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of decreasing alkalinity on microbial community dynamics in a sulfate-reducing bioreactor as analyzed by PCR-SSCP 被引量:4
1
作者 REN Nanqi1, ZHAO Yangguo1, WANG Aijie1, GAO Chongyang2, SHANG Huaixiang1, LIU Yiwei1 & WAN Chunli1 1.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90,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Plant Ec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6年第4期370-378,共9页
PCR-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 and Southern blotting tech-niques were adopted to investigate microbial community dynamics in a sulfate-reducing bioreactor caused by decreasing influent alkalinity. ... PCR-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 and Southern blotting tech-niques were adopted to investigate microbial community dynamics in a sulfate-reducing bioreactor caused by decreasing influent alkalinity.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ulfate-removal rate approached 87% in 25 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influent alkalinity of 4000 mg/L (as CaCO3) and sul-fate-loading rate of 4.8 g/(L·d),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bioreactor started up successfully. The analy-si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is stage showed that Lactococcus sp., Anaerofilum sp. and Kluyvera sp. were dominant populations. It was found that when influent alkalinity reduced to 1000 mg/L, sulfate-removal rate decreased rapidly to 35% in 3 d. Then influent alkalinity was increased to 3000 mg/L, the sulfate-removal rate rose to 55%.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populations of Dysgo-nomonas sp., Sporobacte sp., Obesumbacterium sp. and Clostridium sp. got to rich, which predomi-nated in the community together with Lactococcus sp., Anaerofilum sp. and Kluyvera sp. However, when the alkalinity was decreased to 1500 mg/L, the sulfate-removal rate rose to and kept stable at 70% and populations of Dysgonomonas sp., Sporobacter sp. and Obesumbacterium sp. died out, while some strains of Desulfovibrio sp. and Clostridium sp. increased in concentration.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minimum alkalinity value that the system could tolerate, the influent alkalinity was de-creased from 1500 to 400 mg/L secondly. This resulted in the sulfate-removal rate, pH value and ef-fluent alkalinity dropping quickly. The amount of Petrotoga sp., Prevotella sp., Kluyvera sp. and Neisseria sp. reduced obviously. The result data from Southern blotting indicated that the amount of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s) decreased with influent alkalinity dropping. Analysis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showed that the SRBs populations were very abundant in the in-oculated activated sludge and the alkalinity decrease caused the reduction of the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nity community dynamics pcr-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 Southern blotting sulfate-reducing BACTERIUM (SRB) fermentative acidogenic BACTERIUM (FAB).
原文传递
Poly(ADP-ribose) polymerase-1 gene polymorphism in various Chinese nationalities
2
作者 Hairong Liang Junli Shao +4 位作者 Yuting Gao Linhua Liu Juanxiu Dai Yun He Huanwen T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9期699-705,共7页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 (PARP-1) can exacerbate ischemic brain injury and lessen ischemic neuronal death, which may be associated with PARP-1 polymorphism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human PARP-1 gene ...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 (PARP-1) can exacerbate ischemic brain injury and lessen ischemic neuronal death, which may be associated with PARP-1 polymorphism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human PARP-1 gene polymorphisms in various Chinese nationalities, the results of which could potentially help in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neurologic diseases.