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Pd/TiO_2上CO的光催化增强效应(英文)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敏 金振声 +2 位作者 王守斌 张顺利 张治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在Pd(2%)/TiO2上CO催化氧化的研究中发现:室温下,以黑光灯(λ=365nm)照时,CO的氧化活性比暗态显著提高,产生了明显的光催化增强效应(两者速率常数比约为15).但在TiO2上,无论暗态还是黑光灯(λ=365nm)照,均无CO氧化反应发生.这可能是由... 在Pd(2%)/TiO2上CO催化氧化的研究中发现:室温下,以黑光灯(λ=365nm)照时,CO的氧化活性比暗态显著提高,产生了明显的光催化增强效应(两者速率常数比约为15).但在TiO2上,无论暗态还是黑光灯(λ=365nm)照,均无CO氧化反应发生.这可能是由于氧分子解离吸附时的键能减弱,使Pd表面氧原子(或O-)浓度增加和氧原子的溢流(oxygenspillover)两种效应结合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氧化 Pd(2%)/TiO2 氧原子 光催化增强 溢流
下载PDF
氧原子在δ-Pu(111)表面的吸附结构和电子态 被引量:5
2
作者 魏洪源 宋宏涛 +3 位作者 熊晓玲 王关全 胡睿 罗顺忠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3-916,共4页
采用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氧原子在δ-Pu(111)表面的吸附行为,方法为广义梯度近似(GGA),考虑了自旋极化和自旋限制不同情况。结果表明O在δ-Pu(111)面的吸附属于较强的化学作用,吸附稳定性为心式1≈心式2>桥式>顶位。2种心式位... 采用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氧原子在δ-Pu(111)表面的吸附行为,方法为广义梯度近似(GGA),考虑了自旋极化和自旋限制不同情况。结果表明O在δ-Pu(111)面的吸附属于较强的化学作用,吸附稳定性为心式1≈心式2>桥式>顶位。2种心式位的吸附能和平衡结构几乎没有差别,化学吸附能为-6.153 eV(自旋极化)和-7.454 eV(自旋限制),O都距离表面0.131 nm。与O配位的Pu原子数目是决定化学吸附过程的主要因素,配位的数目越多,化学成键越稳定。Mulliken电荷布局分析表明,Pu和O的作用主要发生在第1层,另外2层没有影响。O原子的吸附使钚金属表面功涵增加。O的吸附为较强的离子键作用,电子相互作用主要为O_2p与Pu5f、Pu7s、Pu6d杂化轨道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原子 δ-Pu(111)表面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原文传递
O_2在NiTi合金(100)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新 孟长功 刘长厚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1-425,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应用赝势基组对NiTi合金(100)表面的电子结构以及氧分子(O2)的吸附和解离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Ti原子裸露表面比Ni原子裸露表面反应活性高, O2吸附为活化解离吸附,顶位吸附结构最不稳定,易向桥位或洞位吸附转...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应用赝势基组对NiTi合金(100)表面的电子结构以及氧分子(O2)的吸附和解离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Ti原子裸露表面比Ni原子裸露表面反应活性高, O2吸附为活化解离吸附,顶位吸附结构最不稳定,易向桥位或洞位吸附转化,桥位吸附对应的吸附结构最为稳定.态密度分析和结构分析表明,氧原子与表面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由氧原子价轨道和NiTi合金杂化表面轨道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形状记忆合金 表面吸附 氧分子 氧原子
下载PDF
直流大气压辉光放电高能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志强 贾鹏英 刘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21-2324,共4页
利用针阴极和水阳极,在6mm的空气隙产生了大气压空气辉光放电。该大气压辉光放电具有明显的负辉区、正柱区和阳极辉区等明亮的发光区。通过研究放电的电压电流特性,发现该放电处于亚辉光放电到正常辉光放电阶段。由于氮分子第二正带系33... 利用针阴极和水阳极,在6mm的空气隙产生了大气压空气辉光放电。该大气压辉光放电具有明显的负辉区、正柱区和阳极辉区等明亮的发光区。通过研究放电的电压电流特性,发现该放电处于亚辉光放电到正常辉光放电阶段。由于氮分子第二正带系337.1nm的光谱强度反映高能电子密度,对337.1nm谱线的强度进行了空间分辨测量。结果发现高能电子在针尖附近密度最大,而其他区域相差不多。随电压升高,高能电子密度减少。增大限流电阻,高能电子密度也减少。氧原子对杀菌消毒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发射光谱法对氧原子谱线强度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测量,发现氧原子谱线强度与高能电子的空间分布及其随参数的变化关系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空气辉光放电 发射光谱 空间分辨测量 高能电子 氧原子
