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素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机制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
作者 许红蕾 王庭芳 张川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7-243,共7页
丹参素是中药丹参最重要的水溶性成分之一,在临床中被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改善微循环、抗内皮损伤、抗氧化、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活性。研究证明丹参素主要是通过激活AKT/ERK1/2/Nrf2信号通路对缺血... 丹参素是中药丹参最重要的水溶性成分之一,在临床中被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改善微循环、抗内皮损伤、抗氧化、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活性。研究证明丹参素主要是通过激活AKT/ERK1/2/Nrf2信号通路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起到心脏保护作用。丹参素结构中的酚羟基和α羟基羧酸,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因此,开发合成出药理活性更高、稳定性和脂溶性更好的丹参素衍生物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丹参素的药理作用、分子机制、衍生物研究以及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以便对丹参素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丹参素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pi3k/akt信号通路 丹参素衍生物
原文传递
苦参碱逆转乳腺癌耐药株MCF-7/ADR多药耐药与PI3K/AKT通道的关系 被引量:24
2
作者 魏昌晟 沈义军 +2 位作者 张智 王健 周炳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254-2258,共5页
目的探索苦参碱对乳腺癌耐药株MCF-7/ADR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和MK2206作用MCF-7/ADR细胞24 h后的生长抑制率,以抑制率为10%的药物浓度为检测标准;用荧光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 目的探索苦参碱对乳腺癌耐药株MCF-7/ADR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和MK2206作用MCF-7/ADR细胞24 h后的生长抑制率,以抑制率为10%的药物浓度为检测标准;用荧光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MCF-7/ADR细胞24 h后MDR1、MRP1、PTEN、AK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0.6、1.2 g/L的苦参碱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苦参碱浓度的提高,耐药基因MDR1、MRP1的表达量逐渐降低(0.6 g/L苦参碱组MDR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0.659±0.074,MR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0.503±0.05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PTEN基因表达量逐渐增高而AKT基因的表达量逐渐降低;相同抑制率的苦参碱组(0.6 g/L)和MK2206组(0.05μmol/L)相比,两组降低MDR1、MRP1、AKT基因表达量的差异不明显(P>0.05),MK2206组更能增高PTEN基因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0.3、0.6、1.2 g/L不同浓度苦参碱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苦参碱浓度的提高耐药蛋白p-gp、MRP1表达量逐渐降低(0.6 g/L苦参碱组p-gp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316±0.033,MRP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134±0.01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p-AKT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PTEN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总AKT基因表达量变化不明显;相同抑制率的苦参碱组(0.6 g/L)和MK2206组(0.05μmol/L)相比,苦参碱组更能降低p-gp、MRP1的蛋白表达量且更能增高PTEN的蛋白表达量,但MK2206组更能降低p-AKT的蛋白表达量,对总AKT蛋白表达量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苦参碱具有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通道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乳腺癌耐药株 MCF-7/ADR 多药耐药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痛泻要方通过PI3K-AKT通路诱导细胞自噬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 被引量:24
3
作者 夏利显 周娇俐 +1 位作者 梅丽俊 何凌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3期468-471,504,共5页
目的观察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变化,探讨痛泻要方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15只。除正常组,各组均采用束缚应激联合番泻叶灌胃法制备IBS-D模型,... 目的观察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变化,探讨痛泻要方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15只。除正常组,各组均采用束缚应激联合番泻叶灌胃法制备IBS-D模型,分组干预2周。综合运用光镜、透射电镜、RT-PCR、Western Blot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结肠黏膜超微结构、相关蛋白如P110、AKT及其mRNA表达、结肠上皮细胞自噬等变化。应用Power lab仪检测大鼠内脏敏感性变化。结果除正常组,光镜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符合IBS改变,电镜下模型组上皮细胞间隙增宽,线粒体肿胀,其周围出现的自噬囊泡。内脏敏感性比较,模型组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黏膜P110、AKT蛋白及其mRNA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结肠黏膜P110、AKT蛋白及其mRNA表达接近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痛泻要方可能通过下调P110及AKT表达,诱导细胞自噬,降低内脏高敏感而发挥治疗IBS-D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要方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pi3k-akt信号通路 细胞自噬 内脏高敏感
下载PDF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索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4
