物PM_(2.5),且PM_(2.5)在PM_(10)中的占比在97.2%以上;2)燃香颗粒物PM_(2.5)和PM_(10... 燃香颗粒物是室内主要污染之一,为了解其排放状况,首次在环境舱内对大陆7种燃香颗粒物的排放特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燃香产生的主要是细颗粒物PM_(2.5),且PM_(2.5)在PM_(10)中的占比在97.2%以上;2)燃香颗粒物PM_(2.5)和PM_(10)排放速率分别为35.130~131.020 mg/h和36.908~140.270 mg/h,PM_(2.5)和PM_(10)的排放因子分别为6.950~34.600mg/g和7.311~37.040 mg/g;3)环保无烟卫生香和环保无烟正檀香的颗粒物排放因子低于细线香和柏香但高于红藏香,其环保标识基本合理;4)利用燃香颗粒物排放速率预测单室内PM_(2.5)的质量浓度显示出换气次数由1次/h增到3次/h和5次/h后,颗粒物PM_(2.5)的浓度明显降低,且衰减时间由4个多小时缩到不足1小时。以上表明一般自然通风房间燃香时细颗粒物浓度高且暴露时间长,不利人体健康。故在室内燃香时通过开窗通风或机械通风的方式加大换气次数来减少燃香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香 颗粒物 排放特征 排放速率 排放因子
原文传递
民用固体燃料燃烧超细颗粒物排放及其潜在健康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东滨 郝吉明 蒋靖坤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3429-3440,共12页
用于民用炊事与取暖的固体燃料燃烧过程排放大量的细颗粒物(PM2.5),是造成大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尤其会给室内人员带来较大的健康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民用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细颗粒物从数浓度角度主要以超细... 用于民用炊事与取暖的固体燃料燃烧过程排放大量的细颗粒物(PM2.5),是造成大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尤其会给室内人员带来较大的健康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民用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细颗粒物从数浓度角度主要以超细颗粒物(PM0.1)为主.然而,目前民用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超细颗粒物及其潜在健康影响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其排放与健康风险的评估一般包含在PM2.5质量浓度评价中.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针对民用固体燃料燃烧中超细颗粒物排放的研究进展,包括燃烧过程中超细颗粒物的形成机制及排放特征.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民用固体燃料燃烧导致的室内超细颗粒物污染引发的潜在健康影响,阐述了当前民用固体燃料燃烧的颗粒物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价中仅使用PM2.5质量浓度作为评价指标而未考虑超细颗粒物数浓度可能带来的问题,并在最后探讨了民用固体燃料燃烧超细颗粒物排放的控制与管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固体燃料燃烧 超细颗粒物 PM2.5 形成机制 排放特征 健康影响
原文传递
添加CaO对煤粉燃烧后一次颗粒物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吕建燚 李定凯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研究煤粉添加CaO 3%(wt)与否对燃烧后一次颗粒物特性的影响。以沉降炉作为燃烧设备,燃烧温度1 100℃、氧化气氛下,用8级安德森粒子撞击器分离并收集燃烧后的颗粒物样品。从颗粒粒度分布来看,煤粉添加CaO减少了一次颗粒物中细粒子的相对... 研究煤粉添加CaO 3%(wt)与否对燃烧后一次颗粒物特性的影响。以沉降炉作为燃烧设备,燃烧温度1 100℃、氧化气氛下,用8级安德森粒子撞击器分离并收集燃烧后的颗粒物样品。从颗粒粒度分布来看,煤粉添加CaO减少了一次颗粒物中细粒子的相对量。以Rosin-Rammler分布函数对粒度分布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了很好的拟合性质。从排放特性来看,添加CaO降低了PM10、PM2.5、PM1的排放量。SEM图像也显示,添加CaO后生成的颗粒物有凝并聚结的颗粒聚团。ICP-AES分析结果表明,Cr、Cu、Ni、Pb、Zn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随颗粒粒径减小而增大;而且煤粉添加CaO燃烧后,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颗粒物 排放特性 重金属 添加剂
下载PDF
DOC+CDPF配方对柴油公交车颗粒物排放特性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楼狄明 万鹏 +1 位作者 谭丕强 胡志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80-3286,共7页
