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术后膳食纤维和早期肠内营养与消化道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57
1
作者 刘俊 夏强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膳食纤维和早期肠内营养(EN)与消化道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把56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能全素组和能全素加膳食纤维组,经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N),观察两组EN常见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膳食纤维和早期肠内营养(EN)与消化道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把56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能全素组和能全素加膳食纤维组,经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N),观察两组EN常见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腹胀、腹泻的发生率相似,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例能全素加膳食纤维组患者因吻合口水肿、输入袢不完全性梗阻而发生恶心、呕吐,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恶心和呕吐。结论胃癌术后的早期膳食纤维EN并不增加EN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并发症 早期肠内营养 膳食纤维 胃癌术后 p〉0.05 相关并发症 吻合口水肿 完全性梗阻 能全素 随机对照 术后患者 经鼻肠管 发生情况 临床资料 术后腹胀 发生率 EN 可比性 统计学 输入袢 恶心 呕吐
原文传递
针灸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林卉 马铁明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检索2005年至2010年国内发表的针灸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文献筛选并予Jadad评分,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结果:29篇文献符合纳入,经Jadad评分均属低质量文...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检索2005年至2010年国内发表的针灸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文献筛选并予Jadad评分,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结果:29篇文献符合纳入,经Jadad评分均属低质量文献,共累计病例2 302例。依据治疗干预措施的不同,归纳3组比较疗效,所用文献21篇,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单纯针刺疗法与穴位封闭治疗的疗效OR[95%CI]4.80[2.02,11.41],P<0.05;电针疗法与单纯针刺疗法的疗效OR[95%CI]4.60[2.08,10.17],P<0.05;针灸结合其它疗法与单纯针刺疗法OR[95%CI]3.31[2.30,4.77],P<0.05。另8篇文献因治疗干预措施各不相同,不做Meta分析。结论:针灸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有效;临床治疗中电针疗法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单纯针刺疗法疗效优于穴位封闭疗法,针灸结合其它疗法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仍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高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补充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针灸疗法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小儿支气管哮喘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柯宇星 郑洁丽 吴春远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7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干预作出指导建议。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37例(哮喘组)及同期健康体检小儿120例(健康组)作为研究对象,搜集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哮喘发作情况...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干预作出指导建议。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37例(哮喘组)及同期健康体检小儿120例(健康组)作为研究对象,搜集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哮喘发作情况,分析支气管哮喘发作相关因素。结果过敏病史、哮喘家族史、呼吸道感染史、母乳喂养、被动吸烟史、有害气体接触史、宠物饲养史、低收入家庭、农村人口为哮喘发病相关因素,P〈0.05;哮喘发病率于性别、低出生体重儿、肥胖因素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过敏病史、哮喘家族史、呼吸道感染史等为哮喘发作危险因素,母乳喂养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过敏病史、哮喘家族史、呼吸道感染史等多因素具有密切关联,临床应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哮喘 影响因素 支气管哮喘发作 发病相关因素 低出生体重儿 p〉0.05 临床干预 健康体检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p16基因的缺失、高甲基化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4
