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骨图与柏拉图及PDCA循环分析法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董敏 程萌 +2 位作者 刘宁 王秀芹 窦秀娟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21期4010-4015,共6页
目的探讨鱼骨图与柏拉图及PDCA循环分析法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抽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病历单4000例,其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00例,常规管理)和研究组(2000例,鱼骨图与柏拉图及PDCA循环分析法管理)。比... 目的探讨鱼骨图与柏拉图及PDCA循环分析法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抽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病历单4000例,其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00例,常规管理)和研究组(2000例,鱼骨图与柏拉图及PDCA循环分析法管理)。比较两组病案分级、病案整理时间、病案质量缺陷、病案管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病案甲级率[89.45%(1789/2000)]比较,研究组的[97.70%(1954/2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病案乙级率[9.70%(194/2000)])、丙级率[0.00%(0/2000)],研究组的[2.30%(46/2000)]、[0.00%(0/20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护理文书、其他病案资料整理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医嘱不吻合率[1.45%(29/2000)]、用药指征不完整率[1.65%(33/2000)]、手术交接不清晰率[1.40%(28/2000)]、知情同意书存在缺漏率[1.15%(23/2000)]、检查单不完整率[1.55%(31/2000)]、特殊检查没有及时记录率[1.10%(22/2000)]、鉴别诊断不足率[1.05%(21/2000)]、病案总缺陷率[9.35%(187/2000)]比较,研究组的0.40%(8/2000)、0.45%(9/2000)、0.40%(8/2000)、0.25%(5/2000)、0.35%(7/2000)、0.15%(3/2000)、0.15%(3/2000)、2.15%(43/2000)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的首页合格率[91.55%(1831/2000)]、归档正确率[92.60%(1852/2000)]、编码正确率[92.05%(1841/2000)]比较,研究组的97.75%(1955/2000)、98.05%(1961/2000)、98.15%(1963/2000)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鱼骨图与柏拉图及PDCA循环分析法应用在病案管理中,可提高病案质量,缩短病案整理时间,降低病案缺陷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质量 病案管理 鱼骨图 柏拉图 pdca循环分析法
原文传递
基于多维管理工具的药品不良事件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2
作者 汪晓娟 魏浩洁 +3 位作者 武东 李来春 刘艺颍 宋坤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9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多维管理工具在药品不良事件(ADE)管理体系构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法对ADE管理体系进行前瞻性评估,寻找矫正失效因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基于时效性的管理模式,采用PDCA循环法进一步完善ADE管... 目的探讨多维管理工具在药品不良事件(ADE)管理体系构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法对ADE管理体系进行前瞻性评估,寻找矫正失效因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基于时效性的管理模式,采用PDCA循环法进一步完善ADE管理体系;采用根本原因(RCA)法进行回顾性查因,收集主观、客观资料,分析近端、远端原因,并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ADE相关概念知晓率由42.74%升至96.35%,ADE上报及时率由35.75%升至89.50%,ADE处理及时率由38.25%升至97.25%,ADE上报完整率由49.50%升至96.75%,且差异均显著(P<0.001)。结论多维管理工具在ADE管理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事件 管理体系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 pdca循环法 根本原因法 医疗质量安全
下载PDF
医院科室绩效管理制度改革实践的探讨
3
作者 雎晶 李东华 徐蕾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4期216-218,222,共4页
本文基于当前各科室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分摊固定运行成本过高导致收益较低、科室实际绩效与工作量不匹配,以及对质量、效率等指标考核不足且权重偏低等,结合多种工具提出了针对不同科室的绩效模式调整方案:临床科室侧重于工作量... 本文基于当前各科室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分摊固定运行成本过高导致收益较低、科室实际绩效与工作量不匹配,以及对质量、效率等指标考核不足且权重偏低等,结合多种工具提出了针对不同科室的绩效模式调整方案:临床科室侧重于工作量和成本效益,并结合效率和质量指标;医技科室按项目赋值进行考核,同时考虑质量、满意度和成本等因素;行政后勤类科室综合岗位性质和工作完成度,通过岗位和个人系数进行绩效的二次分配。通过调整各类科室的绩效模式,提升了运营效率,并增强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考核 管理循环法 态势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