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腮腺腺淋巴瘤的CT及MRI诊断 被引量:109
1
作者 刘其顺 梁长虹 +3 位作者 黄飚 张忠林 刘艳辉 林华欢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3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学改变,影像学分析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为了探讨腮腺腺淋巴瘤发病...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3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学改变,影像学分析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为了探讨腮腺腺淋巴瘤发病部位特征,在腮腺矢状面将其分成4个象限。30例中男29例(96.67%),女1例;50岁以上者26例(86.67%)。结果30例患者37侧发病,共44个病灶,其中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者25个(56.82%);多发者10例(33.33%);42个病灶边界清楚;22例行CT检查共发现32个病灶,其中增强CT值上升的平均值为(29.27±14.11)HU,3例CT延迟扫描显示3个病灶强化延迟。8例行MR检查,共发现12个病灶,其内信号全不均匀。结论>50岁的男性患者,CT和(或)MRI发现腮腺浅叶的后下象限病灶,边界光整,内部密度或信号不均匀,有明显强化,而且多发者,诊断时应首先考虑腺淋巴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腺淋巴瘤 MRI诊断 MRI表现 病理学改变 影像学特征 组织病理学 回顾性分析 影像学分析 50岁以上 病灶数目 发病部位 CT检查 病灶强化 延迟扫描 MR检查 男性患者 信号 象限 矢状面 平均值 CT值 密度 后下 多发 边界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附84例分析) 被引量:58
2
作者 董越 伍健林 田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69-1472,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84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肿瘤MSCT扫描影像特征,探讨MSCT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肿瘤的MSCT检查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影像评价:病灶数目、位置,密... 目的回顾分析84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肿瘤MSCT扫描影像特征,探讨MSCT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肿瘤的MSCT检查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影像评价:病灶数目、位置,密度、双期增强程度和方式;静脉期与动脉期相比,增强动态变化程度:增高、无变化、减低和混合型,双期增强方式:均匀、不均匀,是否存在不强化的囊变坏死区。结果单发混合瘤40例;腺淋巴瘤29例(6例多发,2例为双侧多发病灶);基底细胞瘤10例(1例为单侧两个病灶);肌上皮瘤5例。肿瘤平扫都表现为大小约1-5cm的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肿块,部分病例有囊变。增强方式显著不同:腮腺混合瘤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静脉期呈轻度强化,较动脉期略明显,CT值约升高20Hu;腮腺腺淋巴瘤绝大多数病灶位于浅叶后下极,动脉期显著强化,静脉期呈轻度强化,较动脉期明显减低;腮腺基底细胞瘤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有较显著强化,两者无显著差别,CT值约升高40Hu;腮腺肌上皮瘤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有轻度强化,两者无显著差别,CT值约升高20Hu。结论不同类型的腮腺良性肿瘤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增强检查对于肿瘤的定性诊断有更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良性肿瘤 计算机断层成像
下载PDF
896例腮腺肿瘤临床回顾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赵志国 高丹 +1 位作者 王瑾 张力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6期605-609,共5页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总结腮腺肿瘤的发病情况、构成特点、临床检查及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5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896例腮腺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96例腮腺...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总结腮腺肿瘤的发病情况、构成特点、临床检查及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5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896例腮腺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96例腮腺肿瘤患者中,男432例,女464例,比例为1∶1.07;左侧431例,右侧454例,双侧11例;31~70岁年龄段为腮腺肿瘤高发阶段,其构成比为77.01%;良性肿瘤786例,恶性肿瘤110例,比例为7.15∶1。临床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8.95%,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88%。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基底细胞腺瘤分别占良性肿瘤的前3位;黏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腺样囊性癌分列恶性肿瘤的前3位。恶性肿瘤中,上皮及肌上皮来源占95.45%。检查方法主要为B超、CT和MRI。结论:腮腺肿瘤的病理类型复杂多样,综合考虑其发病特点、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腮腺肿瘤的诊断;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对确定手术方案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肿瘤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腮腺肿瘤切除患者围术期个性化舒适护理与叙事护理干预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28
