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8
1
作者 朱蕾 戎卫海 +1 位作者 钮善福 蔡映云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 研究经面罩机械通气(FMMV)对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34例肺水肿患者,分为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给予FMMV,观察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FMMV后... 目的 研究经面罩机械通气(FMMV)对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34例肺水肿患者,分为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给予FMMV,观察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FMMV后30min内,91%的患者能较好耐受,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皆明显改善,呼吸频率由(37±7)次/min降至(26±5)次/min(P<0.05),心率由(122±21)次/min降至(94±27)次/min(P<0.05),4例(18%)低血压患者血压迅速回升。77%的患者24h内咳嗽、咳痰和肺部湿啰音基本缓解。临床症状的总体好转速度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吸氧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1h后PaO_2由(62±10)mm Hg升至(78±18)mm Hg(P<0.05),2~6h后升至(96±22)mm Hg(P<0.05),PaO_2升高的速度和幅度皆较对照组显著;脱机时,治疗组在吸空气条件下PaO_2维持在(79±8)mm Hg(P<0.05),PaCO_2和pH也逐渐恢复正常。95%的患者在24~48h内脱离呼吸机。结论 与常规治疗相比,FMMV可迅速改善心功能,并更快改善肺水肿和低氧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治疗组 常规治疗 pao2 对照组 经面罩机械通气 急性肺水肿 疗效观察 咳痰 胸部X线片
下载PDF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9
2
作者 王宋平 李国平 +2 位作者 王荣丽 邓述恺 王文军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 56例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结果 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 56例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础情况和血气指标差异元显著性(P>0.05)。治疗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pH、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明显改善(P<0.01)。总有效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9.3%和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PaO_2上升更明显(P<0.01),PaCO_2下降更明显(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3±5)d和(17±6)d(P<0.01);治疗4h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呼吸困难明显缓解的人数分别为19例和9例(P<0.01),48h后分别为24例和16例(P<0.05)。需气管插管有创通气者分别为3例(10.7%)和5例(17.9%)(P>0.05)。结论 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较仅用常规药物治疗能更快地缓解临床症状,提高PaO_2和降低Pa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后 对照组 无创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COPD 常规药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实验 早期应用 pao2
下载PDF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0
3
作者 新生儿呼吸疾病研究协作组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4-359,共6页
目的在中国19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开展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儿或近足月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判断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1例重症MAS患儿在生后36h内入选试验,随机分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PS,n=31)和对... 目的在中国19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开展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儿或近足月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判断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1例重症MAS患儿在生后36h内入选试验,随机分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PS,n=31)和对照组(C,n=30)。PS首剂给药量为200mg/(kg·w),重复给药时追加剂量为200、100、100mg/kg。主要疗效评估指标为PS治疗后24h氧合指数(OI)小于10,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较用药前基础值增加100%;次要评估指标为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存活出院的患儿数。结果两组患儿一般临床特征相似。在随机化治疗后24h,与C组相比,PS组平均OI值降低(10.9vs.8.1)、有较多患儿a/APO2较基础值增加100%(48%vs.83%,P<0.01)、PaO2/FiO2曲线下面积更大[(3762±1877)vs.(2715±1644)mmHg·h(P<0.05,1mmHg=0.133kPa)]。在治疗的3、7天,上述参数PS组仍优于C组。两组间在机械通气时间、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存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MAS能改善氧合,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 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 评估指标 肺泡氧分压 曲线下面积 追加剂量 氧合指数 临床特征 0.05 FIO2 pao2 足月儿
原文传递
