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0排CT血管造影对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荣伟 许峰 +5 位作者 袁绍纪 吕学明 朱伟杰 卢培刚 刘建民 张叶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 评估320排CT血管造影(CTA)对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对38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前行320排CTA检查,观察肿瘤血管与颅脑血管、肿瘤与颅骨的关系,指导肿瘤切除术.结果 ... 目的 评估320排CT血管造影(CTA)对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对38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前行320排CTA检查,观察肿瘤血管与颅脑血管、肿瘤与颅骨的关系,指导肿瘤切除术.结果 320排CTA能清楚显示脑膜瘤的形态及其与邻近大血管、颅骨的三维关系和静脉窦的开放程度,38例患者均做到显微镜下全切除,其中SimpsonⅠ级26例,Ⅱ级1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暂时性偏瘫或原偏瘫加重8例,经治疗5例恢复正常.结论 320排CTA能提供脑膜瘤与邻近血管、颅骨和矢状窦的三维空间图像,为手术入路和术中矢状窦的处理提供有用信息,在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估中有其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320排CT 窦旁脑膜瘤 显微手术
原文传递
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冲 熊佳宁 +2 位作者 薛永 郎福新 田健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术后随访1~6.8年,平均(3.4±1.7)年,脑膜瘤术后复发15例(16.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4 cm、病理分级越高、Simpson切除分级越高、病理分型为WHOⅢ级、结节形或覃形的脑膜瘤及合并硬脑膜尾征是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直径长、肿瘤病理分级高、手术切除程度低、病理分型为WHOⅢ级、结节形或覃形的脑膜瘤及合并硬脑膜尾征是影响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矢状窦旁脑膜瘤 术后复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智勇 孙志刚 +3 位作者 包金锁 龚金山 商朝 张秀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MRV图像进行分析,观察瘤体对上矢状窦的压迫、侵蚀和闭塞程度,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5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中,6例瘤体与一侧静...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MRV图像进行分析,观察瘤体对上矢状窦的压迫、侵蚀和闭塞程度,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5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中,6例瘤体与一侧静脉窦壁外层附着,5例瘤体侵蚀静脉窦,4例瘤体长入上矢状窦内,窦腔完全闭塞,MRV所示与手术病理结果完全相符.结论:MRV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与上矢状窦关系的显示十分敏感,能够精确提供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上矢状窦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 临床 价值
下载PDF
320层CT对窦旁脑膜瘤瘤周水肿的灌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荣伟 许峰 +5 位作者 袁绍纪 朱伟杰 卢培刚 刘建民 张叶华 许鹏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采用320层CT灌注成像探讨窦旁脑膜瘤瘤周水肿产生机制。方法 45例窦旁脑膜瘤患者根据MRI检查T2相表现,分为二组:A组29例,肿瘤周围有不同程度水肿表现;B组16例,无瘤周水肿。术前行320层CT检查,将容积数据导入Toshiba公司的4D~灌注... 目的采用320层CT灌注成像探讨窦旁脑膜瘤瘤周水肿产生机制。方法 45例窦旁脑膜瘤患者根据MRI检查T2相表现,分为二组:A组29例,肿瘤周围有不同程度水肿表现;B组16例,无瘤周水肿。术前行320层CT检查,将容积数据导入Toshiba公司的4D~灌注专门软件包进行后处理。得出灌注图像及参数,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结果二组瘤组织CBF、CBV、MTT无明显差别(P>0.05),肿瘤组织的TTP:A组(13.8±1.4)s、B组(19.1±2.4)s,二组相差显著(P<0.01)。瘤周脑组织TTP:A组(0.5 cm、1.5 cm):(27.7±3.6)s、(24.1±3.2)s,B组:(14.8±1.3)s二组间有显著差别(P<0.01)。灌注成像与CTA图像融合能清晰显示供血动脉、肿瘤组织、脑组织、引流静脉以及与窦的关系,A组可见肿瘤引流静脉迂曲、引流不畅。结论 320层CT灌注成像对窦旁脑膜瘤血流灌注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肿瘤组织TTP延长可能是产生瘤周水肿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层CT 窦旁脑膜瘤 灌注成像 TTP
下载PDF
矢状窦旁脑膜术后脑出血及脑水肿原因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7
5
作者 蔡伦 熊左隽 +2 位作者 幸标 李俊 蔡琴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759-760,811,共3页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脑出血及脑水肿形成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并发脑出血及脑水肿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术后复查CT示脑水肿,加强脱水利尿治疗后好转;2例术后复查CT示瘤腔内少量出血伴重度脑水肿,激...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脑出血及脑水肿形成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并发脑出血及脑水肿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术后复查CT示脑水肿,加强脱水利尿治疗后好转;2例术后复查CT示瘤腔内少量出血伴重度脑水肿,激素治疗并加强脱水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复查CT示脑内血肿伴中线结构移位,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有轻偏瘫及癫痫,经功能锻炼后肌力在Ⅲ~Ⅳ级。结论术中静脉损伤可能是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脑出血及脑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前充分影像学评估、术中按临床分型充分保护静脉、术后规范化管理,可降低术后脑出血和脑水肿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窦旁脑膜瘤 术后脑水肿 术后脑出血 静脉保护
