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27
1
作者 陈国平 陈剑明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2期36-37,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胃穿孔使用单纯修补和胃部分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66例急性胃穿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修补组给予单纯修补手术,切除组给予胃大部切除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疗效、并发症...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胃穿孔使用单纯修补和胃部分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66例急性胃穿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修补组给予单纯修补手术,切除组给予胃大部切除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差异,P>0.05;修补组手术时间短,手术后并发症少,与切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治疗急性胃穿孔给予单纯修补,手术的优势更高,但仍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穿孔 单纯修补 胃部分切除
下载PDF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及胃底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伴胃肾分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0
2
作者 严茂林 吴嘉艺 +3 位作者 魏少明 白燕南 肖德贤 王耀东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24-1029,共6页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及胃底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伴胃肾分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静...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及胃底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伴胃肾分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伴胃肾分流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技术开展阶段,结合患者及家属意愿选择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及胃底部分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1个月复查胃镜、腹上区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MRI),了解胃底曲张静脉切除情况。术后1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1年后每半年随访1次,了解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结果:(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及胃底部分切除术,其中12例行开腹手术,6例行腹腔镜手术(其中1例因术中发生不可控制的出血中转开腹手术、5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无围术期死亡患者。12例开腹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为(192±20)min,术中出血量为(280±30)mL,无术中输血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3±6)h,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8 d(5~9 d);术后发生胸腔积液7例、胃排空延迟1例,予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住院时间为8 d(5~12 d)。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为(208± 40)min,术中出血量为(210±10)mL,术中1例患者输浓缩红细胞2 U,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8±5)h,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7 d(5~26 d);术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胃底静脉曲张 胃肾分流 胃部分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4
3
作者 尉金桥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5期40-40,42,共2页
目的:分析和对比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胃溃疡穿孔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A组和B组,A组采取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B组采取胃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和记... 目的:分析和对比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胃溃疡穿孔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A组和B组,A组采取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B组采取胃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溃疡复发率等指标,并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A组32例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42.92±5.77)分钟和(7.04±1.86)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3%;B组30例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165.28±17.72)分钟和(11.34±3.46)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3%,两组间上述3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术后溃疡症状复发情况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胃穿孔患者,选取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对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较胃大部切除术有着明显优势,同时还有助于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穿孔 单纯修补术 胃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双镜联合胃楔形切除术微创根治胃Dieulafoy病20例报告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鹏 刘景章 +2 位作者 尚培中 李晓武 张金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微创根治胃Dieulafoy病的优势。方法1999~2007年我院共收治胃Dieulafoy病20例,在胃镜引导下,腹腔镜下应用腔内切割吻合器(Endo-GIA)行胃楔形切除术。结果2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后并发症,早期活动拔除胃管并进食。20例...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微创根治胃Dieulafoy病的优势。方法1999~2007年我院共收治胃Dieulafoy病20例,在胃镜引导下,腹腔镜下应用腔内切割吻合器(Endo-GIA)行胃楔形切除术。结果2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后并发症,早期活动拔除胃管并进食。20例随访3~36个月,无再次出血。结论胃镜是胃Dieulafoy病的首选诊断方法,胃镜引导下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应是此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降低再次出血率和胃壁溃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ULAFOY病 胃肠出血 胃镜 腹腔镜 胃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尹玉岭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3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效果,为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河南省封丘县中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急性胃穿孔患者48例,根据采用的术式不同分为单纯修补组和胃大部... 目的: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效果,为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河南省封丘县中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急性胃穿孔患者48例,根据采用的术式不同分为单纯修补组和胃大部分切除组,每组各24例。术后随访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与复发情况。结果单纯修补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胃大部分切除组为83.33%,单纯修补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胃大部分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修补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胃大部分切除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修补组的复发率为8.33%,胃大部分切除组为4.17%,单纯修补组的复发率高于胃大部分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均取得一定的效果,且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性,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穿孔 胃大部分切除术 单纯修补术
下载PDF
