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SPL调研法: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扬·盖尔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探析(3) 被引量:148
1
作者 赵春丽 杨滨章 刘岱宗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4-38,共5页
"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即PSPL调研法)是扬·盖尔开展"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关系"研究并用以指导设计的主要方法。该法旨在通过有效地了解和掌握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和行为特点,以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成... "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即PSPL调研法)是扬·盖尔开展"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关系"研究并用以指导设计的主要方法。该法旨在通过有效地了解和掌握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和行为特点,以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成果,为公共空间的设计与改造提供依据,从而达到创造高品质公共空间、满足市民开展公共生活的需要。通过对扬·盖尔的访谈及对其理论的研究,并结合其所完成的设计项目,将PSPL调研法的实施目的、内容及具体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介绍,以期为改善我国公共空间的设计,提升城市公共生活的质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扬·盖尔 pspl调研法 以人为本 公共空间 公共生活
下载PDF
基于PSPL调研法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适老性提升研究——以苏州市滨河花园三期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谢瑱宇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10期71-73,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老旧社区因为建造时间较早,设计标准较低,其公共空间内的适老性设计已难以满足老年居民不断增长的数量和日益丰富的生活需求。文章以滨河花园三期为例,采用PSPL调研法,对社区内4处公共空间的质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老旧社区因为建造时间较早,设计标准较低,其公共空间内的适老性设计已难以满足老年居民不断增长的数量和日益丰富的生活需求。文章以滨河花园三期为例,采用PSPL调研法,对社区内4处公共空间的质量和老年人公共生活的特征进行调研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公共空间改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l调研法 老旧社区 公共空间 适老性
下载PDF
基于PSPL调研法的闽南乡村公共空间使用评价——以晋江福林村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芝也 池峻吉 李渊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1期101-103,共3页
文章以晋江市福林村为例,运用PSPL调研法,对村落区域内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进行调研,经过数据处理与分析,总结空间格局、形态、功能、环境、设施等方面的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造建议。
关键词 闽南 村落 公共空间 pspl调研法
下载PDF
基于PSPL调研法的乡村公共设施评价与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4
作者 姜丽 于洋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4年第4期68-71,共4页
文章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运用扬·盖尔(Jan Gehl)的PSPL调研法,以泗洲村为调研地点,通过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泗洲村公共设施的使用状况进行系统调研与评价分析。以设计为触媒,从安全性... 文章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运用扬·盖尔(Jan Gehl)的PSPL调研法,以泗洲村为调研地点,通过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泗洲村公共设施的使用状况进行系统调研与评价分析。以设计为触媒,从安全性、功能性与在地性三个方面合理地介入美丽乡村建设,以提升乡村公共设施配置的公平正义性以及使用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参与性与体验性,增强村民及游客对于乡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为乡村公共设施的更新提供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l调研法 乡村 公共设施 评价 优化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PSPL调研法的广州地铁五山站外部空间环境中的休憩设施优化设计
5