下载PDF
320排CTP及CTA对窦旁脑膜瘤瘤周水肿发生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殷长江 张荣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96-900,共5页
目的应用320排CT脑灌注成像和螺旋CT血管成像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瘤周水肿发生的机制及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0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于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的影像学诊断为良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66例患者.根据颅脑MRI... 目的应用320排CT脑灌注成像和螺旋CT血管成像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瘤周水肿发生的机制及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0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于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的影像学诊断为良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66例患者.根据颅脑MRI的T2相表现分为无瘤周水肿(22例)与瘤周水肿组(42例)。66例患者术前均行320排CTP及CTA扫描检查,扫描所得数据经处理得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比较2组瘤组织TTP数值的差异,由参数生成脑灌注图像、CTA图像及融合图.观察瘤周引流静脉腔径变化及矢状窦的侵及情况。结果2组中瘤周水肿组的瘤周组织(分别距离肿瘤边缘0.5cm、1.5cm)的TTP数值[(28.1±3.3)s、(24.5±2.8)s]要明显大于无瘤周水肿组的TTP数值(14.8±1.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沪〈0.05);对比图像融合发现,瘤周水肿组肿瘤引流静脉腔径变宽,形态迂曲,而入窦前部分腔径相对变细,形态挺直,表明引流不畅。结论肿瘤组织及瘤旁脑组织的TTP延长是伴发瘤周水肿脑膜瘤灌注扫描的重要特征表现;肿瘤组织血液回流不畅是瘤周水肿发生的可能机制;融合图对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排CT脑灌注成像 螺旋CT血管成像 矢状窦旁脑膜瘤 瘤周水肿
原文传递
外视镜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勇 郑新 +2 位作者 张晓青 李松 杨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06-1912,共7页
目的探讨外视镜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神经外科同一医疗组接受手术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外视镜组(22例)和显微镜组(28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外视镜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神经外科同一医疗组接受手术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外视镜组(22例)和显微镜组(28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以及术者体验。结果外视镜组与显微镜组患者性别(男/女:10/12 vs 12/16)、年龄[(50.7±10.2)vs(52.3±11.1)岁]、肿瘤大小[(20.79±25.04)vs(20.60±21.38)cm^(3)]均相似;2组手术时间[(217.73±59.66)vs(220.54±56.82)min]、术中出血量[(181.82±105.27)vs(189.29±103.06)mL]、肿瘤全切率(90.9%vs 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感染率等并发症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外视镜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能显示显微镜难以观察到的矢状窦旁硬膜缘下等大角度区域。外视镜系统下操作的舒适度优于显微镜,术中教学展示较显微镜更好。结论外视镜下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安全有效,具有舒适的人体工程学姿势、良好的手术团队参与度、优秀的教学效果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视镜 显微镜 矢状窦旁脑膜瘤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矢状窦旁脑膜瘤相关的静脉循环评估及其手术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尹腾昆 王守森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38-741,共4页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PsM)常导致上矢状窦狭窄或闭塞,引起静脉循环障碍,而侧支循环的建立为静脉回流提供了保障。详细准确的术前评估及合适的手术策略是实现保护正常静脉回流系统的前提。本文围绕PSM相关静脉系统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方法...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PsM)常导致上矢状窦狭窄或闭塞,引起静脉循环障碍,而侧支循环的建立为静脉回流提供了保障。详细准确的术前评估及合适的手术策略是实现保护正常静脉回流系统的前提。本文围绕PSM相关静脉系统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方法及其手术价值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 静脉保护 术前评估 手术策略
原文传递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苏裕茗 邓承能 谢坚 《系统医学》 2019年第9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5-2018年在该院接受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治疗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该研究共计纳入研究对象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手术治疗,分析病理分型及肿瘤切除... 目的分析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5-2018年在该院接受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治疗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该研究共计纳入研究对象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手术治疗,分析病理分型及肿瘤切除程度以及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肿瘤复发情况。