4
作者 黄为钧 赵进喜 +5 位作者 王世东 傅强 宫晴 张华 吴文静 申子龙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196-1203,共8页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索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40只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益气活血组、祛风通络组、益气活血祛风通络(全方)组,每组8只。糖尿病肾病模型通过高脂高糖喂养加单肾切除术复...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索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40只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益气活血组、祛风通络组、益气活血祛风通络(全方)组,每组8只。糖尿病肾病模型通过高脂高糖喂养加单肾切除术复制。益气活血组、祛风通络组、全方组分别给予益气活血颗粒、祛风通络颗粒、益气活血祛风通络颗粒,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予纯净水。干预8周,观察大鼠在干预后肾脏的病理改变以及24小时尿蛋白变化,同时肾脏组织的pPI3K、p-Akt和PTEN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PI3K mRNA、Akt mRNA以及PTEN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中药干预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程度、纤维化以及肾小球硬化比模型组以及假手术组要轻,且在肾间质纤维化方面,全方组要好于益气活血组以及祛风通络组;PASM染色和Masson染色阳性率均显示益气活血组、祛风通络组、全方组阳性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全方组阳性率与益气活血组以及祛风通络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益气活血组、祛风通络组、全方组的24小时尿蛋白在中药干预后明显减少,而且与模型组对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中药干预的三组pPI3K、p-Akt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而PTEN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PI3K、p-Akt在药物干预的三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TEN在祛风通络组以及全方组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在活血化瘀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PI3K mRNA、Akt mRNA在中药干预的三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PTEN 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均可以起到降低蛋白尿、减轻肾间质纤维化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3k/akt信号通路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苦参碱逆转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株耐药性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周炳刚 魏昌晟 +2 位作者 张颂 张智 王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索苦参碱对人乳腺癌耐药株MCF-7/ADR多药耐药性逆转的作用机制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和MK2206作用MCF-7/ADR细胞24h后的生长抑制率,以抑制率为10%左右为检测标准;用荧光定量RT-... 目的:探索苦参碱对人乳腺癌耐药株MCF-7/ADR多药耐药性逆转的作用机制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和MK2206作用MCF-7/ADR细胞24h后的生长抑制率,以抑制率为10%左右为检测标准;用荧光定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MCF-7/ADR细胞24h后Bcl-2、Bax、Caspase-3、PARP、GSK-3β、p65六种基因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0.6、1.2g/L的苦参碱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苦参碱浓度的提高,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作用因子Bcl-2基因和p6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Caspase-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不显著,而Bax基因、GSK-3β基因及PAR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相同抑制率的苦参碱组(0.6g/L)和MK2206组(0.05μmol/L)相比,两组降低基因表达量的差异不明显,苦参碱组更能增加Bax、PARP和GSK-3β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且能够明显减低p6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0.3、0.6、1.2g/L三组不同浓度苦参碱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苦参碱浓度的提高Bcl-2和p65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Bax、PARP和GSK-3β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Caspase-3蛋白表达量变化不明显;相同抑制率的苦参碱组(0.6g/L)和MK2206组(0.05μmol/L)相比,苦参碱组更明显。结论:苦参碱可能是通过作用AKT靶基因启动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中下游相关凋亡因子而发挥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乳腺癌耐药株MCF-7/ADR 多药耐药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苦参多路径抗冠状病毒的机制探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振 俞科贤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8-894,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2019年12月始发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随后迅速传播至国内大部分省份和地区,甚至波及国外多个国家。COVID-19具有流行性广、传染性强、发病急骤和病情危重等特点。面对这场疫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抗击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2019年12月始发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随后迅速传播至国内大部分省份和地区,甚至波及国外多个国家。COVID-19具有流行性广、传染性强、发病急骤和病情危重等特点。面对这场疫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抗击COVID-19的高峰,但短期内尚未研发出治疗COVID-19的特效药物。近期,多家医院在运用化学药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证实了中药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大量的药理学和临床研究证实,苦参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从多个路径阐述苦参抗冠状病毒作用的可能相关机制,如通过I型干扰素、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苦参碱类生物碱等途径,拟为COVID-19的临床治疗和相关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作用机制 Ⅰ型干扰素 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 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牛舌草总黄酮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9
