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显像部分容积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英茂 耿建华 +2 位作者 田嘉禾 何义杰 陈盛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 部分容积效应是影响PET图像质量及定量分析精度的主要因素 ,本文目的是探讨PETFDG图像中热灶的部分容积效应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西门子ECATEXACTHR +型PET。实验模型为圆柱体内分布着 13个内径为 3~ 2 9mm的柱状热灶。热灶 (1... 目的 部分容积效应是影响PET图像质量及定量分析精度的主要因素 ,本文目的是探讨PETFDG图像中热灶的部分容积效应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西门子ECATEXACTHR +型PET。实验模型为圆柱体内分布着 13个内径为 3~ 2 9mm的柱状热灶。热灶 (18F FDG)的放射性浓度 36 3.94~ 8.5 5kBq/ml分 17次扫描。采用OSEM和FBP两种重建方法。由图像热灶的恢复系数及半高宽分析部分容积效应。结果 恢复系数随热灶尺寸的减小而减小 ;恢复系数和热灶的半高宽不随其实际放射性浓度而变化 ;不同的重建条件影响恢复系数和热灶的半高宽。结论 PET图像的部分容积效应随病灶尺寸的减小而加重 ;与重建条件有关 ;但不随病灶放射性浓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容积效应 PET 图像 恢复系数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的脑磁共振图像分割算法综述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权森 纪则轩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42,共15页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以其非介入、无损伤以及不受目标运动影响等特点,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精确的脑MR图像分割对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应用中,脑MR图像中存在的噪声...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以其非介入、无损伤以及不受目标运动影响等特点,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精确的脑MR图像分割对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应用中,脑MR图像中存在的噪声、灰度不均匀性、部分容积效应和低对比度等缺陷,都给脑MR图像的精确分割带来了巨大困难和挑战。本文基于模糊聚类模型的脑MR图像分割问题,从聚类类别数的确定、模型初始化、克服噪声、估计偏移场、克服部分容积效应、数据不确定性描述以及模型扩展7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国内外发展现状、应对技巧及改进策略,并分析存在的不足,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磁共振成像 图像分割 模糊聚类 空间信息 灰度不均匀性 部分容积效应
下载PDF
广义模糊Gibbs随机场与MR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颜刚 陈武凡 冯衍秋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82-1088,共7页
为了对图像进行准确、可靠的分割,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模糊集的软分割算法,并将广义模糊集和G ibbs场结合起来,提出了广义模糊G ibbs随机场模型,同时建立了广义模糊G ibbs分割(GFGS)算法。该算法是首先把每一个分割类看作是广义模糊类,... 为了对图像进行准确、可靠的分割,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模糊集的软分割算法,并将广义模糊集和G ibbs场结合起来,提出了广义模糊G ibbs随机场模型,同时建立了广义模糊G ibbs分割(GFGS)算法。该算法是首先把每一个分割类看作是广义模糊类,并以最大后验概率(MAP)为判别准则来决定每一个像素值的归类以及它属于该类的隶属度;然后用广义隶属度函数中负的部分来刻划数据中的异常值,使得该算法能有效地处理异常值;最后用该模糊类的质心来更新类的中心,并以人脑的仿真图像和临床MR图像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滤除噪声和处理部分容积效应,是一个分割能力强、稳健性好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模糊集 广义模糊Gibbs随机场 图像分割 部分容积效应
下载PDF
部分容积效应校正技术在PET/CT诊断单发肺结节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于丽娟 吴文凯 赵周社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6-308,共3页
