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4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还原敏感微量元素对古海洋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00
1
作者 常华进 储雪蕾 +2 位作者 冯连君 黄晶 张启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9,共9页
海洋的氧化还原条件控制着U、V和Mo等氧化还原敏感微量元素在沉积物或沉积岩中的富集程度,所以可以利用沉积物或沉积岩中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来重建古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和沉积环境。海洋沉积物或沉积岩中U、V和Mo的来源少,除了海水提供... 海洋的氧化还原条件控制着U、V和Mo等氧化还原敏感微量元素在沉积物或沉积岩中的富集程度,所以可以利用沉积物或沉积岩中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来重建古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和沉积环境。海洋沉积物或沉积岩中U、V和Mo的来源少,除了海水提供外,还有陆源碎屑,不过陆源碎屑提供的那部分含量能够被估计。沉积物埋藏之后这些元素(几乎)不发生迁移,保存了沉积时的组成和含量,能较好地反映沉积环境的特征,是古海洋环境的理想指示。在氧化—次氧化的海水环境中U、V和Mo不会富集,缺氧的条件下U和V富集,而在硫化(含溶解的硫化氢)的沉积环境中U、V和Mo在沉积物中都会强烈地富集。利用这种差异,可以根据沉积物或沉积岩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来判别沉积时海水的氧化还原状态。但是,必须注意沉积环境的开放与否、成岩作用及重新氧化作用等对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在利用氧化还原敏感元素进行古环境重建时,应首先评估沉积物或沉积岩中特定元素的来源和贡献,剔除非自生部分的影响,然后利用多元素指标综合判别古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才能获得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氧化还原 缺氧 古海洋 古环境
下载PDF
中国海相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被引量:185
2
作者 张水昌 张宝民 +5 位作者 边立曾 金之钧 王大锐 张兴阳 高志勇 陈践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8,共10页
烃源岩的形成取决于生烃母质生物的生存环境和有机质良好的保存条件,这两大因素从根本上来说又取决于生物繁殖时和埋藏时的古气候、古洋流、古构造及古环境等各要素的良好匹配。海相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的形成与大气中的中等含氧量、干... 烃源岩的形成取决于生烃母质生物的生存环境和有机质良好的保存条件,这两大因素从根本上来说又取决于生物繁殖时和埋藏时的古气候、古洋流、古构造及古环境等各要素的良好匹配。海相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的形成与大气中的中等含氧量、干热的气候、冰期-冰后期之交的气温快速转暖、冰川迅速融化所导致的海平面快速上升等密切相关。大洋环流的形成和演变也是控制海相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形成的主要因素,上升洋流富磷、富硅、富铁族元素等营养盐和富绿硫细菌极大地促进了有机质生产力、埋藏率的激增。通过研究,建立了中国华南和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上升洋流分布模式、塔里木盆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台缘斜坡灰泥丘相源岩形成时的反气旋洋流分布模式。研究发现,优质烃源岩仅发育于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的裂谷、克拉通内裂谷、克拉通内坳陷盆地和克拉通边缘坳陷盆地。欠补偿盆地、蒸发潟湖、台缘斜坡(灰泥丘)和半闭塞—闭塞欠补偿海湾,是高丰度烃源岩发育的有利环境;低的无机物输入和低的沉积速率,有利于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形成;呈斜坡的海底地貌,有利于烃源岩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烃源岩 控制因素 古气候 古洋流 古构造 古环境 塔里木盆地 华南
下载PDF
甘肃葫芦河流域中全新世环境演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06
3
作者 莫多闻 李非 +1 位作者 李水城 孔昭宸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9-69,共11页
