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亚砷酸为主的方案治疗PML-RARa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朱嘉莳
蒋慧
陆正华
杨静薇
邵静波
李红
廖雪莲
张娜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2
|
发夹结构DNA探针用于检测白血病PML/RARA融合基因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
魏娜
陈敬华
王昆
李光文
罗红斌
蔡婉婷
林新华
|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3
|
实时定量RT-PCR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a融合基因 |
郎丽
李惠民
刘华
王义民
张学美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07 |
7
|
|
4
|
维甲酸联合砷剂治疗初发APL的临床疗效观察 |
苏秀连
夏维林
|
《基层医学论坛》
|
2006 |
6
|
|
5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
冯玉虎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6
|
PML/RARa融合基因检测在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
汪健
孙自敏
何晓东
徐修才
吴竞生
|
《临床血液学杂志》
|
2000 |
6
|
|
7
|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检测外泌体PML-RARA融合基因的表达 |
朱慧
王哲颖
丁小青
王瑞娴
潘晓蓉
童建华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8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诱导治疗中出现分化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 |
马媛媛
沈建良
|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
2014 |
4
|
|
9
|
应用FISH、FCM检测APL PML/RARA融合基因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
魏负禾
张晓宏
于波海
刘继伟
马军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2003 |
3
|
|
10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实验室检查分析对临床诊断及治疗预后的意义 |
李少兰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6 |
3
|
|
11
|
表型分析在PML-RARA转基因小鼠筛选中的应用 |
曹文俊
王立
孟秀琴
成国祥
顾荣泉
陈竺
陈赛娟
|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
2002 |
1
|
|
12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周瑞莲
莫耀禧
蓝梅
林金盈
|
《广西医学》
CAS
|
2012 |
2
|
|
13
|
PML-RARa融合基因BCR3亚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
王欣
刘林
陈建斌
王建渝
肖青
|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4
|
PML/RARa融合基因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
黎承萍
李淑娈
李维佳
|
《中国医药导刊》
|
2008 |
2
|
|
15
|
三氧化二砷治疗难治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疗效观察 |
李淑娈
黎承萍
李维佳
丁纪元
郑婉珍
|
《中国医药导刊》
|
2009 |
2
|
|
16
|
染色体R显带分析、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诊断价值的评价 |
彭友帆
刘洋
张琼
张朝霞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7
|
FISH技术在PML/RARA融合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体会 |
罗秋萍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8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在儿童APL微小残留病中的应用 |
黄正刚
陈启文
吴星恒
|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
2015 |
2
|
|
19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研究现状 |
姜扬文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
1997 |
1
|
|
20
|
获得性21三体为唯一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
应双伟
朱夏吟
沈健
罗文达
张丽
|
《现代实用医学》
|
201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