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透明土的管桩贯入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曹兆虎 孔纲强 +1 位作者 刘汉龙 周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64-1568,共5页
由于受土塞效应等因素影响,开口管桩和闭口管桩在贯入过程中的挤土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然而针对该两者贯入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透明土和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开发了相应的桩基贯入模型试验系统,用于桩基贯入过程... 由于受土塞效应等因素影响,开口管桩和闭口管桩在贯入过程中的挤土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然而针对该两者贯入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透明土和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开发了相应的桩基贯入模型试验系统,用于桩基贯入过程中桩周土体变形的非插入式测量。试验选用的透明土由玻璃砂和具有相同折射率的孔隙液体制成。该试验系统主要包括:线性激光光源、CCD(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自动沉桩加载仪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激光射入透明土,和透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独特的散斑场,通过CCD相机摄取贯入过程中各个时刻散斑场变形的图片,然后通过PIV技术对这些变形前后的图片进行处理,即可得到整个土体位移场。分别进行了开口管桩和闭口管桩的桩基贯入试验,得到了对应的土体位移场,并对桩基贯入引起的桩周土体径向位移试验结果与圆孔扩张法、应变路径法等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闭口管桩,由于竖向位移的影响,试验值比圆孔扩张法结果小,其与应变路径法更为接近;对于开口管桩,由于沉桩过程中土塞作用,试验值比圆孔扩张法大,其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管桩 闭口管桩 模型试验 位移场 透明土 piv技术
下载PDF
PIV技术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君 刘福海 +1 位作者 孔宪京 李永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8-374,共7页
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在流场试验和土体静力变形试验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测试分析效果。但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中的应用还未见发表。结合边坡稳定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对PIV技术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中... 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在流场试验和土体静力变形试验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测试分析效果。但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中的应用还未见发表。结合边坡稳定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对PIV技术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并对边坡失稳的判别准则进行了分析。分别采用SONY高清数码摄像机、MVC高分辨率摄像头和CANON数码单反相机进行图片采集。结果发现高清数码相机所采集的照片能够为PIV技术提供较好的支持。图片分析结果表明:PIV测量技术能较好地测定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中观察面内任意点在任意时刻的位移,可以获得丰富的边坡变形直至破坏的完整过程,从而可以深入地研究地震作用下边坡变形发展、应变局部化形成及其与边坡破坏过程的关系。通过对位移时程曲线的分析表明,位移曲线曲率判别法能较准确判别边坡失稳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 大型振动台 模型试验 边坡稳定 变形
下载PDF
基于PIV技术的沉桩过程土体位移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曹兆虎 孔纲强 +1 位作者 刘汉龙 周航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8-174,共7页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利用自行设计的静压桩自动沉桩模型试验系统,对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位移场进行测量。在沉桩过程中,利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高速工业相机连续拍摄试验观测面上桩周土体变形的灰度图像,然后对初始点和...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利用自行设计的静压桩自动沉桩模型试验系统,对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位移场进行测量。在沉桩过程中,利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高速工业相机连续拍摄试验观测面上桩周土体变形的灰度图像,然后对初始点和峰值点进行分析,得到位移场分布。研究了不同沉桩深度、桩-土摩擦系数和桩尖形式情况下沉桩对周围土体位移场的影响规律;相应试验结果与圆孔扩张理论解进行对比分析,其径向位移变形的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试验的可靠性。相对常规试验方法,该试验操作简便,对环境要求不高,可以进行非插入式全场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文试验条件下,对于平底圆桩,沉桩过程对桩侧土体位移影响范围在8R附近,对桩端底部土体影响范围在4R附近;桩身摩擦的存在使得桩侧向土体位移影响范围增大2R左右,对桩端底部土体位移基本没有影响。当桩尖角度由0°变化为45°时,桩侧的水平和竖向位移均增大,桩端底部的竖向位移明显减小;而桩身摩擦对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技术 模型试验 沉桩 位移场 非插入
