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2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95
1
作者 李兆申 徐晓蓉 +5 位作者 许国铭 邹多武 孙振兴 王雯 叶萍 陆建萍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5年第5期315-318,共4页
目的通过对14年间内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RE)病例分析,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990年至2004年间经内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3851例,按LA分级系统分级,对其一般状况、临床症状、内镜表现以及部分患者进行的食管动力检测资... 目的通过对14年间内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RE)病例分析,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990年至2004年间经内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3851例,按LA分级系统分级,对其一般状况、临床症状、内镜表现以及部分患者进行的食管动力检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4年间RE占总胃镜检查人数的2.95%,而2000年至2004年间达4.25%。RE的男女性别比为3.4:1。近4年原发性RE发病年龄为(53.9±14.5)岁,其中A、B级者85.8%,C、D级者仅14.2%。RE患者行24 h食管pH、胆汁监测的pH<4时间百分比、光吸收值≥0.14时间百分比等均明显异常, 且在轻、重度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反流症状者占67.23%。反流症状的发生率在轻、重度患者中无显著差异,但相对高龄、男性、合并消化性溃疡等在重度RE中的比例明显较高。结论反流性食管炎在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但仍以轻度RE为主,老年男性、合并消化性溃疡可能是发生重度RE的危险因素,酸反流、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在RE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近年对反流症状识别率的提高有助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内镜检查 ph监测 临床特征分析 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 经内镜诊断 消化性溃疡 反流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 发病年龄
原文传递
pH与水库水富营养化进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3
2
作者 王志红 崔福义 +3 位作者 安全 陈牧民 吴斌法 关心丽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41,共5页
主要探讨了水库水藻类生长态势中pH的变化,指出pH随藻类数量的增长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而昼夜pH差值(ΔpH)与藻类的生长态势和生命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在试验数据基础上,尝试性地建立了藻类数量与pH之间初步的数学模型。通过... 主要探讨了水库水藻类生长态势中pH的变化,指出pH随藻类数量的增长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而昼夜pH差值(ΔpH)与藻类的生长态势和生命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在试验数据基础上,尝试性地建立了藻类数量与pH之间初步的数学模型。通过对pH的监测,可以对藻类“水华”现象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水富营养化 藻类 水华 ph监测
下载PDF
切除食管癌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63
3
作者 赵雍凡 王资斌 +1 位作者 蒋光亮 胡建昆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后胃经食管床和经胸作弓上吻合者术后发生胃食管反流的差别。方法:对25例病人在术后1~3个月间进行了残留食管内的24小时pH监测。结果:(1)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病人的pH总得分、24小时的总反流次数...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后胃经食管床和经胸作弓上吻合者术后发生胃食管反流的差别。方法:对25例病人在术后1~3个月间进行了残留食管内的24小时pH监测。结果:(1)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病人的pH总得分、24小时的总反流次数、>5分钟的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和pH<4的总时间均超出正常范围。(2)将食管床组和胸内组相比较,24小时总反流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其余4项指标食管床组明显低于胸内组(P<005)。结论:(1)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均在存胃食管反流。(2)胃经食管床吻合术后的反流量和反流持续时间明显低于胃经胸弓上吻合术。(3)胃经食管床吻合病人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切除术 胃食管反流 ph监测
原文传递
不同平面胃食管吻合术后食管腔内24小时pH监测 被引量:35
4
作者 赵雍凡 王资斌 +1 位作者 伍伫 蒋光亮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为了解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胃食管在颈部、弓上和弓下吻合术后发生胃食管反流的差异。方法对10例正常人和30例在3个不同平面作胃食管吻合的患者术后1~3月进行残留食管腔内连续24小时pH监测。结果(1)食管癌、贲门... 目的为了解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胃食管在颈部、弓上和弓下吻合术后发生胃食管反流的差异。方法对10例正常人和30例在3个不同平面作胃食管吻合的患者术后1~3月进行残留食管腔内连续24小时pH监测。结果(1)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无论吻合平面位于何处,术后近期内24小时食管腔内pH各项监测指标均高于正常(P<0.01);(2)24小时总反流次数在3个不同吻合平面吻合术间无差异(P>0.05);(3)其余监测指标颈部吻合>弓上吻合>弓下吻合(P<0.01)。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普遍存在胃食管反流现象。吻合平面越高,反流越严重。降低吻合平面,缩小胸胃体积有利于减少术后反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胃食管吻合 治疗 食管腔 ph监测
