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方型编织预制件的纱线编织结构 被引量:31
1
作者 陈利 李嘉禄 +1 位作者 李学明 邱冠雄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共5页
主要研究了四步法 1× 1编织预制件的纱线编织结构。采用控制体积单元法和实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根据携纱器的编织运动规律 ,将预制件分为三个区域 ,识别了局部单胞模型。在椭圆形横截面假设的基础上 ,考虑了编织纱线的填充因子 ,... 主要研究了四步法 1× 1编织预制件的纱线编织结构。采用控制体积单元法和实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根据携纱器的编织运动规律 ,将预制件分为三个区域 ,识别了局部单胞模型。在椭圆形横截面假设的基础上 ,考虑了编织纱线的填充因子 ,建立了编织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预制件 纱线编织结构 复合材料
下载PDF
铸造法制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吴锦波 马晓春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20,共6页
本文综合评述了制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各种铸造方法,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润湿、凝固、界面反应等问题,并建议在我国加速开展铸造复合材料的研究。
关键词 金属基 复合材料 预制件 浸渗法 搅拌铸造法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C形结构热隔膜成型工艺 被引量:29
3
作者 姚双 李敏 +1 位作者 顾轶卓 马晓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99,104,共6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热隔膜成型工艺实验装置,制备了C形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成型体,测试了成型过程中预成型体和模具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考察了成型温度、预成型体尺寸对C形预成型体表面质量和内部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隔膜成型过程中,采用... 采用自行设计的热隔膜成型工艺实验装置,制备了C形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成型体,测试了成型过程中预成型体和模具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考察了成型温度、预成型体尺寸对C形预成型体表面质量和内部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隔膜成型过程中,采用模具预热的方法与红外灯辐射相配合,可保证预浸料温度的分布均匀性;成型温度过低时,预浸料粘性大、层间滑移能力差,导致预成型体拐角处出现纤维褶皱,并且内部孔隙偏多;预成型体的外形尺寸与模具尺寸接近,则预成型体易受隔膜架桥、变形量过大影响而出现翘曲等缺陷,因此预成型体与模具之间的尺寸比例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热隔膜成型工艺 C形结构 预浸料 预成型体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预制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4
作者 孙乐 王成 +3 位作者 李晓飞 李恒 叶梦苑 安冲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5,共10页
C/C复合材料是航空航天领域重要的热结构材料,碳纤维预制体是其最主要的基础技术之一,决定着C/C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刺毡、细编穿刺预制体和轴棒编织预制体等C/C预制体,对比了不同预制体的工艺方法、性能和应用特点。... C/C复合材料是航空航天领域重要的热结构材料,碳纤维预制体是其最主要的基础技术之一,决定着C/C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刺毡、细编穿刺预制体和轴棒编织预制体等C/C预制体,对比了不同预制体的工艺方法、性能和应用特点。针刺毡预制体由于成本低、烧蚀均匀等特点,广泛应用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和飞机刹车盘领域;细编穿刺预制体具有纤维体积含量高、致密化周期短和烧蚀率低等特点,应用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喉衬;轴棒编织预制体由于织物中70%以上纤维垂直于燃气流方向,提高了材料的抗烧蚀性能,适于制造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针对国内预制体的研究状况,提出了要加强预制体的孔隙结构、纤维排布等对C/C复合材料的力学、热物理学以及后续致密化工艺影响的研究,更好地促进预制体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C/C复合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体 针刺毡 细编穿刺 轴棒编织 C/C复合材料
下载PDF
AlSiC电子封装材料及构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熊德赣 程辉 +4 位作者 刘希从 赵恂 鲍小恒 杨盛良 堵永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115,共5页
AlSiC电子封装材料及构件具有高热导率、低膨胀系数和低密度等优异性能,使封装结构具有功率密度高、芯片寿命长、可靠性高和质量轻等特点,应用范围从功率电子封装到高频电子封装。综述了国内外制备AlSiC电子封装材料及构件所涉及的预制... AlSiC电子封装材料及构件具有高热导率、低膨胀系数和低密度等优异性能,使封装结构具有功率密度高、芯片寿命长、可靠性高和质量轻等特点,应用范围从功率电子封装到高频电子封装。综述了国内外制备AlSiC电子封装材料及构件所涉及的预制件成形、液相浸渗铸造、力学性能、气密性、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和构件连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电子封装材料 预制件 液相浸渗 机械加工 表面处理 构件连接
下载PDF
炭布叠层针刺预制体性能分析(英文) 被引量:21
6
作者 嵇阿琳 崔红 +2 位作者 李贺军 程文 纪伶伶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9-116,共8页
通过X-Y向拉伸强度、Z向剥离强力、NOL环整体拉伸强度表征预制体性能,研究了炭布叠层针刺预制体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X-Y向拉伸强度反映了针刺对连续纤维的损伤程度,其随针刺密度升高而降低。网胎面密度对Z向预制体剥离强力的影响规律... 通过X-Y向拉伸强度、Z向剥离强力、NOL环整体拉伸强度表征预制体性能,研究了炭布叠层针刺预制体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X-Y向拉伸强度反映了针刺对连续纤维的损伤程度,其随针刺密度升高而降低。网胎面密度对Z向预制体剥离强力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3K炭布针刺预制体剥离强力高于6K和12K炭布针刺预制体,斜纹炭布针刺预制体剥离强力高于缎纹炭布预制体。NOL整体拉伸环破坏有完全断裂、褶皱式不完全断裂、层间剥离三种模式;3K缎纹炭布针刺预制体NOL环拉伸强度最低,只有3M Pa,呈现整体拉伸完全断裂破坏模式;12K缎纹炭布针刺预制体呈现层间破坏模式;6K缎纹炭布针刺预制体的破坏方式为褶皱式不完全断裂模式,整体力学性能较好。相同工艺预制体环向拉伸强度远大于X-Y向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预制体 X-Y向拉伸强度 Z向剥离强力 NOL整体拉伸强度
