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stinal acariasis in Anhui Province 被引量:27
1
作者 Li CP Wang 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97-600,共4页
The mites found in stored food and house comprise a large group of subclass Acari, belonging to the suborder Acardida of the order Acarifornes. They can be found in dust and vacuum samples from floors, furniture, matt... The mites found in stored food and house comprise a large group of subclass Acari, belonging to the suborder Acardida of the order Acarifornes. They can be found in dust and vacuum samples from floors, furniture, mattresse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dry fruit, grain, flour, sugar, and bedding. These mites are nidicolous and feed on organic debris, including sloughed human skin, fungi, spilled food, pollen, etc. These mites are particularly prevalent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dry fruit, grain, flour, sugar, beds, though carpeted floors near beds or couches may also have large numbers. The most common species are Acarus siro, Tyrophagus putrescentiae ,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 D . pteronyssinus, Glycyphagus domesticus, G. Ornatus, Carpoglyphus lactis and Tarsonemus granarius, etc. The viability of mites in storage is quite strong and they can invade and parasitize the intestines of humans[1 -15]. They can cause pulmonary acariasis[16-25] , urinary acariasis[26-33] and so on. The dejecta of mites is a quite strong allergen and can cause different allergic diseases[34-44]. Intestinal acariasis can be caused by some mites related to the way of diet intake and invading against intestinal mucosa, intestinal muscle[45-5a]. The first report of intestinal acariasis caused by these mites was made by Hinman et al (1934)[45]. From then on, all kinds of studies on the disease have been reported gradually. In order to make 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intestinal acariasi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isease was taken in some areas of Anhui Province from 1989 to 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E INFESTATION intestinal diseases parasitic epidemiology data collection tick control leukocytes COUNT
下载PDF
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部分流行地区蜱类分布调查 被引量:8
2
作者 宋丹丹 龚磊 +8 位作者 吴家兵 曹明华 张永根 刘一梅 张勇 汪金生 杨明 徐鹏鹏 高伟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67-269,280,共4页
目的调查安徽省安庆市和滁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区蜱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 2017年6月份选择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较高的安庆市4个自然村和滁州市4个自然村进行蜱类分布情况调查,采用人工布旗法采集外环境中的游离蜱,... 目的调查安徽省安庆市和滁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区蜱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 2017年6月份选择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较高的安庆市4个自然村和滁州市4个自然村进行蜱类分布情况调查,采用人工布旗法采集外环境中的游离蜱,宿主体检蜱法采集羊体表寄生蜱,分析蜱种和蜱密度。结果共捕获873只蜱虫,包括游离蜱虫212只和寄生蜱虫661只,隶属于1个科1个属2个种,游离蜱和寄生蜱均为硬蜱科的血蜱属,游离蜱中成蜱6只,经鉴定5只均为长角血蜱,另1只蜱种未明;寄生蜱中成蜱321只,主要为长角血蜱(99.4%),另外本次调查新发现大刺血蜱2只。游离蜱的平均密度为38.5只/人工小时·布旗。宿主动物羊的总染蜱率为83.3%,蜱密度为4.6只/宿主,蜱密度指数为5.5只/宿主。结论长角血蜱是安徽省滁州市和安庆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区的优势蜱种,且外环境中的游离蜱密度和宿主动物中寄生蜱密度均较高,当地生产生活的居民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游离蜱 寄生蜱 蜱密度
原文传递
