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蛎壳与龙骨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48
1
作者 陈玉枝 林舒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目的 通过对牡蛎壳与龙骨成分分析,为牡蛎壳替代龙骨提供药用价值方面的依据。 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法对闽产牡蛎壳与龙骨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 牡蛎壳和龙骨的钙含量分别为39.78% &#... 目的 通过对牡蛎壳与龙骨成分分析,为牡蛎壳替代龙骨提供药用价值方面的依据。 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法对闽产牡蛎壳与龙骨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 牡蛎壳和龙骨的钙含量分别为39.78% ±0.23% , 31.98% ±0.14% ;两者均含有9 种微量元素;龙骨含7 种氨基酸,牡蛎含17 种氨基酸。 结论 牡蛎壳与龙骨的无机元素成分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龙骨 微量元素 氨基酸
下载PDF
牡蛎壳中钙的改性及吸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文 李天华 +3 位作者 张滕军 王秋娟 陈义芳 苏秀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88-92,共5页
为提高牡蛎壳的综合利用价值,比较了活化前后牡蛎壳中钙的结构特征和成分变化,分析了其吸附性能,初步研究了对刚果红染料的吸附效果。利用牡蛎壳为原料经活化处理制备出一种新型高效吸附材料,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总钙含量,利用扫描电镜... 为提高牡蛎壳的综合利用价值,比较了活化前后牡蛎壳中钙的结构特征和成分变化,分析了其吸附性能,初步研究了对刚果红染料的吸附效果。利用牡蛎壳为原料经活化处理制备出一种新型高效吸附材料,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总钙含量,利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仪(TG)、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活化前后牡蛎壳的超微结构、热力学变化、成分变化和红外吸收光谱带。结果表明,牡蛎壳的总钙含量为37.56%,标准差为0.46%;SEM图显示,活化前颗粒粒径不均匀、表面光滑、孔隙少,活化后表面高度复杂,不规则微孔和孔隙增多;TG分析表明,峰温为877.0℃时,失重率达到(43.71±0.73)%;XRD显示,活化前牡蛎壳主要成分是三方晶系方解石型CaCO3,活化后主要是CaO;FTIR显示,牡蛎壳有明显的方解石的特征吸收峰(1421cm-1、876cm-1、713cm-1);当900℃活化2h的牡蛎壳用量为3g/L时,对10mg/L的刚果红溶液的脱色率为(98.13±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扫描电镜 热重分析 X射线衍射 吸附色素
下载PDF
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电泳分离和测定牡蛎中的氨基酸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媛 袁倬斌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3-75,共3页
采用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电泳,在25mmol LNa2HPO4 NaH2PO4(pH7 0),40mmol 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3mol L尿素的实验条件下,在28min内实现了牡蛎中8种游离丹酰化氨基酸的分离和测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氨基酸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采用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电泳,在25mmol LNa2HPO4 NaH2PO4(pH7 0),40mmol 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3mol L尿素的实验条件下,在28min内实现了牡蛎中8种游离丹酰化氨基酸的分离和测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氨基酸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55~0.9984之间。对于8种氨基酸,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9.5%~100.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力学 毛细管电泳 分离 测定 牡蛎 氨基酸 中药材
下载PDF
天然牡蛎壳对磷吸附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林锋 吴小凤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1年第6期1-4,8,共5页
