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炎症痛引起DRG感觉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友华 杨荣 +2 位作者 黄丹 夏保芦 殷光甫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15-520,共6页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P2X3受体参与大鼠足底慢性炎症痛相关的热痛觉过敏机制。方法1)用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以大鼠右侧后脚掌注射松节油加石蜡(各占50%)0.1ml建立后脚掌慢性痛模型,用热测痛的方法测量后脚掌...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P2X3受体参与大鼠足底慢性炎症痛相关的热痛觉过敏机制。方法1)用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以大鼠右侧后脚掌注射松节油加石蜡(各占50%)0.1ml建立后脚掌慢性痛模型,用热测痛的方法测量后脚掌皮下注射松节油后的痛阈,每天1次,连续测15d。2)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后脚掌慢性炎症后第2天和第7天,炎症侧脊髓背根神经节(L4-6)神经元中P2X_3受体阳性细胞类型的分布变化;以及正常脊髓背根神经节(L4-6)神经元中P2X_3受体阳性细胞类型的分布作为对照。结果1)炎症后大鼠后脚掌侧痛阈出现降低,在第2天痛阈达到最低,后逐渐恢复,14d后恢复正常痛阈值。2)正常大鼠P2X_3主要表达于DRG的中小神经元上,炎症后DRG(L4-6),中小型P2X_3受体阳性细胞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加。细胞平均面积增大。结论后脚掌慢性炎症痛可以引起大鼠对伤害性热刺激的痛觉过敏,并导致脊髓背根神经节(L4-6)神经元中P2X_3受体阳性细胞数目增加,表明P2X_3在DRG的中小神经元的改变可能对松节油引起脚掌炎症痛时热痛觉过敏的形成与维持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根神经节 p2x_3受体 足底痛 痛觉过敏
下载PDF
鞘内注射LXM-10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Fos蛋白和P2X_3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庞红杰 金旭 王保国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新型镇痛药LXM—10(2,4—dimethyl—9—β—phenylethyl—3—oxo—6,9—diazaspiro[5,5]undecane chloride,2,4—E乙烷基—9—β—苯乙酸—3—oxo—6,9—二氮杂螺环—[5,5]十二烷基盐酸盐,LXM—10)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新型镇痛药LXM—10(2,4—dimethyl—9—β—phenylethyl—3—oxo—6,9—diazaspiro[5,5]undecane chloride,2,4—E乙烷基—9—β—苯乙酸—3—oxo—6,9—二氮杂螺环—[5,5]十二烷基盐酸盐,LXM—10)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Fos蛋白和P2X_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和药物组(L组),对照组和药物组制备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SN)。假手术组、药物组和对照组根据给药时间不同分为3个亚组(n=12只),药物组和对照组分别在CCI—SN造模成功后1、5、12d开始向蛛网膜下腔注射生理盐水10μl,连续3d,分别设为C3组、C7组、C14组,或向蛛网膜下腔注射LXM-10 6μg/kg,连续3d,分别设为L3组、L7组、L14组;假手术组仅在相应时间点向鞘内注射生理盐水,设为S3组、S7组、S14组。连续注射3d后于末次给药后2h处死动物,取腰膨大脊髓节段和腰4~6背根神经节分别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Fos蛋白和P2X_3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Fos蛋白随着时间延长表达增强,Fos蛋白主要表达于脊髓背角。药物组在各时间点脊髓背角Fos蛋白免疫反应阳性(Fos-like immunoreactivity,F-LI)细胞均较相应时间点对照组明显减少((L3组 vs C3组,P=0.003;L7组 vs C7组,P=0.023;L14组 vs C14组,P=0.005)。背根神经节中Fos蛋白变化趋势同脊髓背角(L3组 vs C3组,P=0.002;L7组 vs C7组,P=0.003;L14组vsC14组,P=0.002)。P2X_3在CCI—SN造模成功后3~14d,表达逐渐升高,主要在背根神经节表达。在脊髓背角药物组各时间点P2X_3阳性细胞表达均较对照组对应时间点降低(L3组 vs C3组,P=0.043;L7组vs C7组,P=0.008;L14组 vs C14组,P=0.005)。在背根神经节鞘内给药后,各时间点P2X_3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L5组 vs C3组,P=0.054;L7组 vs C7组,P=0.001;L14组 vs C14组,P=0.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药 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 p2x_3受体 神经痛
下载PDF