原文传递
螺旋分离器水流动特性的CFD模拟与PIV试验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保蕊 蒋明虎 +3 位作者 赵立新 王月文 张晓光 邓鑫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3-231,共9页
设计了一种新的螺旋分离器,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螺旋分离器的入口管段、螺旋分离段及出口管段内流体流动速度场及压力损失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结合PIV流场测试试验对分离器的入口管段和出口管段内流体流动速度场进行了测量和对比分析... 设计了一种新的螺旋分离器,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螺旋分离器的入口管段、螺旋分离段及出口管段内流体流动速度场及压力损失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结合PIV流场测试试验对分离器的入口管段和出口管段内流体流动速度场进行了测量和对比分析。介绍了螺旋分离器油水分离的工作原理、结构参数及PIV实验流程。结果表明:该螺旋分离器螺旋导流效果明显,在螺旋分离段及出口管段内具有持续时间长、离心分离强的螺旋流分离流场;流体流过螺旋分离段后,在出口管段内可形成稳定的螺旋流场;通过对比分离器内入口管段及出口管段PIV试验速度测量值与数值模拟值,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分离器的压力损耗分析,指出了螺旋分离器的主要压力损耗位置,设计工况下的分离器最大压力损耗不超过90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分离器 piv试验 数值模拟 螺旋流 RSM模型 速度分布 压力损耗
原文传递
PAM对磨料浆体射流速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永印 王瑞和 周卫东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1年第1期4-6,共3页
利用 PIV测速技术对淹没条件下磨料浆体射流中 ,流体及磨料的速度与 PAM的浓度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测量研究。研究发现 ,随浆体中聚合物浓度增加 ,射流中流体速度以及磨料颗粒的速度都相应增加 ,并且随聚合物的浓度提高 ,射流的会聚性增... 利用 PIV测速技术对淹没条件下磨料浆体射流中 ,流体及磨料的速度与 PAM的浓度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测量研究。研究发现 ,随浆体中聚合物浓度增加 ,射流中流体速度以及磨料颗粒的速度都相应增加 ,并且随聚合物的浓度提高 ,射流的会聚性增强 ;磨料颗粒的粒径大小对磨料在射流中的跟随速度有重要影响。同样条件下 ,颗粒粒径越大在射流中的速度越低。大理石切割实验基本证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工程 磨料 聚丙烯酰胺 射流 piv技术 流体速度
下载PDF
利用PIV技术对淹没冲击水射流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永印 周卫东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1年第4期19-21,共3页
根据二维 PIV技术的要求 ,建立了淹没射流流场研究的实验台架 ,并对井眼中流动的淹没射流的动力学流动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在射流瞬时流场中 ,射流边界处由于受速度梯度引起的涡运动的影响 ,流体速度表现出波动性 ,射流的时均流场比较均... 根据二维 PIV技术的要求 ,建立了淹没射流流场研究的实验台架 ,并对井眼中流动的淹没射流的动力学流动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在射流瞬时流场中 ,射流边界处由于受速度梯度引起的涡运动的影响 ,流体速度表现出波动性 ,射流的时均流场比较均匀。实验证明了先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铝井 piv技术 速度分布 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实验室实验 淹没冲击水射流 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高速远程滑坡运动堆积过程中的能量传递机制 被引量:15
7
作者 葛云峰 周婷 +4 位作者 霍少磊 夏丁 胡勇 钟鹏 张莉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939-3949,共11页
