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大外来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18
1
作者 杨忠岐 张永安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471,F0004,共8页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重大外来入侵害虫,对我国林业和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危害,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白蛾传入北京,严重威胁着我国“绿色奥运”的顺利举办和首都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安全。根据美国白蛾多发生在居民区、乡镇和城市...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重大外来入侵害虫,对我国林业和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危害,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白蛾传入北京,严重威胁着我国“绿色奥运”的顺利举办和首都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安全。根据美国白蛾多发生在居民区、乡镇和城市的特点,作者开展对环境安全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汲取前苏联等国家从美国白蛾的原产地引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没有成功的经验和教训,立足调查和寻找我国本土天敌。经过21年的努力,发现和筛选出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新属新种)这种寄生美国白蛾的特优天敌;研究这种小蜂的行为学、生态学、生物学、解剖学及人工大量繁殖、放蜂防治技术;筛选出人工大量繁殖小蜂的替代寄主,解决小蜂的大量繁殖的瓶颈问题;通过放蜂防治试验,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筛选出防治美国白蛾的高毒力HcNPV病毒毒株,研制出美国白蛾人工饲料,利用人工饲料大量饲养美国白蛾幼虫,然后接种扩增病毒,成功解决HcNPV病毒大量扩增生产和常年生产的技术难题,做到病毒的规模化生产和常年生产,保证大面积生产防治的需要和病毒质量。研究出利用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综合应用的防治模式:在美国白蛾幼虫期喷洒HcNPV病毒,蛹期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达到既控制当代美国白蛾的危害,又有效抑制其下代的种群数量,取得长期的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上海市、大连市、烟台市和青岛市利用该项技术已经完全控制美国白蛾,特别是上海市利用本项生物防治技术防治后,已经连续6年没有再发现美国白蛾。由于该项生物防治技术利用的是自然界原有的控制害虫的生态因子,因而对环境安全,做到既消灭害虫,又保证生态环境和人畜的安全,也保护生物多样性。该项研究成果也为北京采用“绿色”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美国白蛾提供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生物防治 白蛾周氏啮小蜂 核型多角体病毒 人工繁殖 持续控制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的天敌资源及其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94
2
作者 唐璞 王知知 +4 位作者 吴琼 刘银泉 时敏 黄健华 陈学新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0-381,共12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FAW)是一种能取食80多种作物、成虫每晚能迁飞100多公里的多食性、迁飞性害虫,自从2018年底入侵我国以来,在我国快速向北扩散,到目前已经在我国18省市区发生,将严重影响我国玉米等粮食安全和...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FAW)是一种能取食80多种作物、成虫每晚能迁飞100多公里的多食性、迁飞性害虫,自从2018年底入侵我国以来,在我国快速向北扩散,到目前已经在我国18省市区发生,将严重影响我国玉米等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及时研发应急防控技术和今后的可持续控制技术已迫在眉睫。根据草地贪夜蛾在美洲原产地的生物学特性及在非洲的控制实践,我们总结了草地贪夜蛾的天敌昆虫(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虫)和昆虫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和线虫)种类、主要天敌类群的生物学、天敌昆虫的大量繁殖、昆虫病原微生物的规模化生产、淹没释放应用、生态调控及生物防治的情况,并讨论了我国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的可行性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入侵害虫 迁飞害虫 生物防治 天敌昆虫 寄生性昆虫 捕食性昆虫 昆虫病原微生物 病毒 细菌 真菌 线虫 大量繁殖 淹没释放 生态调控
原文传递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研究 被引量:74
3