电针对干眼豚鼠眼表感觉神经痛及P2X_(3)受体和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沈乎醒 郑晓骏 +5 位作者 金拓 李佩晨 高卫萍 韦庆波 孙心怡 谢玲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3-400,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干眼豚鼠眼表感觉神经痛及角膜和三叉神经节(TG)中嘌呤信号P2X_(3)受体和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探究电针缓解干眼眼表感觉神经痛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英国三色短毛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普拉洛芬组、电针... 目的:观察电针对干眼豚鼠眼表感觉神经痛及角膜和三叉神经节(TG)中嘌呤信号P2X_(3)受体和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探究电针缓解干眼眼表感觉神经痛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英国三色短毛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普拉洛芬组、电针组和假针刺组,每组8只。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溶液连续10 d诱导干眼模型,并且在干预期间保持造模操作直至干预结束。普拉洛芬组予普拉洛芬滴眼,3次/d,每次1滴;电针组针刺双侧“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太阳”,其中“攒竹”“太阳”给予电针干预,15 min/次,每天1次;假针刺组采用钝针点刺穴位表面,取穴与电针组相同。3组均干预14 d。检测各组动物造模前、造模后和干预后眼表感觉神经痛相关指标;用霍乱毒素亚单位B结合荧光素488标记角膜和TG中感觉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角膜和TG中P2X_(3)受体和PKC的表达。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显著升高(P<0.01),睑裂高度明显降低(P<0.01),角膜机械知觉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豚鼠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升高(P<0.01),角膜机械知觉阈值和睑裂高度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普拉洛芬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降低(P<0.01,P<0.05),电针组的睑裂高度和角膜机械知觉阈值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G中被标记的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TG中被标记的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角膜和TG中P2X_(3)受体,TG中PKC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角膜和TG中P2X_(3)受体,TG中PKC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可减轻干眼模型豚鼠角膜和感觉神经元损伤,提高角膜机械知觉阈值,该作用可能与电针抑制角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干眼 感觉神经痛 p2x_(3)受体 蛋白激酶C
原文传递
推拿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P2X_(3)受体表达及内向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乐春 林志刚 +3 位作者 张幻真 江煜 陈进城 陈水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666-4669,共4页
目的:研究观察推拿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背根神经节(DRG)P2X_(3)受体的表达以及通道电流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1: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CI模型组、假手术组、CCI模型+推拿组,每组8只。推拿点按手法干预结束后,应用... 目的:研究观察推拿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背根神经节(DRG)P2X_(3)受体的表达以及通道电流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1: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CI模型组、假手术组、CCI模型+推拿组,每组8只。推拿点按手法干预结束后,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DRG神经元P2X_(3)受体表达情况。实验2: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CI模型组、CCI模型+推拿组,每组4只,推拿点按手法干预结束后,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各组DRG神经元P2X_(3)通道内向电流的变化。结果:实验1:造模后,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CCI模型组大鼠DRG中P2X_(3)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CCI模型+推拿组P2X_(3)受体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CI模型组(P<0.01),高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2:当给予α,β-meAPT浓度为0μL/L时,3组大鼠DRG P2X_(3)通道均未开放。当给予α,β-meAPT浓度为50μL/L时,3组大鼠DRG P2X_(3)通道均可诱发出不同程度的内向电流,但3组间电流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α,β-meAPT浓度为100μL/L时,CCI模型组DRG神经元P2X_(3)通道内向电流幅度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CCI模型+推拿组DRG神经元P2X_(3)通道内向电流幅度较CCI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推拿可能通过抑制CCI模型DRG神经元P2X_(3)的表达以及通道开放程度,发挥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电生理 p2x_(3)受体 慢性压迫性损伤 坐骨神经 背根神经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