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雄激素及其受体在肥胖、肥胖相关疾病及糖脂代谢紊乱中的作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尹利军 王晓慧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9-328,共10页
雄激素在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及肥胖的糖脂代谢紊乱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雄激素的作用主要通过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介导,A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 雄激素在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及肥胖的糖脂代谢紊乱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雄激素的作用主要通过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介导,A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骨骼肌、肝脏、脂肪、脑等组织中均有分布和表达。低水平的睾酮和AR功能缺失能促进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诱导糖脂代谢的紊乱。睾酮/AR能调控几乎所有与糖脂代谢、肥胖相关疾病发生有关的途径,包括糖脂代谢关键酶和关键蛋白、核转录因子(PPARγ、LXRα、FoxO1)、炎症反应、下丘脑的瘦素敏感性、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线粒体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此外,与男性不同,高水平雄激素的女性可出现肥胖及糖脂代谢的紊乱,其机制还不清楚。本文主要就雄激素和AR在男性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以及糖脂代谢紊乱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 雄激素受体 pparγ LXRΑ FOXO1 脂肪和炎症因子 糖脂代谢酶
原文传递
栀子苷的降糖作用和对PPARγ受体的激活 被引量:24
2
作者 颜静恩 李晚忱 +3 位作者 吕秋军 卞广兴 温利青 任建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415-418,共4页
葡萄糖消耗试验表明,栀子苷能显著促进前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小鼠荷糖试验和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试验证实,栀子苷具有剂量依赖性降低小鼠餐后血糖及糖尿病高血糖的作用。通过基于PPARγ受体信号通路的报告基因诱导表达试验,... 葡萄糖消耗试验表明,栀子苷能显著促进前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小鼠荷糖试验和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试验证实,栀子苷具有剂量依赖性降低小鼠餐后血糖及糖尿病高血糖的作用。通过基于PPARγ受体信号通路的报告基因诱导表达试验,发现栀子苷在体内外的降糖功效,可能与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前脂肪细胞 四氧嘧啶 Ⅱ型糖尿病 pparγ受体
下载PDF
II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现状和开发动态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星 王亚楼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介绍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和主要作用 ,重点介绍胰岛素抵抗改善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开发动态。方法 :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与结论 :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胰岛素增敏剂将会成为II型糖尿病治疗... 目的 :介绍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和主要作用 ,重点介绍胰岛素抵抗改善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开发动态。方法 :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与结论 :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胰岛素增敏剂将会成为II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开发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药物治疗 药物开发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增敏剂
下载PDF
大鼠骨髓细胞PPARγ和Cbf α1mRNA表达的增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丰盛梅 金慰芳 +1 位作者 高建军 顾淑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4-166,183,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与核结合因子α1(cote binding factoralpha l,Cbfα1)表达的增龄性变化,分析二者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老年性骨衰退发生的可能...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与核结合因子α1(cote binding factoralpha l,Cbfα1)表达的增龄性变化,分析二者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老年性骨衰退发生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取1、3、7、12、16、18和 20月龄的SD大鼠,每组雌雄各5只,无菌获得腰椎骨髓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骨髓细胞中 PPARγ与Cbfα 1mRNA的表达水平;并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 PPARγ mRNA的表达水平在3月龄前变化不大,7月龄时下降,约为3月龄的34% (P<0.01),之后逐渐上调,18月龄约为7月龄的8.8倍(P<0.001);Cbfα1 mRNA表达水平在3 月龄为最高,为1月龄的3倍(P<0.001),随后逐渐下调, 18月龄为最低,约为3月龄的6% (P<0.001).PPARγ与Cbfα 1mRNA的表达水平从3月龄开始呈负相关(r=0.5967,P<0.01), 相关系数随月龄增加而增加,16~20月龄期间二者变化的相关性最大。结论 PPARγ mRNA在老年大鼠骨髓细胞中高表达,且与Cbfα 1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骨髓细胞PPARγ高表达可能参与老年性成骨细胞前体减少和骨衰退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mRNA表达 骨髓细胞 CBF 相关性研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增龄变化 receptor RT-PCR方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1mRNA 增龄性变化 分子机制 SD大鼠 相关分析 统计软件 相关系数 老年大鼠 细胞前体 老年性 负相关
下载PDF
