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the closure of Indonesian seaway on climate: A numerical modeling study 被引量:7
1
作者 YU Yongqiang, ZHOU Zuyi & ZHANG Xuehong 1. LASG,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2. Laboratory of Marine Geolog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S2期88-93,共6页
Using a global OGCM and its relevant coupledocean-atmosphere GCM with the contemporary, 6 MaBPand 14 MaBP oceanic topography, respectively, a series of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implement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Using a global OGCM and its relevant coupledocean-atmosphere GCM with the contemporary, 6 MaBPand 14 MaBP oceanic topography, respectively, a series of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implement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north shift of Australian continent onthe tropical oceanic circulation, especially the formation of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of the individual OGCM forced by the modern atmosphericcirculation indicate that the closure of Indonesian passageresults in warming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and cooling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furthermore, it also results inchange in source of the Indonesian Through Flow (ITF) wa-ter, e.g. ITF mainly originates from the south Pacific at 14MaBP, but it mainly originates from the north Pacific now.The coupled model shows similar results as the individualOGCM qualita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ONESIAN Through Flow (ITF)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AUSTRALIAN Plate paleo-oceanography.
原文传递
江苏小庙洪牡蛎礁的地貌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忍顺 王艳红 +1 位作者 张正龙 蒋姣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9-265,共7页
江苏岸外的小庙洪牡蛎礁在海岸地貌学上是一稀有的生物沉积体。这种位于蚀、淤交替岸段潮间带、古礁体和活体共存的牡蛎礁体是我国所仅见。现场观察了牡蛎礁体的地貌特征,并使用GPS和全站仪进行了主要礁体分布与高程的测量,表明礁区地... 江苏岸外的小庙洪牡蛎礁在海岸地貌学上是一稀有的生物沉积体。这种位于蚀、淤交替岸段潮间带、古礁体和活体共存的牡蛎礁体是我国所仅见。现场观察了牡蛎礁体的地貌特征,并使用GPS和全站仪进行了主要礁体分布与高程的测量,表明礁区地貌面不是一个水平面,相差可达2m以上。礁体顶高主要分布在两个高程上,一是与平均潮位相当,二是比前者低约30cm,略高于小潮平均低潮位。礁体起伏面高出礁坪面多在0.5—1.5m。小庙洪牡蛎礁正处于退化状态,除物理因素造成的侵蚀外,化学溶蚀及人类活动也是侵蚀退化的主要因素。对于礁区内部的礁体,其退化过程为连片礁→环礁→带礁→斑礁→礁坪的顺序。礁体沉积体有三种:原生礁体、与原生礁体脱离的礁块以及已离开原生地的松散堆积体。浪蚀礁坪分布在礁体的迎浪面上,而溶蚀礁坪则分布在礁体密集区。在礁体稀疏区,则覆盖约20—30cm厚的粉沙或淤泥,形成次生的潮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礁 礁体形态 礁体演化 古海洋学
下载PDF
晚新生代日本海古生产力演化——研究进展评述
3
作者 程宇龙 万世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14-1738,共25页
【意义】海洋表层初级生产力及其生物泵过程是海洋碳循环的关键环节。日本海作为西北太平洋一个主要的边缘海,其晚新生代古生产力演化与区域构造/火山活动、东亚季风/西风、洋流演变、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等密切相关,是探寻地球系统科... 【意义】海洋表层初级生产力及其生物泵过程是海洋碳循环的关键环节。日本海作为西北太平洋一个主要的边缘海,其晚新生代古生产力演化与区域构造/火山活动、东亚季风/西风、洋流演变、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等密切相关,是探寻地球系统科学的极佳窗口。【进展和结论】得益于一系列国际大洋钻探计划(DSDP31、ODP127/128和IODP346)等航次的相关研究,有关日本海古海洋演化,尤其是古生产力演化重建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认识。日本海古生产力的常用代用指标包括沉积物的微量元素组成、生物标志物、生源组分含量及同位素组成、微体古生物化石种属特征等。