4
作者 佟俊萍 王宁 +2 位作者 李静 董闯 李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4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在腮腺肿瘤切除患者围术期构建个性化舒适护理与叙事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9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拟行全麻手术的腮腺肿瘤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护理组(对照组)和个性化舒... 目的探讨在腮腺肿瘤切除患者围术期构建个性化舒适护理与叙事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9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拟行全麻手术的腮腺肿瘤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护理组(对照组)和个性化舒适护理结合叙事护理组(实验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舒适护理结合"叙事护理"的干预模式,术前、手术1周后分别使用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KPS评分和自我认同感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生活质量以及自我认同感进行评估,手术1周后对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于患者出院调查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手术1周后,实验组SAS、SDS及自我认同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评分,实验组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KPS评分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认同感评分,仅实验组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信度分析,自我认同感量表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为0.85;术后实验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肿瘤切除患者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实施个性化舒适护理与叙事护理干预模式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舒适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认同感,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此外大大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全麻手术 个性化舒适护理 叙事护理
下载PDF
腮腺良恶性肿瘤的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价值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闫大勇 赵媛 李润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期5-7,19,共4页
目的分析腮腺良恶性肿瘤的CT影像学表现,总结CT在是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为腮腺原发性良性肿瘤的51例患者及45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特征,96... 目的分析腮腺良恶性肿瘤的CT影像学表现,总结CT在是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为腮腺原发性良性肿瘤的51例患者及45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特征,96例患者均作CT平扫与增强扫描,影像学资料完整,并作统计学处理,分析CT在鉴别良恶性腮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96例患者,良性肿瘤51例,病灶共59个,恶性肿瘤45例,共计45个病灶;良性肿瘤患者部位、形态、密度、边界、囊变、淋巴结肿大及强化程度与恶性肿瘤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多呈浸润性生长表现,增强扫描后,有显著强化特点,有非规则坏死囊变表现,可见颈部淋巴结肿大,反之则多认定为良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CT 良恶性 鉴别 特点
下载PDF
功能性腮腺外科 被引量:24
6
作者 俞光岩 马大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08-910,共3页
涎腺肿瘤是常见口腔颌面部肿瘤之一,腮腺是涎腺肿瘤最常见的部位。腮腺肿瘤的功能性外科是指在根治肿瘤的基础上,尽量保存腮腺及其相关组织的功能。部分腮腺切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面神经损伤、减轻面部凹陷畸形、降低味觉出汗综... 涎腺肿瘤是常见口腔颌面部肿瘤之一,腮腺是涎腺肿瘤最常见的部位。腮腺肿瘤的功能性外科是指在根治肿瘤的基础上,尽量保存腮腺及其相关组织的功能。部分腮腺切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面神经损伤、减轻面部凹陷畸形、降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及保留腮腺功能。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可以降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保留腮腺导管可保留面神经深部腮腺的功能,保留耳大神经可避免或减轻耳垂麻木症状。对于低度恶性肿瘤与面神经紧贴者,保留面神经后采用术中冷冻加术后放疗,或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可有效预防肿瘤复发。利用天然隐蔽区,采用耳后或耳前发际内切口,可提高术后的美容效果。功能性腮腺外科的实施,可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腮腺切除术 功能性外科 面神经 腮腺咬肌筋膜