内脂素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相关基因的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杨艳 杨刚毅 +3 位作者 李伶 张凌 苗宗玉 卢春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基因过表达对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其信号系统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内脂素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isfatin。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NC组,n=5):注射0.3mg空载体pcDNA3...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基因过表达对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其信号系统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内脂素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isfatin。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NC组,n=5):注射0.3mg空载体pcDNA3.1(+),普通饲料组(NT组,n=7)和高脂组(HT,n=8)大鼠注射0.3mg重组质粒pcDNA3.1(+)-visfatin。在实验前(基础值)、第1次钳夹后即刻、质粒处理后3d和第2次钳夹后即刻,分别自各组大鼠颈静脉取血,分离血浆,采用Westernbloting测定血浆内脂素蛋白表达。在转染前和转染后3d采用两次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并测定大鼠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血糖(BG)、血浆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葡萄糖输注率(GIR)等指标。采用斑点印迹法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酪氨酸磷酸化,采用RT-PCR法测定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内脂素质粒注射3d后及第2次钳夹术后,NT和HT组血浆内脂素水平较注射前均升高(P<0.01)。质粒注射后3d,NT、HT组大鼠TC和HDL-C均较注射前明显降低(P<0.05)。钳夹术中,NT和HT组大鼠GIR较注射前明显升高(P<0.01)。NT和HT组大鼠肝脏和肌肉组织中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和肝脏中PPARγmRNA水平也较NC组均明显升高(P<0.05和P<0.01)。NT组脂肪组织中PPARγmRNA水平较NC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内脂素可能通过上调PPARγmRNA水平和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使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脂素 pparγ 受体 胰岛素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
下载PDF
替米沙坦通过直接抑制Kv2.1通道促进离体大鼠的胰岛素分泌
6
作者 刘涛 陈晓琴 +2 位作者 郭瑞旺 崔丽娟 刘师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3-898,共6页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促进大鼠胰岛素分泌作用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1)分离成年Wistar大鼠胰腺获得胰岛和胰岛细胞,通过胰岛素分泌实验观察药物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通过钙成像实验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药物对β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和...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促进大鼠胰岛素分泌作用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1)分离成年Wistar大鼠胰腺获得胰岛和胰岛细胞,通过胰岛素分泌实验观察药物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通过钙成像实验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药物对β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和对离子通道的作用。(2)使用过表达电压门控性钾(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Kv)通道2.1亚型(Kv2.1)的慢病毒转染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构建CHO-Kv2.1细胞系,使用膜片钳技术观察替米沙坦对Kv2.1通道的直接作用。结果缬沙坦和厄贝沙坦无类似替米沙坦的高糖浓度下促胰岛素分泌、升高β细胞内Ca^(2+)浓度和抑制β细胞的Kv通道等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阻断剂GW9662亦未阻断替米沙坦的上述作用。而替米沙坦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HO-Kv2.1细胞的Kv2.1通道电流。结论替米沙坦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可能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angiotensin II type 1,AT-1)受体和PPARγ无关,但至少与对Kv2.1通道的直接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Β细胞 胰岛素分泌 AT-1受体 pparγ Kv2.1通道
下载PDF
厄贝沙坦激活PPAR-γ介导AMPK/mTOR通路诱导自噬改善LO2细胞脂肪变 被引量:6
7
作者 钟娟 雷任国 +2 位作者 钟庆荣 覃亚勤 黎洪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36-941,共6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介导磷酸腺苷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及自噬对LO2细胞脂肪变的影响。方法采用脂混合物(LM)诱导LO2细胞建立细胞脂肪变模型,将造模后细...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介导磷酸腺苷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及自噬对LO2细胞脂肪变的影响。方法采用脂混合物(LM)诱导LO2细胞建立细胞脂肪变模型,将造模后细胞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厄贝沙坦联合PPAR-γ抑制剂组,另设正常组。分别干预24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并行油红O染色分析细胞内脂质沉积,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PAR-γ、AMPK/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自噬标志蛋白LC3B的变化。结果10μmol/L及以下浓度的厄贝沙坦对LO2细胞生长无明显毒性作用,20μmol/L厄贝沙坦对细胞毒性作用较大,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O2细胞内TG和TC含量升高,油红O染色显示脂质大量沉积,PPAR-γ、p-AMPK和LC3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TOR磷酸化水平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经厄贝沙坦治疗后,LO2细胞内TG和TC含量降低,油红O染色显示脂质沉积减少,PPAR-γ、p-AMPK和LC3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TOR磷酸化水平降低(均P<0.05);但经厄贝沙坦联合PPAR-γ抑制剂干预后,PPAP-γ抑制剂抑制了厄贝沙坦对LO2细胞脂肪变的治疗作用。结论厄贝沙坦可通过激活PPAR-γ介导的AMPK/mTOR信号通路,促进LM诱导LO2细胞的自噬,从而减轻脂质沉积,改善肝细胞脂肪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pparγ AMP活化蛋白激酶类 自噬 厄贝沙坦 AMPK/mTOR通路 LO2细胞 脂肪变性