在地质时间尺度,日本海表层初级生产力主要取决于浮游生物必需的主要营养盐(氮、磷和硅)和微量营养盐(铁、锰、钴、锌、铜等),而日本海的营养盐主要通过风尘输入、火山活动、表层和深层洋流携带过来。在构造时间尺度,日本海古生产力的长期演化及其驱动机制(如风尘、火山铁肥和洋流贡献)尚不清楚,区域构造演化与海道开合、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火山活动及亚洲风尘输入演化等可能是关键驱动因素。在轨道—千年尺度,日本海沉积了深—浅色的韵律层,表层生产力大体表现出冰期降低而间冰期增加的特征,这主要取决于水体交换和层化状况改变导致的营养盐供应变化。目前,日本海古生产力的重建主要集中在晚第四纪,晚新生代构造尺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未来展望】由于日本海缺乏钙质生物沉积,硅藻化石显示出很好的研究潜力。在未来研究中,一方面要发展新指标体系如硅藻稳定同位素并结合硅藻种属组合,以重建日本海晚新生代古生产力的长期演化历史;另一方面需要深入探讨海洋初级生产力与区域构造演化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海 古生产力 古海洋 古气候 国际大洋钻探计划
下载PDF
“白垩纪大洋红层——海洋/气候响应”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Secretary of IGCP 463/494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9-80,共12页
“白垩纪大洋红层”是中国学者提出并开拓的白垩纪研究新方向。在其所领导的两个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IGCP463/494)的推动下,“白垩纪大洋红层”所蕴含的古海洋与古气候意义,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召开的学术会议... “白垩纪大洋红层”是中国学者提出并开拓的白垩纪研究新方向。在其所领导的两个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IGCP463/494)的推动下,“白垩纪大洋红层”所蕴含的古海洋与古气候意义,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召开的学术会议对“白垩纪大洋红层”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在2002 年度IGCP463 项目启动会议上,对“白垩纪大洋红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的交流,制订了项目研究的总体目标和未来五年工作计划,并考察了亚平宁—阿尔卑斯—喀尔巴阡沿线的大洋红层;(2)2003 年度的IGCP463 工作会议和IGCP494 启动会议,不仅积累了大洋红层研究的资料,而且将白垩纪大洋红层研究推进到白垩纪中期;(3)2004 年度两个项目的工作会议,以及通过在第32 届国际地质大会特别讨论会的工作,进一步推进了大洋红层的研究,并将“白垩纪大洋红层”研究介绍给广大的国际地球科学界;(4)在欧洲地球科学联盟2005 年会上,“白垩纪大洋红层”研究体现出了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可喜现象。回首近几年来的研究历程可以发现,“白垩纪大洋红层”研究已实现了如下转变:(1)从区域性研究到全球对比综合研究的变化;(2)从由中国科学家单独研究变为多个国家的科学家申请到项目和经费共同研究;(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大洋红层 古海洋学 地球系统科学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 地层学
下载PDF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s and Paleo-Oceanography of the Ordovician–Silurian Boundary Carbonate Rocks from the Xainza Area, Tibet 被引量:2
5
作者 YUAN Tao YI Haisheng +2 位作者 ZHANG Shuai CAI Zhanhu LI Gaoji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AS CSCD 2018年第5期2052-2054,共3页
Objective The Ordovician–Silurian transitional period is a special time when the global paleo-environment changed greatly.It witnessed the first mass extinction as of Phanerozoic period and glaciations that occurred ... Objective The Ordovician–Silurian transitional period is a special time when the global paleo-environment changed greatly.It witnessed the first mass extinction as of Phanerozoic period and glaciations that occurred frequently at a large scale in a very short time,which has thu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mong geoscientists at home and abr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s and paleo-oceanography of the Ordovician Silurian Boundary Carbonate Rocks from the Xainza Area TIBET GM
下载PDF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Geochemistry and Paleo-oceanography of the Co-rich Crust
6
作者 蔡毅华 黄奕普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02年第2期8-14,共7页