作者 陈伟旋 张言灏 叶昌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为了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外部空间环境中的休憩设施进行优化设计。[方法]以公共活动活跃度很高的广州地铁3号线五山站外部空间环境作为研究区域,基于PSPL(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对其进行调研:通过现场... [目的]为了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外部空间环境中的休憩设施进行优化设计。[方法]以公共活动活跃度很高的广州地铁3号线五山站外部空间环境作为研究区域,基于PSPL(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对其进行调研:通过现场计数分析统计该区域内不同时段的人流量;通过访谈分析探索空间主要使用人群对空间的评价及诉求;通过行为注记分析统计区域内高峰时段及非高峰时段的人流路线;通过实地考察分析进一步探索人群活动的时空差异原因及人群活动需求。基于该区域人群活动的时空差异特征,提出折叠式和模块化的休憩设施优化设计策略。[结果及结论]折叠式座椅既能满足基本的行人短暂休憩、等待及停留等的需要,又能灵活运用空间,在不使用时可折叠至原有的设施上,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公共空间;模块化设计采用正方体块状模块单体取代花箱等装饰性设施,通过模块的自由组合从空间上实现人流路线的合理化引导,既能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段的差异需求,又能提高人与空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站 外部空间环境 休憩设施 pspl调研法
下载PDF
基于PSPL调研法的生活型街道空间适老性调查研究——以上海四平路社区为例
6
作者 蒋怡宁 张欣宇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144-146,共3页
中国老城区的生活型街道因其分布密度较高,与城市生活结合紧密,紧邻居住小区,是老年人活动频繁的场所。为了探究生活型街道空间的适老性,文章通过PSPL法对上海四平路社区中的3条空间环境差异性较大的临近街道进行“公共空间”与“老年... 中国老城区的生活型街道因其分布密度较高,与城市生活结合紧密,紧邻居住小区,是老年人活动频繁的场所。为了探究生活型街道空间的适老性,文章通过PSPL法对上海四平路社区中的3条空间环境差异性较大的临近街道进行“公共空间”与“老年人公共生活”调研分析,深入剖析街道公共空间中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分布特点与行为活动特征,总结老龄群体的行为活动特征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l调查法 老年人行为活动 适老性 公共空间
下载PDF
基于PSPL调研的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质量评价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任戈 李嘉 +4 位作者 郭奕明 王倩 王慧琳 宣蔚 傅辰昊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0期163-164,共2页
文章以合肥市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PSPL调研法对五种类型的微型公共空间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合肥市老城区内,社区类、公共游览类微型公共空间普遍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余类型相对较差;公共游览类微空间和交通类... 文章以合肥市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PSPL调研法对五种类型的微型公共空间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合肥市老城区内,社区类、公共游览类微型公共空间普遍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余类型相对较差;公共游览类微空间和交通类微空间的穿行活动占比最高,停留活动占比与微空间品质、微空间面积有直接联系,质量越好、设施建设越多,居民对其使用越频繁、满意度越高,空间活力程度越高。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文章最后提出清理被占用微型公共空间、加强空间开放与可识别性、注重空间设施人性化设计等措施,期望自下而上地改善城市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公共空间 pspl调研法 公共空间评价 空间行为分析 老城区 合肥
下载PDF
基于PSPL调研法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福州市闽安村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洪长兴 林皎皎 《南方园艺》 2020年第2期66-72,共7页
以传统村落闽安村为例,运用扬·盖尔提出的PSPL调研法,从空间综合品质、公共设施、沿街底层立面感受、步行者流量和公共活动行为这五个方面对村落的公共空间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通过对调研的结果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效了解和掌... 以传统村落闽安村为例,运用扬·盖尔提出的PSPL调研法,从空间综合品质、公共设施、沿街底层立面感受、步行者流量和公共活动行为这五个方面对村落的公共空间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通过对调研的结果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效了解和掌握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和公共活动的特点,深入分析和挖掘村内现存的问题,为公共空间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前期的依据,从而提出闽安村公共空间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闽安村 公共空间 pspl调研法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兼容还是互斥?——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主客偏好差异机制解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徐丹华 张子琪 +1 位作者 朱炜 潘司文 《新建筑》 2022年第3期101-106,共6页