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叶显智 刘炳烦 李燕屏 《广州医药》 2005年第2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分两组,第一组42例采用无创面(鼻)罩正压通气(BiPAP);第二组16例采用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通气;同时给与常规药物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心率、呼吸频率、...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分两组,第一组42例采用无创面(鼻)罩正压通气(BiPAP);第二组16例采用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通气;同时给与常规药物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气分析、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第一组有36例抢救成功,有6例需改用第二组方式,第二组有13例抢救成功,有3例死亡,病死率为5.77%;抢救成功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明显减慢(P<0.01),MAP、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等参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功能改善。结论根据急性左心衰竭不同临床情况,采用不同方式的机械通气治疗显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临床应用研究 机械通气治疗 动脉血气分析 常规药物治疗 抢救成功 衰竭病人 呼吸频率 呼吸机通气 平均动脉压 PACO2 心功能改善 临床价值 正压通气 气管插管 pao2 参数比较 SAO2 临床情况 病死率 MAP 心率
下载PDF
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伴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5
作者 马壮 槐永军 +1 位作者 张志远 陈萍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 (AE)的应用价值。方法 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 91例 ,分为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 ,观察患者上机前、上机后 30min、上机后 2d血气分析变化、机械通气天数、住院天数、花费与并发...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 (AE)的应用价值。方法 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 91例 ,分为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 ,观察患者上机前、上机后 30min、上机后 2d血气分析变化、机械通气天数、住院天数、花费与并发感染等指标。结果 有创通气 30min后PaO2 的升高、PaCO2 下降、pH的恢复明显快于无创通气组 (P <0 0 1)。但 2d后两组PaO2 、PaCO2 、pH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无创通气组机械通气天数、住院天数、费用、以及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有创通气组 (P <0 0 1)。无创通气组明显嗜睡者 12例 ,占 2 7 3% ,10例经无创通气治疗后清醒 ,无需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有创通气 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住院天数 pao2 并发感染 治疗 应用
原文传递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不同病因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0
6
作者 曹惠芳 余海 黄一帆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心源性肺水肿和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ARF)的治疗效果,评估BiPAP在ARF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0例,其... 目的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心源性肺水肿和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ARF)的治疗效果,评估BiPAP在ARF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0例,其中心源性肺水肿组26例,重症肺炎组24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心源性肺水肿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和SaO2分别为[(5436±1210)mmHg,(8356±1706)mmHg;(81±7)%,(98±6)%]。重症肺炎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和SaO2分别为[(4931±1230)mmHg,(6916±1638)mmHg;(82±6)%,(92±5)%]。两组患者的PaO2和SaO2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心源性肺水肿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BiPAP治疗时间、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重症肺炎组。结论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气道正压通气对心源性肺水肿和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较为肯定,尤其对常规治疗无效的心源性肺水肿不失为一种有效、简便、无创而实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肺水肿 无创 急性呼吸衰竭 患者 pao2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常规治疗 重症肺炎 治疗前后 PAP
下载PDF
两种无创正压通气模式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28
7
作者 黄丹 王维洁 +1 位作者 耿姗姗 花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3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无创正压通气模式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通气模式不同进行分组,治疗Ⅰ组(... 目的探讨两种无创正压通气模式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通气模式不同进行分组,治疗Ⅰ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60例和治疗Ⅱ组(无创正压通气模式)60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观察两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PaO2、PaCO2、FEV1、FEV1%Pred、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FEV1、FEV1%Pred、FEV1/FVC%高于同组治疗前,PaCO2低于同组治疗前,治疗Ⅱ组患儿PaO2、FEV1、FEV1%Pred、FEV1/FVC%高于治疗Ⅰ组,PaCO2短于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治疗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PAP通气模式联合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明显改善患儿血氧分压、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模式 固尔苏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构成比例 用力肺活量