下载PDF
改良腮腺切除术与传统腮腺切除术对腮腺肿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雯文 白岫峰 胡一帆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5期754-756,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腮腺切除术与传统腮腺切除术对腮腺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取腮腺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行改良腮腺切除术;对照组37例,行传统腮腺切除术。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 目的比较改良腮腺切除术与传统腮腺切除术对腮腺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取腮腺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行改良腮腺切除术;对照组37例,行传统腮腺切除术。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生活质量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围手术期指标两组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4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复发率为2.33%,对照组为5.41%,两组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为83.78%,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0.47%,远高于对照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腮腺切除术对于腮腺肿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腮腺切除术 传统腮腺切除术 腮腺肿瘤 疗效
下载PDF
464例腮腺肿瘤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段青云 贾暮云 +4 位作者 张雄 王新木 朱旌 袁荣涛 卜令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目的:总结腮腺肿瘤发病情况、构成特点及临床检查、诊断方法。方法: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外科2005~2010年间经手术治疗的464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腮腺肿瘤发病男女性别及良恶性之比分别是1.1∶1和2.6... 目的:总结腮腺肿瘤发病情况、构成特点及临床检查、诊断方法。方法: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外科2005~2010年间经手术治疗的464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腮腺肿瘤发病男女性别及良恶性之比分别是1.1∶1和2.60∶1,30~70岁年龄段为腮腺肿瘤高发阶段,其构成比为74.24%。良性瘤中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为多发瘤,而腺样囊性癌、腺癌、黏液表皮样癌分别列为恶性肿瘤前三位。B超、CT、MRI是常规检查手段。结论:男性肿瘤发病比女性高,良性肿瘤比恶性高。B超、CT、MRI有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临床检查 诊断
下载PDF
口腔修复膜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9
作者 喻秀丽 杨凯 +3 位作者 项立 陈丹 张福军 李雅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59-1761,共3页
目的:评价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植入口腔修复膜对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107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59例实验组患者在腮腺浅叶摘除术后植入口腔修复膜,48例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未用口腔修复膜。术后5~11个月,... 目的:评价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植入口腔修复膜对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107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59例实验组患者在腮腺浅叶摘除术后植入口腔修复膜,48例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未用口腔修复膜。术后5~11个月,所有患者均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和碘-淀粉试验对味觉出汗综合征分别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主观评价发生率分别为3.4%(2/59)、39.6%(19/48)(P<0.05);客观评价发生率分别为8.5%(5/59)、62.5%(30/48)(P<0.05)。结论:口腔修复膜植入是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肿瘤 味觉出汗综合征 手术 口腔修复膜
下载PDF
不同类型腮腺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远期复发情况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江晓勇 杨志辉 +1 位作者 陈希希 杨幼萍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5期790-792,796,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腮腺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远期复发情况。方法对2011年3月—2015年12月间于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57例原发性腮腺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肿块组织冰冻切片送病理检查,比较不同类型患者...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腮腺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远期复发情况。