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污染源分析 被引量:49
1
作者 张枝焕 卢另 +4 位作者 贺光秀 彭旭阳 朱雷 王新伟 焦煦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8-675,共8页
根据北京地区不同环境功能区62个样品的分析结果,讨论了研究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污染源类型。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土壤中检测到的多环芳烃主要包括萘、苊、菲、惹烯、三芴、荧蒽、芘、、苯并蒽、苯并[b]荧蒽、苯并[k... 根据北京地区不同环境功能区62个样品的分析结果,讨论了研究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污染源类型。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土壤中检测到的多环芳烃主要包括萘、苊、菲、惹烯、三芴、荧蒽、芘、、苯并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e]芘、苯并[a]芘、苝、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苯并[g,h,i]苝及其同系物;(2)不同环境功能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组成及质量分数均存在一定的差别,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质量分数为175.1~10 344 ng.g-1,其中城市中心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最高,交通干线附近、工矿企业附近表层土壤中PAHs的质量分数较高,林地、果园和农田表层土壤中PAHs的质量分数较低;(3)表层土壤中PAHs既有来源于石油源,也有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产物的,但不同功能区二者贡献存在差别,其中农业用地(林地、果园、农田)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源(或部分来源于土壤母岩中的有机质),城区、交通干线附近及工矿企业附近表层土壤中PAHs污染源以化石燃料燃烧产物输入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表层土壤 多环芳烃 分布特征 污染源
下载PDF
焦化厂土壤中PAHs的热脱附行为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夏天翔 姜林 +2 位作者 魏萌 贾晓洋 钟茂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70-1480,共11页
采用滚筒式间接加热设备,在50-450℃加热温度和30min停留时间实验条件下,测试了焦化厂污染场地低含量(S1)和高含量(S2)PAHs污染土壤中16种PAHs的热脱附效率和残留量的变化,并初步分析了热脱附处理对土壤有机碳(TOC)、可溶性有... 采用滚筒式间接加热设备,在50-450℃加热温度和30min停留时间实验条件下,测试了焦化厂污染场地低含量(S1)和高含量(S2)PAHs污染土壤中16种PAHs的热脱附效率和残留量的变化,并初步分析了热脱附处理对土壤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比表面积(SA)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污染物含量和污染物分子量对PAHs的脱附效率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加热温度影响程度最大。S1和S2土壤中各类PAHs在加热温度达到其熔点附近开始有效脱附,LPAHs(低分子量PAHs)与HPAHs(高分子量PAHs)之间的热脱附效率仅在不超过300℃(S1土壤)和400℃(S2土壤)加热条件下存在明显差别。土壤中各类PAHs的脱附与其有效态密切相关,s1和s2土壤中有效态PAHs分别在200-250℃和250~300℃加热条件下几乎全部脱附。450℃加热温度条件下,S1和S2土壤中∑PAHs(总PAHs)脱附效率能够达到91.3%和98.4%,其中8种目标PAH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7~0.71mg·kg-1和0.26-40.20mg·kg-1,土壤中部分PAHs仍超过相应的北京市《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住宅用地筛选值;450℃加热温度下,S1和S2土壤中TOC含量分别下降51.4%(p〈0.05)和23.1%(p〈0.05),S1和S2土壤中DOC变化趋势相反,SA的下降、较粗颗粒比例略有增加和电镜扫描中土壤颗粒团聚现象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脱附 多环芳烃 土壤 脱附效率 残留量 土壤性质
下载PDF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紫花苜蓿联合修复效应 被引量:24
3
作者 姚伦芳 滕应 +3 位作者 刘方 吴永贵 李振高 骆永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0-896,共7页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作为一种低耗高效的新型修复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型生物资源的应用将推动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采用温室盆栽实验,以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ssei FS10-C)、...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作为一种低耗高效的新型修复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型生物资源的应用将推动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采用温室盆栽实验,以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ssei FS10-C)、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供试生物,设置添加灭活菌剂-无紫花苜蓿(CK)、添加灭活菌剂-种植紫花苜蓿(A)、接种木霉菌剂-种植紫花苜蓿(TA)、接种木霉菌根瘤菌复合菌剂-种植紫花苜蓿(TRA)4种处理,探究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对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及其微生态效应。结果表明,经过60 d的培养,微生物不仅促进了紫花苜蓿的生长,而且在紫花苜蓿的协同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了土壤中PAHs降解率。TA处理中紫花苜蓿生物量增加了5.88%,而TRA处理进一步促进了紫花苜蓿的生长,其生物量增加了11.15%;A、TA和TRA处理下土壤中PAHs的降解率分别为17.02%、25.62%、32.93%,显著(p<0.05)高于处理CK(5.67%)。此外,接种菌剂处理(TA、TRA)对土壤中高分子量PAHs具有更好的降解效果,A处理土壤中4-、5(+6)环PAHs的降解率分别为18.13%、24.74%,TA处理为21.41%、28.34%,而TRA处理则为21.29%、30.11%。同时,紫花苜蓿能够通过其根际效应显著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相较于CK处理,A、TA、TRA处理土壤脱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3.20%、34.58%、32.65%,A、TA、TRA处理AWCD值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显著(p<0.05)高于CK。通过木霉、根瘤菌与紫花苜蓿联合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降解土壤中的PAHs,而且能够恢复土壤微生物生态功能多样性和稳定性。因此,该方法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修复手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污染土壤 木霉菌 紫花苜蓿 微生态效应