目的采用部分容积效应(PVE)校正技术提高^(18)F-FDG PET/CT 对单发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 Jaszczak 模型,在模型内放置直径分别为24.8,19.7,15.6,12.4,9.85,7.82和4.9 mm 的"热区"小球,每个小球内含^(18)F-FDG 24 kBq/... 目的采用部分容积效应(PVE)校正技术提高^(18)F-FDG PET/CT 对单发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 Jaszczak 模型,在模型内放置直径分别为24.8,19.7,15.6,12.4,9.85,7.82和4.9 mm 的"热区"小球,每个小球内含^(18)F-FDG 24 kBq/ml,进行 PET/CT 模型扫描,获得恢复系数(RC)后,选择 PET/CT 显像阳性,病灶直径<25 mm 且有病理检查结果的24例单发肺结节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以最大 SUV(SUV_(max)≥2.5为标准,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二维(2D)扫描模式的 RC 值大于三维(3D)扫描模式的 RC 值,表明同等条件下2D 扫描模式 PVE 比3D 扫描模式小。PET/CT 的SUV_(校正)降低了对单发肺结节诊断的假阴性,使其灵敏度和准确性分别由原来的62.5%,62.5%提高为100.0%,87.5%。结论 SUV_(校正)的应用明显提高了 PET/CT 对肺结节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但是对肺结节诊断的特异性并无变化。采用 PVE 校正技术明显提高了 PET/CT 诊断直径<25 mm 的单发肺结节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部分容积效应
下载PDF
PET阳性结节灶的部分容积效应校正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从心 郭宁 +2 位作者 程午樱 朱朝晖 李方 《中国医疗设备》 2009年第8期17-19,35,共4页
目的研究PET阳性结节部分容积效应(P V E)的规律和校正方法。方法利用NEMA体模,在Siemens Biograph 64 True V型PET/CT和ECAT EXACT HR+型PET各自常规的全身采集和处理程序下,获得不同大小病灶(体积V为0.54~26.90 cm3)在不同病灶-本底... 目的研究PET阳性结节部分容积效应(P V E)的规律和校正方法。方法利用NEMA体模,在Siemens Biograph 64 True V型PET/CT和ECAT EXACT HR+型PET各自常规的全身采集和处理程序下,获得不同大小病灶(体积V为0.54~26.90 cm3)在不同病灶-本底比值(T/B,2.69~21.27)时测量值与实际值的差异,分析其规律并通过函数拟合建立校正方法。结果获得以上PET/CT在特定采集和处理条件下校正PVE的公式为:实际T/B=(实测T/B-0.59)/(0.17×ln(V)+0.37)+1.62;PET仪的校正公式为:实际T/B=(实测T/B-1.71)/(0.11×ln(V)+0.21)+1.52。结论在特定PET系统固定的采集和处理条件下,当阳性结节灶类似球体且内部较均一时,其PVE可用特定的数学公式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部分容积效应 校正方法
下载PDF
部分容积效应对SPECT/CT定量计算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黄克敏 冯彦林 +4 位作者 梁伟棠 李林 冯叶霞 邓大浪 贺伟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67-871,共5页
目的部分容积效应是影响核医学显像图像质量和定量精确性的主要因素。本文探讨部分容积效应对SPECT/CT定量计算结果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分别对Jaszczak圆筒模型以及IEC体模进行SPECT/CT断层显像,并进行CT衰减校正和散射校正以及三维有序... 目的部分容积效应是影响核医学显像图像质量和定量精确性的主要因素。本文探讨部分容积效应对SPECT/CT定量计算结果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分别对Jaszczak圆筒模型以及IEC体模进行SPECT/CT断层显像,并进行CT衰减校正和散射校正以及三维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3D-OSEM)图像重建。根据Jaszczak圆筒模型重建图像获得特定采集及重建条件下的系统容积灵敏度(cpm/k Bq),计算IEC体模内不同大小热区的绝对放射性活度(k Bq/ml),并与真实活度值进行比较,验算其定量精确性。比较特定采集及重建条件下不同大小热区定量精确性的差异,以及不同大小容积感兴趣区(VOI)、热区/本底比值(TBR)以及采集时间显像对定量精确性的影响。结果使用3D-OSEM重建算法、CT衰减校正、散射校正时,各球体的绝对放射性活度与真实活度值的差异与球体大小显著相关(r=-0.844,P<0.05),各球体平均定量误差随球体容积的增加而明显减小。不同VOI范围显著影响球体定量精确性。对于1.15~11.49 ml球体,其边缘的定量精确性明显低于中心,且各球体定量误差随VOI的减小而减小(r=0.999、0.992、0.994、0.767,P<0.05)。对于26.52 ml和0.52 ml球体,其定量误差与VOI大小无明显相关性(r=0.348、0.478,P>0.05)。不同TBR及采集时间显像中,高TBR显像各球体的平均定量误差(-44.19%)小于低TBR显像(-46.18%),20 s/帧采集显像(-44.33%)小于10 s/帧采集显像(-46.04%)。结论部分容积效应可显著影响SPECT/CT定量精确性,尤其对小病灶以及病灶的边缘部分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部分容积效应