本文对甘肃葫芦河流域第一级阶地剖面的地层进行了观察,并对秦安大地湾附近第一级阶地沉积剖面的沉积相、粘土矿物、碳酸钙、孢粉等古环境指标进行了分析,据此初步恢复了该地区大约距今8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环境演变过程。并... 本文对甘肃葫芦河流域第一级阶地剖面的地层进行了观察,并对秦安大地湾附近第一级阶地沉积剖面的沉积相、粘土矿物、碳酸钙、孢粉等古环境指标进行了分析,据此初步恢复了该地区大约距今8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环境演变过程。并讨论了该地区古环境变化与古人类活动规模和古文化特征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河流域 中全新世 环境演变 古人类活动
下载PDF
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 被引量:66
4
作者 汪品先 翦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7,共17页
古气候变化突然事件的发现和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预测,提出了取得高分辨率古环境记录的要求。本文试图对国际以及国内文献作一综述,以介绍晚第四纪环境变迁高分辨率研究的最新进展,并以海洋部分作为重点。综述涉及千年、百年、十年和年... 古气候变化突然事件的发现和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预测,提出了取得高分辨率古环境记录的要求。本文试图对国际以及国内文献作一综述,以介绍晚第四纪环境变迁高分辨率研究的最新进展,并以海洋部分作为重点。综述涉及千年、百年、十年和年际的不同时间尺度,但着重阐述“亚米兰科维奇”气候变化,包括Heinrich和Dansgaard/Oeschger事件。对于放射性碳测年数据换算为日历年进行专门讨论,因为这是为环境事件建立精确年代顺序的先决条件。最后,向我国同行提出三点建议:1)在对地层记录运用高分辨率研究方法时要经过精心选择,避免盲目性,并充分意识到此类研究的特殊要求;2)依靠我国所在区域的特殊自然条件,在高分辨率古环境研究中发展独立的学术思想;3)将高分辨率研究方法推广到前第四纪的沉积序列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记录 古环境 放射性碳测年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环境磁学及其在西北干旱区环境研究中的问题 被引量:69
5
作者 夏敦胜 马剑英 +3 位作者 王冠 金明 杨丽萍 陈发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8-179,共12页
环境磁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介于磁学、地学和环境科学之间,主要利用矿物和岩石磁学技术,研究环境中磁性颗粒的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转化受环境变化影响的过程,为全球环境变化和气候过程研究提供代用指标,环境磁学技术在各种环... 环境磁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介于磁学、地学和环境科学之间,主要利用矿物和岩石磁学技术,研究环境中磁性颗粒的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转化受环境变化影响的过程,为全球环境变化和气候过程研究提供代用指标,环境磁学技术在各种环境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在简要介绍环境磁学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就目前环境磁学在土壤、黄土、沉积物和大气尘埃等方面研究状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环境磁学参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黄土气候和环境记录重建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较大争议。黄土地层中经常使用的磁化率其粉尘贡献到底有多大?磁学参数在季风区和西风区表现迥异,原因何在?不同粉尘源区的环境磁学参数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哪些磁学参数适用于干旱区气候与环境重建?这些问题既是国际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也是环境磁学应用在干旱半干旱区环境研究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深入研究提供黄土物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环境磁学过程或许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磁学 古环境 气候变化 黄土 中国西北地区
下载PDF
环境磁学某些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42
6
作者 邓成龙 袁宝印 +5 位作者 胡守云 刘东生 Kenneth L Verosub 韩家懋 郭正堂 吕厚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3-101,共9页
