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型与三倍体型染色体C显带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谭奇伟 李得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5-37,共3页
本文以二倍体型及三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为材料,用BSG法对两者进行了染色体C显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C带带型基本相同,并且具有基本一致的2、4~7号染色体的C带多态性。因而认为三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是二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的同源... 本文以二倍体型及三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为材料,用BSG法对两者进行了染色体C显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C带带型基本相同,并且具有基本一致的2、4~7号染色体的C带多态性。因而认为三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是二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的同源三倍体。本文系国内首次报告二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染色体的C带多态性及三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具有C带多态性的同源染色体的多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并殖吸虫 染色体 二倍体型
下载PDF
二倍体型及三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的DNA重复顺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恩荣 郑韧坚 Cain GD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6-49,共4页
从东北地区获得两类型卫氏并殖吸虫,提取其基因组DNA。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两类型成虫基因组DNA的酶切片段。又用Southern印渍技术对两类型7种酶消化物的结果做了比较。显示两类型Bam HI、Hind Ⅲ及Eco RI的酶... 从东北地区获得两类型卫氏并殖吸虫,提取其基因组DNA。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两类型成虫基因组DNA的酶切片段。又用Southern印渍技术对两类型7种酶消化物的结果做了比较。显示两类型Bam HI、Hind Ⅲ及Eco RI的酶切结果基本相同,但Pst Ⅰ、DdeⅠ、HaeⅢ及HpaⅡ的结果却显示两类型的DNA重复顺序有明显差别。此结果在单个虫体DNA的杂交技术检测中也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殖吸虫 基因组 DNA 染色体
下载PDF
三氯苯达唑对卫氏并殖吸虫体壁及卵黄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许世锷 陈彩云 +2 位作者 金立群 陆秀君 陈家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2-345,共4页
目的: 观察三氯苯达唑在体内外杀灭卫氏并殖吸虫后, 虫体体壁及卵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被药物在体内、外杀死的虫体及对照组正常虫体, 按常规方法制成电镜样品, 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在药物作用下, 体壁的外质... 目的: 观察三氯苯达唑在体内外杀灭卫氏并殖吸虫后, 虫体体壁及卵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被药物在体内、外杀死的虫体及对照组正常虫体, 按常规方法制成电镜样品, 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在药物作用下, 体壁的外质膜及基质层裂解消失, 肌肉层有不同程度的坏死, 皮层细胞膜及卵黄细胞膜破坏消失,核膜部份破坏, 核内异染色质凝固、聚边、直至溶解。胞质内的高尔基体消失, 内质网扩张, 线粒体肿胀变性、直至溶解,但对糖原颗粒无明显影响。对体内虫体的破坏比体外严重。结论: 三氯苯达唑对卫氏并殖吸虫的体壁及卵黄细胞均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主要破坏细胞核、细胞的膜质结构以及微管系统, 并可使虫体皮层裂解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苯达唑 卫氏并殖吸虫 体壁 卵黄细胞
下载PDF
二倍体型与三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同工酶谱的发育变异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吴信忠 李树华 苗素英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63-270,共8页
采用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verticalPAGE)法分析比较了二倍体(2n)型与三倍体(3n)型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成虫的醛缩酶(ALD)、已糖激酶(HK)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同工酶谱,结果显示2... 采用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verticalPAGE)法分析比较了二倍体(2n)型与三倍体(3n)型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成虫的醛缩酶(ALD)、已糖激酶(HK)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同工酶谱,结果显示2n型与3n型卫氏并殖吸虫在不同发育期之间及两型吸虫相应各发育期之间ALD、HK及G6PD同工酶谱均显示变异,变异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同一个基因座位区的同工酶的酶带数目、迁移位置及活性发生变异;另一种是两型吸虫在有的发育期整个基因座位区无酶带显示。两型吸虫发育同工酶谱的差异反映了两型吸虫在发育进程中编码同工酶的基因遗传背景的差异。这一结果支持了两型卫氏并殖吸虫可为两个独立虫种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并殖吸虫 同工酶 发育 二倍体 三倍体 变异