7
作者 徐晓娜 牛子冉 +4 位作者 王守宝 陈俞材 高莉 方莲花 杜冠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5-881,共7页
牛舌草是维吾尔医长期实践中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材之一。本研究采用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 min,复灌4 h模拟临床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于再灌注后腹腔注射给予10、30和50 mg·kg-1牛舌草总黄酮(... 牛舌草是维吾尔医长期实践中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材之一。本研究采用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 min,复灌4 h模拟临床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于再灌注后腹腔注射给予10、30和50 mg·kg-1牛舌草总黄酮(bugloss total flavonoids,BTF),根据心电图、心功能、心肌梗死指数和血清心肌酶谱结果评价牛舌草总黄酮的心肌保护作用,并从炎症、细胞凋亡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牛舌草总黄酮能够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心肌梗死指数,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心脏功能,减少心肌酶的漏出,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ELISA结果表明,牛舌草总黄酮能降低心肌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水平,增加Bcl-2,降低Bax,并上调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牛舌草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而抑制细胞凋亡与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舌草 总黄酮 心肌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炎症 P13k ak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紫草素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侵袭和迁移能力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小方 赵影 李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目的:肺癌是全球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本文旨在探索紫草素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A549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CCK-8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分析细胞侵袭能力。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印迹分析血管内皮细... 目的:肺癌是全球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本文旨在探索紫草素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A549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CCK-8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分析细胞侵袭能力。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印迹分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纤维连接蛋白(FN)、波形蛋白Vimentin、PI3K、pAKT和p53的表达。结果:紫草素可减弱A549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紫草素(20、50、100 mmol/L)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 05)。紫草素(20、50、100 mmol/L)组VEGF,MMP-14,Fn和Vimentin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与A549组相比,PI3K/AKT通路激活剂IGF-1组PI3K和p-AKT表达升高,p53表达减弱(P <0. 05)。与IGF-1组相比,紫草素(20、50、100 mmol/L)组PI3K和p-AKT表达降低,p53表达升高(P<0. 05)。结论:紫草素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NSCLC细胞A549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非小细胞肺癌 侵袭 迁移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PI3K/Akt途径在Aβ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孙治坤 潘静 +3 位作者 杨红旗 梁梁 丁健青 陈生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PI3K/Akt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Aβ25-35作用不同时间后PC12细胞活力的变化;Annexin V-PI双染检测Aβ25-35作用不同时间后PC12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PI3K/Akt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Aβ25-35作用不同时间后PC12细胞活力的变化;Annexin V-PI双染检测Aβ25-35作用不同时间后PC12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Aβ25-35作用不同时间后p-AktSer473、p-GSK-3βSer9的水平变化。结果:20μmol/LAβ25-35作用不同时间(30 min、1 h、3 h、6 h、12 h、24 h、48 h)后,MTT结果显示细胞活力均明显下降(P<0.05);Annexin V-PI结果显示,Aβ25-35作用后均可引起细胞凋亡(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Aβ25-35作用于细胞后,p-AktSer473和p-GSK-3βSer9的表达均出现迅速的下调(P<0.05),在作用3 h时两者的表达出现迅速的上升,在作用6 h时又出现表达的下调,两者在该时间段的变化趋势相符。