环境磁学是应用岩石磁学和矿物磁学技术去恢复环境过程、重塑环境演化历史的一门边缘科学。沉积环境中磁性矿物的形成、搬运、沉积和演化受气候变化和环境过程的控制 ,因此 ,岩石和矿物磁学性质可作为环境变化和气候过程的代用指标。环... 环境磁学是应用岩石磁学和矿物磁学技术去恢复环境过程、重塑环境演化历史的一门边缘科学。沉积环境中磁性矿物的形成、搬运、沉积和演化受气候变化和环境过程的控制 ,因此 ,岩石和矿物磁学性质可作为环境变化和气候过程的代用指标。环境磁学能为全球环境变化、气候过程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鉴于环境磁学方法在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对当前黄土、湖泊沉积物和海洋沉积物环境磁学研究的一些进展作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磁学 黄土古土壤 湖泊沉积物 古环境 古气候
下载PDF
自然伽玛及自然伽玛能谱测井在沉积盆地古环境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57
7
作者 陈中红 查明 金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45-1150,共6页
对山东东营凹陷牛 38井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的自然伽玛和自然伽玛能谱测井的初步实验研究表明 ,在比较稳定的还原性古环境中 ,能谱测井中的铀 (U)含量和钍、铀含量比 (Th/U) ,能作为古环境研究的重要指示参数 ,而伽玛总量则不然 .U及Th/... 对山东东营凹陷牛 38井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的自然伽玛和自然伽玛能谱测井的初步实验研究表明 ,在比较稳定的还原性古环境中 ,能谱测井中的铀 (U)含量和钍、铀含量比 (Th/U) ,能作为古环境研究的重要指示参数 ,而伽玛总量则不然 .U及Th/U与有机碳含量 (co)存在良好相关性 ,在比较安静、还原性的古环境中 (有机碳含量大于 4 .0 %时 ) ,两参数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而随着古环境的开放性及动荡性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伽玛 自然伽玛能谱 测井曲线 古环境
下载PDF
玛珥湖高分辨率古环境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49
8
作者 刘东生 刘嘉麒 吕厚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9-296,共8页
玛珥湖的形成机制和特点不同于一般的火山口湖,其特有的沉积环境是发育和保存高分辨率气候记录的理想场所。近年来国外的玛珥湖研究在解决一些重要的古气候问题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中国玛河湖分布广泛,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最近对湖... 玛珥湖的形成机制和特点不同于一般的火山口湖,其特有的沉积环境是发育和保存高分辨率气候记录的理想场所。近年来国外的玛珥湖研究在解决一些重要的古气候问题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中国玛河湖分布广泛,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最近对湖光岩玛珥湖的研究已经获得了初步成果。加强中国玛珥湖的研究,从不同地区玛珥湖的沉积物中获取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信息,无论是对于研究东亚地区长期气候环境变迁历史,还是短期的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的关系,必将会取得非常有意义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珥湖 高分辨率 古环境
下载PDF
湖北古城锰矿的沉淀形式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57
9
作者 张飞飞 闫斌 +3 位作者 郭跃玲 朱祥坤 周琦 杨德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5-258,共14页
古城锰矿是扬子地台北缘典型的"大塘坡"式锰矿,赋存于南华系大塘坡组含锰黑色岩系中,含锰矿物主要为菱锰矿。古城锰矿稀土总量高、类似现代海底铁锰结核的"帽式"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Ce的正异常等地球化学指标指示古... 古城锰矿是扬子地台北缘典型的"大塘坡"式锰矿,赋存于南华系大塘坡组含锰黑色岩系中,含锰矿物主要为菱锰矿。古城锰矿稀土总量高、类似现代海底铁锰结核的"帽式"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Ce的正异常等地球化学指标指示古城锰矿Mn是以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形式沉淀,锰碳酸盐是后期转化而成。Fe/Mn比值低,较低的V、U含量和中等程度的Mo富集以及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对Th/U、V/Cr、V/(V+Ni)比值等地球化学指标指示古城锰矿沉积环境为一种氧化—次氧化的状态,与锰是以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形式沉淀的结论一致。综合认为,古城锰矿成矿机制包括沉淀和转化两个过程,在氧化还原分层的海洋系统中,Mn在上部氧化性的水体中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形式沉淀,之后下沉被掩埋在缺氧带之下,在成岩过程中和有机物质相互作用,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被还原释放出的Mn2+和有机碳被氧化释放出的CO23-结合形成锰碳酸盐,其转化可以方程2MnO2+CH2O+HCO-3=2MnCO3+H2O+OH-简单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 大塘坡组 锰矿 锰沉淀形式 古环境
