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S/PDA技术在河南省南阳市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常秋玲 魏丹斌 +3 位作者 祝桂兰 余坤 郭宇 郑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273-6275,共3页
通过GPS/PDA技术在河南省南阳市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实践,建立基于GPS/PDA技术的土地调查作业方法和流程,检验GPS/PDA技术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可行性,锻炼和培养了基层专业技术骨干队伍,为河南省国土资源科技支持体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 GPS/pda技术 土地调查 方法与实践 南阳市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气驱动用储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朱桂良 孙建芳 刘中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6-442,450,共8页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尺度差异大、呈非连续性分布,不同与常规砂岩层状油藏,属典型的块状油藏。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现场注气增油效果显著,针对塔河缝洞型块状非均质油藏特点,提出了缝洞型油藏井组气驱动用储量的定义及...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尺度差异大、呈非连续性分布,不同与常规砂岩层状油藏,属典型的块状油藏。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现场注气增油效果显著,针对塔河缝洞型块状非均质油藏特点,提出了缝洞型油藏井组气驱动用储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基于PDA生产数据分析法,通过流量重整压力和物质平衡时间曲线的拟合,建立了井组总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针对塔河风化壳、暗河和断溶体3类岩溶背景,提出了基于形状因子修正系数的平面波及系数计算方法和基于地震能量体属性缝洞体三维分布的纵向动用程度计算方法。基于井组总动用储量、注气前的累产油量、平面波及系数、不规则井网形状因子修正系数及纵向动用程度,建立了不同岩溶背景下不同井网井组气驱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已应用于塔河注气现场,为气驱井组的优选和已气驱井组的气驱井组动用储量的评价及注气潜力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a方法 线状井网 类面积井网 平面波及系数 纵向动用程度 气驱动用储量 缝洞型油藏 塔河油田
下载PDF
PDA包覆铝粉及其在HTPB中的分散稳定性 被引量:8
3
作者 肖春 祝青 +2 位作者 谢虓 罗观 李尚斌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63,76,共5页
通过原位多巴胺(DA)聚合法在铝粉表面包覆聚多巴胺(PDA),制备了Al@PDA复合颗粒;采用SEM表征不同DA质量浓度下Al@PDA的表面形貌。用XRD测试铝粉包覆前后的晶型;采用XPS分析Al@PDA的表面元素组成;通过沉降法研究了铝粉和Al@PDA在HTPB中的... 通过原位多巴胺(DA)聚合法在铝粉表面包覆聚多巴胺(PDA),制备了Al@PDA复合颗粒;采用SEM表征不同DA质量浓度下Al@PDA的表面形貌。用XRD测试铝粉包覆前后的晶型;采用XPS分析Al@PDA的表面元素组成;通过沉降法研究了铝粉和Al@PDA在HTPB中的分散稳定性;通过制备固化胶并切片取样观察固体颗粒在HTPB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当DA质量浓度为3.5g/L时对铝粉的包覆效果最好,在铝粉表面形成牢固的PDA薄膜;包覆前后Al的晶型没有改变;XPS在Al@PDA表面检测到的C-OH、C=O组分和π-π共轭结构证实了PDA包覆层的存在。沉降24h后Al-HTPB体系出现分层,而Al@PDA-HTPB体系仍然颜色均一,表明Al@PDA在HTPB中的分散稳定性明显优于原料铝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粉 聚多巴胺 pda 沉降法 分散稳定性 含铝炸药 HTPB
下载PDF
直读光谱仪在线分析非常规元素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为 任维萍 孙发松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08-209,共2页
介绍了直读光谱仪在线分析 N、C、Al等元素的分析方法 ,讨论了分析过程中的分析条件、设置、校正方法及得出的结果评判 ,为直读光谱分析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直读光谱仪 脉冲分布解析法 钢铁冶炼 在线分析
下载PDF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低合金钢中酸溶铝和全铝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建华 《冶金分析》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66,共3页
简述了脉冲分布分析法(PDA法)测定酸溶铝的原理,应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分析测定条件:内标元素Fe的衰减值为80,分析元素Al的衰减值为150,预热时间1200np,曝光时间1600np,分析间隙4mm,辅助间隙6mm,氩气流量10L/min;用40目碳化硅砂纸磨制试... 简述了脉冲分布分析法(PDA法)测定酸溶铝的原理,应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分析测定条件:内标元素Fe的衰减值为80,分析元素Al的衰减值为150,预热时间1200np,曝光时间1600np,分析间隙4mm,辅助间隙6mm,氩气流量10L/min;用40目碳化硅砂纸磨制试样,岛津PDA-5017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了低合金钢中酸溶铝和全铝,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脉冲分布分析法 低合金钢 酸溶铝 全铝
下载PDF
涤纶无纺布的PTL生物抗菌整理
6
作者 何彤 张宁 +3 位作者 王力 胡建冬 李恩德 王强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1,共5页