下载PDF
河南省主要城市饮用水源水中多环芳烃污染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彭华 李明 +2 位作者 王玲玲 朱叙超 戎征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19,共3页
对河南省主要城市饮用水源水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河南省主要城市饮用水源水普遍受到多环芳烃的污染 ,主要污染因子为萘、蒽、菲、芘、荧蒽、芴以及强致癌性物质苯并 (a)芘 ,而且苯并 (a)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种类及含量 饮用水源水
下载PDF
多环芳烃在中国两种典型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罗晓丽 齐亚超 +2 位作者 张承东 李婧 陈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75-1380,共6页
采用批量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多环芳烃类有机化合物萘和菲在两种中国典型土壤样品(草甸土和黑土)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并用一种新型解吸模型——"双元平衡解吸(DED)模型"对解吸行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萘和菲在两种土壤中的吸... 采用批量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多环芳烃类有机化合物萘和菲在两种中国典型土壤样品(草甸土和黑土)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并用一种新型解吸模型——"双元平衡解吸(DED)模型"对解吸行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萘和菲在两种土壤中的吸附符合传统的线性模型,解吸行为则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现象,且DED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DED模型能够利用简单的理化参数更加准确地定量描述憎水性有机污染物的解吸行为,该模型可为我国的土壤风险评价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等工作提供量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污染 吸附 解吸模型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下载PDF
海洋生物体多环芳烃污染残留及其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孙闰霞 林钦 +1 位作者 柯常亮 卢腾腾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8,共8页
多环芳烃(PAHs)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及其他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和裂解过程,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具有潜在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效应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AHs引起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经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有机污... 多环芳烃(PAHs)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及其他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和裂解过程,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具有潜在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效应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AHs引起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经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有机污染物的研究重点。海洋环境中的PAHs可以通过生物积累和食物链传递作用进入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体中,不仅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繁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还会通过水产品影响人类健康。文章重点对近年来国内外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体PAHs残留分析方法、残留水平的影响因素、来源解析以及人体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体 多环芳烃 污染残留 风险评价
下载PDF
安徽省典型城市周边土壤-蔬菜中PAHs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16
7
作者 郜红建 魏俊岭 +1 位作者 马静静 郑彬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13-1919,共7页
