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手挥发油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郭卫东 郑建树 +2 位作者 邓刚 陈文荣 孙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3-107,共5页
以水蒸气蒸馏法对佛手挥发油进行提取,采用滤纸片法比较了不同提取部位挥发油抑菌作用的大小,测定了佛手果挥发油对各供试菌种的抑菌圈直径,同时就不同浓度及pH下佛手果挥发油的抑菌效果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佛手果实挥发油的抑菌效... 以水蒸气蒸馏法对佛手挥发油进行提取,采用滤纸片法比较了不同提取部位挥发油抑菌作用的大小,测定了佛手果挥发油对各供试菌种的抑菌圈直径,同时就不同浓度及pH下佛手果挥发油的抑菌效果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佛手果实挥发油的抑菌效果最好,佛手叶中挥发油只对酵母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枝中挥发油没有抑菌作用。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果实挥发油得率为1.56%;佛手果实挥发油对酵母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并且挥发油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及抑菌持久性,佛手果挥发油在100%、50%、25%三个浓度上的变化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明显,且在中性和偏酸性范围内抑菌效果最好。四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枯草杆菌1.25%、大肠杆菌1.25%、金黄色葡萄球菌2.5%、酿酒酵母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挥发油 抑菌 最低抑菌浓度 ph影响
下载PDF
超强吸水树脂的吸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马凤国 廖双泉 +2 位作者 周贵忠 邵自强 谭惠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9-201,共3页
对自制的超强吸水树脂的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 ,分别考察了吸水树脂的粒径 ,溶液的 p H值 ,几种离子如 Na+ ,K+ ,Ca2 + ,Mg2 + 等的水溶液对吸水树脂吸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 p H为 6~ 8,树脂粒径为 10 0 mesh~ 12 0 mesh时 ,... 对自制的超强吸水树脂的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 ,分别考察了吸水树脂的粒径 ,溶液的 p H值 ,几种离子如 Na+ ,K+ ,Ca2 + ,Mg2 + 等的水溶液对吸水树脂吸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 p H为 6~ 8,树脂粒径为 10 0 mesh~ 12 0 mesh时 ,树脂的吸水性能最好 ,各种离子对吸水树脂吸收性能的影响大小顺序为 :Na+ <K+ <Mg2 + <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吸水树脂 吸水性能 研究 吸收性能 粒径 ph 金融离子
下载PDF
等离子点时钴-HSA金属中心的结构 被引量:4
3
作者 梁宏 杨勇飞 +3 位作者 李俊 卢方平 周永洽 申泮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0-73,共4页
用紫外光谱研究了等离子点时1:1Co(Ⅱ)-HSA配合物金属中心的结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中心钴在低浓度时以Co(Ⅱ)和Co(Ⅲ)两种氧化态共存,高浓度时(>3.0×10-4mol·L-1)仅以Co(Ⅲ)氧... 用紫外光谱研究了等离子点时1:1Co(Ⅱ)-HSA配合物金属中心的结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中心钴在低浓度时以Co(Ⅱ)和Co(Ⅲ)两种氧化态共存,高浓度时(>3.0×10-4mol·L-1)仅以Co(Ⅲ)氧化态存在;且金属中心随着浓度增大发生"八面体→四方锥→四方平面"的构型变化。与生理pH时金属中心的结构存在显著差别,可用pH效应加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配合物 HSA 金属中心 ph效应 紫外光谱
下载PDF
湖北省水稻土有效硅的含量与分布 被引量:9
4
作者 贺立源 李孝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3-368,共6页
