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江—澎泽一带沙山研究存在问题探讨 被引量:26
1
作者 吴艳宏 羊向东 +1 位作者 王苏民 吴锡浩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依据 TL和 1 4 C测年数据及各项环境指标分析 ,对九江—红光澎泽一带沙山剖面进行了研究和对比 ,讨论了 147ka B.P.至晚冰期的年代地层序列和古气候环境 ,同时对沙山成因、古湖沼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该区沙山地貌并非新构造运动所... 依据 TL和 1 4 C测年数据及各项环境指标分析 ,对九江—红光澎泽一带沙山剖面进行了研究和对比 ,讨论了 147ka B.P.至晚冰期的年代地层序列和古气候环境 ,同时对沙山成因、古湖沼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该区沙山地貌并非新构造运动所致 ,属差异侵蚀作用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年代地层 古季风 沙山成因 古湖沼
下载PDF
羌塘高原湖水δ^(13)C_(DIC)值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类延斌 姚檀栋 +4 位作者 张恩楼 Sheng Yongwei 王伟财 李均力 王翔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3-680,共8页
湖水溶解无机碳同位素(δ13CDIC)是研究湖泊碳循环的有效手段,其影响因素分析是古湖沼学中重建过去环境的理论基础,但国内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却还相对较少.本文研究了羌塘高原24个湖泊水体δ13CDIC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湖水溶解无机碳同位素(δ13CDIC)是研究湖泊碳循环的有效手段,其影响因素分析是古湖沼学中重建过去环境的理论基础,但国内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却还相对较少.本文研究了羌塘高原24个湖泊水体δ13CDIC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所选湖泊水体δ13CDIC值在-15.0‰至3.2‰之间,平均值为-1.2‰,表现出较高的同位素特征,部分湖泊δ13CDIC值甚至高于水体与大气CO2交换平衡时的同位素值.羌塘高原湖水普遍显碱性并具有较高的碱度,大部分咸水湖泊溶解CO2呈逸出状态,仅有少数淡水或微咸水湖泊以溶解大气CO2为主要特征.封闭湖泊水体DIC浓度和δ13CDIC值要明显高于入流河水,而外流湖泊与河水较为接近.湖水与大气CO2交换程度决定了羌塘高原封闭湖泊δ13CDIC值的高低.由于封闭湖泊DIC滞留时间长,湖水与大气CO2交换程度高,湖水δ13CDIC值比较接近平衡状态.本研究对认识羌塘高原封闭湖泊碳循环过程及沉积物中无机碳同位素环境意义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高原 溶解无机碳 δ13CDIC 湖泊碳循环 古湖沼学
下载PDF
上行与下行效应对浮游动物的长期影响评价——以滇池与抚仙湖沉积物象鼻溞(Bosmina)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卢慧斌 陈光杰 +7 位作者 陈小林 刘晓东 顾兆炎 张虎才 赵帅营 陈丽 段立曾 张自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5,共9页
近年来云南高原湖泊面临富营养化、渔业活动增强等多重环境压力的叠加影响,对湖泊的有效治理与生态修复急需对多重压力下生态系统的响应模式进行系统了解.现有研究表明在系统生产力和捕食压力的不同配置下,湖泊系统主要组成(如浮游动物... 近年来云南高原湖泊面临富营养化、渔业活动增强等多重环境压力的叠加影响,对湖泊的有效治理与生态修复急需对多重压力下生态系统的响应模式进行系统了解.现有研究表明在系统生产力和捕食压力的不同配置下,湖泊系统主要组成(如浮游动物)的响应特征可能出现差异且捕食压力可能随营养水平的变化而改变,目前对云南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环境压力下的生态响应.本研究以目前分别处于重富营养和中-贫营养水平的滇池和抚仙湖为研究对象,应用湖泊沉积物记录进行多指标分析,探讨受外来鱼类影响下两个大型湖泊浮游动物长期响应模式的异同.通过象鼻溞生物量与个体大小等指标,重建了近百年来滇池与抚仙湖典型浮游动物的变化历史,结果表明随着湖泊生产力水平(如沉积物色素生产量)的增加,2个湖泊中象鼻溞生物量显著增加,同时物种相对组成出现明显变化(如Bosmina longispina被B.longirostris取代),指示湖泊上行效应对浮游动物的控制作用.同时象鼻溞的生物量、壳长与触角长度的变化在1960s与1980s有明显降低的趋势,与同期外来鱼类(如银鱼)引入与渔业产量增加的时间一致.进一步应用多变量回归分析与方差分解方法来定量评价上行与下行效应对象鼻溞生物量变化的驱动强度,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沉积物色素)和捕食作用(象鼻溞壳长)对浮游动物长期变化的驱动强度比较相似(分别解释了生物量变化的77.25%和83.59%),然而在滇池下行效应对象鼻溞生物量的独立影响比在贫营养的抚仙湖中更强(分别为15.46%和10.39%),上行效应对象鼻溞生物量的影响在抚仙湖要明显强于滇池(分别为69.74%和19.67%),而在滇池上行与下行效应的相互作用强度明显强于抚仙湖(分别为42.12%和3.46%).结果表明随着湖泊营养水平的升高,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在2个湖泊中均显著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湖沼学 象鼻溞 生物量 个体大小 上行效应 下行效应 滇池 抚仙湖
