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63
1
作者 姚光弼 《肝脏》 2002年第3期146-149,198,共5页
目的 对自 195 8年至 2 0 0 1年确诊的 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病人作较详细的前瞻性观察 ,以唤起国内同道的注意。方法 从 195 8年诊断第 1例起 ,至今已收集了 40例 ,对其临床过程作了长期的随访。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和肝... 目的 对自 195 8年至 2 0 0 1年确诊的 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病人作较详细的前瞻性观察 ,以唤起国内同道的注意。方法 从 195 8年诊断第 1例起 ,至今已收集了 40例 ,对其临床过程作了长期的随访。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和肝生化检查符合淤胆 ;(2 )除外其他原因的肝内或肝外淤胆 ;(3 )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 ;(4 )肝活检符合PBC的组织学改变 ;(5 )经 1年以上随访 ,符合PBC的自然病程。结果 自 195 8年至 2 0 0 1年共确诊PBC 40例 ,195 8~ 1990年间仅 9例 ,余者在 1991~ 2 0 0 1年间诊断。 2 9例系上海市常住户口 ,8例系来自外地 ,另 3例系外籍华人。本组发病时平均年龄为 (4 7.9± 9.1)岁 ,确诊时年龄为 (5 1.5± 9.8)岁。女性 3 9例 ,男性仅 1例。本病起病隐匿和缓慢 ,不易觉察。有 14例发病时无明显症状 ,系在体检时发现肝功能 (LFL)异常或高血脂就诊。初起时主诉为乏力、皮肤搔痒、尿深和轻度黄疸。PBC的临床表现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变化 ,一般病程大于 5年或以上 ,往往有黄疸、眼睑黄疣、肝脾肿大、肝掌和蜘蛛痣。长期黄疸病人脸色呈黄色、黄褐色或黑色。起病时LFL的异常率如下 :ALP 97.5 % ,GGT 95 % ,ALT80 % ,AST 70 % ,高胆红素血症 5 2 %。免疫荧光法测线粒体抗体 2 0例 ,其中 17例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线粒体抗体 熊去氧胆酸 pbc 诊断标准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49
2
作者 闫惠平 庄辉 +5 位作者 刘燕敏 冯霞 檀玉芬 刘妍 张欣 赵春惠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出现的自身抗体等免疫学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 000例肝功能异常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KM)等,并对ANA和AMA亚型及...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出现的自身抗体等免疫学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 000例肝功能异常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KM)等,并对ANA和AMA亚型及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SLA/LP)、LKM 1和抗肝特异性胞浆抗原型1抗体(抗-LC-1)等肝脏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3000例肝病患者中,PBC 52例占1.7%.PBC患者的AMA和AMA-M2抗体均为阳性,52例PBC中,94.0%呈AMA高滴度(≥1:320)阳性,79.0%M2>200 RU/L,78.0%ANA阳性.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细胞核膜型、细胞核点型和着丝点型.少见的荧光模式有抗干燥综合征A/B(SS-A/SS B)、细胞核均质型、核仁型及颗粒型等.PBC患者免疫球蛋白M、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白细胞介素(I 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水平高于正常人.5例表现为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其中2例抗-SLA/LP阳性,提示PBC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型的重叠;1例抗-LKM-1阳性,提示PBC与AIH 2型的重叠;2例ANA阳性,且肝活体组织检查证实存在AIH和PBC的病理改变,提示为PBC与AIH 1型的重叠综合征.结论 PBC在我国肝病患者中约占1%~2%.临床已出现典型症状者一般均有高水平AMA和M 2抗体,多数患者ANA阳性,并有较典型的荧光模式.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提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常可能与发病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c 阳性 患者 ANA AIH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体 高水平 模式 提示
原文传递
抗线粒体抗体及其分型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2
3
作者 姚定康 谢渭芬 +3 位作者 陈伟忠 刘海英 屠小卿 范丽英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研究抗线粒体抗体(AMA)及其分型检测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中AM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M4、M9亚型。78例PBC患者、35例其他肝病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AMA及M2,其中30... 目的 研究抗线粒体抗体(AMA)及其分型检测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中AM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M4、M9亚型。78例PBC患者、35例其他肝病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AMA及M2,其中30例PBC患者检测M4、M9亚型。 结果 78例PBC患者中74例(94.9%)AMA及M2均阳性,1例AMA阳性而M2阴性,3例AMA及M2均阴性。35例其他肝病患者M2均阴性,2例AMA阳性,1例AMA弱阳性。30例M2均阳性PBC患者中,16例M4阳性(53.3%),4例M9阳性(13.3%)。20名健康体检者AMA及M2均阴性。 结论 AMA及其分型,特别是M2抗体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PBC的重要血清免疫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 阴性 患者 分型 pbc 抗线粒体抗体 AMA 结论 目的 指标