采用相转变溶菌酶(PTL)对涤纶(PET)无纺布进行生物抗菌涂层整理,考察了碱刻蚀和聚多巴胺(PDA)预处理对整理产品抗菌及其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刻蚀预处理对PTL涂层整理的抗菌性影响不大,而PDA预处理的PET无纺布经过PTL涂层整理后,... 采用相转变溶菌酶(PTL)对涤纶(PET)无纺布进行生物抗菌涂层整理,考察了碱刻蚀和聚多巴胺(PDA)预处理对整理产品抗菌及其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刻蚀预处理对PTL涂层整理的抗菌性影响不大,而PDA预处理的PET无纺布经过PTL涂层整理后,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能达到99%,水洗测试证明结合牢度显著增强。此外,PTL涂层可实现对PET无纺布亲疏水性的按需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整理 涂层 溶菌酶相转变 涤纶无纺布 pda 浸渍法 喷涂法
下载PDF
全站仪电子记录方案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德龙 《城市勘测》 2007年第4期84-86,共3页
提出了用于全站仪电子记录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程序设计主要过程及其功能,分析了本方案的优点,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说明。
关键词 全站仪 电子记录 方案设计 pda
下载PDF
直读光谱法测定药芯焊丝熔敷金属中碳锰硅磷硫 被引量:3
8
作者 邹莉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08-1310,共3页
提出了采用真空型直读光谱仪,用脉冲分布测量法测定药芯焊丝熔敷金属中碳、锰、硅、磷和硫等5种元素的含量。以低合金钢09MnNb为控样,探讨了标准化系数和内标元素光谱强度的影响因素。方法用于药芯焊丝熔敷金属试样分析,测定结果与电感... 提出了采用真空型直读光谱仪,用脉冲分布测量法测定药芯焊丝熔敷金属中碳、锰、硅、磷和硫等5种元素的含量。以低合金钢09MnNb为控样,探讨了标准化系数和内标元素光谱强度的影响因素。方法用于药芯焊丝熔敷金属试样分析,测定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锰、硅、磷和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对碳、硫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读光谱法 脉冲分布测光法 药性焊丝 熔敷金属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有金 刘新波 +2 位作者 牛涛 张亚政 马生茂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894-89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经导管介入治疗53例PDA婴幼儿的临床资料,采用Amplatzer法或弹簧圈介入封堵,术后24 h、1、3、6、12个月时复查超声心动图(UCG),观察相关指...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经导管介入治疗53例PDA婴幼儿的临床资料,采用Amplatzer法或弹簧圈介入封堵,术后24 h、1、3、6、12个月时复查超声心动图(UCG),观察相关指标变化,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PDA最窄处内径2.68.2 mm,平均(4.0±1.3)mm;肺体循环血流量比(QP/QS)1.117.5,平均3.5±2.2;经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6.2%(51/53),1例封堵器牵拉主动脉扭曲畸形使主动脉部分狭窄,1例仍有中量分流伴收缩期杂音,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PDA患儿经导管介入治疗效果确切,具有操作简便、有效、安全和适应证广的优势,是绝大多数PDA患儿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a 介入治疗 婴幼儿 AMPLATZER法 弹簧圈
下载PDF
PDA控制技术在设计ESS试验方法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扣贞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02年第3期55-57,共3页
简要地阐述了PDA控制技术原理及其意义,提出了采用PDA控制技术设计分析ESS试验方法的思路,并结合某电子产品实际情况,详细地介绍了PDA控制技术应用实例。
关键词 pda控制技术 ESS 批允许不合格率 环境应力筛选 试验方法 早期失效 电子产品
下载PDF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制作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1
11
作者 丁浩 张帆 +2 位作者 曹研 吕龙 杜木英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4期141-144,共4页
对传统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制作方法进行改良,以期得到一种制作简便、经济节约、对酵母菌检出率较高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将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制作方法改进为直接打浆、免除过滤的方式,通过对马铃薯浓度筛选实验、酵母菌性能测定实验... 对传统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制作方法进行改良,以期得到一种制作简便、经济节约、对酵母菌检出率较高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将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制作方法改进为直接打浆、免除过滤的方式,通过对马铃薯浓度筛选实验、酵母菌性能测定实验以及酵母菌检出率实验检验改良马铃薯浓度培养基性能。结果表明最佳的马铃薯浓度为100g/L,与传统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相比,在该浓度下对酵母菌的性能没有显著影响;改进后的培养基与传统方法制作的培养基相比,能够提高酵母菌检出率67.2%,t检验法分析二者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改进后的培养基相比传统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可达到节约制作时间、节省材料,并且在提高酵母菌检出率上性能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培养基) 酵母检出率 制作方法 改进
