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S微震监测技术定位误差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文排科 左宇军 +2 位作者 唐波 王宪 邵琳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86,共5页
为更好地了解微震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定位误差,以IMS微震监测技术为例,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结合现场应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在实际运用中的定位误差影响因素,并给出减少定位误差的相关原则和建议,指出传感器空间布置方式是影响... 为更好地了解微震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定位误差,以IMS微震监测技术为例,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结合现场应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在实际运用中的定位误差影响因素,并给出减少定位误差的相关原则和建议,指出传感器空间布置方式是影响定位精度最重要的因素,合理的空间布置方式能减小初始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合理选择传感器类型、P波S波的正确拾取及速度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S 定位误差 传感器 p波s波
原文传递
基于神经网络的地震震相自动拾取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姚开一 李英玉 《电子设计工程》 2018年第22期1-5,共5页
地震预警的基本原理是利用P波比S波速度快的特性,对先至的P波进行快速拾取和分析,以此实现对破坏性较大的S波的提前预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地震波震相的高速拾取便显得至关重要。传统的地震震相自动拾取方法费时费力,且误差较... 地震预警的基本原理是利用P波比S波速度快的特性,对先至的P波进行快速拾取和分析,以此实现对破坏性较大的S波的提前预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地震波震相的高速拾取便显得至关重要。传统的地震震相自动拾取方法费时费力,且误差较大,因此研究和发展新的拾取方法和系统意义十分重大。影响地震识别的因素十分复杂,本课题尝试将LSTM神经网络应用于地震信号处理,利用神经网络的高度非曲线映射功能更好的总结地震识别规律,实现更加高效、精确的P波自动拾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相拾取 p波s波拾取 神经网络 LSTM
下载PDF
基于时频分析的微震P波和S波到时联合拾取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贾宝新 李峰 +2 位作者 周琳力 王帅 刘家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3-1265,共13页
微震信号到时的精确拾取是震源定位的重要前提,准确获取微震信号P波、S波到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基于时频分析原理与到时拾取原理,提出了基于时频分析的下山比较法。该方法的时频分析原理通过语谱图、功率密度谱图、连续两次FIR带通滤... 微震信号到时的精确拾取是震源定位的重要前提,准确获取微震信号P波、S波到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基于时频分析原理与到时拾取原理,提出了基于时频分析的下山比较法。该方法的时频分析原理通过语谱图、功率密度谱图、连续两次FIR带通滤波获取了背景噪声的位置和规律、P波和S波初至前后微震信号的频率、振幅、能量变化以及光滑且利于迭代平均值比较的波形。该方法的到时拾取原理通过将全子波振幅的数学期望设置为阈值,并遵循P波和S波功率大小、到达先后、波形重叠三大关系迭代比较微震信号子波振幅,从而获得P波精确到时和S波峰值到时。利用模型试验比较了该方法较改进长短时窗(STA/LTA)方法的优越性,并在工程实例中获得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比改进STA/LTA方法,前者可同时拾取P波精确到时与S波峰值到时而后者只能拾取P波精确到时,前者P波平均时差、标准差分别为后者的6.18‰、3.98‰,前者单次拾取所需平均计算时间、标准差分别为后者的43.99%、10.54%,前者到时拾取失败比例为0,而后者为15.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析 FIR带通滤波 p波s波到时拾取 TFA-DC方法 改进STA/LTA方法
下载PDF
接收函数界面和波速成像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凌 王旭 +2 位作者 王新 危自根 张建勇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2022年第6期680-701,共22页
地球内部界面结构、性质与成因研究是认识地球圈层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探索板块构造及地球系统动力运行机制和过程的重要内容.接收函数是针对地球内部界面研究而提出、发展并广泛应用的一种地震学方法,目前已经成为探测地壳—上地幔、... 地球内部界面结构、性质与成因研究是认识地球圈层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探索板块构造及地球系统动力运行机制和过程的重要内容.接收函数是针对地球内部界面研究而提出、发展并广泛应用的一种地震学方法,目前已经成为探测地壳—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圈、地幔过渡带等分层结构、物质组成、热状态及变形行为等基本问题的有效手段.自1960年代接收函数方法提出以来,其相关研究成果涉及从理论到应用等众多方面,尤其是近20年以来计算能力与理论研究的快速推进使接收函数成像技术迈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简要回顾接收函数方法的发展历程,在介绍其原理基础上,分别对接收函数的反褶积提取技术、接收函数界面结构成像和波速结构成像三个方面的方法发展与应用研究进行梳理,聚焦于近20年来的最新进展、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解决思路.最后基于地震学发展趋势,从方法和应用两个角度探讨接收函数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s波接收函数 反褶积 台阵接收函数 偏移成像 体波振幅比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矿震波的P波和S波的识别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彦江 潘一山 《煤矿开采》 2007年第6期1-4,共4页