下载PDF
双探头符合图像中冷灶的部分容积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耿建华 陈英茂 +3 位作者 陈盛祖 郑容 曹仲年 田嘉禾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239-243,共5页
部分容积效应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它使图像的像素值与实际值产生偏差。本文探讨部分容积效应对双探头符合图像中冷灶的影响。采用GE.Hawkeye符合成像设备及东芝AZ 618ECT模型。18F FDG的总活度从15.15MBq到204.33MBq分18次扫描。... 部分容积效应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它使图像的像素值与实际值产生偏差。本文探讨部分容积效应对双探头符合图像中冷灶的影响。采用GE.Hawkeye符合成像设备及东芝AZ 618ECT模型。18F FDG的总活度从15.15MBq到204.33MBq分18次扫描。图像重建采用OSEM算法,Hanning后滤波。由重建数据确定冷灶的恢复系数,分析部分容积效应。结果显示,冷灶恢复系数随其背景实际放射性浓度的增高而增大,并随冷灶尺寸的增加而减小。说明部分容积效应不仅随病灶尺寸的减小而增强,且随本底活度的增加而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探头符合探测 图像 部分容积效应 恢复系数
下载PDF
PET图像中球形病灶的部分容积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英茂 耿建华 +3 位作者 田嘉禾 徐白萱 姚树林 邵明哲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6-1142,共7页
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球形病灶(直径2~30 mm)位于各种背景(背景与病灶强度之比为0~0.7)中时,PET设备(分辨率3~15 mm)的成像实验。计算模拟图像中病灶的像素最大值、平均值及半高宽,由此探讨球形病灶PET... 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球形病灶(直径2~30 mm)位于各种背景(背景与病灶强度之比为0~0.7)中时,PET设备(分辨率3~15 mm)的成像实验。计算模拟图像中病灶的像素最大值、平均值及半高宽,由此探讨球形病灶PET成像的部分容积效应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建立部分容积效应校正方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对于任一分辨率和背景强度,图像上病灶信号强度的最大值及平均值随病灶直径的增大而呈S形增加;对于任一病灶直径和背景强度,病灶强度的最大值及平均值随分辨率的增大而呈倒S形减小;对于任一病灶直径和分辨率,病灶强度的最大值及平均值随背景强度线性增加,以背景为基点时,高出背景的病灶强度(最大值、平均值)与相应病灶真值之比不随背景强度变化;对任一病灶直径和分辨率,病灶半高宽不随背景强度变化;当病灶直径大于分辨率时,病灶半高宽与其真实直径很接近,但随分辨率变差,其接近程度也变差;当病灶直径小于分辨率时,病灶半高宽基本不再随直径变小而变小,而是基本等于空间分辨率,并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部分容积效应 影响因素 模拟实验
下载PDF
白质纤维重建过程中像素内交叉问题解决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明时 高伟 +4 位作者 赵欣 路会生 刘海婴 王力群 李德彪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4-359,共6页
由部分体积效应引起的像素内交叉现象一直是利用扩散张量图像(DT-MRI)数据重建脑内白质纤维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而区分交叉区域和非交叉区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和关键.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试图定义“交叉像素”和“非交叉像素... 由部分体积效应引起的像素内交叉现象一直是利用扩散张量图像(DT-MRI)数据重建脑内白质纤维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而区分交叉区域和非交叉区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和关键.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试图定义“交叉像素”和“非交叉像素”,并设计了一种改进的优化算法来恢复交叉像素内的多纤维取向信息,从而使纤维跟踪过程在交叉区域和非交叉区域分别采取各自最优的方向依据.模拟数据和真实扩散张量图像数据跟踪实验显示,该方法首先判断了交叉区域,然后纤维沿恢复后的方向通过了交叉区域,从而解决了白质纤维重建过程中的像素内纤维交叉问题,提高了跟踪精度,并减少了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素内交叉 扩散张量 白质纤维重建 部分体积效应