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玉东 姜凤娣 顾凯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0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与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本院普通外科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140例,根据临床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行远端胃切除术,观察组行保留迷走神经与...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与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本院普通外科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140例,根据临床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行远端胃切除术,观察组行保留迷走神经与幽门的胃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15、30、60 min的胃排空功能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改善(P<0.05);胆囊收缩功能仅在60 min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5 min与30 min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的生存率与胃癌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幽门与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胃排空与胆囊收缩功能,且术后BMI指数明显提升,是胃癌早期手术中临床价值较高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部分切除手术 早期胃癌 疗效分析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术中胃镜局部胃切除治疗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侯亚莉 王国荣 +1 位作者 邱健 孙水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1615-161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术中胃镜局部胃切除术治疗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2012年在我院经胃镜和病理确诊的8例胃单发神经内分泌肿瘤行腹腔镜联合术中胃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8例患者通过胃镜术中定位均顺...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术中胃镜局部胃切除术治疗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2012年在我院经胃镜和病理确诊的8例胃单发神经内分泌肿瘤行腹腔镜联合术中胃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8例患者通过胃镜术中定位均顺利找到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灶,并在腹腔镜下完整切除。术后随访1至3年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术中胃镜是治疗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创伤较小、疗效确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术中胃镜 腹腔镜 局部胃切除术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 被引量:7
8
作者 丁文贤 王杰书 史振军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年第7期490-491,共2页
目的:观察穿孔修补,术后抗菌、抑酸和保护胃肠黏膜等综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重新评价胃大部切除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且溃疡直径<2 cm的患者行单纯修补术,术后胃肠减压... 目的:观察穿孔修补,术后抗菌、抑酸和保护胃肠黏膜等综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重新评价胃大部切除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且溃疡直径<2 cm的患者行单纯修补术,术后胃肠减压、输液,并应用抗生素和抑酸剂.出院后给予抑酸剂、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和黏膜保护药物治疗,并随访其康复情况.结果:本组61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服药痊愈后随访2~5年,胃十二指肠黏膜幽门螺杆菌检测均为阴性,无复发病例.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的临床应用应重新评价.术中穿孔修补,术后抗菌、抑酸和保护胃肠黏膜等应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胃大部切除术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徐雪东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年第4期383-384,共2页
目的探讨胃部分切除术(pylorus preserving gastrectomy,PPG)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早期胃癌。方法将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4月住院的早期胃癌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3例采用胃部分切除术,对照组93例采用远端胃切... 目的探讨胃部分切除术(pylorus preserving gastrectomy,PPG)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早期胃癌。方法将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4月住院的早期胃癌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3例采用胃部分切除术,对照组93例采用远端胃切除术(distal gastrectomy,DG),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疗效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部分切除术只要掌握早期胃癌手术适应证,临床疗效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胃部分切除术 远端胃切除术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胃部分切除毕罗Ⅰ式吻合术治疗儿童胃丛状纤维黏液瘤并文献复习:全球首例报道(附视频)
10
作者 叶志华 卢慧贞 +7 位作者 曾纪晓 刘斐 徐晓钢 罗媛圆 张红 兰梦龙 陶波圆 梁子建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38-243,共6页
2023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完成全球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胃部分切除毕罗Ⅰ式吻合术治疗儿童胃丛状纤维黏液瘤,术后无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CT,未见复发。目前患儿恢复良好。结果表明达芬奇手... 2023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完成全球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胃部分切除毕罗Ⅰ式吻合术治疗儿童胃丛状纤维黏液瘤,术后无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CT,未见复发。目前患儿恢复良好。结果表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胃部分切除毕罗Ⅰ式吻合术治疗儿童胃丛状纤维黏液瘤是安全、可行的,目前暂未见相关报道,其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胃部分切除术 毕罗Ⅰ式吻合术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 儿童
下载PDF
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的延伸护理在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佳 于雅君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1017-1018,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的延伸护理在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2例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的延伸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 目的探讨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的延伸护理在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2例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的延伸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效能、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的延伸护理在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恩拓延-建构理论 延伸护理 胃部分切除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两镜联合治疗30例胃间质瘤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6
12
作者 丁钋 赵永捷 +1 位作者 李文 江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切除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天津市人民医院消化外科自2004年7月至2009年3月共30例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切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其中男18例,女12例。结果:30例... 目的:探讨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切除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天津市人民医院消化外科自2004年7月至2009年3月共30例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切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其中男18例,女12例。结果:30例患者术前经胃镜、超声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腹部CT、腹部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胃间质瘤。瘤体位于胃后壁11例,胃前壁19例;胃底部10例,胃体部16例(大弯侧11例,小弯侧5例),小弯近贲门1例,胃窦体交界部3例。3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时间70min;术中出血量20~80mL,术后测量肿瘤直径0.7~5.0cm,平均直径1.5cm。术后免疫组化结果为:CD117阳性28例(93.3%),CD34阳性26例(86.7%)。术后病理判定肿瘤生物学风险行为结果,极低度风险18例,低度风险9例,中度风险3例,高度风险0例。术后48h内下床活动、恢复胃肠功能,术后2~3天进流质饮食,无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4~7天。术后随访1~36个月,经胃镜复诊,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胃间质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上消化道造影、电子胃镜、超声内镜及CT检查。手术切除是胃间质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并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腹腔镜 胃镜检查 胃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非暴露技术胃部分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层肿瘤的临床可行性分析