对矿震震相的自动识别是矿震信号分析和处理的主要目标之一。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思想,采用对信号进行小波处理后的小波系数代替原始信号,应用包含在小波变换系数中的信号偏振信息,提出了确定三分向的矿震信号P波和S波震相的小波... 对矿震震相的自动识别是矿震信号分析和处理的主要目标之一。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思想,采用对信号进行小波处理后的小波系数代替原始信号,应用包含在小波变换系数中的信号偏振信息,提出了确定三分向的矿震信号P波和S波震相的小波变换方法。通过对矿震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得到不同尺度下的P波和S波识别因子,进而形成确定P波和S波的特征函数,从而确定P波和S波的到时。通过用小波变换对木城涧矿矿震的实际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实现了P波和S波到时的自动拾取,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震数据 小波和小波变换 p波s波的到时
下载PDF
2012年唐山M_L5.2地震前后的速度结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郭蕾 宫猛 王宁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5-708,共14页
针对2012年5月28日唐山ML5.2地震发生在老震区5级地震平静17年的背景,且其震级与唐山大地震序列强度衰减趋势相比明显偏高这一现象,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以2年为时间间隔对唐山地区2010年5月~2016年5月的地震数据进行反演,获得该区201... 针对2012年5月28日唐山ML5.2地震发生在老震区5级地震平静17年的背景,且其震级与唐山大地震序列强度衰减趋势相比明显偏高这一现象,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以2年为时间间隔对唐山地区2010年5月~2016年5月的地震数据进行反演,获得该区2012年唐山ML5.2地震前后地壳的三维地震P波和S波速度的空间分布,结合此次地震的精定位震源参数,对比分析地震前后震源区地下介质波速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发现此次地震发生前,震中处在高低速过渡带的位置,震后震中附近的波速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层析成像 2012年唐山ML5.2地震 地震三维p波s波速度结构
下载PDF
P波和S波接收函数的贝叶斯联合反演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峻 刘启元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8,共10页
S波接收函数对于研究岩石圈速度结构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合成地震图技术研究了S波接收函数的动力学特征.在接收函数非线性复谱比反演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P波和S波接收函数的非线性联合反演方法.结果表明:(1)适用于S... S波接收函数对于研究岩石圈速度结构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合成地震图技术研究了S波接收函数的动力学特征.在接收函数非线性复谱比反演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P波和S波接收函数的非线性联合反演方法.结果表明:(1)适用于S波接收函数反演的震中距范围约为55°~80°,S波接收函数反演要求所用远震事件的震级大于5级;(2)与陡变的岩石圈底部界面(LAB)相比,梯度带类型LAB上生成的SLP转换波相对较弱,台站下方的沉积盖层有助于相对增强SLP震相;(3)由于S波接收函数径向分量不符合δ脉冲,不依赖于等效震源假定的三分量接收函数多道最大或然性反褶积方法更适合S波接收函数的估计;(4)数值检验的结果表明,在初始模型速度参数偏离真实模型20%的情况下,本文的方法能够预测300km深度范围内的P波和S波速度结构;(5)观测数据的反演结果表明,由于P波接收函数低频分量相对不足,本文的联合反演方法对于大于100km深度上地幔的S波速度结构约束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s波接收函数 联合反演 贝叶斯理论 岩石圈结构
下载PDF
浅层人工地震P波和S波资料揭示的郑州老鸦陈断层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保金 赵成彬 +3 位作者 尹功明 田勤俭 刘尧兴 酆少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05-515,共11页