下载PDF
中国西风区黄土常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与古环境 被引量:51
10
作者 叶玮 Yabuki Sadaya Kanayama Shinji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9,共7页
位于中国西风区新疆伊犁盆地黄土与古土壤样品的常量元素分析表明 ,其烧失量和SiO2 含量与样品的碳酸盐含量正相关。黄土与古土壤SiO2 含量没有明显差别 ,但Al、、Fe、Mn和K在古土壤中发生一定的分异 ,代表了相对强的成壤作用。与黄土... 位于中国西风区新疆伊犁盆地黄土与古土壤样品的常量元素分析表明 ,其烧失量和SiO2 含量与样品的碳酸盐含量正相关。黄土与古土壤SiO2 含量没有明显差别 ,但Al、、Fe、Mn和K在古土壤中发生一定的分异 ,代表了相对强的成壤作用。与黄土高原相比 ,伊犁盆地末次间冰期古土壤富钛、铁、锰、镁和钙 (个别样品除外 ) ,而黄土高原S1更加贫钠和钾 ,而且钙含量很低 ;末次冰期黄土富锰、镁和钙 ,贫钠和钾 ,而黄土高原L1以富钙贫钠、钾为特征。常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揭示 ,伊犁黄土与古土壤较黄土高原同期黄土与古土壤形成于更加干旱的气候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西风区 黄土 古环境 新疆 中国 热释光测年
下载PDF
中国东部红土的磁性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47
11
作者 卢升高 董瑞斌 +2 位作者 俞劲炎 张卫国 俞立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64-771,共8页
通过中国东部红土剖面的环境磁学参数(磁化率、频率磁化率、非磁滞剩磁、饱和等温剩磁等)测量,获得了红土剖面磁性矿物浓度、粒度和类型等特性随深度的变化曲线以及红土经连二亚硫酸钠一柠檬酸钠一重碳酸钠溶液(DCB)处理后的磁... 通过中国东部红土剖面的环境磁学参数(磁化率、频率磁化率、非磁滞剩磁、饱和等温剩磁等)测量,获得了红土剖面磁性矿物浓度、粒度和类型等特性随深度的变化曲线以及红土经连二亚硫酸钠一柠檬酸钠一重碳酸钠溶液(DCB)处理后的磁性参数变化.根据红土剖面环境磁学参数及其磁参数比值的变化可将红土分为3个层段,各层段的磁性矿物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证实了红土剖面中的磁性载体主要是磁赤铁矿、赤铁矿和针铁矿,并分离出了球粒状磁颗粒.认为红土磁性矿物的数量、粒度、类型等的变异指示了其形成时的环境特征,其频率磁化率和DCB处理的磁化率损失量指示了红土成壤化作用的强弱,可作为在红壤区研究过去全球变化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 磁性参数 磁性矿物 古环境 中国
下载PDF
鄂尔多斯奥陶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52
12
作者 陈强 张慧元 +2 位作者 李文厚 郝松立 刘卓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124,共8页
鄂尔多斯古生代海相地层沉积厚度巨大。鄂尔多斯奥陶系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受后期成岩作用影响较小,基本保留了原始海洋的同位素组成:δ13C值分布于-7.30‰~2.26‰之间,均值-0.30‰;δ18O值分布于-13.14‰~-1.94‰之间,均值-6.38... 鄂尔多斯古生代海相地层沉积厚度巨大。鄂尔多斯奥陶系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受后期成岩作用影响较小,基本保留了原始海洋的同位素组成:δ13C值分布于-7.30‰~2.26‰之间,均值-0.30‰;δ18O值分布于-13.14‰~-1.94‰之间,均值-6.38‰,碳氧同位素组成与全球基本一致。区域上,鄂尔多斯西缘具有相对较高的δ13C值,南缘次之,而东缘最低。纵向上,碳同位素组成逐渐增重,并在中晚奥陶世发生明显的正向偏移,δ13C均值由马家沟组的-0.36‰增加到平凉组的0.15‰,至背锅山组增加至0.68‰。碳同位素的区域分布差异表明鄂尔多斯西缘水体相对较深,南缘次之,东缘相对较浅,由早奥陶世至晚奥陶世水体逐渐加深,碳同位素组成反映的海平面变化趋势与沉积相演化一致。鄂尔多斯西南缘中晚奥陶世碳同位素组成的正向偏移,标志着较高的生产力和有机碳埋藏率,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学意义,西南缘的平凉组/乌拉力克组和背锅山组是下古生界最重要和有效的烃源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古环境 石油地质 奥陶系 鄂尔多斯