结果病理分型结果为:3例不典型性患者、3例混合型患者、6例血管型患者、9例砂粒型患者、16例纤维型患者、13例内皮细胞型患者。依照Simpson脑膜瘤切除标准分级结果为:14例Ⅰ级患者、29例Ⅱ级患者、7例Ⅲ级患者。患者存活率为100%,17例一侧肢体无力患者中1例患者病情未见明显好转,2例患者术后病情加重,出现严重偏瘫,14例患者肌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术后4例术前肌力正常患者对侧肢体肌力出现减退反应,治疗后3周肌力明显恢复。术后4例患者肿瘤复发。5例颅骨瓣经高温灭活后还纳固定患者治疗后没有出现颅骨吸收表现。结论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应用显微手术治疗能够取得确切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低,在辅助应用影像学检查并保证手术操作方式以及手术入路的合理性,能够使出血量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功能区脑皮质、引流静脉以及矢状窦受损,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矢状窦旁脑膜瘤 大脑镰旁脑膜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磁共振黑血技术在矢旁脑膜瘤术前分型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祝玉琦 王东东 +3 位作者 全凯 陆逸平 尹波 黎元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黑血技术在矢旁脑膜瘤术前分型中的应用。方法对56例矢旁脑膜瘤患者术前行增强三维CUBE T1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脑膜瘤全切、伴或不伴矢状窦重建。两位放射科医生术前分别根据黑血序列对脑膜瘤进行分型,包括CUBEⅠ型(脑膜瘤... 目的探讨磁共振黑血技术在矢旁脑膜瘤术前分型中的应用。方法对56例矢旁脑膜瘤患者术前行增强三维CUBE T1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脑膜瘤全切、伴或不伴矢状窦重建。两位放射科医生术前分别根据黑血序列对脑膜瘤进行分型,包括CUBEⅠ型(脑膜瘤紧贴上矢状窦外侧壁)、CUBEⅡ型(脑膜瘤侵犯矢状窦一侧壁)、CUBEⅢ型(脑膜瘤侵犯上矢状窦顶壁)、CUBEⅣ型(矢状窦闭塞、伴或不伴对侧壁侵犯),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增强后CUBE T1序列可以为矢旁脑膜瘤术前分型提供可靠依据。观察者间一致性好(κ=0.831,95%置信区间0.706-0.955),讨论后的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性好(κ=0.755,95%置信区间0.602-0.908)。结论增强后CUBE T1序列可为矢旁脑膜瘤分型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旁脑膜瘤 分型 磁共振
下载PDF
矢状窦旁脑膜瘤术中静脉保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钱进 徐义昌 +2 位作者 许兴 张勇 陶振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7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颅内血肿及严重脑水肿形成的原因,探讨手术中颅内静脉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5—2012-04收治的19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患者术后头颅CT示术区瘤腔内出血,脑实质内血肿... 目的分析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颅内血肿及严重脑水肿形成的原因,探讨手术中颅内静脉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5—2012-04收治的19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患者术后头颅CT示术区瘤腔内出血,脑实质内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患者术后CT示严重脑水肿伴瘤腔内少量出血,经加强脱水治疗后改善;其余17例患者术后头颅CT提示不同程度脑水肿,经脱水治疗改善。结论术中颅内静脉损伤可能是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出血及严重脑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精巧的显微手术技巧,术中妥善保护好静脉,避免损伤,可减少术后血肿及严重脑水肿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窦旁脑膜瘤 静脉保护 颅内血肿 脑水肿 显微手术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对环氧化酶-2及症状改善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进松 郭孝龙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6期932-935,共4页
目的探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对环氧化酶-2及症状改善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并随机分成2组,每组45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 目的探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对环氧化酶-2及症状改善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并随机分成2组,每组45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环氧化酶-2水平,肿瘤切除Simpson分级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癫痫、四肢运动、感觉障碍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44%、2.22%、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5.56%、24.4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环氧化酶-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肿瘤SimpsonⅠ级、SimpsonⅡ级、SimpsonⅢ级切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出血发生率2.22%、癫痫发作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颅内出血发生率26.67%、癫痫发作率20%(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2.22%(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环氧化酶-2水平,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矢状窦旁脑膜瘤 环氧化酶-2 症状改善率
下载PDF