断层活动性的探测研究是城市防震减灾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查明郑州老鸦陈断层的位置、性质及其活动性,2006年底跨老鸦陈断层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P波和S波探测,通过采用不同的地震波激发源、不同的观测系统参数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获... 断层活动性的探测研究是城市防震减灾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查明郑州老鸦陈断层的位置、性质及其活动性,2006年底跨老鸦陈断层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P波和S波探测,通过采用不同的地震波激发源、不同的观测系统参数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获得了沿剖面不同深度的地下细结构图像,揭示了老鸦陈断层的形态和特征。结果表明,老鸦陈断层为一条倾向NE、走向NW的正断层,该断层错断了新近系(N)以前的地层,在Q+N地层内部没有发现断层引起的地层错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鸦陈断层 浅层地震p波s波勘探 断层活动性
下载PDF
山东地区地壳及上地幔结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曲平 吕杰 +2 位作者 郭震 于勇 陈永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9-658,共10页
利用布设在山东省境内的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台阵和国家地震局固定地震观测台站记录的地震数据,应用接收函数和SKS波分裂方法,研究山东地区的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得到该区域的地壳厚度、地壳平均P波与S波的波速比以及SKS波分裂延迟的分布... 利用布设在山东省境内的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台阵和国家地震局固定地震观测台站记录的地震数据,应用接收函数和SKS波分裂方法,研究山东地区的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得到该区域的地壳厚度、地壳平均P波与S波的波速比以及SKS波分裂延迟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山东地区地壳厚度范围为28~39 km;胶南隆起的北段和南段以及鲁西隆起北侧济阳凹陷的地壳厚度小于32 km,鲁西隆起下方的地壳比较厚。研究区P波与S波的波速比主要分布在1.67~1.94之间,鲁西隆起西南部和胶南隆起北段该比值小于1.75,可能是由中上地壳增厚以及下地壳减薄和拆沉造成。鲁西隆起南北P波与S波的波速比差异反映地壳活动的差异。地幔物质的各向异性显示,山东地区西部的地壳减薄和拆沉可能仍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地壳厚度 p波s波的波速比 SKs波分裂 郯庐断裂
下载PDF
南菲律宾深部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皓原 王志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66-1379,共14页
文中搜集整理了国际地震中心1960-2017年公开的地震数据,使用地震层析成像的方法反演了南菲律宾地区0~100km的P波和S波三维速度结构,成像结果揭示了南菲律宾地区地壳及上地幔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1)棉兰老岛中西部-保和岛一带在地壳浅部... 文中搜集整理了国际地震中心1960-2017年公开的地震数据,使用地震层析成像的方法反演了南菲律宾地区0~100km的P波和S波三维速度结构,成像结果揭示了南菲律宾地区地壳及上地幔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1)棉兰老岛中西部-保和岛一带在地壳浅部出现的P波和S波高速异常特征很有可能是巨量的岩浆活动及蛇绿岩在下地壳增生共同作用的结果;2)棉兰老岛西部在地幔中出现的低速异常同地表出露的火山位置十分吻合,推测该低速异常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3)菲律宾海板块在棉兰老岛的东北部和东南部活动性较强,板块边缘在100km的深度仍然有着较为密集的地震分布;4)苏拉威西海盆在棉兰老岛西南侧的活动性较弱,其俯冲活动主要集中在地壳及上地幔顶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p波s波 菲律宾海板块 苏拉威西海盆
下载PDF
菲律宾群岛深部速度结构成像与双向俯冲板片构造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皓原 王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887-4900,共14页
菲律宾群岛受到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碰撞作用,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因素多样.尽管近几年来已经有了少数关于该区域层析成像的研究,但这些研究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马尼拉海沟、吕宋岛及中菲律宾地区,而关于群岛周围... 菲律宾群岛受到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碰撞作用,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因素多样.尽管近几年来已经有了少数关于该区域层析成像的研究,但这些研究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马尼拉海沟、吕宋岛及中菲律宾地区,而关于群岛周围其他海沟和南菲律宾地区的讨论相对较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同时获得过关于菲律宾群岛深部纵、横波速度结构的研究,本次研究通过反演155779条P波震相和59642条S波震相,同时获得了菲律宾群岛从地表至150km深度的纵、横波速度结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壳幔速度结构具有较强的不均一性,地壳内部存在着广泛的低速异常,而表征俯冲板块的高速异常则沿着群岛周边的海沟展布.南海块体在马尼拉海沟中段的俯冲角度和俯冲活动性比南段小;菲律宾海板块在东吕宋海槽南段微弱的俯冲作用很有可能同本哈姆海台的碰撞有关.菲律宾群岛大部分M_W>6.0的强震沿着各个板块的边界发生,体现出菲律宾海板块同欧亚板块之间的强耦合作用,群岛西侧的南海块体在马尼拉海沟16°N—20°N之间呈现出的弱耦合状态可能跟北吕宋地区的拉张应力环境有关,南海块体在16°N以南的地区同上覆块体之间的耦合作用较强;群岛东侧的菲律宾海板块在14°N以北的地区没有强震发生,它与菲律宾群岛之间的耦合程度从北向南逐渐增强,在12°N以南的地区要强于12°N以北的地区;此外苏禄海盆和菲律宾构造带之间也存在着强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马尼拉海沟 双向俯冲 p波s波速度结构 板块耦合