下载PDF
氧原子在具有Pt皮肤的Pt_3Ni(111)表面的吸附和扩散(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宗献 于小虎 马东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29-2335,共7页
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氧原子在具有Pt皮肤的Pt3Ni(111)[记为Pt-skin-Pt3Ni(111)]表面的吸附和扩散特性.重点研究了氧原子在Pt-skin-Pt3Ni(111)表面的扩散问题,这对理解Pt-skin-Pt3Ni(111)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有重要... 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氧原子在具有Pt皮肤的Pt3Ni(111)[记为Pt-skin-Pt3Ni(111)]表面的吸附和扩散特性.重点研究了氧原子在Pt-skin-Pt3Ni(111)表面的扩散问题,这对理解Pt-skin-Pt3Ni(111)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氧原子容易吸附在fcc位;催化剂Pt3Ni中的Ni原子对催化剂的电子结构有很大影响,从而改变了其对氧原子的吸附.用推拉弹性带(NEB)方法搜索氧原子的扩散势垒,并解释了Pt-skin-Pt3Ni(111)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氧原子 扩散 Pt皮肤 Pt3Ni(111)表面
下载PDF
CS_2和O(~3P)及N(~4S)原子化学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从香 朱梦霞 +1 位作者 王利 邹建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26-231,共6页
含硫化合物的氧化是大气化学中特别感兴趣的领域之一。研究较多的含硫化合物有SO_2、OCS和CS_2。其中O(~3P)+CS_2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在文献中已见过报导。通常认为O(~3P)和CS_2反应有三个反应通道:
关键词 CS2 氧原子 氮原子 动力学
下载PDF
水蒸气法脱除大豆油脂中非水化磷脂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博 关茵 +2 位作者 李红玲 江连洲 于殿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52,共4页
通过加热将水由液态变为饱和水蒸气,破坏了H2O分子间的氢键,使氢原子核裸露在外,具有类似质子的作用具有极高的能量,攻击非水化磷脂中的金属离子,使磷脂酸与二价金属离子解离,脱除大豆毛油中非水化磷脂。先将毛油进行水化脱胶,去除水化... 通过加热将水由液态变为饱和水蒸气,破坏了H2O分子间的氢键,使氢原子核裸露在外,具有类似质子的作用具有极高的能量,攻击非水化磷脂中的金属离子,使磷脂酸与二价金属离子解离,脱除大豆毛油中非水化磷脂。先将毛油进行水化脱胶,去除水化磷脂,得到水化脱胶油,将水化脱胶油加热至110℃,搅拌速度90r/min,通入压力0.14MPa的饱和水蒸气,水蒸气量为油量的2%,通气时间50min,脱胶油中的磷含量为17.9mg/kg,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蒸汽脱胶 氧原子 非水化磷脂 磷含量
下载PDF
发射光谱诊断电弧加热器漏水故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林鑫 陈连忠 +3 位作者 董永晖 欧东斌 李飞 余西龙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19,共6页
电弧加热器是飞行器热防护系统地面考核试验的首选设备。电弧加热器在运行时,由于其电极工作在高温环境,普遍采用高压水进行冷却,试验中存在着由于电极烧穿漏水导致加热器严重烧损的风险。由于高温气流的恶劣环境,目前尚无有效监测手段... 电弧加热器是飞行器热防护系统地面考核试验的首选设备。电弧加热器在运行时,由于其电极工作在高温环境,普遍采用高压水进行冷却,试验中存在着由于电极烧穿漏水导致加热器严重烧损的风险。由于高温气流的恶劣环境,目前尚无有效监测手段。本文作者建立一套以氢原子Hα(656.28nm)和氧原子(777.19nm)发射谱线作为目标谱线的发射光谱监测系统,通过分析电弧加热器故障条件和正常运行下高温流场中的发射光谱特性,诊断某高焓电弧加热器因烧蚀出现的电极漏水故障,并在考虑温度误差的前提下对该光谱测量系统测量灵敏度进行评估,获得了A、B两种试验状态下的漏水探测极限:A状态下约为1.85~0.94g/s;B状态下,2.12~0.98g/s。试验结果表明,发射光谱应用于电弧加热器漏水故障诊断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加热器 氢原子 氧原子 发射光谱 漏水检测
下载PDF
TC4钛合金富氧层增厚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崔岩 孙新军 +2 位作者 董常青 张志波 陈玉东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71-1177,共7页