下载PDF
三氯苯达唑体内外杀灭卫氏并殖吸虫的效果和虫体蛋白质、糖原及DNA含量测定 被引量:9
5
作者 许世锷 陆秀君 金立群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三氯苯达唑在家犬体内及体外培养中对卫氏并殖吸虫的杀虫效果 ,并取得大量死虫。探讨该药对虫体蛋白质、糖原及DNA含量的影响 ,为研究该药的杀虫机理奠定基础。方法 用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家犬 ,至粪检查到虫卵后 ,用三氯... 目的 探讨三氯苯达唑在家犬体内及体外培养中对卫氏并殖吸虫的杀虫效果 ,并取得大量死虫。探讨该药对虫体蛋白质、糖原及DNA含量的影响 ,为研究该药的杀虫机理奠定基础。方法 用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家犬 ,至粪检查到虫卵后 ,用三氯苯达唑口服治疗观察疗效。将从对照犬获得的活虫培养于BME培养液内 ,观察体外杀虫效果。用Lowry法测定虫体蛋白质含量 ;用Johnson法测定还原糖含量 ;用二苯胺显色法测定DNA含量。结果 治疗犬于服药后 3天及 5天解剖 ,均可获得大量死虫 ,杀虫率达 10 0 %。在体外培养中 ,加入药物后虫体的平均存活时间为 2 39天 ,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体内杀虫所取得的死虫较对照组的活虫 ,虫体显著缩小 ,重量减轻 ;体外培养中杀死的虫体 ,体积无明显缩小 ,但重量显著减轻。经测定体内外杀虫组与对照组之间 ,虫体蛋白质含量及DNA含量均有非常显著的减少 ;而虫体糖原的含量 ,体内杀虫组有非常显著的减少 ,而体外杀虫组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三氯苯达唑在体内外对卫氏并殖吸虫有良好的杀虫效果。药物主要作用于虫体的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或代谢 ,而对虫体糖原的合成与代谢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并殖吸虫 三氯苯达唑 蛋白质 糖原 DNA
下载PDF
卫氏并殖吸虫致病品系PCR-RAPD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钱宝珍 沈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卫氏并殖吸虫致病品系PCR-RAPD分子标记。方法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PCR-RAPD)技术,对浙江宁海小汀、宁海西溪、遂昌、临安等地卫氏并殖吸虫囊蚴进行遗传变异研究。结果通过8条寡核苷酸随机引物扩增,B17-1600bp为浙江宁海小汀肺... 目的探讨卫氏并殖吸虫致病品系PCR-RAPD分子标记。方法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PCR-RAPD)技术,对浙江宁海小汀、宁海西溪、遂昌、临安等地卫氏并殖吸虫囊蚴进行遗传变异研究。结果通过8条寡核苷酸随机引物扩增,B17-1600bp为浙江宁海小汀肺吸虫种群特异性DNA片段,A9-680bp为浙江宁海西溪,遂昌、临安三地肺吸虫种群共有特异性DNA片段。结论结果提示B17-1600bp,A9-680bp可作为卫氏并殖吸虫不同致病品系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并殖吸虫 RAPD 致病性
下载PDF
三平正并殖为主要病原的福建省漳平市肺吸虫病调查——纪念陈心陶教授百年诞辰暨三平正并殖命名40周年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永煌 林陈鑫 +9 位作者 李友松 温卫珊 周宪民 连国才 程由注 陈文金 陈宝建 李燕榕 许龙善 华卫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58-162,171,共6页
目的调查漳平市肺吸虫虫种的第一、二中间宿主及人群的感染率。方法按水系或地理分布采集全市乡镇村的淡水蟹类检查肺吸虫囊蚴;对山羊隔、城口和香寮村人群作肺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者的血清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抗体。结果发现的... 目的调查漳平市肺吸虫虫种的第一、二中间宿主及人群的感染率。方法按水系或地理分布采集全市乡镇村的淡水蟹类检查肺吸虫囊蚴;对山羊隔、城口和香寮村人群作肺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者的血清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抗体。结果发现的病原虫种为三平正并殖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以前者为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放逸沟短沟蜷和福建拟钉螺,发现的溪蟹有4种,即福建华溪蟹、永安马来溪蟹、平和华溪蟹和华南溪蟹属一新种,但只在福建华溪蟹中检及阳性,阳性率为9.01%(10/110),人群皮内试验阳性率为6.90%(106/1536),山羊隔、城口、香寮村的人群皮试验分别为7.87%(40/508)、5.04%(26/516)和7.81%(40/512),而这3个村皮内试验阳性者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00%(6/40)、7.69%(2/26)和7.50%(3/40)。结论漳平市为闽西肺吸虫轻度流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吸虫病 三平正并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下载PDF
McAbDot-ELISA检测卫氏并殖吸虫循环免疫复合物 被引量:6
8
作者 段义农 张耀娟 +2 位作者 章子豪 侯敏 吴观陵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34-36,共3页