下载PDF
光子晶体的反射振幅系数比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纵横 卢向东 黄静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1,共2页
运用光学传输矩阵法,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一维光子晶体中两偏振光(p波和s波)反射振幅系数比的两个参数与其它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折射率,不同光学厚度组合的一维光子晶体,反射光的振幅系数比变化是不同的。其反射光... 运用光学传输矩阵法,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一维光子晶体中两偏振光(p波和s波)反射振幅系数比的两个参数与其它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折射率,不同光学厚度组合的一维光子晶体,反射光的振幅系数比变化是不同的。其反射光的相位差随入射角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利用相位差可连续改变的特性可以制成效率极高的反射型相位补偿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光子晶体 光子禁带 p波s波的相位差 相位补偿器
下载PDF
弹性波模拟中局部透射边界的反射特征及参数优化
13
作者 邢浩洁 李小军 +3 位作者 刘爱文 李鸿晶 周正华 陈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01-312,共12页
研究一种新型局部透射边界对弹性波的反射特征,以提高模拟复杂波动问题时的边界精度。此时存在P-P、P-S和S-P、S-S两组(4种)反射,反射系数基于P波和S波势函数定义。将势函数表示的波场转化为u和w分量形式,再代入边界公式,推导出反射系数... 研究一种新型局部透射边界对弹性波的反射特征,以提高模拟复杂波动问题时的边界精度。此时存在P-P、P-S和S-P、S-S两组(4种)反射,反射系数基于P波和S波势函数定义。将势函数表示的波场转化为u和w分量形式,再代入边界公式,推导出反射系数R_(pp),R_(ps),R_(sp),R_(ss)的表达式。理论分析与数值试验相结合,得出如下研究结果:新型边界的多种计算波速配置能够很好地实现对P,S两种物理波速波动能量的同步吸收;弹性介质自身特性给反射系数带来了附加零反射角度,这对边界精度有利;S-P反射有时会出现异常大值,这会严重破坏边界精度,不过,当大部分(如1/1,2/2,2/3,3/4,3/5,…)人工波速参数被严格设定为S波波速时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模拟 局部透射边界 反射系数 p波s波的同步吸收 附加零反射角度 S-P大反射
下载PDF
祁连山中东段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和区域应力场 被引量:1
14
作者 荣代潞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利用哥伦比亚大学GCMT目录给出的祁连山中东段地区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资料,研究较大区域(34°-41°N,100°-106°E)的应力场;利用该地区布设的中法微震数字监测台网多年监测资料和甘肃数字监测台网资料,使用P波和S波初动... 利用哥伦比亚大学GCMT目录给出的祁连山中东段地区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资料,研究较大区域(34°-41°N,100°-106°E)的应力场;利用该地区布设的中法微震数字监测台网多年监测资料和甘肃数字监测台网资料,使用P波和S波初动及振幅比联合反演方法,反演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发震应力场。结果表明,地区构造应力大致为北东40°-45°水平向压应力;景泰地区主压应力方向约北东45°,绝大多数地震为走滑型。天祝-古浪地区有相当部分的逆断层地震分布,主压应力方向约60°,P轴仰角在10°左右优势分布,大致为水平应力场。这与大区域构造应力场和断层实际分布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中东段地区 震源机制 区域应力场 联合反演方法 p波s波初动和振幅比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层结构:高原横向生长的机制
15
作者 X.Z.Shen M.Liu +8 位作者 Y.Gao W.J.Wang Y.T.Shi M.J.An Y.S.Zhang X.Z.Liu 钱银苹(译) 李敏娟(译) 沈旭章(校) 《世界地震译丛》 2018年第2期144-161,共18页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周边亚洲板块(北部到阿拉善块体,东部到鄂尔多斯块体)岩石层结构的探测对了解青藏高原的抬升和横向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布设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和周边区域的高密度地震台阵所记录的波形,计算S波和P波接收函...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周边亚洲板块(北部到阿拉善块体,东部到鄂尔多斯块体)岩石层结构的探测对了解青藏高原的抬升和横向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布设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和周边区域的高密度地震台阵所记录的波形,计算S波和P波接收函数,研究岩石层结构。