二连浩特口岸鼠体寄生蜱感染病原体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曹晓梅 张晓龙 +8 位作者 房魏 乔舜 柳文进 杨鹏飞 魏怀波 田丽 姚李四 郭天宇 杨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调查二连浩特口岸鼠体寄生蜱种群组成及自然感染病原体情况。方法从捕获的鼠体上收集寄生蜱,提取单只蜱DNA基因组及总RNA,采用PCR或RT-PCR方法检测莱姆病螺旋体、Q热立克次体、巴贝西原虫、斑点热立克次体、无形体、森林脑炎病毒、... 目的调查二连浩特口岸鼠体寄生蜱种群组成及自然感染病原体情况。方法从捕获的鼠体上收集寄生蜱,提取单只蜱DNA基因组及总RNA,采用PCR或RT-PCR方法检测莱姆病螺旋体、Q热立克次体、巴贝西原虫、斑点热立克次体、无形体、森林脑炎病毒、布尼亚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结果共采集鼠体寄生蜱152只,分别为草原血蜱、银盾革蜱和亚东璃眼蜱,其中草原血蜱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98.03%。从草原血蜱、银盾革蜱和亚东璃眼蜱中检测到斑点热立克次体19份,检出率为12.50%,其他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二连浩特口岸地区存在斑点热立克次体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类 蜱媒病原体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二连浩特
原文传递
贵州省施秉县媒介蜱携带双芽巴贝斯虫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胜春 孟娇 +7 位作者 黄健胜 余福勋 吴家红 杨光红 江佳富 孙毅 曹务春 詹琳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4-261,共8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施秉县蜱的双芽巴贝斯虫感染情况。方法于2021-2022年在贵州省施秉县采集散养黄牛体表寄生蜱,经形态学分类后辅以16S rDNA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X1)基因检测鉴定蜱种类;用梨形虫18S rDNA对样本进行初筛,后用双芽巴... 目的了解贵州省施秉县蜱的双芽巴贝斯虫感染情况。方法于2021-2022年在贵州省施秉县采集散养黄牛体表寄生蜱,经形态学分类后辅以16S rDNA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X1)基因检测鉴定蜱种类;用梨形虫18S rDNA对样本进行初筛,后用双芽巴贝斯虫顶端膜抗原1(AMA-1)基因进行PCR验证及序列测定,所测序列通过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BLAST进行比对,采用邻接法构建进化树,掌握施秉县蜱携带双芽巴贝斯虫的遗传进化特征。结果共采集蜱样本615只,分子生物学鉴定有2属4种,分别为微小扇头蜱、镰形扇头蜱、长角血蜱和北岗血蜱;从微小扇头蜱体内检测到双芽巴贝斯虫核酸片段,结果表明,AMA-1基因序列与从菲律宾的牛血及苏丹的小亚璃眼蜱中检出的双芽巴贝斯虫有较近的亲缘关系,18S rDNA基因序列与印度的双芽巴贝斯虫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施秉县散养家畜体表寄生蜱体内携带双芽巴贝斯虫的核酸片段,提示施秉县媒介蜱可能存在巴贝斯虫感染。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开展蜱传原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蜱 梨形虫 双芽巴贝斯虫 贵州 施秉
原文传递
浙江省义乌市2020年山羊寄生蜱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心红 吴因平 +3 位作者 王金娜 董选军 陈莫娇 楼挺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初步掌握浙江省义乌市山羊寄生蜱情况,为蜱及蜱传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义乌市一群放养山羊,于2020年3-11月,每月下旬对放养山羊体表寄生蜱,采用体表检蜱法进行监测,对收集的蜱鉴定种类并记录数量,分析山羊体表蜱寄生情况。结... 目的初步掌握浙江省义乌市山羊寄生蜱情况,为蜱及蜱传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义乌市一群放养山羊,于2020年3-11月,每月下旬对放养山羊体表寄生蜱,采用体表检蜱法进行监测,对收集的蜱鉴定种类并记录数量,分析山羊体表蜱寄生情况。结果2020年3-11月共监测放养山羊90只,蜱类阳性山羊68只,阳性率为75.56%;捕获蜱311只,蜱指数为3.46;共监测到4种蜱,优势蜱种为镰形扇头蜱,占总数的45.02%(140只),其次为长角血蜱94只,占总数的30.23%。蜱指数3-5月及10月较高,全年幼、若、成蜱均有捕获。同时感染3种蜱的山羊5只,占总数的5.56%;同时感染2种蜱的山羊14只,占总数的15.56%。结论义乌市山羊寄生蜱阳性率较高,全年均有蜱类活动,3-5月和10月是寄生蜱活动的高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山羊 寄生蜱
原文传递
义乌市2021年家养动物寄生蜱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心红 吴因平 +1 位作者 杨秀玲 董选军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917-921,942,共6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义乌市家养动物寄生蜱情况。【方法】于2021年对义乌市家养动物寄生蜱进行监测、鉴定及分析。【结果】共监测452只家养动物,寄生蜱阳性306只,阳性率67.70%,捕获蜱2603只,蜱指数5.76,隶属于生蜱1科4属10种,长角血蜱为... 【目的】了解浙江省义乌市家养动物寄生蜱情况。【方法】于2021年对义乌市家养动物寄生蜱进行监测、鉴定及分析。【结果】共监测452只家养动物,寄生蜱阳性306只,阳性率67.70%,捕获蜱2603只,蜱指数5.76,隶属于生蜱1科4属10种,长角血蜱为优势蜱种(占59.16%),其次为镰形扇头蜱(26.32%)、微小扇头蜱(6.45%)。各种家养动物寄生蜱阳性率、蜱指数、蜱虫种类数依次为:山羊(74.37%、7.45、7种)、黄牛(62.50%、4.14、6种)、犬(54.62%、2.59、8种)。单只家养动物寄生≥2种蜱种的动物主要是山羊(25.99%)、掺和多重寄生蜱种以长角血蜱(91.26%)最多。山羊优势蜱种为长角血蜱(65.15%)及镰形扇头蜱(29.42%);黄牛优势蜱虫为微小扇头蜱(67.67%)及镰形扇头蜱(20.69%),犬优势蜱种为长角血蜱(57.14%)及豪猪血蜱(21.10%)。山羊、黄牛、犬3种家养动物蜱指数随季节变化其变化趋势也有所不同,山羊与犬蜱指数同长角血蜱消长呈一致,均为3月份为主高峰,9、10月份为次高峰;黄牛蜱指数与微小扇头蜱消长一致,有4月份、8—9月份2个高峰。幼蜱、若蜱、成蜱均有捕获,以若蜱为多,存在单只动物重叠寄生同种不同虫态蜱虫现象,山羊占比较高,其中以长角血蜱多见。【结论】义乌市家养动物寄生蜱较为普遍,蜱种类较多,以长角血蜱为优势蜱虫,危害较大,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蜱 家养动物 长角血蜱 山羊 黄牛 监测 义乌