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seven exons in the PARP-1 gene, in 898 Chinese Han, Buyi, Shui, Miao, and Zhuang subjects, were investigated by PCR-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A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variant in exons 12, 13, 16, and 17 of the PARP-1 gene was identified in 148 people, with two stationary bands showing three degenerative single strand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RP-1 gene polymorphisms exist in various nationalities, and may act as a biomarker for susceptibility to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 genetic polymorphism pcr-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突变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敬华 张丽水 +4 位作者 刘志广 黄明翔 赵秀芹 王琳 万康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73-976,共4页
目的阐明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对11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包括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81个碱基在内的286 bp片段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并对经检测显示有突变的结核分... 目的阐明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对11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包括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81个碱基在内的286 bp片段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并对经检测显示有突变的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此扩增区域进行序列测定。其中利福平耐药株73株,非利福平耐药株11株,敏感株26株。结果PCR-SSCP检测显示利福平耐药株中有47株有突变存在,经直接测序分析其中76.6%的菌株存在rpoB基因的单位点突变,主要集中在531位(61.1%)和526位(25.0%);联合突变发生率为23.4%。此外,经PCR-SSCP检测,11株非利福平耐药株中2株有突变存在,26株敏感株中1株有突变存在。经直接测序分析突变涉及位点为511位、526位和535位。结论rpoB基因耐药决定区发生突变是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的主要原因,其中531位丝氨酸和526位组氨酸是最常见的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原文传递
浙江省耐药结核分枝杆菌katG、rpoB、embB基因突变特点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敏 范玉美 +2 位作者 盛国平 李君 李锋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耐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结核分枝杆菌katG、rpoB、embB基因突变特点。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PCR-DS)技术检测100株耐... 目的了解浙江省耐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结核分枝杆菌katG、rpoB、embB基因突变特点。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PCR-DS)技术检测100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katG、rpoB、embB基因。结果经PCR-DS检测katG基因突变率达54.8%,以Ser315Thr突变最常见(40.3%);在耐利福平菌株中,rpoB基因突变率达88.9%,以526、531位氨基酸改变最常见,总突变率达77.8%(63/81);在耐乙胺丁醇菌株中,embB基因突变率达60%,以Met306VaI改变最常见(28.9%)。结论PCR-SSCP技术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可作为临床耐药检测的辅助手段;浙江省结核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同国内研究基本一致,各位点突变形式所占比例有自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甘肃高山细毛羊和小尾寒羊DQB1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相关性 被引量:7
5
作者 宋晓育 张小丽 +3 位作者 马小军 李发弟 张晨 张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0-1077,共8页
为探讨绵羊MHC-DQB1第2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乳房炎的抗性,采用PCR-SSCP方法对20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和212只小尾寒羊MHC-DQB1第2外显子基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和小尾寒羊的MHC-DQB1基因第2外显子均存在丰富多态性,... 为探讨绵羊MHC-DQB1第2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乳房炎的抗性,采用PCR-SSCP方法对20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和212只小尾寒羊MHC-DQB1第2外显子基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和小尾寒羊的MHC-DQB1基因第2外显子均存在丰富多态性,2个绵羊品种共检测出14个等位基因,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2个绵羊品种的SSCP带型均未达到哈德温伯格平衡。甘肃高山细毛羊中等位基因B(P<0.01,RR=0.158)与乳房炎抗性有较强相关性,等位基因F(P<0.01,RR=3.513)和L(P<0.01,RR=10.197)与乳房炎易感性具有较强相关性;小尾寒羊等位基因A(0.01<P<0.05,RR=0.878)与乳房炎抗性有相关性,等位基因E(P<0.01,RR=3.333)和M(P<0.01,RR=8.000)与乳房炎易感性具有较强相关性。表明2个绵羊品种的DQB1第2外显子存在丰富的多态性,甘肃高山细毛羊的等位基因B、F、L和小尾寒羊的等位基因A、E、M与乳房炎抗性和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DQB1基因第2外显子 pcr-SSCP 乳房炎 甘肃高山细毛羊 小尾寒羊