下载PDF
东营凹陷生油岩中介形虫氧、碳同位素的古湖泊学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传联 赵泉鸿 汪品先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1-445,共5页
对山东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一段 2 7个生油岩样品中的介形虫进行了氧、碳同位素分析 ,其δ( 18O)全为负值 ,δ( 13C)多为正值 ,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 (r)为 0 .92 .同时 ,δ( 18O)与δ( 13C)垂向变化明显 ,沙一段下、中亚段明... 对山东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一段 2 7个生油岩样品中的介形虫进行了氧、碳同位素分析 ,其δ( 18O)全为负值 ,δ( 13C)多为正值 ,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 (r)为 0 .92 .同时 ,δ( 18O)与δ( 13C)垂向变化明显 ,沙一段下、中亚段明显高于上亚段 .通过与现代湖泊碳酸盐氧、碳同位素特征的比较得出 :沙一段生油岩沉积时期的古湖泊是一封闭咸水或半咸水湖泊 ,中、下亚段沉积时期 ,气候干燥、蒸发作用强烈、湖水面较低、盐度高、生产力高 ,而上亚段沉积时期 ,气候较湿润、降雨量大、湖水面高、盐度偏低、生产力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介形虫 生油岩 古湖泊学 东营凹陷 氧同位素 古气候
下载PDF
古湖泊学研究——以桦甸断陷盆地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招君 孟庆涛 +2 位作者 柳蓉 胡菲 周人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7-925,共9页
古湖泊学是研究湖泊系统历史演变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球科学。本文综述了古湖泊学的定义、研究现状及常用的研究方法,并以吉林桦甸古近纪断陷含油页岩湖盆为例进行了应用。桦甸盆地为小型半地堑盆地,盆地南缘F1断裂控制了古近... 古湖泊学是研究湖泊系统历史演变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球科学。本文综述了古湖泊学的定义、研究现状及常用的研究方法,并以吉林桦甸古近纪断陷含油页岩湖盆为例进行了应用。桦甸盆地为小型半地堑盆地,盆地南缘F1断裂控制了古近系湖泊演化特征。桦甸盆地富含油页岩资源,具有开展古湖泊学研究的优势条件。桦甸油页岩具明显的黑白相间的双层结构特征,有机质条带和陆源碎屑颗粒呈现良好的韵律互层,有机质呈现褐色或黑色条带,夹杂石英、长石颗粒的粘土矿物呈白色条带。根据泥岩和油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垂向变化特征,桦甸组古湖泊生产力演化趋势为:中部含油页岩段>上部含煤段>下部含黄铁矿段,反映油页岩沉积时,湖盆古湖泊生产力最高。根据油页岩岩石学特征、V/(V+Ni)、Sr/Ba和B/Ga等元素比值分析,中部含油页岩段时期,表现出一种淡水与半咸水—咸水交替变化的沉积演变过程,可以形成一定程度的盐度分层,使底层水处于缺氧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随着古湖泊学的不断发展,它已经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理论及方法问题需要湖泊地质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古湖泊学 桦甸盆地 油页岩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青一段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记录的古湖泊学信息 被引量:11
6
作者 郑国栋 孟庆涛 刘招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2-404,共13页
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记录的古湖泊学信息是揭示油页岩成矿富集规律的关键佐证。根据含油率、TOC、岩石热解、元素分析、生物标志化合物检测及有机显微组分分析,精细刻画了松辽盆地北部ZY1井青一段油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分析了其记... 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记录的古湖泊学信息是揭示油页岩成矿富集规律的关键佐证。