作者 项一宁 张维元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p16基因的缺失、高甲基化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90例鼻咽非角化性癌(NKC)组织p16蛋白的表达缺失,聚合酶链反应和甲基化酶切方法检测23例NKC组织p16基因缺失和高甲基化。结...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p16基因的缺失、高甲基化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90例鼻咽非角化性癌(NKC)组织p16蛋白的表达缺失,聚合酶链反应和甲基化酶切方法检测23例NKC组织p16基因缺失和高甲基化。结果90例NKC中p16蛋白表达阴性率为46.7%(42/90),而对照组的阴性率为0(0/30),P<0.05。p16蛋白表达与NKC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明显的相关性,生存期5年内者,其缺失率为60.0%(36/60);生存期5年以上者,其缺失率为20.0%(6/30),P<0.05。有、无远处器官转移的病例p16蛋白阴性率分别为81.8%(9/11)和41.8%(33/79),P<0.05。而有、无颅底破坏和(或)颅神经侵犯病例p16蛋白阴性率分别为41.7%(10/24)和48.5%(32/66),P>0.05。23例NKC中未检测到p16基因外显子1的缺失,但有10例p16基因外显子2的缺失,缺失率为43.4%(10/23);同时检测到2例外显子1的异常甲基化,高甲基化率为8.7%(2/23);总突变率为52.1%(12/23)。结论在NK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16基因缺失起着重要的作用。p16蛋白表达与NKC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远处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与NKC的局部组织侵犯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组织 高甲基化 临床意义 表达及 p16蛋白表达 ENVISION法 p16基因缺失 5年生存率 免疫组织化学 聚合酶链反应 p〉0.05 基因外显子1 NKC 非角化性癌 异常甲基化 阴性率 相关性 缺失率 表达缺失 方法应用 器官转移
原文传递
早期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病人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傅爱凤 黄日妹 +3 位作者 易小青 刘保芬 农春花 叶良玉 《现代临床护理》 2005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病人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骨科住院112例急诊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同时再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两组病人均在术后第6~7d采...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病人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骨科住院112例急诊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同时再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两组病人均在术后第6~7d采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调查护患关系信任度。结果两组病人在护患关系信任度总分上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护患关系5个类别排序方面,观察组平均得分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护患关系信任度41个项目上,有32项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有8个项目,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增加护患交往频数与语言沟通,丰富了护士业务知识和护理技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信任感,有助于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护患关系 骨科病人 信任度 创伤 p〉0.05 急诊手术病人 经统计学分析 观察组 对照组 住院期间 语言沟通 护患交往 护理技术 业务知识 护理质量 安全感 信任感 平均 项目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席卫平 杨建平 +2 位作者 李连青 朱庆义 周向红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14-516,共3页
目的研究山西汉族儿童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探讨个体遗传因素在佝偻病发病中的意义,为临床防治探索一条新途径。方法以血清25(OH)D3水平、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作为分... 目的研究山西汉族儿童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探讨个体遗传因素在佝偻病发病中的意义,为临床防治探索一条新途径。方法以血清25(OH)D3水平、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作为分组指标,确定佝偻病组(40例)、对照组(6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和放射免疫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方法进行基因分布遗传平衡吻合度检验。结果佝偻病组AA、A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0%、52.5%和42.5%。对照组AA、A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4%、55.9%、39.7%。佝偻病组等位基因A、a分布频率分别为31.3%、68.7%,对照组等位基因A、a分布频率分别为32.3%、67.7%。VDR基因型分布频率、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05;χ2=0.028,P>0.05)。两组间血清25(OH)D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19,P<0.01)。结论(1)本组汉族儿童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分布相对较均衡,a等位基因频率为67.7%,是优势基因。(2)本组人群VD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高加索人种相比明显不同,存在种族差异。(3)提示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在个体是否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方面可能没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位点多态性 维生素D受体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25(OH)D3 Apa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基因多态性分布 aa基因型 放射免疫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 VDR基因型 基因分布频率 p〉0.05 等位基因频率 汉族儿童
原文传递
萘哌地尔与盐酸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20
7