下载PDF
黄土高原马兰黄土记录的MIS3温湿气候 被引量:45
13
作者 李玉梅 刘东生 +2 位作者 吴文祥 韩家楙 洪业汤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6,共8页
对位于关中盆地的大荔地区甜水沟和垣雷两个剖面末次冰期 -间冰期旋回的碳酸盐和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进行了系统研究 ,初步讨论了MIS 3后期 (即MIS 3a)的“高温大降水事件”对黄土高原南部气候和植被的影响。在 40~... 对位于关中盆地的大荔地区甜水沟和垣雷两个剖面末次冰期 -间冰期旋回的碳酸盐和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进行了系统研究 ,初步讨论了MIS 3后期 (即MIS 3a)的“高温大降水事件”对黄土高原南部气候和植被的影响。在 40~ 30kaB .P .的MIS 3a时期 ,大荔地区气候总体表现为湿润、温暖 ,植被覆盖程度高 ,植被中C4植物的相对含量增加 ,土壤发育较好。中国大陆黄土 -古土壤序列在MIS 3的磁化率较之末次冰期的其他时段均有所增加 ,但不同地区的增幅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高温大降水事件” 黄土 古环境 MIS 3 磁化率 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
下载PDF
地层记录中的古气候信息及其与烃源岩发育的相关性——以渤海黄河口凹陷古近系为例 被引量:48
14
作者 刘占红 李思田 +2 位作者 辛仁臣 徐长贵 程建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30-840,共11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凹陷中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决定于有利的古气候和古湖盆环境,并受控于断陷期快速沉降的构造背景。着重论述了古气候条件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根据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典型钻井样品中的孢粉、藻类等古生物资料,并结合...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凹陷中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决定于有利的古气候和古湖盆环境,并受控于断陷期快速沉降的构造背景。着重论述了古气候条件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根据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典型钻井样品中的孢粉、藻类等古生物资料,并结合岩相特征,对该地区古近纪各时期的古气候、古环境特征进行了恢复,本区古近纪共存在4个气候湿热、古湖盆水体发育的时期。另外通过与烃源岩发育特征的对比,发现各湿热的古气候时期均与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情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说明温暖、湿润的古气候条件对烃源岩的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最后对气候影响烃源岩形成和保存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化石 古气候 古环境 烃源岩 黄河口凹陷
下载PDF
东海闽浙沿岸泥质区沉积特征与古环境记录 被引量:48
15
作者 石学法 刘升发 +4 位作者 乔淑卿 刘焱光 方习生 吴永华 朱志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30,共12页
2007—2009年执行"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过程中,对东海闽浙沿岸泥质区进行了系统的底质调查,取得表层沉积物样品2949个、柱状沉积物样品148个。基于上述样品的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以6.5Φ粒径为界线详细划分出... 2007—2009年执行"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过程中,对东海闽浙沿岸泥质区进行了系统的底质调查,取得表层沉积物样品2949个、柱状沉积物样品148个。基于上述样品的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以6.5Φ粒径为界线详细划分出泥质区的分布范围,主要位于26°~29°N之间,水深90m以浅的区域。(2)粒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泥质区现代沉积物总体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运移,但研究区的两侧又稍有不同,均表现出明显的向外偏转趋势;南部闽江河口外沉积物运移模式大致表现为由河口向周围呈散射状的输运趋势,最北影响可到27°N附近。(3)泥质区黏土矿物可明显划分为2个组合区,Ⅰ区覆盖了从长江口到南部闽江口外的大片海域,富集伊利石(平均含量为64%),沉积物主要来自于长江;Ⅱ区主要集中在闽江口附近的小区域,富集高岭石和绿泥石(两者平均含量之和为50%),推断其沉积物可能主要来自于闽江。