The current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geochemistry and paleo-oceanography of the Co-rich crust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study of geochemistry of the Co-rich crust, discuss the diffusion of elements ... The current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geochemistry and paleo-oceanography of the Co-rich crust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study of geochemistry of the Co-rich crust, discuss the diffusion of elements in the Co-rich crust and the exchange with ambient seawater. Besides, we discuss the effect of phosphatization and substrate rocks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rich crust. We also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of stable isotopes(including the stable isotopes of Pb, Nd, and Hf), radioactive isotopes (including the radioactive isotopes of Be, U and Th), and elements (including the major elements, minor elements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to the study of paleo-oceanography of the Co-rich c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ich crust geochemistry paleo-oceanography ADVANCE
下载PDF
西太平洋特定海域15万年以来古海洋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苍树溪 阎军 +1 位作者 李铁钢 薛胜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97-101,共5页
本文是我们近年来对西太平洋特定海域进行古海洋学研究的成果概述和讨论。古海洋学是多学科、综合性边缘科学。主要是通过对海底沉积物所进行的多项分析,包括:稳定同位素地层、地球化学元素地层、古生物地层及气候地层学方法,恢复近15... 本文是我们近年来对西太平洋特定海域进行古海洋学研究的成果概述和讨论。古海洋学是多学科、综合性边缘科学。主要是通过对海底沉积物所进行的多项分析,包括:稳定同位素地层、地球化学元素地层、古生物地层及气候地层学方法,恢复近15万年以来古海洋环境,诸如古海流、古温度、古盐度、古季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海洋学 西太平洋 海域
下载PDF
冲绳海槽D-086孔颗石藻化石及其古海洋学意义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苍树溪 钟石兰 薛胜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5-90,共6页
本文通过对冲绳海槽D-086孔颗石藻化石的研究,自下而上划分出三个颗石藻化石组合:Gephyrocapsaaperta-G.oceanica组合,Gephyro-capsaericsonii-Coccolithusc... 本文通过对冲绳海槽D-086孔颗石藻化石的研究,自下而上划分出三个颗石藻化石组合:Gephyrocapsaaperta-G.oceanica组合,Gephyro-capsaericsonii-Coccolithuscrassipons组合,Emilianiahuxleyi-Gephyrocapsao-ceanica组合;划分出E.huxleyi带和E.huxleyi高峰带的界线;每一个颗石藻化石组合代表一个气候期,它们分别与标准气候期的玉木亚间冰期,晚玉木冰期和冰后期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古海洋学 颗石藻 化石
下载PDF
西太平洋晚第三纪钙质超微化石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钰林 刘建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14,共2页
本文研究了菲律宾海东部,北部“大洋钻探工程”125航次782A和786A二个钻孔晚第三纪的钙质超微化石。本区自下而上划分为13个带(或亚带),存在三个沉积间断:晚渐新世与中中新世之间;中中新世与晚中新世之间以及晚中新世与早上新世之间。... 本文研究了菲律宾海东部,北部“大洋钻探工程”125航次782A和786A二个钻孔晚第三纪的钙质超微化石。本区自下而上划分为13个带(或亚带),存在三个沉积间断:晚渐新世与中中新世之间;中中新世与晚中新世之间以及晚中新世与早上新世之间。据超微化石分析,本区晚第三纪存在4个相对暖水期和4个相对较凉期。根据菲律宾海东部,中部“深海钻探工程”58、59、60三个航次以及我国东海陆架、台湾东海岸及西部地区,南海北缘等地钙质超微化石分带的对比,晚渐新世与早中新世之间以及中、上新世之间的沉积间断在环西太平洋一侧具有普遍性,但形成原因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晚第三纪 钙质超微化石 古海洋学
下载PDF
南海深水底质中氧化还原带的有孔虫壳体沾染
10
作者 王吉良 汪品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5-40,共6页