作者 吕坚伟 周立新 +5 位作者 冷静 黄翼然 唐涌志 汤海 闵志廉 高轶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6-39,共4页
目的评估萘哌地尔(浦畅)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法,240例BP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试验组给予每晚口服萘哌地尔片50mg;对照组给予每晚口服盐酸特... 目的评估萘哌地尔(浦畅)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法,240例BP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试验组给予每晚口服萘哌地尔片50mg;对照组给予每晚口服盐酸特拉唑嗪片2mg,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和临床疗效评价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平均尿流率(Qave)、生活质量评分(QOL)和残余尿量的变化作为次要疗效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共有236例进入统计分析。IPSS、Qmax、Qave、QOL、残余尿量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不良事件较少,但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试验组没有出现。结论萘哌地尔(浦畅)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荼哌地尔 良性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盐酸特拉唑嗪 安全性评估 治疗前后 萘哌地尔片 疗效指标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p〉0.05
原文传递
持续鼻饲喂养与间断鼻饲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22
8
作者 周小坚 陈鲜威 +1 位作者 刘江勤 陆中权 《新生儿科杂志》 2005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评仨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进行持续鼻饲喂养(CNG)和间断鼻饲喂养(IBG)的优缺点,找出更适合于VLBW的喂养方法。方法将收住NICU的87例VLBW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予CNG(44例)或IBG(43例)喂养。对比VLBW和CNG和IBG的喂养不耐受性(FI)、达... 目的评仨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进行持续鼻饲喂养(CNG)和间断鼻饲喂养(IBG)的优缺点,找出更适合于VLBW的喂养方法。方法将收住NICU的87例VLBW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予CNG(44例)或IBG(43例)喂养。对比VLBW和CNG和IBG的喂养不耐受性(FI)、达到完全喂肠道喂养时间(FEF)(100kcal/(kg·d))、恢复出生体重时间(RBW)、停止静脉补液时间及平均住院日。CNG起始奶量1ml/h,每持续10h停止2h,以后每天增加1ml/h;IBG组奶量以20ml/(kg·d))开始,每天增加20ml/kg;所有VLBW均同时进行部分静脉营养,直至达到FEF。结果CNG组较IBG组出现FI的例数少,分别为7/44和21/43例,P<0.05;而达到EFE早,(15.8±2.2)d和(19.9±2.3)d;静脉补液时间短,(16.2±3.3)d和(25.2±2.5)d,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RBW(13.3±1.8)d和(13.5±2.3)d及平均住院日(45.7±9.7)d和(46.5±10.8)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LBW更耐受CNG喂养,其达到完全胃肠喂养时间及静脉补液时间较IBG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鼻饲喂养 疗效评估 VLBW 平均住院日 静脉补液 部分静脉营养 p〉0.05 喂养时间 显著性差异 CNG 喂养方法 随机分组 NICU 不耐受性 同时进行 优缺点 EFE 奶量 ml
原文传递
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谷晔红 黄醒华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 了解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的发生率,母婴垂直传播及新生儿相关病率。 方法 2002年至2003年在北京妇产医院产前检查和分娩的252 例孕妇行阴道真菌涂片、培养及菌种鉴定,其分娩新生儿行皮肤真... 目的 了解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的发生率,母婴垂直传播及新生儿相关病率。 方法 2002年至2003年在北京妇产医院产前检查和分娩的252 例孕妇行阴道真菌涂片、培养及菌种鉴定,其分娩新生儿行皮肤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并随诊新生儿。 结果 252例孕妇阴道真菌涂片和/或培养阳性109例,阳性率43.25%。妊娠期VVC的发病率为19.05%(48/252)。109例阳性患者中,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儿皮肤真菌携带率分别为20.76%(11/53)和35.71%(20/56), P>0.05;孕期VVC组与真菌携带组新生儿皮肤真菌携带率分别为16.67%(8/48)和37.71%(23/61),P<0.05;孕期治疗组新生儿无真菌携带;未治疗组新生儿真菌携带率为50.82%(31/61)。252例中新生儿真菌培养(+)31例,真菌携带率为12.30%;真菌培养(+)的新生儿尿布皮炎、鹅口疮的发生率为12.90%(4/31)和6.45%(2/31);与新生儿真菌培养(-)组[3.62%(8/221)和0%]相比,P<0.05。阴道真菌涂片和/或培养阳性109 例中,剖宫产组新生儿脐炎、尿布皮炎、鹅口疮的发病率[分别为3.77%(2/53)、15.09%(8/53)和1.87%(1/53)]与阴道分娩组[分别为1.79%(1/56)、7.14%(4/56)和1.79%(1/56)]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真菌阳性未治疗组新生儿脐炎、尿布皮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妊娠期 母婴垂直传播 新生儿尿布皮炎 新生儿脐炎 真菌培养 北京妇产医院 p〉0.05 菌种鉴定 皮肤真菌 阴道分娩 2003年 2002年 疾病发病率 携带率 治疗组 鹅口疮 产前检查 阳性患者 妊娠合并 发生率 VVC
