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葡菌的抗菌后效应及抗菌后亚抑菌浓度效应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涤洁 陈杖榴 冯淇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6-278,共3页
报告了抗菌后效应 (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抗菌后亚抑菌浓度效应 (postantibiotic sub- MIC effect,PASME)、亚抑菌浓度效应 (sub- MIC effect,SME)研究的方法学和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对金葡菌抗菌后效应及抗菌后亚抑菌浓度效应... 报告了抗菌后效应 (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抗菌后亚抑菌浓度效应 (postantibiotic sub- MIC effect,PASME)、亚抑菌浓度效应 (sub- MIC effect,SME)研究的方法学和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对金葡菌抗菌后效应及抗菌后亚抑菌浓度效应的研究结果。试验表明 :2、4MIC的恩诺沙星对金葡菌的 PAE为 1.0 3、1.5 0 h,1/2、1、2、4MIC的环丙沙星的 PAE为 0 .5 1、0 .88、1.47、1.92 h;1/8、1/4、1/2 MIC的恩诺沙星对经 4MIC药物诱导 1h的金葡菌可产生0 .38、1.15、>12 .31h的 PASME,1/8、1/4、1/2 MIC的环丙沙星的 PASME为 2 .6 9、>10 .17、>13.17h;1/8、1/4、1/2 MIC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葡菌产生的 SME分别为 0 .40、0 .91、>9.44 h和 0 .42、1.14、>9.0 2 h。上述结果说明 ,PAE、PASME和 SME的大小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 金黄色 葡萄球菌 抗菌效应 亚抑菌浓度 浓度效应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守钗 刘小康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8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近年来,国内外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后效应进行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抗生素后效应已经成为评价新抗生素药效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之一,并为临床设计更加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抗生素后效应的概念、产生... 目的:近年来,国内外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后效应进行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抗生素后效应已经成为评价新抗生素药效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之一,并为临床设计更加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抗生素后效应的概念、产生机制、特点及对临床用药的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PAE pasme PLIE
下载PDF
头孢曲松/他唑巴坦对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后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守钗 张玲玲 +2 位作者 陈苏婉 吴海燕 刘小康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1-1074,共4页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他唑巴坦复方(CRO/TAZ)对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MIC)、抗生素后效应(PAE)、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效应(PLIE)和抗生素亚抑菌浓度后效应(PASME)。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CRO/TAZ和CRO对产4种酶型β...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他唑巴坦复方(CRO/TAZ)对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MIC)、抗生素后效应(PAE)、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效应(PLIE)和抗生素亚抑菌浓度后效应(PASME)。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CRO/TAZ和CRO对产4种酶型β-内酰胺酶E.coli菌株的MIC;以微量接种菌落计数法测定菌落形成单位(CFU),绘制细菌生长曲线,并计算PAE、PLIE和PASME。结果CRO/TAZ复方对产β-内酰胺酶菌株的MIC较CRO单方降低都在8倍以上;无论CRO单方还是CRO/TAZ复方均无长的PAE(-0.59~0.85 h);PLIE和PASME随着菌株β-内酰胺酶酶型的不同而不同,相同酶型的菌株PLIE和PASME很接近;PLIE(0.62~3.22 h)和大多数PASME(0.12~5.61 h)都较其PAE长,而且对CRO单方MIC较小的菌株,其PAE、PLIE和PASME较长。结论PLIE和PASME的长短可能与β-内酰胺酶酶型有关。对于有较长PLIE和PASME的菌株,在制定临床给药方案时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PAE、PLIE和PASME理论为研究抗菌药物药效学和设计合理给药方案、优化给药模式提供重要参考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他唑巴坦 大肠埃希菌 PAE PLIE pasme
下载PDF
抗菌药的PK/PD理论与抗菌药的药效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童明庆 《药品评价》 CAS 2004年第1期55-59,共5页
关键词 抗菌药物 pasme β-内酰胺类 药效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 药物动力学 PAE 抗生素后效应 PD 药效研究
下载PDF
环丙沙星静脉滴注加口服治疗尿路感染疗效观察
5
作者 胡嘉坤 张晓曼 +2 位作者 柴秀珍 王华 李拥兰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4期47-48,52,共3页
目的依据 PASME 理论设计环丙沙星的给药方案,经临床验证其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费用指标。方法 4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治疗组20例,每天上午静脉滴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0.2g(100ml),12~14h 后口服盐酸环丙沙星片0.25g;对照... 目的依据 PASME 理论设计环丙沙星的给药方案,经临床验证其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费用指标。方法 4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治疗组20例,每天上午静脉滴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0.2g(100ml),12~14h 后口服盐酸环丙沙星片0.25g;对照组20例,静脉滴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0.2g(100ml),bid,疗程均为3~14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痊愈率分别为85%(17/20)与90%(18/20),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细菌清除率均为9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虽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每日减少一次输液使注射部位静脉刺激症状发生次数减少50%,同时也使不溶性微粒进入体内的机会减少50%,热原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减少50%;治疗组亦节省治疗费用37%。结论静脉滴注加口服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经济且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滴注 疗效观察 尿路感染 口服治疗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 不良反应发生率 口服盐酸环丙沙星片 细菌清除率 P〉0.05 给药方案 显著性差异 不溶性微粒 治疗组 理论设计 临床验证 费用指标 感染患者 总有效率 症状发生 静脉刺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