作者 姚万军 杨忠岐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27-134,共8页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我国重大的森林害虫,对我国造林绿化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由于其为蛀干害虫,隐蔽性生活,难以防治。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是控制天牛的重要措施,作者研究探讨了利用管氏肿腿蜂Scl...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我国重大的森林害虫,对我国造林绿化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由于其为蛀干害虫,隐蔽性生活,难以防治。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是控制天牛的重要措施,作者研究探讨了利用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测定了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1~3龄幼虫的室内控制作用,研究了林间防治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在室内试验条件下,管氏肿腿蜂由于是抑性外寄生性,其产卵之前的刺蛰可造成天牛幼虫直接死亡,对1、2、3龄幼虫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100%、92.10%和87.29%;可寄生3龄天牛幼虫。在管氏肿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小幼虫的林间试验中,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小幼虫的致死率为27.79%-37.87%,平均为32.51%,放蜂比例以蜂虫比8-10:1的寄生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管氏肿腿蜂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杨树云斑天牛的研究 被引量:65
4
作者 李建庆 杨忠岐 +3 位作者 张雅林 梅增霞 张玉荣 王小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4-100,共7页
在湖南和湖北省选取9个云斑天牛危害的杨树林作为试验林,释放云斑天牛的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开展生物防治云斑天牛试验。通过调查天敌释放前后被害株数和株虫口数2个指标对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间释放这种寄... 在湖南和湖北省选取9个云斑天牛危害的杨树林作为试验林,释放云斑天牛的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开展生物防治云斑天牛试验。通过调查天敌释放前后被害株数和株虫口数2个指标对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间释放这种寄生性天敌的卵和成虫均对云斑天牛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3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83.27%;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4.33%;在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6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84.23%;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5.65%。通过对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当年和第2年调查的防治结果进行比较,表明释放天敌成虫的防治效果略好于释放卵的林分,但二者差异不显著。由于人工繁殖花绒寄甲成虫的成本远高于卵,因此,在生产中大面积防治云斑天牛时,采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方法比较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斑天牛 寄生性天敌 花绒寄甲 林间防治效果 杨树
下载PDF
天敌昆虫控害机制与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60
5
作者 陈学新 任顺祥 +3 位作者 张帆 彩万志 曾凡荣 张文庆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8,共10页
天敌昆虫是自然生态系统内抑制害虫种群的重要因子,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农业害虫是安全有效的害虫控制策略,也是未来害虫管理发展的方向。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害虫治理要从"被动应急控制"转变为内部助增的... 天敌昆虫是自然生态系统内抑制害虫种群的重要因子,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农业害虫是安全有效的害虫控制策略,也是未来害虫管理发展的方向。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害虫治理要从"被动应急控制"转变为内部助增的"主动促进自然调控"的新理念,创新多种天敌昆虫协同控制多种害虫的"网式协同调控"新途径,建立一个自我维持并可有效降低害虫种群水平的农业生态系统。未来的研究应针对"天敌昆虫调控害虫的内在机制"与"天敌昆虫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持续发挥作用的生态学基础"等关键科学问题,从基因、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不同层次,重点开展:1)天敌昆虫寄生和捕食害虫的行为与适应机制;2)天敌昆虫大量繁育的营养与生殖生理基础;3)寄生性天敌昆虫与寄主互作的免疫机制;4)天敌昆虫协同控害的生态学机制;5)天敌昆虫可持续利用的生物防治新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敌昆虫 寄生性天敌 捕食性天敌 大量繁育 免疫抑制 发育调控 协同控害 可持续利用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危害白蜡的云斑天牛 被引量:46