高速远程滑坡往往引发灾难性事故,开展运动堆积过程定量研究,对于探究滑坡发生机理及预测致灾范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室内物理模型试验,通过PIV技术分析高速摄像机在试验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获取了运动过程中滑体颗粒的水平速度、竖直速度... 高速远程滑坡往往引发灾难性事故,开展运动堆积过程定量研究,对于探究滑坡发生机理及预测致灾范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室内物理模型试验,通过PIV技术分析高速摄像机在试验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获取了运动过程中滑体颗粒的水平速度、竖直速度与位移等运动参数.从滑体颗粒群和不同位置处单体颗粒角度,分析高速远程滑坡的运动演化规律.结果显示:(1)滑体颗粒前端出现高速区,该高速区随着滑坡停止具有一定的保持性.颗粒间存在明显的碰撞现象;(2)从不同位置单体颗粒来看,前部颗粒位移量最大,速度波动频繁,碰撞频次最高,能量多次补充;中部颗粒位移量其次,速度有波动过程,但不及前部频繁;后部颗粒位移量最小,速度基本呈递降趋势,能量逐渐减小.结合重庆鸡尾山滑坡以及Black Rapids Glacier滑坡实例分析,揭示了高速远程滑坡运动堆积过程中滑体颗粒间存在碰撞及能量传递现象,从而进一步探究高速远程滑坡形成机制,在监测预防、灾害治理等方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远程滑坡 运动堆积过程 piv技术 模型试验 能量传递 环境地质 工程地质
原文传递
低速风洞PIV实验中的示踪粒子投放技术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莹 邓学蓥 +2 位作者 王延奎 王兵 董超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8-81,共4页
使用Dantec公司的FlowMap PIV系统,在低速风洞中测量二维风速,研究PIV在实际流场测量中的示踪粒子投放技术。实验中使用不同的方式散播示踪粒子测量二维风速,通过对实测风速及流场均匀度的比较,得出在实验段出口处向风洞投放粒子,使其... 使用Dantec公司的FlowMap PIV系统,在低速风洞中测量二维风速,研究PIV在实际流场测量中的示踪粒子投放技术。实验中使用不同的方式散播示踪粒子测量二维风速,通过对实测风速及流场均匀度的比较,得出在实验段出口处向风洞投放粒子,使其在风洞中循环的方法是最佳散播粒子方式的结论,该方法不仅在小风速下可用,在风速60m/s下也可获得清晰的流场测量图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 涡结构 非对称背涡 空气动力学实验
下载PDF
不同埋深下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试验 被引量:10
9
作者 方焘 梁连 颜建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92,共8页
隧道施工诱发的地层沉降会影响地上建筑设施的安全,为了研究不同埋深隧道盾构施工影响下砂土地层的变形规律,设计了由模型架和非接触监测系统组成的模型试验系统。利用该系统,以干砂为填料,通过使隧道产生沉降来模拟施工影响下的地层损... 隧道施工诱发的地层沉降会影响地上建筑设施的安全,为了研究不同埋深隧道盾构施工影响下砂土地层的变形规律,设计了由模型架和非接触监测系统组成的模型试验系统。利用该系统,以干砂为填料,通过使隧道产生沉降来模拟施工影响下的地层损失,进而得出不同埋深情况下地层的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大,地层内部产生“土拱效应”,地表最大沉降值逐渐减小,地表沉降模式由“窄而深”演化为“宽而浅”,但地层受扰动范围自隧道中轴线向两侧逐渐扩大;(2)不同埋深情况下,地表和地层内部的沉降曲线均符合高斯分布函数。地表沉降槽宽度系数随隧道埋深的增大而增大,深层土体沉降槽宽度系数随地层深度增加而减小;(3)不仅对于黏土,在砂土中深层土体沉降槽宽度系数i_(z)与地表沉降槽宽度系数i_(s)之比i_(z)/i_(s)同该土层深度h_(z)与隧道埋深h的关系(1-h_(z)/h)之间同样呈线性关系。因此,在浅埋的砂性及黏土地层中根据地表沉降规律即可得出地层内部沉降规律,从而为隧道的施工和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层沉降 模型试验 piv技术 沉降槽
下载PDF
轴向柱塞泵配流分析用湍流模型探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晋 龚学知 +3 位作者 胡建军 权凌霄 哈良 孔祥东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04-211,共8页
流量脉动是衡量柱塞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测试系统较为复杂,采用理论手段准确分析柱塞泵流量脉动成为专家研究的热点。针对柱塞泵内部流动状态比较复杂且其内部流场模拟没有通用湍流模型的情况,建立单柱塞-配流盘结构的机理模型,分别... 流量脉动是衡量柱塞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测试系统较为复杂,采用理论手段准确分析柱塞泵流量脉动成为专家研究的热点。针对柱塞泵内部流动状态比较复杂且其内部流场模拟没有通用湍流模型的情况,建立单柱塞-配流盘结构的机理模型,分别采用标准k-?模型、Realizablek-?模型、RNGk-?模型、标准k-ω模型、S-A模型和层流模型对单柱塞-配流盘机理模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与PIV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其涡系形态、流速、入射角度、压降及流量等特征,确定柱塞泵单柱塞-配流盘机理模型数值模拟最佳湍流模型。对模拟效果较好的标准k-?模型进行系数修正,进一步提高模拟精度,得到的计算模型为柱塞泵流量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泵 流场分析 湍流模型 piv试验
原文传递
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整流构件的模拟实验优选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陆耀军 潘玉琦 薛敦松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7-102,共6页
针对入口构件后设备主分离区流场中存在严重的一次涡流和二流涡流现象,首次在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中引入整流构件的概念,并对提出的数种典型整流构件,按其对设备主分离区流场的影响,应用PIV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模拟实验优选研究.