下载PDF
绵羊LHR基因PCR-SSCP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利红 高勤学 +3 位作者 张伟 靳春方 李玉春 王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2-369,共8页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方法检测绵羊品种(湖羊、晋中绵羊和陵川半细毛羊)促黄体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基因外显子11核酸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研究该基因多态性对湖羊性早熟和产羔数的...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方法检测绵羊品种(湖羊、晋中绵羊和陵川半细毛羊)促黄体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基因外显子11核酸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研究该基因多态性对湖羊性早熟和产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对引物扩增产物中,只有引物P2和P6的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引物P2扩增区存在2种基因型,分别为LL和LM型,在3个绵羊品种中均未检测到MM型;引物P6扩增区存在6种不同的SSCP带型,经序列比对分析存在T2053A、A2044T和G2003A的错义突变。湖羊和晋中绵羊P2扩增区基因型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陵川半细毛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P6扩增区的2 053、2 044、2 003位点各基因型分布在湖羊和晋中绵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陵川半细毛羊间存在显著差异。P2扩增位点仅陵川半细毛羊的基因分布不符合哈迪-温伯格定律;P6扩增区湖羊和晋中绵羊在各突变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处于群体平衡状态,陵川半细毛羊除2 003突变位点基因分布处于群体不平衡状态外,其余突变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定律;LHR外显子11区不同基因型湖羊各胎次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LHR外显子11对湖羊的性早熟和高繁殖力性状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素受体基因 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繁殖力 湖羊 晋中绵羊 陵川半细毛羊
下载PDF
Anaerobic bacteria and intrahepatic stones: detections of Clostridium sp. and Bacteroides fragilis 被引量:2
7
作者 LIU Yanlei Kan Lam +5 位作者 Yajarayma J Tang Paul H Gumerlock Dong Ki Lee Myung Hwa Kim Sum P Lee Joseph SilvaJr Joseph W Leu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9期90-93,共4页
To detect anaerobic bacteria Clostridium sp . and Bacteroides fragilis in intrahepatic stones by molecular genetic method Methods DNA was extracted from 59 stone samples and subjected to polymerase chain rea... To detect anaerobic bacteria Clostridium sp . and Bacteroides fragilis in intrahepatic stones by molecular genetic method Methods DNA was extracted from 59 stone samples and subjected to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plification targeting the 16S rRNA gene of Clostridium sp . and the glutamine synthetase gene of Bacteroides fragilis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 (SSCP)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Clostridium sp Results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for Clostridium sp. were identified in 49 stones (83%, 49/59) The two most common groups were detected in 19 (41%) and 17 (37%) of the 46 samples using SSPC analysis, and 25/59 (42%) stones were tested positive for Bacteroides fragilis Conclusions Anaerobes such as Clostridium sp and Bacteroides fragilis present in intrahepatic stones and may play a role in stone formation PCR is a useful technique to detect fastidious pathogen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culture SSCP of PCR products is a rapid method in differentiating bacterial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hepatic stone anaerobic bacteria pcr single-strand confromational polymorphism
原文传递
白血病细胞WT瘤基因突变的检测
8
作者 卢青 刘革修 韩建英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094-1095,1098,共3页