采用波谱分析法测量TC4热轧钛板距离表面不同深度氧原子浓度梯度,检测发现富氧层厚度为61μm;采用硬度法测量距离表面不同深度显微硬度的变化规律,检测发现TC4热轧钛板硬化层厚度为58μm,与波谱分析法结果吻合性良好。由此可见,氧原子... 采用波谱分析法测量TC4热轧钛板距离表面不同深度氧原子浓度梯度,检测发现富氧层厚度为61μm;采用硬度法测量距离表面不同深度显微硬度的变化规律,检测发现TC4热轧钛板硬化层厚度为58μm,与波谱分析法结果吻合性良好。由此可见,氧原子的间隙固溶硬化作用可显著提高表面硬度,且波谱分析法和硬度法均可准确测量富氧层厚度。发现当恒温热处理温度在800~900℃时,TC4钛板富氧层厚度x与保温时间t^(0.5)之间接近正比例线性递增关系;发现升高热处理温度,可显著提高富氧层增厚速度。分析探讨了TC4两相组织结构对氧原子扩散动力学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发现TC4钛合金在800~900℃范围氧原子的扩散激活能约为234442 J·mol^(-1)。建立了高温(800~900℃)空气环境下关于温度、时间的富氧层增厚动力学方程,为富氧层型TC4耐磨材料的生产工艺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富氧层 氧原子 扩散 动力学计算
原文传递
光学元件清洗过程中同步辐射活化氧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鹏飞 周洪军 +2 位作者 霍同林 张国斌 郑津津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21-1925,共5页
在同步辐射应用中,光学元件被污染是一个常见问题,而光学元件的污染会造成光通量的极大损失。为了有效地清洗光学元件,研究了清洗过程中的光化学反应,进行了氧气在同步辐射光作用下分解的实验。通过对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成份分析,进行光... 在同步辐射应用中,光学元件被污染是一个常见问题,而光学元件的污染会造成光通量的极大损失。为了有效地清洗光学元件,研究了清洗过程中的光化学反应,进行了氧气在同步辐射光作用下分解的实验。通过对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成份分析,进行光化学反应研究。首先,测量通氧气时的气体成份;然后,测量通氧气和同步辐射光照时的气体成份。通过两者比较,分析氧气分解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氧分子在同步辐射光作用下发生分解,产生质量数为16的氧原子、氧离子和质量数为48的臭氧,它们的成份分别占1 %和0 .005 %~0 .0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活化氧 氧原子 臭氧
下载PDF
龙涎香类化合物中基团的空间可接近性与其香气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永华 徐迎波 +2 位作者 王程辉 葛少林 谢映松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29,共5页
为了解龙涎香类化合物结构与其香气的关系,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28种有、无龙涎香气的十氢萘型和非十氢萘型化合物的氧原子的空间可接近性(SAO)和甲基基团的空间可接近性(SAM)参数,并探讨了这些化合物的SAO和SAM与龙涎香香气的关系。... 为了解龙涎香类化合物结构与其香气的关系,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28种有、无龙涎香气的十氢萘型和非十氢萘型化合物的氧原子的空间可接近性(SAO)和甲基基团的空间可接近性(SAM)参数,并探讨了这些化合物的SAO和SAM与龙涎香香气的关系。结果发现:①有龙涎香气化合物的SAO均大于72,无龙涎香气化合物的SAO均小于72;②有龙涎香气的十氢萘型化合物中2个环己烷环之间的SAM均大于262,无龙涎香香气的SAM都小于26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涎香 空间可接近性(SA) 氧原子 甲基基团
下载PDF
氧原子在X@Al_(12)(X=C,Si,P^+)团簇吸附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莉莉 卢其亮 李永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3-868,共6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了对X@Al_(12)(X=C,Si,P^+)团簇吸附氧原子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分析了氧原子在三个吸附位置(顶位置、桥位置和空位置)的氧原子吸附能,HOMO-LOMO能隙和电荷转移等性质.结果表明氧原子更倾向于吸附在空位位置.C@Al_(12)和...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了对X@Al_(12)(X=C,Si,P^+)团簇吸附氧原子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分析了氧原子在三个吸附位置(顶位置、桥位置和空位置)的氧原子吸附能,HOMO-LOMO能隙和电荷转移等性质.结果表明氧原子更倾向于吸附在空位位置.C@Al_(12)和Si@Al_(12),P^+@Al_(12)在对氧的吸附性质上比较接近.氧在X@Al_(12)(X=C,Si,P^+)的吸附性质与Al_(13)^-有显著不同.在Al_(13)^-O中O是倾向于以桥位形式吸附在Al_(13)^-上的.X@Al_(12)(X=C,Si,P^+)和Al_(13)^-的电子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导致了O在这些团簇表面不同的吸附形式,表明掺杂可以有效的改变团簇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l12(X=C Si P+)团簇 氧原子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DFT)