原文传递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脊柱结核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胡杰挺 陈建生 +1 位作者 钱钟 杨立利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2期319-321,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3种不同术式治疗69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随访24月以上,观察其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神经功能改善、红... 目的比较分析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3种不同术式治疗69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随访24月以上,观察其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神经功能改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变化、后凸畸形矫正度、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间ASIA神经功能评分、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后路联合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多于单纯前路组或单纯后路组(P<0.05)。单纯后路组和前后路联合组后凸畸形矫正度均显著优于单纯前路组(P<0.05),单纯后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者植骨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患者术后影像学均提示无复发。结论 3种不同手术入路均具有良好的疗效。掌握不同手术的适应征,明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术治疗 脊柱结核 手术入路 疗效 前后路联合 红细胞沉降率 并发症发生率 p〉0.05
下载PDF
早期宫颈鳞癌患者微淋巴管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建平 吕卫国 +2 位作者 陈怀增 周彩云 谢幸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551-155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鳞癌微淋巴管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Ⅰb、Ⅱa期的宫颈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存档蜡块切片,用Podoplanin单抗免疫染色微淋巴管,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癌内、癌周的淋巴管,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1)形态学观察示癌...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鳞癌微淋巴管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Ⅰb、Ⅱa期的宫颈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存档蜡块切片,用Podoplanin单抗免疫染色微淋巴管,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癌内、癌周的淋巴管,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1)形态学观察示癌周淋巴管较癌内淋巴管粗大、密集。有淋巴结转移者,癌内淋巴管可见癌细胞。(2)宫颈鳞癌癌周淋巴管密度(LVD)为(31±10)条/mm2,癌内淋巴管密度为(20±10)条/mm2(P<0.01);癌周相对淋巴管面积(LVA)为(0.75±0.40)%,癌内LVA为(0.19±0.11)%(P<0.01)。(3)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的癌内及癌周的LVD、LVA分别为(29±7)条/mm2,(40±5)条/mm2,(0.27±0.10)%,(1.23±0.36)%,无淋巴结转移者为(16±8)条/mm2,(28±9)条/mm2,(0.16±0.09)%,(0.56±0.20)%,(P<0.01,0.01,<0.05及P<0.01)。(4)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级者的癌周LVA及癌内LVD、LVA分别为(0.42±0.10)%,(9±3)条/mm2,(0.06±0.04)%;(0.77±0.37)%,(21±8)条/mm2,(0.21±0.09)%;(0.83±0.46)%,(22±11)条/mm2,(0.21±0.12)%。Ⅱ、Ⅲ级与Ⅰ级比较的P均<0.05,而Ⅱ、Ⅲ者间比较的P>0.05。结论早期宫颈鳞癌高淋巴管分布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意义 微淋巴管 癌患者 早期 podoplanin 盆腔淋巴结转移 淋巴管密度 宫颈鳞癌 图像分析系统 无淋巴结转移 p〉0.05 内淋巴管 淋巴管形成 癌周淋巴管 形态学观察 组织学分级 淋巴管分布 LVA 免疫染色 定量分析 资料分析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朱启镕 顾绍庆 +4 位作者 俞惠 王建设 顾新焕 董左权 费林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目的对前期研究发现宫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免疫失败儿童表达异常的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和IL10,研究其相关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宫内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确定时限内选择乙型肝炎疫苗随访门诊中符合纳入标准的高危... 目的对前期研究发现宫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免疫失败儿童表达异常的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和IL10,研究其相关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宫内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确定时限内选择乙型肝炎疫苗随访门诊中符合纳入标准的高危儿童,系宫内感染HBV经免疫接种失败者为Ⅰ组,免疫接种有效者为Ⅱ组和非携带HBV母亲所生健康儿童作对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NFα基因-238位点、IFNγ基因+874位点、IL4基因-590位点和IL10基因-1082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TNFα基因-238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Ⅰ组显著高于Ⅱ组(χ2=6.797,P<0.05),并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513,P<0.05),而Ⅱ组与对照组比较χ2=0.047,P>0.05;IFNγ基因+874位点A基因频率Ⅰ组与Ⅱ组比较χ2=7.238,P<0.05,与对照组比较χ2=5.199,P<0.05,Ⅱ组与对照组比较χ2=0.602,P>0.05;IL4基因-590位点C/T等位基因频率Ⅰ组与Ⅱ组比较χ2=0.632,P>0.05,Ⅰ组与对照组比较χ2=0.584,P>0.05,Ⅱ组与对照组比较χ2=0.004,P>0.05;IL10基因-1082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Ⅱ组与Ⅰ组比较χ2=10.359,P<0.001,Ⅱ组与对照组比较χ2=35.418,P<0.001,但是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759,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易感性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 乙型肝炎病毒(HBV) 单核苷酸多态性 IFN-Γ基因 IL-10基因 p〉0.05 IL-4基因 等位基因频率 pCR技术检测 TNF-α基因 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接种失败 实时荧光定量 宫内感染 对照组 表达异常