下载PDF
挤压浸渗金属基短纤维复合材料浸渗压的理论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于思荣 何镇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20,共6页
本文根据Laplace方程及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挤压浸渗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浸渗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ZA22/Al_2O_3复合材料的浸渗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此为指导制出了性能优良的ZA22/Al_2O_3复... 本文根据Laplace方程及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挤压浸渗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浸渗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ZA22/Al_2O_3复合材料的浸渗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此为指导制出了性能优良的ZA22/Al_2O_3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浸渗压 锌铝合金 三氧化二铝
下载PDF
预制坯形状对扭力梁内高压成形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韩聪 张伟玮 +3 位作者 苑世剑 赵福全 丁勇 曹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针对复杂截面扭力梁内高压成形容易出现咬边和开裂的问题,以轿车V型扭力梁为例,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分析了预制坯形状对扭力梁内高压成形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压下量(Y)和侧向宽度(B)对预制坯形状和内高压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Y、B... 针对复杂截面扭力梁内高压成形容易出现咬边和开裂的问题,以轿车V型扭力梁为例,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分析了预制坯形状对扭力梁内高压成形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压下量(Y)和侧向宽度(B)对预制坯形状和内高压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Y、B分别为0.83D(D为管材直径)、0.73D和0.78D、0.78D时,得到的预制坯形状在合模时出现咬边缺陷;当Y、B分别为0.73D、0.73D和0.78D、0.68D时,得到的预制坯形状能够顺利完成合模过程,但在内高压成形时出现了开裂缺陷;当Y、B为0.78D、0.73D时,得到的预制坯能顺利成形出合格的内高压成形零件.由此可知,预制坯形状是决定复杂截面扭力梁内高压能否顺利成形的重要因素,通过控制截面的高宽尺寸和形状,可以得到合理的预制坯形状,避免内高压成形过程中缺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高压成形 液压成形 扭力梁 预成形
下载PDF
真空辅助成型工艺中预成型体的厚度变化与过流控制 被引量:18
9
作者 潘利剑 刘卫平 +1 位作者 陈萍 戚方方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4-248,共5页
采用无接触式电涡流位移传感系统,对真空辅助成型工艺中预成型体的厚度变化进行了实时监测。揭示了该成型工艺过程中预成型体的厚度变化规律,并考察了树脂过流控制时间对制件厚度与纤维体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工艺过程中预成... 采用无接触式电涡流位移传感系统,对真空辅助成型工艺中预成型体的厚度变化进行了实时监测。揭示了该成型工艺过程中预成型体的厚度变化规律,并考察了树脂过流控制时间对制件厚度与纤维体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工艺过程中预成型体的厚度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树脂浸入后,预成型体厚度迅速增加;在树脂过流控制阶段,预成型体厚度变化较小且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树脂管关闭后,预成型体厚度迅速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制件厚度与树脂过流控制时间的变化关系类似于正弦曲线,在树脂过流控制时间约为10min时,纤维体积分数最低,较无过流控制降低1.7%;在树脂过流控制时间约为40min时,纤维体积分数最高,较无过流控制提高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真空辅助成型 预成型体 过流控制 厚度 纤维体积分数
原文传递
780MPa超高强钢扭力梁内高压成形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韩聪 贺久强 苑世剑 《精密成形工程》 2016年第5期53-59,共7页
目的为了适应载荷和安装空间及轻量化的要求,轿车扭力梁正趋于设计成空心封闭变截面高强钢结构,但高强钢成形存在着回弹大、成形精度低等缺点。方法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的方法,开展了780 MPa超高强钢扭力梁内高压成形研究,... 目的为了适应载荷和安装空间及轻量化的要求,轿车扭力梁正趋于设计成空心封闭变截面高强钢结构,但高强钢成形存在着回弹大、成形精度低等缺点。方法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的方法,开展了780 MPa超高强钢扭力梁内高压成形研究,重点研究了预制坯形状对扭力梁内高压成形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模型,优化了预制坯,获得了最优的预制坯形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加载路径对扭力梁内高压成形过程的影响。结果当扭力梁预成形压下量为62.2 mm,下模引导角为29.2°时,得到了最优的预制坯形状。后续内高压成形过程中,支撑压力过小或补料量过大,在试件端部引起起皱缺陷;支撑压力过大或者补料量过小,补料主要集中于端部,对大膨胀量区域影响较小;当采用补料量为8%的加载路径时,可以有效改善壁厚的分布,避免起皱缺陷。结论合理的预制坯形状能够有效避免超高强钢扭力梁内高压成形过程中的飞边缺陷,而加载路径控制是扭力梁内高压成形过程中避免起皱缺陷和过度减薄,提高成形极限和零件成形精度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力梁 内高压成形 预成形 先进高强钢
下载PDF
C/SiC复合材料微结构的显微CT表征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冯炎建 冯祖德 +4 位作者 李思维 张伟华 栾新刚 刘永胜 成来飞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54,共6页