6
作者 杨忠岐 李建庆 +3 位作者 梅增霞 王小艺 景志高 孟向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8-84,共7页
在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山东省东营市和滨州市,选取8个受害严重的白蜡林作为试验样地,在云斑天牛幼虫期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然后调查和统计天敌释放前后白蜡树的被害株率、天牛的株虫口数,计算出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在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山东省东营市和滨州市,选取8个受害严重的白蜡林作为试验样地,在云斑天牛幼虫期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然后调查和统计天敌释放前后白蜡树的被害株率、天牛的株虫口数,计算出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对云斑天牛均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5个试验林中,释放后第2年的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73.16%,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2.36%;在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3个试验林中,释放后第2年的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77.20%,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9.68%。对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表明,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防治效果略高于释放卵的林分,但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在云斑天牛生物防治中,释放花绒寄甲2种虫态的天敌均不失为有效和良好的技术,而卵的成本低,值得在生产防治中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白蜡 云斑天牛 生物防治 寄生性天敌 花绒寄甲
下载PDF
杭州郊区小菜蛾寄生昆虫调查 被引量:38
7
作者 汪信庚 刘树生 +1 位作者 何俊华 郭世俭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26,共7页
1989~1996年,在杭州郊区调查了十字花科蔬菜上小菜蛾的寄生昆虫天敌种类和被寄生率。共发现6种原寄生天敌,即赤眼蜂Trichogramma sp.、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菜蛾啮小蜂Oomyzus sokolowskii、... 1989~1996年,在杭州郊区调查了十字花科蔬菜上小菜蛾的寄生昆虫天敌种类和被寄生率。共发现6种原寄生天敌,即赤眼蜂Trichogramma sp.、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菜蛾啮小蜂Oomyzus sokolowskii、螟蛉埃姬蜂Itoplectis naranyae、无脊大腿小蜂Brachymeria excavinata,以及7种菜蛾绒茧蜂的重寄生蜂。卵期的寄生率较低,幼虫和蛹期的寄生率较高,每年6~7月和10~11月是两个发生高峰,高峰期的寄生率一般在20%~60%,最高时达到80%以上。菜蛾绒茧蜂、菜蛾啮小蜂和颈双缘姬蜂是3种主要天敌。在田间,菜蛾绒茧蜂终年可见;菜蛾啮小蜂活动期为5~10月,10~11月开始陆续以预蛹在寄主体内进入休眠越冬,翌年4~5月间才羽化出蜂;而颈双缘姬蜂每年只在5~7月有较高的寄生率,其它季节较少见。调查时发现,萝卜地和芥菜地的寄生率通常比甘蓝地和小白菜地的高,而且同期两种菜蛾幼虫期寄生蜂即菜蛾绒茧蜂和菜蛾啮小蜂的寄生率,当其中一种较高时,另一种相对较低,表明两寄生蜂之间可能有一定的竞争排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寄生昆虫种类 寄生率
原文传递
白蛾周氏啮小蜂转主寄主的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苏智 杨忠岐 +1 位作者 魏建荣 王小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为了了解其在释放利用后能否保持高的种群数量 ,达到对美国白蛾的持续控制效果 ,研究了这种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通过调查 ,明确了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种类 ,并研究了这些寄主...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为了了解其在释放利用后能否保持高的种群数量 ,达到对美国白蛾的持续控制效果 ,研究了这种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通过调查 ,明确了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种类 ,并研究了这些寄主的年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 ,以及白蛾周氏啮小蜂在这些寄主中的寄生率和出蜂量、雌雄性比等。结果表明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主有 7种 :美国白蛾 ,大袋蛾 ,柳毒蛾 ,榆毒蛾 ,国槐尺蛾 ,杨扇舟蛾和桃剑纹夜蛾。白蛾周氏啮小蜂年发生 7代 ,而美国白蛾年发生 2代 (部分年份可发生 3代 ) ,小蜂除寄生这 2代(或 3代 )美国白蛾蛹外 ,其余各代在这些转主寄主蛹中寄生。这些转主寄主的蛹期和美国白蛾的蛹期在 1a的生长发育期中相互衔接 ,小蜂可转移寄生在这些寄主上 ,从而能够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 ,达到对美国白蛾的持续控制。对各地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柳毒蛾和美国白蛾上的寄生情况比较分析 ,发现该小蜂在不同地点的寄生情况差异不显著 ,说明这种小蜂的分布比较广泛 ,种群数量比较稳定。研究还表明 ,绿化树木的多样性可以增加转主寄主的种类和数量 ,从而能够使小蜂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转主寄主 美国白蛾 寄生性天敌 生物防治 森林害虫