根据含油率、TOC、岩石热解、元素分析、生物标志化合物检测及有机显微组分分析,精细刻画了松辽盆地北部ZY1井青一段油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分析了其记录的古湖泊学信息,探讨了古湖泊对油页岩有机质富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青一段发育8层中等偏好品质的油页岩,下部为高品质油页岩富集层段;油页岩的含油率和TOC质量分数相关性极好,处于未熟-低成熟度演化阶段,生烃潜力大;油页岩中含丰富的萜类和甾类化合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有机质来源主要为层状藻占优势的湖泊水生生物。地球化学参数指示,青一段下部古湖泊生产力呈现3个低→高的旋回,对应的古湖泊水体盐度呈现为3个半咸水-咸水旋回、古湖泊水体氧化还原性表现为还原-强还原-还原的厌氧环境,其中旋回Ⅱ后期湖泊生产力最高,对应的水体盐度最高、还原性最强。表明湖泊富营养化造成的高湖泊生产力是青一段高品质油页岩有机质富集的物质基础,盐度分层控制下强还原的湖底环境是高品质油页岩有机质富集的良好保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地球化学 古湖泊学 青一段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南堡凹陷古近纪古湖泊学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莉莉 郑恒科 +2 位作者 万维 吴琳娜 陈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61,153,共5页
通过典型单井的岩心生物相分析,建立了南堡凹陷古近系地层的5种生物相环境模式。通过生物相的时空展布建立了南堡凹陷古湖水分布样式;同时结合该时期的构造活动,建立了南堡凹陷古近纪各组段生物相分布特点及其与构造活动的耦合关系。研... 通过典型单井的岩心生物相分析,建立了南堡凹陷古近系地层的5种生物相环境模式。通过生物相的时空展布建立了南堡凹陷古湖水分布样式;同时结合该时期的构造活动,建立了南堡凹陷古近纪各组段生物相分布特点及其与构造活动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南堡凹陷古近纪古湖泊在沙三段、沙一段和东三段时期分别达到最大深度,并形成了3套重要烃源岩层系。该研究不仅是南堡凹陷沉积环境的背景分析,而且对识别层序界面、体系域构成样式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生态组合 遗迹组构类型 生物相 古近纪 古湖泊学 南堡凹陷
下载PDF
古湖沼学中的化石硅藻——80年代以来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杨世蓉 吉磊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77-185,共9页
化石硅藻由于其丰度高、壳体易于保存,对环境变化敏感、分布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古湖沼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手段。80年代以来国际上湖泊硅藻研究在以下几方面得到迅速发展:(1)系统分类;(2)与环境因子的关系;(3)湖泊酸化、富营养化;(4)气... 化石硅藻由于其丰度高、壳体易于保存,对环境变化敏感、分布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古湖沼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手段。80年代以来国际上湖泊硅藻研究在以下几方面得到迅速发展:(1)系统分类;(2)与环境因子的关系;(3)湖泊酸化、富营养化;(4)气候变化;(5)转换函数;(6)再沉积作用和溶解作用;(7)与色素对比分析等。我国湖泊化石硅藻研究起步较晚,80年代以来已积累了一些研究资料,近年来此项研究已开始受到重视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湖沼学 研究进展 硅藻化石
下载PDF
阳澄湖近代沉积物的古湖泊学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吉磊 朱育新 +3 位作者 吴瑞金 项亮 钱君龙 潘红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2-28,共7页
对阳澄湖两个短柱状样进行了地层年代以及各种环境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湖底沉积物由校长期沉积间断所分割的3个岩性层组成:下部层C属再沉积的更新世晚期硬土层;中部层B为全新世沉积;上部层A为近100年以来的表层沉积.对层A的详细分... 对阳澄湖两个短柱状样进行了地层年代以及各种环境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湖底沉积物由校长期沉积间断所分割的3个岩性层组成:下部层C属再沉积的更新世晚期硬土层;中部层B为全新世沉积;上部层A为近100年以来的表层沉积.对层A的详细分析显示,本世纪以来,特别是70-80年代以来,金属元素、营养元素和色素的沉积通量明显提高,说明湖泊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的不断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湖泊学 阳澄湖 沉积物 环境演化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松辽盆地G-12井晚白垩世青山口组沉积时期古湖泊学替代指标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尹秀珍 万晓樵 司家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6-682,共7页