目的 瘤基因 (WT1)突变与白血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SSCP技术检测 32例白血病病人标本 ,其中小于 16岁的患者 9例 ,成人 2 3例 (平均年龄 33岁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5例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8例 ;18例正常人血标本。结果 ... 目的 瘤基因 (WT1)突变与白血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SSCP技术检测 32例白血病病人标本 ,其中小于 16岁的患者 9例 ,成人 2 3例 (平均年龄 33岁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5例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8例 ;18例正常人血标本。结果 有 3例白血病标本的PCR产物即WT1基因电泳迁移异常 :1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2例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 ;分别位于外显子 7、6和 10。临床追踪观察发现该 3例白血病患者经化疗未能达到完全缓解 ,全部于发病后 3个月内死亡 ,而WT1基因正常的白血病患者经化疗后大多数能达到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 ,生存期明显延长。正常血标本PCR产物和SSCP结果无明显异常。结论 WT1基因突变与白血病发病有关 ,有助于白血病辅助诊断和预后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Wilms瘤基因 PRC-SSCP 诊断 预后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PCR-SSCP在恶性血液病N-ras癌基因点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9
作者 欧英贤 达万明 +1 位作者 刘源 吕桂玲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5-17,共3页
目的:检测血液系统肿瘤中N-ras癌基因点突变的活性。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28例恶性血液病Nras基因的突变活性,包括:ANLL6例,ALL12例,HD2例,NHL3例,MDS5例。结果:28例中P... 目的:检测血液系统肿瘤中N-ras癌基因点突变的活性。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28例恶性血液病Nras基因的突变活性,包括:ANLL6例,ALL12例,HD2例,NHL3例,MDS5例。结果:28例中PCRSSCP检测与正常对照,发生阳性者4例(14.6%),其中ALL1例(8.3%)、ANLL1例(16.6%)、MDS2例(40%)。4例中有2例临床缓解后持续阳性,1例为ALL患者,于骨髓移植后104d复发死亡。1例MDS患者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另2例临床缓解后3个月检测转阴,其中1例为ANLL,1例为MDS。结论:PCRSSCP方法可作为一种癌基因点突变检测手段常规应用于临床,但值得注意的是,PCRSSCP方法只能提供分析区域是否存在突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单股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 Nras原癌基因 白血病.急性 恶性淋巴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下载PDF
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rpoB基因突变
10
作者 陆军 李卫鹏 叶松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20-421,453,共3页
目的:探索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耐药基因rpoB突变与利福平耐药性的关系,以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结核分枝杆菌L型菌株52株,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rpoB基因,与采用常规药敏试验法检测利... 目的:探索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耐药基因rpoB突变与利福平耐药性的关系,以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结核分枝杆菌L型菌株52株,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rpoB基因,与采用常规药敏试验法检测利福平耐药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常规法检测,52株临床分离株中有38株利福平耐药,耐药率为73.08%(38/52);PCR-SSCP方法对52株临床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为65.38%(32/52),两种方法检测耐利福平的符合率为84.21%。结论:PCR-SSCP对利福平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L型菌株检出率较高,将其与常规药敏试验联合应用,是一种指导临床用药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L型 RPOB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下载PDF
ADD1基因PCR-SSCPs标记与猪肌内脂肪含量及背膘厚的关系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杰 赵茹茜 +2 位作者 杨晓静 佟辉 刘红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6-69,共4页
采用PCR SSCPs方法在苏太猪脂肪细胞定向分化因子 1(ADD1)基因第 347和 374位点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分别为ADD1第 90和 99位氨基酸密码子的第 3位碱基 ,但这两个位点碱基的替换均没有引起氨基酸序列的变化。通过对 10 0头苏太猪... 采用PCR SSCPs方法在苏太猪脂肪细胞定向分化因子 1(ADD1)基因第 347和 374位点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分别为ADD1第 90和 99位氨基酸密码子的第 3位碱基 ,但这两个位点碱基的替换均没有引起氨基酸序列的变化。通过对 10 0头苏太猪肥育猪背最长肌中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分析 ,发现杂合子AB肌内脂肪含量最高 ,极显著地高于AA纯合子 (P <0 0 1) ,BB纯合子肌内脂肪含量介于AB和AA之间 ,并有高于AA纯合子的趋势 (P =0 11)。各基因型间背膘厚没有显著差异。提示ADD1基因该位点上的PCR SSCPs可能作为选择肌内脂肪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定向分化因子1 ADD1 基因 肌内脂肪 pcr-单链构型多态性 背膘厚
下载PDF
二花脸猪FSHR座位PCR-SSCP标记与产活仔数的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杰 刘红林 +1 位作者 姜志华 吴彦宁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3-56,共4页
采用PCR SSCP (PCR 单链构型多态性 )作为遗传标记 ,对二花脸猪促卵泡素受体 (FSHR)基因座位与产活仔数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CR SSCP分型共产生 2种等位基因 ,3种基因型。对不同标记基因型的二花脸猪群头胎产活仔数、头三... 采用PCR SSCP (PCR 单链构型多态性 )作为遗传标记 ,对二花脸猪促卵泡素受体 (FSHR)基因座位与产活仔数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CR SSCP分型共产生 2种等位基因 ,3种基因型。对不同标记基因型的二花脸猪群头胎产活仔数、头三胎产活仔数之和 ,及最高产活仔数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 ,发现该标记座位与最高产活仔数显著相关 ,其贡献率达 10 9%。基因效应分析表明 ,等位基因B的加性效应值为 0 37头 ,等位基因A的加性效应值为 - 0 6 0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花脸猪 促卵泡素受体(FSHR) pcr-单链构型多态性 产活仔数