下载PDF
Partial Volume Effect on MR Elastography
10
作者 Daiki Ito Tomokazu Numano +3 位作者 Kazuyuki Mizuhara Toshikatsu Washio Masaki Misawa Naotaka Nitta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2017年第4期131-143,共13页
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 (MRE) allows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stiffness of tissues based on the tissue response to oscillatory shear stress. Shear wave displacements of the tissues are encoded as pha... 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 (MRE) allows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stiffness of tissues based on the tissue response to oscillatory shear stress. Shear wave displacements of the tissues are encoded as phase shifts and converted to stiffness (elastogram). Generally, a partial volume effect occurs when different materials are encompassed on the same voxel. In MRE, however, the partial volume effect occurs even if the voxel is filled with the same materials because wave displacements due to vibrations are spatially distribut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how the partial volume effect can affect the phase shift and the elastogram in MRE. We assumed that the partial volume effect appears only in the slice thickness direction and performed a simulation and MRE experiment with various slice thicknesses (1 - 19 mm), two types of imaging plane (coronal and axial) and two types of vibration frequency (100 and 200 Hz).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and the MRE experiment were similar, and indicated that the phase shift and the elastogram changed variously depending on the slice thickness, the wave pattern and the vibration frequency, even if the voxel was filled with the same material. To reduce the partial volume effect, it is necessary to perform the MRE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Use a wave pattern which barely causes this artefact, a smaller voxel size and a lower vibration frequ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 partial volume effect ARTEFACT ELASTICITY VISCOELASTICITY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螺旋CT扫描技术初步经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新 周长圣 +3 位作者 张军 顾海峰 罗松 郑玲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6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常规CT扫描条件的初步经验。方法:对25名成年膝关节置换患者在前后2次CT申请检查中实行适度增加曝光剂量和层厚的扫描,对比同一患者前后2次扫描所得图像中金属伪影、密度分辨率的情况。