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主要稻区褐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被引量:53
1
作者 王鹏 甯佐苹 +4 位作者 张帅 蒋田田 谭利蓉 董嵩 高聪芬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197,共7页
为了明确目前褐飞虱对常用药剂的抗性现状,以便制定防治褐飞虱的科学用药策略,于2010-2011年间,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我国主要稻区19个褐飞虱种群对五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2010年全部监测种群对噻嗪酮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 为了明确目前褐飞虱对常用药剂的抗性现状,以便制定防治褐飞虱的科学用药策略,于2010-2011年间,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我国主要稻区19个褐飞虱种群对五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2010年全部监测种群对噻嗪酮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RR为11.3~23.4倍),2011年除广西桂林、江西上高2个褐飞虱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15.3~19.7倍)外,其他80%监测种群均已达高水平抗性(40.7~119.7倍),抗性明显上升;两年19个褐飞虱监测种群对吡虫啉均为高到极高水平抗性(82.3~1935.8倍),与2006-2009年相比,吡虫啉抗性有再次升高趋势;2010年褐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6.1~14.4倍),2011年除广西桂林种群为低水平抗性外,其他8个种群均为中到高水平抗性(12.8~62.3倍),较前一年明显上升;两年18个监测种群对毒死蜱均处于敏感到低水平抗性阶段;对吡蚜酮的抗性2010年7个监测种群为敏感-低水平抗性(1.9~5.1倍),2011年全部褐飞虱监测种群均已达中等水平抗性(15.7~25.4倍),暗示随着吡蚜酮的大量广泛使用,褐飞虱对其抗性较高,需要引起生产上的密切关注。为科学治理水稻褐飞虱,应严格执行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间的合理轮用或混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吡虫啉 噻嗪酮 吡蚜酮 抗性监测
下载PDF
吡蚜酮对水稻褐飞虱取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何月平 陈利 +2 位作者 陈建明 陈列忠 张珏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5-640,共6页
吡蚜酮是防治褐飞虱的推荐替代杀虫剂之一。取食选择性试验表明,0.1g/L吡蚜酮处理和清水处理24h稻株上的平均落虫数分别为(1.6±1.2)头/株和(1.5±0.9)头/株。刺探电位技术监测发现,与清水对照相比,0.1g/L吡蚜酮浸苗处理下褐飞... 吡蚜酮是防治褐飞虱的推荐替代杀虫剂之一。取食选择性试验表明,0.1g/L吡蚜酮处理和清水处理24h稻株上的平均落虫数分别为(1.6±1.2)头/株和(1.5±0.9)头/株。刺探电位技术监测发现,与清水对照相比,0.1g/L吡蚜酮浸苗处理下褐飞虱的口针刺探频次、韧皮部刺入频次、在韧皮部外部活动的持续时间以及木质部取食行为的持续时间没有显著差异,而褐飞虱的非刺探持续时间显著增加,褐飞虱在韧皮部内摄取汁液被极显著干扰,吡蚜酮处理后4h内褐飞虱成虫在韧皮部取食的总持续时间只有(1.2±0.5)min,而在对照上的总持续时间为(65.1±11.3)min。取食恢复试验表明吡蚜酮对褐飞虱韧皮部取食的抑制作用可逆,但是取食抑制的恢复非常缓慢。经吡蚜酮0.1g/L处理24h再转移至清水处理苗上120h后,韧皮部取食的总持续时间也仅约为10min。研究表明,吡蚜酮对褐飞虱没有驱避性和拒食性,不阻碍褐飞虱口针刺探和木质部取食,但对韧皮部取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恢复非常缓慢。因此,吡蚜酮防治褐飞虱的持效期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蚜酮 褐飞虱 取食行为 刺探电位图
下载PDF
抗吡虫啉棉蚜种群对吡蚜酮等药剂的交互抗性及施药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杨焕青 王开运 +2 位作者 王红艳 史晓斌 牛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82,共8页
为了明确吡蚜酮对抗吡虫啉棉蚜Aphis gossypii种群的防治效果,提出抗吡虫啉棉蚜的治理策略,利用抗吡虫啉棉蚜种群(RF_(27))、敏感种群(SS)和夏津田间种群(XJ),分别采用浸渍法、微量点滴法、生化测定法和系统观察法研究了棉蚜无翅成蚜对... 为了明确吡蚜酮对抗吡虫啉棉蚜Aphis gossypii种群的防治效果,提出抗吡虫啉棉蚜的治理策略,利用抗吡虫啉棉蚜种群(RF_(27))、敏感种群(SS)和夏津田间种群(XJ),分别采用浸渍法、微量点滴法、生化测定法和系统观察法研究了棉蚜无翅成蚜对吡蚜酮等药剂的交互抗性及施药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蚜酮对RF_(27),XJ和SS的LD_(50)分别为1.213×10^(-5),8.506×10^(-5)和5.140×10^(-5)μg/头,RF_(27)对吡蚜酮表现出明显的负交互抗性现象。RF_(27)对啶虫脒、烯啶虫胺和噻嗪酮分别产生2.35,2.98和1.71倍的抗性。RF_(27)的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较SS分别高2.73和1.57倍,说明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的提高是引起棉蚜对吡虫啉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吡蚜酮分别处理RF_(27),XJ和SS,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均受到显著抑制。吡蚜酮以低剂量处理RF_(27)成蚜,对其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不利影响,表现为若蚜存活率降低(64.60%),净生殖率降低(10.39),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显著降低(分别为0.21和1.23),世代历期延长(10.87 d),相对适合度较小(仅为0.70)。这些结果表明吡蚜酮在棉蚜防治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吡虫啉 吡蚜酮 交互抗药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吡虫清等4种新农药的水生态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7