下载PDF
应用改进的SSP-抑制PCR技术扩增cDNA片段旁侧序列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渝萍 薛社普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9年第4期87-91,共5页
结合抑制PCR和单链特异引物PCR技术,降低RACE过程中由公用引物引发的非特异扩增、增加目的cDNA在原始模板中的相对比例,从而提高RACE特异性,有效地扩增靶序列。
关键词 RACE 抑制pcr CDNA片段 旁侧序列
下载PDF
ADD1基因多态性与乌金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永云 黄英 +4 位作者 杨明华 潘洪彬 李卫真 赵素梅 高士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6-200,共5页
利用PCR-单链构型多态性(PCR-SSCP)技术检测75头乌金猪和41头长白猪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1)基因第2外显子区的遗传变异,并用最小二乘法模型分析ADD1基因对乌金猪和长白猪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样本中均在... 利用PCR-单链构型多态性(PCR-SSCP)技术检测75头乌金猪和41头长白猪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1)基因第2外显子区的遗传变异,并用最小二乘法模型分析ADD1基因对乌金猪和长白猪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样本中均在乌金猪和长白猪ADD1基因的第2外显子上发现多态性,有2个等位基因(A和B),2种基因型(AA和AB),缺少BB基因型。AA和AB基因型在乌金猪中的频率分别为0.240和0.760,在长白猪中的频率分别为0.634及0.366。两种猪的优势等位基因均为A,其基因频率在乌金猪和长白猪分别为0.620和0.820。通过对两种猪不同基因型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分析,发现ADD1基因多态性对乌金猪和长白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显著,且AB>AA(P<0.05),可通过提高AB基因型的频率来增加肌内脂肪含量,达到改善猪肉品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金猪 肌内脂肪 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 pcr-单链构型多态性
下载PDF
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罗晓颖 戚文航 +2 位作者 陆国平 何汝敏 黄啸予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 探讨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方法 93例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和97例年龄性别匹配的非冠心病对照者,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对E-选择素基因全部外显子及其两翼的部... 目的 探讨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方法 93例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和97例年龄性别匹配的非冠心病对照者,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对E-选择素基因全部外显子及其两翼的部分内含子进行筛查。 结果 发现3个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2号外显子5’非翻译区存在G98→T所致的G98T多态性(G/T等位基因);4号外显子EGF结构域中存在A561→C所致的Ser128Arg多态性(A/C等位基因);11号外显子膜结构域中存在一个新的A1856→G所致的A1856G多态性(A/G等位基因)。在冠心病组中,T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3)。 结论 T和C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中年龄≤60岁冠心病患者的遗传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素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相关性 发病机制 pcr-SSCP 动脉粥样硬化 遗传病理学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受体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域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曼 邱红玉 +1 位作者 孙永玉 李红发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0-274,321,共5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的分子发病机理。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银染技术结合DNA直接测序,检测PCOS患者及育龄期单纯子宫肌瘤患者腹壁脂肪组织中的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17~21外显子的突变。结果:发现2...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的分子发病机理。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银染技术结合DNA直接测序,检测PCOS患者及育龄期单纯子宫肌瘤患者腹壁脂肪组织中的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17~21外显子的突变。结果:发现22例外显子17的异常电泳条带,经测序分析,证实为CAC^(1058)→CAT^(1058)的二等位单核苷酸多态性。外显子18~21未检测到任何有意义突变。PCOS组与对照组相比较,17外显子His^(1058)C→T替换检出率及胰岛素抵抗程度均明显增高。结论:PCOS患者INSR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域18~21外显子的错义、无义及移码突变并不常见,17外显子的C/T SNP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遗传倾向的胰岛素抵抗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直肠癌远侧癌旁黏膜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邓海军 李国新 +1 位作者 卿三华 黄祥成 《实用癌症杂志》 2003年第2期170-172,178,共4页