原文传递
重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姚光弼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25-326,共2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由英国Addisson和Gull于1851年首先报道,随后法国的Hanot于1876年进一步的报道.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诊断 pbc 治疗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张烜 林进 +1 位作者 唐福林 李永哲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的临床病理特点、伴发疾病及治疗反应 ,以提高对PBC的认识。方法 分析 37例PBC的临床资料及其中 13例肝穿刺病理资料 :抗线粒体抗体(AM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M2 亚型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①...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的临床病理特点、伴发疾病及治疗反应 ,以提高对PBC的认识。方法 分析 37例PBC的临床资料及其中 13例肝穿刺病理资料 :抗线粒体抗体(AM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M2 亚型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① 37例患者 ,发病年龄 (5 0±10 )岁。②症状 :乏力 2 0例 (5 4 1% ) ,瘙痒 10例 (2 7 0 % ) ,腹痛 8例 (2 1 6 % ) ,肝性脑病 1例(2 7% ) ;体征 :肝大 2 6例 (70 3% ) ,脾大 2 0例 (5 4 1% ) ,黄疸 16例 (43 2 % ) ,腹水 4例 (10 8% ) ,门脉高压症 7例 (18 9% )。③实验室检查 :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 37例 (10 0 0 % ) ,(45 0± 32 2 )U/L ;总胆红素升高 31例 (83 8% ) ,(12 6± 14) μmol/L ;丙氨酸转氨酶升高 32例 (86 5 % ) ,(71± 17)U/L ;IgM升高 32例 (86 5 % ) ;ANA阳性 10例 (2 7 0 % ) ;抗SSA和 /或抗SSB抗体阳性 5例(13 5 % )。④合并干燥综合征 (SS) :符合哥本哈根标准 17例 (45 9% ) ,符合董怡标准 10例(2 7 0 % )。⑤肝穿刺病理 :取材满意 9例中 ,胆管炎 9例 ,肝细胞点状及碎片状坏死 1例 ,纤维化 8例。⑥治疗反应 :单纯皮质激素和 /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2 6例 ,有效 10例 ,无效 16例 ,有效组IgG升高及合并SS例数均显著高于无效组 (P分别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性肝硬化 抗体 抗线粒体 干燥综合征 pbc
原文传递
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福奎 贾继东 +6 位作者 钱林学 王宇 崔焱 欧晓娟 尹珊珊 马红 王宝恩 《肝脏》 2002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 )的最重要特征为血清抗线粒体抗体 (AMA )阳性 ,但少数PBC病例AMA阴性。本文分析AMA阴性PBC患者的临床、生化和免疫学特性。方法 对 1991年 1月~ 2 0 0 2年 7月期间临床 /病理诊断PBC的 70例患者进行... 目的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 )的最重要特征为血清抗线粒体抗体 (AMA )阳性 ,但少数PBC病例AMA阴性。本文分析AMA阴性PBC患者的临床、生化和免疫学特性。方法 对 1991年 1月~ 2 0 0 2年 7月期间临床 /病理诊断PBC的 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分析比较AMA阴性和AMA阳性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学等特征。结果 确诊PBC时 ,11例患者血清AMA/AMA M2 阴性 ,AMA阴性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显著低于AMA阳性患者 ,分别为 (2 85 1± 14 18)mg/L和 (63 61± 492 8)mg/L ,P =0 .0 3 3 ,血清抗核抗体和 (或 )抗平滑肌抗体阳性率高于AMA阳性患者 (分别为 81.8%和 40 .7% ,P =0 .0 3 1) ,在年龄、性别比例、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组织学表现和病理分期等各方面和AMA阳性患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MA阴性PBC患者除血清免疫球蛋白M较低及抗核抗体和 (或 )抗平滑肌抗体阳性率较高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临床特征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线性体抗体 抗核抗体 免疫球蛋白M pbc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吉耀 蒋炜 +2 位作者 高虹 贺伯明 刘文滨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以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 方法对3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中20例肝穿刺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女性35例,确诊时平均年龄为 50...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以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 方法对3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中20例肝穿刺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女性35例,确诊时平均年龄为 50.4±8.9岁,常见临床表现多为黄疸(70.3%)、乏力(70.3%)、瘙痒(56.8%).