采用静态平衡法,开展了天然牡蛎壳对水中磷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吸附量随溶液初始磷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牡蛎壳对磷的等温吸附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拟合,相关性均达到极... 采用静态平衡法,开展了天然牡蛎壳对水中磷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吸附量随溶液初始磷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牡蛎壳对磷的等温吸附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拟合,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但Langmuir等温模型的相关系数略大于Freundlich,可更准确地描述吸附过程;不同温度下,牡蛎壳对磷的吸附量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由Langmuir等温方程计算出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3.53mg/kg(15℃)<84.75mg/kg(25℃)<112.36mg/kg(35℃);热力学参数吸附焓变△Hθ=36.62kJ/mol,熵变△Sθ=0.14kJ/(mol·k),牡蛎壳对磷吸附为吸热反应,自发过程;对磷吸附有影响四种因素依次为牡蛎壳用量>初始磷浓度>温度>pH,获得最大磷吸附量的优化组合为:牡蛎壳用量1g,初始磷浓度30mg/L,试验温度35℃和pH9,其最大磷吸附量为875.61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吸附等温式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多种废弃材料在混凝土人工鱼礁中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霞 赵敏 +5 位作者 陈海燕 陈丕茂 王小梅 秦传新 胡宏光 彭绍洪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9-152,156,共5页
以设计强度为C40的混凝土作为基准,本研究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等测试,用极差分析法得出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掺入一定量的牡蛎壳、粉煤灰和矿粉的混凝土能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 以设计强度为C40的混凝土作为基准,本研究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等测试,用极差分析法得出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掺入一定量的牡蛎壳、粉煤灰和矿粉的混凝土能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牡蛎壳还对混凝土的工程性能有积极的影响,减少自然资源的开采,做到实现牡蛎壳、粉煤灰和矿粉的回收再利用,保护环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正交设计试验 抗压强度 混凝土
下载PDF
牡蛎壳负载壳聚糖去除水中活性红152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晓东 娄本勇 李少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90-1597,共8页
以牡蛎壳(OS)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牡蛎壳负载壳聚糖(CCOS)吸附剂,并利用电镜扫描(SEM)、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及热重(TG)分析等方法对吸附剂样品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吸附剂对活性红152(RR15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壳聚糖与牡蛎壳质... 以牡蛎壳(OS)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牡蛎壳负载壳聚糖(CCOS)吸附剂,并利用电镜扫描(SEM)、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及热重(TG)分析等方法对吸附剂样品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吸附剂对活性红152(RR15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壳聚糖与牡蛎壳质量比、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活性红152起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与牡蛎壳质量比为0.08,pH值为2时,活性红152的去除率达最大值;活性红152的去除率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吸附剂用量为0.3g时,活性红152的去除率达83.3%.吸附容量也随着起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在150min达到吸附平衡.运用3种动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可以很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优于Freundlich和Tempkin方程,最大吸附容量在298.15、303.15、308.15和318.15K下分别为135.14、142.86、144.92、149.25mg·g-1.在热力学研究中,ΔG0<0、ΔH0>0、ΔS0>0,表明此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和熵增加的过程.解吸实验表明,吸附剂用碱液处理再生后,可循环使用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壳聚糖 吸附 活性红152
原文传递
牡蛎壳及花蛤壳制备柠檬酸-苹果酸钙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振谦 梅运海 陶烈军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69-72,77,共5页
介绍了用中药牡蛎壳及花蛤壳制备柠檬酸-苹果酸钙的生产工艺。通过制备工艺的优化及正交实验得到了牡蛎壳及花蛤壳最佳原料比、反应条件及结晶条件。将不同原料制备的CCM进行了比较,此法制备的牡蛎壳CCM产率高,产品的溶解度好。对其它2... 介绍了用中药牡蛎壳及花蛤壳制备柠檬酸-苹果酸钙的生产工艺。通过制备工艺的优化及正交实验得到了牡蛎壳及花蛤壳最佳原料比、反应条件及结晶条件。将不同原料制备的CCM进行了比较,此法制备的牡蛎壳CCM产率高,产品的溶解度好。对其它29种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的检验结果表明产品符合中国和美国国家钙添加剂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钙剂 牡蛎壳 花蛤壳 柠檬酸-苹果酸钙(CCM) 中药材