13
作者 段海涛 梁品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观察非暴露技术(Clean-net)胃部分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层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术前诊断考虑胃黏膜下层肿瘤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0例... 目的观察非暴露技术(Clean-net)胃部分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层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术前诊断考虑胃黏膜下层肿瘤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8±11.9)岁。所有患者均行Clean-net胃部分切除手术,在腹腔镜下切开浆肌层,行不损伤黏膜层的肿瘤剥除术,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因术中并发症中转开腹,切除瘤体平均直径(4.1±1.8)cm,肿瘤最大直径9.0 cm。术后留置胃管时间(2.5±1.9)d。术后1例患者发热,考虑肺部感染,治疗后缓解。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3.8±2.0)d,术后住院时间(6.5±1.8)d。术后病理间质瘤12例,其中5例低危,4例中危,3例高危。囊肿2例,平滑肌瘤1例,神经鞘瘤1例,胰腺异位1例,所有标本均有完整的包膜。结论Clean-net治疗胃黏膜下层肿瘤短期治疗效果满意,对于保留胃部形态,尤其对于近贲门处肿瘤术后胃功能恢复好,可作为特殊部位(近贲门、近幽门)胃黏膜下肿瘤的保功能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部分切除 黏膜下层 非暴露技术
下载PDF
胃部分切除术后胆囊动力学紊乱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立人 徐东升 +5 位作者 宋雪 全宝库 齐明 禹宏 郑宇 孙备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探讨胃部分切除术后胆囊动力学紊乱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抽查140例胃部分切除术后6个月以上的患者,分为Billroth Ⅰ式(40例)和Eiselsberg式(100例)2组。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胆囊动力学功能,放射免疫法测定受检者空腹和餐后... 目的探讨胃部分切除术后胆囊动力学紊乱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抽查140例胃部分切除术后6个月以上的患者,分为Billroth Ⅰ式(40例)和Eiselsberg式(100例)2组。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胆囊动力学功能,放射免疫法测定受检者空腹和餐后30min血浆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结果Eiselsberg组胆囊空腹体积(BV)和胆囊最小体积(RV)明显大于Billroth Ⅰ组,2组比较P〈0.05,同时显示胆囊收缩率明显不佳。空腹血浆CCK水平2组无明显差异,餐后Billroth Ⅰ组CCK血浓度的上升梯度明显大于Eiselsbeg组。结论胃部分切除术导致术后胆囊动力学紊乱的机制与胃部分切除术式的选择、CCK的分泌减少,术中易损伤迷走神经前干肝支等因素相关并导致胆囊排空障碍,诱发胆囊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部分切除术 胆囊动力学 胆囊收缩素
原文传递
早期远端胃癌行胃部分切除术中保留迷走神经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梅勇 罗青 +1 位作者 任江 钟梅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3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远端胃癌采取保留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3例早期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取保留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部分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 目的探讨早期远端胃癌采取保留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3例早期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取保留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部分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复发率和3年生存率以及胃排空功能和胆囊收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的复发率和3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困难、胃部疼痛、呃逆、饮食受限、焦虑和口干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分亦低于对照组;味觉的变化和头发脱落现象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状况指标水平和BMI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胃排空功能优于对照组,胆囊收缩功能仅在60 min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保留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远端胃癌可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胃排空功能和胆囊收缩功能恢复情况较好,但对复发率和3年生存率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部分切除术 早期远端胃癌 迷走神经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邢小玲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3期122-123,共2页
目的观察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1月来就诊的97例进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48例,术后16~20h内给予肠内营... 目的观察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1月来就诊的97例进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48例,术后16~20h内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49例,术后通过静脉输液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患者术后恢复饮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48例,饮食恢复平均时间为(79.54±4.3)h,肠鸣音平均恢复时间为(63.27±5.33)h。对照组患者49例,饮食恢复平均时间为(96.14±5.2)h,肠鸣音平均恢复时间为(85.31±4.18)h。两组患者饮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分别为(14.56±1.37)d、(15.72±1.58)d,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有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大部切除术 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 护理干预
下载PDF
A Population-Based Outcomes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Age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ollowing Gastrectomy: An Analysis of 13,799 Patients from the Nationwide Inpatient Sample Database
17
作者 Ami Karkar Sachin Patil Ronald S. Chamberlain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3年第1期80-91,共12页
Introduction: Gastric cancer is the 4th most common malignancy and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 worldwide, both its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have decreased over the past 70 years. Advancing life expecta... Introduction: Gastric cancer is the 4th most common malignancy and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 worldwide, both its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have decreased over the past 70 years. Advancing life expectancy, as well as subtle change in the type and location of gastric cancer in the US, ha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d number of elderly patients requiring gastric surgery. By 2050, the population older than 85 years is projected to reach 20.9 million, and as a result, the need to assess the operative outcomes and mortality following gastrectomy in this group is imperative. This study sought to assess age-related clinical outcomes following gastric cancer surgery across all age groups to provide more precise data for pre-operative surgical risk stratification. Methods: Discharge data on 40,276,240 patients was collected from Nationwide Inpatient Sample Database (NIS) (2004-2008). Data on patients undergoing gastrectomy as the primary procedure was analyzed including age, gender, elective/non-elective admission, pre-operative length of stay (LOS), total LOS, and mortality. Eight age groups were compared for two procedures: total gastrectomy (TG) and partial gastrectomy (PG). Categorical data was compared using the Chi square test and continuous data using the Student’s t test.