所有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碱性磷酸酶均有显著升高(中位值分别为467.50U/L和424.00U/L).94.6%(35/37)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86.5% (32/37) 患者血清胆固醇、86.5%(32/37)患者血清IgM有明显升高.91.9%(34/37)患者血清线粒体抗体和(或)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阳性.2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穿刺病理主要表现为:纤维化85%(17/20)、小叶间胆管损伤65%(13/20)、单核细胞炎症65%(13/20)、碎屑样坏死50%(10/20)、胆色素聚集45%(9/20).应用非参数检验分析示GGT升高与病理分期(Z=-3.099,P=0.002)及小叶间胆管损伤程度相关(Z=2.655,P=0.01). 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年女性多见,临床工作中需综合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情况及时准确诊断.而GGT可部分反映PBC的组织学改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病理学 抗线粒体抗体 Γ-谷氨酰转肽酶 诊断 pbc
原文传递
人源M2三联体靶抗原检测抗体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被引量:22
8
作者 姜小华 仲人前 +2 位作者 屠小卿 李雯雯 孔宪涛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 探讨用人源 M2三联体靶抗原检测 M2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病患者,自身免疫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线粒体抗体。以人源M2三联体靶抗原建立的ELISA法与以猪心肌纯化组分作为抗... 目的 探讨用人源 M2三联体靶抗原检测 M2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病患者,自身免疫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线粒体抗体。以人源M2三联体靶抗原建立的ELISA法与以猪心肌纯化组分作为抗原的免疫印迹法商业试剂盒检测M2抗体。结果2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均检出M2抗体,28例不明原因肝病6例M2抗体阳性。ELIS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经典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商业试剂盒。结论 以人源M2三联体靶抗原建立的ELISA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提供了简便、快速而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M2三联体靶抗原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抗体 诊断 pbc ELISA法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6
9
作者 曾珍 韩玉坤 +1 位作者 张晓峰 耿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29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国际评分标准,诊断AIH/PBC重叠综合征,并将其生物化学、自身抗体、肝穿刺结果与单纯的AIH、PB... 目的 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29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国际评分标准,诊断AIH/PBC重叠综合征,并将其生物化学、自身抗体、肝穿刺结果与单纯的AIH、PBC患者病例资料比较。 结果 129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35例为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占27.1%,以女性患者为主,男女比例为1:10,平均年龄(50.79±11.27)岁,其实验室检查具有AIH患者的特点,如:氨基转移酶、γ 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的明显升高,同时也具有PBC的特点,如:碱性磷酸酶、免疫球蛋白M的显著增高,自身抗体检测可见抗核抗体(74.3%)、抗线粒体抗体(68.6%)、M2抗体(45.7%)阳性;肝穿刺结果有界面坏死、浆细胞浸润及胆管不同程度的损害。 结论 AIH/PBC重叠综合征为独立于AIH、PBC存在的疾病,有必要对此及早诊断,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综合征 AIH pbc 患者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临床特点 评分标准 结论 国际
原文传递
直流微电网储能系统的无源-滑模复合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季宇 苏剑 +3 位作者 丁保迪 孙树敏 郑雪梅 孙圣欣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70,共8页
针对多能互补的直流微电网光储系统中的光伏电池的随机性、不确定性问题,通过无源控制(Passivity Based Control,PBC)方法与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结合构成PBC-SMC控制的复合控制器,在此基础上设计储能变换器,提出电流内... 针对多能互补的直流微电网光储系统中的光伏电池的随机性、不确定性问题,通过无源控制(Passivity Based Control,PBC)方法与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结合构成PBC-SMC控制的复合控制器,在此基础上设计储能变换器,提出电流内环采用PBC控制方案使得系统满足能量耗散定律自动收敛,为补偿电流精度电压外环采用SMC控制的双闭环控制方案。通过光照突变、负载突变以及二者同时突变的情况下仿真对比了PBC控制器和PBC-SMC控制器的性能,验证PBC-SMC复合控制的有效性,确保光伏—储能直流微电网系统具有优良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提升了微网持续供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DC-DC变换器 EL模型 无源控制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移植的时机和预后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成伟 《肝脏》 2002年第3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肝移植 预后 pbc 手术时机
下载PDF
人源M2抗原检测M2抗体诊断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被引量:14
12
