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添加对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2
1
作者 施瑶 王忠强 +4 位作者 张心昱 孙晓敏 刘希玉 何念鹏 庾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943-4949,共7页
选取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进行连续6a氮磷添加试验,采用土壤特征微生物PLFA生物标记技术,研究6个氮添加水平N0(0 kg N hm-2a-1)、N1(56 kg N hm-2a-1)、N2(112 kg N hm-2a-1)、N3(224 kg N hm-2a-1)、N4(392 kg N hm-2a-1)、N5(560 kg N ... 选取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进行连续6a氮磷添加试验,采用土壤特征微生物PLFA生物标记技术,研究6个氮添加水平N0(0 kg N hm-2a-1)、N1(56 kg N hm-2a-1)、N2(112 kg N hm-2a-1)、N3(224 kg N hm-2a-1)、N4(392 kg N hm-2a-1)、N5(560 kg N hm-2a-1)和6个磷添加水平P0(0 kg P hm-2a-1)、P1(15.5 kg P hm-2a-1)、P2(31 kg P hm-2a-1)、P3(62 kg P hm-2a-1)、P4(93 kg P hm-2a-1)、P5(124 kg P hm-2a-1)对土壤特征微生物PLFA生物标记数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氮添加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总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和土壤细菌PLFA生物标记数量、放线菌PLFA生物标记数量呈上升趋势,土壤G+/G-呈增加趋势;各氮添加水平对土壤真菌PLFA生物标记数量无显著差异,随氮添加量增加,土壤真菌/细菌比降低。(2)随磷添加量增加,土壤总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土壤细菌PLFA生物标记数量、放线菌PLFA生物标记数量、真菌PLFA生物标记数量及真菌/细菌比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以P3水平(62 kg P hm-2a-1)处理最高,说明适宜的磷添加对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繁殖和菌落结构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典型草原 氮磷添加 磷脂脂肪酸(plfa)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苹果园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的PLFA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旭锐 张燕 +1 位作者 张杰 姚允聪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苹果园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对果园生态系统的改善作用。【方法】在苹果果实的不同生长时期即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对清耕、自然生草和罗勒三种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同时... 【目的】探讨苹果园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对果园生态系统的改善作用。【方法】在苹果果实的不同生长时期即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对清耕、自然生草和罗勒三种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利用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技术(PLFAbiomarker)对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果园行间自然生草与罗勒可有效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含量、全氮含量、碳氮比、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罗勒相较于自然生草的效果更显著。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在果实的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间作物聚集的微生物有显著差异,冗余分析(RDA)表明,pH、土壤有机质、碳氮比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果园间作明显提升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改良群落的结构和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间作 自然生草 罗勒 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
下载PDF
Response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to a High Dose of Fresh Olive Mill Wastewater 被引量:1
3
作者 J.L.MORENO F.BASTIDA +2 位作者 M.A.S NCHEZ-MONEDERO T.HERNNDEZ C.GARCíA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81-289,共9页
An incubation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further microbiological response to an addition (500 m3 ha-1) of fresh olive mill wastewater (FOMWW) in a soil that has been frequently amended with ... An incubation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further microbiological response to an addition (500 m3 ha-1) of fresh olive mill wastewater (FOMWW) in a soil that has been frequently amended with uncontrolled doses of OMWW since the 1990s in an active disposal site (ADS soil). To achieve this aim, the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 profiles, microbial biomass C (Cmic), and dehydrogenase (DHA) and urease activities (URA) were monitored at the beginning (To), 3 h (T1) and 97 d (Tf, i.e., the end) of incubation after FOMWW addition. After the FOMWW addition, an