下载PDF
扶桑绵粉蚧寄生蜂优势种Aenasiusbam bawalei Hayat记述 被引量:34
9
作者 陈华燕 曹润欣 许再福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0-282,共3页
记述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寄生蜂1中国新记录种:Aenasiusbam bawalei Hayat,2009,分布于广东、海南省;提供了种的形态特征描述和特征图。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班氏跳小蜂 寄生蜂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0
作者 时敏 唐璞 +2 位作者 王知知 黄健华 陈学新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1-548,共58页
寄生蜂是一类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繁多、习性复杂,在害虫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产卵时,寄生蜂携带的毒液、多DNA病毒等寄生因子就会随之进入寄主体内,发挥调控寄主生长、发育、免疫、代谢、行为的作用,从... 寄生蜂是一类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繁多、习性复杂,在害虫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产卵时,寄生蜂携带的毒液、多DNA病毒等寄生因子就会随之进入寄主体内,发挥调控寄主生长、发育、免疫、代谢、行为的作用,从而保障了寄生蜂后代的发育。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寄生蜂的系统分类、资源普查、生物学、生态学、寄主调控、人工繁殖、释放应用、田间保护和助增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概述和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寄生蜂 资源多样性 寄生因子 寄主互作 人工繁殖 释放应用
原文传递
我国主要农作物蚜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34
11
作者 潘明真 张毅 +2 位作者 曹贺贺 王杏杏 刘同先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6-172,共27页
蚜虫是农业生产上的重大害虫,不仅通过取食韧皮部直接为害植物,还会传播很多植物病毒病,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目前防治蚜虫仍以化学农药为主,然而生物防治作为绿色环保、可持续的防治策略在这几十年中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该文对我... 蚜虫是农业生产上的重大害虫,不仅通过取食韧皮部直接为害植物,还会传播很多植物病毒病,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目前防治蚜虫仍以化学农药为主,然而生物防治作为绿色环保、可持续的防治策略在这几十年中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该文对我国近60年关于主要农作物蚜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包括主要农作物蚜虫的天敌资源(主要寄生性天敌196种,主要捕食性天敌16种,主要病原微生物6种)、蚜虫主要天敌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人工扩繁及应用技术及植物抗蚜机制和抗蚜种质资源挖掘,并对目前蚜虫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蚜虫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蜂 捕食性天敌 蚜虫病原菌 抗蚜品种
原文传递
苹果小吉丁虫综合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2
作者 崔晓宁 刘德广 刘爱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3,共8页
苹果小吉丁虫是果树蛀干害虫,属于国内检疫对象和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近20年来,在被誉为野生经济林种质资源基因库的新疆天山野果林发生特别严重,特别是对建群树种—新疆野苹果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苹果小吉丁虫在新疆野果林扩散速度... 苹果小吉丁虫是果树蛀干害虫,属于国内检疫对象和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近20年来,在被誉为野生经济林种质资源基因库的新疆天山野果林发生特别严重,特别是对建群树种—新疆野苹果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苹果小吉丁虫在新疆野果林扩散速度快,主要以幼虫钻蛀树干为害,幼虫期时间长。防治手段以幼虫期虫疤涂抹药剂、打孔注药和成虫期喷雾防治为主,防治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证明乌黑刻柄茧蜂、白蜡吉丁肿腿蜂、球腹蒲螨对苹果小吉丁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建立以寄生性天敌繁育和释放、寄主植物次生代谢物利用、害虫信息素干扰和害虫诱捕的综合防控体系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小吉丁虫 蛀干害虫 寄生性天敌 生物防治 综合防控