下载PDF
连枷胸的机械通气治疗 被引量:25
8
作者 梁贵友 牛义民 +2 位作者 刘达兴 徐刚 蔡庆勇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的指征、呼吸机的管理,以及连枷胸、肺挫伤与呼吸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6例连枷胸患者,将其分为机械通气组和非机械通气组,并对两组的损伤特点和治疗情况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的指征、呼吸机的管理,以及连枷胸、肺挫伤与呼吸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6例连枷胸患者,将其分为机械通气组和非机械通气组,并对两组的损伤特点和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非机械通气治疗38例;机械通气治疗28例,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模式,机械通气后PaO2、PaCO2及pH值明显改善,与通气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组死亡9例,总体死亡率为14%,其中机械通气组死亡4例(14%),非机械通气组死亡5例(13%),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效果可靠,但要有一定的应用指征;(2)机械通气的指征为:低氧血症和(或0高碳酸血症,合并颅脑外伤、严重休克,双侧连枷胸,有气道阻塞或反复肺不张;(3)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防治肺部感染是减少住院时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枷胸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非机械通气治疗 呼吸末正压通气 呼吸功能障碍 机械通气时间 2004年 96年1月 PaCO2 高碳酸血症 回顾分析 治疗情况 损伤特点 pao2 应用指征 低氧血症 颅脑外伤 严重休克 气道阻塞 住院时间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9
9
作者 揭志军 罗勇 +3 位作者 徐卫国 林建海 宋志芳 蔡映云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检测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活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ALI患者22例,健康对照组15例。计算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吸入气氧浓度(FiO2)比值,测定NE活性、α1抗胰蛋白酶α1AT)浓度和活性、白介素6... 目的检测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活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ALI患者22例,健康对照组15例。计算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吸入气氧浓度(FiO2)比值,测定NE活性、α1抗胰蛋白酶α1AT)浓度和活性、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浓度等。结果ALI患者的NE活性、IL6和IL8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α1AT活性较健康组降低(P<0.05)。ALI患者中死亡组(10例)的NE活性明显高于存活组(12例)(P<0.01)。而且ALI患者的血清NE活性与PaO2FiO2呈显著负相关(r=-0.874,P<0.01)。结论ALI患者的NE活性明显升高,α1AT活性显著降低,出现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而且血清NE活性水平与患者的肺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活性 血清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伤患者 α1-抗胰蛋白酶 健康对照组 Α1-AT 动脉血氧分压 急性肺损伤 ALI 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 IL-8 IL-6 FIO2 pao2 抗蛋白酶 严重程度 活性水平 白介素 NE 氧浓度 吸入气 存活组
原文传递
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脑钠素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杨生岳 冯恩志 +3 位作者 沈君礼 徐军 赵丽红 吴雪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和脑钠素(B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4例高原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ADM和BNP水平,与内皮素1(ET1)、动脉血氧分压(PaO2)、右室射血前期时间与...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和脑钠素(B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4例高原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ADM和BNP水平,与内皮素1(ET1)、动脉血氧分压(PaO2)、右室射血前期时间与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比值(RVPEP/AT)进行相关分析,并与20例当地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肺心病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ADM〔分别为(38.8±7.2)ng/L、(26.2±5.3)ng/L〕和BNP水平〔(81.4±13.8)ng/L、(58.9±9.3)ng/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5.0±3.2)ng/L、(38.6±3.4)ng/L,P均<0.01〕,急性发作期均高于缓解期(P均<0.01)。肺心病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ADM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r急=0.826,P<0.01;r缓=0.783,P<0.01),与ET1(r急=0.755,P<0.01;r缓=0.668,P<0.01)及RVPEP/AT(r急=0.788,P<0.01;r缓=0.734,P<0.01)呈显著正相关;血浆BNP也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r急=0.787,P<0.01;r缓=0.554,P<0.01),与ET1(r急=0.725,P<0.01;r缓=0.679,P<0.01)及RVPEP/AT(r急=0.771,P<0.01;r缓=0.722,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DM和BNP可能参与了高原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在其中具有代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肾上腺髓质素 肺心病患者 高原地区 内皮素-1(ET-1) 慢性 急性发作期 脑钠素(BNP) 放射免疫分析法 动脉血氧分压 病理生理过程 pao2 肺动脉血流 健康对照组 血浆BNP 高原肺心病 缓解期 ADM 临床意义 相关分析 时间比值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治疗中重度 ARDS 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韩旭东 黄晓英 +2 位作者 葛志华 张素燕 孙维维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治疗中重度ARD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例实施俯卧位通气的中重度ARDS患者,在俯卧位前后分别检测血气分析以了解PaO2、PaCO2、PaO2/FiO2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俯卧位前后的生命体征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9...