研究收集了湖北省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共50个,测定与统计结果表明,水稻土中有效硅的含量主要取决于成土母质。其顺序为:石灰岩>灰紫红色砂页岩>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湖积物(Q4)>第四纪红色粘土(Q3、Q2)>花岗片麻岩>砂... 研究收集了湖北省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共50个,测定与统计结果表明,水稻土中有效硅的含量主要取决于成土母质。其顺序为:石灰岩>灰紫红色砂页岩>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湖积物(Q4)>第四纪红色粘土(Q3、Q2)>花岗片麻岩>砂页岩。研究发现,水稻土有效硅的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正相关,可用于粗略指示土壤供硅能力。根据母质和pH特征判断,湖北省缺硅水稻土约占水稻土总面积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土壤母质 ph效应
下载PDF
Cu(Ⅱ),Cr(Ⅵ)共存时四乙烯五胺功能化纳米Fe_3O_4磁性高分子材料的吸附机理探索 被引量:8
5
作者 龚红霞 胡培珠 +5 位作者 姜梦芸 黄晓玲 沈涛 葛伟伟 潘胜东 沈昊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673-2681,共9页
采用分散聚合法通过共聚、开环反应制备得到四乙烯五胺(TEPA)功能化纳米Fe3O4磁性高分子材料(TEPA-NMPs).通过采取TEPA-NMPs先吸附Cu(Ⅱ)后吸附Cr(Ⅵ)、先吸附Cr(Ⅵ)后吸附Cu(Ⅱ)及同时吸附Cu(Ⅱ),Cr(Ⅵ)三种方案着重探索了TEPA-NMPs在... 采用分散聚合法通过共聚、开环反应制备得到四乙烯五胺(TEPA)功能化纳米Fe3O4磁性高分子材料(TEPA-NMPs).通过采取TEPA-NMPs先吸附Cu(Ⅱ)后吸附Cr(Ⅵ)、先吸附Cr(Ⅵ)后吸附Cu(Ⅱ)及同时吸附Cu(Ⅱ),Cr(Ⅵ)三种方案着重探索了TEPA-NMPs在不同pH条件下对Cu(Ⅱ),Cr(Ⅵ)共存体系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以TEPA-NMPs为吸附剂,Cu(Ⅱ),Cr(Ⅵ)在共存体系中的吸附行为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协同作用,其吸附机理涉及配位、静电和离子交换作用;TEPA-NMPs吸附Cu(Ⅱ)或吸附Cr(VI)后可以得到对另一种离子[Cr(Ⅵ)或Cu(Ⅱ)]仍有吸附作用的新材料(Cu-TEPA-NMPs,Cr-TEPA-NMPs),这两种材料与TEPA-NMPs相比不仅吸附性能可以相媲美,而且还具有选择性高和更宽的pH适用范围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乙烯五胺功能化纳米磁性高分子 Cu(Ⅱ) Cr(Ⅵ)共存体系 吸附机理 ph影响
原文传递
PTIO自由基清除分析法的PH值效应与黄芩素及黄芩苷的构效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钦波 王晓东 《现代医院》 2019年第1期145-148,153,共5页
目的考察PTIO自由基清除分析法的PH值效应和黄芩素和黄芩苷的构效分析。方法选取芥子碱、原花青素、邻苯二酚三类不同结构类型的中药小分子,采用PTIO消除自由基检测方法分别探讨三种不同的化合物在不同PH条件下清除PTIO自由基的能力,探... 目的考察PTIO自由基清除分析法的PH值效应和黄芩素和黄芩苷的构效分析。方法选取芥子碱、原花青素、邻苯二酚三类不同结构类型的中药小分子,采用PTIO消除自由基检测方法分别探讨三种不同的化合物在不同PH条件下清除PTIO自由基的能力,探索中药小分子清除PTIO自由基的最佳PH条件。确定最适PH值后,在此条件下,利用PTIO消除自由基的方法,分析黄芩苷及黄芩素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结果不同PH值下,原花青素、芥子碱和邻二苯酚的IC_(50)值大小顺序皆为:PH=5. 0> PH=6. 0> PH=7. 0,PH=9. 0> PH=8. 0> PH=7. 0,所以,其清除PTIO自由基的能力以PH=7. 0为最强。由此可见,当反应液呈中性时,对PTIO清除效果均较佳。当PH=7. 0时黄芩素、黄芩苷的IC_(50)值分别是(29. 76±0. 72)μg/m L,(43. 6±1. 02)μg/m L,所以黄芩素的清除PTIO自由基的能力强于黄芩苷。结论不同的PH条件对不同结构类型的中药小分子清除PTIO自由基的能力具有影响;当PH=7. 0时,黄芩素的清除PTIO自由基的能力强于黄芩苷,提示羟基被糖基取代后不利于其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IO自由基清除分析法 IC50值 ph效应 构效关系
下载PDF
白杨素与不同构型人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媛 龙梅 谢孟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47-2654,共8页
采用多种光谱学手段研究了白杨素(CHR)和不同构型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白杨素能使蛋白质荧光发射峰发生静态淬灭,同时,白杨素的紫外吸收谱带也发生了明显的位移,说明与蛋白质的结合可使白杨素分子中的酚羟基... 采用多种光谱学手段研究了白杨素(CHR)和不同构型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白杨素能使蛋白质荧光发射峰发生静态淬灭,同时,白杨素的紫外吸收谱带也发生了明显的位移,说明与蛋白质的结合可使白杨素分子中的酚羟基发生解离.蛋白质还可以引起白杨素荧光发射峰强度的明显增强.利用荧光淬灭和荧光增强两种模式计算得到的白杨素和人血清白蛋白在生理条件下(pH 7.4)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9.97±0.24)×104和(9.75±0.11)×104L mol-1,其结合比例为1:1.随着pH值的降低,蛋白质与白杨素的结合常数逐渐减小,这与蛋白质的构型变化有关.根据不同异构体血清蛋白质的结构特征,判定白杨素在蛋白质分子上的结合位置位于IIA亚域的Site I活性位点.结合分子模拟,讨论了白杨素与蛋白质分子的结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 ph效应 分子模拟