下载PDF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及其对寄生蜂的招引作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许再福 《昆虫天敌》 CSCD 2000年第3期128-134,共7页
在植物—植食性昆虫—寄生蜂三级营养系统中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是当前害虫生物防治、化学生态学和昆虫行为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概述了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特性及其对寄生蜂的招引作用 。
关键词 寄生蜂 虫害诱导 次生物质 植物 害虫 生物防治 化学生态学 昆虫行为学 植食性昆虫 挥发性
全文增补中
我国寄生蜂调控寄主生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时敏 陈学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0-637,共18页
寄生蜂是一类重要寄生性天敌昆虫,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产卵时把自身携带的多种寄生因子(毒液、多DNA病毒等)注入寄主体内,由此调控寄主生长发育、免疫功能、营养代谢等以保证其后代在寄主体内或体上的成功发育。自20世... 寄生蜂是一类重要寄生性天敌昆虫,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产卵时把自身携带的多种寄生因子(毒液、多DNA病毒等)注入寄主体内,由此调控寄主生长发育、免疫功能、营养代谢等以保证其后代在寄主体内或体上的成功发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昆虫学家对多种寄生蜂及其寄主构成的体系开展了寄生蜂调控寄主生理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本文主要对我国昆虫学者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蜂 寄生因子 寄主昆虫 生理调控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化学信息素在寄生蜂寄主选择行为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许维岸 李照会 叶保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320-324,共5页
寄生蜂与其寄主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化学物质传递信息。本文综述了 70年代以来有关化学信息素对寄生蜂在寄主选择过程中的调节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文献资料 ,概括地介绍互利素、利它素和标识信息素的存在部位、化学成... 寄生蜂与其寄主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化学物质传递信息。本文综述了 70年代以来有关化学信息素对寄生蜂在寄主选择过程中的调节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文献资料 ,概括地介绍互利素、利它素和标识信息素的存在部位、化学成分以及在寄生蜂对寄主的寻找行为、产卵行为和产卵后行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蜂 化学信息素 寄主选择行为 产卵行为 互利素 调控作用 存在部位 研究进展 化学成分 依赖
全文增补中
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的调查及种类鉴定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竹红 黄建 +1 位作者 林庆源 王联德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记述了友恩蚜小蜂Encarsia amicula Viggianiet Ren、长缨恩蚜小蜂Encarsia citrina(Craw)和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a(日本引进)3种重要寄生性天敌的鉴别特征,简述了它们的分布和主要寄生习性.
关键词 寄生性天敌 松突圆蚧 种类鉴定 花角蚜小蜂 鉴别特征 寄生习性
下载PDF
稻田及其毗邻杂草地寄生蜂群落结构与特征 被引量:15
17
作者 徐敦明 李志胜 +1 位作者 刘雨芳 尤民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2-318,共7页
通过在稻田及其毗邻杂草地的系统调查、采集和室内标本鉴定,获知稻田中有67种寄生蜂,隶属16科;毗邻杂草地中有96种寄生蜂,隶属19科。稻田生境中的寄生蜂物种数占稻田天敌总物种数的45.89%,杂草生境中的寄生蜂物种数占杂草地大敌总物种... 通过在稻田及其毗邻杂草地的系统调查、采集和室内标本鉴定,获知稻田中有67种寄生蜂,隶属16科;毗邻杂草地中有96种寄生蜂,隶属19科。稻田生境中的寄生蜂物种数占稻田天敌总物种数的45.89%,杂草生境中的寄生蜂物种数占杂草地大敌总物种数的46.60%。对稻田及其毗邻杂草地寄生蜂群落的各种属性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杂草地寄生蜂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优势集中度指数均比稻田高,而均匀性指数值比稻田低。对杂草生境和稻田生境寄生蜂群落的优势种动态比较可知,寄生蜂优势种在水稻的不同生育期是不相同的,在稻田生境中,优势种稻虱缨小蜂(Anagrus sp.)出现在水稻生育前期和中后期,等腹黑卵蜂(Telenomus dignus)出现在水稻生育后期,稻苞虫黑卵蜂(Telenomus sp.)在水稻生育前中期及后期出现。然而在杂草地中,作为优势种,稻虱缨小蜂出现在水稻生育前期和中期,等腹黑卵蜂出现在水稻生育前中期和后期,稻苞虫黑卵蜂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有出现。两种锤角细蜂(Monelata sp.1和Acropiesta sp.2)是稻田的重要优势种,但不是杂草地的优势种;相反,稻蝽小黑卵蜂(Telenomus gifuensis)是杂草地的重要优势种,但不是稻田的优势种。由此可见,杂草地生境是稻田寄生蜂的种库之一,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重建和种群保存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杂草地 生境 寄生蜂 群落 多样性