利用显微CT表征了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制备的3D C/SiC复合材料的三维结构,评价了显微CT的微结构表征能力。结果表明:显微CT能够有效地分辨C/SiC复合材料的织构形貌、材料内部缺陷(孔隙和SiC基体密度差异)。通过重构孔隙的三维结构,... 利用显微CT表征了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制备的3D C/SiC复合材料的三维结构,评价了显微CT的微结构表征能力。结果表明:显微CT能够有效地分辨C/SiC复合材料的织构形貌、材料内部缺陷(孔隙和SiC基体密度差异)。通过重构孔隙的三维结构,揭示了CVI过程预制体内部存在沉积气体滞留;通过重构孔隙壁的形貌,揭示了CVI SiC基体表面为球状颗粒形貌,并与化学气相沉积(CVD)SiC涂层表面SEM形貌进行对比,阐明了预制体内外在气相沉积过程中存在压差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显微CT 微结构 预制体 孔隙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Preform Shapes by RSM and FEM to Improve Deformation Homogeneity in Aerospace Forgings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艳慧 刘东 +1 位作者 贺子延 罗子健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60-267,共8页
This artic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formation homogeneity in aerospace forgings, proposes an approach that combines the fnite element method (FEM) and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to optimize the preform ... This artic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formation homogeneity in aerospace forgings, proposes an approach that combines the fnite element method (FEM) and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to optimize the preform shapes. New expression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s of equivalent effective strain distribution are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homogeneity of deformation distribution in aerospace forging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design variables, the domain-division method is put forwar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design variables. On the basis of FEM results, the RSM is used to establish an approximate model to depi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ponses (deformation homogeneity and die underfilling) and the design variables repre- sented by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preform shape. With a typical aeroengine disk as an example,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by achieving an optimal combination of design variables. By comparing the preform shape obtained with the proposed method to that with the existing one, it is evidenced that the former could achieve more homogeneous deformation in for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OPTIMIZATION preform design finite element method
原文传递
A New Scheme and Microstructural Model for 3D Full 5-directional Braided Composites 被引量:14
13
作者 Zhang Fan,Liu Zhenguo,Wu Zhe,Tao Guoquan School of Aeronaut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Beijing 100191,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1-67,共7页
Three-dimensional(3 D)braided composites are a kind of advanced ones and are used in the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fields more widely. The advantages, usages, shor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3D braided composite... Three-dimensional(3 D)braided composites are a kind of advanced ones and are used in the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fields more widely. The advantages, usages, shor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3D braided composites are analyzed, and the possible approach of improv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is presented, that is, a new type of 3D full 5-directional braided composites is developed. The methods of making this type of preform are propos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four-step braiding which is the most possible to realize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almost has no effect on the composites' properties. By analyzing the simulation model,the advantages of the material compared with the 3D 4-directional and 5-directional materials are presented. Finally, a microstructural model is analyzed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se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braided fabrics four-step braiding 3D full 5-directional braided composites preform microstructure