应用Dot-ELISA法,以抗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单克隆抗体IF8A3检测了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犬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动态。感染后1~2wk可以检测到免疫复合物,3~4wk阳性滴度逐渐上升,5~6wk处于较高水平,第8wk达高... 应用Dot-ELISA法,以抗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单克隆抗体IF8A3检测了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犬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动态。感染后1~2wk可以检测到免疫复合物,3~4wk阳性滴度逐渐上升,5~6wk处于较高水平,第8wk达高峰,然后较快地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抗原特异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具有明显的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Dot-ELISA检测特异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可用于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活动性感染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并殖吸虫 单克隆抗体 DOT-ELISA CIC
下载PDF
我国松阳和宽甸地区卫氏并殖吸虫的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吴信忠 李树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61-267,共7页
作者采用Disc-PAGE电泳对我国浙江松阳和辽宁宽甸夹皮沟二倍体型和三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的乳酸脱氨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型卫氏并殖吸虫的LDH、MDH和EST同工酶酶带的数目、Rf值、优势同... 作者采用Disc-PAGE电泳对我国浙江松阳和辽宁宽甸夹皮沟二倍体型和三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的乳酸脱氨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型卫氏并殖吸虫的LDH、MDH和EST同工酶酶带的数目、Rf值、优势同工酶带的位置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否属种的特征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并殖吸虫 同功酶
下载PDF
两型卫氏并殖吸虫蛋白质及其抗原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韧坚 王恩荣 George Cain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19,共3页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电泳转移酶标免疫印斑技术(Western-blot)对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型和三倍体型成虫的蛋白质及其抗原性进行了比较研究。SDS-PAGE结果表明,两型虫株的结构蛋白质均具有基本相同的分子量。Westernblo...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电泳转移酶标免疫印斑技术(Western-blot)对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型和三倍体型成虫的蛋白质及其抗原性进行了比较研究。SDS-PAGE结果表明,两型虫株的结构蛋白质均具有基本相同的分子量。Westernblot的分析结果显示,两型虫株的主要抗原22.5KD蛋白质区带均能分别与狗、犬鼠和兔抗两型虫株血清反应;两型虫株的27/28/兆9KD蛋白质区带分别与狗抗两型虫株血清发生反应。本研究结果表明,卫氏并殖吸虫的二倍体型和三倍体型虫株的蛋白质及其抗原性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并殖吸虫 蛋白质区带 同源性
下载PDF
卫氏肺吸虫重组抗原的制备及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侯敏 刘剑南 +3 位作者 姚永伟 褚宏亮 张耀娟 章子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7-469,514,共4页
目的纯化重组细菌Pw鄄1/pRSETB/BL21的表达产物肺吸虫重组抗原,复性后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病患者、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应用前景。方法通过分步洗涤及透析对细菌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纯化,进一步做快速液... 目的纯化重组细菌Pw鄄1/pRSETB/BL21的表达产物肺吸虫重组抗原,复性后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病患者、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应用前景。方法通过分步洗涤及透析对细菌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纯化,进一步做快速液相层析纯化,比较前后两法的纯化效果。初步纯化产物经氧化/还原型谷胱苷肽复性后即为重组蛋白抗原(以下简称重组抗原)。用该重组抗原,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血吸虫、肝吸虫、囊虫和包虫病患者以及正常人血清中相应抗体,并与卫氏肺吸虫粗抗原做比较。结果经分步洗涤及透析纯化后的重组抗原纯度已较高,快速液相层析进一步纯化效果不明显。以初步纯化后经复性的重组抗原进行ELISA法检测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敏感性为91.07%,与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粗抗原检测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敏感性虽为100%,但与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交叉反应率分别为血吸虫病11.43%,肝吸虫病4.84%,囊虫病3.22%,包虫病5.88%,正常人为2.5%。结论研究制备的重组抗原应用于肺吸虫病的免疫诊断特异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肺吸虫 重组抗原 纯化 ELISA