研究了安徽省合肥、芜湖和亳州市周边蔬菜地土壤和蔬菜中PAHs的含量及其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典型蔬菜地土壤中15种PAHs(除萘外)的残留总量在58.2~437.8μg·kg-1之间,三环和四环PAHs占PAHs残留总量的70%以上。胡萝卜、菠菜... 研究了安徽省合肥、芜湖和亳州市周边蔬菜地土壤和蔬菜中PAHs的含量及其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典型蔬菜地土壤中15种PAHs(除萘外)的残留总量在58.2~437.8μg·kg-1之间,三环和四环PAHs占PAHs残留总量的70%以上。胡萝卜、菠菜和茄子体内15种PAHs的含量在23.4~209.1μg·kg-1之间,均值为120.7μg·kg-1,三环和四环PAHs占蔬菜中PAHs富集总量的92.8%~94.4%。不同蔬菜体内8种可疑性致癌PAHs的含量在11.5~17.4μg·kg-1之间,分别占蔬菜中PAHs残留总量的9.80%~13.8%,其中BaP含量在1.69~2.03μg·kg-1之间,低于国家对食品中污染物(BaP)的限量标准(5μg·kg-1)。不同类型PAHs在蔬菜体内的富集系数在0.10~9.20之间,极差达10倍以上,低分子量PAHs在蔬菜体内的富集系数要大于高分子量PAHs。不同PAHs在蔬菜体内的富集系数表现为胡萝卜>菠菜>茄子,其中芴在蔬菜体内的富集系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土壤 蔬菜 残留 污染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养殖水产品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残留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4
8
作者 郑关超 郭萌萌 +3 位作者 赵春霞 付树林 谭志军 翟毓秀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5年第6期20-26,共7页
调查研究了环渤海地区养殖水产品中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污染水平和残留特征,并评估样品中PAHs的健康风险,2014年夏、秋两季于环渤海采集104尾对虾、77只螃蟹以及53个贝类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 调查研究了环渤海地区养殖水产品中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污染水平和残留特征,并评估样品中PAHs的健康风险,2014年夏、秋两季于环渤海采集104尾对虾、77只螃蟹以及53个贝类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样品可食组织中PAHs含量。本次调查发现,该区域养殖水产品中PAHs污染状况较为普遍,尤其是菲的平均含量及检出率最高,分别为6.53μg/kg和88.5%。比较而言,低环(2-3环)PAHs检出率要显著高于高环(4-6环)PAHs。本次调查还发现,PAHs污染表现出一定的生物相关性,游泳性的虾类和蟹类中优势PAHs组分均为3环结构,其主要来源是石油类污染;而底栖性贝类中优势组分则为4环PAHs,其来源较为复杂,这种差异可能与生物自身及其生活环境有关。虽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评估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通过摄食水产品途径暴露于PAHs的接触风险是可接受的,但由于PAHs的持久性和食物链放大作用,因此必须加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水产品 多环芳烃 残留 污染 风险评估 环渤海
下载PDF
多环芳烃胁迫下稻田土壤细菌及分支杆菌种群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晶 张惠文 +2 位作者 李新宇 张成刚 赵光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05-410,共6页
多环芳烃(PAHs)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别是微生物功能群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从群落和功能群多样性两个角度,分析了PAHs胁迫条件下稻田土壤细菌遗传多样性及与PAHs降解有密切关系的分支杆菌种群多... 多环芳烃(PAHs)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别是微生物功能群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从群落和功能群多样性两个角度,分析了PAHs胁迫条件下稻田土壤细菌遗传多样性及与PAHs降解有密切关系的分支杆菌种群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PAHs污染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影响,但造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重度PAHs造成一些对污染敏感的细菌种类消失,而使一些与PAHs降解有关的细菌种类丰度增加。而对与多环芳烃降解有密切关系的分支杆菌而言,中度PAHs污染稻田土壤分支杆菌种群多样性指数较重度和轻度PAHs污染土壤的略高,不同PAHs污染程度稻田土壤的优势分支杆菌种类不尽相同,PAHs污染造成稻田土壤1种或几种分支杆菌得到富集。长期PAHs污染造成土壤细菌群落和分支杆菌种群结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间接改变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污染 稻田土壤 细菌多样性 分支杆菌多样性 PCR-DGGE
下载PDF
北京地区食用植物油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乌日娜 金芬 +8 位作者 苏杭 高妍 张鹏 金茂俊 邵华 王珊珊 郑鹭飞 佘永新 王静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3-849,共7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D)对北京市4家超市销售的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7类植物油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进行检测,结果显示7类食用植物油样品多环芳烃(PAHs)污染较为普遍,∑16PAHs中芴、菲和艹屈检出率最高。∑16PAHs在不同种类...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D)对北京市4家超市销售的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7类植物油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进行检测,结果显示7类食用植物油样品多环芳烃(PAHs)污染较为普遍,∑16PAHs中芴、菲和艹屈检出率最高。∑16PAHs在不同种类食用植物油中平均浓度为:芝麻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调和油〉橄榄油〉大豆油〉玉米油。∑8PAHs/∑16PAHs的比值为0.08-0.32。7类食用植物油中PAHs的潜在致癌风险为:花生油〉葵花籽油〉调和油〉芝麻油〉玉米油〉大豆油〉橄榄油。通过PAHs的健康风险评估可知,北京成年居民通过食用植物油摄取PAHs的健康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多环芳烃(pahs)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One century record of contamination by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in core sediments from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被引量:6
11