结果:患者第2次扫描图像的金...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常规CT扫描条件的初步经验。方法:对25名成年膝关节置换患者在前后2次CT申请检查中实行适度增加曝光剂量和层厚的扫描,对比同一患者前后2次扫描所得图像中金属伪影、密度分辨率的情况。结果:患者第2次扫描图像的金属伪影得到了明显的抑制,密度分辨率得到了提高。结论:适度提高曝光剂量,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图像中金属伪影的影响,提高密度分辨率。提高层厚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同时增大曝光量对处理金属伪影与密度分辨率在层厚方面的矛盾起到了重要的权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光剂量 层厚 金属伪影 密度分辨率 部分容积效应 信噪比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响应函数约束球面反卷积的纤维方向估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映钰 王远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7-1126,共10页
约束球面反卷积可以从大脑扩散磁共振成像数据中量化白质纤维取向分布信息,该方法仅适用于单壳的扩散磁共振成像数据;在包含各向同性扩散信号的白质组织中,该方法会提供错误的纤维方向信息。针对这一不足,本文在约束球面反卷积的基础上... 约束球面反卷积可以从大脑扩散磁共振成像数据中量化白质纤维取向分布信息,该方法仅适用于单壳的扩散磁共振成像数据;在包含各向同性扩散信号的白质组织中,该方法会提供错误的纤维方向信息。针对这一不足,本文在约束球面反卷积的基础上,结合多壳数据和多种扩散模型下估计的响应函数,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型响应函数的约束球面反卷积方法。多壳数据可以提高纤维方向估计的稳定性,多模型响应函数可以衰减脑白质中各向同性扩散信号,提供更加准确的纤维方向信息。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利用模拟数据和来自公开数据库的真实人脑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衰减白质组织中的各向同性扩散信号,克服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能更准确地进行纤维方向估计;重建的纤维方向分布稳定,伪峰少,而且对交叉纤维的识别能力也更强,为纤维束追踪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磁共振成像 约束球面反卷积 多模型响应函数 部分容积效应 纤维方向估计
原文传递
21例骶骨翼伪似骨破坏的CT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存友 陈义财 赵志贤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18期2344-2346,共3页
目的:探讨骶骨翼假性破坏的形成机制及表现以减少误诊。方法:对21例骶骨翼假性破坏病例行1mm~2mm薄层扫描或扫描后1mm~2mm薄层重建,并行MPR,SSD等重建,观察骶骨翼假性破坏的CT表现及其周围骨质情况。随机抽取160例腰骶椎轴位扫描病人... 目的:探讨骶骨翼假性破坏的形成机制及表现以减少误诊。方法:对21例骶骨翼假性破坏病例行1mm~2mm薄层扫描或扫描后1mm~2mm薄层重建,并行MPR,SSD等重建,观察骶骨翼假性破坏的CT表现及其周围骨质情况。随机抽取160例腰骶椎轴位扫描病人统计骶骨翼假性骨破坏的出现率。结果:160例腰骶椎轴位扫描中有4例出现骶骨翼假性破坏(2/120,1.67%)。21例骶骨翼见不均质性密度增高影,骨小梁结构模糊不清。1mm~2mm薄层扫描或重建及MPR、SSD重建后,病变不明显,髓腔密度同对侧比较基本正常。13例骶骨翼后缘皮质局限性缺省,凹面向后,边缘硬化。结论:骶骨翼假性破坏主要是由于部分容积效应所致。薄层扫描是消除该假象的主要方法。骶后缘局限性骨质缺损为重要的鉴别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翼 解剖 伪影 部分容积效应 薄层扫描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模型函数拟合法校正心肌PET显像中的部分容积效应
14
作者 马兴荣 外山比南子 张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1274-1277,共4页