下载PDF
卫氏肺吸虫成虫cDNA文库的多抗筛选 被引量:7
12
作者 凌家俭 章子豪 张耀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3-475,F002,共4页
目的 :从卫氏肺吸虫成虫 c DNA文库中筛选并鉴定可用于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的基因克隆。方法 :采用预吸收成虫抗原免疫兔血清 ( IRS,多抗 )筛选阳性克隆 ,经 PCR扩增后测定其插入片段的大小。用辅助噬菌体做体内剪切 ,以抗生素平板筛选... 目的 :从卫氏肺吸虫成虫 c DNA文库中筛选并鉴定可用于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的基因克隆。方法 :采用预吸收成虫抗原免疫兔血清 ( IRS,多抗 )筛选阳性克隆 ,经 PCR扩增后测定其插入片段的大小。用辅助噬菌体做体内剪切 ,以抗生素平板筛选含重组质粒的阳性菌落。选取插入片段不同的两个克隆测定其 DNA序列 ,用 BL AST软件对所得 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得到 P.w- 2 ,P.w- 4两个阳性克隆 ,长度分别为 80 1bp和 10 5 3 bp,分别与卫氏肺吸虫原组织蛋白酶 L和卫氏肺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同源 ,同源程度分别为 99%、86%。结论 :用卫氏肺吸虫成虫多抗筛选成虫 c DNA文库 ,所获 P.w- 2和 P.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肺吸虫 CDNA文库 免疫学筛选 并殖吸虫 肺吸虫病 诊断 预防
下载PDF
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犬循环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韶红 周晓农 +1 位作者 张永年 陈家旭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7年第5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人工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犬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和循环抗原的动态变化。方法按常规方法从阳性溪蟹中分离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并定量感染家犬,从感染后d4开始采血分离血清,用多抗dot-ELISA法检测犬血中循环抗原(CAg),观察从d4到d133之... 目的观察人工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犬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和循环抗原的动态变化。方法按常规方法从阳性溪蟹中分离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并定量感染家犬,从感染后d4开始采血分离血清,用多抗dot-ELISA法检测犬血中循环抗原(CAg),观察从d4到d133之间感染犬血中循环抗原(CAg)及对感染卫氏并殖吸虫2个月的犬用吡喹酮治疗前后血清循环抗原(CAg)的动态变化。用ELISA法检测从感染2w至19w不同间隔时间内犬血清中特异性抗体(Ab)的动态变化。结果人工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家犬,有2只犬在感染d6时有循环抗原出现,d10 6只感染犬都能检测到循环抗原,检出稀释度在1∶8~1∶128之间,到感染后14d时,稀释度最高可达到1∶256,并一直维持到34d,56d以后逐渐下降,到84d下降至零。对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犬用吡喹酮治疗3d后,其循环抗原有短暂出现上升的趋势,但在6d后逐渐下降并消失。感染犬在4周时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抗体最高滴度维持时间为4周~12周,并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结论犬在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后的10~56d内,用多抗dot-ELISA法可在其血清中检测到循环抗原(CAg),得出在这段时间检测循环抗原具有早期诊断价值。但感染犬在用吡喹酮药物治疗后有短暂的循环抗原出现,一周后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并殖吸虫 循环抗原 特异性抗体
下载PDF
Simultaneous Paragonimus infection involving the breast and lung:A case report 被引量:5
14
作者 Moon Young Oh Ajung Chu +4 位作者 Jeong Hwan Park Jong Yoon Lee Eun Youn Roh Young Jun Chai Ki-Tae Hw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24期4292-4298,共7页
BACKGROUND Paragonimiasis is a food-borne parasitic infection caused by lung flukes of the genus Paragonimus. Although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infection is the pleuropulmonary area, the parasite can also reach other p... BACKGROUND Paragonimiasis is a food-borne parasitic infection caused by lung flukes of the genus Paragonimus. Although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infection is the pleuropulmonary area, the parasite can also reach other parts of the body on its journey from the intestines to the lungs, ending up in locations such as the brain,abdomen, skin, and subcutaneous tissues. Ectopic paragonimiasis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due to the rarity of this disease.CASE SUMMARY Here, we report a rare case of simultaneous breast and pulmonary paragonimiasis in a woman presenting painless breast mass and lung nodule with a history of eating raw trout.