4
作者 胡双庆 尹大强 陈良燕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26,34,共5页
以斜生栅列藻 (Scenedesmusobliquus)、大型 (Daphniamagna)和斑马鱼 (Brachydaniorerio)为试验生物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吡虫清、吡嗪酮、恶草酮和精喹禾灵 4种新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IC50值或LC50 值 ,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 以斜生栅列藻 (Scenedesmusobliquus)、大型 (Daphniamagna)和斑马鱼 (Brachydaniorerio)为试验生物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吡虫清、吡嗪酮、恶草酮和精喹禾灵 4种新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IC50值或LC50 值 ,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 ,杀虫剂吡虫清对水极毒 ,对鱼类高毒 ,对藻类低毒 ;杀虫剂吡嗪酮对水和鱼类低毒 ,对藻类中等毒性 ;除草剂恶草酮对藻类高毒 ,对水和鱼类中等毒性 ;除草剂精喹禾灵对藻类高毒 ,对水中等毒性 ,对鱼类高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清 农药 环境安全评价 水体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吡蚜酮防治褐飞虱的使用技术及对天敌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徐德进 顾中言 +2 位作者 徐广春 许小龙 范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4-1059,共6页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新型杀虫剂吡蚜酮对水稻褐飞虱的作用方式、不同龄期毒力、田间使用技术及防治效果,并初步探讨了吡蚜酮对天敌黑肩绿盲蝽和蜘蛛(机敏漏斗蛛)的毒力及其田间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蚜酮对褐飞...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新型杀虫剂吡蚜酮对水稻褐飞虱的作用方式、不同龄期毒力、田间使用技术及防治效果,并初步探讨了吡蚜酮对天敌黑肩绿盲蝽和蜘蛛(机敏漏斗蛛)的毒力及其田间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蚜酮对褐飞虱不仅具有触杀作用,还具有较强的内吸作用。吡蚜酮对褐飞虱1龄、3龄若虫的168hLC50值分别为14.99mg·L-1、13.08mg·L-1,显著低于5龄若虫和成虫。盆栽试验发现当盆钵中保持水层时,吡蚜酮的防治效果更高。在褐飞虱低龄期、田间保持水层条件下,应用25%吡蚜酮WP制剂300g·hm-2、450g·hm-2和600g·hm-2,药后15d的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吡蚜酮对黑肩绿盲蝽成虫的安全性级别为较不安全(Ⅲ级),田间使用吡蚜酮后黑肩绿盲蝽数量减少;吡蚜酮对蜘蛛安全性级别为安全(Ⅰ级),田间使用吡蚜酮后蜘蛛数量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为吡蚜酮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吡蚜酮 作用方式 使用技术 天敌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Sublethal effects of imidacloprid and pymetrozine on population growth parameters of cabbage aphid, Brevicoryne brassicae on rapeseed, Brassica napus L. 被引量:20
6
作者 MOHAMMAD REZA LASHKARI AHAD SAHRAGARD MOHAMMAD GHADAMYARI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07-212,共6页
Efficiency of imidacloprid and pymetrozine on population growth parameters of cabbage aphid, Brevicoryne brassicae L. (Homoptera: Aphididae) was determined using demographic toxicology by leaf dip method. At first,... Efficiency of imidacloprid and pymetrozine on population growth parameters of cabbage aphid, Brevicoryne brassicae L. (Homoptera: Aphididae) was determined using demographic toxicology by leaf dip method. At first, bioassay tests were performed. The LC50 value and confidence limit for imidacloprid and pymetrozine were 1.61 × 10^-5 mol/L (0.74 × 10^-5-2.66 × 10^-5) and 2.14 × 10^-4 mol/L (1.24 × 10^-4-3.40 × 10^-4), respectively. To evaluate the sublethal effect of two insecticides on population growth parameters of cabbage aphid, LC30 concentrations of imidacloprid and pymetrozine were used at 5 mol/L and 30 mol/L.