原文传递
医学新生人格问卷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任桂秀 徐玉芳 +1 位作者 郭玲玲 何云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5期442-444,共3页
目的了解医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常见心理问题.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1932名学生进行问卷,用UPI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A类人群12.5%,B类人群25%,C类62.6%.各专业A类检出率经采用x2检验,P>0.05.结论医学新生主体健康.学生中有各... 目的了解医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常见心理问题.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1932名学生进行问卷,用UPI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A类人群12.5%,B类人群25%,C类62.6%.各专业A类检出率经采用x2检验,P>0.05.结论医学新生主体健康.学生中有各种心理问题者占15%~20%,他们中属于中度以上问题者仅为学生数的10%,其中症状特别严重者不足2%,其余均为一般心理问题.学生中常见心理问题是不同程度的认知不良、情绪障碍和人际关系障碍,学生中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随着修业进程而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新生 问卷调查分析 常见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水平 p〉0.05 一般心理问题 人格问卷 软件分析 不同程度 人际关系 情绪障碍 检出率 大学生 UpI 人群
下载PDF
奥沙利铂持续腹腔热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纯 莫汉文 +2 位作者 周建平 李文媚 张静玉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6期15-16,22,共3页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L-OHP)持续腹腔热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76例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奥沙利铂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组(热化组)26例,引出腹水后,在加热的5%葡萄糖溶液2500~3500ml中加入L-OHP200mg/m2,持续体外循...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L-OHP)持续腹腔热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76例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奥沙利铂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组(热化组)26例,引出腹水后,在加热的5%葡萄糖溶液2500~3500ml中加入L-OHP200mg/m2,持续体外循环腹腔热灌注,腹腔内温度保持在41~43℃,持续60min;腹腔内注射奥沙利铂化疗组(单化组)26例,常规腹腔穿刺引流腹水后注射L-OHP200mg/m2。单纯腹腔热灌注组(单热组)24例,加热5%葡萄糖溶液2500~3500ml,持续热灌注60min。结果总有效率(CR+PR)54%(41/76)。热化组、单化组和单热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9%(20/26)、50.0%(13/26)、33.3%(8/24),P<0.05。急性腹痛:热化组53.8%(14/26),单热组16.7%(4/24)。单化组无急性腹痛病例,P<0.05。麻痹性肠梗阻:热化组19.2%(5/26),单化组7.7%(2/26),单热组16.7%(4/24),P>0.05。结论奥沙利铂持续腹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腹水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毒副作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灌注治疗 奥沙利铂 癌性腹水 临床研究 5%葡萄糖溶液 腹腔热灌注化疗 腹腔穿刺引流 麻痹性肠梗阻 p〉0.05 毒副作用 急性腹痛 腹腔内注射 体外循环 总有效率 治疗方法 恶性腹水 加热
下载PDF
165例5岁以下小儿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慧深 钱明阳 +3 位作者 张智伟 曾少颍 谢育梅 李渝芬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总结双盘封堵器(Amplatzer)关闭年龄小、体重轻患儿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病例。方法1998年8月至2004年5月,165例5岁和18kg以下小年龄组继发孔型ASD病例接受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所有患儿均经临床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 目的总结双盘封堵器(Amplatzer)关闭年龄小、体重轻患儿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病例。方法1998年8月至2004年5月,165例5岁和18kg以下小年龄组继发孔型ASD病例接受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所有患儿均经临床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诊为继发孔型ASD。TTE观察和测量ASD和房间隔(IAS)最大径,测量球囊导管测量ASD最大伸展径,必要时加用食道超声(TEE)测定,筛选后的患儿依此选择封堵器。结果163例成功封堵ASD,成功率98.8%。本组ASD最大径(8~30)mm,平均(18.3±5.1)mm,选择封堵器直径(8~30)mm,平均(18.6±5.0)mm,P>0.05。Qp/Qs=3.3±2.0。147例(89.0%)为单纯单孔ASD病例;6例为多孔ASD,其中3例伴有房间隔瘤样改变,均用一个封堵器成功封堵ASD。另外12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其中6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右心容量超负荷术后明显改善。本组中大ASD占60.0%(100)例。操作上有一定难度。结论Amplatzer封堵器关闭5岁以下儿童房间隔缺损是可行的,但不主张2岁以下行介入治疗。严格掌握适应证;良好的小儿心血管内外科条件是成功封堵的基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Amplatzer封堵器 动脉导管未闭(pDA) 小儿 继发孔型ASD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经胸超声心动图 p〉0.05 肺动脉瓣狭窄 5岁以下儿童 心血管内外科 2004年 1998年 容量超负荷 临床体检 X线胸片 球囊导管 瘤样改变 心内畸形