下载PDF
类氧离子基态能量的变分计算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堃 谢国秋 黄时中 《黄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8-50,共3页
利用对角和法则,导出了类氧离子非相对论基态能量解析表达式,在考虑了电子间交换相互作用以及内外壳层电子的不同屏蔽效应的基础上,利用变分原理确定了类氧离子基态各电子的波函数,并进一步计算了类氧离子基态的不同光谱项的能量值,计... 利用对角和法则,导出了类氧离子非相对论基态能量解析表达式,在考虑了电子间交换相互作用以及内外壳层电子的不同屏蔽效应的基础上,利用变分原理确定了类氧离子基态各电子的波函数,并进一步计算了类氧离子基态的不同光谱项的能量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误差均小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原子 基态能量 变分法
下载PDF
α钛富氧层增厚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岩 张志波 +1 位作者 陈玉东 孙新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3,共7页
为了实现在工业化生产中对α钛富氧层厚度预测和控制,通过实验研究α钛富氧层在高温空气环境中的形成及增厚过程,讨论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影响作用,建立高温(750~850℃)空气环境下关于温度、时间的富氧层增厚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当恒... 为了实现在工业化生产中对α钛富氧层厚度预测和控制,通过实验研究α钛富氧层在高温空气环境中的形成及增厚过程,讨论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影响作用,建立高温(750~850℃)空气环境下关于温度、时间的富氧层增厚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当恒温热处理温度为750~850℃时,α钛富氧层厚度x与保温时间t0.5呈正比例关系,且升高热处理温度可显著提高富氧层增厚速度。在此温度范围内,氧原子的扩散激活能约为203473 J/mol,计算曲线与实验数据吻合性较好。结合文献中已有的扩散系数方程和实验测得的富氧层厚度数据,推导得到5个富氧层增厚动力学方程,其中3个方程的计算曲线与实验数据吻合性较好,可为实际生产中预估富氧层厚度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钛 富氧层 氧原子 扩散 动力学计算
下载PDF
氧原子在Al(111)表面扩散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丽静 代秀红 郭建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258-261,共4页
为了研究氧在Al(111)表面的扩散机制,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氧原子在Al(111)表面的外表面和间隙位置的扩散。本研究计算了氧原子在Al原子层的相同间隙层和不同间隙层的扩散势垒,结果发现:氧原子由八面体位置向四... 为了研究氧在Al(111)表面的扩散机制,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氧原子在Al(111)表面的外表面和间隙位置的扩散。本研究计算了氧原子在Al原子层的相同间隙层和不同间隙层的扩散势垒,结果发现:氧原子由八面体位置向四面体位置(包括表面hcp位置向fcc位置)扩散时,同层之间的扩散比层间的扩散势垒要小;表面向内层的扩散过程中,由fcc位置向四面体位置扩算要比由hcp位置向八面体位置扩散容易;讨论了由表面向内层扩散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氧原子 Al(111)表面 间隙位置 扩散
下载PDF
可伐合金镀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智申 姚素薇 张彤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17,40,共5页
介绍了一种在可伐合金上电镀可焊性镀银新工艺,包括联合除油、酸洗活化、闪镀镍、铜预镀银、电镀银和镀后处理工序。所获得的可伐合金镀银层结合力良好,外观细致平整,能够在低轨道空间环境中耐受原子氧冲击试验和高低温冲击试验,满足抗... 介绍了一种在可伐合金上电镀可焊性镀银新工艺,包括联合除油、酸洗活化、闪镀镍、铜预镀银、电镀银和镀后处理工序。所获得的可伐合金镀银层结合力良好,外观细致平整,能够在低轨道空间环境中耐受原子氧冲击试验和高低温冲击试验,满足抗拉强度等性能的要求。实验和测试证明了该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伐合金 多层电镀 原子氧 可焊性