针对旅游型乡村中村民和游客对空间利用的兼容与互斥问题,通过“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观察主客的聚集或停留行为,归纳空间偏好的特征与异同点,探究兼容与互斥空间的形成机制。发现兼容空间受到功能定位、经营主体、文化观念、设... 针对旅游型乡村中村民和游客对空间利用的兼容与互斥问题,通过“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观察主客的聚集或停留行为,归纳空间偏好的特征与异同点,探究兼容与互斥空间的形成机制。发现兼容空间受到功能定位、经营主体、文化观念、设施配备和社交距离的影响,形成同时混用、分时利用、同类异点利用三种模式;互斥空间则因隐私需求、功能商业化、共享失效和利益分配不均形成公私边界型、功能占用型、共享失效型和心理互斥型四种类型。为提高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主客共享程度提供优化兼容空间、限定或转化互斥空间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型乡村 空间偏好差异 “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 兼容 互斥
下载PDF
基于PSPL调查法的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估——以厦门市世贸商场区域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席倩颖 吴建楠 《中外建筑》 2021年第1期69-74,共6页
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生活的载体一直是城市研究领域关注的主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公共空间的价值,相信可持续社会需要高质量的公共空间。有许多旧的公共空间正在更新,新的公共空间正在创造,这都显示出我们追求更好的公共... 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生活的载体一直是城市研究领域关注的主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公共空间的价值,相信可持续社会需要高质量的公共空间。有许多旧的公共空间正在更新,新的公共空间正在创造,这都显示出我们追求更好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愿望。本研究基于杨·盖尔的人本主义城市设计理论,以厦门世贸商场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调查(PSPL),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更新提供启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公共空间 公共生活 人本主义 pspl调查法
下载PDF
地铁站周边交通与公共空间改造策略研究——以北京市地铁梨园站为例
11
作者 陆苹 王悦 《城市交通》 2023年第4期42-51,122,共11页
地铁站及周边区域不仅是城市的交通枢纽,更是本地居民交往、活动的公共空间。随着城市进入存量发展时代,城市建成区既有地铁站的品质提升愈发重要。借鉴哥本哈根、莫斯科等国际城市通过改善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公共空间提升区域活力的成功... 地铁站及周边区域不仅是城市的交通枢纽,更是本地居民交往、活动的公共空间。随着城市进入存量发展时代,城市建成区既有地铁站的品质提升愈发重要。借鉴哥本哈根、莫斯科等国际城市通过改善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公共空间提升区域活力的成功案例,总结地铁站改造可借鉴的理念和思路,以及建成区地铁站周边环境品质提升类项目的适用性和限制因素。以北京市地铁梨园站交通接驳与公共空间环境综合改善项目为例,运用PSPL与“路见”公众参与等调研方法,分析其现状空间环境问题及成因。提出综合改善地铁周边交通与空间环境的若干策略和方法,包括广泛开展公众参与、设立地铁站前广场、增加步行空间、精细设计非机动车停放区、引导规范停车秩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地铁站 pspl调研 轨道交通接驳 环境提升 北京市
下载PDF
基于PSPL调研法的皖北乡村公共空间评价--以小岗村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宝娟 陈鸿 张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3期1-4,共4页
目的:对小岗村公共空间进行评价研究,以期为小岗村未来公共空间建设指明方向。方法:采用PSPL调研法中的现场计数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公共空间布局上,小岗村新建居住区公共空间数量少;公共... 目的:对小岗村公共空间进行评价研究,以期为小岗村未来公共空间建设指明方向。方法:采用PSPL调研法中的现场计数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公共空间布局上,小岗村新建居住区公共空间数量少;公共空间综合品质上,小岗村居住区中心广场公共空间品质评价较差,缺少舒适性和乐趣性;公共空间设施建设上,总体建设不完善,利用率较低。建议:未来主要从3个方面对小岗村公共空间建设进行优化:一是强化布局,优先建设村民使用密度高区域的公共空间;二是精心整治,提升公共空间的安全性、舒适性、乐趣性;三是按需配置,优化公共空间各类型设施的数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l调研法 公共空间 评价 小岗村