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治疗中重度ARD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例实施俯卧位通气的中重度ARDS患者,在俯卧位前后分别检测血气分析以了解PaO2、PaCO2、PaO2/FiO2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俯卧位前后的生命体征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9例患者共实施44例次俯卧位通气,6例存活(66.7%),44例次俯卧位通气中37例次(84.09%)PaO2/FiO2较前上升,31例次(70.45%)上升幅度超过10%。俯卧位通气后给氧浓度明显下降, PaO2从(75.20&#177;17.48)mm Hg上升到(85.64&#177;15.97)mm Hg(P<0.05),PaO2/FiO2从159.15&#177;38.64上升到199.83&#177;54.31(P<0.05),PaCO2从(38.60&#177;6.14)mm Hg下降到(33.88&#177;3.98)mm Hg (P<0.05),中心静脉压由(11.29&#177;2.89) cm H2O 上升到(12.66&#177;2.64) cm H2O,心率由(90.29&#177;13.50)次/min上升到(94.93&#177;16.19)次/min(P<0.05),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有效改善中重度ARDS患者的氧合,不需过多设施,安全简便,其治疗时机应前移,实施时间应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氧浓度( pao2 ) 氧合指数( pao2 FIO2 )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 ARDS ) pao 2 pao 2 FiO 2
下载PDF
肥胖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明川 白宇 王俊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研究肥胖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20例,体重指数(BMI)<25者10例,为正常体重组;BMI>30者10例,为肥胖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控制呼吸,潮气量设为10ml·kg-1,控制呼气末二... 目的研究肥胖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20例,体重指数(BMI)<25者10例,为正常体重组;BMI>30者10例,为肥胖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控制呼吸,潮气量设为10ml·kg-1,控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5-40mmHg之间,吸呼比为1:2,吸氧浓度为100%。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后15min、手术开始后30min、术后6、24h测定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D(A-a)O2]、肺功能残气量(FRC),并于术前、术后6、12h时测定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0)、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FRC在麻醉诱导后至术后24h时均下降,在术后6,24h时PaO2均下降,D(A-a)O2增高(P<0.01);与麻醉诱导后15min比较,正常体重组FRC在术后6,24h时升高(P<0.01)。与正常体重组比较,肥胖组在麻醉诱导后至术后24h时FRC及PaO2、D(A-a)O2的变化率降低,术后6,24h时FVC、FEV1.0、MMF降低(P<0.01)。结论肥胖患者FRC和通气功能的降低比正常体重患者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围术期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麻醉诱导 全凭静脉麻醉 动脉血氧分压 肺功能残气量 呼气中段流量 FEV1.0 24h 用力肺活量 FRC 体重指数 控制呼吸 10ml 吸氧浓度 动脉血气 用力呼气 pao2 正常体重 通气功能 肥胖患者
原文传递
程序化拔除气管插管在肝移植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马迎民 潘亮 +2 位作者 周飞虎 谢菲 宋青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化脱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的方法在肝移植病人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历时10个月,为非程序化组(n=17).第二阶段研究历时8个月,为程序化组(n=28).程序化拔除气管插管分两个步骤进行,即检测阶段和自主... 目的探讨程序化脱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的方法在肝移植病人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历时10个月,为非程序化组(n=17).第二阶段研究历时8个月,为程序化组(n=28).程序化拔除气管插管分两个步骤进行,即检测阶段和自主呼吸实验阶段(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SBT采用压力支持方式或T型管进行,时间为30~120 min.当病人完成自主呼吸实验阶段,而且呼吸频率≤35次/min,PaO2≥70mmHg,浅快呼吸指数≤105时,即可拔出气管插管.结果两组病人的年龄(P=0.6732)和机械通气时间(P=0.8477)没有差异;两组病人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有显著差异(P=0.0001),程序化组为35.54 min(30~105 min),非程序化组为218.24 min(20~740 min);非程序化组中有一例病人于48 h内再次进行气管插管.结论肝移植病人采用程序化方法脱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可以明显的缩短拔管时间,而且并未使气管插管的复插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程序化 拔除 人中 术后病 肝移植 浅快呼吸指数 机械通气时间 阶段研究 实验阶段 自主呼吸 压力支持 呼吸频率 pao2 拔管时间 移植病人 呼吸机 拔出 T型管 SBT min
原文传递