作者 ZHANG Peng SONG Jinming +3 位作者 FANG Jie LIU Zhigang LI Xuegang YUAN Huama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8期1080-1088,共9页
Sixteen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and 28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were measured at a 2-cm interval in a core sample from the middle of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for elucidating their historical... Sixteen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and 28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were measured at a 2-cm interval in a core sample from the middle of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for elucidating their historical variations in inflow and sources. The chronology was obtained using the ^210Pb method. PAHs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generally with depth and two climax values occurred in 14-16 cm and 20-22 cm layers, demonstrating that the production and usage of PAHs might reach peaks in the periods of 1956-1962 and 1938-1944. The booming economy and the navy battle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might explain why the higher levels were detected in the two layers. The result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revealed that PAHs were primarily owing to the combustion product. Down-cored variation of PCB concentrations was complex. Higher concentrations besides the two peaks being the same as PAHs were detected from 4 to 8 cm, depositing from 1980 to 1992, which probably resulted from the disposal of the out-dated PCB-containing equipment. The average Cl percentage of PCBs detected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mixture of Aroclor 1254 and 1242, suggesting they might origin from the dielectrical and heat-transfer fluid.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content played a prevalent role in the adsorp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PAHs (≥ring), while no obvious relationship among total PCBs, the concentration of congeners, and TOC was f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PCBS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contamination history
下载PDF
四环素对芘污染农田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影响及响应过程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方圆 孙明明 +6 位作者 焦加国 武俊 田达 刘款 李辉信 胡锋 SCHWAB A.Paul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4-963,共10页
针对城郊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和抗生素复合污染的新特征,通过室内模拟土培实验,研究四环素(Tetracycline,TC)胁迫下,降解菌Sphingobium sp.PHE3对长三角典型农田土壤中芘的降解效果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接种降解菌处理(B)能明显促进土... 针对城郊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和抗生素复合污染的新特征,通过室内模拟土培实验,研究四环素(Tetracycline,TC)胁迫下,降解菌Sphingobium sp.PHE3对长三角典型农田土壤中芘的降解效果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接种降解菌处理(B)能明显促进土壤中芘的降解,TC的引入可显著抑制土壤中芘的深度降解过程(P<0.05)。经过90天培养后,B处理与接菌+添加TC处理(BTC)的降解率分别为40.1%、25.7%,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0倍、14.1倍。通过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发现,降解菌数量在经历90天的土壤环境适应期后逐渐快速增加,其数量变化与污染物芘在土壤中含量消减趋势呈负相关;引入芘和四环素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然而对土壤真菌群落影响不显著(P>0.05)。此外,B和BTC处理条件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荧光素二乙酸酯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值显著高于单独添加芘处理(P)和单独添加TC处理(TC),但P处理与TC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外源污染物(芘或四环素)对于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致使降解菌功能作用受到抑制。综上研究结果表明TC可明显抑制土壤中典型四环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过程,针对多环芳烃与抗生素复合有机污染农田土壤的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污染 四环素 微生物降解
下载PDF