下载PDF
3种天然材料改造直立式护岸对河道水质净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吴凤环 潘伟斌 王照宜 《水资源保护》 CAS 2014年第5期32-37,共6页
在具有直立式护岸的人工模拟河道中,把蚝壳、竹片和椰壳纤维垫3种天然材料分别直接覆盖在护岸表面,以研究其对提高河道自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启动21 d后,3种材料覆盖后河道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3%,74%,94%,高于对照组的60%;NH3-N... 在具有直立式护岸的人工模拟河道中,把蚝壳、竹片和椰壳纤维垫3种天然材料分别直接覆盖在护岸表面,以研究其对提高河道自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启动21 d后,3种材料覆盖后河道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3%,74%,94%,高于对照组的60%;NH3-N的去除率均达到95%,高于对照组的59%;NO-3-N质量浓度在3种材料护岸和对照护岸分别升高至5.9 mg/L,5.0 mg/L,5.8 mg/L和3.9 mg/L,而TP去除率分别达到71%,37%,78%,对照组为64%,3种材料对提高河道水质净化能力均有明显效果。竹片表面附着的微生物磷脂含量和脱氢酶活性最大,分别为12 nmol/cm和45.0μg/(mL·h),分别是蚝壳的3.4和1.6倍,是椰壳纤维垫的4.8和4.5倍,3种天然材料均能为微生物附着生长和繁殖提供空间,促进河道中污染物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式混凝土护岸 蚝壳 竹片 椰壳纤维垫 河道自净能力 人工模拟河道 水质净化试验
下载PDF
牡蛎壳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欧阳娜 李云龙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86-91,共6页
牡蛎壳是沿海地区常见的废弃物,如何将其“变废为宝”、提升利用价值已引起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关注。通过综述近年来牡蛎壳作为吸附材料的研究现状,介绍牡蛎壳材料在吸附重金属离子、磷、染料和处理综合污水等方面的应用,与其他常见吸... 牡蛎壳是沿海地区常见的废弃物,如何将其“变废为宝”、提升利用价值已引起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关注。通过综述近年来牡蛎壳作为吸附材料的研究现状,介绍牡蛎壳材料在吸附重金属离子、磷、染料和处理综合污水等方面的应用,与其他常见吸附材料进行比较,评价牡蛎壳材料的应用前景,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吸附材料 吸附性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牡蛎壳源丙酸钙对罗非鱼肉防腐保鲜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苗建银 曾祥震 +4 位作者 陈艳辉 李超柱 陈美花 甘雄 曹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11-313,317,共4页
研究了牡蛎壳源丙酸钙对罗非鱼肉的防腐保鲜作用。通过测定菌落总数、pH、TVB-N值、TBA和感官评价,对比分析了蒸馏水处理和不同浓度丙酸钙浸泡处理后罗非鱼肉在4℃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牡蛎壳源丙酸钙对罗非鱼肉具有防腐保鲜效... 研究了牡蛎壳源丙酸钙对罗非鱼肉的防腐保鲜作用。通过测定菌落总数、pH、TVB-N值、TBA和感官评价,对比分析了蒸馏水处理和不同浓度丙酸钙浸泡处理后罗非鱼肉在4℃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牡蛎壳源丙酸钙对罗非鱼肉具有防腐保鲜效果,并随着丙酸钙的浓度增加而增强,以5%效果较好。通过对牡蛎壳源丙酸钙抑菌作用的研究,可以减少牡蛎壳资源的浪费,提高鱼肉的贮藏期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丙酸钙 罗非鱼肉 防腐保鲜
下载PDF
Ag3PO4/羟基磷灰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对亚甲基蓝的高效降解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萃 戚明颖 +1 位作者 刘金芳 祝茜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8-1425,共8页
以天然废弃物牡蛎壳为原料,利用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出高纯度的羟基磷灰石(HAP),负载Ag3PO4后制备出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复合光催化剂Ag3PO4/HAP,并以亚甲基蓝(MB)为反应模型考察了不同催化剂的降解性能。利用SEM、TEM、XRD、BET、XPS、UV-... 以天然废弃物牡蛎壳为原料,利用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出高纯度的羟基磷灰石(HAP),负载Ag3PO4后制备出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复合光催化剂Ag3PO4/HAP,并以亚甲基蓝(MB)为反应模型考察了不同催化剂的降解性能。利用SEM、TEM、XRD、BET、XPS、UV-Vis、电子自旋共振(ESR)等仪器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合成HAP材料,但水热法合成的材料纯度更高,且合成出了纳米等级的HAP;Ag3PO4的添加未改变HAP的组成和结构,却改善了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性能。与沉淀法相比,水热法制备的HAP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其比表面积为46.63 m2·g^-1;且随着Ag3PO4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水热法制备的Ag3PO4/HAP表现出了较高的活性,其中1:2-Ag3PO4/HAP催化剂的表现更突出,在10 min时即可达到50%的降解率,并在40 min内达到完全降解;经自由基捕获实验证实,参与降解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为·O2^-和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羟基磷灰石 Ag3PO4 光催化 亚甲基蓝