总有机碳含量(TOC)、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δ^13C)、氢指数(HI)和有机质类型是进行古湖泊学研究的良好替代性指标,本研究以岩石热解分析数据和总有机碳测试数据为替代指标来综合反映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二—三段晚期集水盆地的气候、... 总有机碳含量(TOC)、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δ^13C)、氢指数(HI)和有机质类型是进行古湖泊学研究的良好替代性指标,本研究以岩石热解分析数据和总有机碳测试数据为替代指标来综合反映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二—三段晚期集水盆地的气候、湖泊生产力和湖泊底部水体环境等古湖泊学特征。指标显示:青山口组二—三段晚期集水盆地的古气候经历了温暖-冷-暖湿-温暖而干燥-干冷的演化过程;1933~1932m沉积时期,有机质以湖相为主,湖底为弱氧化环境,古湖泊初始生产力最高,其它阶段,有机质以陆源为主,虽然TOC含量高,但古湖泊初始生产力并不高;TOC值随深度减小而降低,δ^13C值随深度变浅而偏正,而且δ^13C值正向偏移量最大的时期晚于TOC值最高的时期;暖期时,TOC值较高,HI值较高,δ^13C值偏负;冷期时,TOC值较低,HI值较低,δ^13C值偏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古湖泊学 总有机碳 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 氢指数
下载PDF
近百年来枝角类群落响应洱海营养水平、外来鱼类引入以及水生植被变化的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卢慧斌 陈光杰 +4 位作者 蔡燕凤 王教元 陈小林 段立曾 张虎才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140,共9页
近几十年来,以大型湖泊为代表的云南部分湖泊受人类活动的持续影响出现了生态环境的明显变化.洱海作为云南面积第2大淡水湖泊,经历了多重环境压力(富营养化、外来鱼类引入、水生植被退化等)的影响.在湖泊现代监测数据面临时段较短、缺... 近几十年来,以大型湖泊为代表的云南部分湖泊受人类活动的持续影响出现了生态环境的明显变化.洱海作为云南面积第2大淡水湖泊,经历了多重环境压力(富营养化、外来鱼类引入、水生植被退化等)的影响.在湖泊现代监测数据面临时段较短、缺乏连续记录的背景下,湖泊沉积物的连续记录可以提供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长期历史并可用于生态响应模式的识别.以目前处于富营养水平的洱海为研究对象,应用湖泊沉积物记录进行多指标分析,探讨多重环境压力影响下洱海枝角类群落的长期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并与已有研究成果和现代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探讨了枝角类群落对环境压力响应的空间差异性.通过分析沉积物枝角类记录,重建了近百年来洱海枝角类群落的变化历史,结果表明过去100年来,枝角类的生物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尤其从1990年左右开始,象鼻溞生物量显著增加,物种相对组成出现明显变化(如Bosmina longispina被B.longirostris取代).同时象鼻溞的生物量、壳长与触角长度在1990s初期有明显降低的趋势,与同期外来鱼类(如银鱼)引种成功的时间一致.限制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变化有3个主要阶段:1990s以前,底栖枝角类为群落的主要组成;1990—2000年左右,浮游枝角类(以象鼻溞为主)在枝角类群落结构中的比例迅速增加;从2000年以后,枝角类群落组成以浮游枝角类为主.同时,枝角类数据的主成分(PCA)分析显示,仅有PCA主轴1呈现显著的变化且解释了群落结构变化的61.64%,进一步分析表明水生植被变化可能是驱动枝角类变化的主要环境梯度,如底栖枝角类生物量减少响应了湖泊水生植被的退化.与已有研究对比表明,浅水湖区沉积物记录的枝角类生物量在1970s急剧增加与1980s急剧降低等现象并没有被深水区的沉积物记录所反映,指示了洱海生态系统的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湖沼学 洱海 枝角类 群落结构 富营养化
下载PDF
沉积硅藻记录的近40年来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生态水文变化
12
作者 何军 彭佳 +4 位作者 黄咸雨 赵若贤 杨婷 曾令晗 陈旭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47-2255,共9页