下载PDF
氧原子在完美δ-Pu金属体相中扩散行为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洪源 熊晓玲 +3 位作者 王关全 宋宏涛 胡睿 罗顺忠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7-501,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广义梯度近似方法计算O原子在δ-Pu金属体相中可能存在间隙位的结构和嵌入能。O原子稳定居于间隙位中心,使离其最近的一圈钚原子向外扩张。八面体间隙位最稳定,无自旋极化和自旋极化水平的嵌入能分别为-7.205 eV和-6.140 e... 采用密度泛函广义梯度近似方法计算O原子在δ-Pu金属体相中可能存在间隙位的结构和嵌入能。O原子稳定居于间隙位中心,使离其最近的一圈钚原子向外扩张。八面体间隙位最稳定,无自旋极化和自旋极化水平的嵌入能分别为-7.205 eV和-6.140 eV。四面体间隙位嵌入能相对稍大,是次稳定存在位置。通过不同扩散路径上的能量分析推测单个O原子在完美δ-Pu金属中的可能扩散路径。最可能扩散路径为相邻不同间隙位之间的交替扩散,八面体间隙到四面体间隙的扩散能垒为1.12 eV,而四面体间隙到八面体间隙的扩散能垒为2.72 eV。另外沿平行晶轴方向四面体间隙到四面体间隙交替直线扩散的能垒为6.40 eV,八面体间隙到八面体间隙交替扩散路径的势垒最高,大小为8.85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原子 δ-Pu金属 扩散行为 密度泛函理论 周期模型
原文传递
同轴介质阻挡放电中活性粒子的光谱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雪辰 常媛媛 贾鹏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67-1170,共4页
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光学方法,利用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对空气同轴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及活性粒子光谱强度进行了研究。光谱测量结果发现放电发射谱中存在777.5和844.6nm的氧原子谱线,表明等离子体中产生了高化... 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光学方法,利用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对空气同轴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及活性粒子光谱强度进行了研究。光谱测量结果发现放电发射谱中存在777.5和844.6nm的氧原子谱线,表明等离子体中产生了高化学活性的氧原子。测量了放电中氧原子谱线强度随物理参数(外加电压、流量和含量)的变化关系。结果发现氧原子谱线强度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而增强;随着流量或氩气含量(空气中混入少量氩气)的增加,谱线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流量为30L.min-1或者氩气含量为16.7%时氧原子谱线强度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DBD 发射光谱 氧原子 活性粒子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CVD金刚石涂层表面氧原子作用分析
19
作者 杨天 彭薪颖 +2 位作者 简小刚 胡吉博 尹明睿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氧原子在CVD金刚石涂层表面吸附形成的两种氧掺杂结构的差异及脱附CO的难易程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氧原子在金刚石表面顶位和桥位吸附形成C=O羰结构和C-O-C醚结构,改变与其直接成键的局部金刚石结构;C-O-C结构...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氧原子在CVD金刚石涂层表面吸附形成的两种氧掺杂结构的差异及脱附CO的难易程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氧原子在金刚石表面顶位和桥位吸附形成C=O羰结构和C-O-C醚结构,改变与其直接成键的局部金刚石结构;C-O-C结构吸附能比C=O结构大,其结构更加稳定;C=O结构断键脱附形成CO的能垒比C-O-C结构更低,CVD金刚石涂层表面脱附CO主要是以C=O断键形成;氢终止表面能够增强碳原子之间成键,提高C=O脱附的能垒,而氧终止表面作用相反,降低脱附能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CVD金刚石 氧原子 吸附 反应热和能垒
下载PDF
慢电子与氧原子碰撞的理论计算
20
作者 方敏 李天涯 王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2-55,共4页
对等效势模型中的极化势进行了修正,使其在近区描述的入射电子对靶原子的极化作用更符合实际.计算了电子与氧原子碰撞的弹性总截面、动量转移截面和微分截面,结果有较大改进,与其他的实验和理论值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 低能电子 氧原子 弹性碰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