下载PDF
削偶合今祖法的提出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靖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87-396,共10页
以低等真核生物的5.8S rRNA为材料进行研究。发现在用今祖法消除了进化速度之差的影响所得到的差异矩阵d'中,各组理应彼此相等的数值会因核苷酸偶合的影响而成为不等值的。取各组中各自的的最大值作为受偶合的影响最小者,以之对今祖法... 以低等真核生物的5.8S rRNA为材料进行研究。发现在用今祖法消除了进化速度之差的影响所得到的差异矩阵d'中,各组理应彼此相等的数值会因核苷酸偶合的影响而成为不等值的。取各组中各自的的最大值作为受偶合的影响最小者,以之对今祖法所得到的分枝型式进行校正,即可得到更为正确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差异矩阵d'进行最大值成聚以代替原法中的平均值成聚的削偶合今祖法。新法在结果的正确性、稳定性和一致性上都优于原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祖法 分子进化 分子进化树
下载PDF
“十二五”时期中国碳生产率的因素分解与增长动力——基于LMDI-PDA分解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珊珊 罗良文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7-86,共10页
将Shephard距离函数引入LMDI-PDA分解法,构建了中国碳生产率七重因素分解模型,并进一步对能源强度因素进行深入分解,并考察了"十二五"时期(2010—2015年)中国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从影响因素来看,人均产出规模的贡... 将Shephard距离函数引入LMDI-PDA分解法,构建了中国碳生产率七重因素分解模型,并进一步对能源强度因素进行深入分解,并考察了"十二五"时期(2010—2015年)中国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从影响因素来看,人均产出规模的贡献率最大(151.22%),人口规模贡献率最小(1.39%);从行业来看,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工业对中国碳生产率的贡献最为显著,贡献率分别为13.81%和13.23%;从地区来看,贡献程度较大的地区为山东、广东、湖北和湖南,其碳生产率效应的贡献率分别为13.10%、8.58%、8.17%和6.59%。能源强度因素的拓展分析结果显示,潜在能源强度、能源技术进步能明显促进中国碳生产率增长,但能源技术效率对中国碳生产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生产率 因素分解 Shephard距离函数 LMDI-pda分解法
下载PDF
水稻种子真菌种群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台莲梅 郑雯 +1 位作者 闫凤云 辛惠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1999~2001年对不同地区收集水稻种子样品22个,以滤纸保湿法和分离培养法,从水稻种子内部和表面共分离鉴定出13个属、15个种真菌。在这些真菌中,链格孢菌(Alternaria oryzae)、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黑附球菌(Epicoccum ne... 1999~2001年对不同地区收集水稻种子样品22个,以滤纸保湿法和分离培养法,从水稻种子内部和表面共分离鉴定出13个属、15个种真菌。在这些真菌中,链格孢菌(Alternaria oryzae)、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黑附球菌(Epicoccum neglectum)、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as)为优势种。链格孢菌在两种分离方法中出现数量都高,禾谷镰刀菌、枝孢菌以分离培养法出现数量多,而黑附球菌则以滤纸保湿法出现的数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子 真菌 滤纸保湿法 分离培养法
下载PDF
中国碳排放脱钩效应、时空特征与驱动因素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奕淇 黄涵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28-2243,共16页
“双碳”目标使中国面临巨大的碳减排压力,寻求一条低碳转型之路已成为中国面临的挑战,而揭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是中国寻求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突破点。基于IPCC碳核算方法和Tapio脱钩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 “双碳”目标使中国面临巨大的碳减排压力,寻求一条低碳转型之路已成为中国面临的挑战,而揭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是中国寻求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突破点。基于IPCC碳核算方法和Tapio脱钩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效应以及时空特征进行探讨,并利用IDA-PDA综合分析法对碳排放脱钩效应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1)2005—2019年,中国整体的碳排放脱钩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以“弱脱钩”为主,脱钩状态良好。(2)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碳排放脱钩状态较好,在2015—2019年达到强脱钩;西部地区虽仍处于弱脱钩阶段,但碳排放脱钩指数显著降低;同时,中国各省份间脱钩状态差别较大,碳排放脱钩指数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3)对于驱动因素的贡献度,要素替代和技术进步是促进中国碳排放脱钩的关键因素,经济水平是抑制中国碳排放脱钩最主要的因素。能源结构、效率变动、人口规模对中国碳排放脱钩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4)对于地区的贡献度,2005—2010年,东部地区对中国碳排放脱钩的抑制作用最强;2010—2012年,东部地区对中国碳排放脱钩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小,西部地区对中国碳排放脱钩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2012—2019年,三大地区对中国碳排放脱钩的作用不稳定,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脱钩 IDA-pda方法 驱动因素 时空特征