p-AktSer473在Aβ25-35作用于细胞12 h后出现逐渐回升趋势,但在48 h时仍没有达到正常水平;而p-GSK-3βSer9的表达在Aβ25-35作用于细胞12 h后出现迅速的升高(P<0.05),而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Aβ诱导的细胞损伤,本研究为AD的发病机制及选择合适的药物作用时点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 细胞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Vaspin通过PI3K/Akt通路发挥抗炎及血管内皮保护作用减轻脂多糖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鼠肺损伤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雯 戚迪 +4 位作者 陈兰 赵燕 邓旺 唐旭毛 王导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探讨Vaspin对LPS致ARDS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0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LPS组、Vaspin组和wortmannin(PI3K抑制剂)组,每组10只。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肺湿干比评估肺水肿,BCA法... 目的探讨Vaspin对LPS致ARDS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0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LPS组、Vaspin组和wortmannin(PI3K抑制剂)组,每组10只。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肺湿干比评估肺水肿,BC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评估肺组织通透性改变;髓过氧化物酶(MPO)试剂盒检测肺组织MPO活性,ELISA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IHC)观察肺组织中VCAM-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cleaved caspase-3和Akt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小鼠肺组织呈现典型ARDS病理改变,肺组织湿干比W/D值、BALF蛋白含量、肺组织MPO活性、IL-1β和TNF-α水平,肺组织VCAM-1表达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p-Akt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Vaspin干预能显著缓解上述变化(P<0.05);而wortmannin组与Vaspin组相比,其湿干比W/D值、BALF蛋白含量、MPO活性和IL-1β、TNF-α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伴Akt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 Vaspin可通过其介导的抗炎、抗凋亡及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对LPS致ARDS肺损伤发挥保护性调控,其可能机制为上调了PI3K/Akt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VASpiN 炎症 血管内皮 pi3k/akt
下载PDF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敦煌疗风虚瘦弱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大鼠异位内膜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梁莉 武权生 +5 位作者 张小花 张扬 张延英 陈元欢 黄灿灿 毛海燕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495-5499,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痛经大鼠异位内膜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探讨敦煌疗风虚瘦弱方对EMT痛经大鼠异位内膜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n=10)和造模组(n=50),造模组采用自...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痛经大鼠异位内膜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探讨敦煌疗风虚瘦弱方对EMT痛经大鼠异位内膜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n=10)和造模组(n=50),造模组采用自体移植法制备EMT痛经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孕三烯酮组(0.24g/kg)和敦煌疗风虚瘦弱方高、中、低剂量组(14、7、3.5g/kg),每组10只。疗风虚瘦弱方各剂量组每日灌胃1次,孕三烯酮组每周灌胃2次,空白组、模型组每日蒸馏水2mL灌胃1次,持续干预12d。处死前各组大鼠均给与缩宫素,观察疼痛状态,随后麻醉处死剖取大鼠异位内膜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异位内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异位内膜组织PI3K、AKT基因、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异位内膜组织COX-2、VEGF含量。结果:模型组疼痛潜伏期短,疼痛扭体次频并且剧烈;各治疗组疼痛潜伏期延长,疼痛扭体次数减少,程度明显减轻,病理提示异位内膜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轻,血液供应、组织增生及腺体均不同程度减少;分子生物学检测示大鼠异位内膜组织,孕三烯酮组与疗风虚瘦弱方高、中剂量组PI3K、AKT基因蛋白表达及下游因子COX-2、VEGF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敦煌疗风虚瘦弱方显著改善EMT痛经大鼠疼痛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该方有效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异位内膜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医方 疗风虚瘦弱方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pi3k/ak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PI3K/Akt通路在芍药苷抗Aβ_(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玲 王淑英 王建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045-4049,共5页
目的:研究PI3K/Akt通路在芍药苷对PC12细胞神经保护中的作用。方法:芍药苷组(5,10,20μmol·L-1)预处理30 min,然后加入Aβ25-35(20μmol·L-1)共同作用24 h;抑制剂LY294002(10μmol·L-1)于芍药苷(10μmol·L-1)作用... 目的:研究PI3K/Akt通路在芍药苷对PC12细胞神经保护中的作用。方法:芍药苷组(5,10,20μmol·L-1)预处理30 min,然后加入Aβ25-35(20μmol·L-1)共同作用24 h;抑制剂LY294002(10μmol·L-1)于芍药苷(10μmol·L-1)作用前预处理30 min。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Bax,Bcl-2,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芍药苷可抑制Aβ25-35所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和凋亡,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Akt磷酸化水平,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抑制caspase-3等的激活而实现的;抑制剂LY294002可减弱上述芍药苷的保护作用。结论:芍药苷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芍药苷 阿尔茨海默病 pi3k/ak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电针联合康复训练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4