下载PDF
19例贲门癌术后食管腔内24小时pH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文虎 蒋勇 周允中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8-20,共3页
为了解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对19例贲门癌作部分食管胃切除左胸弓下食管胃常规端侧吻合术后病人,作食管腔内24小时pH监测,资料由计算机软件处理。在监测期间病人能正常活动、休息、进食。结果:19例监... 为了解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对19例贲门癌作部分食管胃切除左胸弓下食管胃常规端侧吻合术后病人,作食管腔内24小时pH监测,资料由计算机软件处理。在监测期间病人能正常活动、休息、进食。结果:19例监测时间平均22小时42分。以DeMester的评分标准17.96分为正常值,本组10例(占52.6%)属正常,无异常反流存在。9例有异常反流中8例>50分,属混合性反流。监测结果提示,常规手术方法术后反流发生率高且严重,在可能情况下应加作抗反流手术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小时 ph监测 食管胃反流 食管肿瘤 术后
原文传递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机械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1
6
作者 徐启明 周乃康 +2 位作者 柳曦 刘颖 杨成秀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166-2169,2172,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机械吻合术后重建食管与胃食管反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了食管胃的压力测定,其中25例尚行了24h食管pH监测和内镜及病理检查,以及35例贲门癌术后患者进行食管胃压力测定,其中20例行...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机械吻合术后重建食管与胃食管反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了食管胃的压力测定,其中25例尚行了24h食管pH监测和内镜及病理检查,以及35例贲门癌术后患者进行食管胃压力测定,其中20例行24h食管pH监测,15例行内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测压结果显示:吻合口与吻合口下方的静息压相似,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吻合口上方静息压增高,食管癌组平均为4.28mmHg,贲门癌组平均为3.46mmHg,经比较食管癌组和贲门癌组吻合口上方和吻合口下方差异有显著性(P<0.05)。值得注意的是食管癌组压力值(4.28mmHg)和贲门癌组压力值(3.46mmHg)远低于正常括约肌的静息压(10~45mmHg),因此其抗反流作用的程度是有限的。食管癌组和贲门癌组食管24hpH监测表明食管的酸暴露时间延长,食管酸暴露时间平均百分比分别为11.76%和13.88%,为正常人的9倍和11倍,反流次数增加,最长反流时间达32min和38min,说明手术后的胃食管反流是客观存在的。内镜和病理检查,80.0%的食管癌和86.7%的贲门癌有异常现象及食管炎征象,进一步证实术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反流性食管炎。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后存在胃食管反流;反流的发生不因机械吻合或手工吻合而异;反流的发生与术后时间的长短无关;24h食管pH监测是最敏感的观察方法;半卧位睡眠是预防反流的有效方法;反流的治疗主要应用促动力药和黏膜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机械吻合 胃食管反流 测压 ph监测
下载PDF
食管癌围手术期胃食管反流pH监测分析及探讨 被引量:20
7
作者 史念珂 付国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了解食管癌与胃食管反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3例食管癌病人进行了手术前食管24小时pH监测,其中6例尚行了手术后胃食管24小时pH监测。结果:食管癌病人手术前后均存在病理性食管反流,其反流液不单纯为酸性胃液,还... 目的:了解食管癌与胃食管反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3例食管癌病人进行了手术前食管24小时pH监测,其中6例尚行了手术后胃食管24小时pH监测。结果:食管癌病人手术前后均存在病理性食管反流,其反流液不单纯为酸性胃液,还含有十二指肠碱性反流成分。结论:应重视食管癌围手术期胃食管反流的检查与治疗,食管癌根治术中应设计相应的抗反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食管反流 ph监测 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测压及pH监测值 被引量:20
8
作者 万小平 张建忠 +5 位作者 王雁 袁申元 丁燕 陈波 王凝 谢新纪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00年第6期552-553,556,共3页
为探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及其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 采用食管测压法和24h食管pH监测对6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食管功能检测。结果显示食管炎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减低(P<0.05)、食管蠕动波幅(PA)减低... 为探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及其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 采用食管测压法和24h食管pH监测对6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食管功能检测。结果显示食管炎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减低(P<0.05)、食管蠕动波幅(PA)减低(P<0.01) 、食管蠕动波传导速度(PV)减慢(P<0.05) ;24h食管pH<4的百分比 、酸反流次数和>5 min的酸反流次数明显增加(均P<0.01), Ⅰ期与Ⅱ期食管炎相比食管动力参数无差异, 而在24h食管 pH监测方面显示Ⅱ期食管炎患者在酸反流次数及>min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4时间百分比方面均较Ⅰ期食管炎患者有明显增加。提示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与胃食管反流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食管炎 ph监测 食管测压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酸反流与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9