人为水文调控正深刻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由于缺乏长期监测记录,目前针对湿地生态系统如何响应人为水文调控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基于神农架大九湖五号湖的一根长44 cm的沉积岩芯多指标记录,重建了近40年来大九湖生态水文变化过... 人为水文调控正深刻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由于缺乏长期监测记录,目前针对湿地生态系统如何响应人为水文调控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基于神农架大九湖五号湖的一根长44 cm的沉积岩芯多指标记录,重建了近40年来大九湖生态水文变化过程,并探讨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五号湖的硅藻群落经历了3个主要演化阶段:1980-2008年以底栖硅藻为主,2008-2016年浮游硅藻迅速增加,2016年以来小型脆杆藻占主导。冗余分析表明,硅藻组合变化与总有机碳、总氮和Mn/Fe值显著相关。2008年以来硅藻组合变化反映了五号湖由早期富含有机质的泥炭地向浅水湖泊转变,主要响应筑坝提升水位;2016年以来底栖和附生硅藻增多,响应大九湖移民搬迁后水生植物扩张、水体透明度增加的过程。沉积硅藻记录揭示了大九湖的环境变化过程,为湿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水位变化 生物多样性 古湖沼学 大九湖湿地
原文传递
松辽盆地中部青山口组-姚家组界线上下的古湖泊特征及古气候响应 被引量:6
13
作者 席党鹏 尹秀珍 +2 位作者 崔莹 荆夏 万晓樵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6-273,共8页
松辽盆地从青山口组沉积期到姚家组沉积期有重大的古湖泊环境与古气候变化。根据对松辽盆地中部X-22井青山口组-姚家组界线上下12.20m地层的TOC、δ13Corg和HI等参数的分析,将该沉积期古湖泊的演化分为三个阶段。最下部TOC含量相对较高... 松辽盆地从青山口组沉积期到姚家组沉积期有重大的古湖泊环境与古气候变化。根据对松辽盆地中部X-22井青山口组-姚家组界线上下12.20m地层的TOC、δ13Corg和HI等参数的分析,将该沉积期古湖泊的演化分为三个阶段。最下部TOC含量相对较高、δ13Corg偏负、HI中等,反映了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湖水较深,有机质来源于高等植物和部分藻类,湖底呈还原环境。向上TOC和HI急剧降低,δ13Corg略偏正,反映了气候开始变得干热,湖水变浅,湖底呈弱氧化环境,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到了最上部开始出现红层,TOC含量更低,δ13Corg进一步偏正,反映气候更加干热、湖水更浅,湖底呈强氧化环境。δ13Corg在界线处出现小幅度的正偏,与G-12井的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湖泊 古气候 青山口组-姚家组 δ13^Corg TOC HI 松辽盆地 东北
下载PDF
沉积记录揭示的湖泊长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机制:进展、案例剖析与展望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旭辉 徐敏 +2 位作者 林媚珍 李燕 羊向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7,共10页
揭示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权衡/协同机制,对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总体效益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在概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过程与机制的研究方法、进展基础上,以湖泊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长江中下游太白湖为... 揭示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权衡/协同机制,对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总体效益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在概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过程与机制的研究方法、进展基础上,以湖泊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长江中下游太白湖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历史记录(包括文献记载及基于湖泊沉积的定量重建)来有效重建湖泊生态系统功能、定量各功能间权衡/协同特征、揭示生态服务间权衡/协同发生机制等重要问题,重点展示基于湖泊沉积物分析的古湖沼学方法在重建历史时期生态系统服务过程方面的技术优势。最后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一展望:古湖沼学方法的不确定性及指标解释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进行生态系统过程-服务动态过程的多情景模拟研究,加大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 协同 古湖沼学 湖泊沉积物 历史文献
下载PDF
古湖泊学研究中的鱼化石埋藏学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平富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9-384,共6页