下载PDF
pH值及热处理对黄连素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信 罗琴 +4 位作者 杨雪梅 谭军 陈菊梅 茶映妍 鲁青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53-57,共5页
用滤纸片法测定黄连素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黄连素有较宽的抗菌谱,黄连素对以下五种细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及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真菌黑曲霉菌的抑制作用稍弱;黄连素抑菌活性不受热处理的影... 用滤纸片法测定黄连素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黄连素有较宽的抗菌谱,黄连素对以下五种细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及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真菌黑曲霉菌的抑制作用稍弱;黄连素抑菌活性不受热处理的影响,而受pH值影响较大,在pH值为4—8范围内,黄连素抑菌活性较好且稳定。采用液体稀释法,研究了黄连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黄连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mg/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1.5mg/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5mg/L,对黑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抑菌活性 温度影响 ph值影响
下载PDF
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电解质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荣佑文 桑佳琪 +2 位作者 车丽 高敦峰 汪国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110,共18页
二氧化碳(CO_(2))电催化还原反应利用可再生能源将CO_(2)转化为高值燃料和化学品,是一种新型的碳中和技术。CO_(2)电催化还原反应在电极/电解质界面上进行,因此除催化剂以外,电解质对提高CO_(2)电催化还原反应性能同样至关重要。本文深... 二氧化碳(CO_(2))电催化还原反应利用可再生能源将CO_(2)转化为高值燃料和化学品,是一种新型的碳中和技术。CO_(2)电催化还原反应在电极/电解质界面上进行,因此除催化剂以外,电解质对提高CO_(2)电催化还原反应性能同样至关重要。本文深度剖析了CO_(2)电催化还原反应中的电解质效应,结合近几年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局部pH、阳离子、阴离子和离子交换膜等电解质组成和性质对电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阐述了电解质效应的催化作用机制。本文特别强调了电化学原位红外/拉曼等振动光谱在电解质效应机理研究方面的优势以及面向实际应用的膜电极CO_(2)电解器中阴离子、阳离子、水、液体产物等物质传输对活性、选择性、能量效率及CO_(2)利用效率等关键催化性能指标的影响。本文最后提出了当前电解质效应研究中存在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机遇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电催化还原 电解质效应 双电层 ph效应 阳离子效应 阴离子效应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膜电极
下载PDF
N-(1-异喹啉)硫代亚胺碳酸乙酯荧光光谱的pH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俞芸 林丽榕 +2 位作者 游俊 黄荣彬 郑兰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50-1252,共3页
A new compound,O-ethyl S-hydrogen N-isoquinolin-1-yl carbonothioimidate(OESIQY) was synthesized,the photophysical behavior in ethanol and water mixed solution at different pH values was studi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 A new compound,O-ethyl S-hydrogen N-isoquinolin-1-yl carbonothioimidate(OESIQY) was synthesized,the photophysical behavior in ethanol and water mixed solution at different pH values was studi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It was observed that OESIQY emitted strong fluorescence in its zwitterions.It was also found that by the protonation of nitrogen atoms of OESIQY the intramolecular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PET) took place in the solution. This PET process depended on the acidity of the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异喹啉)硫代亚胺碳酸乙酯 合成 荧光光谱 ph效应
