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潘拥枕状玄武岩的^(40)Ar/^(39)Ar年龄论金沙江缝合带和甘孜——理塘缝合带的演化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曲晓明 侯增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15-121,共7页
金沙江缝合带东侧白松至潘拥一带沿NNE向断续分布着若干基性火山岩。本文对潘拥枕状玄武岩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和^(40)Ar/^(39)Ar定年,发现这些基性火山岩是由弱富集的MORB型地幔经过约15%的部分熔融形成的。用逐级加热法测得斜长石... 金沙江缝合带东侧白松至潘拥一带沿NNE向断续分布着若干基性火山岩。本文对潘拥枕状玄武岩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和^(40)Ar/^(39)Ar定年,发现这些基性火山岩是由弱富集的MORB型地幔经过约15%的部分熔融形成的。用逐级加热法测得斜长石斑晶的^(40)Ar/^(39)Ar坪年龄为231.6±6.7 Ma,它们代表了晚三叠世早期中咱微陆块内的一个局限性洋盆。该洋盆的形成既是金沙江洋盆向西持续俯冲的结果,同时又是甘孜理塘洋盆向西俯冲形成义敦古岛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拥 枕状玄武岩 金沙江逢合带 甘孜—理塘缝合带 构造演化
下载PDF
不同工艺不同品种坦洋工夫红茶品质的比较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晓静 游芳宁 +4 位作者 李磊磊 徐邢燕 刘彬彬 林宏政 孙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7-33,39,共8页
选用坦洋菜茶、福安大白、金牡丹、金观音、梅占、白芽奇兰6种茶树鲜叶,以传统型工艺和花香型工艺分别制成不同风格的坦洋工夫红茶,以此为实验材料,通过生化成分分析、茶汤色差值及感官审评,探讨不同工艺不同品种坦洋工夫红茶品质的差... 选用坦洋菜茶、福安大白、金牡丹、金观音、梅占、白芽奇兰6种茶树鲜叶,以传统型工艺和花香型工艺分别制成不同风格的坦洋工夫红茶,以此为实验材料,通过生化成分分析、茶汤色差值及感官审评,探讨不同工艺不同品种坦洋工夫红茶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工艺方面,传统型坦洋工夫滋味浓醇,茶汤橙红明亮,对应的理化特征表现为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茶红素含量均高于花香型,且差异显著,其中水浸出物相差0.84%,茶多酚相差0.71%,茶红素差值达1.24%;花香型坦洋工夫滋味醇爽,汤色橙黄明亮,香气馥郁持久,茶黄素和茶褐素含量均高于传统型,差值分别为0.03%与0.29%。在品种方面,福安大白茶与坦洋菜茶为坦洋地区传统品种,两种工艺制成的坦洋工夫均表现出茶汤滋味较醇厚,甜香持久的品质特征,而高香品种(金牡丹、金观音等)加工成的坦洋工夫花果香馥郁悠长,滋味甜醇但茶汤浓度略低。实验结果证明工艺与品种对坦洋工夫品质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加工工艺 品种 坦洋工夫 生化成分 品质
下载PDF
坦洋工夫红茶科技创新与产业策略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如兴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04-508,共5页
针对近年坦洋工夫红茶产业的良好传承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坦洋工夫生产8项科技创新:①茶树资源与高香型品种创新应用;②低碳高效生态栽培技术集成创新;③花果香红茶加工技术创新;④红茶标准研制与加工机械创新;⑤包装及其文化创意创新... 针对近年坦洋工夫红茶产业的良好传承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坦洋工夫生产8项科技创新:①茶树资源与高香型品种创新应用;②低碳高效生态栽培技术集成创新;③花果香红茶加工技术创新;④红茶标准研制与加工机械创新;⑤包装及其文化创意创新;⑥销售理念与网络平台创新;⑦茶叶冲泡技艺创新;⑧品牌建设模式创新。提出坦洋工夫"品名、包装、文化、茶旅"等创意思路和"稳定茶园面积、发挥品种优势、研发特色产品,支持体系认证、实现GAP管理、建立追溯体系,引导生产方式转变、走低碳高效与产品差异化道路、尝试茶庄园经营"的产业发展策略,以促进坦洋工夫红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洋工夫 科技创新 产业策略 转型升级
下载PDF
福安市“坦洋工夫”红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荣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86-88,共3页
分析福安市"坦洋工夫"红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茶叶种植结构调整、红茶产业化进程,生产系列等级产品,弘扬茶文化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 “坦洋工夫”红茶 发展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坦洋工夫‘大学士’红茶的研制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磊 杨如兴 +2 位作者 陈芝芝 郭聪 郭光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277-1280,共4页
以新选坦洋菜茶品系1芽1叶初展为原料,研制坦洋工夫"大学士"红茶样品,并对其进行感官品质审评及理化品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坦洋工夫"大学士"红茶的感官审评总得分比市售特级坦洋工夫红茶高4.25分,其外形、香气和... 以新选坦洋菜茶品系1芽1叶初展为原料,研制坦洋工夫"大学士"红茶样品,并对其进行感官品质审评及理化品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坦洋工夫"大学士"红茶的感官审评总得分比市售特级坦洋工夫红茶高4.25分,其外形、香气和滋味等感官品质达到或超过特级坦洋工夫红茶品质水平;干茶水浸出物含量46.8%、茶多酚总量为16.8%、游离氨基酸含量4.3%、儿茶素总量3.1%、咖啡碱含量为3.98%;共检测出香气成分47种,以具花果香的醇类物质为主体,其中香叶醇含量达51.91%、水杨酸甲酯含量达13.14%、β-芳樟醇含量达9.91%,新产品表现出"嫩甜香、花果香显"的香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洋菜茶 坦洋工夫 “大学士” 工艺创新 花果香
下载PDF
福安红茶品牌建设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鹭岚 罗烨欣 范水生 《茶叶学报》 2020年第4期187-193,共7页
茶产业是福安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红茶产业较其他茶类产业在福安整体茶产业中推动力度最大、贡献程度最高且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为探究福安红茶产业如何凭借现阶段品牌发展优势实现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本文通过对国内茶产业品牌建设相关... 茶产业是福安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红茶产业较其他茶类产业在福安整体茶产业中推动力度最大、贡献程度最高且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为探究福安红茶产业如何凭借现阶段品牌发展优势实现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本文通过对国内茶产业品牌建设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点明研究目的与意义,对福安红茶产业品牌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对福安红茶品牌生态系统构成及各主体作用进行分析,再探究福安红茶品牌建设存在问题,最后提出符合福安红茶产业品牌建设和发展的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为福安茶产业品牌建设与发展提供思路,以促进闽东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茶产业 坦洋工夫 品牌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