下载PDF
番石榴叶天然成分抑制3T3-L1细胞成脂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蕾 李晓帆 +1 位作者 张雅鸥 蔡国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5-708,共4页
目的观察番石榴叶天然成分槲皮素、槲皮素-3-O-(6″-芥子酸)-β-D-吡喃半乳糖苷(Quercetin-3-O-(6″-eru-coyl)-β-D-galactopyranoside,QEG)及槲皮素-3-O-(6″-阿魏酸)-β-D-吡喃半乳糖苷(Quercetin-3-O-(6″-feruloyl)-β-D-ga-lactop... 目的观察番石榴叶天然成分槲皮素、槲皮素-3-O-(6″-芥子酸)-β-D-吡喃半乳糖苷(Quercetin-3-O-(6″-eru-coyl)-β-D-galactopyranoside,QEG)及槲皮素-3-O-(6″-阿魏酸)-β-D-吡喃半乳糖苷(Quercetin-3-O-(6″-feruloyl)-β-D-ga-lactopyranoside,QFG)对小鼠3T3-L1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诱导3T3-L1细胞成脂分化,油红O染色法测定脂滴含量,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丝氨酸蛋白酶脂肪因子adipsin,CCTTA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EBPα和PPARγ的蛋白表达。结果 QFG和槲皮素都能抑制3T3-L1细胞成脂分化,而QEG对此没有作用。QFG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成脂分化,并且降低adipsin、C/EBPα和PPARγmRNA及后两者蛋白表达,而对ERα和ERβmRNA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 QFG抑制细胞成脂分化的能力比槲皮素强,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C/EBPα和PPARγ的表达而实现的,而且可能与雌激素受体途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叶 槲皮素-3-O-(6″-阿魏酸)-β-D-吡喃半乳糖苷 槲皮素 成脂分化 C/EBPΑ pparγ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邹晓译 黄德嘉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659-661,共3页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心血管疾病 过氧化酶体 pparγ配体 pparS receptor 特异性配体 pparΑ RXR激动剂 基因启动子区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特异性PPARγ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巧琪 章红妍 +3 位作者 王震 林利芳 陈璐 王雪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68-1771,共4页
目的制备与鉴定神经干细胞特异性PPARγ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将引进的2种转基因小鼠B6.PPARγloxp/loxp、B6.Nestin-Cre进行饲养并杂交繁殖,将子一代小鼠与B6.PPARγloxp/loxp小鼠回交获得子二代小鼠,提取子二代小鼠的基因组DNA,利用... 目的制备与鉴定神经干细胞特异性PPARγ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将引进的2种转基因小鼠B6.PPARγloxp/loxp、B6.Nestin-Cre进行饲养并杂交繁殖,将子一代小鼠与B6.PPARγloxp/loxp小鼠回交获得子二代小鼠,提取子二代小鼠的基因组DNA,利用PCR方法扩增Cre和loxp基因片段,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选取基因型为B6.PPARγloxp/loxp.Nestin-Cre(KO)的小鼠即为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敲除PPARγ的敲除小鼠,另选基因型为B6.PPARγloxp/loxp(loxp)作为对照组小鼠。应用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定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敲除PPARγ的敲除小鼠。结果敲除小鼠在基因鉴定时可以扩增得到PPARγloxp和Cre两个条带,在mRNA表型检测时脑内PPARγ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成功获得神经干细胞敲除PPARγ基因的敲除小鼠。所购2种转基因小鼠均有繁殖能力,其繁殖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结论基于loxp-Cre系统成功构建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敲除PPARγ的基因敲除小鼠,为进一步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其机制研究提供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基因敲除 Cre-loxp系统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东海 郑军军 杨育红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73-475,共3页
关键词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心脏保护作用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受体 receptor 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敏感性 TZDs
下载PDF
PPARγ及其配体在妇科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任黔川 彭芝兰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8-90,共3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PPAP.)由英国科学家Issemann和Green在1990年发现,因其能被一类脂肪酸样化合物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peroxisome proliferators,PP)激活而被命名,是一...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PPAP.)由英国科学家Issemann和Green在1990年发现,因其能被一类脂肪酸样化合物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peroxisome proliferators,PP)激活而被命名,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Ⅱ型核激素受体(nuclear hormone receptor)超家族成员。PPAR.的生物学功能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妇科恶性肿瘤 配体 receptor Green 英国科学家 核转录因子
下载PDF
PPARγ与骨量丢失
13
作者 刘荣梅 李玉坤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pparγ 骨量丢失 receptor 过氧化物酶 胰岛素增敏剂 白色脂肪组织 动脉粥样硬化 受体家族
下载PDF
PPARγ受体在胃肠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胡剑峰 张琍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6期838-840,共3页