山西省典型燃煤污染区土壤中多环芳烃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陶诗阳 马瑾 +4 位作者 周永章 侯红 赵龙 孙在金 秦晓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05-2013,共9页
在山西省临汾市南部燃煤污染代表性区域(1034 km^2)采集了128个表层土壤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土壤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并对样品中PAHs的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6种PAHs的质... 在山西省临汾市南部燃煤污染代表性区域(1034 km^2)采集了128个表层土壤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土壤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并对样品中PAHs的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6种PAHs的质量分数为(723.2±1 230)μg·kg^(-1),组成成分以4~6环为主。根据Maliszewska-Kordybach分级评价标准,研究区域土壤中78.12%的样品受到PAHs不同程度的污染。基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研究区域83.59%的样点存在PAHs污染,其中古城镇和新城镇60%以上的采样点达到了重度污染级别。基于毒性当量因子(Toxic Equivalency Factor,TEF)风险评价法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荷兰土壤质量标准所涉及到的10种PAHs的苯并(a)芘(Bap)毒性当量浓度(Bap toxic equivalent quantity,TEQ_(Bap))为(67.50±137.7)μg·kg^(-1),其中42.19%的样点超过荷兰土壤TEQ_(Bap10)的标准限值,古城镇和新城镇土壤中PAHs平均超标3倍以上。对研究区域的暴露人群分别进行非致癌风险及致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土壤中的PAHs不会对成人和儿童产生明显的非致癌风险。而在古城镇、新城镇、陶寺乡、景毛乡和永固乡,土壤中PAHs引起的综合致癌风险已超过可接受致癌风险(10^(-6)),对人群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需引起重视;其他研究区域的致癌风险仍在可接受范围(10^(-6))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污染 生态风险 健康风险
下载PDF
土壤PAHs污染的微生物修复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婷婷 金卫根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43,共3页
PAHs广泛分布于土壤中,是一种非环境友好型物质。综合介绍了土壤中PAHs的来源、分布与危害,论述了PAHs的致癌毒性的结构特点、土壤PAHs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原理及近年来可降解PAHs的微生物筛选情况,同时列举了新发现的可降解PAHs的微生物种... PAHs广泛分布于土壤中,是一种非环境友好型物质。综合介绍了土壤中PAHs的来源、分布与危害,论述了PAHs的致癌毒性的结构特点、土壤PAHs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原理及近年来可降解PAHs的微生物筛选情况,同时列举了新发现的可降解PAHs的微生物种类,针对土壤PAHs污染的特点提出了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种修复方法以及从土壤性质改良和提高PAHs溶解率两方面促进微生物降解PA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pahs污染 微生物修复 原位修复 异位修复
下载PDF
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洪 李海波 +1 位作者 孙铁珩 胡筱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提高生物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效率,从PAHs生物修复的原理和强化措施出发,综述了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物理化学强化技术和生物强化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原理与适用条件,提出了植物强化微生物修复足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 为提高生物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效率,从PAHs生物修复的原理和强化措施出发,综述了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物理化学强化技术和生物强化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原理与适用条件,提出了植物强化微生物修复足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进行强化修复的过程中,要注重现场应用和安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pahs 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强化技术
下载PDF
六种野草对土壤中菲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红军 谢文军 +1 位作者 陈志英 陆兆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2-1246,共5页
研究了六种野草对菲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和降解途径。通过60 d的温室盆栽试验,观察到:对菲浓度为100 mg kg-1的污染土壤,六种野草表现出了不同的去除能力:狐尾草>狗尾草>蟋蟀草>稗草>高羊茅>碱蓬。其中种植狐尾草、狗尾... 研究了六种野草对菲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和降解途径。通过60 d的温室盆栽试验,观察到:对菲浓度为100 mg kg-1的污染土壤,六种野草表现出了不同的去除能力:狐尾草>狗尾草>蟋蟀草>稗草>高羊茅>碱蓬。其中种植狐尾草、狗尾草、蟋蟀草的菲污染土壤菲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1.53%,78.02%和76.01%,碱蓬仅为42.86%。利用GC-MS联用仪初步研究了菲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菲主要按照邻苯二甲酸途径进行降解,降解产物主要有:长链正代烷烃、邻苯二甲酸酯类、长链正代醛和长链有机酸。中间产物最终进入TCA循环,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多环芳烃 污染土壤 GC—MS
原文传递
PAHs污染农田土壤联合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洪 孙铁珩 +1 位作者 李海波 胡筱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29,共5页