下载PDF
基于PSPL方法的历史街区空间品质评价研究——以成都市少城片区为例
13
作者 王恒宇 《城市建筑》 2022年第20期185-187,共3页
历史街区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区域,是唤醒城市记忆、刻画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作为历史街区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街巷的空间品质提升愈显重要。本文以成都市少城片区为例,基于PSPL方法对研究区域街巷空间品质进行了调研,并对街巷公共生活... 历史街区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区域,是唤醒城市记忆、刻画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作为历史街区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街巷的空间品质提升愈显重要。本文以成都市少城片区为例,基于PSPL方法对研究区域街巷空间品质进行了调研,并对街巷公共生活进行了调查,对街区空间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进而从激活闲置空间、优化交通组织、营造文化场景三个方面提出了研究区域的街区空间品质优化建议。希望本文的思路可以为历史街区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l方法 历史街区 空间品质 少城片区
下载PDF
基于黄浦区苗江路街道观察的路权分配优化思考
14
作者 梁英竹 邢星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z1期-,共7页
道路空间回归行人是当下路权再分配的趋势.通过对黄浦区苗江路的日常观察与现场访谈,记录市民在道路空间上的日常公共活动,由此观察到人车错时使用道路空间的现象,引发了对路权分配优化的思考.结合对伦敦、东京、新加坡等地路权优化案... 道路空间回归行人是当下路权再分配的趋势.通过对黄浦区苗江路的日常观察与现场访谈,记录市民在道路空间上的日常公共活动,由此观察到人车错时使用道路空间的现象,引发了对路权分配优化的思考.结合对伦敦、东京、新加坡等地路权优化案例的分析,进一步提出将时间维度纳入路权优化思考,活化道路空间使用的规则,以实现道路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展望未来,苗江路有潜力成为上海实践路权分配优化、浦西滨江贯通慢行改造的先行试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权 街道观察 慢行交通 pspl调研法 公共生活
下载PDF
基于PSPL调查法的居住型口袋公园适老化景观评价——以南昌市为例
15
作者 孙妍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9期147-149,共3页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与提高生活品质密切相关的小尺度绿地空间适老化景观亟待更新。居住型口袋公园作为城市中空间利用率高、可达性程度高且存在数量多的一类公园深受老年群体的喜爱。以南昌市部分居住型口袋公园为...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与提高生活品质密切相关的小尺度绿地空间适老化景观亟待更新。居住型口袋公园作为城市中空间利用率高、可达性程度高且存在数量多的一类公园深受老年群体的喜爱。以南昌市部分居住型口袋公园为例,运用PSPL调查法研究居住型口袋公园的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研究表明,老年人到访口袋公园的频率较高且倾向于开展多样的社会活动,大多数老年人对口袋公园公共空间的舒适性最为满意。根据调查结果,从提升空间品质、优化周边环境与丰富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为提升南昌市口袋公园整体品质与空间活力、满足老年人的游憩需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l调查法 居住型口袋公园 老龄人口 适老化 南昌市
下载PDF
基于PSPL调研法的荆州慢行系统规划策略
16
作者 叶子军 李萱 丰燕 《智能城市》 2024年第5期35-37,共3页
文章对荆州主城区的慢行交通现状采用公共空间-公共生活(PSPL)调研法进行研究,分析荆州主城区的道路交通系统、道路基础设施、居民出行意愿等影响慢行系统规划的因素,提出保障行人及自行车路权、完善基础设施、制定慢行规范、设置慢行... 文章对荆州主城区的慢行交通现状采用公共空间-公共生活(PSPL)调研法进行研究,分析荆州主城区的道路交通系统、道路基础设施、居民出行意愿等影响慢行系统规划的因素,提出保障行人及自行车路权、完善基础设施、制定慢行规范、设置慢行信号控制系统、建设慢行示范带等措施来改善慢行环境,解决城市慢行系统现存的问题,以期为中小城市改善慢行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行系统 pspl调研法 交通规划 道路设施
下载PDF
基于PSPL调研法的口袋公园游憩空间使用评价——以常德市武陵区为例
17
作者 王晶 罗媛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1,共9页
口袋公园因其距离近、空间活、效率高等特点,深受市民喜爱。为提升常德市武陵区口袋公园游憩空间的品质与活力,增强使用者的游憩体验,运用PSPL调研法对武陵区口袋公园游憩空间进行研究,并构建口袋公园游憩空间评价体系,利用SPSS数据分... 口袋公园因其距离近、空间活、效率高等特点,深受市民喜爱。为提升常德市武陵区口袋公园游憩空间的品质与活力,增强使用者的游憩体验,运用PSPL调研法对武陵区口袋公园游憩空间进行研究,并构建口袋公园游憩空间评价体系,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调研各项因子评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表明口袋公园游憩空间的使用体验可以得到数据支持,根据研究数据从规划布局、空间营造和配套设施3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后续口袋公园游憩空间的建设及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l调研法 游憩空间 使用评价 使用评价体系