原文传递
细胞色素P450酶1A2和2C19基因多态性与难治性抑郁症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静 陆峥 +3 位作者 江三多 蔡军 钱伊萍 李霞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P450enzymes,CYP)1A2、2C19基因多态性与难治性抑郁症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测定79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及107名正常对照者CYP1A2C163A、CYP2C19G681...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P450enzymes,CYP)1A2、2C19基因多态性与难治性抑郁症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测定79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及107名正常对照者CYP1A2C163A、CYP2C19G681A基因多态性。结果两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3.605,P>0.05;χ2=3.154,P>0.05)。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对照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0.853,P>0.05;χ2=0.568,P>0.05)。79名患者中46名接受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利培酮(0.5~2.0mg/d)治疗,将其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两组间CYP1A2C163A(χ2=0.785,P>0.05;χ2=7.142,P>0.05)CYP2C19G681A(χ2=3.008,P>0.05;χ2=2.722,P>0.05)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根据CYP2C19G681A基因多态性将患者分为无突变组(G/G型)和突变组(G/A型和A/A型),两组患者CYP1A2C163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0.252,P>0.05;χ2=0.682,P>0.05)。结论CYP1A2C163A和CYP2C19G681A基因多态性与难治性抑郁症无显著关联,不是影响利培酮对氟西汀增效作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酶 难治性抑郁症 基因多态性 关联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pCR) CYp2C19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0.05 CYp1A2 抑郁症患者 分布差异 等位基因 显著性 基因型 正常对照 扩增技术 方法应用 增效作用 利培酮 氟西汀
下载PDF
兔眼中央角膜厚度与Perkins压平眼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栾春生 陈晓明 +4 位作者 邓应平 王琳 刘东敬 崔敏 黎静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42-646,共5页
目的探讨中央角膜厚度(CCT)与Perkins压平眼压的关系,建立CCT、真实眼压与Perkins压平眼压三者关系的数学模型和CCT对Perkins压平眼压的校正公式。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双眼中1只眼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另1只眼测... 目的探讨中央角膜厚度(CCT)与Perkins压平眼压的关系,建立CCT、真实眼压与Perkins压平眼压三者关系的数学模型和CCT对Perkins压平眼压的校正公式。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双眼中1只眼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另1只眼测得的数据对行PRK眼得出的数据进行验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取1只眼,采用PRK,人为改变兔眼的CCT,建立不同CCT的活体眼模型,分别采用Perkins压平眼压计、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角膜曲率计测量术前、术后Perkins压平眼压、CCT、角膜曲率以及应用电子直接眼压计测量真实眼压,分别对术前和术后测量值做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对另1组未行PRK眼测得的真实眼压、Perkins压平眼压、CCT对实验组得出的公式进行验证。结果兔眼双眼Perkins压平眼压、CCT、角膜曲率无统计学差别,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Perkins压平眼压与CCT均显著相关(r=0.761P<0.01;r=0.829,P<0.01),与角膜曲率无关(r=0.098,P>0.05;r=0.260P>0.05)。对术前、术后Perkins压平眼压与CCT建立回归公式,曲线的斜率分别为0.066、0.053,Perkins压平眼压的改变与CCT的改变有关。对真实眼压Y与Perkins压平眼压、CCT三者的关系建立回归公式为Y=12.107+1.254X1-0.033X2(X1=Perkins压平眼压,X2=CCT)。结论CCT的改变影响Perkins压平眼压的测量值,临床上应根据CCT来校正Perkins压平眼压的测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兔眼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超声角膜测厚仪 p〉0.05 中华眼科杂志 CCT 回归公式 压平眼压计 角膜曲率计 眼压计测量 pRK 测量值 校正公式 数学模型 大耳白兔 相关分析 真实 术前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小儿胸部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孔秋雁 许崇永 +2 位作者 陈宇 陈廷港 吴爱琴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5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评价小儿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小儿胸部应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1)随机选择肺部感染的患儿30例,先常规剂量(150mAs)扫描,再在感染灶局部加作低剂量扫描,剂量为50,35及15mAs。