原文传递
Researches on the Removal of Pb(Ⅱ) by Hydrothermally Modified Oyster Shells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绵丽 于岩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348-1354,共7页
A novel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material was prepared by a hydrothermal method. It was mainly made from oyster shells with the merits of long service time, large surface area, high lead removal efficiency and excellen... A novel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material was prepared by a hydrothermal method. It was mainly made from oyster shells with the merits of long service time, large surface area, high lead removal efficiency and excellent recyclable properties.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decided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lead removal efficiencies. At pH = 5 and 30 ℃, for the wastewater with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Pb2+ to be 5 mg/L, adsorption time 24 h, and 1 mg to 40 mL of mass ratio between adsorbent and Pb2+,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can reach 0.19 mg/g. The lead removal material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has excellent recycle performance. The equilibrium adsorption capacity can get to 9.71 mg/g and the average Pb2+ removal rate is as high as 66.39%. After reusing for 60 times, the SEM observation shows that the hydrates of reticular formation is formed after hydrothermal modification, which provides a good attachment position for Pb2+, indicating the physical adsorption is domin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yster shells lead bearing wastewater adsorption HYDROTHERMAL
下载PDF
牡蛎壳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吸附去除水体中磷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跃 廖欢 张静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5期38-41,44,共5页
由于磷肥的过量施用、大量含磷生活、工业废水的排放,致使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因而急需经济高效的方法去除水体中的磷。本研究以高钙牡蛎壳为改性材料,制备钙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并研究其对水体中磷酸盐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磷初... 由于磷肥的过量施用、大量含磷生活、工业废水的排放,致使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因而急需经济高效的方法去除水体中的磷。本研究以高钙牡蛎壳为改性材料,制备钙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并研究其对水体中磷酸盐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磷初始100 mg/L,投加量1.0 g/L,p H值=4时,在28℃转速为150 r/min的条件下,牡蛎壳改性后的花生壳生物炭经过1 h吸附后,达到最大磷吸附量98.48 mg/g,约为未改性花生壳生物炭的8.3倍。通过SEM、XRD和FTIR对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表明,牡蛎壳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对磷的良好吸附能力主要原因是改性后生物炭表面负载的Ca(OH)_(2)和磷酸根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羟基磷灰石结晶(Ca_(5)(PO_(4))3(OH)),使得水体中的磷酸盐吸附在改性生物炭表面。因此,本研究制备的钙改性花生壳生物炭是一种高效的环境友好型磷酸盐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牡蛎壳 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沸石/牡蛎壳复合材料的优化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14