目的 :PET心肌显像的准确性受到部分容积效应(PVE)的限制 ,一种模型拟合的方法用于校正该效应 .方法 :模型来自心肌断层图像的剖面曲线 ,与PET探头的响应函数卷积后再与测量的心肌PET数据作拟合 ,求出在最小二乘意义上最佳拟合时模型的... 目的 :PET心肌显像的准确性受到部分容积效应(PVE)的限制 ,一种模型拟合的方法用于校正该效应 .方法 :模型来自心肌断层图像的剖面曲线 ,与PET探头的响应函数卷积后再与测量的心肌PET数据作拟合 ,求出在最小二乘意义上最佳拟合时模型的参数 .心肌模型分为两类 :2个一维模型和 1个二维模型 .一维模型中的一个采用了 4个参数 :计数、本底、心肌壁厚及位置 ,另一个引入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作为第 5个参数 .一维模型是用 2个相距一定距离的方形波与高斯分布函数卷积生成 .二维模型只用上述的前 4个参数 ,但由二维的心肌断层图像与二维高斯分布函数卷积生成 .拟合采用迭代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所用的心肌断层数据分别来自 :计算机模拟、心肌模型和患者的PET检查结果 .结果 :对计算机模拟的心肌数据 ,即使心肌厚度在系统空间分辨率的 1 /4,二维模型的恢复因子 (RC)也在 0 .97~ 1 .1 0之间 .对一维模型 ,只有当心肌厚度大于系统空间分辨率的 1 .5倍时 ,RC才 >0 .9.二维模型用于心肌模型PET数据时 ,对不同的心肌厚度 ,RC都接近 1 .0 .二维模型对患者心肌PET采集图像中较薄的部分也能较好地作PVE校正 .迭代过程对较大的心肌厚度范围和不同的噪声水平都能收敛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容积效应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MAP-EM分割的冠脉斑块定量检测
15
作者 杨加臣 焦纯 +3 位作者 许健 张国鹏 张军英 卢虹冰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9年第2期138-142,共5页
心血管疾病逐步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约有70%的致命性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血管易损斑块破裂引起,因此,对于心血管斑块的早期检测、诊断及危险性评估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易损斑块的准确分割是危险性定量评估的前提。由于局部... 心血管疾病逐步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约有70%的致命性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血管易损斑块破裂引起,因此,对于心血管斑块的早期检测、诊断及危险性评估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易损斑块的准确分割是危险性定量评估的前提。由于局部容积效应的影响,传统的分割算法很难将易损斑块从周围组织中精确分割出来。MAP-EM算法通过建立组织混合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假设各组织服从高斯分布,各组织间相互独立,在最大后验概率前提下,用EM算法估计统计模型参数和组织混合比。通过和三位有经验的临床医生的十例病人手工分割结果作比较,本算法可以准确快速地将易损斑块从周围组织中分割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斑块 部分容积效应 MAP-EM分割 组织混合
下载PDF
CT结肠镜中的电子清肠:结肠增强滤波
16
作者 熊馨 李骏 +1 位作者 蔡金凤 康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64-1368,共5页
针对由于口服对比剂的部分容积效应,使得电子清肠存在两种伪影:伪软组织和软组织退化的问题,利用结肠增强滤波来进行电子清肠.首先在确定初始标记物区域时,采用发射射线法,去除伪软组织;然后利用Hessian矩阵的特征值针对不同的结构表现... 针对由于口服对比剂的部分容积效应,使得电子清肠存在两种伪影:伪软组织和软组织退化的问题,利用结肠增强滤波来进行电子清肠.首先在确定初始标记物区域时,采用发射射线法,去除伪软组织;然后利用Hessian矩阵的特征值针对不同的结构表现不同的特性,构造结肠软组织增强函数,同时增强空气中和标记物中的软组织.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减轻标记物中软组织退化,去除伪软组织,同时保存夹在标记物和空气之间的褶皱,与手动分割结果的重合率高达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清肠 CT结肠镜 部分容积效应 HESSIAN矩阵 结肠增强滤波
下载PDF
肾上腺肿瘤CT扫描诊断——附30例分析
17
作者 苏学曾 王蕾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85年第1期58-63,共6页
本文分析自1979年9月至1984年4月30例肾上腺肿瘤CT扫描资料。对19例原发瘤和1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CT扫描所见详细报道,并按不同病理类型和内分泌临床表现探讨CT表现特点。对2例肾上腺增生和3例非肾上腺肿瘤错误诊断为肾上腺肿瘤进行... 本文分析自1979年9月至1984年4月30例肾上腺肿瘤CT扫描资料。对19例原发瘤和1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CT扫描所见详细报道,并按不同病理类型和内分泌临床表现探讨CT表现特点。对2例肾上腺增生和3例非肾上腺肿瘤错误诊断为肾上腺肿瘤进行讨论分析。报道5例肾上腺转移瘤,3例为肺癌肾上腺转移,其中2例为小细胞未分化癌。提出肾上腺区重迭层扫描方法以利发现较小的瘤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密度值(CT值) 造影剂增强 部分体积效应
下载PDF