方法对2011年3月—2015年12月间于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57例原发性腮腺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肿块组织冰冻切片送病理检查,比较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复发情况,并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复发危险因素。结果共检出良性肿瘤142例,其中,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和腺淋巴瘤(Warthin’s tumor,WT)的构成比较高(63.06%和24.21%);恶性肿瘤共15例。恶性肿瘤和WT患者的年龄均显著高于PA患者(均P<0.05);WT患者的男性比例、吸烟者比例、双侧发病比例、吸烟指数和肿块直径均显著高于PA和恶性肿瘤患者(均P<0.05)。恶性肿瘤和WT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A患者(P<0.05)。在28~60个月的随访过程中,5例WT患者和11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复发,PA患者未发生复发,WT患者的复发风险显著低于恶性肿瘤患者(HR=0.132,P<0.001);Cox回归显示,术后吸烟是WT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2.794,P<0.001)。结论 PA和WT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腮腺肿瘤类型,WT的发病年龄、男性与双侧发病比例和吸烟指数较高,WT和恶性肿瘤患者具有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吸烟是WT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多形性腺瘤 腺淋巴瘤 吸烟 预后
原文传递
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深叶良性肿瘤 被引量:19
11
作者 胡小华 黄桂林 +3 位作者 易杰 张霓霓 姚礼 张立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保存功能性外科在腮腺深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17例腮腺深叶良性肿瘤患者,其中位于深叶者12例,累及浅深2叶者5例,直径均≤3 cm。采用制备筋膜腺体瓣并预留出将要切除的肿瘤及周围腺体的方法,完整切除腮腺深叶及... 目的:探讨保存功能性外科在腮腺深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17例腮腺深叶良性肿瘤患者,其中位于深叶者12例,累及浅深2叶者5例,直径均≤3 cm。采用制备筋膜腺体瓣并预留出将要切除的肿瘤及周围腺体的方法,完整切除腮腺深叶及肿瘤同时保存腮腺浅叶功能。结果:全部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创口均Ⅰ期愈合,无涎瘘,外形满意;暂时性面瘫发生2例(11.76%)。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面瘫基本消失。结论:应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深叶良性肿瘤能有效保存腺体功能,减少面部凹陷畸形及味觉出汗综合征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腮腺切除术 功能性外科治疗
下载PDF
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宁佳羽 包伟晶 +2 位作者 郭华 周素娟 张丽琴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26例腮腺腺淋巴瘤病例资料,研究其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1.3岁。临床均表现为腮腺区无痛性缓慢生长的肿物,...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26例腮腺腺淋巴瘤病例资料,研究其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1.3岁。临床均表现为腮腺区无痛性缓慢生长的肿物,界限清楚;肉眼呈分叶状,包膜大多完整,质中,切面灰白灰褐色,可见囊腔;镜下可见嗜酸性上皮细胞和反应性淋巴细胞,上皮多呈乳头状排列,间质为淋巴细胞。结论:腮腺腺淋巴瘤为良性肿瘤,临床少见,多位于腮腺后下极,大多为单灶,多见于老年男性,吸烟为其诱因,可根据其独特的病理学特征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腺淋巴瘤 WARTHIN瘤 临床特点 病理研究
下载PDF
腮腺原发良、恶性肿瘤CT表现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程玉书 周正荣 彭卫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807-81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腮腺富含脂肪组织,与周围骨骼肌肉形成天然对比,CT能够较好地评价腮腺病变及其对周围结构的侵犯情况。术前CT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判断与评估能够有效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本研究探讨CT对腮腺原发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 背景与目的:腮腺富含脂肪组织,与周围骨骼肌肉形成天然对比,CT能够较好地评价腮腺病变及其对周围结构的侵犯情况。术前CT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判断与评估能够有效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本研究探讨CT对腮腺原发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提高术前定性诊断精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17例腮腺原发良性肿瘤和15例恶性肿瘤的CT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32例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生进行阅片分析。结果:本组良性肿瘤(14/17)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而恶性肿瘤(9/15)以分叶状或不规则肿块影常见,P=0.027。良性肿瘤(6/17)常出现散在小片状低密度灶,恶性肿瘤组未见散在片状低密度灶,P=0.019。良性肿瘤(13/17)大部分边缘光滑清晰,恶性肿瘤(11/15)多表现为边缘毛糙模糊,P=0.012。个别良性肿瘤(2/17)与胸锁乳突肌分界欠清,恶性肿瘤部分(9/15)侵犯咬肌或胸锁乳突肌,P=0.008。