9
作者 查慧 谢小平 侯晓华 《胃肠病学》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背景:异常酸反流和食管运动功能障碍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密切相关。目的:研究GERD患者的食管运动和酸反流与食管黏膜损害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有反酸、烧心、胸痛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72例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背景:异常酸反流和食管运动功能障碍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密切相关。目的:研究GERD患者的食管运动和酸反流与食管黏膜损害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有反酸、烧心、胸痛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72例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测压和24hpH监测。根据pH<4总时间百分比<4.5%且DeMeester计分<14.7的标准,将食管炎患者分为生理性酸反流组(pH-组)和病理性酸反流组(pH+组)。结果:内镜下食管炎组24hpH监测各项指标较无食管炎组显著增高(P<0.05),病理性酸反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食管炎组(P<0.01)。两组食管测压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食管炎组pH+者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较pH-者显著降低,食管体部蠕动波传导速度减慢,湿咽成功率减少(P<0.05)。结论:GERD患者食管炎的发生与酸反流密切相关,有病理性酸反流的GERD患者易见食管运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食管活动障碍 测压法 24 h ph监测
下载PDF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与食管24h pH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杜智 张成 +5 位作者 克力木 王志 热依拉 李义亮 苏福增 李慧灵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15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监测在外科诊断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有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经临床检查拟诊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行高分辨率食... 目的总结分析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监测在外科诊断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有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经临床检查拟诊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食管24 h pH监测。结果 70例患者中,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50例(71.4%),其中经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诊断有食管裂孔疝者32例(64%),无食管裂孔疝者18例(36%)。非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0例(28.6%),其中经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诊断有食管裂孔疝者4例(20%),无食管裂孔疝者16例(80%)。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合并食管裂孔疝者居多,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与食管24 h pH监测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食管24 H ph监测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裂孔疝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方式对食管癌术后残留食管反流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炎 刘华 +2 位作者 郑萍 宛新建 黄海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情况,为食管癌患者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按手术方式不同,85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分为主动脉弓上吻合组(n=52)和主动脉弓下吻合组(n=33);另选30名胃镜普查者为对照组。应用24hpH监测、内镜、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情况,为食管癌患者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按手术方式不同,85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分为主动脉弓上吻合组(n=52)和主动脉弓下吻合组(n=33);另选30名胃镜普查者为对照组。应用24hpH监测、内镜、病理检查以及术后烧心症状评估食管癌术后患者;对照组检测24hpH监测指标。结果24hpH监测结果显示,主动脉弓上吻合组和弓下吻合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主动脉弓上吻合组pH<4的总时间、卧位总时间、反流次数、持续5min以上的反流次数、持续最长时间均低于弓下吻合组(P<0.05)。内镜和病理活检显示主动脉弓上吻合组中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弓下吻合组(30.77%vs54.55%)(P<0.05),食管炎评分也明显低于弓下吻合组[(0.46±0.53)分vs(1.18±1.05)分](P<0.05);术后烧心症状评估显示主动脉弓上吻合组烧心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弓下吻合组(48.08%vs78.79%)(P<0.05),烧心症状评分也明显低于弓下吻合组[(0.65±0.23)分vs(1.89±1.25)分](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广泛存在胃食管反流;采用弓上吻合手术方式的患者术后的胃食管反流显著轻于弓下吻合手术方式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24 h ph监测 内镜 术后烧心症状 胃食管反流
下载PDF
Globus pharyngeus:A review of its etiology,diagnosis and treatment 被引量:17