海洋底质表层沉积物中的有孔虫壳体沾染上锰质微粒是沉积介质化学条件的反映。南海深水底质沉积物的四个沉积带中分别发现不同量有孔虫沾染壳,有孔虫沾染壳的比例在垂向上的分布存在着这样一个规律:最上部的氧化带中较少;其下覆的氧... 海洋底质表层沉积物中的有孔虫壳体沾染上锰质微粒是沉积介质化学条件的反映。南海深水底质沉积物的四个沉积带中分别发现不同量有孔虫沾染壳,有孔虫沾染壳的比例在垂向上的分布存在着这样一个规律:最上部的氧化带中较少;其下覆的氧化还原接触带中最多;至氧化还原过渡带和还原带中又变少。这说明有孔虫壳体在埋葬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无沾染白色壳→沾染壳→无沾染白色壳的变化,也反映了表层沉积物孔隙中锰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接触带厚度的变化,同古生产力等古海洋学因素有关,因此,沉积物中锰质微粒有孔虫沾染壳的分布也可作为古海洋学研究的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深水底质 氧化还原带 有孔虫 壳体沾染
下载PDF
古海洋溶解氧与缺氧和富氧问题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王成善 胡修棉 李祥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47,共9页
西藏南部晚白垩世红色灰岩层为大洋富氧条件下的沉积产物,红色灰岩层内有机碳极低,生物极其繁盛,碳同位素偏低,但从上往下又呈增高趋势。溶解氧含量在古海洋演化史中是非线形波动变化的,既有全球溶解氧含量偏低时期(缺氧条件),... 西藏南部晚白垩世红色灰岩层为大洋富氧条件下的沉积产物,红色灰岩层内有机碳极低,生物极其繁盛,碳同位素偏低,但从上往下又呈增高趋势。溶解氧含量在古海洋演化史中是非线形波动变化的,既有全球溶解氧含量偏低时期(缺氧条件),也有全球溶解氧含量偏高时期(富氧条件),古海洋溶解氧含量重建和富氧问题的解决对于理解大洋循环、古气候、生命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海洋学 溶解氧 富氧环境 缺氧事件 西藏南部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末次冰期—全新世古海洋学 被引量:18
12
作者 魏国彦 李孟扬 +2 位作者 段威武 陈超云 汪中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28,共10页
据加速器质谱仪14C测年,RC26-16孔提供了南海北部近15200a来古海洋学的连续沉积记录。其古海洋学发展过程可分为3期,(1)最后冰期(15.2~13.3ka);(2)冰消期(13.3~9.0ka);(3)间冰... 据加速器质谱仪14C测年,RC26-16孔提供了南海北部近15200a来古海洋学的连续沉积记录。其古海洋学发展过程可分为3期,(1)最后冰期(15.2~13.3ka);(2)冰消期(13.3~9.0ka);(3)间冰期(9.0ka~现代)。末次冰期至全新世时,冬季海水表层温度由18℃上升至24℃,夏季则保持在27~29℃之间。在11ka时,冬季水温曾短暂的一度变凉(约3℃),此可能代表区内新仙女木事件。末次冰期时,夏季与冬季温度差约为9℃,它的变化幅度较全新世的5℃要大。末次冰期时,表层水(0~50m)与次表层水(50~100m)间碳、氧同位素递减梯度较全新世的为小。15~13ka时大洋表层动物衍生营养含量相对较高,推测这与较强的冬季风导致较强的上升流,而造成高养分和高生物生产率有关,全新世时冬季风变弱。全新世碳酸盐补偿深度和有孔虫溶跃层较浅,5.3ka时有短暂的变深,浮游有孔虫保存高峰和碳酸钙高峰值发生在14~12ka间,相当于全球性的TerminationⅠ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海洋学 晚第四纪 南海北部 末次冰期 全新世
下载PDF
冲绳海槽南部两万年来碳酸盐溶跃面的变迁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荣华 孟翊 +1 位作者 李保华 谢传礼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30,共6页
对冲绳海槽南部表层沉积和晚第四纪沉积柱状样中百余个样品进行了浮游及底栖有孔虫、翼足类等微体化石定量分析。通过表层沉积样品中底栖有孔虫占有孔虫全群比例、底栖有孔虫群中胶结质壳比例、浮游有孔虫碎壳率和浮游及底栖有孔虫丰度... 对冲绳海槽南部表层沉积和晚第四纪沉积柱状样中百余个样品进行了浮游及底栖有孔虫、翼足类等微体化石定量分析。通过表层沉积样品中底栖有孔虫占有孔虫全群比例、底栖有孔虫群中胶结质壳比例、浮游有孔虫碎壳率和浮游及底栖有孔虫丰度等多种标志的水深变化,确定冲绳海槽现代的碳酸盐溶跃面位于水深1500~1600m处。进而,在高分辨率地层学基础上,检验这些指示溶解作用的标志和翼足类丰度等在柱状样中的变化,结果发现末次冰期冲绳海槽碳酸盐溶解作用显著减弱,碳酸盐溶跃面和文石补偿深度急剧变深;至冰后期碳酸盐溶解作用又急剧增强,溶跃面和文石补偿深度又变浅至与现代相当的位置。这些变化与南海等西太平洋其他海区的特征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溶跃面 微体化石 古海洋学 冲绳海槽
下载PDF
东太平洋1787站柱芯碎屑组分的分布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14
作者 韩喜球 沈华悌 +2 位作者 张富元 金翔龙 杨树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4-208,共5页
对太平洋1787站柱状沉积物进行了碎屑组分分布和来源的研究,并根据碎屑组分的分布特征对火山活动和南极底流活动状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碎屑组分主要是生物来源、海洋自生来源和火山源,并推测本柱芯沉积期曾有11次... 对太平洋1787站柱状沉积物进行了碎屑组分分布和来源的研究,并根据碎屑组分的分布特征对火山活动和南极底流活动状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碎屑组分主要是生物来源、海洋自生来源和火山源,并推测本柱芯沉积期曾有11次火山活动期和9次南极底流入侵。在火山活动期,沉积物中火山来源矿物含量显著增加;在南极底流活动期,沉积物中褐铁矿和微结核等形成于氧化环境的矿物含量较高,生物扰动构造发育。所推测的底流活动期在氧同位素曲线上均有明显反映,并与古地磁资料得出的沉积间断基本吻合,表明沉积物的碎屑组分分布特征能间接指示古海洋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碎屑组分 古海洋学 柱芯 沉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