关键词 重力分离 整流构件 油水分离设备
下载PDF
基于透明土材料的异形桩拔桩过程对比模型试验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曹兆虎 孔纲强 +1 位作者 周航 孙学谨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76,共6页
随着地下空间的逐步开发,既有桩基拔除问题及其拔桩过程对周围构件物影响的问题日渐突出;针对拔桩过程中桩对周围土体的位移场及影响范围的研究相对较少,而针对异形桩的研究更少。基于透明土材料和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 随着地下空间的逐步开发,既有桩基拔除问题及其拔桩过程对周围构件物影响的问题日渐突出;针对拔桩过程中桩对周围土体的位移场及影响范围的研究相对较少,而针对异形桩的研究更少。基于透明土材料和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开展扩底楔形桩的拔桩过程模型试验,测得拔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的位移场变化规律以及拔桩影响范围;同时进行等直径圆形桩和楔形桩的拔桩模型试验并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扩底楔形桩的拔桩扰动范围明显比楔形桩和等直径圆形桩大,其数值接近等直径圆形桩的2.0倍;楔形桩拔桩过程中水平向位移扰动比等直径圆形桩大,竖向位移扰动比等直径圆形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底楔形桩 拔桩过程 模型试验 位移场 透明土 piv技术
下载PDF
四角切圆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湍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常胜良 武文斐 +1 位作者 黄军 李保卫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66,共5页
对自建的冷态四角切圆锅炉模型的空气动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别采用Standard k-ε、RNGk-ε、Realizable k-ε和雷诺应力(RSM)4种湍流模型计算上一次风、下一次风和三次风的速度分布,并与高精度的PIV试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 对自建的冷态四角切圆锅炉模型的空气动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别采用Standard k-ε、RNGk-ε、Realizable k-ε和雷诺应力(RSM)4种湍流模型计算上一次风、下一次风和三次风的速度分布,并与高精度的PIV试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ealizable k-ε模型不仅可以准确分析湍流特性,而且机时消耗较RSM模型大幅减少,其对四角切圆锅炉湍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切圆锅炉 冷态试验 空气动力场 piv测量 湍流模型
下载PDF
水平荷载桩室内模型试验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曹兆虎 孔纲强 +2 位作者 刘汉龙 刘彦辰 周航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468-3475,共8页
水平荷载下桩周土体的变形特性直接影响桩基的整体水平向承载力特性,然而常规试验手段下,水平荷载下桩体变形特性可以获得,而桩周土体的变形特性很难获得。因此,设计一套基于透明土材料和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的水平加... 水平荷载下桩周土体的变形特性直接影响桩基的整体水平向承载力特性,然而常规试验手段下,水平荷载下桩体变形特性可以获得,而桩周土体的变形特性很难获得。因此,设计一套基于透明土材料和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的水平加载系统及其光学量测系统(主要包括光学平台、CCD(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和线性激光器等),对水平受荷桩在加载过程中桩周土体位移场的发展变化进行非插入式量测;同时通过多切面的土体位移场的测量,得到水平受荷桩桩周土体变形的三维位移场,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桩顶荷载–位移关系表现为陡降型关系曲线,与典型的密实砂土中水平受荷桩的承载特性类似;在试验条件下,桩体表现为刚性转动破坏,转动支点约在基桩埋深的78%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水平荷载 模型试验 位移场 透明土 piv技术
原文传递
悬停旋翼桨尖涡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永东 武杰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39,共4页