鱼化石埋藏学方法在古湖泊环境研究中主要是利用鱼死亡及其骨骼解体和保存的方式 ,去推测湖泊的水文状况、沉积环境、群落结构、鱼类的生活史、死亡方式和保存特征等 ,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取决于对现代湖泊中生物与环境对应关系的观察研究... 鱼化石埋藏学方法在古湖泊环境研究中主要是利用鱼死亡及其骨骼解体和保存的方式 ,去推测湖泊的水文状况、沉积环境、群落结构、鱼类的生活史、死亡方式和保存特征等 ,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取决于对现代湖泊中生物与环境对应关系的观察研究。在鱼化石埋藏学研究中 ,温度是决定鱼化石保存状况的主要因素 ,当水温在 1 5℃以上 ,多数鱼尸体就会因细菌腐解产生的气体而漂浮到水面 ,然后在水面上进一步腐烂 ,最后散落到湖底 ,或者被水流带到近岸区 ,遭受更强烈的破坏 ;当水温在 1 5℃以下时 ,鱼尸体可以保存在水底 ,直至被埋藏 ,在湖下层水氧气充足、有食腐动物生活的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学 鱼化石 古湖泊学 古生态学
下载PDF
3万年来亚洲降水与大气环流变化重建和模拟综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廖梦娜 于革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7-814,共8页
区域性的湖泊水位能反映有效降水及气候变化,已成为重建第四纪降水和水量平衡最重要的指标。亚洲分布着几乎全球各种成因类型的湖泊,第四纪湖泊演化在全球第四纪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通过对地貌学、沉积学、生物地球化学和考古学... 区域性的湖泊水位能反映有效降水及气候变化,已成为重建第四纪降水和水量平衡最重要的指标。亚洲分布着几乎全球各种成因类型的湖泊,第四纪湖泊演化在全球第四纪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通过对地貌学、沉积学、生物地球化学和考古学的研究重建了各个区域的湖泊水位变化,并据此建立了湖泊演变数据库,作为研究第四纪亚洲区域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湖泊水位气候理论的发展历程,回顾晚第四纪亚洲湖泊水位研究的历史;分析晚第四纪亚洲从西到东不同区域湖泊水位变化历史和地域特征,并根据晚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两个特征期湖泊空间变化特征,从古气候模拟的角度探讨了气候驱动机制下湖泊水位变化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 湖泊水位 晚第四纪 古湖沼学 古气候模型 古气候重建
原文传递
金藻孢囊在水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白雪 陈旭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1-360,共10页
金藻孢囊是金藻生殖过程的特有产物,在淡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其硅质外壳易在沉积物中保存。金藻孢囊的孔、领、环带以及表面纹饰特征是其鉴定分类的主要依据。金藻孢囊对水环境变化响应敏感,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水环境变化研究中,包括古温度... 金藻孢囊是金藻生殖过程的特有产物,在淡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其硅质外壳易在沉积物中保存。金藻孢囊的孔、领、环带以及表面纹饰特征是其鉴定分类的主要依据。金藻孢囊对水环境变化响应敏感,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水环境变化研究中,包括古温度和古水文重建、水体富营养化和酸化评估等领域。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其他区域研究相对较少。相比于其他生物指标,金藻孢囊鉴定相对复杂,不利于其广泛应用。因此,未来应优化金藻孢囊鉴定分类方法,提高鉴定统计效率。其次,加强金藻孢囊的现代过程调查,尤其在欧洲和北美以外的地区,以揭示全球不同地区金藻孢囊多样性及其生态属性。在此基础上,加强金藻孢囊在泥炭地环境演变、生物地理学等研究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藻孢囊 古湖沼学 水环境变化 定量重建
原文传递
中国湖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时空特征及其古湖泊学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俊红 孙宝亮 尹国英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2年第4期369-383,共15页