1990年Issemann等首先发现了一种能被一类脂肪酸样化合物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的甾体激素受体,被命名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受体(pem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PPARs通过与配体结合活化,再与视黄酸受体... 1990年Issemann等首先发现了一种能被一类脂肪酸样化合物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的甾体激素受体,被命名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受体(pem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PPARs通过与配体结合活化,再与视黄酸受体(retinoic X receptor.RXR)形成二异聚体,与目的基因上游的PPRE(pemxisome prolifemtor responsive element结合,形成受体一共调节因子-DNA或蛋白质-DNA复合体,促进目的基因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受体 胃肠恶性肿瘤 receptor 过氧化物酶体 甾体激素受体 激活受体 目的基因 pparS
下载PDF
过氧化脂质体增殖激活受体-γ对系膜细胞炎症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熊祖应 黄海长 +1 位作者 李惊子 王海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 了解过氧化脂质体增殖激活受体 γ(PPARγ)在核转录水平对人系膜细胞 (HMCL)炎症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 培养人系膜细胞 ,利用IL 1β制备炎症性系膜细胞模型 ,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ELISA)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TNF γ和IL 6水平 ;蛋白... 目的 了解过氧化脂质体增殖激活受体 γ(PPARγ)在核转录水平对人系膜细胞 (HMCL)炎症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 培养人系膜细胞 ,利用IL 1β制备炎症性系膜细胞模型 ,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ELISA)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TNF γ和IL 6水平 ;蛋白印迹方法测定HMCL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 (RGZ)、曲格列酮 (TGZ)及 15d PGF2 ,PPARγ蛋白水平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培养细胞中PPARγ和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 IL 1β(10ng/ml)可使炎性细胞因子TNF γ和IL 6蛋白、mRNA表达增加 ,正常人系膜细胞可低水平表达PPARγ ,炎症刺激后PPARγ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增加 ,PPARγ特异性配基曲格列酮 (TGZ)可下调PPARγ表达。三种结构不同的PPARγ特异性配基TGZ、RGZ和 15d PGJ2 可下调炎症刺激后IL 6和TNF γ蛋白水平 ,且这种抗炎效应的作用环节在mRNA水平。结论 PPARγ可能是系膜细胞炎症与抗炎反应过程中炎症自我限制的一个重要靶位 ,作用于这一靶位的特异性配基有望成为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脂质体增殖激活受体γ 系膜细胞 肾小球炎症 pparγ特异性 配基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的受体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郭晏同 冷希圣 +3 位作者 李涛 宋盛晗 秦致中 熊亮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的受体γ(PPAR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HSC)PPARγ 表达以及对H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设立空白对照组、3μmol L罗格列酮组、10μmol L罗格列酮组;分别 用RT PCR、Western印迹、...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的受体γ(PPAR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HSC)PPARγ 表达以及对H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设立空白对照组、3μmol L罗格列酮组、10μmol L罗格列酮组;分别 用RT PCR、Western印迹、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PARγ的表达;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α 平滑肌 肌动蛋白(α SMA)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 仪分析细胞凋亡。 结果 10μmol L罗格列酮组HSC的PPARγ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10.87,P<0.01), PPARγ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t=4.627,P<0.01);10μmol L罗格列酮组HSC的增殖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t ≥5.542,P<0.01),其α SMA及Ⅰ型胶原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t≥4.627,P<0.01),其凋亡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16.682,P<0.01)。 结论 PPAR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通过增加PPARγ的表达,能够抑制激活的HSC表达α SMA及Ⅰ胶原,抑制激活的HSC增殖,诱导激活的HS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 罗格列酮 细胞生物学特性 配体 特异 WESTERN印迹 受体 活化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星状细胞(HSC)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pparγ mol/L 四甲基偶氮唑盐 流式细胞仪分析 α-SMA RT-PCR mRNA表达 对照组
下载PDF
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17
作者 董艳 李果 +3 位作者 骆天红 吴刚 黄薇 罗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345-347,375,共4页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外显子2的Pro12Ala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及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直接测序技术,对1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83例正常对照者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外显子2的Pro12Ala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及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直接测序技术,对1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83例正常对照者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PP:PA:AA在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92.7%:6.7%:0.6%和86.9%:12.6%:0.5%,P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在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分别为96.1%、93.2%和3.9%、6.8%,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正常人群中,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体重指数<25kg/m2与>25kg/H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可能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肥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但与2型糖尿病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2基因 Prol2Ala 基因多态性 上海 2型糖尿病 作用机制 胰岛素