以我国典型污水灌溉区——沈抚污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修复并辅以高效微生物菌剂、污泥发酵肥等方式对PAHs污染农田土壤进行了植物-微生物联合生物修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玉米、大豆、蓖麻、苜蓿与高效微生物菌剂联... 以我国典型污水灌溉区——沈抚污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修复并辅以高效微生物菌剂、污泥发酵肥等方式对PAHs污染农田土壤进行了植物-微生物联合生物修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玉米、大豆、蓖麻、苜蓿与高效微生物菌剂联合修复PAHs效果可达到36.3%、44.1%、36.8%和48.3%,比单纯的植物修复显著增高了15%~18%;施加污泥发酵肥进一步提高了生态修复效率,其中苜蓿的联合修复效率最好,达到61.1%。同时,联合生物修复对高环PAHs的去除也有明显的效果。修复后农作物的PAHs质量比在安全范围内;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微生物群落中的PAHs降解细菌和真菌分别增加了3和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污染修复 pahs 微生物菌剂 植物修复
下载PDF
多环芳烃对不同类型稻田土壤硝化潜势及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会琳 路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4-592,共9页
为揭示多环芳烃(PAHs)污染对我国不同区域稻田土壤氨氧化过程的影响,以8个省市的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方式添加菲、荧蒽、苯并[a]蒽等3种PAHs进行28 d的培养实验,探究PAHs对不同土壤类型硝化潜势、氨氧化细菌(AOB)和古菌(AOA... 为揭示多环芳烃(PAHs)污染对我国不同区域稻田土壤氨氧化过程的影响,以8个省市的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方式添加菲、荧蒽、苯并[a]蒽等3种PAHs进行28 d的培养实验,探究PAHs对不同土壤类型硝化潜势、氨氧化细菌(AOB)和古菌(AOA)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8种土壤的理化性质、PAHs降解行为以及AOA和AOB菌群结构和丰度都有所差异,PAHs对硝化潜势的影响也表现为因土而异.PAHs显著抑制了黑龙江(黑土)、山西(褐土)、安徽(黄褐土)和湖南(黄壤)等4种土壤样品的硝化潜势(P <0.05),显著促进了四川(石灰性紫色土)的硝化潜势,而对北京(潮土)、河南(潮土)和重庆(中性紫色土)土壤则没有显著影响.荧光定量PCR分析amoA基因的丰度结果表明,在添加PAHs后,AOB的丰度显著增加,而AOA的丰度显著减少.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AOA的丰度与硝化潜势的变化规律有显著相关性(P <0.05).除重庆和四川土壤外,PAHs的添加降低了AOA和AOB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群落结构分析发现PAHs的添加促进了隶属于Nitrosospira cluster 3的AOB相对丰度增加,而隶属于Nitosomonas cluster 7的AOB相对丰度则降低;然而PAHs对AOA群落结构则没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PAHs污染可能通过改变土壤的氨氧化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进而在宏观上影响稻田土壤的硝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多环芳烃污染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生态效应
原文传递
异位化学氧化技术处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煜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3期308-309,共2页
异位化学氧化技术处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在国内外已有所研究及工程应用,但鲜有实际工程实施时的关键工艺参数及操作要求的报道。本研究根据异位化学氧化技术的特点,以上海某机械厂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为例,采用该技术处理多环芳烃污染的目... 异位化学氧化技术处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在国内外已有所研究及工程应用,但鲜有实际工程实施时的关键工艺参数及操作要求的报道。本研究根据异位化学氧化技术的特点,以上海某机械厂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为例,采用该技术处理多环芳烃污染的目标污染场地,通过合理控制土壤理化性质、化学氧化药剂投加量、含水率与p H值、施工工艺及养护条件等各项影响因素,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可为类似污染场地的修复提供借鉴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污染 异位化学氧化 场地修复 污染场地
下载PDF
生物修复对多环芳烃在土壤不同有机组分中分配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姚伦芳 《环保科技》 2020年第4期22-25,共4页
PAHs污染环境的修复一直是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生物修复因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而被广泛研究。本研究对经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后的PAHs污染土壤不同有机组分中的PAHs的分布变化情况做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轻组有... PAHs污染环境的修复一直是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生物修复因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而被广泛研究。本研究对经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后的PAHs污染土壤不同有机组分中的PAHs的分布变化情况做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轻组有机质在经生物修复和未经生物修复的两种土壤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分别为4%和7%,但是轻组中结合的PAHs量占土壤中PAHs总量的比重却很大,分别达到69%和63%;重组中PAHs主要分布在紧结态腐殖质中,经生物修复和未经生物修复的两种土壤中PAHs分别占重组PAHs总量的97.59%和97.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有机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