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a incubator at 20±1℃, 60% ± 5% RH and 16:8 (L:D) photoperiod on canola seedlings, Brassica napus L. var. 'PF'. Net fecundity rate decreased in both insecticide-treated populations. Intrinsic rates of increase (rm) were lower in imidacloprid and pymetrozine treatments than in controls. Intrinsic birth rates also decreased in treated populations. There was a relative increase in intrinsic death rates of treated populations. The mean generation times and doubling time were also lower in populations treated with insecticides than in controls. There was a considerable reduction in the average numbers of nymphs reproduced per female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average longevity of female adults in the control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treated with imidacloprid and pymetrozine.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phid life-table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insecticide-treated populations (P 〉 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vicoryne brassicae CANOLA IMIDACLOPRID life table pymetrozine
原文传递
基于QuEChERS-液质联用法同时测定大米中五种新型农药残留 被引量:19
7
作者 唐俊 曾凯 +3 位作者 张敏 黄丽 李金林 万亮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6-279,共4页
建立了Qu ECh ERS-液质联用同时测定大米中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吡蚜酮、水胺硫磷和毒死蜱5种农药残留的方法。通过乙腈提取样品,应用Qu ECh ERS方法进行样品净化,经ZORBAX-SB-C18(2.1 mm×50 mm,1.8μm)超高效液相柱分离,电... 建立了Qu ECh ERS-液质联用同时测定大米中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吡蚜酮、水胺硫磷和毒死蜱5种农药残留的方法。通过乙腈提取样品,应用Qu ECh ERS方法进行样品净化,经ZORBAX-SB-C18(2.1 mm×50 mm,1.8μm)超高效液相柱分离,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在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下同时测定。5种化合物取得了很好的分析效果,在40-4 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较好,方法的检出限(S/N≥3)范围在0.75-13.3μg/kg;定量下限(S/N≥10)为2.5-53.5μg/kg。在空白大米中进行加标回收,在三个浓度水平进行加标,5种杀虫剂的回收率为80.65%-107.3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17.5%。该方法稳定、准确且简易快捷,可同时满足大米中氯虫苯甲酰胺等5种不同类型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氯虫苯甲酰胺 阿维菌素 吡蚜酮 水胺硫磷 毒死蜱
原文传递
吡蚜酮原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建华 张小峰 +1 位作者 季美娟 刘文华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1-742,共2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以甲醇-水作为流动相,用C18柱和紫外检测器(300nm)测定了95%吡蚜酮原药的含量。结果表明: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1205,变异系数为0.13%,平均回收率为100.07%,线性相关系数为0.944。
关键词 吡蚜酮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下载PDF
高效杀虫剂吡蚜酮的合成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胜得 曾文平 +2 位作者 段湘生 秦岳军 毛春晖 《农药研究与应用》 2007年第6期23-24,共2页
以水合肼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环合、烷基化、缩合、水解、缩合等六步反应合成了高效杀虫剂吡蚜酮,合成总收率(以水合肼计)为63.3%,原药含量≥95%。
关键词 水合肼 3-氰基吡啶 吡蚜酮 合成
下载PDF
5种防治稻飞虱药剂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顾林玲 《现代农药》 CAS 2014年第3期5-10,共6页
从开发及专利、作用机理及应用、抗性、药效、剂型及复配、工艺和市场等方面,对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和噻嗪酮等5种防治稻飞虱药剂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防治稻飞虱药剂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飞虱 药效 吡虫啉 噻嗪酮 吡蚜酮 噻虫嗪 烯啶虫胺