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serologic testing and tissue confirmation of the breast mass were performed.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surgical resection of the mass and praziquantel medication.CONCLUSION Ectopic paragonimiasis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due to the rarity of this disease.Thus, thorough history-taking and clinical suspicion of parasitic infection are impor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GONIMIASIS paragonimus westermani Parasitic infection Breast mass Lung nodule Case report
下载PDF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cDNA文库的单抗筛选 被引量:5
15
作者 凌家俭 章子豪 张耀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8-50,53,共4页
目的 从卫氏并殖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并鉴定出可用于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的基因克隆。方法 采用预吸收的抗肺吸虫成虫单克隆抗体筛选多次后得到 5个阳性克隆 ,经PCR扩增后测定其插入片段的大小。用辅助噬菌体做体内剪切 ,以抗生素... 目的 从卫氏并殖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并鉴定出可用于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的基因克隆。方法 采用预吸收的抗肺吸虫成虫单克隆抗体筛选多次后得到 5个阳性克隆 ,经PCR扩增后测定其插入片段的大小。用辅助噬菌体做体内剪切 ,以抗生素平板筛选含重组质粒的阳性菌落。其中 3个克隆测定其DNA序列 ,用BLAST软件对所得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得到 1,2 ,4三个不同阳性克隆 ,其长度分别为 1783bp、397bp和 1132bp ,分别与卫氏并殖吸虫卵黄铁蛋白 (P wyolkferritin)基因、鞘脂激活蛋白A(DictyosterliumdiscoideumsaposinA)基因和曼氏血吸虫主要卵抗原 (Smmajoreggantigen -P4 0 )基因同源。 结论 本研究首次报道用抗肺吸虫成虫单克隆抗体筛选卫氏并殖吸虫成虫cDNA文库 ,所获克隆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肺吸虫 CDNA文库 免疫学筛选 单克隆抗体 卫氏并殖吸虫病
下载PDF
3种ELISA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木新 陈家旭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评价3种人体并殖吸虫病ELISA试剂盒的检测效果。方法采用本研究室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排泄-分泌物抗原(ES)、成虫可溶性抗原的半纯化抗原(s Ag)包被的人体并殖吸虫病ELISA试剂盒(ES-ELISA和s Ag-ELISA)及广东某生物公司生产的并... 目的评价3种人体并殖吸虫病ELISA试剂盒的检测效果。方法采用本研究室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排泄-分泌物抗原(ES)、成虫可溶性抗原的半纯化抗原(s Ag)包被的人体并殖吸虫病ELISA试剂盒(ES-ELISA和s Ag-ELISA)及广东某生物公司生产的并殖吸虫Ig G抗体检测试剂盒(GD-ELISA),分别检测45份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218份其他寄生虫病患者血清和80份健康人血清,评价3种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效果。结果 GD-ELISA、ES-ELISA和s Ag-ELISA 3种试剂盒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95.6%(95%CI:89.6%~100.0%)、93.3%(95%CI:86.0%~100.0%)和86.7%(95%CI:76.8%~96.6%),特异性分别为88.6%(95%CI:85.0%~92.2%)、88.9%(95%CI:85.3%~92.5%)和99.0%(95%CI:97.9%~100.0%),约登指数分别为0.84、0.82和0.86。结论 s Ag-ELISA试剂盒检测效果较好,比GD-ELISA和ES-ELISA两法更适用于我国并殖吸虫病临床样本的复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殖吸虫病 卫氏并殖吸虫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敏感性 特异性 约登指数 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福建省延平区肺吸虫病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林正高 李友松 +8 位作者 张芝平 林陈鑫 丁景昭 蔡长惶 邹艳芳 陈宝建 魏景辉 张榕燕 何水荣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3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调查延平区肺吸虫病病原虫种、第一、二中间宿主和人群的感染率。方法收集全县10个乡镇38个村的淡水螺蛳与溪蟹标本并按常规检查其肺吸虫囊蚴,对葫芦山、吴丹、明洋三个村人群作肺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者抽血以EIJSA法检测肺... 