为研究不同DOC+CDPF(催化型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配方对公交车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以一辆满足国Ⅲ排放的柴油公交车为试验样车,在重型底盘测功机上分别进行了加装3种不同DOC+CDPF的柴油机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车循环(CCBC)中的排放特性试... 为研究不同DOC+CDPF(催化型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配方对公交车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以一辆满足国Ⅲ排放的柴油公交车为试验样车,在重型底盘测功机上分别进行了加装3种不同DOC+CDPF的柴油机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车循环(CCBC)中的排放特性试验,分析了不同贵金属负载量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贵金属配比情况下,当DOC+CDPF催化剂配方中贵金属负载量较高时,颗粒物浓度降幅较大.3种方案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综合减排率分别为99.3%、98.8%、96.4%,平均降幅达到98.2%;当使用DOC+CDPF后,柴油机颗粒物粒径分布由双峰对数分布变为三峰对数分布,但不同催化剂配方下对应的粒径最大峰值点会偏移;采用DOC+CDPF装置后,发动机排放背压略有增加.且当贵金属负载量越高时,装置压降增量越少,被动再生性能越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催化型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 颗粒排放 催化剂
下载PDF
生物柴油发动机颗粒排放物粒径及其分布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陆小明 葛蕴珊 +3 位作者 韩秀坤 吴思进 朱荣福 何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1-705,共5页
为获取燃用不同比例生物柴油的发动机排放颗粒物粒径及其分布特性,对1台增压直喷式车用柴油机进行了台架测试.用80L/min定量泵和装有直径90mm的玻纤滤膜采样器在排气管内采样10min,用激光粒度仪测量与分析颗粒粒径和分布.结果表明... 为获取燃用不同比例生物柴油的发动机排放颗粒物粒径及其分布特性,对1台增压直喷式车用柴油机进行了台架测试.用80L/min定量泵和装有直径90mm的玻纤滤膜采样器在排气管内采样10min,用激光粒度仪测量与分析颗粒粒径和分布.结果表明,随着发动机转速提高,排放颗粒粒径变小且分布更集中.干法众数对应的粒径级较大(约10~12μm)R较集中,湿法众数的较小(约4~10μm)且分散.用干法分析,发动机低速时,B100的Sauter平均直径d32最大,纯柴油最小,而B20的结果介于二者之间.而高速时B20的粒径最大,纯柴油次之,B100最小.中数粒径d(0.5)的结果也反映这一趋势.用湿法分析。除了2000r/min点外,B20的d32最大,B100次之,柴油最小.湿法众数比干法分散,因而d32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生物柴油 颗粒物排放 粒径 分布
下载PDF
增压直喷汽油机细小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侯宇旭 葛蕴珊 +3 位作者 王欣 苏盛 谭建伟 郝利君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29,37,共7页
在一辆国六增压直喷、未安装颗粒捕集器的汽油车上分别采用常温(23℃)全球轻型车统一测试循环(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WLTC)、常温(23℃)RTS95和低温(0℃)实际道路排放(real drive emission,RDE)测试循环对粒... 在一辆国六增压直喷、未安装颗粒捕集器的汽油车上分别采用常温(23℃)全球轻型车统一测试循环(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WLTC)、常温(23℃)RTS95和低温(0℃)实际道路排放(real drive emission,RDE)测试循环对粒径在23 nm以上和10 nm以上的颗粒物数量排放进行了同步测试研究,以研究增压直喷汽油车的细小颗粒物(粒径10 nm~23 nm)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在常温WLTC、RTS95及低温RDE循环测试中,10 nm以上颗粒物的数量排放比国六标准规定的23 nm以上颗粒物分别高32.4%、30.4%和15.6%。无颗粒捕集器时,急加速、减速和怠速工况细小颗粒在总颗粒物排放中的占比明显增加;冷起动和暖机阶段细小颗粒物的排放占比很低。细小颗粒主要在车辆充分暖机和三元催化器(three-way catalyst,TWC)起燃后产生;较低的环境温度并未引起细小颗粒物的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细颗粒物 颗粒物数量 排放
下载PDF
燃料特性和工况对直喷汽油机微粒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小慧 陈鹏 方俊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5,共7页
在一台四缸增压直喷式汽油机上研究了其微粒粒径分布特性,考察了燃料属性(T90温度、乙醇添加)、发动机运行工况参数(负荷、点火时刻等)、喷射策略(喷射时刻、2次喷射)对微粒粒径分布以及微粒数目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T90温度对微粒排放... 在一台四缸增压直喷式汽油机上研究了其微粒粒径分布特性,考察了燃料属性(T90温度、乙醇添加)、发动机运行工况参数(负荷、点火时刻等)、喷射策略(喷射时刻、2次喷射)对微粒粒径分布以及微粒数目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T90温度对微粒排放有显著的影响,T90温度升高,微粒排放增加;增压直喷式汽油在中等负荷下的微粒排放浓度最高,在大负荷下由于轨压升高和高温排气的氧化,最大微粒排放浓度反而减小;汽油中添加10%的乙醇可以使得微粒排放适度减少;较早的喷射时刻使得燃料蒸发时间延长,混合气更加均匀,有助于减少微粒排放;而2次喷射有助于抑制微粒排放,选择合适的第2次喷射时刻,可使其抑制效果最佳;点火时刻对微粒排放影响显著,推迟点火可以减少直喷式汽油机的微粒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直喷式汽油机 微粒直径 微粒数量 排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