下载PDF
氟啶虫胺腈等11种杀虫剂对瓜蚜的毒力及协同增效作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欢欢 张春姣 +2 位作者 刘梦铭 朱鹏 薛超彬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1-186,共6页
为探寻防治瓜蚜的高效协同增效药剂组合,采用叶片带虫浸渍法测定了氟啶虫胺腈等11种杀虫剂对瓜蚜的毒力。结果表明:处理后24 h,氟啶虫胺腈对瓜蚜的毒力最高,吡蚜酮最低,LC_(50)值分别为10.15和369.63 mg/L;48 h时依然是氟啶虫胺腈毒力最... 为探寻防治瓜蚜的高效协同增效药剂组合,采用叶片带虫浸渍法测定了氟啶虫胺腈等11种杀虫剂对瓜蚜的毒力。结果表明:处理后24 h,氟啶虫胺腈对瓜蚜的毒力最高,吡蚜酮最低,LC_(50)值分别为10.15和369.63 mg/L;48 h时依然是氟啶虫胺腈毒力最高,而高效氯氟氰菊酯最低,LC_(50)值分别为2.35和117.57 mg/L。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同增效药剂筛选,结果表明:按质量比计,氟啶虫酰胺与吡蚜酮1:1、氟吡呋喃酮与吡蚜酮1:5、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1:3、氟吡呋喃酮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氟啶虫胺腈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几种组合的增效作用显著,共毒系数分别达1 271、820、561、1 277和478。研究结果可为田间瓜蚜的高效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瓜蚜 协同增效 氟吡呋喃酮 氟啶虫胺腈 吡蚜酮
下载PDF
高效杀虫剂吡蚜酮的合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段湘生 曾文平 聂萍 《湖南化工》 2000年第5期25-26,共2页
研究了乙酸乙酯法合成中间体 2 ,3,4 ,5 四氢 3 氧 4 氨基 6 甲基 1 ,2 ,4 三嗪 (以下简称氨基三嗪酮 ) ,3 氰基吡啶法合成吡蚜酮。中间体合成收率 60 .4 % ,产品合成收率 93.1 % ,产品纯度 96.7%。
关键词 杀虫剂 吡蚜酮 乙酸乙酯 合成 氰基吡啶法
下载PDF
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伟群 刘晓亮 +3 位作者 黄秀枝 陈伟 尚战峰 贤振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76-1980,共5页
【目的】研究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不同剂量包衣对水稻种子出苗率、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3个剂量处理(300、500、700 g/100 kg种子)、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目的】研究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不同剂量包衣对水稻种子出苗率、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3个剂量处理(300、500、700 g/100 kg种子)、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推荐剂量(420 g/100 kg种子)及空白对照处理,水稻种子经浸种催芽露白后包衣,室内25℃光照培养箱观察种子出苗率,大田观察稻苗株高及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结果】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在高剂量(700g/100 kg种子)下包衣对水稻种子出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播后9 d出苗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下同);但对水稻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随药剂使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其药后10、17、24 d稻苗株高分别比空白对照高1.23~4.82、1.28~5.26和0.97~6.09 cm。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其对稻飞虱的防效与使用剂量呈正比,并随药后时间的长短而变化,其药后24、31、38、45、52和59 d对稻飞虱的防效分别达88.40%~97.35%、87.66%~96.75%、81.10%~92.17%、75.74%~88.06%、69.63%~86.07%和35.38%~64.45%,3个剂量处理间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对水稻安全,田间防控稻飞虱可达52 d左右,可在水稻直播田推广使用,推荐制剂包衣量为500~700 g/100 kg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蚜酮 种衣剂 水稻 稻飞虱 控制效果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法测定稻渔综合种养环境中四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吕磊 彭婕 +2 位作者 甘金华 喻亚丽 何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43-2448,共6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稻渔综合种养环境中苄嘧磺隆、双草醚、吡蚜酮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分析方法.水样过滤后直接进样,土壤和水产品经乙腈匀浆提取,C18吸附剂净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中,4种农药在各自的线性范...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稻渔综合种养环境中苄嘧磺隆、双草醚、吡蚜酮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分析方法.