下载PDF
桔小实蝇及其寄生蜂消长规律 被引量:17
18
作者 梁光红 武英 陈家骅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72-74,78,共4页
对福建漳州地区桔小实蝇及其主要寄生蜂的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漳州天宝地区发生期为3~11月,种群高峰为6~9月;寄生桔小实蝇的寄生蜂有4种,各自种群消长与桔小实蝇种群的消长呈跟随效应,其中切割潜蝇茧蜂占已知... 对福建漳州地区桔小实蝇及其主要寄生蜂的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漳州天宝地区发生期为3~11月,种群高峰为6~9月;寄生桔小实蝇的寄生蜂有4种,各自种群消长与桔小实蝇种群的消长呈跟随效应,其中切割潜蝇茧蜂占已知寄生蜂总量的77.6%,在田间寄生率达11.42%,发生期为5~11月,在已知寄生蜂种类中为优势寄生种群,是控制桔小实蝇的主要蜂种;桔小实蝇和切割潜蝇茧蜂对寄主水果都有明显的选择性,其种群数量关系为:番石榴≈杨桃>莲雾,表明该蜂更趋向在番石榴和杨桃上的桔小实蝇幼虫上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寄生蜂 切割潜蝇茧蜂 消长规律
下载PDF
多作稻田生态系统对稻纵卷叶螟及其天敌功能团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林胜 杨广 +1 位作者 尤民生 姚凤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4-766,共13页
为探明稻田与非稻田生境时空配置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及其天敌功能团产生的生态学效应,分别于2007和2008年的中稻期,在福建省武夷山试验基地,采用室内观察法、田间剥查法和吸虫器法,系统调查了水稻多作... 为探明稻田与非稻田生境时空配置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及其天敌功能团产生的生态学效应,分别于2007和2008年的中稻期,在福建省武夷山试验基地,采用室内观察法、田间剥查法和吸虫器法,系统调查了水稻多作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内稻纵卷叶螟种群及其寄生蜂功能团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个体数量的时序动态;同时通过陷阱诱集法,调查了多作和单作稻田生境边界地表捕食性节肢动物(蜘蛛和昆虫)个体数量的时序动态,以及多作系统中,捕食性节肢动物在稻田和非稻田生境间的迁移动态。结果表明:与辣椒、生姜、玉米和花生等镶嵌种植的稻田,其稻纵卷叶螟幼虫及其寄生蜂功能团个体数量较单一稻田差异不大,而捕食性节肢动物则明显少于单作稻田,但多作稻田边界较单作稻田边界有更多的捕食性节肢动物个体数量(2007年:多作稻田边界1984~2294个体,单作稻田边界1479个体;2008年:多作稻田边界3417~4178个体,单作稻田边界2423个体)。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多作系统中捕食性节肢动物更偏好从稻田向非稻田生境迁移,其中捕食性昆虫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单作 多作 寄生蜂 捕食性节肢动物 迁移动态
下载PDF
设施农业景观下破碎化麦田麦蚜及寄生蜂种群的最小适生面积 被引量:16
20
作者 赵紫华 贺达汉 +3 位作者 杭佳 石云 赵映书 王颖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6-214,共9页
最小适生面积(MASH)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物种能稳定存在的最小生境面积,它是种群生存力分析(PVA)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采用基于种群数量-面积关系原理的MASH模型模拟了银川平原设施农业景观下破碎化麦田麦蚜、初寄生蜂与重寄生蜂种群发... 最小适生面积(MASH)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物种能稳定存在的最小生境面积,它是种群生存力分析(PVA)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采用基于种群数量-面积关系原理的MASH模型模拟了银川平原设施农业景观下破碎化麦田麦蚜、初寄生蜂与重寄生蜂种群发生的MASH.研究表明:密度-面积、增长速度-面积关系模型间存在反比例函数关系,不同物种存在的函数关系明显不同,尤其在不同营养级别的物种间,其函数关系差异更为明显.根据密度-面积关系,利用多项式回归模型计算了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燕麦蚜茧蜂、烟蚜茧蜂与蚜虫宽缘金小蜂的MASH,其营养级间的MASH差异显著.不同物种的MASH与营养级高低、体型大小、生境质量等有关.初寄生蜂最高的寄生率出现在800~1000m2,可作为利用初寄生蜂自然控制麦蚜的依据,而不同营养级物种MASH差异可用于害虫的种群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适生面积(MASH) 种群生存力分析(PVA) 初寄生蜂 重寄生蜂 保护性生物防治(CB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