下载PDF
外翻肠囊法研究藏族药翼首草肠吸收成分及其吸收特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文祥 苏锦松 +5 位作者 于猛 刘秀华 杨洪军 邹忠梅 张艺 唐策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170-3177,共8页
通过大鼠肠外翻模型评价翼首草中环烯醚萜苷和酚酸类10个化学成分的体外肠吸收特征。收集高、中、低浓度翼首草提取物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肠囊液,采用UPLC-PDA检测肠吸收液样品中10个化学成分的含量,计算各成分在各肠段的累计吸收量和吸收... 通过大鼠肠外翻模型评价翼首草中环烯醚萜苷和酚酸类10个化学成分的体外肠吸收特征。收集高、中、低浓度翼首草提取物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肠囊液,采用UPLC-PDA检测肠吸收液样品中10个化学成分的含量,计算各成分在各肠段的累计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常数,比较翼首草提取物与肠吸收液中指标成分的比例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不同给药浓度下,10个化学成分的肠吸收均为线性吸收(R2>0. 9),符合零级吸收速率;吸收速率常数与给药浓度、肠道部位有关,提示各成分的体外肠吸收有被动运输和主动转运;不同浓度翼首草肠吸收液的成分间比例与原提取物中各成分间比例存在差异。因此,肠道对翼首草中10个化学成分均有吸收,外翻肠囊法可有效地评价各成分的吸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药 翼首草 外翻肠囊法 肠吸收 UPLC-pda
原文传递
原烟在线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凯 刘鹏 +2 位作者 王维妙 石超 何利波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7-31,共5页
为实现原烟在线近红外光谱模型的转移,利用两台多通道阵列检测器型在线近红外光谱仪作为主从仪器对烟叶烟碱指标的模型转移进行研究。将主仪器采集的光谱进行偏移量转移和斜率截距法转移以及从仪器采样重新建模等三种方法构建从仪器模型... 为实现原烟在线近红外光谱模型的转移,利用两台多通道阵列检测器型在线近红外光谱仪作为主从仪器对烟叶烟碱指标的模型转移进行研究。将主仪器采集的光谱进行偏移量转移和斜率截距法转移以及从仪器采样重新建模等三种方法构建从仪器模型,比较三者的预测效果。结果显示:偏移量转移、斜率截距法转移、重新建模与主仪器模型相比,模型内部参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外部验证平均相对误差结果表明偏移量转移的平均相对误差较大,而斜率截距法转移和重新建模的外部平均相对误差水平非常接近,说明可利用转移模型替代重新建模对样本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烟 阵列检测器 在线近红外 偏移量转移 斜率截距法
下载PDF
基于蓝牙与PDA的便携式土壤电导率测试仪开发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民赞 孔德秀 +2 位作者 张俊宁 隋伟 邹奇章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3-96,共4页
开发了一种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便携式土壤电导率测试仪.测试仪采用"电流-电压四端法"设计方案,包括传感器电极、控制电路和基于蓝牙与PDA的无线通讯系统3部分.传感器电极由4个不锈钢探针组成,外侧电极用于向土壤中输入交流恒... 开发了一种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便携式土壤电导率测试仪.测试仪采用"电流-电压四端法"设计方案,包括传感器电极、控制电路和基于蓝牙与PDA的无线通讯系统3部分.传感器电极由4个不锈钢探针组成,外侧电极用于向土壤中输入交流恒流激励信号,内侧电极用于检测与土壤电导率密切相关的电压降.控制电路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包括作为输入激励的交流恒流源电路和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交流恒流源电路可以输出10μA^1 mA电流,电流变化幅度小于1.5%;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具有将检测到的信号整流放大后进行A/D转换、计算、显示的功能,以及接收GPS数据和U盘存储等功能.无线通讯系统将数据通过蓝牙传给PDA,在PDA上可实现数据的接收与显示、文本文件存储和测量结果的实时图形化显示等.室内及室外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持土壤质量含水量在15%左右条件下仪器输出可以有效地反映土壤电导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电导率 四端法 蓝牙 pda 无线通讯
下载PDF
基于PDA信息管理系统的构件设计方法与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曹珲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9年第5期69-72,共4页
在分析软件构件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在小型领域中通用的基于PDA信息管理系统类软件的构件开发的方法。
关键词 软件构件 小型领域 基于pda信息管理系统 开发方法
下载PDF
岩溶地区码头桩基设计控制要点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春平 邹艳春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2-117,共6页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岩溶地区码头桩基设计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 岩溶 瞬变电磁法 静载荷试桩 pda 控制 PHC管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