水样过滤后直接进样,土壤和水产品经乙腈匀浆提取,C18吸附剂净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中,4种农药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 995);水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检出限为0.10μg·kg^-1,其它3种为0.05μg·kg^-1;土壤和水产品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检出限(LOD)为0.20μg·kg^-1,其它3种为0.10μg·kg^-1;在不同添加水平下,4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7.52%-93.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73%-1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苄嘧磺隆 双草醚 吡蚜酮 氯虫苯甲酰胺 稻渔综合种养 农药残留
下载PDF
吡嗪酮生物活性和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郎玉成 倪珏萍 刁亚梅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13-516,共4页
简述了吡嗪酮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初步探讨了吡嗪酮的用药策略和使用技术。室内生测表明,吡嗪酮的作用方式为触杀、摄食、内吸、渗透等。田间试验表明,吡嗪酮具有持效期长、对成虫和若虫均有效等特点,用75~150g/hm2可有... 简述了吡嗪酮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初步探讨了吡嗪酮的用药策略和使用技术。室内生测表明,吡嗪酮的作用方式为触杀、摄食、内吸、渗透等。田间试验表明,吡嗪酮具有持效期长、对成虫和若虫均有效等特点,用75~150g/hm2可有效防治稻飞虱,用30~90g/hm2可有效防治蔬菜蚜虫、小麦蚜虫等。在用药策略和使用技术方面,吡嗪酮可用于飞虱及蚜虫等害虫的综合治理,特别适用于防治对吡虫啉等产生抗药性的稻飞虱;当稻飞虱大发生时,应与毒死蜱等速效性优的药剂混合使用或加大用药剂量;在稻田使用时需要保持浅水层,以保证药效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嗪酮 生物活性 应用技术
下载PDF
吡蚜酮在大棚和露地芥蓝上的残留消解动态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郑坤明 陈劲星 +4 位作者 陈冬花 林瑶 张钰萍 苏建峰 胡德禹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98-600,共3页
[目的]比较大棚和露地条件下吡蚜酮在芥蓝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差异,为其在芥蓝上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经石墨炭净化,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在0.02、0.2、2.0 mg/kg的3个添加水平下,吡蚜... [目的]比较大棚和露地条件下吡蚜酮在芥蓝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差异,为其在芥蓝上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经石墨炭净化,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在0.02、0.2、2.0 mg/kg的3个添加水平下,吡蚜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1.7%~95.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3.7%。[结果]吡蚜酮的残留量与其栽培方式有关,在露地芥蓝的半衰期为7.1 d,而在大棚的半衰期为8.8 d,在露地上10 d可降解80%以上;而大棚却要在14 d以上。[结论]吡蚜酮在大棚条件下使用时比在露地使用时更加难以降解,降解半衰期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蚜酮 芥蓝 大棚 露地
原文传递
棉蚜和棉长管蚜对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比较 被引量:13
17
作者 丁建朋 韩英 +2 位作者 韩旭 尚娇 姚永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0-275,共6页
本文采用浸叶生测法和田间活性试验测定了棉蚜和棉长管蚜对吡虫啉、氟啶虫酰胺、吡蚜酮的敏感性。结果显示:阿拉尔、阿瓦提、图木舒克三地棉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低于棉长管蚜,棉蚜和棉长管蚜对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在... 本文采用浸叶生测法和田间活性试验测定了棉蚜和棉长管蚜对吡虫啉、氟啶虫酰胺、吡蚜酮的敏感性。结果显示:阿拉尔、阿瓦提、图木舒克三地棉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低于棉长管蚜,棉蚜和棉长管蚜对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在田间试验中,施用吡虫啉后三地棉长管蚜的虫口减退率均显著高于棉蚜,施用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1 d后三地棉长管蚜和棉蚜的虫口减退率存在显著差异,3 d和7 d后均无显著性差异,虫口减退率均分别达到80%以上和9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防治棉花蚜虫合理施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棉长管蚜 吡虫啉 氟啶虫酰胺 吡蚜酮 敏感性
下载PDF