13
作者 姚文超 李梦醒 +3 位作者 刘箐 童明月 何鹏 唐巍 《康复学报》 CSCD 2020年第5期377-386,共10页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探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调控机制。方法:将81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联合康复训练组(针康联合组)。采用Zea Longa颈外...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探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调控机制。方法:将81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联合康复训练组(针康联合组)。采用Zea Longa颈外动脉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假手术组仅作颈动脉分离,不结扎不插线。假手术组、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针康联合组于术后4 h即给予电针百会、风府、心俞、内关以及跑台训练,每日1次,共治疗14 d。透射电镜观察缺血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周围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PI3K、Akt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①模型组大鼠神经元形态不规则,细胞空泡样变,胞质内核糖体、自噬泡减少,线粒体肿胀,细胞核固缩;与模型组比较,治疗3、7、14 d,针康联合组神经元胞膜呈逐渐修复趋势,各细胞器结构、空泡样变程度有较为明显改善。②治疗3、7、14 d,脑缺血区域MVD计数在不同分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Intergroup=141.762,P<0.001),针康联合组MVD计数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趋势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Time=81.920,P<0.001),针康联合组14 d时增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VD计数组别×时间有明显交互作用(FInteraction=44.960,P<0.001)。③大鼠缺血区脑组织VEGF、BDNF、PI3K、Akt蛋白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各变量在不同分组间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Intergroup=398.772、903.082、2312.264、1581.880,P<0.001),针康联合组蛋白表达量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变量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Time=100.462、53.714、106.552、75.381,P<0.001),模型组7 d时VEGF、Akt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血管新生 电针 康复训练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与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严美茹 张燕平 +1 位作者 罗瑞琦 王思媛 《新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310-313,共4页
磷脂酰激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作为经典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脑出血是一种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该通路在脑出血发生发展中的研究也备受关注。该文... 磷脂酰激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作为经典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脑出血是一种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该通路在脑出血发生发展中的研究也备受关注。该文以PI3K/Akt信号通路为主线,对该通路的结构及生物学特点、与脑出血之间的关系以及基于该通路探讨药物对脑出血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临床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pi3k/akt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神经炎症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国玉 王春鲜 +1 位作者 王建星 刘艳春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实验用ECV-304细胞分为5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及乌司他丁低、中、高剂量组均先以200μm H_2O_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之后乌司他丁低、中、高剂...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实验用ECV-304细胞分为5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及乌司他丁低、中、高剂量组均先以200μm H_2O_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之后乌司他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750、1 500、3 000 U/ml乌司他丁处理。ECV-304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ECV-304细胞用于检测。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DCFH-DA)荧光定量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Gries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含半胱天冬酶3(Caspase 3)活性,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凋亡蛋白Bax、Bcl-2含量变化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的激活状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ECV-304细胞活力下降,ROS及MDA含量上升,SOD和NO含量下降,Caspase 3活性上升,Bax表达量提高,Bcl-2、PI3K及磷酸化AKT(P-AKT)表达量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乌司他丁各给药组均能显著抑制上述模型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通过抑制ROS等物质的产生及细胞凋亡可抵抗H_2O_2诱导的ECV-304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PI3K/AKT信号通路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相关性及验证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慧 李春晓 +8 位作者 南鹏 王婷 王劲松 张竞尧 窦娜 马飞 王海娟 钱海利 詹启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7-223,共7页