目的调查延平区肺吸虫病病原虫种、第一、二中间宿主和人群的感染率。方法收集全县10个乡镇38个村的淡水螺蛳与溪蟹标本并按常规检查其肺吸虫囊蚴,对葫芦山、吴丹、明洋三个村人群作肺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者抽血以EIJSA法检测肺吸虫抗体。结果发现的病原虫种为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和三倍体。第一中间宿主有二种螺蛳:放逸短沟蜷、小桥拟钉螺,因数量少没有检查。第二中间宿主有三种溪蟹,即:福建华溪蟹、福建马来溪蟹及华南溪蟹属一新种。三个村蟹标本检查囊蚴感染率为12.12%(8/66)。人群皮内试验的阳性率为7.08%(110/1554)。三个村人群的皮试阳性率分别为10.37%(55/530),6.53%(34/521),418%(21/503),三个村皮试阳性者血清肺吸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72%(7/55),11.72%(4/34),4.76%(1/21)。结论延平区为闽北肺吸虫轻度流行区,但局部地区为中度疫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延平区 流行区 延平区 卫氏肺吸虫 囊蚴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种寄生虫感染效果 被引量:7
18
作者 仝德胜 刘一新 唐凤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27-328,共2页
目的观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猪囊尾蚴、细粒棘球蚴、卫氏并殖吸虫和曼氏裂头蚴感染的效果。方法以2008-2011年就诊于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的患者为检测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每份血清均检测囊尾蚴、棘球蚴和卫氏... 目的观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猪囊尾蚴、细粒棘球蚴、卫氏并殖吸虫和曼氏裂头蚴感染的效果。方法以2008-2011年就诊于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的患者为检测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每份血清均检测囊尾蚴、棘球蚴和卫氏并殖吸虫IgG抗体,2011年6月起增加检测曼氏裂头蚴IgG抗体。结果共检测282例患者,其中IgG抗体检测1项或2项同时阳性者88例,总阳性率为31.2%;囊尾蚴、棘球蚴、卫氏并殖吸虫、曼氏裂头蚴IgG抗体1项阳性者分别为39、2、21、3例;囊尾蚴和棘球蚴IgG抗体2项同时阳性者15例,囊尾蚴和卫氏并殖吸虫抗体同时阳性者5例,棘球蚴和卫氏并殖吸虫抗体同时阳性者3例,88例阳性标本中交叉反应者23例,交叉反应率为26.1%。结论目前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寄生虫感染者。ELISA检测抗寄生虫IgG抗体存在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IGG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猪囊尾蚴 细粒棘球蚴 卫氏并殖吸虫 曼氏裂头蚴
原文传递
我国斯氏并殖和两型卫氏并殖三种同工酶的板状电泳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信忠 李树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06-109,105,共5页
本文采用板状电泳(Vertical PAGE)对我国斯氏并殖与两型(2n和3n)卫氏并殖的LDH、MDH、EST同工酶进行了研究,酶谱相似系数分析后显示斯氏并殖与卫氏并殖间三种酶的同工酶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进一步支持斯氏并殖为一独立虫种。而卫氏并殖... 本文采用板状电泳(Vertical PAGE)对我国斯氏并殖与两型(2n和3n)卫氏并殖的LDH、MDH、EST同工酶进行了研究,酶谱相似系数分析后显示斯氏并殖与卫氏并殖间三种酶的同工酶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进一步支持斯氏并殖为一独立虫种。而卫氏并殖两型间同工酶谱虽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殖吸虫 同功酶 电泳
下载PDF
关于扁囊并殖吸虫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耀娟 沈一平 +3 位作者 史志明 章子豪 冯笑川 俞小淙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7年第4期147-150,共4页
自1985年起作者发表了系列研究文章,详细观察了扁囊和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中的囊蚴、后尾蚴、成虫、虫卵等阶段的形态,上述两种囊蚴的结构相似,后尾蚴的脱囊率、成虫在犬体内的寄生部位、成熟时间等均相似。后尾蚴、成虫的形态及成虫... 自1985年起作者发表了系列研究文章,详细观察了扁囊和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中的囊蚴、后尾蚴、成虫、虫卵等阶段的形态,上述两种囊蚴的结构相似,后尾蚴的脱囊率、成虫在犬体内的寄生部位、成熟时间等均相似。后尾蚴、成虫的形态及成虫各部位的大小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对这两种成虫相应的六个部位的体棘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未见明显差异。对扁囊、卫氏并殖吸虫的囊蚴和成虫的全虫蛋白分别进行了盘状电泳和等电点聚焦电泳分析,发现这两种虫盘状电泳和等电点聚焦电泳的蛋白质区带数目与模式均一致。并用等电点聚焦电泳的方法检测了这两种虫的苹果酸脱氢酶、酯酶、过氧化物酶等三种同工酶,结果显示这两种虫的三种同工酶的酶带数目及等电点分布完全一致。此外还对扇囊和卫氏并殖吸虫的基因组DNA限制性内切酶酶谱和PWB19片段探针的Southern印迹杂交进行了分析,结果基本相同。上述各项研究结果均显示扁囊和卫氏并殖吸虫之间无明显差异,鉴于此,我们认为扁囊并殖吸虫似应为卫氏并殖吸虫的同物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并殖吸虫 扁囊并殖吸虫 盘状电泳 同功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