作者 姜小华 仲人前 +2 位作者 安峰 胡寅 孔宪涛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分析抗线粒体抗体 (AMA)阴性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患者与AMA阳性PBC患者在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指标等方面的差异 ;对比用克隆表达的人源M2抗原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测定M2抗体 ,与经典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M... 目的 分析抗线粒体抗体 (AMA)阴性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患者与AMA阳性PBC患者在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指标等方面的差异 ;对比用克隆表达的人源M2抗原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测定M2抗体 ,与经典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MA的敏感性高低。方法 测定 6 3例PBC患者外周血中的AMA与M2抗体。结果 AMA在 6 3例PBC患者中的阳性率为81% ,而M2抗体为 10 0 % ;AMA阴性的PBC患者抗核抗体 (ANA)、抗平滑肌抗体 (ASMA)的阳性率高于AMA阳性的PBC患者 ,但在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诊断标准上差异并无显著性。结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M2抗体的敏感性高于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M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抗体 诊断 抗线粒体抗体 阴性 原发性胆汁性肝胆化 自身抗体 诊断 pbc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原文传递
2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姚定康 谢渭芬 汪磊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4-346,共3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提高对PBC的认识。方法 分析22例PBC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22例PBC中女性20例,发病平均年龄51岁,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乏力、纳差、腹痛,主要...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提高对PBC的认识。方法 分析22例PBC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22例PBC中女性20例,发病平均年龄51岁,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乏力、纳差、腹痛,主要体征包括黄疸、肝大、脾大、腹水,实验室检查以ALP、高GGT、高胆红素血症、高球蛋白血症、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及抗核抗体(ANA)等,多数患者血ALT、AST升高,所有患者血清AST高于ALT。出现症状至临床确诊时间为2月~5年,平均8个月。治疗采用以熊去氧胆酸(UCDA)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3个月后ALP及TBil下降达50%以上者有12例,72.7%症状改善,死亡2例。结论PBC以中年女性多见,以肝脾肿大、黄疸、瘙痒、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肝功能异常以胆汁淤积为主,伴有高球蛋白血症及自身抗体;UCDA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部分肝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临床分析 抗线粒体抗体 pbc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治疗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海英 邓安梅 +6 位作者 张建 周晔 姚定康 沈芳 屠小卿 范列英 仲人前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人群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A、B)、Ⅱ类(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同时评估易感基因是否与一些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存在联系。方法利用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SSP-PCR)对65例确诊的PBC患者和431名...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人群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A、B)、Ⅱ类(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同时评估易感基因是否与一些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存在联系。方法利用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SSP-PCR)对65例确诊的PBC患者和431名健康人进行HLA—A、B和DRB1 等位基因以及有关基因亚型分析。结果PBC患者DRB1*07的频率增高到29.2%,与正常人13.9%的频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0.05,OR=2.55,95%CI:1.4~4.6);所有DRB1*07阳性患者经亚型分析均为DRB1*0701。未发现DRB1*08与PBC有关联性。Ⅰ类抗原中以A*2在PBC患者组的频率最高(53.8%),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其余HLA-A、B和DRB1的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人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RB1*0701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在一些临床、实验室指标上差异并不明显。结论PBC与HLA-DRB1*0701基因相关,与南美、北美、北欧、日本等其他国家PBC患者的易感基因明显不同;HLA-DRβ1第78位上的缬氨酸残基可能与PBC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分析 肝硬化患者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DRB1*07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DRB1等位基因 HLA-DRβ1 基因亚型分析 等位基因频率 易感基因 阳性患者 pbc 实验室特征 实验室指标 统计学 0.05 Ⅰ类抗原