目的分析并验证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相关的关键分子靶点。方法首先,从TCGA数据库中分别下载Ⅰ/Ⅱ期和Ⅲ/Ⅳ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及转录组数据,将Ⅰ/Ⅱ期患者根据总生存时间分为2年和8.5年两组,先利用edgeR软件包分... 目的分析并验证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相关的关键分子靶点。方法首先,从TCGA数据库中分别下载Ⅰ/Ⅱ期和Ⅲ/Ⅳ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及转录组数据,将Ⅰ/Ⅱ期患者根据总生存时间分为2年和8.5年两组,先利用edgeR软件包分析两组乳腺癌患者的差异基因,随后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将Ⅲ/Ⅳ期患者根据总生存时间分为2年和7年两组,利用edgeR软件包分析差异基因并对其进行KEGG通路富集;最后分析与Ⅰ/Ⅱ期和Ⅲ/Ⅳ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均相关的共同调控通路。其次,利用KMplot(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验证KEGG富集通路关键节点基因及其他基因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利用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系BT474验证KEGG富集通路与抗HER2治疗耐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Ⅰ/Ⅱ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总生存时间2年者PI3K/AKT信号通路处于上调差异基因富集信号通路的第9位,而在Ⅲ/Ⅳ期总生存时间2年者中,PI3K/AKT信号通路位于上调差异基因富集信号通路的第2位。在Ⅰ/Ⅱ期与Ⅲ/Ⅳ期总生存时间均2年的患者共同上调的差异基因中,PI3K/AKT信号通路被富集于第1位。在PI3K/AKT通路中,PI3K和AKT(关键节点基因)、CFAP221和COL4A6(通路其他基因)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患者。细胞验证实验显示,PI3K抑制剂能够增强HER2小分子抑制剂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系BT474的生长抑制作用。结论 PI3K/AKT通路过度激活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短相关,并与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抗HER2治疗耐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GA数据库 pi3k/akt信号通路 HER2阳性乳腺癌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信号通路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颖 周婧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08-611,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多基因遗传的皮肤疾病,其病理变化的形成需要多种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的共同参与.近年来关于银屑病相关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及细胞调控信号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其中IL-6触发的三条途径,包括Ras/R... 银屑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多基因遗传的皮肤疾病,其病理变化的形成需要多种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的共同参与.近年来关于银屑病相关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及细胞调控信号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其中IL-6触发的三条途径,包括Ras/Raf/MEK/ERK途径、PI3K/AKt途径和JAK/STAT途径,共同促进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炎症反应及血管生成等病理变化;下面针对IL-6信号通路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6 Ras/Raf/MEk/ERk途径 pi3k/akt途径 JAk/STAT途径
原文传递
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p-Ak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汪伟 李翔 +4 位作者 王桃 柯欣怡 刘红佶 贾正品 牟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6-820,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EIOP)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模型组和...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EIOP)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建立EIOP模型。给药组造模后每天予复方丹参片和杞菊地黄丸的混悬液灌胃,每天1次,连续8周,对照组、模型组每天予生理盐水灌胃。记录造模前、造模后即刻、造模后8周的眼压;光镜下观察各组视网膜厚度和RGC数量,电镜下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内p-Akt的表达。结果造模后8周眼压与造模后即刻相比,给药组有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8周,给药组与模型组RGC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视网膜厚度与给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组RGC数量及视网膜厚度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电镜下RGC超微结构显示,模型组损伤明显,给药组较模型组有所改善。视网膜p-Akt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显示,给药组p-Akt阳性染色总面积、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值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给药组黑度(139.97±11.79)虽高于模型组(137.95±6.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中药用于SD大鼠慢性EIOP模型,能降低眼压,提高RGC数量及改善超微结构,增加视网膜厚度,上调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中pAkt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中药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P-akt 青光眼 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
下载PDF