矢状窦旁复发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星 周毅 +4 位作者 敖祥生 刘汉东 张青松 胡克琦 徐廷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复发与外科治疗关系,以期降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17例矢状窦旁复发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显微手术,次全切除的行γ刀治疗。结果10例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切除多于90%)并术后γ刀治疗,...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复发与外科治疗关系,以期降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17例矢状窦旁复发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显微手术,次全切除的行γ刀治疗。结果10例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切除多于90%)并术后γ刀治疗,均恢复良好。随访1~7年,仅1例窦汇区恶性脑膜瘤再次复发。结论显微手术定位准确,全切程度可达SimpsonⅠ~Ⅱ级。次全切除的行放射外科治疗,可明显阻止肿瘤进一步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窦旁脑膜瘤 显微神经外科 放射治疗 疗效
下载PDF
320排CT灌注成像对矢状窦旁脑膜瘤诊治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荣伟 许峰 +5 位作者 袁绍纪 吕学明 朱伟杰 卢培刚 刘建民 张叶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9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320排CT灌注成像方法,评估其对该脑膜瘤诊治的价值。方法对38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前行320排CT检查,将容积数据导人Toshiba公司的4D-Perfusion专门软件包进行后处理,得出灌注图像及参数,包括脑血流量(CBF)、脑...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320排CT灌注成像方法,评估其对该脑膜瘤诊治的价值。方法对38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前行320排CT检查,将容积数据导人Toshiba公司的4D-Perfusion专门软件包进行后处理,得出灌注图像及参数,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结果 38例灌注图像均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轮廓。瘤组织CBF、CBV、TTP分别是(778.1±104.2)ml/100ml·min、(81.7±20.4)ml/100ml、(18.9±1.1)s,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瘤组织MTT是(7.4±2.2)s,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差别(P>0.05)。灌注成像与CTA图像融合能清晰显示供血动脉、肿瘤组织、脑组织、引流静脉及与矢状窦的关系。结论 320排CT灌注成像为矢状窦旁脑膜瘤血流灌注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对了解肿瘤内部血流状态及微血管的改变有一定的价值。灌注成像与CTA图像融合对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排CT 窦旁脑膜瘤 灌注成像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丹宁 《中外医疗》 2015年第7期153-154,共2页
目的分析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该院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8例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分析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该院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8例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3.45%)和偏瘫率(10.3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69%和34.48%)(P<0.05)。结论加强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围术期的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窦旁脑膜瘤 围术期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涛 刘明发 林恩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3期7-8,共2页
目的评价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4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均实施显微手术切除治疗,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4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轻微偏瘫情况,其余38例患者均恢复... 目的评价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4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均实施显微手术切除治疗,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4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轻微偏瘫情况,其余3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且经过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无患者发生复发情况。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7.99±10.32)分,高于治疗前的(49.32±1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的治疗满意度为(90.01±6.56)分,明显高于术后1周的(70.21±10.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窦旁脑膜瘤 显微手术 效果评价
下载PDF