下载PDF
基于PSPL法的滨河型村庄广场空间微更新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向丽 《中外建筑》 2019年第6期117-121,共5页
滨河型村庄的广场空间是村庄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以广场空间为中心往往集聚了村庄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然而,曾经承载村民重要活动的滨河型村庄广场,正面临着功能不匹配、活动弱化和活力缺失的局面。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广场... 滨河型村庄的广场空间是村庄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以广场空间为中心往往集聚了村庄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然而,曾经承载村民重要活动的滨河型村庄广场,正面临着功能不匹配、活动弱化和活力缺失的局面。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广场空间的优化,带动公共活动的集聚,进而实现乡村的活力复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宁波市西南丘陵地区几个滨河型村庄为调查案例,通过PSPL活动行为调查法对其广场空间进行详细的调研,结合其空间特色抽象归纳为五种广场模式,从活动空间要素、活动设施要素和绿化环境要素三方面,选取影响广场空间活力的主要要素,提出广场空间微更新的原则与资源要素组合模式,为相关研究和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村庄 广场空间 pspl调查法 更新优化
下载PDF
基于PSPL调研法的斑竹村社区适老改造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坤月 耿华峥 +1 位作者 高雯寒 李奕成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9期8-12,共5页
自2000年开始中国就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的增加促进了适老化设计的发展。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在某领域形成的与生活相关的活动区域,其中公共活动空间便是该群体成员的生活发生器,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对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依赖... 自2000年开始中国就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的增加促进了适老化设计的发展。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在某领域形成的与生活相关的活动区域,其中公共活动空间便是该群体成员的生活发生器,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对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依赖性更高。研究以重庆北碚老旧社区斑竹村为例,从适老的角度出发,结合重庆山地特点,基于PSPL调研法,对该社区景观要素进行分类研究,结合调查问卷对其户外公共开放空间的防护性、舒适性、愉悦性进行评价分析,并总结了该社区交通空间、绿化空间、休憩空间存在的问题。最终,通过设计改造构思与空间模型建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回应。研究结果将为同类型老旧社区户外公共空间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pspl调研法 适老 老旧社区 更新策略
下载PDF
基于PSPL调研法的空间品质提升研究--以深圳市大沙河桥下空间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志清 冯兵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4期70-73,共4页
桥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种类型,其空间品质提升对推动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研究多注重桥下空间功能,少有关于桥下空间品质分析与评估的研究。文章以深圳市大沙河桥下空间为例,通过梳理文献,结合PSPL调研法,从防护性... 桥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种类型,其空间品质提升对推动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研究多注重桥下空间功能,少有关于桥下空间品质分析与评估的研究。文章以深圳市大沙河桥下空间为例,通过梳理文献,结合PSPL调研法,从防护性、舒适性、愉悦性三个维度研究大沙河桥下空间品质;从空间功能、活动类型解析人群活动的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桥下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桥下空间品质,以建成高品质空间为目的,提出了“硬质软质有序结合”“空间场所供需平衡”“景观设施精细设计”等桥下空间品质提升策略,以期为其他地区的桥下空间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l调研法 桥下空间 空间品质 防护性 舒适性 愉悦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