目的 探讨直肠癌安全远侧切缘的合适长度。方法 分别采用PCR -SSCP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68例直肠癌远侧癌旁黏膜 p5 3基因突变及 p5 3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2 6.47% (18/ 68)直肠癌远侧癌旁黏膜存在 p5 3基因突变 ,突变范围均... 目的 探讨直肠癌安全远侧切缘的合适长度。方法 分别采用PCR -SSCP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68例直肠癌远侧癌旁黏膜 p5 3基因突变及 p5 3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2 6.47% (18/ 68)直肠癌远侧癌旁黏膜存在 p5 3基因突变 ,突变范围均未超出肿瘤远侧 3 .0cm ;2 3 .5 3 % (16/ 68)直肠癌远侧癌旁黏膜存在 p5 3蛋白表达 ,表达范围亦未超出肿瘤远侧 3 .0cm ;直肠癌远侧癌旁黏膜 p5 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无相关性。 结论 直肠肿瘤远侧 3 .0cm可能是直肠癌安全远侧切缘的合适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安全远侧切缘 P53基因 基因突变 pcr-SSCP法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MUS81基因在喉癌中的突变和表达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婵媛 王淑云 +5 位作者 袁海明 李巍 李子政 李晓渝 郭星 李福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0-565,共6页
目的探讨MUS81基因突变和表达与喉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结合DNA测序检测分析了42例喉癌患者MUS81基因第9、10外显子的突变;应用半定量逆转录-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MUS81基因在喉癌组... 目的探讨MUS81基因突变和表达与喉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结合DNA测序检测分析了42例喉癌患者MUS81基因第9、10外显子的突变;应用半定量逆转录-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MUS81基因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42例喉癌、癌旁组织标本中,癌旁正常组织均无突变,喉癌组织标本中19例发生突变,占45.2%(19/42),11例喉癌组织第9外显子发现有突变,占26.2%(11/42),8例喉癌组织第10外显子有突变,占19%(8/42),分析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逆转录.PCR结果表明,42例喉癌中有17例MUS81基因mRNA低表达,占40.48%(17/42)。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结果表明,42例喉癌中有17例MUS81蛋白质低表达,占40.48%(17/42),经统计学分析肿瘤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表明MUS81基因突变与mRNA和蛋白质低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1)。统计结果显示喉癌MUS81基因突变与TNM分期、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MUS81基因低表达与TNM分期、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发现MUS81基因在喉癌组织中有突变发生及表达异常,提示MUS81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可能是喉癌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MUS81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原文传递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银染技术检测国人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患者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物基因突变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国华 梅骅 +1 位作者 庄广伦 李满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17-220,共4页
为了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物 (CFTR)基因在中国人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 (CBAVD)患者中的突变频率及热点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 (PCR-SSCP)、银染技术及 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了 32例 CBAVD患者 CFTR基因第 2... 为了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物 (CFTR)基因在中国人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 (CBAVD)患者中的突变频率及热点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 (PCR-SSCP)、银染技术及 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了 32例 CBAVD患者 CFTR基因第 2、3、4、5、6 a、8、10、11、12、13、15A、17b、19A、2 0、2 1、2 3外显子区域上的突变情况。结果 :2例存在 PCR- SSCP电泳迁移的改变 ,经测序确认了 CFTR基因突变的性质。结论 :PCR- SSCP银染技术检出中国人 CBAVD患者 CFTR基因突变为 :ΔF50 8,2 2 5del C。所以此方法作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输精管缺如 基因突变 CFTR pcr-SSCP
下载PDF
应用PCR-SSCP银染技术分析胃癌p53基因的点突变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乐翔 谢云青 +3 位作者 郭福榕 汪相如 郑秋红 力超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分析胃癌中p5 3基因第 5~ 8外显子点突变的发生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 SSCP)和银染技术 ,对 40例胃良性疾病和 3 0例胃癌标本中 p5 3基因第 5~ 8外显子的点突变情况进行检测。 结果  40例... 目的 分析胃癌中p5 3基因第 5~ 8外显子点突变的发生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 SSCP)和银染技术 ,对 40例胃良性疾病和 3 0例胃癌标本中 p5 3基因第 5~ 8外显子的点突变情况进行检测。 结果  40例胃良性疾病均无点突变发生 ,3 0例胃癌中有 12例发生 p5 3基因的点突变 ,突变率为 40 .0 0 % (12 /3 0 )。 结论 p5 3基因突变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PCR SSCP银染技术不仅灵敏安全 ,而且简便、快速、重复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染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胃癌 P53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