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气体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皮红英 张黎明 高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3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更适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选取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诊断为ARDS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一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两种吸痰方... 目的研究更适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选取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诊断为ARDS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一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两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抽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OS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SpO2与吸痰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CS前后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可加重患者低氧血症;对ARDS患者吸痰时选择CS方式更适宜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气管内吸痰 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SPO2 诊断 pao2 研究对象 方式 结论
下载PDF
低氧大鼠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尾加压素Ⅱ的变化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伯英 于忠和 郝淑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742-1744,共3页
目的 观察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实验大鼠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尾加压素Ⅱ (urotensin ,UⅡ )的动态变化 ,探讨低氧对UⅡ合成分泌的影响及UⅡ与肺动脉压力 (mPAP)、动脉血氧分压 (PaO2 )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 目的 观察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实验大鼠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尾加压素Ⅱ (urotensin ,UⅡ )的动态变化 ,探讨低氧对UⅡ合成分泌的影响及UⅡ与肺动脉压力 (mPAP)、动脉血氧分压 (PaO2 )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完全随机分段分为对照组和低氧 10、2 0、3 0d组 ,制备常压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 ,右心导管法测量mPAP和右心室收缩上升最大速率 (RVdp/dtmax) ,常规测PaO2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浆和BALF中UⅡ含量。结果 低氧组实验大鼠mPAP和RVdp/dtmax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PaO2 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浆及BALF中U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 0d时达高峰 (P <0 0 1) ,3 0d时呈下降趋势 ,但仍高于对照组 ;血浆UⅡ含量与mPAP呈正相关 (r=0 614 ,P <0 0 1) ,与PaO2 呈负相关 (r =-0 62 0 ,P <0 0 1) ;BALFUⅡ含量明显高于血浆UⅡ含量 (P <0 0 1) ,二者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r=0 82 0 ,P <0 0 1)。结论 低氧可刺激大鼠UⅡ合成和分泌增多 ,UⅡ可能不仅是局部激素 ,也可能是全身激素 ,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发挥病理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低氧 对照组 BALF pao2 尾加压素Ⅱ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含量 压模 激素
下载PDF
营养支持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许东琳 赵子文 林材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73-474,共2页
目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应用益菲佳营养支持治疗并与能全力作对比,分析两者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COPD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营养不良患者共30例,随机分为益菲佳组与能全力组,每组各15例,分别加用连续管饲营养... 目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应用益菲佳营养支持治疗并与能全力作对比,分析两者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COPD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营养不良患者共30例,随机分为益菲佳组与能全力组,每组各15例,分别加用连续管饲营养素作营养支持4周。观察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营养支持治疗4周后,两组病人营养均显著改善(P<0.05),前后体重、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气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益菲佳组的PaCO2较能全力组稍有降低,PaO2稍有增高,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给予COPD患者4周合理营养支持,能达到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治疗 能全力 急性加重期 慢阻肺 COPD pao2 上臂 结论 皮褶厚度 差异
下载PDF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60例 被引量:17
17
作者 华文山 张明干 刘冬梅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6期943-944,共2页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2008年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同时联合运用纳洛酮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2008年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同时联合运用纳洛酮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B组:常规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同时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治疗后两组PaO2,PaCO2,PH值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均有效好转。PaO2,PH值上升,PaCO2下降。但A组PaO2,PH值上升更明显,PaCO2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合并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病 PACO2 pao2 化痰平喘 PH值
