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麻复合胸椎旁阻滞对单孔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9
1
作者 朱雁铃 彭捷 +3 位作者 吴友平 谢洁红 张兴安 屠伟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单次胸椎旁阻滞对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C 组采用单纯全凭静脉麻醉,T 组于麻醉诱...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单次胸椎旁阻滞对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C 组采用单纯全凭静脉麻醉,T 组于麻醉诱导前采用超声引导下单次椎旁神经阻滞,术中行全凭静脉麻醉。两组患者术后均不采用镇痛装置,若术后静息时 VAS 评分〉4分,则予单次剂量地佐辛5~20 mg,一天最多不超过120 mg。记录术后1、4、8、12 h 的 Ramsay镇静评分,术前1 d、术后4、8、12、24 h 的机械痛阈值,术后第1次疼痛反馈时间,术后24 h 内地佐辛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 C 组比较,T 组术后8、12 h Ramsay 评分明显降低(P 〈0.05),术后4、8 h 机械痛阈值明显升高(P 〈0.05),第1次疼痛反馈时间明显延长(P 〈0.05),术后24 h 内地佐辛用量明显减少(P 〈0.05),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 〈0.05),术后24 h 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全麻复合单次胸椎旁阻滞可有效缓解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切口疼痛,减少术后24 h 内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有利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阻滞 单孔胸腔镜手术 镇痛 快速康复
下载PDF
超声引导椎旁阻滞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钱彬 林芩 +1 位作者 陈亭亭 陈丽君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8年第4期198-202,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椎旁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80例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椎旁组和对照组(n=40)。椎旁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前行术侧T2~T6胸椎旁阻滞,每个节段注射0.5%罗哌卡因3...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椎旁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80例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椎旁组和对照组(n=40)。椎旁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前行术侧T2~T6胸椎旁阻滞,每个节段注射0.5%罗哌卡因3 ml。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术毕行静脉自控镇痛。分别于麻醉前和术后48小时抽取静脉血样,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并计算CD4^+/CD8^+值。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48小时静息状态疼痛程度、恶心呕吐和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48小时:椎旁组CD3^+T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53.4±5.6)%v.s.(51.4±5.2)%,t=3.19,P<0.05];椎旁组CD4^+T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29.4±3.1)%v.s.(22.6±2.9)%,t=4.78,P<0.05];椎旁组CD8^+T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23.5±2.3)%v.s.(20.4±2.1)%,t=2.13,P<0.05];椎旁组NK细胞高于对照组[(11.8±1.3)%v.s.(10.1±1.2)%,t=3.17,P<0.05];椎旁组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1.3±0.1) v.s.(1.1±0.1),t=1.63,P<0.05]。椎旁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为(0.05±0.02)μg/(kg·min),低于对照组(0.09±0.03)μg/(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P <0.05)。与对照组比较,椎旁组患者术后48小时静息状态疼痛程度降低,舒芬太尼累积剂量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评分提高。结论超声引导椎旁阻滞可保护乳腺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同时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和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 细胞免疫功能 术后疼痛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下载PDF
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腰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薛雁鸣 薛朝霞 郝燕飞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50-455,共6页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部分患者即使得到及时治疗也发展成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尽早实施椎旁神经阻滞可以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本文就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腰段带状疱疹后神...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部分患者即使得到及时治疗也发展成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尽早实施椎旁神经阻滞可以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本文就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腰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阻滞 神经传导阻滞 带状疱疹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原文传递
血清β-内啡肽、强啡肽水平与肾肿瘤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倩 朱爱 +3 位作者 郭岩松 王明丽 张慧玲 张爱荣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0期1705-170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β-内啡肽、强啡肽水平与肾肿瘤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关系。方法 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肾肿瘤手术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n=45)接受全身麻醉后手术,观察组(n=45)在全... 目的 探讨血清β-内啡肽、强啡肽水平与肾肿瘤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关系。方法 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肾肿瘤手术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n=45)接受全身麻醉后手术,观察组(n=45)在全身麻醉前行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基本情况、血清指标及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分析血清β-内啡肽、强啡肽水平与肾肿瘤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关系。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 h比较,两组术后6h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血清β-内啡肽(β-EP)和强啡肽(DYN)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术后1 h、6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β-EP和DY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0、3.235、6.086、5.117、4.091、5.142,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β-EP、DYN水平与椎旁神经阻滞肾肿瘤术后VA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肾肿瘤手术的镇痛效果显著,且与血清β-EP、DYN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肽 强啡肽 肾肿瘤 椎旁神经阻滞 镇痛
下载PDF
区域麻醉在心脏手术快速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黄巧文 陆志伟 +3 位作者 林志坚 林欢 陈荣权 彭勇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3-977,共5页
正中劈开胸骨的心脏手术创伤大,术后加速康复一直是手术和麻醉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由于区域麻醉可以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减少手术应激,有益于术后镇痛,因此已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手术的辅助麻醉。由于心脏手术中心肺转流需要全身肝素化,... 正中劈开胸骨的心脏手术创伤大,术后加速康复一直是手术和麻醉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由于区域麻醉可以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减少手术应激,有益于术后镇痛,因此已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手术的辅助麻醉。由于心脏手术中心肺转流需要全身肝素化,区域麻醉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几种常见的应用于正中劈开胸骨的心脏手术的区域麻醉方式及其并发症等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为开胸心脏手术麻醉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麻醉 心脏手术 椎管内麻醉 胸椎旁间隙阻滞 胸部筋膜平面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大型动物胸部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涛 姜津津 付建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97-202,共6页
近年来,大型动物区域麻醉的研究领域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出现了多种胸部神经阻滞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的常规实施,使围手术期全身镇痛药物的用量大大减少,为多模式麻醉镇痛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这些技术对大型动物... 近年来,大型动物区域麻醉的研究领域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出现了多种胸部神经阻滞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的常规实施,使围手术期全身镇痛药物的用量大大减少,为多模式麻醉镇痛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这些技术对大型动物模型的建立和人类医学科研领域的发展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本文对近年来已经发表的与大型动物胸部脊柱旁神经阻滞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并结合相关解剖学、神经刺激器定位方法以及精准超声辅助技术,对犬胸椎旁阻滞、肋间神经阻滞以及竖脊肌平面阻滞进行综述,为大型动物区域麻醉时提供适当的参考资料,最终服务于科研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胸椎旁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竖脊肌平面阻滞 大型动物
下载PDF
超声引导椎旁阻滞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钱彬 陈亭亭 +1 位作者 林玮 姚玉笙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6年第3期152-156,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椎旁阻滞对乳腺癌患者早期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74例,年龄18~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I~II级,随机分为椎旁阻滞...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椎旁阻滞对乳腺癌患者早期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74例,年龄18~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I~II级,随机分为椎旁阻滞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椎旁阻滞组:超声引导下行手术侧椎旁阻滞,第一胸椎到第五胸椎(T1~T5)每个节段注射3ml,总共注射0.5%罗哌卡因15ml;对照组未进行椎旁阻滞。观察指标为患者术后24小时恢复质量(QoR-40评分)、患者术后24小时静息状态疼痛程度(平均VAS评分、最高VAS评分和累积舒芬太尼追加剂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椎旁阻滞组患者术后24小时QoR-40评分升高[183分(172~189分)vs.168分(154~182分)];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平均VAS评分和最痛VAS评分降低,累积舒芬太尼追加剂量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以上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椎旁阻滞可提高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早期恢复质量,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 疼痛 康复 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