12
作者 Bong Eun Lee Gwang Ha Kim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0期2462-2471,共10页
Globus is a persistent or intermittent non-painful sensation of a lump or foreign body in the throat.It is a commonly encountered clinical condition that is usually long-lasting,difficult to treat,and has a tendency t... Globus is a persistent or intermittent non-painful sensation of a lump or foreign body in the throat.It is a commonly encountered clinical condition that is usually long-lasting,difficult to treat,and has a tendency to recur.Furthermore,due to the uncertain etiology of globus,it remains difficult to establish standard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affected patients. As a first step for managing globus,careful history taking and nasolaryngoscopy are essential.Given the benign nature of the condition and the recent notion that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s a major cause of globus,empirical therapy with a high dose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s reasonable for patients with typical globus.If patients are nonresponsive to this therapy, definitive assessments such as endoscopy,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impedance/pH monitoring,and ma-nometry should be considered.Speech and language therapy,anti-depressants,an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an be helpful in patients whose symptoms persist despite negative investig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GNOSI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LOBUS Proton pump inhibitor TREATMENT
下载PDF
静脉滴注奥美拉唑药代动力学和24h动态pH监测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珍 胡晋红 +2 位作者 邹多武 李兆申 许国铭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6-288,共3页
本文研究了8名健康志愿者静脉滴注80mg奥美拉唑药代动力学和临床药效学。方法:血药浓度测定采用HPLC方法,24h胃内pH监测采用Digitrapper MK Ⅲ动态 pH监测仪。结果:奥美拉唑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本文研究了8名健康志愿者静脉滴注80mg奥美拉唑药代动力学和临床药效学。方法:血药浓度测定采用HPLC方法,24h胃内pH监测采用Digitrapper MK Ⅲ动态 pH监测仪。结果:奥美拉唑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8名受试者 24 h基础胃酸pH平均为 2.30±0.74, pH> 4总时间百分比为16.67% ±11.97%;静脉滴注 80mg奥美拉唑后, 24 h胃内 pH平均值和 pH> 4总时间百分比分别升至5.57±0.93和81.07%±15.75%(P<0.01)。结论:结果表明静脉滴注80mg奥美拉唑可显著抑制胃酸分泌,但血药浓度与抑酸作用程度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滴注 奥美拉唑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ph监测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与食管裂孔疝及反流性食管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高炳霞 段丽萍 +1 位作者 王琨 夏志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食管裂孔疝(HH)及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具有典型反酸、烧心等症状的227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根据BMI(单位:kg/m^2)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组(18.5≤BMI〈24)、超重组(24≤BMI〈28...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食管裂孔疝(HH)及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具有典型反酸、烧心等症状的227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根据BMI(单位:kg/m^2)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组(18.5≤BMI〈24)、超重组(24≤BMI〈28)、肥胖组(BMI≥28)。胃镜诊断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及HH。pH监测DeMeester积分≥15提示存在病理性酸反流。Logistic回归分析BMI与HH及RE的关系。结果RE检出率为30.0%(68/227),HH检出率为5.7%(13/227);HH中76.9%(10/13)存在RE。RE及HH检出率随BMI增加而升高(P均〈0.05),且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中B级及以上RE所占比例也随BMI增加而升高(6.4%、16.9%、31.6%,P=0.003);pH监测DeMeester积分在上述3组分别为15.9、19.8和36.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患者下午、夜间及24h食管内平均pH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肥胖是HH的危险因素,OR值为7.058(95%可信区间1.294~38.488,P=0.024)。男性、超重、肥胖及HH是RE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537(95%可信区间1.350~4.766,P=0.004)、1.921(95%可信区间1.005-3.670,P=0.048)、3.305(95%可信区间1.123~9.724,P=0.030)及6.879(95%可信区间1.695~27.913,P=0.007)。结论BMI与HH、RE及其严重程度显著相关,肥胖是HH及RE的共同危险因素,HH可促进R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裂孔疝 反流性食管炎 胃食管24 h ph监测