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和阿拉善块体下方的地幔岩石层中存在较强、相对稳定的负速度梯度,其深度范围在70~150km,这与典型稳定的大陆岩石层类似;相比之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下方地幔岩石层的速度梯度相对较弱和较模糊,这可能是由于地幔岩石层高温和存在部分熔融物质造成的;青藏高原与鄂尔多斯块体和阿拉善块体边界之间的岩石层结构变化剧烈,这两个块体作为刚性边界限制了青藏高原的横向变化。此外,在青藏高原东北角到银川地堑区域的地幔岩石层结构是相似的,这可能意味着从青藏高原东北角到鄂尔多斯块体和阿拉善块体之间的过渡间隔区内存在横向地幔流。这个过渡带的地壳结构为青藏高原横向生长提供了证据。特别是,在海原断裂和天景山断裂之间出现了地壳增厚和双地壳的证据,该区域可能是青藏高原在东北缘横向生长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岩石层变形 p波s波接收函数 海原和六盘山断裂地幔流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velocity structure and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quake area in Yibin
16
作者 Ma Yong Bi Jin-Meng and Gao Lei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9年第3期267-276,394,共11页
In this study,on the basis of absolute first-arrival times of 84756 P-and S-waves from 6085 earthquakes recorded at 56 fixed stations in Yibin and surrounding areas in China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9,focal par... In this study,on the basis of absolute first-arrival times of 84756 P-and S-waves from 6085 earthquakes recorded at 56 fixed stations in Yibin and surrounding areas in China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9,focal parameters and three-dimensional(3 D)body-wave high-resolution velocity structures at depths of 0–30 km were retrieved by double-difference tomography.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good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located earthquakes and velocity structures,which were concentrated mainly in the high-velocity-anomaly region or edge of high-velocity region.Velocity structure of P-and S-waves in the Yibin area clearly shows lateral inhomogeneity.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nd S-waves near the surfac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omorphology and geologic structure.The low-velocity anomaly appears at the depth of 15–25 km,which is affected by the lower crust current.The Junlian–Gongxian and Gongxian–Changning earthquake areas,which are the two most earthquake-prone areas in the Yibin region,clearly differ in earthquake distribution and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We analyz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unlian–Gongxian and Gongxian–Changning earthquake areas on the basis of the 3 D body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in the Yibin region.We found that although most seismicity in the Yibin area is caused by fluid injection,the spatial position of seismicity is controlled by the velocity structures of the middle and upper crust and local geologic structure.Fine-scale 3 D velocity structures in the Yibin area provide important local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crustal medium,seismogenic structure,and seism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bin area double-difference tomography method 3D P・wave and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