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to assess independent variables. Results: 13,799 patients underwent gastrectomy surgery with 23.7% having TG and 76.3% PG. Gastric carcinoma was the most common indication for TG, while benign gastric disease was more common for PG, especially in years 51 - 70 (p ± 12.8 and 64 ± 15 years respectively. Males underwent twice the number of TGs (p p % change noted in those 41 - 50 years (1500%). PGs performed decreased overall, especially in patients 81 years with the greatest % change in the oldest patients >91 years (13%). Non-elective admissions were more common for PGs (N = 4844, 41%) than TGs (N = 695, 21.2%). Mean pre-operative LOS and total LOS increased 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gastrectomy partial gastrectomy Total gastrectomy
下载PDF
Treatment of perforated giant gastric ulcer in an emergency setting 被引量:3
18
作者 Pradeep Kumar Hosni Mubarak Khan Safarulla Hasanrabb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CAS 2014年第1期5-8,共4页
AIM:To study and assess clinical outcomes of various modes of treatment for perforated giant gastric ulcer in an emergency setting.METHODS:From May 2010 to February 2013,20cases of perforated giant gastric ulcer(>2... AIM:To study and assess clinical outcomes of various modes of treatment for perforated giant gastric ulcer in an emergency setting.METHODS:From May 2010 to February 2013,20cases of perforated giant gastric ulcer(>2 cm)were operated on in an emergency setting.All the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features of peritonitis and were resuscitated aggressively before taking for surgery.In the first4 cases,primary closure was done after taking a biopsy and among these,the 3rdcase also underwent partial distal gastrectomy and gastrojejunostomy and the 4th case underwent a radical subtotal gastrectomy with D2 lymphadenectomy and gastrojejunostomy for malignancy.All the remaining 16 cases underwent partial distal gastrectomy and gastrojejunostomy.RESULTS:Among the first 4 cases,2 had an uneventful recovery and were discharged on the 6thpostoperative day.The 3rdand 4thpatients developed gastricfistula,leading to prolonged hospitalization.For the 3rd patient,conservative management was tried for 1 wk,followed by partial distal gastrectomy and gastrojejunostomy,and he was discharged on the 20thday after admission,while the 4thpatient underwent a radical subtotal gastrectomy with D2 lymphadenectomy and gastrojejunostomy.Postoperatively,he developed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multi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and expired on the 3rdpostoperative day of the second surgery.All the remaining 16 patients underwent partial distal gastrectomy and gastrojejunostomy and recovered well.Among these,4 of them were malignant and the remaining were benign ulcers.All had an uneventful recovery.The percentage of malignancy in our series was 30%(6 out of 20 cases).In our study,86%had an uneventful recovery,complications were seen in about 10%,and mortality was about 5%.CONCLUSION:In giant gastric ulcer,the chances of malignancy and leak after primary closure are high.So,we feel that partial distal gastrectomy and gastrojejunostomy is be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ant GASTRIC ULCER Primary CLOSURE Par-tial gastrectomy BIOPSY
下载PDF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对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谭永嘉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1期174-177,共4页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对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外科治疗的7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观察组使用单纯修补术,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胃肠激素、...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对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外科治疗的7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观察组使用单纯修补术,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胃肠激素、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十二指肠残端瘘、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的PGⅠ、PGⅡ、VIP、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精神活力、生活饮食等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更高,对机体创伤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胃肠激素水平明显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穿孔 胃大部分切除术 单纯修补术 疗效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单纯修补、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冬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3期57-58,共2页
目的分析单纯修补和胃部分切除术在急性胃穿孔的治疗中发挥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2~8月诊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分析,分为切除组和修补组患者各60例,研究组采用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修补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单纯修补和胃部分切除术在急性胃穿孔的治疗中发挥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2~8月诊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分析,分为切除组和修补组患者各60例,研究组采用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修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情况。结果切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高于修补组(P〈0.05)。结论在急性胃穿孔的治疗中采用单纯修补和胃部分切除术均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单纯修补术手术安全性高,胃部分切除的整个治疗效果更好,在临床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修补 胃部分切除术 急性胃穿孔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