increase in the ratio of fungal to bacterial PLFAs was observed in ADS soil. Moreover, a relative increase of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MUFAs) with respect to saturated fatty acids (SATFA) was found in the ADS soil. An increase of the Gram-positive to Gram-negative ratio was observed in this soil at the end of the incubation. While DHA and Cmic increased in the ADS soil after FOMWW addition, URA showed a decrease. Fungi and Gram-positive bacterial biomass experienced an increase after addition of a high dose of FOMWW in laboratory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zyme activity microbial activity microbial biomass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 biomarker
原文传递
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多样性 被引量:64
4
作者 张秋芳 刘波 +3 位作者 林营志 史怀 杨述省 周先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127-4137,共11页
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是一种可定性和定量分析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方法。研究以烟田土壤为例,应用生态学评价方法,即丰富度(S)、均匀度(J)、Simpson优势度(D)、Shannon-Wiener(H1)、Brillouin(H2)和McIntosh(H3)多样性指数... 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是一种可定性和定量分析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方法。研究以烟田土壤为例,应用生态学评价方法,即丰富度(S)、均匀度(J)、Simpson优势度(D)、Shannon-Wiener(H1)、Brillouin(H2)和McIntosh(H3)多样性指数等测度方法,分析土壤中微生物群落PLFAs生物标记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微生物群落中,先后出现了43种PLFAs,将其聚类分析,可以将所获得的PLFAs分成五大类:第Ⅰ类为高含量、高频次和多样性,PLFA为18:1ω9c的真菌生物标记;第Ⅱ类为高含量、高频次和多样性,PLFA为16:0的假单胞菌生物标记;第Ⅲ类为高含量、高频次,多样性中等,PLFA为16:1ω5c的甲烷氧化菌生物标记;第Ⅳ类为中等含量,频次较高,多样性中等,含有表征好氧菌的i15:0、a15:0、i16:0和a17:0的PLFA,还有表征厌氧菌的18:1ω7c以及硫酸盐还原菌的16:0 10Me;第Ⅴ类为低含量,低频次和多样性,其特征生物标记有表征好氧菌的i15:0 3OH、15:1iG、a16:0、i16:1 G、i16:1 H、17:0、i17:0、15:0 2OH、15:0 3OH、17:0和17:0 2OH的PLFAs,存在有表征真菌的18:3ω6c(6,9,12)、放线菌的17:0 10Me和18:0 10Me以及表征原生动物的20:4ω6,9,12,15c。说明供试土壤中能够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菌依次是真菌、假单胞菌、甲烷氧化菌和部分的好氧菌、厌氧菌及硫酸盐还原菌,将为合理调节土壤微生态系统提供指导,是一种可行的评价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生物群落 磷脂脂肪酸(plfa) 生物标记 多样性
下载PDF
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5
作者 陈振翔 于鑫 +2 位作者 夏明芳 戴朝霞 孙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28-832,共5页
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PLFA)是基于生物化学手段的一种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新技术,它具有对细胞生理活性没有特殊的要求,对样品保存时间也要求不高等优点,由样品中所有微生物提供信息,是一种快捷、可靠的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PLFA在微生物生... 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PLFA)是基于生物化学手段的一种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新技术,它具有对细胞生理活性没有特殊的要求,对样品保存时间也要求不高等优点,由样品中所有微生物提供信息,是一种快捷、可靠的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PLFA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对微生物群落生物量、群落结构和功能及其变化,指示特定微生物以及营养状况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脂肪酸 生物标记物 生物量 群落结构和功能 微生物生态学
下载PDF
惠州西湖浮游植物磷脂脂肪酸特征研究
6
作者 江洁妮 包苑榆 +4 位作者 唐雅丽 张修峰 钟萍 李欣 刘正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3-358,共6页
对富营养化水体常见浮游植物进行了分离和培养,测定了其磷脂脂肪酸(PLFA)。同时,检测了惠州西湖浮游植物的磷脂脂肪酸;结合惠州西湖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数据,分析了浮游植物磷脂脂肪酸特征及其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结合PLF... 对富营养化水体常见浮游植物进行了分离和培养,测定了其磷脂脂肪酸(PLFA)。同时,检测了惠州西湖浮游植物的磷脂脂肪酸;结合惠州西湖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数据,分析了浮游植物磷脂脂肪酸特征及其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结合PLFA与细胞丰度和生物量的分析,α-亚麻酸(18:3ω3)的质量浓度与蓝藻(除湖丝藻外)呈正相关;二十碳四烯酸ARA(20:4ω6)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ω3)的质量浓度与硅藻呈正相关;二十碳五烯酸EPA(20:5ω3)和16:3ω3的质量浓度与绿藻呈正相关等,其中16:3ω3为绿藻门独有的脂肪酸。这些均与室内实验得到的结果相符合。本研究表明,磷脂脂肪酸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来分析浮游植物组成,它将是一种可行的研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磷脂脂肪酸 生物标志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