原文传递
驻山东省部队野外驻训地域蜱种群调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光智 李兵 +2 位作者 王治 尹广庆 周青阳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摸清山东省野外部队驻训地域蜱分布和种群密度。方法驻训地域游离蜱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动物宿主寄生蜱采用动物体表捡蜱法。结果4个驻训地域均有蜱活动,蜱活动高峰期共捕获蜱虫12808只,经鉴定均为长角血蜱。不同驻训地域的蜱密度... 目的摸清山东省野外部队驻训地域蜱分布和种群密度。方法驻训地域游离蜱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动物宿主寄生蜱采用动物体表捡蜱法。结果4个驻训地域均有蜱活动,蜱活动高峰期共捕获蜱虫12808只,经鉴定均为长角血蜱。不同驻训地域的蜱密度存在显著差异性(F=6.791,P<0.05),以淄博市沂源县(199.73只/h)最高,其次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141.33只/h)和泰安市岱岳区(32.67只/h),济南历城区(17.60只/h)最低。相同驻训地域不同年份的蜱密度无明显差异性(F=0.583,P>0.05)。济南市历城区和泰安市岱岳区4月开始出现蜱,之后蜱密度迅速上升,5月达到最高峰。淄博市沂源县以羊染蜱率和染蜱指数(94.83%、96.9)最高,牛(77.78%、44.4)次之,犬类(63.16%、4.1)最低。未药浴羊群染蜱率为100.00%,染蜱指数为177.5;定期药浴羊群染蜱率为91.43%,染蜱指数为39.0。结论蜱在山东省部队驻训地域广泛分布,密度高峰期来临前的4月是孳生地防蜱的最佳时间,对蜱侵害度较高的山羊采取药浴防蜱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训地域 游离蜱 动物寄生蜱 蜱虫分布
下载PDF
粮食和中药材储存职业人群患尿螨病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朝品 王健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某省从事粮食和中药材储藏、加工的人员是否有尿螨病存在。方法 用皮肤挑刺试验和尿离心沉淀法对某省从事粮食和中药材储藏、加工等不同职业人群1994人进行尿螨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尿螨阳检率3.46%(69/1994),其中男女性阳检... 目的探讨某省从事粮食和中药材储藏、加工的人员是否有尿螨病存在。方法 用皮肤挑刺试验和尿离心沉淀法对某省从事粮食和中药材储藏、加工等不同职业人群1994人进行尿螨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尿螨阳检率3.46%(69/1994),其中男女性阳检率分别为3.95%(45/1140)和2.81%(24/854),男女患者之比为1.88:1,差异无显著性(P>0.05)。受检者中,从事中药材储藏加工者和从事粮食储藏加工者尿螨阳检率较高,分别为8.64%(37/428)和5.38%(22/409),与其他职业人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受检者皮肤挑刺试验结果显示+++、++、+、±、-者分别占1.96%、2.06%、1.81%、1.25%和92.93%。结论尿螨病在某省从事粮食和中草药储藏、加工的人群中并非罕见,其患病率与患者的职业、工作环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螨感染者 寄生虫病 尿螨病 流行病 蜱螨控制
下载PDF
Detection of Borrelia americana in the Avian Coastal Tick, Ixodes auritulus (Acari: Ixodidae), Collected from a Bird Captured in Canada
9
作者 John D. Scott Janet E. Foley 《Ope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2016年第3期207-216,共10页
We document the first record of Borrelia americana in Canada. This Borrelia was detected in an avian coast tick, Ixodes auritulus (Acari: Ixodidae), collected from a Varied Thrush, Ixoreus naevius, along coastal Briti... We document the first record of Borrelia americana in Canada. This Borrelia was detected in an avian coast tick, Ixodes auritulus (Acari: Ixodidae), collected from a Varied Thrush, Ixoreus naevius, along coastal British Columbia. Using real-time PCR and DNA sequencing of the flagellin gene, we determined that the borrelial amplicon from the I. auritulus nymph was 99% homologous with B. americana type strain SCW-41. Because patients infected with B. americana can be seronegative for Lyme disease, medical professionals should be willing to pursue molecular analyses and consider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Lyme disease-like symp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relia americana Lyme Disease Avian Coastal tick Ixodes auritulus Varied Thrush Songbird Bird parasitism CANAD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