(4)常量元素的R型因子分析表明闽浙沿岸泥质区沉积主要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伴有少量生物沉积。(5)利用210Pb法测试了研究区百年来沉积速率,结果表明闽浙沿岸泥质区近百年来沉积速率介于0.79~3.34cm/a之间,平均值为1.97cm/a,属于东海次高沉积强度区,明显低于长江口泥质区沉积速率。(6)对闽浙沿岸泥质区南部的MZ01孔进行了综合分析,恢复了中全新世以来泥质区的古环境演变过程,识别出10次极值事件,可能主要由东亚冬季风的增强所引起,推测中全新世以来泥质区东亚冬季风演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8400~6300aBP为季风较强且波动期、6300~3800aBP为季风较弱且稳定期、3800~1400aBP为季风高波动期、1400aBP以来为季风稳定增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浙沿岸泥质区 沉积特征 古环境 东海
下载PDF
中国南方红土环境磁学 被引量:45
16
作者 卢升高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6-1022,共7页
第四纪红土是中国南方古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的最佳载体之一,记录了南方的古地理、古气候环境变迁信息。典型红土剖面由现代红壤层、均质层、网纹层、砾石层或基岩层组成,均质红土磁化率值多在80×10^-8~250×10^-8m^3/kg,... 第四纪红土是中国南方古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的最佳载体之一,记录了南方的古地理、古气候环境变迁信息。典型红土剖面由现代红壤层、均质层、网纹层、砾石层或基岩层组成,均质红土磁化率值多在80×10^-8~250×10^-8m^3/kg,网纹红土磁化率约低一个数量级。红土的磁化率-温度(χ—T)曲线、等温剩磁获得曲线、XRD和TEM分析认为,成土过程产生的细粒磁性矿物(包括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是红土磁性的主要载体。对红土的岩石磁学和矿物学综合分析认为,红土磁性矿物的含量、粒度、类型等可能指示其形成时期的某种环境变化,红土磁性是南方第四纪环境变迁研究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红土的物源以及受后期化学风化改造的复杂性,红土的环境磁学研究需要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 环境磁学 磁性矿物 古环境
下载PDF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古环境演化 被引量:42
17
作者 徐方建 李安春 +3 位作者 肖尚斌 万世明 刘建国 张永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通过对位于浙—闽沿岸泥质带的EC2005孔岩性、粒度以及AMS14C年代分析,探讨了研究区自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古沉积环境演化,认为是湖水或海水深度、气候变化等综合影响的结果。岩芯底部60.20~41.00m(17.3~13.1ka BP)为湖泊三角洲沉积序列... 通过对位于浙—闽沿岸泥质带的EC2005孔岩性、粒度以及AMS14C年代分析,探讨了研究区自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古沉积环境演化,认为是湖水或海水深度、气候变化等综合影响的结果。岩芯底部60.20~41.00m(17.3~13.1ka BP)为湖泊三角洲沉积序列,可划分为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三个沉积亚相,物质来源主要是湖盆流域物质的输入。随着海平面的逐渐上升,海水自13.1ka BP开始侵入研究区,形成了41.00m的海相沉积地层,可划分为前滨—近滨—浅海三个沉积亚相,与海平面变化曲线具有良好的对应。自12.3ka BP开始,研究区受到沿岸流影响,长江物质开始影响研究区,7.3ka BP以来主要是来自长江的悬浮体在沿岸流作用下输送沉积而形成,稳定的泥质沉积物开始形成。全球性重要气候事件如新仙女木事件、8.2ka冷事件在东海内陆架沉积物中也得到了良好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环境 末次冰消期 粒度 东海内陆架 EC2005孔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侏罗系泥岩地球化学特征:物源与古沉积环境恢复 被引量:46
18
