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夹脊穴电针配合雷火灸法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宜默 张莉 +2 位作者 于春鹏 李琳 周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9期1577-1580,1588,共5页
目的观察夹脊穴电针配合雷火灸法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在齐齐哈尔中医医院就诊的98例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痛、解痉、营... 目的观察夹脊穴电针配合雷火灸法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在齐齐哈尔中医医院就诊的98例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痛、解痉、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给予夹脊穴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雷火灸法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简化MPQ疼痛问卷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进行疼痛评分和颈椎功能评定,采用酶联免疫(ELASA)法检测外周静脉血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并且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PQ、NDI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血浆中IL-1、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穴电针配合雷火灸法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其机制可能与夹脊穴电针配合雷火灸法能够抑制炎症因子IL-1、IL-6、IL-8及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风寒湿型 夹脊穴电针 雷火灸法 疼痛评分 颈椎活动度
下载PDF
超声脉冲电导联合康复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叶杨 曹谨茹 郑文浩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8期291-29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联合康复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手术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观察的TKA患者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骨科常规护理,积极指导患者术后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护理... 目的:观察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联合康复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手术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观察的TKA患者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骨科常规护理,积极指导患者术后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对患肢使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进行理疗。对2组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术后静息疼痛及运动疼痛评分在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静息疼痛及运动疼痛评分在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均为观察组的数值低于对照组;且以上两种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处理因素与时间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 <0.05)。提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1~8天内静息痛及运动痛的评分成降低趋势,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2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数值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处理因素与时间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 <0.05)。提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5、8天膝关节活动度随时间呈增大趋势,且增大幅度高于对照组。结论:TKA围手术期运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和康复锻炼干预,能缓解术后患肢早期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超声脉冲电导治疗 康复锻炼 静息疼痛评分 运动疼痛评分
原文传递
推拿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曹志宏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25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9年1-12月,纳入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诊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摸球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单纯采取中药定向透药治疗方法,研究组(35例)采...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9年1-12月,纳入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诊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摸球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单纯采取中药定向透药治疗方法,研究组(35例)采取推拿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方法,均坚持治疗2周。参考日本骨科协会腰腿痛评分法(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以及腰部活动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推拿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优化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有效镇痛,改善腰部活动功能,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中药定向透药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评分 腰部活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