为了详细研究悬停旋翼桨尖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旋翼状态参数与桨尖涡及其尾迹的关系,开展了桨尖涡及其尾迹的测量和研究。在研究中采用了Φ2m旋翼模型试验台、单桨叶(翼型为NACA 0015)旋翼模型和二维PIV测量系统,通过改变转速和总... 为了详细研究悬停旋翼桨尖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旋翼状态参数与桨尖涡及其尾迹的关系,开展了桨尖涡及其尾迹的测量和研究。在研究中采用了Φ2m旋翼模型试验台、单桨叶(翼型为NACA 0015)旋翼模型和二维PIV测量系统,通过改变转速和总距角的状态组合,对桨尖周围及近尾迹局部区域进行了详细的桨尖涡流场测量。通过研究,基本掌握了用PIV测量旋翼动态流场的技术;利用PIV成功地获取了从桨尖前缘至后缘下游近流场的不同方位角截面粒子流动图像;通过后处理获得了合理有效的结果。测量结果表明,桨尖涡在桨叶表面形成的过程中,其强度逐渐增强;桨尖涡的强度与旋翼的桨尖马赫数和总距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停实验 旋翼 桨尖涡 流场测量 piv
下载PDF
静压桩沉桩对既有桩桩周土影响的PIV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姜彤 李博 +1 位作者 杨晓燕 张俊然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5-1194,共10页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用自行设计的静压桩自动沉桩模型试验系统,针对单桩和既有桩桩侧新桩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的形变场进行一系列对比试验研究。在沉桩过程中用高速工业相机和Davis8.0采集软件连续拍摄观测面上的图像,同时用PIVvi...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用自行设计的静压桩自动沉桩模型试验系统,针对单桩和既有桩桩侧新桩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的形变场进行一系列对比试验研究。在沉桩过程中用高速工业相机和Davis8.0采集软件连续拍摄观测面上的图像,同时用PIVview2C图像处理软件得到位移场云图。试验结果表明:(1)单桩、既有桩侧新桩的压桩力P与沉桩深度H的关系曲线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既有桩桩侧(桩间距为2d和4d,d为桩径)新桩的P-H曲线比单桩的高;由于受既有桩体限制的影响较大,新桩(2d)的P-H曲线比新桩(4d)的更高些。(2)单桩和新桩(4d)沉桩时,总位移场在桩端两侧呈对称椭圆环形分布;剪切应变场沿桩两侧基本呈对称蝶型分布。而新桩(2d)沉桩时,总位移场和剪切应变场在桩端两侧不对称分布显著,沉桩左侧位移场影响范围较大。(3)单桩和新桩(4d)沉桩时,总位移场的横、竖向最大影响范围基本一致;而新桩(2d)沉桩时,由于受到已有桩体限制影响较大,导致总位移场的横、竖向最大影响范围有所减小。单桩和新桩(2d)沉桩时,剪切应变场的横、竖向最大影响范围基本一致;而新桩(4d)沉桩时,剪切应变场的横、竖向最大影响范围有所增加。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明确沉桩挤土效应内在机理和解决相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 模型试验 沉桩 位移场 应变场
下载PDF
基于PIV浮选柱旋流场的测试与模拟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宏祥 王永田 +3 位作者 刘炯天 邓小伟 程敢 李小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212-218,共7页
为深入探讨旋流段的流场分布及旋流分离的作用机理,以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为基础构建了浮选柱旋流段的流场测试平台,利用PIV测试平台和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旋流段内部的速度场进行了测试与数值模拟,研究了旋流段的速度分布规律以及... 为深入探讨旋流段的流场分布及旋流分离的作用机理,以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为基础构建了浮选柱旋流段的流场测试平台,利用PIV测试平台和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旋流段内部的速度场进行了测试与数值模拟,研究了旋流段的速度分布规律以及循环量变化对速度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场速度以切向速度为主,且有着明显的分布规律,径向速度比较小且分布比较复杂,轴向速度相对径向速度较大,速度分布呈对称分布;随着循环量的提高,轴向速度的零点向中心靠拢,而最大值出现在相近的半径位置。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论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测试 速度分布 浮选柱 旋流场