原文传递
PBC教学和临床路径教学在急诊护理本科实习带教的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玉英 李小悦 +2 位作者 徐宝灵 杨阳 盘秀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在急诊护理本科实习生带教过程中采用PBC教学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对教学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6级和2017级护理本科生共9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名,两组学生均采用相同的教材,授课时间均为2学时,教师为同组师... 目的探讨在急诊护理本科实习生带教过程中采用PBC教学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对教学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6级和2017级护理本科生共9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名,两组学生均采用相同的教材,授课时间均为2学时,教师为同组师资人员。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结合PBC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试,考试内容为理论考试及综合能力测试,观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及教学方法评价。结果观察组摸底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及综合能力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及教学方法评价良好人数分别为31名(64.58%)、24名(50.00%)、34名(70.83%),观察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及教学方法评价良好人数分别为40名(83.33%)、38名(79.17%)、44名(91.67%),观察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及教学方法评价良好人数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本科实习生带教过程中,采用PBC教学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能有效的提高实习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成绩,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本科实习 教学方法 pbc 临床路径教学 综合能力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抗线粒体抗体M_2亚型检测方法和临床评估 被引量:12
16
作者 姚展蔚 姚光弼 《肝脏》 2002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 研究抗线粒体抗体 (AMA)M2 亚型检测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人血清中M2 抗体含量。共检测正常人 2 0名 ,PBC患者 3 7例 ,其他肝病患者 5 0例。结果 ELISA法检测M2 抗... 目的 研究抗线粒体抗体 (AMA)M2 亚型检测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人血清中M2 抗体含量。共检测正常人 2 0名 ,PBC患者 3 7例 ,其他肝病患者 5 0例。结果 ELISA法检测M2 抗体重复性好 ,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3 7例PBC患者中有 3 6例阳性 (>5U/ml) ,只有 1例阴性。而其它肝胆系患者 5 0例 ,3例为假阳性。灵敏度为 97.3 % ,特异性为 94.0 %。正常人均为阴性。PBC患者M2 抗体滴度为 (73 .66± 5 5 .93 )U/ml,较正常人 (1.60± 1.13 )U /ml显著升高 (P <0 .0 1) ,其他肝胆系患者M2 抗体滴度 (2 .90±3 .16)U/ml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别 (P >0 .0 5 )。结论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pbc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朱刚剑 陈嵩 +1 位作者 毛青 王宇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重叠综合征(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肝组织病理学特征。 方法 采用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新修订的描述性诊断标准和计分系统,从68例PBC患者中筛选出9例PBC/AIH重叠...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重叠综合征(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肝组织病理学特征。 方法 采用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新修订的描述性诊断标准和计分系统,从68例PBC患者中筛选出9例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分析比较PBC/AIH重叠综合征和单纯PHC患者的临床表现、肝组织病理学特征。 结果 68例PBC患者中,PBC/AIH重叠综合征9例,单纯PBC 59例,分别占13.2%和86.8%,PBC/AIH重叠综合征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抗平滑肌抗体和(或)抗核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PBC;PBC/AIH重叠综合征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单纯PBC;PBC/AIH重叠综合征兼有PBC和AIH的双重组织学特点,显示界面炎和碎屑样坏死,肝组织免疫荧光检测显示肝细胞膜、汇管区有免疫球蛋白G沉着。 