校正PET图像上病灶SUV值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耿建华 陈英茂 +2 位作者 田嘉禾 姚树林 陈盛祖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5-930,共6页
进行定量分析是PET技术重要的优势,但由于部分容积效应(PVE)的影响,使图像定量值失真。本研究建立一种校正PET图像上病灶标准摄取值(SUV)的方法。基于PET图像PVE形成原理及模拟实验,分析病灶图像上最大SUV与病灶真实大小、病灶真实SUV... 进行定量分析是PET技术重要的优势,但由于部分容积效应(PVE)的影响,使图像定量值失真。本研究建立一种校正PET图像上病灶标准摄取值(SUV)的方法。基于PET图像PVE形成原理及模拟实验,分析病灶图像上最大SUV与病灶真实大小、病灶真实SUV之间的关系,建立由图像上最大值校正SUV的方法,称之为最大值校正法。并通过PET模型实验,对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①最大值校正法:建立了用图像上病灶SUV最大值计算SUV校正值的公式。②实验验证:对不同大小的病灶,其SUV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校正,尤其对小于分辨率的病灶(4.7mm、3mm),校正效果更显著,SUV校正值的准确度提高了53.55%、54.17%和50.37%、68.52%。结论:建立了一种简单校正PET图像上病灶SUV的方法——最大值校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SUV 部分容积效应 校正方法
下载PDF
一种简单校正PET图像部分容积效应的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英茂 耿建华 +3 位作者 田嘉禾 邵明哲 姚树林 陈盛祖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31-1238,共8页
部分容积效应使PET图像中的病灶失真,影响临床定量诊断。本文建立一种临床实用的校正病灶失真的方法。方法:根据部分容积效应形成的原理,并基于柱形病灶的模拟实验结果,分析病灶断层图像特征剖线数据和一维病灶图像的关系。由此将二维... 部分容积效应使PET图像中的病灶失真,影响临床定量诊断。本文建立一种临床实用的校正病灶失真的方法。方法:根据部分容积效应形成的原理,并基于柱形病灶的模拟实验结果,分析病灶断层图像特征剖线数据和一维病灶图像的关系。由此将二维病灶图像部分容积效应校正问题转化为一维问题,称之为一维校正法。并通过柱型病灶模型的PET实验,对所建校正法进行实验检验。结果:①一维校正法:校正方法的三步骤及数学公式。②实验验证:直径大于分辨率(FWHM)的病灶,得到了很好的直径校正值,偏差在±6%内。直径小于分辨率的病灶,直径校正偏差较大。病灶放射性浓度均值受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随病灶变小而加重,对应病灶直径29—3mm,相对偏差从~-17%增加到- 80%以上。经校正后,偏差大幅减少,尤其对直径大于分辨率的病灶,放射性浓度基本得到了完全校正恢复,偏差都在±7%内。对直径小于分辨率的病灶(4.7mm、3mm),虽然没有完全校正恢复,但使偏差平均减小了近一半。结论:提出了一种二维病灶PET图像部分容积效应校正的方法——一维校正法,此方法简单快速,其校正效果令人鼓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部分容积效应 校正方法
下载PDF
一种改善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图像中部分容积效应的新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伟 陈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6-523,共8页
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图像是一种新颖的无侵入式的功能性磁共振图像。这类图像可以直观测量患者大脑血流量,对揭示患者是否患有老年痴呆症及判断相应的病症程度十分有效。然而,动脉自旋标记图像本身的分辨率不高,再加上扫描过程中不可避... 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图像是一种新颖的无侵入式的功能性磁共振图像。这类图像可以直观测量患者大脑血流量,对揭示患者是否患有老年痴呆症及判断相应的病症程度十分有效。然而,动脉自旋标记图像本身的分辨率不高,再加上扫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信号相叉污染和像素异质性等问题,使得部分容积效应在该类图像中普遍存在。部分容积效应会造成动脉自旋标记图像中信号还原失真,进而影响患者大脑血流量测量,对其病症判断带来不利影响。在文章中,一种基于单像素点信息的新颖算法被提出,改善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图像中的部分容积效应。大量的统计比较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能解决国际上现行的改善算法中不可避免的改善结果过度模糊、丢失大脑细节信息问题,还能对准确判断患者老年痴呆病症程度能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有约束最优化 实验设计 诊断 拉格朗日乘数 线性回归 磁共振成像 最优化 信噪比 光谱分辨率 支持向量机 动脉自旋标记 大脑血流量 老年痴呆症 磁共振图像 部分容积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