湖相碳酸盐岩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陆相碳酸盐岩。中国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始于二叠纪—三叠纪,经侏罗纪—白垩纪发展,鼎盛于古近纪,具有沉积时间跨度长、分布面积广的特征。碳酸盐岩发育方式多样,常以多个单层、薄夹层状、互层状、韵律沉... 湖相碳酸盐岩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陆相碳酸盐岩。中国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始于二叠纪—三叠纪,经侏罗纪—白垩纪发展,鼎盛于古近纪,具有沉积时间跨度长、分布面积广的特征。碳酸盐岩发育方式多样,常以多个单层、薄夹层状、互层状、韵律沉积为主,也见以结核状或钙质微体化石等薄层赋存于泥岩、页岩等细粒碎屑岩中。湖相碳酸盐岩δ^(13)C值介于-10.0×10^(-3)~+10.0×10^(-3)之间,多数为-5.0×10^(-3)~+5.0×10^(-3),正负值均有。二叠系—三叠系δ^(13)C发生负偏,侏罗系—白垩系先正向漂移随后负偏,古近系—新近系再次正偏,达最大值约+5.0×10^(-3)。氧同位素δ^(18)O值介于-20.0×10^(-3)~+2.0×10^(-3)之间,多数为-15.0×10^(-3)~-0.0×10^(-3),几乎全部为负值。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碳酸盐岩δ^(18)O值在-15.0×10^(-3)~-3.0×10^(-3)之间变化,古近系—新近系δ^(18)O值明显正偏移,多数位于-10.0×10^(-3)~0.0×10^(-3)。中国湖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相关性分析表明,δ^(13)C与δ^(18)O密切相关,且δ^(13)C值多正值或轻微负值,指示湖泊为封闭型咸水—半咸水环境;δ^(13)C和δ^(18)O不相关,δ^(13)C值为负值,指示湖泊为开放型淡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岩石学 碳氧同位素 古湖泊学
下载PDF
“安全公正空间”框架在区域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以太白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彦瑜 董旭辉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0年第5期562-573,共12页
近年兴起的“安全公正空间”(Safe and Just Operating Space)理论框架突出了环境安全上限,兼顾了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达成度,对区域环境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长江中下游太白湖这一典型湖泊流域,整合周边县市社会调查... 近年兴起的“安全公正空间”(Safe and Just Operating Space)理论框架突出了环境安全上限,兼顾了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达成度,对区域环境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长江中下游太白湖这一典型湖泊流域,整合周边县市社会调查数据及过去近150余年来的沉积记录(包括地球化学、孢粉、硅藻等多指标),分别从环境安全及社会基础两个方面,构建了该流域社会-生态系统安全公正空间。结果显示:目前,流域内水质、空气质量、耕地面积和水土保持这4个指标超越了环境上限,处于危险状态;清洁能源、产业创新的社会基础完成度相对较低。该框架有助于流域系统的管理和决策,同时也有利于公众理解环境上限和社会基础之间交互复杂的关系。本研究亦展示了多源环境数据,特别是古湖沼学记录,能为区域生态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的长期背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公正空间”框架 环境上限 社会基础 太白湖流域 长期记录 古湖沼学
下载PDF
Analysis of Diatoms of the Water Column and Bottom Sediments of Lake Shira(Khakassia,Russia)
20
作者 Galina BOLOBANSCHIKOVA Denis ROGOZ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56-57,共2页
Meromictic lakes are interesting objects for study in terms of paleolimnology.The lamination of the bottom sediments well expressed in these lakes.It is related with permanent stratification of the water column.Throug... Meromictic lakes are interesting objects for study in terms of paleolimnology.The lamination of the bottom sediments well expressed in these lakes.It is related with permanent stratification of the water column.Through th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olimnology meromictic lake SEDIMENTATION DIATOMS Cyclotella choctawhatcheeana Aulacoseira valida Aulocoseira ambigu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