吡蚜酮种子处理对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效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桂梅 潘以楼 +7 位作者 何东兵 姚克兵 杨敬辉 肖婷 郭建 陈宏州 吴琴燕 邱晓红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研究了吡蚜酮浸种和拌种处理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秧田揭膜后5~11 d,25%吡蚜酮WP 200~400倍液浸种处理对灰飞虱成虫的防效在55.70%~74.88%之间;移栽后40 d,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株防效在70.50%~72.34%。... 研究了吡蚜酮浸种和拌种处理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秧田揭膜后5~11 d,25%吡蚜酮WP 200~400倍液浸种处理对灰飞虱成虫的防效在55.70%~74.88%之间;移栽后40 d,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株防效在70.50%~72.34%。25%吡蚜酮WP 2~8 g/kg拌种对灰飞虱成虫防效在57.84%~86.30%,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株防效在64.51%~75.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蚜酮 灰飞虱 水稻条纹叶枯病 种子处理 浸种 拌种
下载PDF
QuEChERS结合UPLC-ESI-MS/MS分析吡蚜酮和异丙威SC在稻田中的残留特征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全胜 曹梦超 +3 位作者 刘雅楠 魏鹏 朱国念 王蒙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1-437,共7页
采用改良Qu ECh 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PLC-ESI-MS/MS)建立了吡蚜酮和异丙威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吡蚜酮和异丙威悬浮剂(SC)在稻田中的残留沉积及持留特性。于稻田空白样品中添加... 采用改良Qu ECh 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PLC-ESI-MS/MS)建立了吡蚜酮和异丙威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吡蚜酮和异丙威悬浮剂(SC)在稻田中的残留沉积及持留特性。于稻田空白样品中添加吡蚜酮和异丙威至0.001~1 mg·kg-1的浓度进行添加回收率试验,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和盐析净化,UPLC-MS/MS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5.2%~115.9%,相对标准偏差为2.6%~19.1%,两者在田水和植株(土壤)最低检测浓度(LOQ)分别达到0.001 mg·kg-1和0.005 mg·kg-1,说明该方法可用于检测稻田中痕量水平的吡蚜酮和异丙威。田间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吡蚜酮·异丙威SC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吡蚜酮的半衰期为0.7~12.6 d,异丙威的半衰期为0.4~5.2 d,表明两者在环境中均属于易降解化合物。此外,与WG剂型相比,SC剂型的吡蚜酮·异丙威在植株上表现出更高的消解速率,而在土壤中则较低,显示剂型对农药的持留性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蚜酮 异丙威 稻田 残留沉积 持留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
下载PDF
喷雾方式及喷液量对吡蚜酮和啶虫脒在棉田的沉积分布及棉蚜防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朱玉坤 郑岩明 +2 位作者 王杰 夏晓明 王开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0-536,共7页
为探明防治棉田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的最佳喷雾方式及喷液量,提高棉田的农药利用率,作者于2011-2012年在山东省棉花苗期和成株期分别使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和背负式机动弥雾机以常规大容量和低容量喷雾,比较杀虫剂25%吡蚜酮可湿性... 为探明防治棉田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的最佳喷雾方式及喷液量,提高棉田的农药利用率,作者于2011-2012年在山东省棉花苗期和成株期分别使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和背负式机动弥雾机以常规大容量和低容量喷雾,比较杀虫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和3%啶虫脒乳油的喷雾雾滴在棉花田的沉积分布及棉蚜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棉花苗期,3%啶虫脒乳油用量450mL/ha时,使用机动弥雾机以75,150和225L/ha喷液量喷雾,药剂在地面的流失率分别为24.4%,28.9%和26.7%;使用手动喷雾器以300,450和600L/ha喷液量喷雾,杀虫剂在地面的流失率分别为35.6%,37.8%和46.7%;啶虫脒不同喷雾处理对棉蚜的防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棉花成株期,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用量为300g/ha时,使用手动喷雾器以600L/ha喷液量喷雾,药剂地面流失率为13.3%;使用机动弥雾机以喷液量150L/ha喷雾时,药剂地面流失率为3.3%;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用量减少至225g/ha,使用机动弥雾机以喷液量150和300L/ha喷雾,对棉蚜的防效与吡蚜酮用量300g/ha、使用手动喷雾器在喷液量600L/ha条件下喷雾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使用机动弥雾机喷雾可以减少田间用药量和喷液量,降低药液的流失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吡蚜酮 啶虫脒 喷雾方式 喷液量 农药沉积 防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