良性肿瘤均未见肿大淋巴结及血管神经侵犯,恶性肿瘤6例(6/15)出现肿大淋巴结,4例(4/15)出现神经血管侵犯,P值分别为0.006和0.038。结论:肿块的形态、边缘、内部低密度灶分布以及与邻近咬肌及胸锁乳突肌分界情况是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重要鉴别点,淋巴结转移及血管神经侵犯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征象。综合多指标观察分析,CT能对大多数腮腺良、恶性肿瘤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X线计算机 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腮腺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CT对照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白君 张朋 李亚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腮腺Warthin瘤的CT表现,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多形性腺瘤23个肿块、25例Warthin瘤35个肿块的CT表现。结果 58个肿块均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边缘清楚,两者的...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腮腺Warthin瘤的CT表现,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多形性腺瘤23个肿块、25例Warthin瘤35个肿块的CT表现。结果 58个肿块均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边缘清楚,两者的发病年龄、部位、平扫CT值及与同层咬肌的密度比较、增强后CT值、净强化CT值、与血管的密切程度、最大横纵径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腮腺的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对于中老年男性,发生于后下象限,平扫与同侧咬肌密度相当或略高,中等或明显强化,与周围血管关系密切,纵椭圆形肿块提示Warthin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多形性腺瘤 WARTHIN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腮腺肿瘤的CT及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6
15
作者 夏建东 江新青 彭国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9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腮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0例腮腺肿瘤的CT及MRI的表现。结果:90例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74例(82.2%),恶性肿瘤16例(17.8%)。在CT/MRI上,良性肿瘤大部分表现为位于腮...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腮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0例腮腺肿瘤的CT及MRI的表现。结果:90例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74例(82.2%),恶性肿瘤16例(17.8%)。在CT/MRI上,良性肿瘤大部分表现为位于腮腺浅叶的圆形、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密度/信号均匀;而恶性肿瘤,大部分位于腮腺深叶或跨叶,表现为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边缘不清,密度/信号不均匀,侵犯周围组织并伴淋巴结转移。结论:CT和MRI检查均能对腮腺肿瘤进行有效定位,并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腮腺腺淋巴瘤MRI表现与病理亚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吕良靓 王中秋 +2 位作者 张建华 周国兴 杜育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3期21-25,共5页
目的结合病理探讨腺淋巴瘤的MRI表现,试图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证实的腺淋巴瘤患者,均行MRI增强检查。结合其发病年龄、吸烟史等,重点观察肿瘤部位、形态、大小、边界、磁共振信号、增强程度、颈... 目的结合病理探讨腺淋巴瘤的MRI表现,试图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证实的腺淋巴瘤患者,均行MRI增强检查。结合其发病年龄、吸烟史等,重点观察肿瘤部位、形态、大小、边界、磁共振信号、增强程度、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统计分析MRI表现及与病理亚型的相关性。结果 18例共31个病灶,其中男17例,女1例;年龄53-83岁,平均62.8岁,14例有吸烟史。单发者11例、多发者7例。病灶位于腮腺后下极占81%(25/31),均有完整包膜,包膜能明显强化占74%(23/31)。肿瘤长轴平行于下颌骨升支占90%(28/31)。肿瘤实性部分增强后呈中度以上强化占74%(23/31);囊性成分MRI信号多变。颈部淋巴结增大占89%(16/18)。病理亚型为Ⅰ型占61%(19/31),MRI及病理多为囊实性病灶;Ⅱ型者占26%(8/31),MRI表现均为实性或伴小囊状病灶;Ⅲ型者占13%(4/31),均为实性肿块。结论腺淋巴瘤好发老年吸烟男性,有一定的特征(可多发、常位于腮腺后下极、纵向生长、有完整富血供包膜等)。MRI表现和病理密切相关:1)经典型(Ⅰ型)最常见,肿块为囊实性为主;2)上皮主导型(Ⅱ型)为实性肿块或伴小囊变;3)淋巴主导型(Ⅲ型)为相对均匀的实性肿块。囊性成分为蛋白成分,MRI信号复杂,实性成分多呈快进快出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腺淋巴瘤 病理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沿下颌缘支逆向解剖面神经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7
作者 吴文艺 张丽婷 +1 位作者 王朝阳 朱世泽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6-468,共3页