原文传递
非平面状3D结构织物及其织造技术综述 被引量:12
14
作者 祝成炎 《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5-79,共5页
对非平面状 3D织物 (预制件 )结构、型材及其织造技术进行了介绍 ,希望能为国内发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织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立体织物 预制件 复合材料 型材
下载PDF
变截面三维编织预制件的增减纱机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焦亚男 李嘉禄 付景韫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7,共4页
从单元体角度分析了变截面三维编织预制件织造过程中增加或减少纱线的机制,讨论了单元数量减少法和单元尺寸缩减法2种具体实施方案的工艺、适用性和优缺点。采用数字摄影技术对预制件的表观结构进行了观测;采用拓扑方法对表面和内部减... 从单元体角度分析了变截面三维编织预制件织造过程中增加或减少纱线的机制,讨论了单元数量减少法和单元尺寸缩减法2种具体实施方案的工艺、适用性和优缺点。采用数字摄影技术对预制件的表观结构进行了观测;采用拓扑方法对表面和内部减纱点处的纱线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纱线空间交织结构的几何模型。结果表明,采用2种减纱工艺制作的变截面预制件表面均无通透性孔洞缺陷,内部纱线倾斜方向无改变,倾斜角度稍有变化,整体结构不会出现明显应力集中,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制作变截面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机制 预制件 细观结构
下载PDF
三维编织预成型体的织造及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韩振宇 梅海洋 +1 位作者 付云忠 富宏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36,共12页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得到了广泛关注,这些性能的获得离不开其具有的特殊结构,本文从预成型体织造及复合材料细观结构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在织造技术方面,对当前编织方法及设备进行了介绍,并评述了近年来对编织新方...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得到了广泛关注,这些性能的获得离不开其具有的特殊结构,本文从预成型体织造及复合材料细观结构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在织造技术方面,对当前编织方法及设备进行了介绍,并评述了近年来对编织新方法的探索以及对编织过程的研究。在细观结构方面,详述了细观结构研究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历程,指出当前模型对于纤维束变形的表征的不足之处,并对两种先进的建模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建立三维编织结构的表征方法以探索新型编织结构,研究纤维束变形机理以获得更为真实的细观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三维编织 预成型体 细观结构
下载PDF
光纤预制棒制造技术最新发展趋势 被引量:14
17
作者 何方容 魏忠诚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48,共5页
概括了光纤预制棒制造技术的现状 ,对各种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对光纤预制棒制造新技术进行了介绍 .
关键词 光纤 预制棒 制造技术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炭/炭复合材料针刺预制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飞 刘建军 +1 位作者 程文 郝志彪 《炭素》 2004年第1期25-28,共4页
研究了不同的工艺参数对炭/炭复合材料针刺预制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密度、针刺深度等工艺参数对预制体的X-Y向拉伸强度,Z向拉伸强度,剥离强度均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针刺 预制体 力学性能 工艺参数
下载PDF
多孔铝合金的铸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许庆彦 陈玉勇 李庆春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6-40,共5页
采用加压铸造工艺,制备出了多孔铝合金。系统地研究了预制块的制备工艺过程及影响因素。利用所制备的预制块,研究了多孔铝合金的加压铸造工艺。研究表明,预制块孔隙大小及其初始温度、金属液浇注温度、外加压力等影响了金属液在预制... 采用加压铸造工艺,制备出了多孔铝合金。系统地研究了预制块的制备工艺过程及影响因素。利用所制备的预制块,研究了多孔铝合金的加压铸造工艺。研究表明,预制块孔隙大小及其初始温度、金属液浇注温度、外加压力等影响了金属液在预制块中的充型长度。采用合理的工艺,就可以获得大尺寸的多孔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铸造 多孔铝合金 铝合金 铸造
下载PDF
泡沫铅的制备及预制块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荣佩 左孝青 杨晓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8-41,共4页
对渗流铸造法制备泡沫铅及其关键———预制块的制备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考察了预制块的粒径、松装密度、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预制块组分间的配比五个因素对预制块孔隙率的影响 ,并采用渗流铸造法成功地制备出孔隙率为 4 3 .6%~ ... 对渗流铸造法制备泡沫铅及其关键———预制块的制备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考察了预制块的粒径、松装密度、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预制块组分间的配比五个因素对预制块孔隙率的影响 ,并采用渗流铸造法成功地制备出孔隙率为 4 3 .6%~ 73 .6%的泡沫铅 ,得到了泡沫铅的孔隙率与孔径 (取决于预制块的粒径 )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铅 制备 预制块 渗流铸造 孔隙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