作者 雷开宇 刘池洋 +3 位作者 张龙 吴柏林 寸小妮 孙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1-636,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侏罗系泥岩地球化学特征记录了当时重要的地质信息。通过对该区中侏罗统直罗组及延安组泥岩的X射线荧光常量元素分析以及ICP-MS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对其源区构造背景、源岩属性进行了综合研究。与此同时,根据泥岩典型地...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侏罗系泥岩地球化学特征记录了当时重要的地质信息。通过对该区中侏罗统直罗组及延安组泥岩的X射线荧光常量元素分析以及ICP-MS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对其源区构造背景、源岩属性进行了综合研究。与此同时,根据泥岩典型地球化学参数的垂向变化对其古沉积环境进行了恢复。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北部侏罗系沉积岩与北邻阴山—大青山—乌拉山地区前寒武纪古老基底的片麻岩、麻粒岩、孔兹岩等变质岩系以及各时代侵入岩具有较大的亲缘性,是其主要物源。源区构造背景主要是与大陆岛弧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Sr/Cu、Rb/Sr、CIA、Sr/Ba、V/(V+Ni)、Ce_(anom)等泥岩地球化学指标的垂向变化特征对古沉积环境的反演表明,从延安期→直罗组沉积早期→直罗组沉积晚期,古气候由温湿气候逐渐变得越来越干旱,水体古盐度整体上由微咸水相的淡水环境逐渐向半咸水相的淡水环境转变,古氧化还原环境为水体分层不强的还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株罗系 元素地球化学 物源分析 古沉积环境
下载PDF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反映的古环境演化 被引量:43
19
作者 王可 郑洪波 +1 位作者 Maarten Prins 郑妍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0,共10页
通过对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质沉积体的MD06-3040孔进行粒度及年代测试,重建了东海内陆架1万年以来的古环境。认为研究区的沉积环境曾发生过3次变化:孔深18·6m至底部(10~10.7kaBP)对应近滨环境;15·13~18.6m(7.1~10kaBP)为... 通过对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质沉积体的MD06-3040孔进行粒度及年代测试,重建了东海内陆架1万年以来的古环境。认为研究区的沉积环境曾发生过3次变化:孔深18·6m至底部(10~10.7kaBP)对应近滨环境;15·13~18.6m(7.1~10kaBP)为过渡带环境;0~15.13m(0~7.1kaBP)是海侵结束后高海平面的浅海环境,自10kaBP以来东海沿岸流开始影响本区并不断输送河流来源物质,7kaBP起形成稳定的泥质沉积体。根据该孔沉积物的沉积速率与粒度组分特征,说明不能简单地应用平均粒径指示冬季风强度,在东海地区,不仅冬季风控制着沿岸流强度,夏季风也会影响河流入海物质的搬运沉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古环境 粒度 东海
下载PDF
长岭断陷下白垩统湖相烃源岩形成古环境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43
20
作者 李浩 陆建林 +5 位作者 李瑞磊 王保华 徐文 左宗鑫 王苗 刘娅昭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74-1786,共13页
恢复烃源岩形成时期的古环境,落实优质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对确定湖相烃源岩发育层系及刻画烃源岩非均质性意义重大.利用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对长岭断陷早白垩世火石岭期至营城期的古环境进行恢复,并对反映古环境的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 恢复烃源岩形成时期的古环境,落实优质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对确定湖相烃源岩发育层系及刻画烃源岩非均质性意义重大.利用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对长岭断陷早白垩世火石岭期至营城期的古环境进行恢复,并对反映古环境的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与有机碳含量(Total Organic Carbon,TOC)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控制湖相烃源岩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表明,从火石岭期至沙河子期,再到营城期,长岭断陷经历了古水深从变深到变浅,古气候从潮湿-半潮湿气候到半干旱气候,古盐度从淡水相到半咸水相,湖泊水体还原性从增强到减弱的古环境演化过程,早白垩世不同时期长岭断陷古环境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古气候和氧化还原条件是控制长岭断陷下白垩统湖相烃源岩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长岭断陷沙河子组二段烃源岩形成于潮湿与缺氧的古环境,该时期湖盆演化处于均衡补偿阶段,且烃源岩古生产力较高,因此研究区沙河子组二段优质烃源岩十分发育,分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烃源岩 古环境 主控因素 长岭断陷 松辽盆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