基质细胞共培养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耐药性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岳寒 刘丽英 王小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2-386,共5页
目的:研究基质细胞共培养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与骨髓基质细胞HS-5共培养,用抗代谢药物阿糖胞苷(Ara-C)、蒽环霉素类药道诺霉素(DNR),生物碱类药物高三尖杉酯碱(HHT)对细胞进行联合... 目的:研究基质细胞共培养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与骨髓基质细胞HS-5共培养,用抗代谢药物阿糖胞苷(Ara-C)、蒽环霉素类药道诺霉素(DNR),生物碱类药物高三尖杉酯碱(HHT)对细胞进行联合处理,观察HL-60与HS-5共培养后对药物(DNR,HHT和Ara-C)敏感性的变化。同时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细胞,研究共培养后细胞敏感性的变化与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的相关性。结果:细胞抑制率的统计结果表明,HL-60与HS-5共培养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mRNA定量和免疫蛋白印迹检测结果表明,HL-60与HS-5共培养后PI3K/AKT信号通路被激活,CCND1,FOXO1,PTEN等重要基因发生显著变化。结论:HL-60细胞通过与HS-5细胞共培养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分子,如CCND1,FOXO1,PTEN,从而使HL-60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pi3k/akt信号通路 骨髓基质细胞
下载PDF
Rosmarinic acid elicits neuroprotection in ischemic stroke via Nrf2 and heme oxygenase 1 signaling 被引量:10
20
作者 Hai-Ying Cui Xiang-Jian Zhang +4 位作者 Yi Yang Cong Zhang Chun-Hua Zhu Jiang-Yong Miao Rong Che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119-2128,共10页
Rosmarinic acid(RA) can elicit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ischemic stroke, but the precise molecular mechanism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an experimental ischemic stroke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Rosmarinic acid(RA) can elicit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ischemic stroke, but the precise molecular mechanism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an experimental ischemic stroke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CD-1 mice(Beijing Vital River Laboratory Animal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by occluding the 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for 1 hour and allowing reperfusion for 24 hours. After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ing model mice with 10, 20, or 40 mg/kg RA, functional neurological deficits were evaluated using modified Longa scores. Subsequently, cerebral infarct volume was measured using TTC staining and ischemic brain tissue was examined for cell apoptosis with TUNEL staining.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and malondialdehyde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spectrophometry. Expression of heme oxygenase-1(HO-1),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 Bcl-2, Bax, Akt, and phospho-Ser473 Akt proteins in ischemic brain tissue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while mRNA levels of Nrf2, HO-1, Bcl-2, and Bax were analyzed using 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 In addition, HO-1 enzyme activity was measur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RA(20 and 40 mg/kg) greatly improved neurological function, reduced infarct volume, decreased cell apoptosis, upregulated Bcl-2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downregulated Bax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increased HO-1 and Nrf2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increased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and decreased malondialdehyde levels in ischemic brain tissue of model mice. However,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a HO-1 inhibitor(10 mg/kg zinc protoporphyrin IX) reversed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RA on HO-1 enzyme activity and Bcl-2 and Bax protein expression. The PI3 K/Akt signaling pathway inhibitor LY294002(10 mM) inhibited Akt phosphorylation, as well as Nrf2 and HO-1 expressio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RA has anti-oxidative and anti-apoptotic properties that protect against ischemic stroke by a mechanism involving upregulation of Nrf2 and HO-1 expression via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rosmarinic acid cellular apoptosis oxidative injury NEUROPROTECTION Bcl-2 Bax NRF2 heme oxygenase 1 pi3k/akt signal pathwa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