结论 PBC/AIH重叠综合征表现出A·IH和PBC双重特征,不同于单纯的PBC,两者的临床表现、免疫学及肝组织病理学特征上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综合征 pbc AIH 自身免疫性肝炎 患者 肝组织病理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小组 特征 结论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文革 孙永涛 邹爱民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存在状况及意义。方法 选未经特殊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 2 5例 ,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 2 0例作为对照组。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L_2、IFN_... 目的 探讨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存在状况及意义。方法 选未经特殊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 2 5例 ,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 2 0例作为对照组。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L_2、IFN_γ、IL_4、IL_10、TNF_α水平。以S_P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PBC患者CD+ 4 T细胞升高 ,CD+ 8T细胞下降 ,CD+ 4 /CD+ 8比值上升 (P <0 0 1)。PBC组IL_2、IFN_γ、TNF_α明显升高 (P <0 0 1) ,IL_10轻度上升 (P <0 0 5 ) ,IL_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PBC外周血CD+ 4 T细胞和Th1细胞因子占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c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对照组 亚群 细胞因子 CD4^+T细胞 外周血T细胞 水平 IL-10 中国人
下载PDF
苯扎贝特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曲波 彭桉平 +5 位作者 黎翠翠 赵蓉 卢欣沂 何敏 周丽敏 吴炜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88-1392,共5页
目的:观察苯扎贝特(Bezafibrate,BF)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探讨其免疫抑制作用机理,为BF治疗PBC的作用靶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PBC患者的PBMCs,磁珠分选CD... 目的:观察苯扎贝特(Bezafibrate,BF)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探讨其免疫抑制作用机理,为BF治疗PBC的作用靶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PBC患者的PBMCs,磁珠分选CD4+T细胞,加入anti-CD3、anti-CD28及不同浓度的BF,以流式细胞方法和ELISA分析BF对CD4+T细胞活化、增殖及Th1/Th17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结果:(1)BF能抑制PBC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活化;(2)BF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BC外周血CD4+T细胞增殖(P<0.05);(3)BF也能够抑制PBC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产生IFN-γ和IL-17(P<0.05)。结论:BF可通过抑制CD4+T细胞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pbc CD4+T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30例诊断和治疗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邱德凯 李新民 马雄 《胃肠病学》 2004年第6期340-343,共4页
背景: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等。这组疾病的临床表现、生化、免疫和组织学变化常常交叉重叠,使得临床鉴别相当困难。目的:探讨PBC鄄AIH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 背景: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等。这组疾病的临床表现、生化、免疫和组织学变化常常交叉重叠,使得临床鉴别相当困难。目的:探讨PBC鄄AIH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从164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选取PBC鄄AIH重叠综合征、AIH和PBC患者各30例进行配比,重点对PBC鄄AIH重叠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应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PBC鄄AIH重叠综合征患者占本组自身免疫性肝病病例的18%,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体征的发生率亦无差异。PBC鄄AIH组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显著高于AIH和PBC组;碱性磷酸酶(ALP)和γ鄄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显著高于AIH组,但低于PBC组(P<0.05或P<0.01)。经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后,AIH组的上述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PBC鄄AIH组的胆红素、AST和ALT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但改善时间慢于AIH组(P<0.05或P<0.01)。结论:在本组病例中,PBC鄄AIH重叠综合征并不少见,其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生化、免疫指标和组织学变化,联合应用皮质激素、硫唑嘌呤和熊去氧胆酸(UDCA)并维持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H pbc 重叠综合征 患者 诊断和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水平 结论 情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