原文传递
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嘉森 李进让 吴慕坤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01-505,共5页
目的评估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诊断咽喉反流的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且可疑咽喉反流的80例患者,同时行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和24 h多通道腔内阻抗(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i... 目的评估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诊断咽喉反流的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且可疑咽喉反流的80例患者,同时行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和24 h多通道腔内阻抗(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impedance,MII)-pH监测。将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行一致性分析,并以24 h MII-pH监测为参照统计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诊断咽喉反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阳性患者57例,阴性患者23例。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阳性患者的反流症状和体征评分、咽喉反流事件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若以存在1次及以上的咽喉反流事件(包括酸反流、弱酸反流和碱反流)作为24 h MII-pH监测阳性结果来参照,则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和24 h MII-pH监测结果的一致性中等(Kappa值=0.614),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的敏感度为86.9%(53/61)、特异度为78.9%(15/19)。结论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有无创、价廉和易于操作的优点,作为一种初期诊断咽喉反流的客观方法是可行的,但不能作为最终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类 咽喉反流 ph监测
原文传递
经食管床胃食管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与胃排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姜志良 杨继武 +4 位作者 王林 李建新 陈建 赵松 李建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客观评价食管中段癌切除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胃食管吻合术对术后胃食管反流和胃排空的影响。方法将40例食管中段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食管床吻合组(n=20):采用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胃食管吻合术;左胸腔内吻合组(n=20):采用经左侧胸腔主... 目的客观评价食管中段癌切除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胃食管吻合术对术后胃食管反流和胃排空的影响。方法将40例食管中段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食管床吻合组(n=20):采用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胃食管吻合术;左胸腔内吻合组(n=20):采用经左侧胸腔主动脉弓前胃食管吻合术;另选10名无消化系统疾病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于术后3个月进行24h食管pH监测,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检查,观察术后胃食管反流和胃排空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手术死亡,术后无吻合口漏和狭窄。术后3个月左胸腔内吻合组和食管床吻合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流,DeMeester总评分、24h酸反流次数、>5min的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pH<4.00的总时间和pH<4.00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食管床吻合组DeMeester总评分、24h酸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pH<4.00的总时间、pH<4.00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均低于左胸腔内吻合组(P<0.01)。术后近期各时间段左胸腔内吻合组和食管床吻合组胃排空百分数(GE)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食管床吻合组GE于实验餐进入胃后30、60、90、120、180和240min均高于左胸腔内吻合组(P<0.01)。结论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和胃排空延迟客观存在,但较传统手术方式有所减轻,其机制可能是机械因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食管反流 24h ph监测 胃排空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罗金燕 龚均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7-140,共4页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食管压力 ph监测
原文传递