下载PDF
Ciglitazone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潘华锋 陈孝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34-936,共3页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Ciglitazone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HepG2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Ciglitazone,用生长曲线检测HepG2细胞体外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仪进行...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Ciglitazone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HepG2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Ciglitazone,用生长曲线检测HepG2细胞体外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Western blot检测Ciglitazone对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建立裸鼠肝癌动物模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10只),Ciglitazone注射组(B组,10只),B组隔天注射Ciglitazone 100 μl(100μmol/L)连续15次,对照组注射100μl生理盐水,1个月后,切除瘤灶、称瘤重、计算抑瘤率。标本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子p21蛋白的表达。结果 (1)Ciglitazone体外抑制HepG2细胞生长,并呈现明显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经Ciglitazone处理后PPARγ蛋白表达增加。(3)经Ciglitazone治疗后,A组、B组的瘤重分别为(3.73±0.22)g、(2.60±0.35)g,抑瘤率达30%,A组的CyclinD1较B组明显增高,A组的p21蛋白表达水平较B组明显降低。结论 Ciglitazone能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恶性增殖(呈明显的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并诱导其分化,其机制与PPARγ干预细胞周期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增殖 pparγ 注射 抑瘤率 对照组 瘤重 人肝癌 表达水平 生长曲线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大黄素通过PPARγ/NF-κB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20
19
作者 任凯旋 涂岳圣 +4 位作者 朱涛 骆万婷 林家衍 叶焕荣 方俊杰 《西部医学》 2018年第1期12-15,20,共5页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分为6组,即Control组、LPS组、大黄素组(Emodin组)、LPS+大黄素组(LPS+Emodin组)、LPS+大黄素组+siRNA-PPARγ(LPS+Emodin+siRNA-PPAR...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分为6组,即Control组、LPS组、大黄素组(Emodin组)、LPS+大黄素组(LPS+Emodin组)、LPS+大黄素组+siRNA-PPARγ(LPS+Emodin+siRNA-PPARγ组)、LPS+大黄素组+siRNA-scrambled(LPS+Emodin+siRNA-scrambled组)。使用ELISA测定TNF-α水平,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ICAM-1、MCP-1和PPARγmRNA和蛋白水平,并使用western blot测定NF-κB p65磷酸化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较,LPS干预6小时后RAW264.7细胞TNF-α、ICAM-1和MCP-1的表达以及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均明显升高,PPARγ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LPS+Emodin组相比较,LPS组TNF-α、ICAM-1和MCP-1的表达以及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升高更明显,PPARγ表达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siRNA-PPARγ可以有效阻断Emodin的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LPS+Emodin组和LPS+Emodin+siRNAscrambled组间各分子表达及磷酸化水平未见明显差别,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PPARγ/NF-κB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为大黄素应用于支气管哮喘及ARDS等炎症相关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炎症反应 pparγ NF—KB RAW264 7细胞
下载PDF
PPARγ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成峰 沈建华 +5 位作者 罗小民 沈竞康 杨一鸣 沈旭 蒋华良 陈凯先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0-118,124,共10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PARγ)是一个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 ,属于核激素受体 (nuclearhormonereceptor)超家族。被激动剂激活以后 ,该受体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以及胰岛素的增敏。因此 ,PPARγ激动剂有希望成为一类全新的Ⅱ...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PARγ)是一个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 ,属于核激素受体 (nuclearhormonereceptor)超家族。被激动剂激活以后 ,该受体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以及胰岛素的增敏。因此 ,PPARγ激动剂有希望成为一类全新的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综述 pparγ激动剂 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 核激素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