下载PDF
羧酸钠Gemini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活性及其pH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新富 赵剑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羧酸钠Gemini表面活性剂C11pPHCNa与相同烷烃链的月桂酸钠(SL)水解产生的酸式分子,使水溶液表面张力曲线呈现下凹状,电导曲线的转折点明显向较大浓度偏移(SL曲线),甚至消失(C11pPHCNa曲线)。添加10mmol·L-1NaBr仅表现出盐效应,不... 羧酸钠Gemini表面活性剂C11pPHCNa与相同烷烃链的月桂酸钠(SL)水解产生的酸式分子,使水溶液表面张力曲线呈现下凹状,电导曲线的转折点明显向较大浓度偏移(SL曲线),甚至消失(C11pPHCNa曲线)。添加10mmol·L-1NaBr仅表现出盐效应,不影响其水解。在临界的pH=8.2时,它们的水解影响被初步抑制,表面张力曲线表现出通常的上凸状。在pH=12时,CMC、c20和γCMC分别为9.30×10-2mmol·L-1、3.33×10-3mmol·L-1和35.4mN·m-1(C11pPHCNa)以及25.1mmol·L-1、5.37mmol·L-1和37.2mN·m-1(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钠Gemini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 ph影响
下载PDF
pH值对2-(2-吡啶基)咪唑荧光光谱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恒君 许洪彬 +5 位作者 赵雅辉 岳淑美 刘思东 崔秀君 马建方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41-1543,共3页
合成了2-(2-吡啶基)咪唑,并通过稳态荧光光谱研究了它在溶液中的光物理行为及溶液酸碱度的影响.发现2-(2-吡啶基)咪唑化合物存在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PET),并且这一过程强烈地依赖于溶液的pH值,但是氮原子的质子化会影响PET过程.
关键词 2-(2-吡啶基)咪唑 荧光光谱 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 ph效应
下载PDF
不同pH值下儿茶素氧化的现场光谱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建波 孟凡顺 +2 位作者 周园 陈俊聪 邓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5,共5页
为研究儿茶素氧化的pH值效应,采用薄层长光程光谱电化学池,记录了儿茶素在pH值1.8~11.5的B-R缓冲介质中恒电势氧化过程的动态UV-Vis光谱,以及在碱性条件下自然氧化的动态光谱。结果表明,儿茶素的电氧化遵守随后聚合转化机理,pH值增大... 为研究儿茶素氧化的pH值效应,采用薄层长光程光谱电化学池,记录了儿茶素在pH值1.8~11.5的B-R缓冲介质中恒电势氧化过程的动态UV-Vis光谱,以及在碱性条件下自然氧化的动态光谱。结果表明,儿茶素的电氧化遵守随后聚合转化机理,pH值增大显著促进聚合反应而抑制电氧化步骤。pH值对儿茶素的氧化产物种类有决定性的复杂影响,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二聚体,在碱性条件下聚合大大增强,产物使溶液变黄色,可能为不同聚合度的低聚物。在碱性介质中自然氧化产物与相同pH值下的电氧化产物相同,但反应速率较慢,由氧气的溶入速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抗氧化剂 光谱电化学 氧化产物 ph值效应
下载PDF
温度敏感性P(MEO_2MA-co-OEGMA)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质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海燕 刘守信 +2 位作者 徐超 田荣 王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83-2689,共7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合成了组成递变的2-甲基-2-丙烯酸-2-(2-甲氧基乙氧基)乙酯(MEO2MA)与寡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OEGMA)共聚物P(MEO2MA-co-OEGMA).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分子...