下载PDF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颖祺 朴峻 +2 位作者 王悦 张丽艳 刘郁飞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36-237,共2页
目的 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的可行性。方法 对COPD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23例行BiPAP治疗。以同期同等病情程度患者21例做对照。试验组正压通气每日1~2次,每... 目的 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的可行性。方法 对COPD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23例行BiPAP治疗。以同期同等病情程度患者21例做对照。试验组正压通气每日1~2次,每次2h,共7d。通气时注意气道通畅和同步性。结果 试验组治疗1周后,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的程度减少或消失,潮气量提高(P<0.01),呼吸频率及心率减慢(P<0.01),血压无明显变化。PaO_2上升、PaCO_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H升高(P<0.05),酸中毒明显缓解。住院天数平均为(15±5)d。对照组药物治疗1周后,状态缓解不明显,pH、PaO_2及PaCO_2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天数平均(28±8)d。结论 BiPAP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操作简单,效果较好,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前 呼吸衰竭 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住院天数 pao2 BIPAP呼吸机 PACO2 并发症 COPD
下载PDF
鼻内镜鼻中隔矫形术后鼻中隔缝合和鼻腔填塞对围手术期动脉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黄观辉 郝园园 +2 位作者 王庭良 陈宝淑 王桂芳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11期37-40,共4页
目的评价在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形术中分别应用两种方法固定鼻中隔,对患者术后围手术期动脉氧分压(P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鼻中隔偏曲矫形术患者,随机分为缝合组和填塞组,检测患者术后第1天晨起血气分析,收集P... 目的评价在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形术中分别应用两种方法固定鼻中隔,对患者术后围手术期动脉氧分压(P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鼻中隔偏曲矫形术患者,随机分为缝合组和填塞组,检测患者术后第1天晨起血气分析,收集PaO_2和PaCO_2数据并比较两组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缝合组患者围手术期PaO_2和PaCO_2均在正常范围内,PaO_2和PaCO_2均值高于填塞组(P <0.05)。围手术期发生异常血氧的概率小于填塞组(P <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鼻中隔缝合法用于鼻中隔矫形术,术后患者血氧状态较填塞组平稳,对患者呼吸系统和全身情况负担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增高,是一种安全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缝合 鼻中隔矫形术 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下载PDF
床旁血滤联合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霞 陈晋波 梁小华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床旁血液滤过(CRRT)联合Bi 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我院30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均给予标准药物治疗,对照组143例加用Bi 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157例应用连续... 目的探讨床旁血液滤过(CRRT)联合Bi 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我院30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均给予标准药物治疗,对照组143例加用Bi 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157例应用连续性CRRT联合Bi 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血肌酐、动脉氧分压等指标的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NT-pro-BNP值分别为(1 996±63.7)pg/ml和(875±29.4)pg/ml,研究组分别为(2 096±62.8)pg/ml、(565±30.0)pg/ml;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值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疗效更佳;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氧分压分别为(69.96±6.37)mm Hg和(87.5±2.94)mm Hg,研究组分别为(68.86±6.28)mm Hg和(92.5±3.00)mm Hg;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氧分压值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氧分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肌酐值分别为(199.6±63.7)μmol/L和(87.5±2.94)μmol/L,研究组分别为(198.6±62.8)μmol/L和(76.5±3.00)μmol/L,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值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胸片渗出水肿改变及心脏彩超改变有效率为84.7%,对照组为71.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症状及心功能分级及活动能力有效率为82.8%,对照组为69.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存率为86.0%,对照组为76.9%,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血液滤过联合Bi 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缓解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了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血液滤过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难治性终末期心衰 NT-PRO-BNP 心功能 血肌酐 动脉氧分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