其他参数... 目的:评价小儿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小儿胸部应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1)随机选择肺部感染的患儿30例,先常规剂量(150mAs)扫描,再在感染灶局部加作低剂量扫描,剂量为50,35及15mAs。其他参数为:120kV,床进28.8mm/圈,0.5s/圈,16×1.5mm准直,重建层厚及间隔均为3mm。分别记录不同剂量扫描时的CT权重剂量指数(CTDIw)及剂量长度乘积(DLP)。(2)由2位高年资医师按优、良、合格及不合格的等级盲法评价不同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小儿胸部35mAs和15mAs的CTDIw与常规剂量150mAs的比值分别为23.0%及10.0%,其DLP与常规剂量比值为23.3%和10.0%。(2)图像质量评价结果:150,50,35,15mAs的可诊断图像χ2检验,肺窗P>0.05,纵膈窗P<0.05,提示上述剂量肺窗图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纵膈窗图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用150,50,35mAs的可诊断图像进行χ2检验,P>0.05,提示其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适用于小儿胸部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采用35mAs左右的扫描条件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小儿 低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部多层螺旋CT 低剂量扫描 小儿 p〉0.05 图像质量 常规剂量 不同剂量 统计学处理 显著性
下载PDF
改进气道管理策略对危重患儿院间转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马文成 李颖杰 严建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1523-152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进气道管理策略对于危重患儿院间转运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实施危重患儿院间转运中,随机将病人分成2组,50例患儿采取改进的气道管理策略,并记录其转运前后的危重评分;50例患儿采用常规的气道管理策略,记录其转运前后的危重评... 目的:探讨改进气道管理策略对于危重患儿院间转运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实施危重患儿院间转运中,随机将病人分成2组,50例患儿采取改进的气道管理策略,并记录其转运前后的危重评分;50例患儿采用常规的气道管理策略,记录其转运前后的危重评分作为对照组数据。结果:共96例成功转运,其中实验组49例,对照组47例,无一例途中死亡。转运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的评分分别为61.6±13.4和58.3±9.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转运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的评分分别为58.3±10.8和69.0±17.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转运后与转运前的评分差值分别为-11.2±19.1和11.4±18.8,实验组的病例在转运后的危重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上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进气道管理策略,可提高危重病人院间转运的质量,减少转运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的可能性,但对疾病的预后和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策略 院间转运 危重患儿 气道 质量 危重评分 p〉0.05 对照组 转运前 实验组 显著性 危重病人 意外事件 转运过程 可能性 死亡率 记录
下载PDF
控释前列腺素E_2栓剂用于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效果 被引量:9
20
作者 梁影虹 张晓静 方玉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控释前列腺素E2栓剂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对研究组40例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内使用E2栓剂,对照组40例静滴小剂量缩宫素。比较两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分娩情况以及对... 目的:探讨控释前列腺素E2栓剂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对研究组40例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内使用E2栓剂,对照组40例静滴小剂量缩宫素。比较两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分娩情况以及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结果:①研究组用药后8、12h宫颈Bishop评分分别为6.6±1.3和7.8±1.8,明显高于对照组4.3±1.2和4.5±1.1,P<0.01;12h后宫颈成熟总有效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30%),P<0.01。②研究组24h总临产率(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5%),P<0.01;阴道分娩率(55%)高于对照组(42%),P<0.05;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P<0.01;其他2个产程及产后出血量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差异(P>0.05)。宫缩过度刺激为主要副作用,但取药后好转。结论:控释前列腺素E2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促宫颈成熟可用于引产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前列腺素E2 妊娠宫颈成熟 引产 控释前列腺素E2栓剂 促宫颈成熟 引产效果 宫颈BISHOp评分 新生儿结局 小剂量缩宫素 p〉0.05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