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合成了组成递变的2-甲基-2-丙烯酸-2-(2-甲氧基乙氧基)乙酯(MEO2MA)与寡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OEGMA)共聚物P(MEO2MA-co-OEGMA).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通过测定透光率、粘度、激光粒度分析了共聚物组成对共聚物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影响,考察了共聚物组成、浓度、盐浓度、盐种类、温度对其溶液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共聚物具有温度敏感性,其LCST可以通过合成时共聚单体MEO2MA与OEGMA投料比的改变来调控,随着OEGMA量的增加共聚物的LCST升高,共聚物溶液浓度升高其LCST减小,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大共聚物的LCST降低,共聚物的LCST降低主要受盐溶液中阴离子价数的影响;HCl的引入使共聚物水溶液的LCST降低;NaOH的引入使共聚物水溶液的LCST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EO2MA-co-OEGMA)共聚物 温度敏感性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盐效应 ph影响
下载PDF
甲基橙-银胶体系pH和氯离子效应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爱平 方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0-177,共8页
研究了甲基橙-银胶体系的光吸收和光致发光信号随pH值和加入氯离子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随着pH值的增加,分子的荧光发射峰与银胶的光吸收峰的重叠增大,引起体系中能量转移效率的增加,即428nm分子荧光峰的淬灭和560nm聚集体的特征光致发... 研究了甲基橙-银胶体系的光吸收和光致发光信号随pH值和加入氯离子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随着pH值的增加,分子的荧光发射峰与银胶的光吸收峰的重叠增大,引起体系中能量转移效率的增加,即428nm分子荧光峰的淬灭和560nm聚集体的特征光致发光峰增强现象的加剧.另外,不同pH值下氯离子的加入都会使染料分子更加密集的吸附在胶体银颗粒表面,形成分子吸附更加紧密的聚集体,造成体系中受表面吸附分子影响的光致发光峰获得了极大的增强.同时,因聚集体表面吸附层染料分子对入射光的大量吸收,导致到达内核银表面的入射光强度减弱,致使体系能量转移通道在一定程度上受阻,表现为428nm荧光峰的淬灭幅度减小.参照分子聚集体的形成理论,接合体系光谱的变化,从pH值的改变和Cl-的加入对分子结构及加剧聚集体的形成等方面的影响来解释发光和光吸收的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橙(MO) 银胶 ph效应 氯离子(Cl^-)
原文传递
鼠李糖脂的合成及pH值对其表面活性和微乳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汪小娅 曹玉华 +1 位作者 潘红 盛建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67-1571,共5页
从铜绿假单胞菌发酵液中提取纯化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HPLC-ESI-MS)对鼠李糖脂提取物的组成进行了测定.用临界胶束浓度(CMC)分析了pH值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用微乳液滴粒径和ζ电位考察了pH值对鼠李糖脂... 从铜绿假单胞菌发酵液中提取纯化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HPLC-ESI-MS)对鼠李糖脂提取物的组成进行了测定.用临界胶束浓度(CMC)分析了pH值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用微乳液滴粒径和ζ电位考察了pH值对鼠李糖脂/正庚烷/硼砂缓冲液微乳体系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弱碱性条件下(pH7.5-9.5),pH的变化对鼠李糖脂的表面活性和微乳微结构均有显著影响.pH小于9.0时,CMC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在pH9.0处达到最低.pH大于9.0时,CMC随着pH值的升高而逐渐升高.这是氢键和极性头基间的静电排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微乳液滴的粒径及ζ电位绝对值都随pH值的升高呈增大趋势,只在pH9.0处例外.少量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或正丁醇的加入都使微乳粒径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脂 表面活性 微乳微结构 ph效应
下载PDF
Meso-四噻吩基卟啉钴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17
作者 孙吉 张宝地 +3 位作者 唐雅琪 田素然 刘欣 张晓娟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32-35,共4页