目的分析沿下颌缘支逆向解剖面神经方法切除腮腺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0年我科施行腮腺肿瘤切除术43例。腮腺浅叶切除31例,腮腺全切除12例。全部病例均采用下颌缘支逆行法解剖面神经。结果全组术后随访10~60个月,... 目的分析沿下颌缘支逆向解剖面神经方法切除腮腺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0年我科施行腮腺肿瘤切除术43例。腮腺浅叶切除31例,腮腺全切除12例。全部病例均采用下颌缘支逆行法解剖面神经。结果全组术后随访10~60个月,无肿瘤复发病例。2例术后腮腺瘘,14~23d痊愈。无永久性面瘫、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沿下颌缘支逆向解剖面神经的腮腺肿瘤手术方法解剖标志清楚,容易寻找,可有效降低面瘫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下颌缘支 腮腺肿瘤
下载PDF
CT灌注诊断腮腺肿瘤的临床价值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平仲 余强 +1 位作者 石慧敏 罗济程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73-577,共5页
目的:评价CT灌注方法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51例(53侧:良性肿瘤35侧;恶性肿瘤18侧)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于术前行CT灌注检查。CT灌注的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参数: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 目的:评价CT灌注方法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51例(53侧:良性肿瘤35侧;恶性肿瘤18侧)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于术前行CT灌注检查。CT灌注的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参数: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mit time,MTT)和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Wilcoxon符号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腮腺良性肿瘤的CT灌注参数分别为BF:(139.85±175.13)ml·100g-1·min-1;BV:(17.16±15.67)ml·100g-1;MTT:(13.27±4.42)s;PS:(24.38±14.52)ml·100g-1·min-1。腮腺恶性肿瘤的CT灌注参数分别为BF:(231.69±205.29)ml·100g-1·min-1;BV:(32.22±20.56)ml·100g-1;MTT:(11.40±3.95)s;PS:(38.28±19.00)ml·100g-1·min-1。统计结果显示:CT灌注参数BF、BV和PS的平均值在腮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而CT灌注参数MTT的平均值在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灌注检查方法对腮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灌注 腮腺 肿瘤
下载PDF
腮腺上皮来源性肿瘤超声图像特点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文宏 何娇 +1 位作者 周琳 刘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818-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上皮源性肿瘤超声声像图特点,并结合其病理组织学特点,为超声定性诊断及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102例腮腺上皮源性肿瘤,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不同良恶性肿瘤及... 目的探讨腮腺上皮源性肿瘤超声声像图特点,并结合其病理组织学特点,为超声定性诊断及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102例腮腺上皮源性肿瘤,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不同良恶性肿瘤及不同病理特点肿瘤的声像图差异。结果 102例病例中,肿块的超声检出率为100%,良性88例,恶性14例。其中多形性腺瘤38例,腺淋巴瘤30例,基底细胞腺瘤9例,淋巴上皮囊肿6例,肌上皮瘤3例,良性淋巴上皮病变2例,鳞癌5例,基底细胞腺癌1例,肌上皮癌1例,腺样囊性癌3例,腺泡细胞癌3例,腮腺淋巴上皮样癌1例。超声显示不同病理特点的肿瘤内部回声存在差异。肿瘤的形态和边界、伴钙化、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在良恶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有效的发现腮腺肿瘤性病变,对于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肿瘤 超声诊断 病理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腮腺肿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顾娅婷 孟宪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2192-2194,2197,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多层螺旋CT图像特点。方法对60例腮腺肿瘤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进行分析,并分别测量平扫和双期增强的CT值,判断其强化程度。结果 60例患者中发现良性肿瘤57例,恶性肿瘤3例。腺淋巴瘤发病平均年龄最高,且均为中老年男性...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多层螺旋CT图像特点。方法对60例腮腺肿瘤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进行分析,并分别测量平扫和双期增强的CT值,判断其强化程度。结果 60例患者中发现良性肿瘤57例,恶性肿瘤3例。腺淋巴瘤发病平均年龄最高,且均为中老年男性。混合瘤以中年女性多见,发病平均年龄各组最低。腺淋巴瘤平扫密度最高。增强特点:腺淋巴瘤表现为早期显著强化及快速流出,多形性腺瘤表现为延迟式强化,基底细胞瘤表现为显著持续强化,内见点状及裂隙状低密度;表皮粘液样癌增强表现缺乏特异性。结论 CT能对腮腺肿瘤进行准确定位,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在发病年龄、部位,平扫及增强后的强化程度及方式有一定的特异性,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