Dx-pH监测与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试验在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断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志凌 吴华为 +8 位作者 梅显伟 尹文华 徐世影 刘素琴 陈艳春 王干 张辰嘉 丁小龙 吴佳妮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24 h咽喉Dx-pH监测与质子泵抑制剂(PPI)诊断性试验(简称PPI试验)在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诊断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60例经临床反流症状指数(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FS)量表评估疑似... 目的探讨24 h咽喉Dx-pH监测与质子泵抑制剂(PPI)诊断性试验(简称PPI试验)在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诊断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60例经临床反流症状指数(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FS)量表评估疑似诊断LPRD且从未接受过PPI治疗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16~72岁,中位年龄38岁。所有患者先行24 h咽喉Dx-pH监测,再接受8周的PPI试验治疗,根据治疗后RSI评分评估疗效。数据统计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Student Newman Keuls检验和一致性检验。结果(1)60例患者中Ryan指数阳性13例,阴性47例,阳性率21.7%(13/60);PPI试验结果阳性33例,阴性27例,阳性率55.0%(33/60)。13例Ryan指数阳性患者中PPI试验结果阳性13例,阴性0例;47例Ryan指数阴性患者中PPI试验结果阳性20例,阴性27例。若以PPI试验阳性作为确诊LPRD的金标准,Ryan指数的敏感度为39.4%,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57.4%。Ryan指数与PPI试验结果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369(P<0.01)。(2)选择24 h咽喉酸反流事件≥3次作为诊断指数,60例患者中阳性34例,阳性率为56.7%(34/60);34例患者中PPI试验阳性29例,阴性5例;而在24 h咽喉酸反流事件<3次的26例患者中,PPI试验阳性4例,阴性22例。以PPI试验阳性作为确诊LPRD的金标准,24 h咽喉酸反流事件≥3次指数的敏感度为87.9%,特异度为81.5%,阳性预测值为85.3%,阴性预测值为84.6%。24 h咽喉酸反流事件≥3次与PPI试验结果比较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96(P<0.01)。结论24 h咽喉Dx-pH监测以咽喉酸反流事件≥3次作为LPRD诊断指数时与PPI试验结果相关性较好;24 h咽喉Dx-pH监测技术可作为疑似LPRD患者的确诊手段,临床尚需完善更灵敏准确的诊断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反流 ph监测 质子泵抑制剂
原文传递
咽部生化指标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意义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磊 吴玮 王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96-600,共5页
目的探讨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及咽部pH检测方法对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至12月解放军第三〇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有咽喉反流的176例患者(单纯咽喉炎患者140例,咽喉占位性病变患者36例)咽部pH(Dx... 目的探讨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及咽部pH检测方法对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至12月解放军第三〇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有咽喉反流的176例患者(单纯咽喉炎患者140例,咽喉占位性病变患者36例)咽部pH(Dx-pH)检测结果及唾液胃蛋白酶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均填写反流症状指数(RSI)量表并行反流体征评分(RFS)。结果176例患者量表评分阳性率为56.8%(100/176),唾液胃蛋白酶检测阳性率40.9%(72/176)。症状发作时唾液胃蛋白酶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点(P〈0.001)。咽喉占位性病变患者唾液胃蛋白酶阳性率(55.6%,20/36)高于单纯咽喉炎组(37.1%,52/140)(P=0.045)。咽喉占位性病变患者咽部pH检测Ryan指数阳性率[27.8%(10/36)比5.0%(7/140),P〈0.001]及pH〈6.0反流阳性率[69.4%(25/36)比50%(70/140),P=0.037]均高于单纯咽喉炎患者。结论咽部pH检测及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分别反映咽喉反流的不同物质,两者联合使用对LPRD诊断价值更大。弱酸状态及由此引发的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损伤对咽喉占位性病变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 唾液 诊断技术和方法 咽喉反流 ph监测
原文传递
胆汁反流对胃内pH值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龚均 张茹 +2 位作者 罗金燕 朱有玲 王学勤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观察胆汁反流对胃内 pH值的影响。方法 对不同浓度胆汁和胃液的混合液及内镜下抽取的黄染和无黄染胃液 ,测定pH和胆红素吸光值 ;2 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同步监测2 4h胃内pH和胆红素吸光值。结果 胆汁浓度为 2 0 %时吸光值已达 ... 目的 观察胆汁反流对胃内 pH值的影响。方法 对不同浓度胆汁和胃液的混合液及内镜下抽取的黄染和无黄染胃液 ,测定pH和胆红素吸光值 ;2 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同步监测2 4h胃内pH和胆红素吸光值。结果 胆汁浓度为 2 0 %时吸光值已达 0 90 0 ,而pH仍在 1 0左右 ;浓度为 60 %时pH始上升达 4以上。黄染组pH <4的病例占 80 % ,吸光值为 0 .348±0 .1 31 ,无黄染组pH <4的病例占 81 % ,吸光值为 0 .0 0 8± 0 .0 0 3,pH和吸光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1 2例有夜间自发性碱波者 8例同步有胆红素吸光值升高 ,8例无夜间自发性碱波者 4例有胆红素吸光值升高。结论 在一定浓度下 ,胆汁反流对胃内 pH值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 十二指肠胃反流 ph监测 胆红素 DG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