采用改进的“Adler法”,合成meso-四噻吩基卟啉(TTP),采用“两步法”络合钴离子合成了meso-四噻吩基卟啉钴(TTP-Co),收率为61.02%。其结构和性能经红外光谱、紫外及荧光光谱测试。其溶剂化效应结果表明:TTP-Co的发光现象明显减弱,且受... 采用改进的“Adler法”,合成meso-四噻吩基卟啉(TTP),采用“两步法”络合钴离子合成了meso-四噻吩基卟啉钴(TTP-Co),收率为61.02%。其结构和性能经红外光谱、紫外及荧光光谱测试。其溶剂化效应结果表明:TTP-Co的发光现象明显减弱,且受基态影响较大。AIE效应结果表明:TTP-Co有AIE现象。pH效应结果表明:不同pH缓冲溶液对TTP-Co的荧光现象几乎没什么影响。循环伏安特性曲线结果表明:TTP-Co的能级差为1.35,能隙较低,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合成 AIE效应 ph效应 循环伏安特性
下载PDF
等离子点附近Ni(Ⅱ)-HSA金属中心的结构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宏 罗锦新 +2 位作者 闭献树 周永洽 申泮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1期41-46,共6页
在等离子点附近研究了Ni(Ⅱ)-HSA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发现:与生理pH时的双金属中心结构不同,在等离子点附近,Ni(Ⅱ)-HSA仅存在一个金属中心,这一金属中心在浓度低于2.5×10^(-4)M时是五配位的四方锥构型,高于这一浓度时是四配位的四... 在等离子点附近研究了Ni(Ⅱ)-HSA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发现:与生理pH时的双金属中心结构不同,在等离子点附近,Ni(Ⅱ)-HSA仅存在一个金属中心,这一金属中心在浓度低于2.5×10^(-4)M时是五配位的四方锥构型,高于这一浓度时是四配位的四方平面构型。这一差异可由pH效应加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CT谱带 构型 HSA 络合物
下载PDF
聚乙烯辐照接枝体系改变pH对接枝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俎建华 邱士龙 +1 位作者 叶寅 姚思德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8-182,共5页
采用γ射线辐照引发接枝的方法 ,在高密度聚乙烯 (HDPE)上接枝丙烯酸 (AA)和对接枝苯乙烯磺酸钠 (SSS) ,制备了一种含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的阳离子交换膜 ,详细研究了反应体系在不同 pH值下的接枝率变化规律。实验表明 ,在共辐照接枝方法... 采用γ射线辐照引发接枝的方法 ,在高密度聚乙烯 (HDPE)上接枝丙烯酸 (AA)和对接枝苯乙烯磺酸钠 (SSS) ,制备了一种含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的阳离子交换膜 ,详细研究了反应体系在不同 pH值下的接枝率变化规律。实验表明 ,在共辐照接枝方法中 ,当AA与SSS一步法接枝HDPE或接枝上AA的HDPE膜再共辐照接枝SSS时 ,总接枝率 (Gt)及对苯乙烯磺酸钠的接枝率(Gs)随体系的pH的降低而升高。在预辐照一步法接枝中 ,Gt与Gs 随体系pH的降低先升高后又有所降低。综合分析认为 ,改变pH值使体系粘度发生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辐照接枝体系 接枝率 辐射接枝 ph效应 扩散速率 改性处理
下载PDF
聚酰胺-胺接枝PPO-PEO两亲嵌段树状分子的合成与表面性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惠 杨世伟 +2 位作者 吴旭 周继柱 王金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06-1810,共5页
合成了一系列以1.0代(G1)聚酰胺-胺(PAMAM)为核心、以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PPO-PEO)为辐射臂的新型树状分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质谱(MS)、核磁共振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用表面... 合成了一系列以1.0代(G1)聚酰胺-胺(PAMAM)为核心、以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PPO-PEO)为辐射臂的新型树状分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质谱(MS)、核磁共振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用表面张力与稳态荧光法对其表面性质与聚集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临界聚集浓度(CAC)随PPO-PEO两亲嵌段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聚集体的生成对芘探针有增溶作用,并使其微环境的极性明显减弱.通过动态激光光散射(DLS)法得到聚集体的尺寸分布均为窄分布,其平均尺寸约为100nm.对该体系水溶液pH效应的研究发现,两亲嵌段的长度对于质子化进程有着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分子 聚酰胺-胺 表面性质 聚集行为 ph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