下载PDF
自由射流出口临界雷诺数的确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世凯 王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9-703,共5页
将圆形自由射流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成6个系列模型,利用PIV测速系统,对射流模型相应不同出口雷诺数的流场、浓度场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射流流场及涡量场、轴线时均流速、断面流速分布、射流起始段长度等,得出圆形自由射流... 将圆形自由射流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成6个系列模型,利用PIV测速系统,对射流模型相应不同出口雷诺数的流场、浓度场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射流流场及涡量场、轴线时均流速、断面流速分布、射流起始段长度等,得出圆形自由射流出口临界雷诺数Rek≥2 000,以及雷诺数Re<2 000时射流起始段长度L0与出口雷诺数Re的关系为L0=kRe-0.57d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射流 piv测速系统 模型试验 临界雷诺数
下载PDF
潜艇模型尾流场和水动力噪声的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文照 肖昌润 +1 位作者 刘巨斌 王冲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59,共5页
探索了一种集潜艇模型尾流速度场测量及模型水动力噪声测量于一体的试验技术,即通过合理的试验方案设计及信号处理手段,完成对潜艇模型水动力噪声信号的测量,识别出模型噪声信号各成分的影响范围;同时,应用PIV技术对潜艇模型的尾流速度... 探索了一种集潜艇模型尾流速度场测量及模型水动力噪声测量于一体的试验技术,即通过合理的试验方案设计及信号处理手段,完成对潜艇模型水动力噪声信号的测量,识别出模型噪声信号各成分的影响范围;同时,应用PIV技术对潜艇模型的尾流速度场进行测量,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处理,得到潜艇模型的尾流涡量场分布。所得到的结果为研究潜艇水动力噪声与尾流涡结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所做的工作为上述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试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噪声 piv 噪声测量
下载PDF
基于PIV技术的透明黏性泥石流冲击桥墩模型试验
20
作者 周航 邹宗良 刘汉龙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5-187,共13页
针对现有模型试验无法可视化泥石流与桥墩相互作用过程和泥石流内部流体运动特性,提出一种基于PIV技术的透明泥石流模型试验技术。采用2种具有不同表观黏度的透明矿物油(550USP白油与68#机油)配置而成2种具有不同表观黏度的透明泥石流,... 针对现有模型试验无法可视化泥石流与桥墩相互作用过程和泥石流内部流体运动特性,提出一种基于PIV技术的透明泥石流模型试验技术。采用2种具有不同表观黏度的透明矿物油(550USP白油与68#机油)配置而成2种具有不同表观黏度的透明泥石流,设计了一套透明泥石流冲击桥墩模型试验系统。在3种坡度条件下,分别针对表观黏度不同的2种透明泥石流对冲击方形、圆端形、圆形3种截面形状桥墩的情况开展了21组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量纲一冲高h/H会随着弗劳德数Fr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且透明泥石流对桥墩的冲击力与桥墩的截面形状、透明泥石流的雷诺数Re、弗劳德数Fr有关;当截面形状不变,冲击阻力系数Cd随雷诺数Re与弗劳德数Fr的增加而减小。透明泥石流表观黏度的改变对圆端形与圆形截面桥墩表面流速与流深的关系影响较小,对方形截面桥墩影响较大。透明泥石流的表面流速在经过桥墩后得到了显著提升,圆形截面桥墩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圆端形截面桥墩提升幅度最少。在桥墩影响区域以外,透明泥石流垂直流向(y方向)表面速度呈现中间大、两侧小的“倒U形”分布;在桥墩范围内,表面流速呈“M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泥石流 模型试验 桥墩 piv 流速分布 阻力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