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增效安神止颤2号方(ZAZ2)对帕金森病PD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102名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ZAZ2组(n=65)与安慰剂组(n=37)。在服药前、服药1周以及服药13周后,分别使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积分、帕金森病...目的:评价增效安神止颤2号方(ZAZ2)对帕金森病PD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102名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ZAZ2组(n=65)与安慰剂组(n=37)。在服药前、服药1周以及服药13周后,分别使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积分、帕金森病次要症状量表以及解析加速度记录仪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ZAZ2组UPDRS Part IV积分、非运动症状量表积分以及夜间的平均活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其体现身体内在活动能力的幂型自相关指数α也有改善。结论:ZAZ2能够改善PD患者的运动与非运动症状,使患者获益;优化混乱碎片分析方法可作为评估帕金森病临床疗效的敏感、有效手段。展开更多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主要症状是由中脑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compact,SNc)的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死亡引起。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路易小体病理(Lewy pathology,LP)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最为突出,但SNc多巴胺神经...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主要症状是由中脑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compact,SNc)的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死亡引起。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路易小体病理(Lewy pathology,LP)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最为突出,但SNc多巴胺神经元为什么特别易遭受这两种病理损害尚不清楚。研究表明,与脑内其他神经元相比,SNc多巴胺神经元具有特殊的解剖形态、生理和生化表型。SNc多巴胺神经元具有高分支无髓鞘轴突和众多的突触终端,突触末梢物质和能量代谢的高要求需要大量的线粒体,巨大突触终端增加了突触蛋白质的表达、转运和降解的负担。SNc多巴胺神经元具有独特的自主起搏电活动和缓慢钙振荡特性,Cav1. 3钙通道活动及后续的级联反应增加了SNc多巴胺神经元线粒体负担,增加了基础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和自噬,降低了处理错误折叠蛋白质的能力。SNc多巴胺神经元特有的神经递质--多巴胺易被氧化成为反应性醌,具有潜在毒性,可破坏葡糖脑苷脂酶导致其活性降低,引起线粒体氧化应激和溶酶体功能障碍。总之,SNc多巴胺神经元具有的这些内在因素综合起来,可能导致了其对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路易小体病理损伤的易感性,并且SNc多巴胺神经元所处的神经网络障碍也促使了帕金森病的进展。认识到这些特征会对研究帕金森病相关病理学机制和阻止疾病进展创造新的机会。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特点及综合视听觉训练对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5例(Hoehn and Yahr分级1.5-3级),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2±11)岁。每位受试者在综合视听觉训练前、...【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特点及综合视听觉训练对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5例(Hoehn and Yahr分级1.5-3级),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2±11)岁。每位受试者在综合视听觉训练前、训练1周后、训练3月后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足底压力的测定,统计分析其特点及训练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双侧静态足底压力训练前排序为:8区>7区>4区>5区>3区>6区>1区>2区,训练1周后及3月后变化为:8区>7区>4区>5区>6区>3区>1区>2区,且症状较重侧拇趾部及第5中足骨部压力显著下降,身体重心向后调整,症状较重侧足中心漂移范围显著减小(P<0.05);动态足底压力测定中,训练前症状较重侧足跟着地期占支撑期0.3%,训练1周后及3月后分别上升为2.2%和5.8%,即患者步行状态下重心后移,足跟着地期在整个步行周期中所占比例显著提高(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特点为重心前移且两侧漂移范围大,行走时足跟着地不明显。综合视听觉训练可改善患者静态及动态足底压力分布,使重心稳定且后移,强化了步行中足跟落地,对于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增效安神止颤2号方(ZAZ2)对帕金森病PD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102名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ZAZ2组(n=65)与安慰剂组(n=37)。在服药前、服药1周以及服药13周后,分别使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积分、帕金森病次要症状量表以及解析加速度记录仪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ZAZ2组UPDRS Part IV积分、非运动症状量表积分以及夜间的平均活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其体现身体内在活动能力的幂型自相关指数α也有改善。结论:ZAZ2能够改善PD患者的运动与非运动症状,使患者获益;优化混乱碎片分析方法可作为评估帕金森病临床疗效的敏感、有效手段。
文摘【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特点及综合视听觉训练对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5例(Hoehn and Yahr分级1.5-3级),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2±11)岁。每位受试者在综合视听觉训练前、训练1周后、训练3月后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足底压力的测定,统计分析其特点及训练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双侧静态足底压力训练前排序为:8区>7区>4区>5区>3区>6区>1区>2区,训练1周后及3月后变化为:8区>7区>4区>5区>6区>3区>1区>2区,且症状较重侧拇趾部及第5中足骨部压力显著下降,身体重心向后调整,症状较重侧足中心漂移范围显著减小(P<0.05);动态足底压力测定中,训练前症状较重侧足跟着地期占支撑期0.3%,训练1周后及3月后分别上升为2.2%和5.8%,即患者步行状态下重心后移,足跟着地期在整个步行周期中所占比例显著提高(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特点为重心前移且两侧漂移范围大,行走时足跟着地不明显。综合视听觉训练可改善患者静态及动态足底压力分布,使重心稳定且后移,强化了步行中足跟落地,对于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