神经导航血管融合成像辅助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海龙 危兆胜 +3 位作者 钟原 刘斌 王超超 王志刚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血管融合成像技术辅助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 2018年6月采用神经导航血管融合成像技术辅助显微外科治疗的31例累及矢状窦的脑膜瘤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切除程度:Si...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血管融合成像技术辅助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 2018年6月采用神经导航血管融合成像技术辅助显微外科治疗的31例累及矢状窦的脑膜瘤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切除程度:Simpson 1级切除16例(51.61%);Simpson 2级10例(32.26%);Simpson 3级4例(12.91%);Simpson 4级1例(3.22%).肢体麻木无力改善12例,2例无改善,2例加重;2例头痛症状持续,余5例症状消失;2例癫痫症状完全缓解,余1例需持续口服抗癫痫药物控制;体检发现肿瘤的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术后病检示Simpson 1级切除患者病理分级均为WHO分级Ⅰ级;Simpson 2级切除中,2例为WHO分级Ⅱ级,余8例为WHO分级Ⅰ级;Simpson 3级切除中,3例为WHO分级Ⅱ级,1例为WHO分级Ⅲ级;Simpson 4级切除的1例为WHO分级Ⅲ级;15例未达到Simpson 1级切除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放射治疗.随访3 ~ 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6个月,复发1例,为WHO分级Ⅱ级,予以再次手术治疗,术后已随访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对肿瘤及肿瘤基底部硬膜全切,术后有较低复发率,神经导航血管融合成像技术可指导术前手术计划、切口范围,为掌握肿瘤基底部矢状窦特征,术中处理矢状窦附着处肿瘤提供积极的参考依据,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窦旁脑膜瘤 神经导航血管融合成像 术前评估
下载PDF
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显微切除术后导致脑水肿相关因素分析
18
作者 许新强 张斌 马龙君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2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显微切除术后脑水肿形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在确山县人民医院行显微切除术治疗的86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其随访6个月,统计所有患者术后脑水肿发生情况.根据术... 目的:分析影响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显微切除术后脑水肿形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在确山县人民医院行显微切除术治疗的86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其随访6个月,统计所有患者术后脑水肿发生情况.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发生脑水肿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设计临床资料调查表,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对其随访6个月,86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行显微切除术后,发生脑水肿12例,发生率为13.95%.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静脉损伤、高血压史、术中脑出血量≥40mL、肿瘤直径≥4cm是导致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显微切除术后发生脑水肿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显微切除术后发生脑水肿可能与患者静脉损伤、高血压史、术中脑出血量≥40mL、肿瘤直径≥4cm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窦旁脑膜瘤 脑水肿 静脉损伤 高血压 脑出血
下载PDF
1.5 T磁共振3D-SPACE序列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秀艳 方晓 +6 位作者 肖明霞 王娜 张喆 孙晶 王彩杰 杨帆 申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三维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t h r e edimensional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s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3D-SPACE)序列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三维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t h r e edimensional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s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3D-SPACE)序列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CE-MRV)及3D-SPACE扫描,两名观察者对矢状窦旁脑膜瘤进行分型同时观察侧支循环显示情况。结果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CE-MRV及3D SPACE对矢状窦旁脑膜瘤分型的总准确率分别为80.0%、91.4%,3D SPACE分型准确率高于CE-MRV(P<0.05)。CE-MRV与3D SPACE对侧支循环的正确显示率分别为80.6%、82.5%(P>0.05)。结论1.5T磁共振3D-SPACE能够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分型的准确率且较清晰显示侧支循环情况,对于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静脉成像 三维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 矢状窦旁脑膜瘤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阵 杨卫忠 石松生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8年第5期486-489,共4页
目的:提高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23例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Simpson切除标准,Ⅰ级切除18例(78.3%),Ⅱ级切除5例(21.7%)。无手术死亡。17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2... 目的:提高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23例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Simpson切除标准,Ⅰ级切除18例(78.3%),Ⅱ级切除5例(21.7%)。无手术死亡。17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2例复发,分别补充伽玛刀治疗及再次手术。结论: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常可被早期发现,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及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中央区 矢状窦旁脑膜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