作者 孙米乐 刘泽 +4 位作者 赫毅 李鹏 寇明月 袁爱花 张媛媛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44-46,60,共4页
为实现多种污染物的低能耗、高效率地协同去除,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沸石/牡蛎壳(Z-OS)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原料比、试剂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下对NH4^(+)-N和PO_(4)^(3-)的协同吸附效果。实验得到最优条件:吸附PO_(4)^(3-)材料优选... 为实现多种污染物的低能耗、高效率地协同去除,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沸石/牡蛎壳(Z-OS)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原料比、试剂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下对NH4^(+)-N和PO_(4)^(3-)的协同吸附效果。实验得到最优条件:吸附PO_(4)^(3-)材料优选中,m(沸石):m(牡蛎壳)为2:1,ω(乙二醇)为20%,焙烧温度为700℃,焙烧时间为90min;吸附NH4^(+)-N材料优选中,m(沸石):m(牡蛎壳)为2:1,ω(乙二醇)为20%,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30min。在最佳吸附条件下,复合材料对PO_(4)^(3-)和NH4^(+)-N的吸附率分别可高达97.27%和83.18%。通过SEM和BET表征发现,Z-OS复合材料表面微观形态粗糙,呈现不规则的团状结构,为典型的介孔结构且孔径集中分布于2.3~7.4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沸石 牡蛎壳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煅烧磁改性牡蛎壳对水/土壤溶液中镉的吸附性能与机制研究
15
作者 郭可欣 王衡 +1 位作者 易筱筠 党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96-2309,共14页
为获得易于回收且对重金属吸附性能强的磁性材料,实验以牡蛎壳为原材料,磷酸铁和碳酸亚铁为铁源,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磁性材料,并对其煅烧改性得到煅烧磷酸铁牡蛎壳(CPO)和煅烧碳酸亚铁牡蛎壳(CCO)磁性材料。通过不同初始pH值、吸附等温线... 为获得易于回收且对重金属吸附性能强的磁性材料,实验以牡蛎壳为原材料,磷酸铁和碳酸亚铁为铁源,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磁性材料,并对其煅烧改性得到煅烧磷酸铁牡蛎壳(CPO)和煅烧碳酸亚铁牡蛎壳(CCO)磁性材料。通过不同初始pH值、吸附等温线及动力学等探究材料对Cd(Ⅱ)的吸附特性,采用SEM-EDS、XRD、FTIR和XPS等表征手段对材料吸附Cd(Ⅱ)的机理进行分析,同时在实际Cd污染土壤中进行实验研究,探究材料对土壤溶液中总Cd与各形态C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对Cd(Ⅱ)的最佳吸附pH值在4~6之间;在35℃时,CPO和CCO在水体中对Cd(Ⅱ)的最大理论吸附量可达214.20、116.04 mg·g^(-1),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为单层吸附;CPO和CCO在10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表明为化学吸附。表征结果表明,CPO和CCO对Cd(Ⅱ)的吸附机制以化学吸附为主,包括静电作用,材料表面的羧基、羟基与Cd(Ⅱ)的络合作用,以及磷酸根、碳酸根等与Cd(Ⅱ)的沉淀作用。在土壤实验中,CPO和CCO处理的土壤总Cd去除率为28.67%和22.05%,回收率为92.39%和89.72%,去除的Cd主要为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无显著变化。综上所述,本研究制备的煅烧磷酸铁牡蛎壳和煅烧碳酸亚铁牡蛎壳对Cd(Ⅱ)吸附量较大,且回收率高,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牡蛎壳 生物质 磁性吸附剂
下载PDF
基于牡蛎壳制备水下超疏油海绵及其油水分离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超 陈素华 +2 位作者 杨周驰昊 郭荣 黄腾龙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77-85,共9页
通常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材料又称"除水"材料,具有滤水、吸水而不吸油的特性。受鱼鳞表面的羟基磷灰石以及薄层黏液等亲水性物质导致其表面具有超亲水性的启发,以废弃牡蛎壳为原材料,以纳米羟基磷灰石和原始PU海绵为构筑基元,... 通常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材料又称"除水"材料,具有滤水、吸水而不吸油的特性。受鱼鳞表面的羟基磷灰石以及薄层黏液等亲水性物质导致其表面具有超亲水性的启发,以废弃牡蛎壳为原材料,以纳米羟基磷灰石和原始PU海绵为构筑基元,通过简单的溶液浸渍法过程在PU海绵表面成功构筑了HAP/PDA类牡蛎壳涂层,得到了超亲水-水下超疏油HAP/PDA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海绵。HAP的加入能能够调控HAP粒子生长为乳突结构,增大海绵表面粗糙度,从而提高海绵表面浸润性和油水分离性能。仅在重力作用下即可分离多种油水混合液,对各种油水混合液的分离效率可达95%以上,易于清洁且具有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和机械稳定性,在10次循环使用后分离效率并未明显降低。跟泵联合使用可用于大量含油废水的分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水下超疏油 油水分离 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牡蛎壳的改性及其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巧 谢帮蜜 +3 位作者 杨晟 申芝芝 朱婷婷 彭盛华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研究牡蛎壳的改性及评价其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性能。方法采用不同煅烧条件(温度:300、400、600、800℃;时间:10、20、30、40、60 min)对天然牡蛎壳进行热改性,通过分析其对水中有机物、氮和磷的去除效果,筛选出最佳改性条件。结果... 目的研究牡蛎壳的改性及评价其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性能。方法采用不同煅烧条件(温度:300、400、600、800℃;时间:10、20、30、40、60 min)对天然牡蛎壳进行热改性,通过分析其对水中有机物、氮和磷的去除效果,筛选出最佳改性条件。结果经热改性的牡蛎壳,结构更为复杂,孔隙数量增多,同等条件下较天然牡蛎壳对溶液中磷的吸附效果有显著提高,特别是经800℃煅烧20 min的牡蛎壳对溶液中磷的去除率可达95.3%。该条件下改性的牡蛎壳在对污染物进行动态去除过程中,挂膜效果良好,对模拟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300 mg/L)、氨氮(20 mg/L)、总氮(30 mg/L)和总磷(6 mg/L)的去除率分别可维持在73.0%~88.0%、57.5%~67.5%、60.3%~75.0%和92.1%~99.6%之间。结论经800℃煅烧20 min处理的牡蛎壳挂膜效果良好,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佳,是作为处理生活污水基质的优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煅烧 吸附 化学需氧量
原文传递
Preparation of Calcium Phosphate with Oyster Shells
18
作者 Hiroaki Onoda Hironari Nakanishi 《Natural Resources》 2012年第2期71-74,共4页
Oyster shells have received attention for use as a calcium resource. For this study, calcium phosphate was prepared from phosphoric acid and oyster shells.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phosphoric acid and pH... Oyster shells have received attention for use as a calcium resource. For this study, calcium phosphate was prepared from phosphoric acid and oyster shells.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phosphoric acid and pH in 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from the yields of calcium phosphate and unreacted carbonate, and the Ca/P ratios in precipitates. The yield of calcium phosphate and carbonate was low in 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 with 0.1 mol/l of phosphoric acid. The obtained precipitates were the mixture of calcium hydrogen phosphate dihydrate and the unreacted calcium carbonate. The reactivity of the oyster shells with phosphoric acid was discussed from the yields and Ca/P ratios in precipit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UM PHOSPHATE oyster shells CALCIUM CARBONATE YIELD Powder Properties
下载PDF
利用牡蛎壳制备水处理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谷长生 郝晓敏 +3 位作者 张兆霞 骆绍南 张创强 李泳 《云南化工》 CAS 2019年第6期35-38,共4页
以牡蛎壳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牡蛎壳负载壳聚糖水处理剂,研究了水处理剂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水处理剂去除苯酚的条件,试验分析得出水处理剂去除苯酚最佳工艺条件:壳聚糖/牡蛎壳质量比0.08、pH=3、水处理剂用量0.5g... 以牡蛎壳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牡蛎壳负载壳聚糖水处理剂,研究了水处理剂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水处理剂去除苯酚的条件,试验分析得出水处理剂去除苯酚最佳工艺条件:壳聚糖/牡蛎壳质量比0.08、pH=3、水处理剂用量0.5g和吸附时间150min。该研究对牡蛎壳为基的水处理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水处理剂 苯酚
下载PDF
牡蛎与牡蛎壳在水质净化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纯子 许凡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3期199-200,共2页
牡蛎是我国养殖范围甚广的海产生物,同时也是许多河口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方式回顾了同牡蛎、牡蛎壳有关的污水净化技术应用的研究实践,阐述了牡蛎、牡蛎壳的生物特性,然后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最后... 牡蛎是我国养殖范围甚广的海产生物,同时也是许多河口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方式回顾了同牡蛎、牡蛎壳有关的污水净化技术应用的研究实践,阐述了牡蛎、牡蛎壳的生物特性,然后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牡蛎壳 环境 水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